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曰:酒能破身,令心欢喜,何以不饮?答曰:益身甚少,所损甚多,是故不应饮。譬如美饮,其中杂毒,是何等毒?如佛语难提迦优婆塞:酒有三十五失,何等三十五?
一者、现世财物虚竭,何以故?人饮酒醉,心无节限,用费无度故;二者、众病之门;三者、鬪诤之本;四者、裸露无耻;五者、丑名恶声,人所不敬;六者、覆没智慧;七者、应所得物而不得,已所得物而散失;八者、伏匿之事,尽向人说;九者、种种事业,废不成办;十者、醉为愁本,何以故?醉中多失,醒已惭愧、忧愁;十一者、身力转少;十二者、身色坏;十三者、不知敬父;十四者、不知敬母;十五者、不敬沙门;十六者、不敬婆罗门;十七者、不敬伯、叔及尊长,何以故?醉闷恍惚无所别故。十八者、不尊敬佛;十九者、不敬法;二十者、不敬僧;二十一者、朋党恶人;二十二者、踈远贤善;二十三者、作破戒人;二十四者、无惭、无愧;二十五者、不守六情;二十六者、纵色放逸;二十七者、人所憎恶,不喜见之;二十八者、贵重亲属,及诸知识所共摈弃;二十九者、行不善法;三十者、弃舍善法;三十一者、明人、智士所不信用,何以故?酒放逸故;三十二者、远离涅盘;三十三者、种狂痴因缘;三十四者、身坏命终,堕恶道泥梨(即地狱);三十五者、若得为人,所生之处,常当狂騃。如是等种种过失,是故不饮。----摘自《大智度论》
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龙树菩萨告诉你35条不能饮酒的因缘
入行论广解(182)
入行论广解(182)
第一百八十二节课
学习《入行论》的过程中,希望大家在从理论上了解佛法的同时,也要将其含义在内心中再三串习。
末法时代,讲经说法、听经闻法的人比较少;即使有一部分,大多数也耽著在字面上,没有思维其甚深意义;即使个别人思维它的意义,但也没有长期修持,所以现在人证果不太多,原因也在于此。其实如果下一番功夫,悲心、出离心或菩提心的境界,谁都可以生得起来,只不过每个人前世积累资粮不同、罪障不同以及根基不同等所导致,有些人比较容易、有些人比较困难而已。因此,大家学完了以后,有机会就应该长期思维,通过闭关等方式经常串习,这是非常重要的!
佛陀时代曾有两兄弟,哥哥特别喜爱修行,弟弟特别喜爱闻思,经过几年的精进,二人各有所成:哥哥证得阿罗汉果,弟弟深入三藏教典,成了一个三藏法师。弟弟总以自己广学多闻而炫耀,哥哥很为他担心,经常劝他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了人身当以修行为重。但是弟弟不以为然,认为佛法犹如浩瀚的大海,广闻多学十分重要,待自己精通三藏后,再修道也不迟。
后来,弟弟突患怪病而离开人间,哥哥通过神通观察,发现他因生前听闻佛法的功德,转生到寺院附近的一户人家中。转世的弟弟长到3岁时,哥哥去那里让他皈依。到了4岁,有一次乳母抱他去寺院的路上,因为山路崎岖不平,乳母失手将其掉落山下,顿时头破血流,粉身碎骨,凄惨地死了。当他临命终的一刹那,对乳母生起极大的嗔恨心,由于这一念瞋恨,他命终之后,堕入地狱。哥哥知道这件事后,再入定观弟弟的生趣,发现他已堕于地狱,不禁叹息道:“地狱的罪业,诸佛菩萨尚且不能奈何,何况是我了?”
广闻博学确实很好,可以断除轮回的根本,但如果没有用好,虽然口头上讲得很好听,但对正法和圣者生起邪见,反而容易堕入恶趣,自己得不到真实利益。《大圆满心性休息》引用《华严经》的教证说:“譬如聋乐师,能令他众乐,然自不得闻,未修法亦然。”聋子演奏音乐给别人带来欢悦,可他自己根本听不到,同样,我们给别人讲法的口才再好,但自己不修行的话,也得不到真正的法益。
在座的有些道友,因为前世的殊胜因缘吧,即生中凡是遇到的法,就经常在心里串习,最终也能品尝到佛法的妙味。相反,有些人从来没有串习过,听了二十几年的法,自相续还是与法很遥远。因此,刚开始闻思的人,心态一定要转移到修行上面,否则,闻思多年而没有修行的话,这种习惯比较难改。
当然,大城市里的人修行的机会比较少。我讲《入行论》开头时,曾要求大家每天修半个小时的菩提心。当时在一段时间内,很多人都比较积极,而现在呢,除了极个别人以外,大多数人都因各种散乱而放弃了。其实,每天如果连半个小时都抽不出来,想成就可能有一定的困难。
修法方面的习气和因缘,在家人与出家人确实截然不同。有些在家人认为自己的功德、福德、智慧远远胜过出家人,这种傲慢真的不合理。佛陀在经中讲了很多出家人的功德,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也说:“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孔雀表面上看来很美丽,但不如大雁能远飞,同样,白衣(在家人)就算福报极大,能做很多佛事,有钱、有势力、有智慧,但由于没有看破世间,对名利和感情割舍不下,故在某种功德上,根本比不上出家人。因此,在家人不应斜眼蔑视僧众,而应追循释迦牟尼佛的传统,恭敬每一位剃光头、披袈裟的出家人,即使他的戒律不清净也要如此。
现在有些在家人,习惯性地对出家人不满,这完全是在造恶业,如果你看不起出家人,那不妨放下一切出家试试。还有些人认为:“出家、不出家一个样,凡事不要太执著,不出家对社会的贡献更大!”这种说法也不对,出家与不出家根本不一样,佛陀在经典中也说了,千劫佛最终成佛时均是出家形象,所以出家的功德不可思议。
作为出家人,穿上出家的僧衣,在人群中是一种庄严。不过,有毒蛇的地方,如意宝的光芒通常不太亮,在不信佛教的人群中,披着红黄袈裟的有些出家人,也觉得是一种压力。当然,这可能是你业力现前吧,真正来讲,僧众于在家团体中是十分庄严的,藏传佛教中对出家人就非常非常恭敬。然而别的地方由于对佛教不了解,对出家人的态度有所不同。但不管怎么样,大家对出家人要有恭敬心,出了家的人有修行的因缘、修行的机会,很多方面跟在家人完全不同。你没有出家之前,因为要生活,世间的事情不得不想、不得不做,但出了家以后,很多在家的想法只有放下,包括记电话的小本本,也得重新换一个。
好,不啰唆了,下面开始讲正文。
寅三、破实法常有:
故乐等常性,毕竟不可得。
乐等若恒存,苦时怎无乐?
