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我”,为何会有记忆、恩怨等事呢?
【实我若无,云何得有忆识、诵习、恩怨等事?】
外人有一个问难,就是说:“如果没有一个实我的话,为甚么过去的事能够记忆,现在的事能够认识,未来的事又能够读诵和学习呢?
为什么待我有恩的人,我常常心中感激他;对我有冤仇的人,我心中怨恨他呢?还有其他的很多事,都能记忆在心,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所执实我,既常无变,后应如前,是事非有;前应如后,是事非无。以后与前,体无别故。若谓我用,前后变易,非我体者,理亦不然。用不离体,应常有故;体不离用,应非常故。】
破他的理由就是“既常无变”四个字。
因为他们所执的实我,既然是恒常不会变动,那末,纵然就是学习了之后,也应当同未学习以前的一样不会;或者,未学习以前,也要同学习了之后一样会。
我这理由,就是因为你们自己的主张:前后的我体是没有两样的啊。假如你们又说:“我体虽然是没有变易,而我的功用是有前后的转变。”这道理也不对!因为用是不能离开体的;体既不变,用应当同体一样常有。反过来说,体也不能离开用;用既无常,那末,体也应当同用一样无常。
【然诸有情,各有本识,一类相续,任持种子。与一切法,更互为因,熏习力故,得有如是忆识等事。故所设难于汝有失,非于我宗。】
前面既然破了别人,那末,唯识家又是怎样说法呢?
他说:“一切众生各人都有,根本的阿赖耶识,它是非善、非恶一类的无记性,同时又是非常、非断的相续性。所以,它能够任运保持,一切法的种子功用;这种子是同,宇宙万有、森罗万象的现行法,互为因果。”
平常唯识家有两句话:“现行熏种子,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现行是因,种子是果;如果是种子,生现行的话,那种子又是因,而现行又成果了,所以叫做更互为因。这就是因为,熏习的力量,自然会得到,回忆和认识等事。所以你们所设的问难,在你们自己方面反而有过失,而在我们唯识家的宗旨,一点都没有错误。--来源:慈航大师《成唯识论讲话》(连载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