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錯會,一步错步步错!《大学》中"格物"的物,不是"外物",而是"私欲"
《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大学》中所言“格物”极为重要,孔子以“格物、致知”为“诚意、正心”之本。它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人如果想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及明德于天下的话,必须要以“格物”为前提,那么“格物”就是最基础、最根本的功夫,也是“大学之道”的基石。“格物”不当就会导致对“致知”的不明白。
“物有所未格,则知有所不明。”但是,如此重要的理念,在历史上名家对它的解释,众说纷纭,各有各的解释,却没能刨根问底,正如司马光说的“未尽古人之意”。
印光法师批评北宋二程(程颢、程颐)、朱熹,把“格物”的“物”误认为天下事物的“物”,而不知道这个“物”字,是指我们心理上,不合理、不正当的私欲来说的,不是指外面的事物。因为在心理上有了不合理的私欲,那么他的认识、知识及见解就会不正,那么一切的是非标准就会扭曲、不妥当、不适宜,就像戴上了有色眼镜一样。
比如:一个人很爱他的妻子,那么他妻子再不好的行为,他都觉得很好,不去怪罪。就是因为他的“正知、正见”就会被“自私的念头、欲望”所遮挡、遮蔽,于是就成了偏邪不正了。
“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语出《大学》),是说溺爱自己子女的人,看不到孩子的缺点;贪得无厌的农夫,看不到自己禾苗的茁壮。也表达了这个意思。假如格去、革除了这个因私欲而产生的宠爱、溺爱,那么他的妻子和儿子种种不好的行为,自然也就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因此,只有格去了私欲、偏见,才能做到“致知”,获得正知,然后才能“诚意、正心”。即使一个字都不认识的人,也是能做到的,六祖慧能大师就是很好的例子。
假如用程颢、程颐、朱熹等理学家的注解,认为推求穷究我的认知,以竭尽、穷尽的知道天下所有事物道理的人,才有资格做到“格物”,这样就把“致知”作为“格物”的根本了,这个世界上能做到“格物”的人,就真的很稀少了。不要说平常的人没法做到,就连圣人也是不大能做到的。既然无法做到“格物”,又怎能做到“诚意和正心”呢?
程、朱理学,只说正心诚意,不说致知格物,把根本当做枝节,以枝节作为根本。倒行逆施圣人治心、治身、治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导致世界上的各种乱象,无法得到解决。一国之君、一家之主,真能做到心中没有不合理的私欲,那么就会达到国泰民安、幸福安康的境界了。--参考书目:《印光法师文钞》、《大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