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7日 星期六

邱阳创巴|修学结合禅修和研习两者,fo tuo知道煮蛋的最佳方式,也知道如何在当下发展觉醒证悟

邱阳创巴|修学结合禅修和研习两者,fo tuo知道煮蛋的最佳方式,也知道如何在当下发展觉醒证悟

养心读书会 

佛教的修学结合禅修和研习两者。这整条道路上,学习和理解基本佛法教义的重要性等同于禅修。

由于你不会一辈子都孤独度日,所以你应该想想你迟早要助人这件事情。事实上,你应该期待自己去助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研习”是重要的。某些修行者把智识视为次等或世俗,纯粹直观地坐在那里从事禅修。但是,智识和直观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你不能忽视其中之一。你不能单单仰赖禅修,而没有体验到本初智性的锐利。为了理解文字背后的意义,你必须拥有亲身的禅修觉受。因此,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真实活出你的生命
学习和修行是佛教的精髓。烦恼或神经质的念头模式减少,是修行的标记。在正念修行当中,你的定力有如一条牢靠扎实的细丝,贯穿如层层厚云般的念头。你时时刻刻都在从事“回归呼吸”、“回归实相”的修持,因此,对你而言,彻底充分地修持正念是极为必要的。
柔和是学习的标记,是学习之相,也是调伏和寂静,因此,学习不纯粹是学术的。适当的学习需要一种态度;在这种态度中,你不会因为佛教的陈述而胆怯畏缩。对于“了解佛教”这件事情,你既不过度热忱,也不过度冷漠。你可能会想:“我根本不在乎学问,我只想要静坐,成为一个出色的佛教徒。”但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你不了解生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就无法成为一个真正且出色的觉醒者。有了柔和,你所学的一切就会成为心理布局的一部分。你可以毫不勉强且充分缜密地了解主题,明白佛教究竟是什么,也会稍微了解,在佛教智识这一大碗汤里,事物在何处安身。

“你要如何过活”是禅修,“你要如何去了解生命”则是学问。在寻常人生中,也会出现这种组合。举例来说,饮食是禅修,而谈论如何烹调食物则是学问;这两个因素共同合作。如果你仅仅仰赖静坐禅修,那么你可能会成为愚蠢的禅修者。如果你研究过头且禅修不足的话,你可能变成瞎忙的蠢夫,到头来生命了无任何实质意义。因此,心和头脑两者都是重要的。

那澜陀寺遗址
那澜陀寺(Nalanda)、超戒寺(Vikramashila)和桑耶寺(Samye)等过去伟大的佛教教育机构发展出一种称为“转动三轮”(turning the three wheels)的教育方法,即转动禅修、研习和事业之轮。这三个原则时时相连;它们是承载你走上觉醒证悟道的轮子。佛法处理你的基本存在,而且没有什么被视为你外来元素或非佛教。

不论主题是什么,学习的目标都在于发展出一种更崇高、更精密的思维方式和观看世界的方式也在于培养身兼伟大瑜伽士的学者。藉由适当的研究和修行,你能够影响自己和其他有情众生。相较于攫取学识或遁入山间寻求自身的觉醒证悟,这种做法似乎更加慈悲。
佛陀受过基本的印度世俗教育,并且具有印度教的知识,但那纯粹是他的文化遗产。在本质上,佛陀的心是觉悟之心。当这种心说话时是不可思议的,寻常人等几乎无法想象,甚至连西方心理学家或学者的顶尖智慧,都无法与其相比拟。佛陀的心是精密复杂,任运自如且广大浩瀚的。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