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7日 星期四

【宗萨钦哲仁波切】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非常重要...

【宗萨钦哲仁波切】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非常重要...

宗萨钦哲仁波切 

    首先我要表达感谢之意,很荣幸能在这里演讲。

    我想你们已从很多大师处接受过众多教法。对于自己的修行,我无可夸耀,但我可以说自己非常有福气,曾经从某些最伟大的上师那里接受教法,所以我只能重复他们说过的一些话。

    不过我其实更想把这变成一场讨论,因为学习佛法是学习你自己,所以我认为讨论很重要。佛法经常被称作医药,佛陀的追随者往往被称作病人,所以我们讨论疾病很重要,而不只是谈论治疗方法。

    自从物质主义增长之后,大体上,世人犯下忘失某些特定价值的错误。结果我们认为「拥有」比「存在」(to be)更重要。我们衡量人的价值是基于你的电视有多大、你开哪种车、你有什么样的工作,或是你交往的是哪些朋友。因此,我们逐渐忘却「存在」很重要,事实上更远为重要。但是我想,在这地球上所有的物质发展过后,也许在少数地方,零零星星的有一些人正开始思考:或许「存在」具有某些价值。

    而这就是佛法有用的地方。你可能会猜想——佛教主要是给僧人、遁世者的,或你最多会想佛法是给知识分子的。我认为那是个错误,因为这么一来,我们失去的不只是佛法,还有别的亚洲古老智慧。历史上,很多伟大的皇帝、商人、军阀都曾经阅读佛教哲理和佛教思想,并且从中获益。可以说,佛法在印度和中国兴盛时,或许正是这两国最辉煌的时代,这是因为佛法最主要就是教导并关注内在。

    在众多佛教法门当中,禅修和自省是直接相关的,而当社会作省思、向内思考时,无论时间长短,都会获得一点自信。当有自信时,我想就会有宽容、谅解和慈悲。我会说,甚至在某些程度上,有一种更具证悟的贪婪。如今在东方和西方,你都能清楚看到我们的贪婪是非常短视的贪婪。且不说下一辈子,甚至是我们的孩子,他们在未来都没有合适的栖身之处。

    所以我只是想告诉你们,我很感谢你们在这周六早晨来到这里。路程有点远,而且对现代人来讲,这是个牺牲,而你们带着一点好奇心来到这里,这让人很受鼓励。

    在我开始让你们提问之前,让我先挑个主题,简短谈谈:依据佛法,如何变得强壮。我们都想要变强、能够掌控,因为当我们认为自己是强壮且能够掌控时,我们就认为自己是快乐的。伟大的印度学者寂天菩萨曾说,在我们生命的所有层面中,只要是需要依赖他物的,就是痛苦。我很确定,不只是在这房间里,外面的每一个众生也都在寻求快乐。所以我们会对那种强壮以及掌控,略作讨论。

    但是为了要讨论强壮或力量,我们不得不谈谈弱点。是什么使我们变弱?首先,你必须明白,即使我们全都想要掌控,就算那是我们的目标,但事实上没有什么是我们能够控制的。我们认为也许今晚自己会快快乐乐地和某人共进晚餐,当然我们应该这么计划,但实际上我们无法真正保证这会发生。我可以告诉你数十亿个理由为何这可能并不会发生,而你甚至找不出一个理由能够保证它的发生,因为我们的一切——我们的身、我们的心、我们的家庭,全都依赖于外缘。午餐时一件不如意的小事,或是在你刷牙时,或是在你下床时,就可能让你终生沮丧。这不是预言,这是现实。也许有人会想,为什么我们要有这个坏消息?为何我们不能单纯享受我们的生活?是的,如果我们能够控制,把坏消息关掉,当然我们就不需谈论这些,但是迟早我们都知道它会来临。就算什么都没发生,我们全都会死,即使是以长寿象征、天神、寿桃等等包圍我们,从来没有人永生不死。而那还不是最坏的消息,最坏的消息是我们甚至不知道死亡何时降临。

    佛教并不是试图带来坏消息,接着悲观哀伤。佛教不是谈论坏消息,那不是佛教的目的。事实正相反,我们想要变得更快乐,不过是通过面对真相和现实而更快乐。因为当你知道实相、现实的时候,你就从那个幻觉中解脱。就像是个小孩去看场表演之类的,他被面具舞的怪物吓到,然后这孩子前往后台见到某人拿下面具——秘密揭穿,我想意思是「真相大白」,你就不再被那幻觉烦心。但是,对,在情感上,真相让人痛苦。如同寂天菩萨所言,允许我稍微修改一下那个譬喻:为了医治一个非常、非常致命的疾病,小小的打一针是可以的。

    现在回到是什么让我们变弱。基本上,我们有情众生的天性就是缺乏安全感,一点安全感也没有。我们缺乏安全感的一大原因实际上是不知如何证明自己的存在。当我们是小孩时,我们哭,我们丢东西,以告诉父母我们的存在。接着当你是青少年时,你染发。现在我们做各式各样不同的事情,就只是为了表现自我,不只是对他人,也对你自己,表达你的存在。教育、升职、名片、穿着的颜色,基本上就是追求成为重要人物,一直都有这个证明自己存在的烦恼。这很具讽刺性,因为依据佛教哲理,事实上,自我并不存在。这个我们今天讲不完,必须讲到《心经》,所以我们今天不谈这些。

    我们会谈非常实际、你可以带回家思考的东西。是什么使我们变弱?有八件事情:想要被赞美,不想被批评,想要快乐,不想要不快乐,想要获得关注,不想被忽视,想要拥有,不想匮乏或没有。如果你陷入这八项的其中之一,你就会变得软弱。我们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极可能落入这全部当中。但即使是其中的一项,就已经会让我们变弱。

    例如,希望受到赞美。我们是多么汲汲于不断受到赞扬,像是举杯致辞你是最伟大的、你的诸多成就、你最慷慨、你最漂亮。接着别人就必须回敬赞辞,吃些东西之后,他或她站起来说:哦,你是最伟大的,你是最美的,你是最这最那的;同时有人被遗忘。总之是非常戏剧性。而致辞的人也会一直紧张:我有漏掉任何人吗?是的,如果你真的很喜欢被赞美,你就会变得非常软弱,甚至会为了获得赞美而出卖自己的母亲。真的,我就是这样,我提名我自己,我对此非常热衷。

    批评,我们讨厌批评,甚至是最微小的批评。在人类生活中,我们只得到很少的批评,我们获得的赞美总是多过批评。数百的赞美不够,茶或酒一下肚就立刻忘了。一个小小的批评,整顿饭就毁了,隔天早上你还继续想着。

    我们就是这样让自己变得软弱。顺带一提,我现在讲的只是佛陀教法的一部分。甚至是像《孙子兵法》,其中说到伟大的将领不应该软弱,那很类似,对吗?这些是我们不应该失去的价值。如果你汲汲于这八法中的其中一项,想都不用去想还能成为完美的灵修者,你变得什么都不是,你甚至失去身为世俗凡夫的优雅,你最终变得如此肤浅。这全都回到缺乏安全感,企图证明他们的存在。是的,不只是为了成为好的灵修者,而且是为了成为优雅的人类,不落入这软弱的陷阱很重要。

    在我停止之前,还有一点: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非常重要,特别是我们这个时代。换言之,慈悲,你真的应该对慈悲作投资,那远胜于怜悯心。我们的慈悲永远不应该是骄慢,我们的慈悲必须是基于明白我们身为人类或有情众生的平等性。人们谈论愿景——我们人生的愿景、国家的愿景,如果是伴随着慈悲,这愿景就不会出错。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