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7日 星期六

佛典故事】瞎眼的阿罗汉

【佛典故事】瞎眼的阿罗汉 



心是所有法的先导,心是所有造作的主导,若人造作身口意恶业,必定受苦报,一如牛车紧随牛的足迹。

有一天,盲尊者迦丘帕喇到祗树给孤独园向佛陀问讯。当天晚上经行时,他意外踩死一些昆虫。第二天早上,精舍的其他比丘前去找他时,发现这些昆虫的尸体,他们认为尊者犯了戒,就向佛陀报告这件事。

佛陀首先问他们是否亲眼看见尊者踩死这些昆虫,他们回答说没有。

佛陀就劝告他们:“正如你们没有亲眼看见他杀生,他也看不见这些昆虫;再说,身为阿罗汉,他没有杀生的念头,所以并没有犯戒。”

他们接着问佛陀,尊者的眼睛为什么会瞎掉?佛陀就以下面的故事来说明业力的影响:

迦丘帕喇的某一前世是医生,却故意使某个女人的眼睛瞎掉。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该女人答应迦丘帕喇,如果能够彻底治好她的眼病,她和儿子愿意做他的仆人。但后来她却害怕真的变为仆人,就向医生撒谎,说她的眼睛愈来愈坏,而事实上,却已经完全痊愈了。医生很清楚她在骗他,所以为了报复,就给她另一付药方,终于使她的眼睛完全瞎掉。

由于这罪行,这医生在往后很多世都是瞎子。

佛陀接着说,恶业会跟随造业的人,就像车轮尾随牛的足迹一样。  

宗萨仁波切:真正修行人的障碍

宗萨仁波切:真正修行人的障碍 

宗萨仁波切 


  真正修行的人有很多很多的障碍,一旦你进入这个所谓的佛法,你生病也多了,生活中失败的状况也比以前多。我们现在该怎么做呢?我们应该学会去感谢欣赏这些障碍。记得吗?战士要感谢一切的事情,感谢欣赏任何一件事情,是战士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性。同时也要明白,没有什么东西是战士特别喜欢的,因为如果有什么东西使这个战士特别喜欢,或者他选择性地希望什么东西,那这个地方就会成为他的弱点。因为你喜欢的东西总是很难得到的,而你不容易得到的东西,你总想拼了命把它得到,这个通常就是战士的忍耐被打败,被消灭掉。

  那我们怎样感谢欣赏这个障碍呢?有很多理由,最先我们想说为什么这个障碍会来。为什么会有障碍呢,因为我们里面有东西要被障碍。这表示你里面有一些好东西。如果你里面没有这个的话,那么障碍为什么要来呢?如果你从来没有碰到任何障碍的话,那才是真的坏事,因为那表示你里面根本没有东西需要打扰。

  为什么障碍要来呢?我们付钱给障碍,是要障碍来干扰我们,所以当障碍来的时候你要非常高兴,你要想这个障碍终于很嫉妒了,这表示我里面有很多东西,这个障碍不希望我有。当你逐渐走过这个战场,慢慢接近对岸,你会碰到一些最困难的障碍。有些修法的人会说我修法这么久了,我的程度到底怎样,我是不是到了初地菩萨,会有这种想法。我当然不能告诉你,当修行更好了,你将看到花会开、地会震、天会裂成两半,这些现象我不能跟你讲。

  我认为忍耐非常重要,我只是知道我自己没有什么忍耐就是了。有耐心很难,现在大家好像都没有什么耐心,也许因为这是个已开发的时代——现代,以前需要几分钟才能做完的事,现在只要一分钟就做完了,好像我们冲马桶一样。我们现在的心就好像按钮似的,要吃速食,吃麦当劳,像这种,让你觉得成佛也可以比较快。现在最流行的速食是什么,是不是麦当劳?我觉得现在金刚乘就好像是麦当劳一样,有些方法太快了,会变得像一种垃圾食物,它会让你生病,所以要小心。最好要表现得很优雅,到一个好的地方吃饭,欣赏每一滴你喝下去的水、每一粒你吃下去的饭,大概这个就是耐心(忍辱)。

  不过我可以保证,当你越接近对岸,你碰到的困难会越大,这说明很好。如果在座的有任何人说你没有碰到困难,这表示你做得并不好,它表示不但佛菩萨没有理你,连障碍也没有理你。因为障碍觉得你一点用也没有,我们都不必打扰他了,他自己就可以打扰他自己。你应该是一个战士,什么可以使你成为一个战士呢?因为有敌人你才是战士,如果在这个战场上根本没有一个敌人,那你手上拿的那把长刀或长枪是干什么用的,也许你只能拿着刀乱舞,或是拿着枪向天上乱放几枪,这也许是你唯一能做的,好像玩偶似的战士。你要做战士就必须有敌人,你要做一个很好的战士就要有很好的敌人,你如果能和最坏的敌人作战,表示你是最优秀的战士。