对方所许与自性同一本体、恒常不变的安乐,在世间上绝对找不到。所谓的安乐,是能感受到的东西,如果是常有的安乐,就像空中鲜花的香味一样,谁也无法享受到。而且,常有的快乐若存在,那它永远不会退失,今天快乐的话,明天也应该快乐,永远都是如此,一直开开心心的,始终保持一种状态,不可能今天笑逐颜开,明天愁眉苦脸,后天闷闷不乐。
“乐等若恒存,苦时怎无乐?”再加上还有一个推理:如果快乐与自性以无二无别的方式存在,恒常不变,那么当我们痛苦时,为什么感受不到快乐呢?既然它是常有的,就应该永恒存在,但我们离开亲人、失去父母、病入膏肓时,为什么原来的快乐荡然无存?因此,我们凭现量也能了知,对方所许快乐永远存在,这种观点根本不合理。
我们心里的快乐,其实是依分别念产生的,愚者却往往认为它在外境上存在。麦彭仁波切说:“愚者认为诸苦乐,皆从他缘而产生,恒时散于取舍境,贪嗔波涛杂念中。”愚笨的人认为痛苦和快乐依靠外境产生,就像现在有些人,认为洋车洋房、感情婚姻等是一切快乐的来源,为了得到这些,心一直散乱于外境上,不断引生贪嗔烦恼,在这样的汹涌波涛中饱受煎熬。然而实际上,快乐和痛苦来源于自己,麦彭仁波切紧接着说:“智者了知诸苦乐,悉皆来源于自身,恒时向内观自心。”有智慧的人明白痛苦和快乐只源于自身,于是始终观自己的内心,根本不会到外面寻求。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完全了解痛苦的来源,遇到怨敌遭受痛苦时,知道是分别念所造成的,从来不会怨天尤人。而且他清楚,怨恨的敌人无始以来当过自己父母,即使今天与自己为敌,但通过一些方式调解,也不一定不共戴天;而今天非常亲密的亲友,搞不好的话,明天就会变成仇敌,所以很多事物皆依心而安立,外境上并非实有存在。
看看大城市里的人,他们每次进百货公司,都在买衣服,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觉得漂亮很快乐,于是天天照镜子打扮,看衣服的款式、颜色合不合适,认为快乐可从漂亮上得到;到了冬天时,很多人又到处买羽绒服、保暖衣,认为快乐可从温暖中得到……实际上,心如果没有起主导作用,这些苦乐都没有办法建立。
这方面的很多道理,我们应在实际中思维,否则会一直随波逐流,随世间人漫无目的地疯狂追求。有时候看,世间人真的没有目标,不管人生价值还是生存意义,他们从来不去考虑,遇到什么就开始追。在这种大环境下,修行人一定要把握自己、控制自己,如果没有这样,快乐是很难得到的。
若谓乐衰减,彼岂有强弱?
舍粗而变细,彼乐应非常。
假如对方说:“生起痛苦时,快乐还是存在的,但因为快乐逐渐微弱,被粗大的痛苦障蔽了,因此感受不到。譬如,你亲人死了或者公司垮了,痛苦肯定会强烈地涌现,此时快乐就像糖水中的盐粒一样微细,虽然本体常有,但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这种说法不合理。既然承认快乐是常有,怎么会时而粗大、时而细微呢?常有的东西永恒不变,不可能有强弱两个阶段。粗大的快乐,永远都是粗大的快乐,不能变成细微的快乐。如果它变成细微的快乐,那么细微的快乐是否等于粗大的快乐?如果不等于,而是大于或小于它,则说明快乐的本体不是常有一体,对方的观点无法成立。
如果说:“快乐的本体确实不变,但它舍弃了粗相而变成细相,所以无法感受到。”这种说法也不成立,因为这样一来,快乐显然成了无常法。就像一个小孩,7岁时和成年后的样子必定不同,或者说一个人三四十岁时很强壮,七八十岁后身体极度衰弱,很多方面不如以前,这两个阶段并非一体,因而这样的法不是常有。毕竟只要承认常有了,就绝对不能有变化。
我们学过任何因明或中观的论典都知道,所谓的常法,在世间中不能承认。没有学过宗派的人,尤其是没有学过因明、中观的人,认为很多法是常有,柱子刹那刹那地变化、人一天一天地衰老,肉眼看不出来,就认为它恒常不变。其实这些法如同旋火轮,旋转极为快速的缘故,就好像是一个圆圈,但实际上只是一个一个刹那相连的错觉。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经典物理学家认为有不变的东西存在,但现代物理学家把这种观点推翻了,他们说万法没有一个绝对静止的,全部都是在运动。这样以后,我们应该知道,一切万法都是无常,常有的快乐并不成立,正因为无常,快乐也可以变成痛苦。《四百论》云:“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萨迦派果仁巴在《入中论讲义》中也引用这个教证说,凡是无常的法,一定有坏灭损害,有坏灭损害则非真正的安乐。一个人的生活如果永远圆圆满满,那倒是很好,但快乐具有无常性,一定会坏灭的,因此,常有的快乐绝对不可能存在。
不要说常有的快乐,就连暂时的快乐,有时候也不容易得到。禅宗曾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无德禅师面前来了三位信徒,他们为各自的事情烦恼不已,不知如何才能使自己快乐。禅师首先问他们:“你们为了什么而活着?”第一个信徒说:“因为我不想死,所以我活着。”第二个信徒说:“因为我想年老时儿孙满堂,所以我活着。”第三个信徒说:“因为我有妻子儿女,所以我必须活着。”禅师听了之后,说道:“你们当然都不会快乐,因为你们活着不是为了理想和责任,人若失去了理想和责任,怎么能活得快乐呢?”
