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积背后隐藏着什么心理?
慈诚罗珠堪布
【编者按】
前两天整理家务,看到女儿的书堆的到处都是,一时间感觉好凌乱,就在这时,
女儿问我:“妈,这旧书放哪里”,
我说:”一会找地方给你放。”
最后找的期间发现家里柜子到处是女儿的书,从幼儿园到现在三年级课本以及课外书上百本。
说实话“有时真想扔走一些,可是,女儿各种舍不得。”说:“妈,你别扔,这都是我的留念。”
听到这里,我不忍心,帮孩子留了下来,按年纪和孩子一起归类整理,方便以后需要时好找。
整理衣服时也是,孩子不断长大,看到穿小的衣服,孩子各种舍不得,不让扔,但是地方有限,也不得不整理出来一些扔掉或者送给身边亲戚小孩一些。
说到这里,让我联想到了囤积症这个词,为什么我们喜欢把用过的书籍囤积下来,为什么把穿过的旧衣服不舍得的扔掉?
这些背后隐藏着什么心理?一起来分析看看
心理学上这样定义:囤积症也叫囤积病,是一种有过度性地收购或收集物件的病症,即使是不值钱、有危险性或不卫生的物品,依然选择保留。
一般伴有强迫性囤积症、病态性囤积症、弃置恐惧症强迫性囤积病保留的物件取悦了自己,容易对身边人生活等造成伤害;最后长此以往,会发展成为病态性囤积症,再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舍不得,会成为习惯,存在弃置恐惧症。
以上文字选自网络
堪钦慈诚罗珠仁波切在《慧灯之光》系列中讲到:
比较现代人而言,古代的人们算是少欲知足的。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它既可以给我们创造丰富的物质生活,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欲望膨胀的负面影响。
为了随顺欲望而无限度地消耗资源,终将威胁人类自己的生存。
譬如说,如果全世界的人都过上美国人的生活,就需要三到五个地球的资源才能满足。这是多么令人担忧的事情啊!我们总共只有一个地球啊!
尽管有些人在不遗余力地提倡节约资源、环境保护,他们的行为非常令人佩服,但即便如此,也是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要解决地球资源的短缺,最根本的问题,是抑制人类无限滋生的欲望。所以,现代社会的人,更需要少欲知足。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让欲望无限膨胀,继而千方百计地填补无限扩张的欲望。本来贫穷的时候,只求吃饱穿暖。
一旦温饱问题解决了,其他欲望又萌发了。就这样一再扩大欲望的势力范围,自觉自愿让欲望成为自己的主宰。这样助纣为虐的结果,就是让我们的心越来越脆弱。永远没有满足感,对社会、家人、亲戚朋友满怀抱怨。
比如,很多有钱的父母会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去上学,吃最好的食物,住最好的房子,坐最好的汽车,也不敢随意批评等等,本想把子女培养成最优秀的人才,不想却事与愿违,无形当中反而让孩子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弱。
事实的确如此,如果不经摔打、不经磨练,没有任何心理训练,当他们面临社会的时候,稍稍遇到一点点工作、家庭、感情上的不顺利,就会经不起压力,很容易走上绝路。即使没有走上绝路,也很容易患上抑郁症、焦虑症
如何把我们的心训练到有勇气面对痛苦的程度呢?
第一,不能完全按照欲望的要求去做。如果它要什么就给什么,就会把欲望养得又肥又壮。如果有一天我们没有能力满足它的时候,它就会接受不了,就会报复我们,让我们难受,让我们无有尊严,这样就能让人跪倒在物质的脚下。
大家都知道,困难的时候,很少有现在的文明病——高血脂,高血压等等。文明病的来源,就是自己吸收的东西太多。因为人的内心、身体,都有一个承受界限。一旦超过这个界限,就会出问题。
其实,幸福感的获得,并不需要太多的物质。有些时候,那怕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也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感,而且这种幸福感,会远远超过昂贵的物质所带来的幸福感。所以,适当控制欲望,确实很有必要。
第二,不要把人生、世界过分理想化。
要尽量去发现世界的不足、丑陋与不完美,要有预知与超越痛苦的心理准备。对名利、情感的执著与在乎不能超标,否则一定会给我们带来痛苦。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