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

未知生,焉知死

註:本文轉載自夢妮妲文,,Cosmopolitan

人的內在潛藏力量,遠超乎你想像,我們知道的實在太少,很多地方仍有待發掘。

與我開始在閱讀其書籍《做自己最好的醫生:一位心理學家的自癒實錄》的Dr. Bell Chung鍾灼輝傾談數小時,是一個近來無比獨特的經驗。嚴格來說,我都接觸過不少徘徊在生死邊緣的人,但接觸一位如此戲劇性的瀕死經驗分享者,還是第一次。
早前朋友到了他舉辦的新書分享會,我卻錯過了,上天原來一早已為我安排另一個更有趣的會面。Bell Chung本身是一個說故事非常動聽的人,而作為前香港警務署高級督察與港大心理學博士,還在死因研究部門中工作多年,已經是一個特別的背景。令他近年放棄高薪厚祿,成為著書立說的治療師,原於他9年前的一次意外。
在2004年,他在紐西蘭自駕滑翔機時遇上意外,從五十層樓高的空中摔下地面,瀕死獲救奇蹟生還,而且奇蹟一個接一個,他以潛意識的力量成功治療好自己。坐在我眼前的他,基本上除了肢體上的一道道疤痕,他與一個走在街上健康並健碩的男仕無異。
當時30歲的他,在意外後被醫生判斷為右腳腳踝骨枯,沒有血液流進骨骼,宣布右腳必須截肢才能活下來。一生追求自由的他,拒絕成為殘障的人,以生存意志力,由不用去腳,直到克服劇痛與憂鬱症,並於一年內奇蹟地完全康復。他以以往學過的催眠方法,透過意念與夢境意象,成功啟動潛意識的自癒能力。他把治療過程寫成多本書籍,分享個人經驗,並教導他人學習他的方法,去為自己治病。這個經驗的分享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因為以夢境打開潛意識的強大療癒力量,又再一次能得以被證明。
Bell說他一生最嚮往的,便是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對他而言,以往最自由的時候,便是在天空中飛,所以他考了飛機師牌,更選擇了最貼近鷹的飛行模式 ﹣滑翔機。一向追求人生自由精彩,喜愛各類高危運動的Bell說,他的瀕死心因,竟又是因為自由兩個字。在經歷手術後坐輪椅的那段歲月,他得到最大的領悟,就是明白自己要學習擺脫追求身體的自由,而感受到何為真正的心靈自由。
Facebook fan page: www.facebook.com/Dreamonita
新浪微搏:夢妮妲Monita
騰訊微搏:Dreamonita

中藥改善缺血性中風


隨着本港中醫藥服務日漸普及,不少市民除了接受西醫治療外,亦會按病情所需,尋求中醫藥治療,以獲取更理想療效。

以治療中風為例,一旦患者想同時接受中醫治療,自然會想起針灸。除市民外,現時連西醫界別對針灸治療中風的認識,也達致一定水平,惟對於中藥治療的認知就相對較少,不少人認為同時服用部份中藥,可能會令病人的血凝指數過低,或者影響正在服用的西藥,甚至令病人再次中風。

事實上,現代已有不少研究指出,部份中藥複方,如臨床常用的「補陽還五湯」,能有效改善缺血性中風患者的偏癱、失語等症狀之餘,亦未見會誘發再次中風,或影響同服西藥等問題,與針灸一樣安全有效。

補陽還五湯活血

補陽還五湯是用黃蓍、當歸、赤芍、川芎、地龍、桃仁及紅花等材料煲成,具有補中益氣、活血通經的作用。此複方出自清代名醫王清任的名著《醫林改錯》,至今一直被中醫師臨床使用,治療被診斷為氣虛血瘀型的缺血性中風病人。除了清代以來大量的醫案紀錄外,現代不少的臨床研究亦證明了其療效。

本地大學亦進行了不少研究,從神經科學的角度,探索出補陽還五湯的作用機制。研究發現,此複方能透過調節多條與神經生長相關的訊號通道,誘導缺氧的腦神經幹細胞增殖與分化,促進損傷區域的神經再生與重塑,藉此恢復已受損的神經功能。
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補陽還五湯並不適合所有的中風個案,就算是缺血性中風的患者,亦要先經過註冊中醫詳細的評估,診斷為氣虛血瘀型才能開藥,切忌自行服用。
隔周四刊出