三个信徒齐声说:“那我们怎样才能快乐呢?”禅师反问:“你们认为得到什么才快乐?”第一个信徒说:“我认为有金钱就会快乐。”第二个信徒说:“有了爱情就会快乐。”第三个信徒说:“有了名声就会快乐。”禅师听后,不以为然,告诫他们:“你们有这样的想法,永远也不会快乐。有了金钱、爱情、名声,烦恼就会接踵而至。”三人问:“那我们该怎么办呢?”禅师意味深长地说:“你们先要改变观念。金钱要布施才有快乐,爱情要奉献才有快乐,名声要服务于众生才会快乐。”最后他们找到了快乐的答案,获得了非常大的利益。
可见,有些高僧大德只要说一句,对别人一生都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当然,没有信心、没有因缘的人,对他说一百句、说一万个偈颂,他也人就是人、法就是法,法本放在佛堂里,自己的贪嗔痴不断涌现,根本无法对治。我们依靠佛法修行时,不敢说所有的法都能融会贯通,但经常想到以前上师讲过的教言、诸佛菩萨提过的教言,然后尽心尽力地在相续中串习。希望大家也能如此,看外道的书破斥他们时,理当建立自宗的观点,始终有一颗纯洁的信心,“真金不怕火炼”,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违缘,也不会以此而毁坏善根。所以,首先要建立正知正见,然后再稳固地去修持。
如是何不许,一切法非常,
粗既不异乐,显然乐非常。
通过以上破除对方的谬论,最后作者问道:既然如此,你们为什么不承认万法是无常呢?如此承许无有任何过失,而且非常合理。你们说二十五谛中神我和主物是常有,但这样的常有没有丝毫作用,建立此种观点,对今生来世并无利益。所以,应像我们佛教承认的那样,抉择一切万法无常。
世间人不要说证悟无我空性,即便只了解最基本的无常法,对生活的执著也会转变。如果你对财物特别执著,只要建立无常的观念,执著就不会特别强烈;如果你对感情、婚姻、地位特别执著,只要稍微懂一点无常,效果也会完全不同。所以,佛陀在经中宣说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四法印,这是名言中极其甚深的教言,若能经常串习,你的生活肯定会非常圆满。
可是一般的凡夫人,观无常确实有一定困难。以前在佛陀时代,有一个妇女,丈夫抛弃了她,她唯一的宝贝孩子又死了。这个妇女痛不欲生,抱着孩子的尸体来到佛陀面前,请求佛陀大发慈悲,无论如何要救活孩子,否则她也不要活在人世上了。佛陀说:“要救你的孩子并不难,只是你必须向没死过一人的家里讨一粒芥子,把这个给我,我就能救活这孩子。”这个妇女就一家一户地走了无数家庭,但没有一个家庭从来没有死过一人,最后她终于明白了:人总是要死的,每个家庭都经历过失去亲人的痛苦。
所以,家人死了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痛苦,因为这是无常的规律,没有什么可流泪的。但我今天这样说,明天有些人哭得更厉害,前段时间我也说不要哭,可是第二天有些道友的家人死了,哭得惊天动地,好像我专门劝他要哭一样。由于自己的执著根深蒂固,法师在课堂上说一遍,并不是马上就能解决的,心里的串习还是比较严重。
总而言之,里里外外的一切法,通达了无常以后,没有一个常有存在。《佛说无常经》中云:“外事庄彩咸归坏,内身衰变亦同然。”内外任何一个法,最后都要归入衰败、毁灭。整个世界的万事万物,不会像外道所承认的那样,有一个常有的东西。古人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就是无常的规律,任何人均无法超越它,因此,外道为什么不承认无常呢?
如果对方说粗大的快乐变成细微的快乐,那我们可以观察:这二者到底是一体还是他体?若是他体,粗大的快乐毁灭后,并不影响细微的快乐,这样一来,你非常痛苦的时候,快乐仍会不折不扣地存在;若是一体,那快乐就是无常的,因为它有从粗到细的变动,前后两个状态截然不同。而且,是一体的说法在世间中也说不过去,刚建成的建筑物和它接近毁灭的时候,新旧阶段是不是一样的呢?绝对不是。
通过这种分析可以看出,任何一个法都不会永恒存在,苦乐绝对是无常的。所以你今天有吃有穿、身体健康时,唱歌声不要太高了,不然,明天也许哭声更大,自己会不好意思;遇到一些违缘痛苦,也不要垂头丧气、万念俱灰,快乐的太阳迟早会在东方的山顶上冉冉升起。因此,没有必要对苦乐感受强烈地执著,不然,对修行和解脱会有不同程度的障碍!