  当我们练习当下同时和我们的烦恼战斗的时候,如果你能够习惯的话,可以住在当下一段时间。但是你会注意到当下那一念一过去,马上又会有别的思想来,有的时候是非常偏颇的烦恼,比如有贪或者生气,刚开始会有挫折感,所以说忍耐是很重要的。当你住在当下也就是住在第一念的时候,如果那时有第二个念头插进来开始打扰,这个时候你会说,在这个第二念中也可以找到第一念。

  目前,我们是习惯于第二代以后的这些妄想,我们多数人从来听都没有听过所谓第一念,有些人是听过但没有这样修,我们有一些人修过,但我们修的数量很少,因此我们的心对于第一念还不习惯。当你在听音乐的时候,“当下”也可以非常有效地发挥作用,我们应该认真地去听它的每一刻,没有捏造,既没有希望也没有惧怕。如果你对于当下很习惯,你就变得很自然,你做的一切也变得很自然,如果你经常被第二代以后的妄想所压迫,你的任何行为都变得非常复杂。

  举例来说艺术,艺术和当下有很大的关联,对于音乐家、艺术家、诗人而言,当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能住在当下没有任何捏造,当你看到的任何现象的时候都是一首诗。就像前面说的一样,每一件事都有它优雅的地方,当你把它自然优雅的地方,阐释出来的时候,这就是一首诗。

  当你的心没有被经过教育的东西所改变时,那么任何声音对你来说都可以是音乐,我们现在所听到的声音,可以是非常令人愉快的音乐。但是人类永远希望把它变得不自然,所以产生了各种音符,就使它变得非常不同。说我们在这张纸上画些什么东西,我们也许最应该在心里知道的是:这张纸本身就是一个艺术,一个没有经过改造的艺术,没有被我们人类的思想贿赂或是买通的。但是多数的人不知道这张白纸就是一个艺术,为了让人知道这是一个艺术,我们花些力气来把它变成什么,画些什么,所以你能看到你画得越少这个画越美,你画得越多把它塞得满满的,这种美就没有了,除非你是一个非常好的捏造者。所谓一个好的捏造者就是一个好的,能够住在当下的人。

  这样分析可能比较复杂一点,等一下我们可以再讨论,上个礼拜有很多问题留下,可能要花一些时间。今天晚上以后,可能会花比较多的时间来回答问题。总而言之,去训练这种没有经过捏造的状况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非得造些什么东西,你造得越少越好,你造得越多你的生命就越复杂,这个是忍耐。所以说对我们情绪上的敌人要很忍耐,要对当下很忍耐,因为它好像显出来很快又很短。

梦参长老:你不贪了 苦就没有了

梦参长老:你不贪了 苦就没有了 

 梦参长老 


  一切众生在怖畏当中、衰恼当中、忧患无明的暗蔽当中,永远离不开苦难。不觉不知;也不惊不怖,一点恐惧都没有。火已要烧到身上了,“苦痛切已,心不厌患”,既不恐怖,也不发愁,也不求出离。形容什么?形容我们一切众生在三界火宅之内,已经被火烧了。三界五欲境界贪瞋痴不肯舍离,就是在“财、色、名、食、睡”里头贪着不舍,也不知道这个房子要烧完了,只是贪着游戏而已。或者是我们信佛的人,经常看看佛、拜拜佛、想想佛,出离心不那么恳切,就是出三界的心不那么恳切。

  一切众生为生老病死、忧悲苦恼之所烧煮,在火宅一样的都为贪求五欲的财利,因为贪受种种苦。苦怎么来的?你贪得来的,不是外头来的。你不贪了,苦就没有了。你贪追求造种种业,想种种的方法。你看世界人开公司的,想挣钱的,你看他脑袋用的都钻到那财库里头去了。杀生放火的,所有演艺的,这是被五欲支配的。不但现在受苦,现在受苦并没完,还有苦在后头。还有什么苦?这个报舍之后,下地狱,作畜生,当饿鬼,那苦还在后头。

  这苦是现报,未来的苦更厉害了。若生到天上或者人间,那苦轻一点,并不是没苦。六道都在苦中,有轻有重。在贫穷困苦当中,这里头还有八苦交煎,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炽盛、求不得,还有种种的苦难。一切众生都没在苦难当中,在苦中不知是苦,最容易使菩萨教化众生生起大悲心;众生在苦中他并不知苦,他欢喜游戏,不觉不知。我们这有在家居士,到那高级宾馆,到那舞厅,到那酒吧间,你看看那里头哪个感觉苦?那个时候他很欢乐,离开那个场合苦了。你得找钱,没钱,到那场合要花钱的,找钱苦。玩完了,玩够了,身体疲劳了,那苦又来了。因为乐是苦因,当他高兴玩得欢乐时候,不知道身体的疲倦;等欢乐一过去,苦就来了,疲倦就来了。很多病生在这个当中,你仔细观察吧!现在所受的众苦还不算,还并没有了,还要下地狱,还有堕畜生,还要堕饿鬼,那是后报。

