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李东垣 | 《脾胃论》:为什么会内热?

李东垣 | 《脾胃论》:为什么会内热?

辰妈的小书房

    《素问·调经论篇》说,凡病生于内的为内伤,得病于饮食过饥过饱,起居冷热失调,过于喜乐,可使心气变缓而伤阳;过于忿怒,可使肝气上逆而伤
阴。又说,阴血亏虚便产生内热,原因是,过度疲劳,以致形体和胃气衰弱,食欲减退。上焦的宗气来源于胃中的营养,胃气弱,于是上焦的宗气不足。营
气亏少,不能输精于脾,津液不能下达,于是下焦的胃气不通。胃中营气虚而生热,热气熏灼胸中,不能上下流畅,所以感到内热。因为脾胃虚了,中焦营
气失运,反映清气在下,浊气在上的“五乱互作”的病理状态:乱于心,表现为默默不语,低头静伏,心中烦闷;乱于肺,表现为喘咳痰鸣,俯仰不舒;乱于
肠胃,表现为挥霍撩乱,上吐下泻;乱于臂胫,表现四肢逆冷;乱于头,表现头重、眩仆和昏厥。开始发病,症状多有身发高热、头痛、目眩、沉重无力、
懒于行动、好睡等等。因为脾胃被热邪所伤,元气不够应用,所以四肢极端困倦。整个机体活动,最根本的是依靠胃气的旺盛。不能妄用克伐之剂重伤胃气,克伐太过,反而害人。
【原文】
      《调经篇》云:“病生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又云:“阴虚则内热,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
胸中,故为内热。”脾胃一伤,五乱互作,其始病,遍身壮热,头痛目眩,肢体沉重,四肢不收,怠惰嗜卧,为热所伤,元气不能运用,故四肢困怠如此。
人以胃气为本,粗工不解,妄意施用,本以活人,反以害人。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