撰文:香港防癆會中醫診所暨香港大學中醫教研中心馬俊豪醫師 

2014年2月5日 星期三

食鈣片補骨嘥氣


註:本文轉載自Cup, 作者呂宗庭
骨質疏鬆已經成為城市的潮流話題。流失鈣質令骨質變弱,容易出現骨裂、骨折等嚴重問題。筆者在童年時也吃過不少鈣片,甜甜的像糖果。但是,筆者當時並不知道,這些鈣片對補充身體的鈣,丁點幫助也沒有。
成年人的骨頭看來好像已「定型」,無甚變化。其實,骨頭是生物;不論你是甚麼年齡,你的骨都在每天生長、變化,鈣(Calcium)的確是骨質組成的主要部分,也影響著骨骼的堅硬程度。鈣質攝取不足是造成骨質疏鬆的主因。停經後的女性由於缺少了部分雌激素,令鈣質吸收減少,情況比男性更壞。筆者建議成年人每日進食千五毫克的鈣,但這不表示吃塊鈣片就搞得掂。
鈣有一名出生入死的兄弟,叫做鎂(Magnesium)。人體吸取鈣及建造骨質,都必須有鎂相伴。否則,吃多多的鈣也吸收不了。攝取鈣與鎂的適當比例是二比一,要吸取千五毫克的鈣,也要同時有七百五十毫克的鎂。骨質的建造過程中也少不了錳(Manganese)。錳增加骨頭的抗撞擊力,每日宜攝取最少二十毫克的錳。
鈣、鎂、錳這三種礦物質就如建屋的水泥,但水泥必須鋪在鋼筋上才行。骨骼內的這種「鋼筋」便是葉酸(Folic Acid)與維他命 B。它們先組成一個結構網,然後讓鈣質鋪設在上面,每天宜攝取五毫升葉酸與五十毫升的維他命 B 雜。
我們日常喜愛的食物,當中不少對骨質有害,頭號敵人是汽水,試問誰不喝汽水?但汽水所含的磷會阻止身體吸取鈣;其次是咖啡,咖啡因會令骨骼內的鈣流出,並隨尿液排走,唉!真大嘥!第三是酒,酒精阻礙骨質的建造,減慢骨骼修補。最後是糖與脂肪,糖像咖啡因令骨質流失,而脂肪則阻礙吸收鈣質。少糖少油是膳食的大勢所趨,也是保骨之道。

2014年2月1日 星期六

看哪,天國就在人的心裡!

我曾是非常虔誠的基督徒,但終究認為基督教非「究竟真理」(Ulitmate Truth) ,因而尋求藏傳佛教。但我的堅持耶穌基督在四褔音書上的教導,是完全合乎「大道」的教誨!

耶穌到處宣揚「天國已經近了,你們應悔改。」,有人就問耶穌:你整天說天國什么什么,究竟天國在那裡呢?耶穌就回答說,看啊,天國在這裡,看啊,天國在那裡,天國就在人的心裡!

說到這裡,我想給眾人說說生活軼事,也是我們城市人昨日、今日、明日之事。今年新年家族團拜,和去年不一樣,有三個家庭出現「癌變」,两個老人,八十七歲的外父突然有「血癌」,小姨的家公又有「前列線癌」,小舅的太太最年青,乳癌再次復發。大家可以想像一切眾成員心底的感受。凡夫首一次那么近接近「死亡」,始終有一個適應期,是「苦」?「苦苦」?心中大部份人都是不平安的。

我除了教一些癌療後湯水飲食療之外,還給我岳父加持一下氣場,服食由聖地色達請來的「甘露丸」,助唸一下「蓮花生大使祈請文」,做一下頌鉢治療,等等工作只望病人「內心平安」!

眾生遇到困苦,很多家人只懂給他們「物質佈施」,送給他們病前喜愛的東西,這種關切者的投射本來也是善意的,但病人究竟「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呢?外在物質可以解決多少心靈問題呢?不外是恐懼死亡,或在世之事仍心願未了。業力作祟,什么也可能發生。

其實,人到此階段,應「随緣」告訴病人死后的世界是怎樣的!可以是天國,可以是阿彌陀佛凈土。心生平安就可以了!

看阿,天國就在人的心裡,耶穌是對的!



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

呂志和的一席話


註:本文轉載自蘋果日報

【專訪】
過去屬於低調富豪,近年卻被迫高調。銀娛(027)及嘉華(173)主席呂志和,乘賭股狂潮,身家暴漲,引人矚目。但名太響、錢太多,卻為呂志和帶來更多煩惱。他怕做「風頭躉」,又擔心家族爭產,認為小富小貴已經足夠,大富大貴未必最安樂。
記者:吳永強 孔雪茵 林幗欣
攝影︰易仰民 部份相片由被訪者提供
根據2014年《福布斯》香港富豪榜,呂志和的身家已暴漲至210億美元(約1,634億港元),僅次於「亞洲首富」、長實(001)主席李嘉誠。最近彭博富豪榜的一時烏龍,更造就呂志和做過半日「首富」。惟呂志和對「首富」的寶座卻並不受落,對於成為眾人焦點就更加「怕怕」,「呢啲係你哋(傳媒)曳之嘛,唔關我事呀真係,所以我都話你哋曳,得閒幫我寫咁鬼多嘢」!