  众生在生死苦海当中,他还欢乐游戏,不认为生死苦海是苦。那在这里头等到害病了,求不得了,冤家互相碰到一起了,不是你要我的命,就是我要你的命;亲爱的要离开了,爱别离、怨憎会、五蕴炽盛,五蕴炽盛就是害病;求不得,求不是一求就能得到的。哪个经商的不想要发财?都发财,赔本的就没有了。在这样子他不惊不怖,亦不生厌,不求解脱,就等于长者形容在火宅当中遭了大苦,他还没认识到。这段经文就形容我们在三界当中,就是现在我们生活当中,这是苦难滋生地,在火宅当中找快乐去,这个快乐很短。凡夫并没见到,佛是为了救度一切众生,“我为众生之父”,一切众生是我之子,我应该救拔他们的苦难,大慈给他大乐,大悲就是化度众生;但是你化度众生时候要从小到大,不是一下子就能让他什么都断绝了,不可能。

学佛修行从哪里开始?

学佛修行从哪里开始

慈成加参仁波切开示

  现在大家对修行、对解脱都很认同、很崇拜,也很精进地修法,这一点非常随喜。但我也发现一种现象——很多人把解脱成佛看得非常简单,一开始很兴奋也很精进,修法一段时间后就失去耐心,心里矛盾,开始不理解:我已经磕了十万个大头,加行修了三、四年,也修了一、两遍了,自己做了不少功德,也拜见了很多上师、成就者,并得到不少加持,这些上师和成就者也说自己会解脱和成佛,但感觉自己跟解脱成佛的距离还很遥远。这个时候自己就会退失信心。

  我们作为佛教徒,刚开始修行时除了烧香、拜佛、做供养之外,很重要一点,就是至少要看一遍释迦牟尼佛的传记,最好再看一些过去印度、藏地和汉地高僧大德的传记,这样我们才能明白:学佛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知道这点对于我们非常关键。

  还有些弟子刚学佛时把解脱看得很简单,刚开始修行,解脱这条路还没有看清楚,就按照自己的想法或者受他人的影响,很努力很精进想快速地修上去,努力一段时间后感觉修不上去,最后就退失信心。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再想往前修的时候,时间可能已经不够了,就没法再提起信心,这非常可惜。

  所以现在大家学佛,最好都能先看看释迦牟尼佛的传记。释迦牟尼佛的传记带给我们很多智慧和方法。当年释迦牟尼佛放弃了皇宫、放弃了未来的皇位、钱财、名声,把世俗社会生活的种种大福报全部放弃了去苦修,他花了很长时间才证悟。释迦牟尼佛尚需长时间的修行才成佛,那依我们现在的根基可能就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成就了。

  每个人的根基不一样,也许有少数人不需要那么长时间,但是我们大部分是中等根基,是一定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解脱的,而且还要有信心、有坚持力、同时勇猛精进。最关键的一点:你不要认为修行过程中会一直顺利,一切都是顺缘。我们看释迦牟尼佛和过去历代传承祖师传记,他们面对更多的是逆缘,不是顺缘。我们看传记时,要学习他们修行过程中面对逆缘的方法,他们如何将逆境转为道用、将意识转为道用、将智慧转为道用。

  大家看到金碧辉煌的寺庙、高高法座上的上师,因而产生欢喜心和意乐心开始学佛,花一年两年念念经、做一些善法,后面又开始慢慢退转,我觉得这样的话,宝贵时间就浪费了。一旦学了佛,首先要认真看释迦牟尼佛传记,学习释迦牟尼佛的智慧。释迦牟尼佛曾经说过:我在世的时候,我是你们的导师;我圆寂以后,我的传记就是你们的导师。

  所以不论我们修学显宗还是密宗,学佛首先都要学习释迦牟尼佛的传记,了解释迦牟尼佛当年经历的证悟解脱的过程,以及度化众生的经历。这样我们就不会误以为修行成佛很简单,就会减少修行过程中不必要的逆缘和障碍,这一点非常重要。


永惺长老:人死并非如灯灭,第八识能记录前世今生

永惺长老:人死并非如灯灭,第八识能记录前世今生 

           

      导读:   永惺长老,辽宁省朝阳人,生于1926年。1942年于长春般若寺受具足戒。先后就学于哈尔滨观音佛学院、青岛湛山佛学院、香港华南佛学院。于香港创办东林念佛堂、西方寺、虚云和尚纪念堂、菩提学会、东林安老院、菩提佛学院、华夏学院,及美国德州佛教会等,并经常组团访问美、加、日、韩及东南亚诸国,以促进佛教文化之交流。历任香港西方寺住持、香港菩提学会会长、香港佛教会常务董事、香港佛教僧伽会董事、美国德州佛教会主席、华夏学院董事长等职。著有《菩提文选》一书行世。

        我们每个人有眼睛、耳朵、舌头、鼻子、身体、意想等感知器官,佛教称之为六根。人们透过六根感知色、声、香、味、触、法等事物,所以一切的认知是包括六尘在内的感知活动。六尘对应于六根而起作用的,把六根与六尘联结起来而产生认知作用的,中间有六识作为媒介。若一个人缺少了六识,就无法感知事物的存在,尤如在黑暗中,我们的眼睛是看不到任何东西。

        试以下列的例子作比喻:诸位在座的同学也晓得,死去的人也有六根,但死去的人不能感知六尘,所以一个死去的人耳朵听不到东西,为甚么呢?耳朵不能听,是小了一个“识”。“识”的本义是“了然、分别”之义。当我们的死去的时候,六尘就失去了作用,为甚么会这样呢?