以上是破他生的,下面开始破自生。
寅四(破生前有者)分四:一、他宗之观点;二、发太过;三、破彼之回答;四、遣除妨害自宗。
卯一、他宗之观点:
因位须许有,无终不生故。
显果虽不许,隐果仍许存。
对方认为:“万法不是自在天、微尘、主物等他法产生,而是自己产生自己。一切法因位上必须存在果,如果因位上不存在,就像石头无法产生鲜花一样,最终也不可能生果。所以,果法在因位时,就像孩子躲在母胎中一样,以不明显的方式隐藏着。”
可能有些人也这样认为,我刚开始学中观时,就觉得他们说得很有道理。也许是自己前世与他们有关系吧,真的觉得果若在因位上不存在,怎么可能产生呢?应该是以隐藏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存在。后来自己学了大乘佛法以后,才明白不能这样承认,这样承认虽符合自己的有些执著,但就像寂天菩萨在这里所讲的一样,它有许许多多的过失。
什么过失呢?“显果虽不许,隐果仍许存。”对方虽不承认明显的果在因位上存在,比如枝、叶、花、果不可能在种子上全部具足,但却说果的所有特点以隐藏的方式原原本本在种子上存在,就如同暗室中的瓶子一样,通过灯火发现后,只是一个使之明显的过程。其实这种比喻不合理,因为瓶子在暗室里显现,是从能显、所显的角度讲的,而不是能生、所生。退一步说,即便是能生、所生的关系,那果在因位上以什么方式存在,是一体还是他体?如果说是一体,一个实体上不可能有显与不显两部分,因为是一体之故,果在因法上一定能照见,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法上不可能有果的所有特征,不要说我们大乘佛教徒,连田野里的农夫也不会这样承认,否则,他们用不着耕耘,一袋种子就可以变成庄稼;如果说是他体,这也不合理,因为这与你们承许因中有果的观点相违。所以,通过此种方法观察,因生果绝对不成立。
然即便如此,名言中也要承认一种缘起。我们什么时候通达了名言的缘起和胜义的缘起,什么时候就会明白种子生果以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非常合理。倘若没有通达,就像很多文学巨匠、物理学家一样,从年轻到白发苍苍一直绞尽脑汁地研究,也不会得出什么有效的结论。他们对人类社会是有一些贡献,但物质和精神的真正奥妙、缘起空性的甚深道理,他们的了解绝对赶不上佛教。这个话也许他们不愿意听,因为很多人觉得自己了不起,对自己的信心非常强。但实际上,若将佛法智慧和现代科学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佛教对宏观世界、微观世界、人生观等很多问题最细微、最甚深的部分彻达无碍,任何一个有智慧的人都没办法反驳,而现代科学相形之下,只能解决部分的问题,其他问题只有画一个问号了。
卯二、发太过:
因时若有果,食成啖不净,
复应以布值,购穿棉花种。
假如在因位时果以隐藏的方式完好无损地存在,那么果的特点在因上就应该具足,每碗饭应该有厕所里不净粪的味道、形状、颜色、功能等,这样一来,吃食物(因)就成了吃不净粪(果),你们不用辛辛苦苦花钱买米了,因为不净粪与食物无二无别,因法的特点果法也有。而且,也不必用钱买布做衣服(果)了,只要买几粒棉花种子(因)挂在身上,就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这种说法无疑非常可笑,因此不能承认因中有果,不管明显还是不明显,都不能认为果在因上真实存在。
关于因中有果的观点,《四百论》的推理方式与此略有不同,如颂云:“果若能违因,先无不应理,果立因无用,先有亦不成。”果若能违害因法 ,也就是说因位时无有果,那果怎么能产生呢?果若先于因法成立,则因就没有用处了。因此,果先有不成,先无也不成。
既然如此,我们该怎么承认呢?名言当中,因生果是一种缘起规律,但以胜义理论来观察,一切都是大空性,不能得出一个实执的结论。
所以,世间万法为什么叫世俗?为什么叫假象?原因就是真正用智慧来观察,因和果之间的关系推不出来,就如同梦中大象、空中花园一样,根本找不到它的来处、去处、因和果,它只是分别念的臆造而已。若能对诸法有这样的认识,就会明白内在的起心动念、外在的万事万物都是现而不实,一经圣者和中观的智慧剖析,马上就会不堪一击、毁坏无余。
我们应该依靠闻思通达中观的见解,并在相续中不断串习,最终对世间的一切无所希求,遇到痛苦也无所恐惧。所谓的圣者,就是通过这种途径得到的,而不是无缘无故获得的。所以大家要好好学习甚深中观,种下空性的种子,摧毁实有的执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学习《入行论》的过程中,希望大家在从理论上了解佛法的同时,也要将其含义在内心中再三串习。
末法时代,讲经说法、听经闻法的人比较少;即使有一部分,大多数也耽著在字面上,没有思维其甚深意义;即使个别人思维它的意义,但也没有长期修持,所以现在人证果不太多,原因也在于此。其实如果下一番功夫,悲心、出离心或菩提心的境界,谁都可以生得起来,只不过每个人前世积累资粮不同、罪障不同以及根基不同等所导致,有些人比较容易、有些人比较困难而已。因此,大家学完了以后,有机会就应该长期思维,通过闭关等方式经常串习,这是非常重要的!
佛陀时代曾有两兄弟,哥哥特别喜爱修行,弟弟特别喜爱闻思,经过几年的精进,二人各有所成:哥哥证得阿罗汉果,弟弟深入三藏教典,成了一个三藏法师。弟弟总以自己广学多闻而炫耀,哥哥很为他担心,经常劝他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了人身当以修行为重。但是弟弟不以为然,认为佛法犹如浩瀚的大海,广闻多学十分重要,待自己精通三藏后,再修道也不迟。
后来,弟弟突患怪病而离开人间,哥哥通过神通观察,发现他因生前听闻佛法的功德,转生到寺院附近的一户人家中。转世的弟弟长到3岁时,哥哥去那里让他皈依。到了4岁,有一次乳母抱他去寺院的路上,因为山路崎岖不平,乳母失手将其掉落山下,顿时头破血流,粉身碎骨,凄惨地死了。当他临命终的一刹那,对乳母生起极大的嗔恨心,由于这一念瞋恨,他命终之后,堕入地狱。哥哥知道这件事后,再入定观弟弟的生趣,发现他已堕于地狱,不禁叹息道:“地狱的罪业,诸佛菩萨尚且不能奈何,何况是我了?”