得到金錢 失去自由

由富豪再進一步變成超級富豪,身家上的數字遊戲,反而為呂志和帶來不勝煩惱。得到更多金錢,同時卻失去更多自由。「你去到即係所謂大富大貴,成日身不由主,平常嘅人最安樂。係咪呀?我都情願好似舊時咁,得閒就湊吓啲仔女去吓旅行、游吓水,咁就最開心。又冇人睇我。你𠵱家出到嚟,個個啄鬼住你,煩呀」!
雖然身不由己,但總算為家族建立生意王國。已過杖朝之年的呂志和前年亦公佈「分身家」大計,準備交由第二代接棒。當中近年「火熱」的澳門賭業交長子呂耀東「打骰」,次子呂耀南負責美國酒店地產業務,中港地產由三子呂耀華掌舵。長女呂慧瑜將會負責本地酒店業務,幼女呂慧玲主管行政工作。
對於第二代的工作表現,作為父親的呂志和亦老懷安慰,「個個都好聽話好做嘢囉」。雖然「接班人」已漸有成績,惟呂志和卻似乎未放心全身而退,「唔係放心嘅問題,佢哋係識做,佢哋做錯咗又點啫?我話你做啱咗又點啫?……我啲仔女都唔知幾歡喜,我𠵱家返去搵對眼瞪吓佢,睇吓佢,佢哋就仲歡喜」。
放不下的,除了一盤生意,更可能是自己控制不到的事件。雖然呂志和曾提到,「自己錢唔係咁多……爭產問題在本港屬少數情況」。但兄弟鬩牆,上演爭產鬧劇,彷彿是大家族鐵定的歷史宿命。呂志和儘管口裏說着不擔心,惟對於未能掌握的事,他亦不敢說得太死,「呢啲你唔好講呀,個個家庭都有呢個問題,係唔係?啱唔啱?……我都話有錢就越要傷腦筋,越冇錢就唔使傷腦筋。真㗎,我有錢嘅親戚又有,冇錢嘅親戚又有,我認為最幸運係冇錢嗰個」!

無懼死亡 看得豁達

在商場過慣風雨飄搖的日子,看盡多少大風浪,就算面對人生的大限,呂志和不但不避諱,反而比平常人看得更豁達、更淡然,「驚唔驚死?哎,死就最好喎,安安樂樂,可以瞓覺,始終都要瞓覺。唔好睇得咁重,始終都要瞓覺」。
活到八十五歲,呂志和亦自覺人生無憾事,認為實事求是,盡力完成已於願足矣,「你做100年、1,000年、10,000年都做唔晒啲嘢,做又係自己心意,能夠做得到幾多咪做囉,做唔到都盡咗自己能力,唔需要怨自己㗎!」 

2014年1月24日 星期五

新年,不一定快樂?

註: 本文轉載自香港精神科瞖學院

圖片:Getty Images

新年本是喜喜洋洋的日子,但普天同慶的背後,原來也隱藏着情緒病發的危機。


有硏究顯示重要節日是情緒病復發的誘因。新年是傳統的節日,本應是一家團年的大日子,然而在現今的社會裏,一家人團聚卻不是必然的。某些職業在新年時仍要工作,也有人會趁着新年假期到外地旅遊。外國有項統計,指出在年過四十歲的人士,當中有三分一人在去年曾經歷摯友或親人的離世。節日會令人更思念這些親人摯友,難免感到孤單傷感。加上過節總會對經濟和生活上造成一定的壓力,佈置家居和辦年貨也是勞心勞力的事情。若未能好好處理這些事宜,「新年快樂」這句祝賀說話不一定能實現。 

只要懂得適當處理節日帶來的衝擊,面對壓力也不一定會出現情緒問題,並能好好享受佳節的歡樂氣氛。以下是我個人的建議:

  • 活在當下,全情投入地迎接節日。節日的意義是帶來歡樂,不是叫我們去記着生活上的不足和失去
  • 兒孫來拜年當然感到高興,懂得欣賞他們孝順的表現的同時也應懂得與他們相處。年青人最怕人囉嗦,在與晚輩分享個人經驗時,可嘗試以最短的句子說出最具啓發性的內容,當晚輩感興趣時,便當會向你追問下去。
  • 活到老,學到老。不恥下問,向後輩學習新的事物,也是與後輩溝通的一種方式,打開實用而有趣的話題。誰說年紀大便會落伍,不少老友記也用面書和智能電話的。

農曆新年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提醒我們新的一年又開始了!這是個充滿希望和值得開心的日子!希望大家能好好處理節日中的各項瑣事,開開心心地過新年!

2014年1月23日 星期四

七重因果心

古時有個叫「金洲大師」的人,活躍於公元十世紀左右,與為阿底峽尊者之師,居住於現今印尼蘇門達臘,當時稱為「金洲島」!法師本是王子,曾往印度學法七年。,

他教授內容如下:

在修「七重因果」以前,首先要修「平等捨心」,「捨心」是指不執著、無分別的。意思是:我們對自己的冤家,親家和一般的路人都要平等對待,不應該有親疏之別。事實上,這是有相當的難度。從知見理解來說,在本質上,我們同屬空性,放下偏見之后,我們比較有機會稍微看到彼此共同性。
在情感層次,我們訢諸感性,盡可能觀照他人的好,提升愛人的心量。除此之外,我們與許多眾生都有深厚的交情,在佛陀及諸聖的觀察下,眾生彼此互為至親,只因隔世之迷,以致忘卻。大部份母親對自身兒女疼愛至極,宁可自我犧性,也要護全兒女成長,這種「母愛」力量強大。
「七重因果」第一步是知母,認知世界一切眾生如自己父母般。第二步是念恩,第三步起報恩之心,除了回饋大眾外,也想到陷於生死大海的眾生,正不斷遭受輪迴痛苦的折磨,所以要思維救度眾生是我們的責任。
第四步是衍生「悲心」,見到一切眾生如見到生親一樣,願意把快樂喜悅分享給他們。第五步即是悲心,應有俠義之心救渡眾生渡苦。第六步要激發「增上意樂」(向上的熱情) ,及承担度眾生苦責任而獲得安樂。