        答案很简单,当人死去之后,躯体虽然存在,但“识”已离开了肉身,因为没有“识”的缘故,所以六尘无法对六根产生作用。依据唯识学派的解说,一个人除了六识之外,还有“第七、第八识”存在,即“末那、阿赖耶”两个识田。第七识的功能,是作为传播的媒介;将外在的事物境界,传送到我们心里头。

        第七识把六根所接触的外境,传送到第八识阿赖耶识里头。这种情况,犹如录像机将影像拍下来后,传送到底片里头,不论好的事物或不好的事物,悉数为底片所摄受。我们的八识田具备以下的特点:把好的影像拍下来,同时也会把不好的影像拍下来,永久保留,分毫不差。

        死亡临到一般人的时候,肉身虽然死去,但八识依然存在;八识是不会随著肉身的逝去而消失的,死亡只是跟前七识扯上关系,我们的第八识是不会消逝的。这种永远生存的心识,时时刻刻从外境收摄影像,不论收摄到好或坏的影像,统统存到阿赖耶识中。娑婆世间的众生,由于在世的时候,收摄到不同的东西。

        所以,他们会因为第八识田收摄到的善恶种子,收受不同的业报果实。譬如有些人在一期生命中,不断累积善业的种子,这些种子就产生向善的力量,带引著这个人投生到极乐世界。有些人做了很多坏事,如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就会将这些恶业带到下一生。

        当行恶业的种子萌发,便不免要下堕三途恶道,即是地狱、饿鬼、畜生道中转生。这三途恶道充满痛苦,一旦投生其中,就难以再转生出来。如猫狗之类的畜生,它们不懂得孝顺父母,不懂得行善积德,故死后再转到其他的三途接受轮回之苦,没有机会进入人间道中修行。业报受尽才得机缘投生人道,可见畜生道的时间是十分漫长的,也十分艰难困苦。

        其次,说到饿鬼道,这个饿鬼道所受的苦,比畜生道更甚。沦为饿鬼,永世水浆不进,意思是说永远吃不到东西。因为一方面饿鬼的咽喉细如针孔,难以咽下食物;更甚者在进食的时候,口中烈焰上涌,将所吃的东西化为灰烬。我个人也曾尝过捱饿的滋味,那时感到头晕眼花,四肢无力,可见投生饿鬼道是何其不幸啊!

        最后说到地狱道:地狱道比畜生、饿鬼道更苦。人间八万四千岁才是地狱道中的一昼夜,地狱道中的众生,在人间一昼夜中,要经历万次的死与生。地狱众生的每一期生死,皆要受到种种痛苦的折磨,如上刀山、下油锅、研磨成灰烬等,这种痛苦是无法想像的。

        有人说我们看不见地狱,如何使人相信它的存在呢?现在我以比喻的方式说明,就能使你们明白其中的道理啊!这就好像我们若违犯法律,就要受到刑法的惩处,投到政府的监狱中去坐牢一样。在监狱中,不单失去了自由,伙食是不好的东西,坐也不好坐,睡也不好睡。

        所以我们要拜佛念佛,都要在八识田中种下善因,引发我们下一生转生到优越的环境中去。我们从日常的例子中就能看出这点:有些人生在富贵之家,一生下来就锦衣玉食,有佣人照顾生活起居,成人后事业有成;有些人生在贫贱之家,一生下来便很穷困潦倒,吃不饱、穿不暖,从小便缺乏适当的照顾,长大后又找不到工作,难以在社会立足。

        以上的事例,全是因果业报的展现,让我们明白到拜忏、念佛的重要性。

病由业生,业由心造,如何才能身心无病

病由业生,业由心造,如何才能身心无病? 

