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无相的心性学说概念 ,取代佛 、法 、僧三个有相的概念 ,使得中国禅宗不再是皈依佛 、法 、僧的律戒规 则 ,而 是 皈 依 觉 、正 、净 的 内 在 品 德 修 为 。 由 此 ,慧 能 用 “唯 心 净 土 ”替 代 西 方 的 “极 乐 净 土 ”,对 “彼 岸 往 生”的虚幻说教进行 了变革。禅宗心性本体 的确立 ,就是唯一 ,是无对。本体无相 ,即超越有无二元对 立 ,就 要 “离 相 ”。 因 此 ,无 对 、离 相 ,超 越 有 无 等 一 切 二 元 对 立 的 否 定 思 维 ,正 是 禅 宗 思 想 的 精 髓 ]。 慧 能 在 《坛 经 》中 提 出 了 四 个 “离 相 ”,即 离 有 、无 、非 有 非 无 、亦 有 亦 无 。 之 后 ,他 将 无 对 、离 相 的 理 论 详 细 阐述为三十六对说 。“此三十六对法 ,若解用 ,即道贯一切经法 ,出入即离两边⋯⋯外于相离相 ,内于空 离空 ,”“于一切法上无 住”,“于一切境上不染 ” 儿 。三 十六对说法虽不 能将世界种种现象包容净 尽 ,但慧能是想通过这种方式 ,去揭示对象事物 、逻辑概念中的矛盾性与二律背反,从而达到对一切二元 对立的超越 ,以本体增强 自我意识 。 ‘外而离相 ,内而见性 ,就是禅。借离相 的否定性思维 ,达 到见性 的目的,以自我的意识,否定客观世界的对立,从而达到与本体的合一”l6_(呀 。
在王家卫电影的创作中,《一代宗师》是迄今为止筹拍时间最久的一部影片,从 2001年开始筹备电影剧 本 到 2015 年 3D 版 本 公 映 ,影 片 制 作 历 经 十 余 年 。 《一 代 宗 师 》仍 是 王 家 卫 电 影 的 “作 者 ”风 格 ,零 散 的 叙 事 、考究 的画面 、精选的音乐 以及 呢喃 的 自语 。但是 ,“王 氏”形式风格背后 ,已近 耳顺 之年 的王家卫1在影 片表达 上多了些克制与均衡 。在常规的“孤独”、“疏离”、“虚无”主题之外 ,王家卫试 图寻找心灵病症 的解药 ,佛影青灯交错 的影像符号显示着王家卫 向“禅宗”的靠拢 ,讲述着沉静之后 的“心经”彻悟 。 电影《一代宗师》的第一组镜头呈现暗沉抽象的图案 ,极具水墨抽象画的画风 。中国当代水墨抽象 画的代表画家有高行健 、张大我 、侯珊瑚 、蓝春雷 、张曙光等 。水墨抽象画 ,以墨代色 ,以简化繁,没有 对具体物象的描绘 ,只有抽象 的墨块与空 白。这是典型的受禅宗思想影响的画法 ,即“于相而离相”或 者叫“忘缘”,就是禅宗所谓的“破相”或“扫像 ”。“相”,是指事物的相状 ,即平时所说 的现象 ,是时空的 具体存在。禅宗所讲的“离相”,不是要求人们离开现象界,而是要求众生无须执着于现象2。“出外,于 相离相;人内,于空离空”,出外 ,指色法 ,于相离相 ,是把对象看空而不著相 ;人内,指心法 ,于空离空,是 要 自性起用 ,把空当做相从而离空 。中国水墨抽象 画是在 中国水墨画的基础上衍变而来 ,中国水墨 画正是受到禅宗思想影响 ,开启了与西方绘画截然不同的以“写意 向心”的艺术传统 ,更催生 出“我师我心 ”、“师 心 自用 ”、“论 画 以 形 似 ,见 与 儿 童 邻 ”、“外 师 造 化 ,中得 心 源 ”等 禅 画 理 念 。 《一代宗师》第一组镜头既已奠定此片“写意离相”的影像风格 ,使 其与叶伟信 的电影《叶问》风格 截然不同。另外 ,影片开头第一组镜头画面的背景底面取 自佛像壁画的局部 ,“禅意”第一刻就注入其中。所以说 ,从“禅宗”切人此片 ,非常贴切。
二 、文 戏 、武 戏 “反 唱 ”的 隐 形 叙 事
与中国绘画相 比,中国叙事艺术尤其 是小说创作受禅宗思想影 响较 弱3,直到高行 健的长篇小说 《灵山》出现4。《灵山》采用第二人称叙事 ,体现 了一个人的在场 言说 ,强调 了虚拟空间的叙事。与其 说像小说,倒不如说《灵山》更像一部游记或散文集。这种非常态的“得月亡指”的叙事方式是高行健对 禅宗思想 的践行。同理 ,零散 、平淡的王家卫电影 的叙事虽被研究者界定为后现代属性 ,但也可从 “禅 宗”美学角度进行剖析 ,电影《一代宗师》正是一个绝佳 的研究文本 。与其他功夫类型 电影不同,《一代 宗师》叙事最显著 的特点是“文戏武化”、“武戏文化”的隐形叙事。
文戏武化。影片中凡是关涉人物关系、心理变化等“文”戏偏重的叙事内容时,导演往往弃文戏、用 武戏 ,呈现出“文戏武化”、“文武反唱”的禅宗叙事方法 ̈ 。叶问宫二金楼对决 、宫羽 田9马三师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