广闻博学确实很好,可以断除轮回的根本,但如果没有用好,虽然口头上讲得很好听,但对正法和圣者生起邪见,反而容易堕入恶趣,自己得不到真实利益。《大圆满心性休息》引用《华严经》的教证说:“譬如聋乐师,能令他众乐,然自不得闻,未修法亦然。”聋子演奏音乐给别人带来欢悦,可他自己根本听不到,同样,我们给别人讲法的口才再好,但自己不修行的话,也得不到真正的法益。
在座的有些道友,因为前世的殊胜因缘吧,即生中凡是遇到的法,就经常在心里串习,最终也能品尝到佛法的妙味。相反,有些人从来没有串习过,听了二十几年的法,自相续还是与法很遥远。因此,刚开始闻思的人,心态一定要转移到修行上面,否则,闻思多年而没有修行的话,这种习惯比较难改。
当然,大城市里的人修行的机会比较少。我讲《入行论》开头时,曾要求大家每天修半个小时的菩提心。当时在一段时间内,很多人都比较积极,而现在呢,除了极个别人以外,大多数人都因各种散乱而放弃了。其实,每天如果连半个小时都抽不出来,想成就可能有一定的困难。
修法方面的习气和因缘,在家人与出家人确实截然不同。有些在家人认为自己的功德、福德、智慧远远胜过出家人,这种傲慢真的不合理。佛陀在经中讲了很多出家人的功德,龙猛菩萨在《大智度论》中也说:“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孔雀表面上看来很美丽,但不如大雁能远飞,同样,白衣(在家人)就算福报极大,能做很多佛事,有钱、有势力、有智慧,但由于没有看破世间,对名利和感情割舍不下,故在某种功德上,根本比不上出家人。因此,在家人不应斜眼蔑视僧众,而应追循释迦牟尼佛的传统,恭敬每一位剃光头、披袈裟的出家人,即使他的戒律不清净也要如此。
现在有些在家人,习惯性地对出家人不满,这完全是在造恶业,如果你看不起出家人,那不妨放下一切出家试试。还有些人认为:“出家、不出家一个样,凡事不要太执著,不出家对社会的贡献更大!”这种说法也不对,出家与不出家根本不一样,佛陀在经典中也说了,千劫佛最终成佛时均是出家形象,所以出家的功德不可思议。
作为出家人,穿上出家的僧衣,在人群中是一种庄严。不过,有毒蛇的地方,如意宝的光芒通常不太亮,在不信佛教的人群中,披着红黄袈裟的有些出家人,也觉得是一种压力。当然,这可能是你业力现前吧,真正来讲,僧众于在家团体中是十分庄严的,藏传佛教中对出家人就非常非常恭敬。然而别的地方由于对佛教不了解,对出家人的态度有所不同。但不管怎么样,大家对出家人要有恭敬心,出了家的人有修行的因缘、修行的机会,很多方面跟在家人完全不同。你没有出家之前,因为要生活,世间的事情不得不想、不得不做,但出了家以后,很多在家的想法只有放下,包括记电话的小本本,也得重新换一个。
好,不啰唆了,下面开始讲正文。
寅三、破实法常有:
故乐等常性,毕竟不可得。
乐等若恒存,苦时怎无乐?
对方所许与自性同一本体、恒常不变的安乐,在世间上绝对找不到。所谓的安乐,是能感受到的东西,如果是常有的安乐,就像空中鲜花的香味一样,谁也无法享受到。而且,常有的快乐若存在,那它永远不会退失,今天快乐的话,明天也应该快乐,永远都是如此,一直开开心心的,始终保持一种状态,不可能今天笑逐颜开,明天愁眉苦脸,后天闷闷不乐。
“乐等若恒存,苦时怎无乐?”再加上还有一个推理:如果快乐与自性以无二无别的方式存在,恒常不变,那么当我们痛苦时,为什么感受不到快乐呢?既然它是常有的,就应该永恒存在,但我们离开亲人、失去父母、病入膏肓时,为什么原来的快乐荡然无存?因此,我们凭现量也能了知,对方所许快乐永远存在,这种观点根本不合理。
我们心里的快乐,其实是依分别念产生的,愚者却往往认为它在外境上存在。麦彭仁波切说:“愚者认为诸苦乐,皆从他缘而产生,恒时散于取舍境,贪嗔波涛杂念中。”愚笨的人认为痛苦和快乐依靠外境产生,就像现在有些人,认为洋车洋房、感情婚姻等是一切快乐的来源,为了得到这些,心一直散乱于外境上,不断引生贪嗔烦恼,在这样的汹涌波涛中饱受煎熬。然而实际上,快乐和痛苦来源于自己,麦彭仁波切紧接着说:“智者了知诸苦乐,悉皆来源于自身,恒时向内观自心。”有智慧的人明白痛苦和快乐只源于自身,于是始终观自己的内心,根本不会到外面寻求。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完全了解痛苦的来源,遇到怨敌遭受痛苦时,知道是分别念所造成的,从来不会怨天尤人。而且他清楚,怨恨的敌人无始以来当过自己父母,即使今天与自己为敌,但通过一些方式调解,也不一定不共戴天;而今天非常亲密的亲友,搞不好的话,明天就会变成仇敌,所以很多事物皆依心而安立,外境上并非实有存在。
看看大城市里的人,他们每次进百货公司,都在买衣服,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觉得漂亮很快乐,于是天天照镜子打扮,看衣服的款式、颜色合不合适,认为快乐可从漂亮上得到;到了冬天时,很多人又到处买羽绒服、保暖衣,认为快乐可从温暖中得到……实际上,心如果没有起主导作用,这些苦乐都没有办法建立。
这方面的很多道理,我们应在实际中思维,否则会一直随波逐流,随世间人漫无目的地疯狂追求。有时候看,世间人真的没有目标,不管人生价值还是生存意义,他们从来不去考虑,遇到什么就开始追。在这种大环境下,修行人一定要把握自己、控制自己,如果没有这样,快乐是很难得到的。
若谓乐衰减,彼岂有强弱?