 南怀瑾 

  过去我们有句老话: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思想不同,就像人的面孔不同一样。世界上的人类,没有面孔相同的,因此说明世界上的人,心里想法也没有相同的,眼睛的看法,也没有尽相同的。不要以为这个白色黄色大家看起来都差不多,实际上差得很远,老花与不老花,老花度数又不同,因为每人的业力不同。

  所以我们这个肉体及头脑思想健康与否,都因种性、业力不同而有差异。有人对气候特别敏感,今天很热,有些人不大怕热,却怕冷!因为每个人身体不同,健康不同,都是因为业力不同。所谓一切病由业而生,善有善业,恶有恶业,业由心造,是绝对唯心的道理。

  身体的病怎么来的?由念而来。念又怎么来?念由心造。因为心理不正常,慢慢形成身体的病。所以依佛法的医理,一切的病都是心理来的。像我们现在,都有“老”病,生老病死的老,这就是个病态,这个病态的过程是由业力来,业力怎么来?从心来。病由业生,业由心造。了心以后,就没有病,也没有生老病死,所以都要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谓佛以慈眼观众生,所以画佛不难,可是要画佛的眼睛真难。我要一位同学替我画张菩萨像,过了两个月画好了,我看了一下,觉得差不多了,但是交待他点睛的时候千万不要随便,好坏都在此了。尤其是画佛像,眼珠子点对了,跟活的一样。我要这位同学点睛前吃三天素,沐浴净身后,打坐静下来,等灵感来了,拿笔就点,包他成功。

  善眼是有智慧之眼,看一切都通达了。看相的人,看人心地如何,智慧如何,是先看眼睛。就这么一对眼睛有千万种不同形态,但是不论什么形态的眼睛,修行到某一个程度时,善眼就出来了,自然变得慈祥。你们抱怨眼睛不好的,要知道那是可以经由修行转的。眼睛不好就是病,病由业生,业由心造,能转心就能转业。若此心不能转,又有什么用?

  我们经常听到佛教的朋友们说发心,一般所说的发心,不外乎出点钱出点力,这是发小的心。经典上说发菩提心,什么是发菩提心?大彻大悟而成佛,这是真发心。发菩提心又叫发大悲心,真开悟了,才可以无我,才可以牺牲自我度一切众生。大悲心是菩提心的行用,菩提心是大悲心的体,那么,菩提心的相呢?就是“圆觉经”此处所讲的清净心。诸大菩萨虽然在大慈大悲中,自性却是清清净净。菩提者觉悟也,悟了道,得了清净心,才进入大慈大悲菩萨道。

  发了清净心有什么好处?可以远离诸病。什么病?头疼、牙痛、胃痛、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这些是肉体地水火风四大不调所引起有形的病,还有属于心理无形的病,诸如一切烦恼,一切希求,一切妄想,贪、瞋、痴、慢、疑等等都是病。

  佛眼看世间,一切众生皆在病中。病从何来?病从业生。每个人的因果报应不同,身体健康情况都不同,有些人天生身体健康,到了七八十岁,还步履轻便,精神奕奕;有的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在病中即愁中;另有些业力重的人,没病还自认为有病,到处求神问卜找药吃。业从哪里来?业由心造。换句话说,要如何才能身心无病呢?很简单,发清净心,就可以远离诸病。

  讲到“发清净心,远离诸病”,中国禅宗有个故事。禅宗的教育法很特殊,如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再加上慈明骂。宋代慈明禅师喜欢呵佛骂祖,骂人是他的教育法,他的骂是出了名的,他的佛法可也了不起。当时的驸马爷是他的同参道友,也参禅开悟了的,临死前,写封信给慈明,告诉他要走了。慈明乘船赶去,驸马等他一到,两人谈了几句就走了。慈明禅师在回程的船上,突然中风,嘴巴歪斜。

  他的徒弟急得不得了,说:“师父啊!您是悟了道的一代大师,现在嘴巴歪了,回去怎么见人?”这位师父平日爱骂人,呵佛骂祖惯了,现在果报来了,嘴巴都骂歪了,这怎么办?

  慈明禅师说:“别急!不用担心!”然后双手托住下巴,用力一扭,说:“你看!这不就好了!果然嘴就不歪了。大家想一想慈明何以有此本事?

  还有一位天王悟道禅师,整天打坐,县长来访,亦不加理会,把县长惹恼了,叫人把这个和尚丢到河里,河里浮出一座莲花,他就坐在莲花上面,这下子把这些人吓住了,因此感化了这位县长,成为他的皈依徒弟。天王悟道后来生病躺在床上,疼痛难过得哎呦--哎呦--地叫。

  旁边服侍的徒弟说:“师父!您叫轻一点好不好?你是悟了道的大和尚,叫那么大声,让人听见,多丢脸!师父啊!您当年的威风哪里去了?”

  悟了道的师父生病还哎呦哎呦地叫,这像什么话?他的道悟到哪里去了?天王悟道一听不再叫了,说:“哦!不对呀?我痛得叫哎呦哎呦里,有个不痛的,你们知道不知道?”这几个徒弟都说不知道。

  师父说:“我传给你们要不要?”“当然要,求之不得。”“好!喔呦!这个是不痛的!”然后,两腿一盘,走了。各位参参看!哎呦哎呦叫的是痛的,喔呦喔呦叫的是不痛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禅宗三祖来见二祖时,三祖一身是病,古代讲“风病”,就是现代讲的血压高、神经痛、骨节发炎、浑身是病,求二祖替他忏罪。二祖对他讲:“将罪来与汝忏”,要他把罪业找出来,然后为他忏悔。二祖对三祖这样说,过了好一会儿,“良久,曰:觅罪了不可得。祖曰:与汝忏罪竟。”三祖由此悟了,病后来也好了。这个可不是普通心理上有个空的念头而已。

