2014年12月3日 星期三

即將崩潰的現代教育

註:本文轉載自蘋果日報

現代社會有兩個永遠令人不滿的問題,其一曰醫療,其一曰教育。原因無他,乃在於此二者人人皆認為是基本福利,是政府天然應該承擔的責任。所以,無論是政府還是公眾人物,誰要是敢對這兩個問題發表意見,都會惹來非議。近年來,任你大學擴招、國民教育、普教中……全都是千夫所指。而任何對教育的建設性意見,似乎都無法徹底解決教育問題。教育問題,還有解嗎?
尤其是香港的通識科,自從早前被葉劉指為「A貨」後,更是備受關注,甚至都上升到通識科是否應該必修的討論。其實,葉劉說香港通識科是「A貨」,筆者是不反對的。但又不贊同她以歐美通識科為例,來論證香港現行之通識科是「A貨」。而是以今日之通識科,與昔日之常識科相比便了然。
近日,筆者無意中看到1953年香港小學畢業會考常識科試題,簡直驚嘆當時教育水準之高。比如,其中第七題是這樣問學生的:「政府為甚麼要對人民徵稅?是不是隨意徵收?須經甚麼機關通過才能實行?人民對政府估定的稅額不同意時有甚麼補救方法?」考的是學生對社會財富再分配的認知。另外一些題目,如第二題:「試述法國革命的起因。」考的是歷史,以及對革命的看法。第五題:「香港政府的立法機關、司法機關及行政機關其組織與職權是怎樣的?」這考的則是學生對三權分立有沒有最基本的了解。筆者將題目放上網,有網民說:「今天的大學生都未必答得出。」──1953年畢業的小學生程度之高,難以置信。
不過,我們也沒理由一味指摘,因為現代教育,正面臨全面崩潰的邊緣。
我們要了解,所謂「現代教育」,是在工業革命之後產生的。其特點是甚麼?就是先建立一套知識框架,然後,把知識框架整個灌輸到受教育者的大腦中──而不去問這些知識有沒有用。換言之,從接受教育的第一天起,現代教育就已經對教育的最終成果有了預期。因此,在現代教育中才有winner和loser之分,凡是沒有達到預期的,都是現代教育的「失敗品」──這與整個工業時代的工業生產邏輯如出一轍。那麼,前工業時代難道不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這樣的。
在前工業時代,人們學習的原動力,是從自身的需求出發的,也即是說,先問自己想要成為甚麼樣的人,然後再順藤摸瓜,去找相關的知識來學習。想做官,去讀四書五經;想做醫生,去讀《黃帝內經》;想做木匠,去拜師傅;想種地,去問有經驗的老農……孔子講過一句話:「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形容的當然不是現代教育的情況,但多少也能給我們一些啟發。今天的學生對讀書沒有興趣,只有目的──為考試、為求職,他們都不是為己讀書。
而這種情況,隨着互聯網的普及,正在發生改變。互聯網導致的知識爆炸,超乎想像。現在人手一隻手機,相當於外掛了一個全球聯通的「大腦」,隨時隨地可以上網,分享、查閱知識。當全人類的知識通過互聯網被連接到一起的時候,知識指數級增長的速度是任何工業時代的知識框架都不足以涵蓋的。在這個大背景下,現代教育那種想要灌輸知識的做法,變得不再可能。
所以,常常聽到教育工作者抱怨說:「𠵱家啲學生越來越難教,他們對教科書完全冇興趣,成日掛住上網。」筆者倒想問:換位思考,如果你預感到自己所學的東西,在不遠的將來會變得完全沒用,而通過另外一個名叫「互聯網」的路徑,反而有可能闖出一片天的時候,你難道不會棄暗投明嗎?與其阻止學生上網,不如教會他們怎樣運用互聯網獲得他們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而現有的整個教育評價體系,都應該開始着手改革,以適應互聯網時代的挑戰。
最棘手的是,香港的教育工作者、教育局的公務員,對教育的反思都還停留在既有的框框內。包括對通識科的爭吵,無非是灌輸「A餐」更好,還是灌輸「B餐」更好,卻沒有想過「灌輸」本身即將out。所有的爭吵,都是指向過去的,而非指向未來的。是時候換換腦子了,我們正在面對的是一個數千年未有之變局。 
賈荃
傳媒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