有如斯決心白第七步就是發起菩提心。這一點就與其他「仁愛」眾生的思想所差異了。修苦提心須具編两種欣欲樂。首先是欲渡一切有情出生死苦,其次,欲成無上菩提。但注意是:若只欲利他,不求成佛,這只是大悲心,不是菩提心。若只求成佛,不為利他,只是自利心,也不是菩提心,双重意義衰備才是「菩提心」。

子女的家課 家長何解爭住做?

註:本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家課令學童叫苦,也折騰家長。英國有調查指六分一家長承認代子女做家課。督促與代做,是兩碼子的事,家課為何落到父母手上?對做家課又愛又恨,本港家長也應有深切體會。
「做好家課了嗎?」這應該是家長對子女說的,但如今可能也是反問自己的一句話,因為不少父母會取走子女手上的家課來做。

英調查:六分一家長代做家課

英國上周公布一項調查,約2,000名育有5至15歲子女的被訪家長當中,約三分二承認協助孩子做家課,有六分一更經常代子女做所有家課。

做家課不都是子女的責任嗎?做家課的父母也並非樂在其中。調查指,約10%家長指,自己做了,壓力較小,不會為了家課而破壞家庭氣氛。有家長表示家課太難,更有逾3成指,與其他家長有「家課分數的競爭」。

換了孩子在旁觀看家長埋首做家課,情景令人啼笑皆非,調查指,大部分被訪家長的子女對此感開心,令人哭笑不得!

事實上,做家課的家長,又豈止限於英國,本港家長又何嘗不是?在親子網站或網上討論區上,便經常有家長抱怨要花時間幫孩子做家課,低年級的父母尤其忙碌,從數學家課、讀書報告以及美術勞作等,有家長提到要協助上網找圖、做燈籠、製作動畫,訴苦「一個人讀小學,幾個人一起做家課」,又指小六的數學家課要Whatsapp親戚一齊計。

家課有其作用,被認為可提升學術成績,美國杜克大學心理和神經科學教授Harris Cooper雖提出家課對小學生的幫助不如中學生明顯,但指家課有助建立責任感及學習善用時間。英國全國校長協會秘書長Russell Hobby也批評,代做家課的父母,是剝奪孩子學習的機會。

家課不是父母做,父母又怎會不明白?但看看現今的家課是怎麼一回事,便可明白為何明知故犯。
早年的家課只是抄抄寫寫,花時間,學童總可一個人完成;如今,家課形式變化萬千,難度高又複雜,幾歲人兒如何懂得上網、做簡報,甚至用軟件製作動畫。有家長在網上分享,指幼稚園學生要製作傳聲筒,小一生的家課是創作十六個小節的歌曲兼填詞,當真不是給家長的家課?
家課難且多 父母難以袖手
近年幼兒家課愈來愈艱深,早前有傳媒報道一間直資名校的小一常識科網上工作紙,雖然是選擇題,但內容卻問內地旅遊法、垃圾徵費、的士加價等時事議題,有多少6歲孩子答得出,父母又怎可袖手?
至於親子家課也令家長頭痛,明知其他家長會幫忙,怎可給比下去?雖然有學校指明評分準則之一是內容不能超出學生應有的知識水平,但分數攸關,結果親子家課總會變成家長之間的「角力」。
香港培正小學校長張廣德表示,有些親子活動家課中,會透過回條叫家長不要過分參與其中,如在畫畫家課中,家長可以負責畫部分綫條,填色部分應交由孩子負責。不過,家長是否聽得入耳,交出來的家課,究竟出自誰的手,校方也難查證。
家課難度高之外,分量也多。香港小童群益會曾訪問逾800名小學生,39%學童每天需3至5小時做家課,逾40%學童過去一個月內,家課最多的一天有超過10份,2011年一項調查發現,65%受訪小學生的睡眠時間少於專家建議的每日9小時,便是因為忙補習、做家課等。家長看在眼裏不忍,出手幫忙,也是人之常情。
家課問題多多,近年全球教育界也對家課有很多爭議,如法國總統提出「零家課」建議,挪威校園以罷課要求取消家課,有學者也質疑家課的作用。
家課讓學童可以複習在學校所學的知識,沒有任何家課,難獲大部分家長認同,惟家課艱深又多,不止嚇怕孩子,家長也對家課又愛又怕,既不可不幫,又明知代做不妥,確是難為了父母。

2014年1月20日 星期一

只許美事在心頭(二)