舍粗而变细,彼乐应非常。
假如对方说:“生起痛苦时,快乐还是存在的,但因为快乐逐渐微弱,被粗大的痛苦障蔽了,因此感受不到。譬如,你亲人死了或者公司垮了,痛苦肯定会强烈地涌现,此时快乐就像糖水中的盐粒一样微细,虽然本体常有,但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这种说法不合理。既然承认快乐是常有,怎么会时而粗大、时而细微呢?常有的东西永恒不变,不可能有强弱两个阶段。粗大的快乐,永远都是粗大的快乐,不能变成细微的快乐。如果它变成细微的快乐,那么细微的快乐是否等于粗大的快乐?如果不等于,而是大于或小于它,则说明快乐的本体不是常有一体,对方的观点无法成立。
如果说:“快乐的本体确实不变,但它舍弃了粗相而变成细相,所以无法感受到。”这种说法也不成立,因为这样一来,快乐显然成了无常法。就像一个小孩,7岁时和成年后的样子必定不同,或者说一个人三四十岁时很强壮,七八十岁后身体极度衰弱,很多方面不如以前,这两个阶段并非一体,因而这样的法不是常有。毕竟只要承认常有了,就绝对不能有变化。
我们学过任何因明或中观的论典都知道,所谓的常法,在世间中不能承认。没有学过宗派的人,尤其是没有学过因明、中观的人,认为很多法是常有,柱子刹那刹那地变化、人一天一天地衰老,肉眼看不出来,就认为它恒常不变。其实这些法如同旋火轮,旋转极为快速的缘故,就好像是一个圆圈,但实际上只是一个一个刹那相连的错觉。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经典物理学家认为有不变的东西存在,但现代物理学家把这种观点推翻了,他们说万法没有一个绝对静止的,全部都是在运动。这样以后,我们应该知道,一切万法都是无常,常有的快乐并不成立,正因为无常,快乐也可以变成痛苦。《四百论》云:“无常定有损,有损则非乐,故说凡无常,一切皆是苦。”萨迦派果仁巴在《入中论讲义》中也引用这个教证说,凡是无常的法,一定有坏灭损害,有坏灭损害则非真正的安乐。一个人的生活如果永远圆圆满满,那倒是很好,但快乐具有无常性,一定会坏灭的,因此,常有的快乐绝对不可能存在。
不要说常有的快乐,就连暂时的快乐,有时候也不容易得到。禅宗曾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无德禅师面前来了三位信徒,他们为各自的事情烦恼不已,不知如何才能使自己快乐。禅师首先问他们:“你们为了什么而活着?”第一个信徒说:“因为我不想死,所以我活着。”第二个信徒说:“因为我想年老时儿孙满堂,所以我活着。”第三个信徒说:“因为我有妻子儿女,所以我必须活着。”禅师听了之后,说道:“你们当然都不会快乐,因为你们活着不是为了理想和责任,人若失去了理想和责任,怎么能活得快乐呢?”
三个信徒齐声说:“那我们怎样才能快乐呢?”禅师反问:“你们认为得到什么才快乐?”第一个信徒说:“我认为有金钱就会快乐。”第二个信徒说:“有了爱情就会快乐。”第三个信徒说:“有了名声就会快乐。”禅师听后,不以为然,告诫他们:“你们有这样的想法,永远也不会快乐。有了金钱、爱情、名声,烦恼就会接踵而至。”三人问:“那我们该怎么办呢?”禅师意味深长地说:“你们先要改变观念。金钱要布施才有快乐,爱情要奉献才有快乐,名声要服务于众生才会快乐。”最后他们找到了快乐的答案,获得了非常大的利益。
可见,有些高僧大德只要说一句,对别人一生都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当然,没有信心、没有因缘的人,对他说一百句、说一万个偈颂,他也人就是人、法就是法,法本放在佛堂里,自己的贪嗔痴不断涌现,根本无法对治。我们依靠佛法修行时,不敢说所有的法都能融会贯通,但经常想到以前上师讲过的教言、诸佛菩萨提过的教言,然后尽心尽力地在相续中串习。希望大家也能如此,看外道的书破斥他们时,理当建立自宗的观点,始终有一颗纯洁的信心,“真金不怕火炼”,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违缘,也不会以此而毁坏善根。所以,首先要建立正知正见,然后再稳固地去修持。
如是何不许,一切法非常,
粗既不异乐,显然乐非常。
通过以上破除对方的谬论,最后作者问道:既然如此,你们为什么不承认万法是无常呢?如此承许无有任何过失,而且非常合理。你们说二十五谛中神我和主物是常有,但这样的常有没有丝毫作用,建立此种观点,对今生来世并无利益。所以,应像我们佛教承认的那样,抉择一切万法无常。
世间人不要说证悟无我空性,即便只了解最基本的无常法,对生活的执著也会转变。如果你对财物特别执著,只要建立无常的观念,执著就不会特别强烈;如果你对感情、婚姻、地位特别执著,只要稍微懂一点无常,效果也会完全不同。所以,佛陀在经中宣说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四法印,这是名言中极其甚深的教言,若能经常串习,你的生活肯定会非常圆满。
可是一般的凡夫人,观无常确实有一定困难。以前在佛陀时代,有一个妇女,丈夫抛弃了她,她唯一的宝贝孩子又死了。这个妇女痛不欲生,抱着孩子的尸体来到佛陀面前,请求佛陀大发慈悲,无论如何要救活孩子,否则她也不要活在人世上了。佛陀说:“要救你的孩子并不难,只是你必须向没死过一人的家里讨一粒芥子,把这个给我,我就能救活这孩子。”这个妇女就一家一户地走了无数家庭,但没有一个家庭从来没有死过一人,最后她终于明白了:人总是要死的,每个家庭都经历过失去亲人的痛苦。
所以,家人死了的时候,我们不应该痛苦,因为这是无常的规律,没有什么可流泪的。但我今天这样说,明天有些人哭得更厉害,前段时间我也说不要哭,可是第二天有些道友的家人死了,哭得惊天动地,好像我专门劝他要哭一样。由于自己的执著根深蒂固,法师在课堂上说一遍,并不是马上就能解决的,心里的串习还是比较严重。
总而言之,里里外外的一切法,通达了无常以后,没有一个常有存在。《佛说无常经》中云:“外事庄彩咸归坏,内身衰变亦同然。”内外任何一个法,最后都要归入衰败、毁灭。整个世界的万事万物,不会像外道所承认的那样,有一个常有的东西。古人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就是无常的规律,任何人均无法超越它,因此,外道为什么不承认无常呢?
如果对方说粗大的快乐变成细微的快乐,那我们可以观察:这二者到底是一体还是他体?若是他体,粗大的快乐毁灭后,并不影响细微的快乐,这样一来,你非常痛苦的时候,快乐仍会不折不扣地存在;若是一体,那快乐就是无常的,因为它有从粗到细的变动,前后两个状态截然不同。而且,是一体的说法在世间中也说不过去,刚建成的建筑物和它接近毁灭的时候,新旧阶段是不是一样的呢?绝对不是。
通过这种分析可以看出,任何一个法都不会永恒存在,苦乐绝对是无常的。所以你今天有吃有穿、身体健康时,唱歌声不要太高了,不然,明天也许哭声更大,自己会不好意思;遇到一些违缘痛苦,也不要垂头丧气、万念俱灰,快乐的太阳迟早会在东方的山顶上冉冉升起。因此,没有必要对苦乐感受强烈地执著,不然,对修行和解脱会有不同程度的障碍!