  病由业生,业由心造。二祖等于告诉他,你心若空了就没病,后来三祖的一身风病就好了。这悟个什么?这是心物一元的心,如果只从意识心上讲:噢!我心好清净,我解脱了。解脱个什么?解脱不了的。他的病从此好了,这里值得注意。

  依佛法来讲,身体上的病,是由“业力”所生。“业”通三世因果,所以有先天的五官不全,身体的残疾与怪病等等。“业”由“心”造,而身没有离开心,因此,心物是一体的两面,也就是心物一元。可是,佛法特重于心,以心为根本,心转,物亦随之转。如要治身,不如治心。

该如何寻找前世的印迹

索达吉堪布 

对每一个众生而言,实际上生命都是延续不断的,而绝对不会人死如灯灭。我们的生命分为身体和心识,其中身体分粗大的身体、细微的身体,心识也分粗大的心识、细微的心识。
粗大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所构成,原本人们对此不太相信,但15世纪后通过化学分析,确实发现人体是由各种化学元素组成的。
这个四大构成的粗大身体,在人死之后就会灭尽,灭尽后会变成什么呢?变成一种细微的身体,佛教称之为意幻身。它相当于我们梦中的身体,轻飘飘的,想到哪里马上就能到,跟现在的肉身有一定差别。
然后,粗大的心识分为眼识、耳识、鼻识等,这些逐渐融入一个阿赖耶识,这叫做细微的心识,它会不断在轮回中流转。关于这种细微的心识怎样延续,这辈子变成人,下辈子变成牦牛,再下辈子变成什么什么……在藏传佛教的《时轮金刚》中均有详述。
当然,前后世的存在,不一定非要让你眼睛看得见、耳朵听得到,若是这么简单的话,那也不叫心的奥秘了。但你如果想了解这些,要么可以依靠推理进行论证,要么可通过有些人回忆前世,或者濒死现象、灵魂出窍来证明。
1、依因明推理前后世存在
倘若通过推理来证实,就必须要借助因明学,尤其是法称论师的《释量论》。此论讲了不管人还是其他众生,都有一种明清的心识,这种心识之所以会不断延续,原因就是具足了“因”——光明的相续不会断灭。
当然,这个刚学起来,稍微有点难,但它却是非常完整的推理方法。尤其是哲学思辩能力强的人,最好能看看《释量论》,还有《量理宝藏论》、中观的一些论典。通过这些方式进行抉择,你最后会完全明白,众生的心不可能无缘无故断灭。因为心不像外在的无情法,比如外在的灯泡,摧毁了就没有了,而心相续与之完全不同。
这些推理在因明中特别丰富,且颠扑不破。尽管学起来不太容易,但你若想透彻地研究,就肯定要从复杂的方面下手。否则,只是简简单单看一两本书,就断章取义地说“佛教承认后世”不成立,恐怕不会那么简单;你若跟一位佛教大师进行因明辩论,最后也不一定有必胜的把握。
因此,大家如果想从理论上了解前后世,就应该深入研究因明和中观,这样才能得出真实的结论。
2、回忆前世的现实案例
此外,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少人能回忆前世,这也是一个非常有力的依据。毕竟那是他自己想起来的,这个谁也无法否认。就像我说自己想起了昨天的事,别人不可能说我在胡说八道。他不信是他的事,但我确实有这种亲身体会。
佛陀在《十地经》中也明确讲过,有些众生可以回忆一世、二世、三世,乃至无量劫的前生往事。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对大多数人来说,入胎之后被胎障所蔽,就会忘记过去的一切。只有极少数的人,因为具有禅定的力量,或者特殊的因缘,才能保留一部分记忆。
当然,拥有前世回忆的人,也不一定非要学过佛。以前美国维吉尼亚大学的史蒂文森博士(Ian Pretyman Stevenson,1918-2007),经过四十多年的潜心研究,收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二千多个案例,用大量事实证明了前世存在的真实性。
此后,他又从中选取了极富说服力的二十个案例,撰著了《二十个暗示转世的个案》一书,每个案例的时间、人物、地点都标得清清楚楚。如果有人想去一个一个否认,恐怕“工作量”会比较大。