註:本文轉載自Cosmopolitan 夢妮妲文

時間不等人,要我們警覺於時日的流逝,開始只允許美事留在生命吧。

有些女生說,與外國人約會的時候,他們什麼都說「You are beautiful!」「You are the best!」「You are the smartest!」「You are the prettiest woman in the world!」,若果那是出自香港仔口中, 可能她們絕對不會相信。但出於外國人口中,她們開始時仍可能會有點點懷疑,批評對方浮誇,不過懷疑竟然在日子中少了一點,而且縱使口說不信,內在卻開始感動與相信,相信自己是美麗的,自己很勇敢,自己做得很好等等。你不知道,一個讚美,可以換來多少的正能量細胞,底蘊是,你們都要學習欣賞與讚美自己及別人,而且要相信。
我們會注意痛苦,會懷疑好日子可以維持多久,是因為我們的注意力在把痛苦無限擴大,忘了信任的養分。你種什麼種子,拖什麼的肥料,便會種出怎樣的一棵樹,樹長出怎樣的果實,不要再為自己的生命打毒針了。
要中國人對別人讚美,不是我們文化可以輕易接受的,我們太習慣「打者愛也」的一套,嚴格是基準,說出你的不是是用來提點你的,只不過為你好,說到底,我們很吝嗇讚美,當然與文化背景有關。如何可以改善情況?不直接讚美,也可以天天提醒自己時刻感恩,慢慢把專注力放在好的事情上面,而把開心的感覺份量化加重吧。打感恩與正能量的補針,豐儉由人。最簡單的,可以由感激與欣賞身邊的人開始。 由為你清早起來準備了咖啡的老公或媽媽,到昨晚代你洗衫的工人姐姐,到在公司為你寄信的雜務同事,到在地鐵上讓座給你的男仕,直至晚上為你開門的看更伯伯,給他們一聲感謝,一句讚美。然後,再回想起在生命中曾經鼓勵過你的人,感謝他們。他們可能是一位你十年沒見的小學老師,一個爸爸的朋友,一位補習老師,一位舊同事,就是他們對你的讚美,讓你能走多一步,擁有更多,活得更動人。
光是我在寫的時候,就感到那有份量的正能量。要懂得欣賞自己,由欣賞別人開始。
Facebook fan page: www.facebook.com/Dreamonita
新浪微搏:夢妮妲Monita

女人應該知足?



當女人在細數男伴的不是,說他們多沒良心,見異思遷,沒有男人是好東西時,我們或許都能理解,男人就是這樣。可是,天下還有很多受着委屈的好男人,長期活在女伴給的壓力和不安中,正因為對方動不動便鬧情緒,把問題歸究、遷怒於他。即使結婚多年了,還是不被信任,對方總是不滿意,永遠要他莫名其妙地認錯和哄她,磨人地疲累。
  他已婚,很愛太太,可是太太像個小女孩一樣,令他難受。
  他說:「她動不動就不作聲,拉着黑面,幾天不理我,像我做錯了甚麼一樣。問她,她悶氣說沒事,但眼角也不瞟向我一下。她要我自己反省和發現做錯了甚麼嗎?那好,我就逐件事情想清楚。就是翻來覆去都無法找到有甚麼讓她不滿意、不開心。天,投降。再求她別悶着氣,跟我說說看,是否哪裏我做錯了。她才像缺堤地大數我心不在她處,老是忘了答應她的事,又永遠忘記她的時間表,說我假如是真心愛她、寵她、為她着想的話,明知自己記性不好便應該把事情都寫下來,不會忘記的,分明就是藉口,粗心大意。」
  需要太太支持
  「啊,原來不過是我忘了她今天要去探朋友,晚上不回家吃飯,我的錯就是因為問了她一句今晚想吃甚麼。我承認我不擅長記下別人的作息和活動時間表,我的立場是,即使忘了重新問一下不也是一樣嗎?犯不着發那麼大脾氣,把我當成毫不在乎她,常常忘記她一樣。我不正是因為記掛她,周末想多陪陪她和她外出吃飯,才問她要吃甚麼嗎?很多時候,她都埋怨我對她不夠細心,不愛她,可是我不是一直為她做了我能做的一切嗎?她要買名牌,我讓她買;她要去旅行,我抽空陪她去;她要我對她家人好,我每星期都陪她回娘家;她的妹妹喜歡甚麼,我都買給她們;她不喜歡我和朋友打牌,我幾乎為她戒了;她要求我回家吃飯,我幾乎推了所有朋友和客人的約會,每晚準時回家。只要她開心我便會開心和放鬆,我還要做甚麼來討好她呢?我不是完美也會偶爾犯錯,但我也是人也會累,也需要太太的安慰和支持。」
  雞蛋裏挑骨頭
  當女人永遠對伴侶不滿足,希望他們能做到你想要的百分百時,她們永遠覺得自己才是受害者,看不到對方已為她們盡了很大的努力和遷就,為博她一笑、她的認可,不再挑事端,惹麻煩。
  男人最怕煩,生活上瑣碎的事情、人際關係都會讓男人感到麻煩,他們不擅於牢記瑣事,但不代表他們不負責任、不愛你。他們覺得沒必要小題大做,問題出現時處理好就是了。可女人的視點不在當下處理問題,而在事情未發生前便不安、負面推測,進入壞情緒的前奏,問題一觸即發。
  當身邊那個男人只要你快樂,肯為你做一切時,女人是不是應先知足,沒必要在雞蛋裏挑骨頭呢!女人要學懂珍惜,別只 眼看男人有多不好,該也看看他對你已經有多好,能容忍你無理取鬧的歪理和壞脾氣,已是你最大的福氣了。也許先着眼的是自己不是他。圖:星島圖片庫
  此欄內容部分是找作者素黑提供情緒及心性治療的女男故事。為保障受療者的私隱,名字將以假名取代。你若希望提供親身個案,請電郵至blacksosoblack@hotmail.com
  逢星期一刊出
  素 黑
  (素黑療情)
  今日館