以上是破他生的,下面开始破自生。
寅四(破生前有者)分四:一、他宗之观点;二、发太过;三、破彼之回答;四、遣除妨害自宗。
卯一、他宗之观点:
因位须许有,无终不生故。
显果虽不许,隐果仍许存。
对方认为:“万法不是自在天、微尘、主物等他法产生,而是自己产生自己。一切法因位上必须存在果,如果因位上不存在,就像石头无法产生鲜花一样,最终也不可能生果。所以,果法在因位时,就像孩子躲在母胎中一样,以不明显的方式隐藏着。”
可能有些人也这样认为,我刚开始学中观时,就觉得他们说得很有道理。也许是自己前世与他们有关系吧,真的觉得果若在因位上不存在,怎么可能产生呢?应该是以隐藏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存在。后来自己学了大乘佛法以后,才明白不能这样承认,这样承认虽符合自己的有些执著,但就像寂天菩萨在这里所讲的一样,它有许许多多的过失。
什么过失呢?“显果虽不许,隐果仍许存。”对方虽不承认明显的果在因位上存在,比如枝、叶、花、果不可能在种子上全部具足,但却说果的所有特点以隐藏的方式原原本本在种子上存在,就如同暗室中的瓶子一样,通过灯火发现后,只是一个使之明显的过程。其实这种比喻不合理,因为瓶子在暗室里显现,是从能显、所显的角度讲的,而不是能生、所生。退一步说,即便是能生、所生的关系,那果在因位上以什么方式存在,是一体还是他体?如果说是一体,一个实体上不可能有显与不显两部分,因为是一体之故,果在因法上一定能照见,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法上不可能有果的所有特征,不要说我们大乘佛教徒,连田野里的农夫也不会这样承认,否则,他们用不着耕耘,一袋种子就可以变成庄稼;如果说是他体,这也不合理,因为这与你们承许因中有果的观点相违。所以,通过此种方法观察,因生果绝对不成立。
然即便如此,名言中也要承认一种缘起。我们什么时候通达了名言的缘起和胜义的缘起,什么时候就会明白种子生果以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非常合理。倘若没有通达,就像很多文学巨匠、物理学家一样,从年轻到白发苍苍一直绞尽脑汁地研究,也不会得出什么有效的结论。他们对人类社会是有一些贡献,但物质和精神的真正奥妙、缘起空性的甚深道理,他们的了解绝对赶不上佛教。这个话也许他们不愿意听,因为很多人觉得自己了不起,对自己的信心非常强。但实际上,若将佛法智慧和现代科学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佛教对宏观世界、微观世界、人生观等很多问题最细微、最甚深的部分彻达无碍,任何一个有智慧的人都没办法反驳,而现代科学相形之下,只能解决部分的问题,其他问题只有画一个问号了。
卯二、发太过:
因时若有果,食成啖不净,
复应以布值,购穿棉花种。
假如在因位时果以隐藏的方式完好无损地存在,那么果的特点在因上就应该具足,每碗饭应该有厕所里不净粪的味道、形状、颜色、功能等,这样一来,吃食物(因)就成了吃不净粪(果),你们不用辛辛苦苦花钱买米了,因为不净粪与食物无二无别,因法的特点果法也有。而且,也不必用钱买布做衣服(果)了,只要买几粒棉花种子(因)挂在身上,就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这种说法无疑非常可笑,因此不能承认因中有果,不管明显还是不明显,都不能认为果在因上真实存在。
关于因中有果的观点,《四百论》的推理方式与此略有不同,如颂云:“果若能违因,先无不应理,果立因无用,先有亦不成。”果若能违害因法 ,也就是说因位时无有果,那果怎么能产生呢?果若先于因法成立,则因就没有用处了。因此,果先有不成,先无也不成。
既然如此,我们该怎么承认呢?名言当中,因生果是一种缘起规律,但以胜义理论来观察,一切都是大空性,不能得出一个实执的结论。
所以,世间万法为什么叫世俗?为什么叫假象?原因就是真正用智慧来观察,因和果之间的关系推不出来,就如同梦中大象、空中花园一样,根本找不到它的来处、去处、因和果,它只是分别念的臆造而已。若能对诸法有这样的认识,就会明白内在的起心动念、外在的万事万物都是现而不实,一经圣者和中观的智慧剖析,马上就会不堪一击、毁坏无余。
我们应该依靠闻思通达中观的见解,并在相续中不断串习,最终对世间的一切无所希求,遇到痛苦也无所恐惧。所谓的圣者,就是通过这种途径得到的,而不是无缘无故获得的。所以大家要好好学习甚深中观,种下空性的种子,摧毁实有的执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2016年9月30日 星期五
所有人都能从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得到利益
所有人都能从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得到利益
地藏菩萨和我们的关系地藏菩萨是佛陀座前,大愿第一的大菩萨,是佛陀为我们这些众生派来,专为开解、救拔我们的大菩萨。他的本愿是要度尽此土所有:刚强难化、习恶罪苦众生,他又以种种方便,慈悲的法门,来接引、度化不同根器的众生。在佛经中,常把我们的心,譬喻成大地,因为大地可以安持一切、摄受一切、长养一切、蕴含一切善法宝藏。具有如是功德的菩萨,名为:地藏菩萨。2、《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内容是什么?
本经揭示宇宙中一切众生,生死的奥秘,告诉我们如何趋吉避凶、离苦得乐,连跌入无间地狱的众生,都可以“依法”出离地狱,乃至消除累世的业障,增上福慧。所以,此经是要我们明白:知死有生、作善获福、为恶受殃、修道得道。3、为什么要为亡者,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及称念地藏菩萨名号?
死者在他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坏去之后,他的“心意识”仍然在起著作用,就好像我们睡着作梦时一样,但处于错愕、窈窈冥冥的“中阴身”状态,不能决定去处。因此亲朋好友借着读经,帮助他提起“正念”,并接引诸佛菩萨的加持力,助他奔向光明、善良、智慧、慈悲的地方,也就是奔向诸佛菩萨的身边,得到诸佛菩萨的引领。称念地藏菩萨名号,是为了唤起一切人,心中本有的:地藏心,也就是向往大愿、大慈、大悲、智慧、光明、解脱之心。4、为什么所有人,都能从读诵《地藏菩萨本愿经》中得到利益?