在我们藏地,有些高僧大德也能回忆前世。像我的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经常在传法的过程中,忆起自己在莲花生大士时期身为降魔金刚的经历。记得有一次在道孚某地,法王传讲《六中阴》(《西藏度亡经》的一部分)时,讲着讲着,突然显得非常悲伤,说自己回忆起往昔莲花生大士是怎么讲的,当时身边有哪些弟子,而今已经时过境迁,变成了这个样子……上师一边讲一边流泪。
还有一次,上师应邀前往藏地的第一座寺院——桑耶寺。在为该寺僧众传法时,昔日莲花生大士来藏地传授密法的场面,就像昨日发生的事情一样历历再现。法王一边讲述当时的情景,一边老泪纵横,显得非常哀伤。这是我亲眼所见的事实,而且像法王这样对佛教事业具有如是贡献的人,也没有任何必要随便说妄语。
除了这些大德以外,也有个别普通人天生具有回忆前世的能力。在我们佛学院附近的一个地方,就有个小女孩,大概五六岁之前,对前世的事都记得清清楚楚。家人很难理解她是怎么知道的,后来将她所讲的内容进行核实,发现全部能对号入座。在这些事实面前,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前世存在。
此外,有个文学家叫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1870),我们读书时还学过他的文章。他在一次郊外散步时,发现眼前见到的一切都非常熟悉,于是情绪激动,想起这是他前生被人谋杀的地方。
大文学家冷熟,也能清楚地记得自己在这世上已存在了无数岁月。在那些逝去的年岁中,他曾做过王子、奴隶、女人……而且未来还会一次又一次地重返人间。
还有苏东坡,能忆起自己前世是个出家人,名叫戒和尚。顺治皇帝也曾在《出家偈》中说:“我本西方一衲子,缘何落在帝皇家?”此外,《玉琳国师》的连续剧,尽管带有一些虚构情节,但却是改编自真实的历史。
所以,我们不能没有任何理由,就矢口否认前世的存在。倘若你对此心存怀疑,最好是看一些这方面的书。比如,慈诚罗珠堪布专门写过一部《前世今生论》,从科学、佛教两个层面对前后世存在进行了剖析,非常具有说服力。我读了之后觉得很好,就花了一两个月的时间,把它翻译了出来,并为学院的道友讲了一遍。
讲完之后,我跟很多知识分子说:“你们对于前世的存在,现在有没有推翻的能力?有的话,可以站出来。在真理面前,我们要以理服人,不能因为这是佛陀说的、上师说的,明明自己不信,却也不得不接受。真理必须经得起考验、经得起观察,这是佛陀一贯坚持的原则。”后来在互相辩论的过程中,很多人对前后世的存在,也真正生起了定解。所以,在座各位如果也有类似的疑惑,最好能系统学习这部论典。
另外,《西藏生死书》也很值得一读。1993年,我去法国时,见过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1947-)。当时他这本书是用英文写的,正准备要译成中文。他刚开始想让我翻译,我说自己一方面水平不够,另一方面时间特别紧,恐怕没办法,最好还是找比较出名的人。后来他找了台湾的郑振煌教授翻译中文,又请锡金的一位堪布译成藏文。
但藏文版目前还没有看到,不知道进度怎么样了。当时我看那位堪布翻译到一半了,1993年离现在已有18年了,也许他还没有翻译完——我有一个熟悉的美国人,8年前他说正在写两本书。前几天又碰到他,他说还在写那两本书。所以,有些人也许是“慢工出细活”吧。
当时《西藏生死书》英文版的效果很不错,索甲仁波切就又将它译成德文,印了好几本书。恰好那天法王刚刚到他的道场,他观察缘起非常好,便将德文版的《西藏生死书》给法王一本,给我一本。但是我不懂德文,只好放在顶上加持一下。
索甲仁波切说当时西方很多人虽相信因果,但对前后世存在、面对死亡的概念比较欠缺,于是他就写了这本书,希望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生死观。再后来大家也知道,西方人依靠这本书的引导,对生死确实有了新的认识。
因此,生死这么重大的问题,我们千万不能忽视。如果后世真的不存在,那今生得过且过,怎么懈怠都无所谓;但后世若是存在的话,你现在不为此积累资粮,就实在太愚笨了。就像一个人认为明天不存在,于是拼命睡懒觉、干坏事,对将来没有任何打算与规划,这完全是愚痴之辈。所以,对于这个问题,有没有必要经常去思维?大家不妨好好想一下。