2014年1月19日 星期日

傳承愛心 糖尿義工奪獎


註:本文轉載自太陽報

「非以役人,乃役於人」是幾乎因糖尿上眼致盲的陳遠勤的座右銘。陳遠勤○二年生意失敗,同年喪妻加上急性糖尿病發、嚴重白內障險致失明。他憶記當時口袋只剩八元,腦中萌起的只有自殺念頭,幸好在關鍵一刻決定到家庭服務中心求助。提供幫助的義工及職員所做的一切,深深感動陳遠勤,令他再站起來並決心利用往後的時間去幫人。陳當義工服務的範疇甚廣,由小孩至善終服務都盡力參與,他昨日獲得滙豐愛心傳承義工運動的「感人義工故事獎」冠軍。
六十六歲的陳遠勤比喻說,自己是一個已死的人,現在猶如復活一樣。他記得自己落難時曾經住過籠屋,「最慘嘅時候住嘅籠屋有四格,每日瞓醒好似喺停屍間抽番自己出嚟咁。」他到家庭服務中心求助後輾轉入住仁愛堂的院舍,又獲當局資助治愈雙眼,期後於○九年入住公屋。他表示,經歷巨變令他的人生觀改變很大:「以前淨係識搵錢,依家先知原來愛人如己先係富有。」
他分享自己最熱愛處理與小孩子有關的服務工作,因為見到小朋友們的笑臉實在令人快樂,而另一項關於老人家及善終服務都非常重要。說到這裏,他雙眼通紅指,○五年一次到籠屋的探訪,服務對象第二天被發現於籠屋內全身僵硬去世,他慨嘆社會很多非常需要援助的人,但愛莫能助。
生活過得更有意義
獲得「感人義工故事獎」亞軍的王惠康同樣經歷人生巨變,一二年因糖尿病需要截去左腳,遂感受到很多殘障人士需要幫助才能融入社區,康復後以單肢亦開始當義工服務社群。
本身為保安員的王惠康指:「我以前識寫義工呢兩個字,但無諗過要做,只識為家庭、為工作、為自己而生活。」身體經歷病痛後,才發現生活可以過得更有意義,而義務工作正正是其中一個方法。
「就算行唔到要坐輪椅,其實一個眼神已經可以幫到人。」王惠康現時主要服務傷健人士,以同路者的身份鼓勵他們正面面對殘疾,以及分享復康訓練知識。

養3,000孤兒 願五世輪迴普渡眾生 台灣和尚非洲不歸路



一生一世,生死相依。這是台灣慧禮法師對非洲孤兒的承諾。他還許下來生願望,希望五世300年在非洲輪迴,改變非洲兒童面對貧窮、飢餓、死亡的宿命。
此生做不完的事情,寄望他生。日出日落,非洲廣闊的地平線,不論向前走多遠,每天第一道晨光來到以後,它永遠都在遙遠的前方。過去幾多西方人到非洲探野,描述黑暗蠻荒之心,教堂起了不少,也有以德蘭修女為名的孤兒院。慧禮是第一個台灣和尚在非洲建孤兒院,向孤兒弘法、傳授中國功夫及文化語言。
慧禮俗名蔡榮富,1955年生。出家前的和尚也有塵緣,除了父母姊妹弟弟,還有一位小女友。約40年前,他服兵役後回鄉下屏東,百無聊賴,就去看看兩年沒有見面的高中女朋友。
「誰知她完全不理我,於是,我摸着鼻子就從她家走出來」。碰一鼻子灰,都是一個因果。他在高中後去當兵,其間沒有寫過一封信給女同學。緣起緣滅,自作自解。
「若果那個女孩子不是這樣對你,你的命運可能就不一樣了?」慧禮法師早前帶着一班非洲兒童來香港作感恩之旅,出席音樂會表演,籌募孤兒院及學校經費,並且接受記者訪問。若果那個女孩子不是這樣對他,非洲孤兒會不會還有這個和尚爸爸?一個人的命運跟一個人的命運分割了,衍生更多的緣。
法師並不抗拒說過去,他信佛,並不因為萬念俱灰。按他所說,那個女孩子在高中跟他不過是說說話,在學校裏會找找對方,讓班裏同學起哄說他們是男女朋友而已,兩人的戀愛前奏比侯孝賢電影裏的對白還少。有些人的相遇可以是無關重要的,而一生裏很多東西是令人感動的,例如《釋迦牟尼佛傳》及《高僧傳》,對慧禮就很有意思。當年個性保守木訥的少年,不懂經營塵俗關係,看因果報應佛學道理,心裏卻是感動到不得了。
他念高中時已飽覽佛經,19歲服兵役,吃素看佛學,耐力是同輩裏最強的,還以第一名在軍中幹訓班畢業。當時,他已萌出家之念。

