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蔡磊:时日不多,四肢基本瘫痪,2024年渐冻症科研投入超4000万| 我可能错了

蔡磊:时日不多,四肢基本瘫痪,2024年渐冻症科研投入超4000万| 我可能错了

原创 凯伦阅读 凯伦阅读

 
关注凯伦

大家好,我是凯伦。
关注我的朋友就知道,今年年初开始,我一直在关注蔡磊渐冻症的状态,而且一直在寻找各种中医疗法。  
我写了很多能治疗渐冻症的中医专家:倪海厦、倪海厦弟子李宗恩、吕先生、李医生、解建国教授、陈炳旗医生……    
蔡磊先生为了攻克“渐冻症”,捐赠了很多钱给西药研发、基因检测等实验室,包括2024年下半年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合作。  
尽管他说相信中医的智慧,但是我好像可以看到使用中医药的行为或者小溪披露,也不知道是不是对他无效。  
于是,我决定不再关注他了,为此我还写了一篇文章,把自己整理过所有中医、冥想治疗的方法汇总到一起,之后不论看到什么新闻都不写他了。  
可是,缘分就是这么巧!
前几周,北京科技出版社的一位老师联系到我,给我推荐了一本新书,我看了一下大致介绍,讲述的是一个人,放弃CEO职位,到森林苦修17年还俗的故事。  
这本书是瑞典最畅销的心灵书,据说每30个人就有1人读过。  
带着这份好奇,以及对心灵书的兴趣,我开始读这本书,当我读到序,里面说到作者在2018年9月确诊渐冻症!  
我第一反应就想到了蔡磊,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缘分啊!  
蔡磊目前的状态并不好,四肢瘫痪,只能用眼控仪,也不能参与直播,而他在2024年这一年,花在攻克渐冻症项目上的费用就高达4000多万。  
渐冻症真的这么难治吗?  
这位在2018年9月(比蔡磊确诊早一年)确诊渐冻症的还俗僧人,最后怎么样,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人生箴言,为何感动了这么多人,我们今天来聊一聊。  


01

谁也跑不过无常

作者比约恩的人生轨迹堪称传奇。年轻时,他本有机会成为跨国大企业最年轻的高管,享受着高薪与荣耀。  
然而,26岁的他却在事业巅峰的前夕做出了一个令众人瞠目结舌的决定——放弃一切,前往泰国森林出家修行。  
这一待,便是17年。  
在泰国丛林的静谧深处,他被授予“纳提科”的法号,意为“在智慧中成长的人”。这段修行经历,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他对世界和自我全新的认知之门,是他幸福的时光。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  
当他脱下僧袍还俗后,回到瑞典的比约恩本以为可以过上平静的生活,却在2018年被诊断出患有渐冻症。  
而比这个事情更残酷的是,一个月前他刚刚送走因为疾病不堪忍受,选择安乐s的父亲。
他还来不及感叹人生无常,无常就降落在他身上!
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他依旧保持着乐观与积极,将自己在修行中获得的智慧与感悟凝聚成文字,写成了《我可能错了》一书。  
这本书,不仅是他生命的绝唱,更是他在17年禅修之后,对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与体悟。  


02

与其反抗,不如接纳

比约恩从小就是学霸,自然毕业之后就有令人羡慕的高薪岗位,但他却在24岁的大好年纪,放弃事业,选择做一个森林僧人。
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他有大部分都市中青年都有的问题。
“而在所有这些念头之中,最伤人的莫过于“我应该有所不同”了:我应该更聪明、更努力、更富有、更优秀、更苗条、更成熟。有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永远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于是,厌倦了世俗生活的人,不想做朝九晚五的牛马,只想隐居大山,这是很多人心里都幻想过的画面。只不过,比约恩真的去做了。
他的禅修生活,也为了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他们每日步行乞食、树林中禅坐,这些安宁的生活,让我仿佛看到了佛陀悉达多在丛林中,带着一行弟子持钵而行。
读到这段描写,整个人都被治愈了。
静下来之后,他开始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  
每当他感到焦虑或困惑时,就开始禅坐,直面内心的声音,发现并接受自身的缺陷与错误,从而更好地与世界相处。 
佛家经常说“放下”,短短两个字做到却很难。
希阿荣博堪布在《透过佛法看世界》一书中说道:“得到靠福报,放下靠智慧。”
当我们智慧不够,无法参透事情背后的真相,无法理解“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于是很多人就在这种想做又做不到的状态里,自我挣扎。
我曾经也常陷入这种尴尬的境地。
比约恩逐渐意识到:“不期望生活按照我们的想法或感受发展,认识到我们本质上的无知与蒙昧,这是一种智慧。”
终于,再一次禅修中,他的老师告诉了那句让他豁然开朗的哪句话:“我可能错了。


对,接受自己,承认自己错了,然后忏悔,再去改正。这比自我挣扎太好了,起码我不再内耗,不再强迫自己,不再怀疑自己。
说出“我可能错了”,就是选择原谅自己,放下当下的困惑,与自己和解。
南怀瑾在《金刚经说什么》一书中说,佛说“布施”,有一种是“内布施”,也就是放过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总在考虑别人,却没有考虑自己。其实,我们自己也是值得被放过,被温柔相待的。
所以,不要为难自己,接纳自己,与自己和解,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03

森林智者最后一堂课

比约恩还俗后,因为其特殊经历,经常被邀请参与心灵疗愈类的演讲,他用自己所得的智慧,疗愈了无数人。
而,这本书,就是他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堂课。
这本书在瑞典一经出版,迅速登上了畅销书榜的榜首,成为当年最畅销的非虚构类书籍。
读者们纷纷表示,这本书不仅让他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无常与坚韧,更让他们学会了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变化。
有读者评论道:“这本书仿佛是一道穿透灵魂深处的光,引领我们踏上一段充满哲思与省悟的精神之旅。”  
那么,《我可能错了》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是什么呢?  
我想,莫过于比约恩在面对生命绝境时所展现出的从容与乐观,以及他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洞察。
在书中,他写道:“生命是一场奇妙的旅程,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有快乐也有痛苦,有成功也有失败。但这些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要学会接受和面对。”
这种对生命的接纳与敬畏,让人深感敬佩。  
同时,比约恩也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并非建立在物质的堆砌和外在的荣耀之上,而是源于内心的宁静、对生命的感恩以及对无常的接纳。  
他在泰国森林中修行17年的经历,让他在艰苦的环境中找到了内心的安宁,也让读者反思自己对成功和快乐的定义。  


结 语
回到蔡磊,虽然国度不同,面对渐冻症的挑战,但他们所展现出的乐观与坚韧却是如此相似。
他们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也要珍惜当下的每一刻,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点滴美好。  
正如比约恩在书中所说:“我可能错了,这不仅仅是一个绝妙的书名,更是一种深具洞察力和慈悲的智慧。”  
当我们学会放下执念,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时,我们才会发现,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追求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在于珍惜当下,用心去感受每一个瞬间。
我想,蔡磊先生这一年也过得非常不容易,我希望他也能如比约恩一样,对自己说:“我可能错了”。
与自己和解,与疾病和解,也许,生命的奇迹就在转角处。
如果你想逃离一切,如果你对人生有很多困惑,如果你想知道如何拥有面对疾病的勇气,如果你对修行人的故事感兴趣,那么就和凯伦一起来读这本书,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满足。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