3、承认前后世并非佛教一家之言
我们讲的前后世存在,实际上也不是佛教中才有。从历史上看,就算是没有佛教的地方,这种观念也经久不衰。比如,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国之前,大概在春秋战国、西汉时期,就记载了不少这方面的典型例子:《左传》中有齐公子彭生死后,变成野猪去报仇;《汉书》也讲了赵王如意在15岁被吕后杀害,死后化为苍犬扑杀吕后;《晋书》中还有宋士宗之母变为鳖等事例。
既然严肃的正史中都有这些记载,大家就不要一听到“前世后世”,就认为是佛教在搞迷信,而应当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仔细分析这些道理!
来源:腾讯佛学



2016年5月4日 星期三

詩與胡說:基本善與惡也分不了,不如退回當個原始人好了


註:版主並不是讚同何韻詩的覌點,只是展示眾生對「人間公義」的執著,可見一班,可以成為他們生命動力泉源!但執著並不代表持有「真理」。

見是想13,233

780
■當媒體都只為了點擊率去說出別人想聽的話,這些公共空間都漸漸變得有毒。那可能不是劇毒,但慢性毒藥更可怕。
看北野武的文字,他的坦白和不留情面令人暗暗佩服,那種多角度的刺探(包括刺探自己),讓你即使不完全認同他的說法,也無法反駁,俗稱「吹佢唔脹」。這大概就是comedian過人之處,腦筋總比別人多了一種洞察力。
最近在看他的著作《超思考》,邊看邊在心裏點頭認同。他將許多社會上的現象拿出來分解和嘲笑,狠狠地把現代人各種虛偽以及蠢行為放到桌面在人前脫光光。以他獨有的幽默,多角度去談政治、藝術、老年、奢華,說出現今日本社會的各種荒謬,以及人類的各種羊群行為。
據他所說,他的坦白往往會惹來群眾的投訴與謾罵。不過,以我的理解,他語出驚人地提出這些問題,指出人類的劣行,不是單單壞心腸的批判,而是希望刺激已經不再思考的眾人,繼續去思考。
這正正也是我們的問題:我們似乎已經放棄思考。
我們現在身處的,是一個同時賣弄着極端美好及極端醜惡的世界。各個媒體(不只是指報紙電視台,這當中也包括各團體或個人的網上平台),在抓到一個爆點後,就會極盡誇張放大的本能,把一切片段式地節錄,用最主觀的角度,引導讀者去相信當中事件主角的極好或極壞,好的捧上天,壞的踩到盡頭,幾乎沒有中間點。 

善惡在互相拉扯

一切的好與壞,又都好像坐着一輛高速列車,極速地在我們面前劃過,不留痕迹。伴隨着每一段資訊,每一節新聞,觀眾們各種相應的情緒從四方八面爆發,不論好與壞、褒或貶,我們都追求着即時反應:你站哪一邊?你覺得誰是誰非?大家都在被技巧性引導下,提供着相應的迴響,往往經過極少量(接近零)的思考和分析,便吐出偉論,卻懵然不知已被操控着。
人的本質,有一半是各種劣根性:自私、自大、喜歡看別人折墮,這就是我們的黑暗面,你我都有,是事實。不然八卦新聞怎會長賣長有、各種性醜聞爭家產互相殘殺的標題永遠高收視?某天在外吃飯,後面那桌在討論ViuTV G1格鬥節目,當中就是以人性的殘酷,女生們的是非作賣點,而那位食客的評論是:「喂又幾過癮喎!」你看,「醜惡」是永恒賣錢的。
剩下的另一半,就是同理心,現代人越來越吝嗇的,但也不能否認,每個人本質上都有。舉最簡單的例子,看到小孩掉進水裏,一般人會本能地伸出援手,這就是我們本能的善。兩邊的善惡從來互相拉扯着,哪邊會勝出,就看你身處的時代地理、接受過的教育、生活中遭遇到的人和事,還有慧根。
以前,生活在一個有互動社會當中,我們都有基本的意識,知道若公開地說出這些想法,會惹來各種冷眼,因此大家都把涼薄的真心話收起來。但自從有了電腦的保護屏,所有最黑暗的想法便能肆無忌憚地吐出來,在隱姓埋名的優勢下,兩邊的拉力失去,你發現,原來當個壞心腸的人更方便好玩。而且毒舌,是比較能保護到自己的。 

思考是人禽之別

當獨立判斷力和思考力在一個社會中慢慢失效,惡毒得來更多認可,同理心也會跟隨着慢慢失效。所有人都選擇帶着先天的批判,別人說甚麼便盲從地認同,這麼單一思維的地方,也快完蛋了,只會持續地走向一個更尖酸刻薄的狀態。
當一個地方的所有人已經不願意負上「對」與「錯」的責任,當媒體都只為了點擊率去說出別人想聽的話,這些公共空間,都漸漸變得有毒。那可能不是劇毒,但慢性毒藥更可怕,日復夜地自願抓來吃下去,到你發現時,那雙手已經停不下來了。
這個時候,若你還想從那個漩渦中自救出來,惟有一個最古老的方法:務必多看書,多接觸真實的人,多接觸有營養的事物,把自己的思考能力慢慢培養起來,拜託。
向自己的黑暗面屈服是很方便的。「思考」這件事也累人,尤其在一個每個人都不思考只有你思考的環境下,你便變成黑羊。但一個地方的人若統統只剩下壞心眼的批判,與盲目跟從,長此下去會變成甚麼局面?
人和禽獸不同,就是因為人有基本的思考、分析和自省能力。若人們連自己心中的善與惡都控制不了,那還要文明來幹嘛,倒不如退回到原始人時代拿木棍直接「毆」個你死我活好了。 

詩與胡說

撰文:何韻詩

野生菇一粒,活在娛樂圈邊境的自由人。
從音樂起步,卻意外地透過創作與生活,看到生命的可能性。
「希望」與「公義」就是自己的信仰。

fb連接http://www.facebook.com/hocchocc

本欄逢周二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