受星雲大師感召 非洲建寺

慧禮法師24歲由星雲大師剃度前,母親慈淚流過,嚴父大怒臉容見過,捨世俗六親之情,是過渡必經之苦。「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說與誰聽?捨父母之箕裘,繼如來之家業,有誰知我?」一個人,只要跨得過一道門檻,從此前路開闊。1992年他受星雲大師感召,帶着50萬新台幣遠赴南非約翰內斯堡建非洲第一所佛寺南華寺,圓師傅「法水長流五大洲之願」。
2001年建南華寺後,他在非洲土地長出感情,也因為一念悲心,他深入非洲馬拉威、坦桑尼亞、津巴布韋及剛果等地,參觀基督教孤兒院Save Our Souls(SOS)時,他隨手抱起不良於行的四歲兒童,知道小孩送來的時候已經飢餓過久,手腳麻痹,無法站立走路。戰亂、飢餓、貧窮,看眾生苦相,慈悲在於心力。慧禮之後走過東、南、西非多個國家,看過聽過非洲種種眾生苦相,都是源於不夠食物。
在慧禮的一個道場,老師教《佛陀傳》,有位非洲學僧把童年所見悲苦道出:小時候跟父母上巿場,突然有人大喊捉小偷。之後小偷被人群圍毆,用磚砸他的頭,小偷血流披面哀號求饒,一個人向小偷淋電油點火,全身烈燄裏掙扎慘叫的小偷,雙眼暴出,身體扭曲變形抽搐而亡。這一種苦,是源於飢餓的罪與罰?還是源於貧窮得惻隱之心也沒有了?
馬拉威糧荒苦海無岸,也令慧禮眼眶紅了。在一條小溪旁,他見一名婦人正在清洗玉米。從顏色看,一眼就知道玉米附有農藥,宜播種不宜吃。但婦人抬頭對他說:「我吃了可能會死,但我不吃卻一定會死。」後來婦人帶她回到部落,他才發現很多孤兒在絕望、疾病、死亡邊緣裏捱餓。

