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7日 星期二

一代宗師與禪宗—4

间的顿悟。因此 ,文戏武戏反唱的方法 ,需要观众觉悟 自省。如果观众顿悟 了,就能与导演 以心传心,心 心 相 印 ,“你 拈 花 ,我 微 笑 ” ,这 也 正 是 “作 者 电 影 ”接 受 过 程 中 强 调 的 艺 术 “共 鸣 ”之 说 。
禅宗这种“不二 ”的超越精神异于常规 的思维习惯 ,所 以很难 被常人接受。其后的禅 宗僧人 ,机锋 百 出,就是想扫清二元思维的障碍 ,让众人更为容易接受这种超现实 、反逻辑 的思维。黄檗禅师的棒 、临 济禅师的喝 、赵州禅师的茶 、云门禅师的饼 ,一花 五叶分流 ,正是各派接引度人 的多种不 同方法 ̈ 。这 种“不二”思想,消解 “对法”,出入即离两边,即双遣或两非,对禅宗来说是为了离相、见性、成佛。但 是 ,对于叙事艺术来说 ,这种 “不二”思想意味着消解矛盾 ,消除冲突,是对戏剧性 的否定。叙事一旦没 有了矛盾冲突 ,叙事 的逻辑性与精彩度也会被大大削弱 ,这就使得文本呈现 出结构松散 、风格平淡的叙 事表征 ,而这正是普通的接受者对类似高行健小说 以及电影《一代宗师》文本叙事的诟病。所 以说 ,受
禅宗影响的叙事作品对接受者的艺术修为要求颇高 ,它们向心写意 ,求汝共鸣 ! 三 、“对 法 ”与 “破 对 ”离 相 见 性 的 人 物 塑 造
电影《一代宗师》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践行了禅宗思想,即外而离相,内而见性。作为一部以功夫 为题材的电影 ,电影中展示了叶问的咏春 、宫二 的八卦 、马三的形意 、一线天的八极等不 同的武艺招数。 但是通过武戏文化 、文戏武化 的手法 ,进行“离相”的处理 ,重在对武艺招数之后人物形象性格 的揭示 ,其最终 目的是塑造“人心”。此片中王家卫对于不同人物形象 的塑造分别使用 了“对法”与“破对 ”的两 种方式 。首先 ,运用 “对法”(里子与面子 、思进与思停)塑造了一系列常人形象1。
对 法一 :里子与面子 。影 片中宫羽 田对宫二提及“里子 ”与 “面子 ”的话 题 :“人活这一世 ,能耐还在其次 , 有的成 了面子 ,有的成了里子 ,都是时势使然”;丁连 山对叶问也提及此话题 :“一 门里有人 当了面子 ,就得有人 当里子 。面子不能沾一点灰尘。流 了血 ,里子得收着。收不住 ,漏到 了面子上 ,就是毁派灭 门的大事 。”师兄丁 连山在 中华武士会成立之时 ,让位 叶云表 ,退居为里子 ,成 了“东北 老鬼 ”;师弟宫羽 田则成 了面子 ,为 门派挣面 子。当宫羽 田老了后 ,点化徒弟马三“是挣名声 的人”,宫 羽 田这 时成 了里子 ,马三 被推上 了面子。“里子 ”与 “面子”看似相对 ,在时势变化之 中,为了门派大局 、民族 大义 ,二者实为相互依存 ,不断更替。里子与面子衍变 的根本并非在 时势 ,时势只是“相”(环境而 已),其 根本驱动力是人 的内在心性 。宫羽 田与丁连山不但是武功 高手 ,对 “武”学精神 的理解更高— — “眼睛里不能只有胜败⋯⋯人要往远处看 ”,不计成败 ,以大局大义 为重。 里子与面子都直指人心与要义 ,而非字面 、人物本身。
里子与面子是静观之物 ,思进与思停则讲述一种趋势 ,与动相关。里子与面子对照觉悟在心 ,顿悟 其中的老一辈——丁连山与宫羽田,思进与思动则对照不能醒悟的小字辈——马三与宫二。
对法二 :思进与思停。马三对复仇的宫二说 :“宁可一思进 ,莫在一思停 。这是老爷子教我 的拳理 , 也是我做人的道理 。”奉道的宫二对老姜也说 :“宁可一思进 ,莫在一思停 。他欺 负我们宫家没人 ,我只 能进 ,不能停 。”马三与宫二都反复强调“进 ”,执著一端 ,但二者的执著有 明显区别。马三使形意拳 ,得 官羽田的刚劲 ,他执著的“进”,是对外在权利欲望的不断追逐。金楼引退仪式上 ,作为宫羽田大徒弟马 三锐利张扬 ,显示着对“权力 ”的激进追逐 。日本侵 占东北 ,其“思进夺权”的品性 ,注定成 为 日军奴才。 宫二使八卦拳 ,得宫羽田的柔劲 ,她执著 的“进”,是对 内在情愫 的不断追求 。金楼父 亲引退 ,宫二执意 与叶问一 比高低 ,“不图一世 ,只图一时”,为了宫家不败的门面,这是 内在保家保派 的狭隘情愫的执念。 父亲被杀后 ,宫二退婚奉道 ,为父报仇 。其凛冽决然的气概让人动容 ,但复仇也是 内在为父为家情感 的 执著。虽然马三与宫二的执著有外与 内,权 与情 的差别 ,但从禅宗思想来看 ,二者本质一样 ,即将输与 赢 、进与停看成对等 ,固执一端 ,不能超越二元对立的桎梏 ,从始至终都无法醒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