在垂死邊緣 散播佛心種子

非洲因為愛滋病及伊波拉病毒造成很多孤兒,眾多孤兒故事,都是與飢餓有關,阿昇用睡覺去對抗肚餓,萬詩每幾天就看到跟她差不多大小的鄰居孩子餓死被搬出屋外。阿圖父母去世後,親人變臉,他失依靠如非洲迷路土狼,向外婆討食物時,被她如老鼠一樣邊打邊趕,他心裏會問:「我到底是人不是人?」父母死於愛滋病的兒童,更是雙倍的坎坷。
相對非洲孤兒的童年,小時候很頑皮又很牛的大和尚,記得父母曾對他說:「一枝草一點露,天無絕人之路。」慈悲之心,跟西方平等生存權是一樣的。現在作為一個法師,他看非洲傳佛是一個使命,在非洲孤兒貧困垂死邊緣幫他們一把,養育扶助,也是散播佛心種子的時機。「最好的時機只20、30年,待中國及南歐等地方都要擠入非洲的時候,我就沒有機會了」。
2004年慧禮得台商捐3,000萬新台幣在馬拉威建立第一所孤兒院「阿彌陀佛關懷中心」(ACC)。後來還負起教學責任,既教導孤兒本國語言文化,也教導中國語言文化,慢慢再拓展起來。法師自小在屏東農家山野長大,跟山地人混在一起。小時候天真爛漫,不時去偷人家種的土芒果。天大地闊,身體好,過得自在,摸魚捉蝦游水,不知道煩惱。到現在當了出家人,煩惱卻是越來越多。「但現在是煩惱越多越快樂,外面那麼多小孩,不見一雙手,只見一張口,幾千人食飯很厲害啊」。他在馬拉威、萊索托及史瓦濟蘭等地建了孤兒院ACC,正準備在莫桑比克及納米比亞繼續建新的孤兒院,最終希望非洲54國,都有收容孤兒並且提供教育的中心。
非洲和尚現在收養及接助3,000多孤兒,今後工作還是茫茫沒有盡頭的。他說,按聯合國估計,目前非洲11億人,共有1,600萬名孤兒,以他親身接觸,認為遠遠不止此數。在非洲養育孤兒不容易,要教導也要面對疾病死亡。ACC教授院童功夫,與慧禮經歷有關。
慧禮初中時候開始每晚練功夫,所以身體很好,「現在我60歲到處跑都沒有問題」。他也規定中心裏的小孩練功,除了強健身體,也有經濟考量,「他們若生病便有更大負擔,所以身體一定要好,不生病的話,我可以多養幾個小孩」。小孩子每天要學功夫跑山練氣,兩三小時拉筋、抬腿、蹲馬步,其實是非常吃苦的事,但也可以鍛煉意志,「他們沒有靠背,再苦也咬着牙、含着淚完成」。
非洲人平均生存年齡很低。「愛滋病童,若果不練功夫,平均十幾歲就會走了,但我們的愛滋病童至今都沒有死掉,長到18歲了」。因為環境衞生,營養足夠,關懷中心裏的孩子患病不算多,大多是頭癬、沙眼及肚子生蟲等可用成藥治療的小病。
10年前結的因緣,現在已經初步結果。跟慧禮一起接受訪問的三個非洲孩子,既懂說本國語言,用普通話溝通、寫中文名字都絕無問題。來自馬拉威的阿浩,耍拳時勁度十足,說話自信謙遜。
「外邊的孩子找麻煩,會打架嗎?」記者問。
「不會,會討論。」他說。大人都笑了。江湖事,江湖了,小孩子的世界也由小孩子決定好了。一切古怪,逃不過法師眼界。中國武術尚德講義氣,會說英語的阿浩,希望將來到馬來西亞升學,渴望做律師,將來改變自己的國家。
最早建立的馬拉威ACC,最年長的孤兒已長大為19歲成人,今年約有11個高中生畢業,慧禮估計約有七至八個學生可以到台灣升讀大學。因為慧禮在故鄉的一些關係,屏東科技大學、雲林科技大學及輔英科技大學等校長,都願意收錄經非洲國家考試檢定的學生,等候3月至7月申請入讀手續完成,他們只要買一張機票,就可以得到全額獎學金,提供食宿等資源。而一些落第的學生,都希望重讀再考試。「全世界技術人才發展,非洲是最後開發的一塊土地,ACC也很好,開個路,結個好緣,訓練會說中文的小孩」。
懂中文的畢業生,將來可以為非洲本地華語企業打工。因為經濟問題,慧禮暫時不考慮讓院童到美國升讀大學,「倘若真的出現數學物理學天才,我當然會好好栽培,但現在還沒有啊」。
2007年離開佛光山師門,慧禮依然視星雲為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我們跟孤兒的關係則是一生一世、生死相依的,他們長大出去以後,隨時可以回來,可以當功夫助教或保母」。
每天清晨4時半,院童就要起來鋪床叠被,誦經做早課,只有三、四歲的孩子,有時會因為太睏而倒下睡着。慧禮初時看到非洲小孩在院內誦經禮佛,感動在心,現在一切漸上軌道,很多事情,和尚都用平常心看待,「是有點麻痹了,只要他們好好學習,我就安慰了」。非洲院童學佛,長大至18歲以後,可以自由選擇宗教信仰。
熱愛到非洲狩獵的海明威曾說,非洲的事物,只有在晨光第一線時是最真實的。幾百年來,各國不同人、殖民者以不同理由來非洲,慣看變幻的台灣和尚,50年後相信他已經「往生」了。如他所說,如來家業是條不歸路,50年後不知道他能不能在非洲再生,但經他的團體撫養的孤兒,50年後,肯定是非洲與華語世界裏一條重要橋樑。
阿彌陀佛關懷中心(香港)有限公司助養非洲孤兒捐款可轉中國銀行賬戶:012-742-1-022569-3。如希望長期助養,可致電:27188088
記者:冼麗婷 攝影:謝榮耀 

2014年1月18日 星期六

多少美事在心頭

註:轉載自夢妮坦文,Drean and Senses

一行禪師的群組中,有位朋友分享了一段文字,其實那是老生常談,但卻是一個永恆,一個百看不厭的簡單道理,我加入了一些個人觀察,在此分享。
我們對正面的事情,每每都感到懷疑,對負面的事情,卻非常肯定,深信不疑。你有好像以下這樣想過嗎?
人基本上最多時候都是與自己相處,無盡的內在對話每一刻都一句句緊接。當有人告訴你一 件好事,你會懷疑「那是真的嗎?」;但若告訴你一件不幸的事,一宗悲天憫人的意外,你馬上就當成真的,情緒也極快被影響。這也解釋為何網上的流言可以成功騙得那麼多人。
別人對你好時,你會懷疑對方的動機,會問對方是否在利用自己。別人說愛你,說你很可愛,對你連番讚美時,你會非常懷疑,「那是真的嗎,我真的有這麼好嗎?我長那麼肥,腰那麼粗,怎會美?他真的會愛我嗎,或是只想和我相好一晚呢?」
別人向着你發脾氣,別人說某人在生你的氣,別人說某人討厭你,覺得你無用,你都會很快相信那確實如是,更無限想像,隨即感到沮喪與無奈,而且逐漸關起自己的心。
當你不快樂時,你不會懷疑為何自己會變成那麼痛苦,你深信痛苦會這樣無限擴大與漫延;但當你的生命在順流時,愛情狀況良好,生意非常成功時,你會疑惑,你會害怕,你會認為事情不會那麼順利的,懷疑如毒素般植入內心。最後有什麼不好的跟在後面,你會拋下一句「都說人生那會有這樣順利的」。
放心,心識世界縱然如是,總有念頭可以提供方法去解救。
Facebook fan page: www.facebook.com/Dreamonita
新浪微搏:夢妮妲Monita
騰訊微搏:Dreamon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