《地藏经》云:若有男子、女人……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来现在,善男女等,闻健自修,分分己获。在同经中,佛陀说: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见地藏形像,及闻此经,乃至读诵,香华、饮食、衣服、珍宝,布施供养,赞叹瞻礼,得二十八种利益:一者、天龙护念;二者、善果日增;三者、集圣上因;四者、菩提不退;五者、衣食丰足;六者、疾疫不临;七者、离水火灾;八者、无盗贼厄;九者、人见钦敬;十者、神鬼助持;十一者、女转男身;十二者、为王臣女;十三者、端正相好;十四者、多生天上;十五者、或为帝王;十六者、宿智命通;十七者、有求皆从;十八者、眷属欢乐;十九者、诸横消灭;二十者、业道永除;二十一者、去处尽通;二十二者、夜梦安乐;二十三者、先亡离苦;二十四者、宿福受生;二十五者、诸圣赞叹;二十六者、聪明利根;二十七者、饶慈愍心;二十八者、毕竟成佛。”5、如何亲近供养地藏菩萨?
佛陀和地藏菩萨,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说:在此堪忍世界、五浊恶世、末法时期,我们所处的客观世界是:众生福薄,多诸衰恼,国土数乱,灾害频起,种种厄难,怖惧逼扰,因此我们经常活在:睹世灾乱,心常怯弱,忧畏己身及诸眷属,不得衣食充养躯命,的忧怖之中,遇到的多半是:种种衰恼,不吉之事,扰乱忧怖。正是因为值此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国土,佛陀才在忉利天宫法会上,将我们殷勤付嘱给地藏菩萨,要地藏菩萨以大神通力,慈悲方便救拔我们。而地藏菩萨也在佛陀座前,发下深誓大愿,三白佛言﹕唯愿世尊,不以后世恶业众生为虑。《地藏经》中一再告诉我们﹕任何人若得闻,地藏菩萨名,见地藏菩萨形,知地藏菩萨功德,即是与地藏菩萨结上初缘,在大逼迫、大恐怖、大痛苦的紧急情况时,只要称念地藏菩萨圣号,地藏菩萨一定头头救拔。地藏菩萨更在“根聚法门众会”上,依据我们末世众生的福报资粮,为我们安排了:供养─敬礼─瞻视─称念读诵─悔过发愿,五步亲近供养地藏菩萨法门。让我们常能亲近他,与他更结深缘,于一切时、一切处都能得到,他的加持护念、守护长养。地藏菩萨的神力、慈悲、智慧、辩才和深誓大愿,是如是不可思议,地藏菩萨的法门,是如是简单易行,能:速满众生一切所求,能灭众生一切重罪,除诸障碍,现得安隐。问题是:我们愿不愿意,亲近地藏菩萨?我们当然希望得到,地藏菩萨的救拔,但是我们对地藏菩萨的确,也存在着许多的不解和错误的认识,让我们不敢、不愿、也不能亲近他。不然的话,就不劳阎罗天子,为我们担心,向佛陀请法,问道:世尊!是地藏菩萨既有,如是不可思议神力,云何众生而不依止,善道永取解脱?唯愿世尊,为我解说。在自己亲近地藏菩萨的过程中,探讨大家心中的疑问和错认,希望大家勇敢诚实来面对这些问题,重新正确认识地藏菩萨,方能排除一切,亲近地藏菩萨的障碍和干扰,尽快得到地藏菩萨的救拔。6、亲近地藏菩萨的法门
如何具体进行亲近地藏菩萨:
1 每天以灯明、烛火、烧香、鲜花、素果、净水,供养地藏菩萨圣像。条件不足时,一杯净水供养也行。2 每天早、晚敬礼地藏菩萨圣像。次数越多越好。3 每次敬礼时,即瞻视圣像,一瞻一礼。4 每天早、晚称念: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次数越多越好。5 每天或抄写、或读诵《地藏本愿经》一品。情况紧急时,一天读诵一本。
学佛人不用高谈冤亲债主
学佛人不用高谈冤亲债主
对许多净土行人来说,一个极为熟悉的词语,就是这个:冤亲债主;不仅熟悉,而且十分惧怕;这个你看不见,又摸不着的“幽灵”成为了念佛往生的最大障碍!有多少可悲的净土行人被其缠绕,身心倍受摧残!有多少可怜的净土佛子战战兢兢,惶惶不可终日;本来一个沉溺苦轮的生死凡夫,有幸得闻阿弥陀佛慈悲救度,则是应当欢喜庆幸;然而不仅没有被救度的欢庆,反而又背负了难以摆脱的精神枷锁,因此上,念佛往生的这条道上,又人为的设了个大大的障碍——冤亲债主!
都清楚,冤亲债主,就是我们在无始劫生死轮回中的一切有缘众,是冤与亲的业报循环;即是六亲:父母、子女、夫妻等;再者就是朋友、师长、邻里;总之,大凡一个人一生的所遇所见,所知所感的一切有情乃至一切无情,即一切有缘众皆是自己的冤亲债主——讨债、还债;报恩、报怨!在六道生死轮回的恩恩怨怨中相互缠绕,循环不已!现在的净土行人,所深陷的一个误区,一个怪圈里,就是把这个归结于那些幽冥界凶残狰狞异类;人们学佛,学会的是怎样用佛法对付这些不依不饶的异类,念佛是为了消除与平息他们的恩怨缠绕;这是对阿弥陀佛强缘救度的净土念佛一法的严重失信!因此,有许多净土念佛行人的内心不是在念佛,而是在念冤亲债主;故而一切法从心想生,他们所见当然是这些冤亲,而不是阿弥陀佛了!在这点上为我们做了生动淋漓的表演,就是陈晓旭的往生:在三百多高僧大德的临终助念中,没有阿弥陀佛的影子,而是“一拨一拨的冤亲债主”!而在最终又归结于陈晓旭没有真信,没有放下;其实,是不明净土往生之法理,因理上不明,正信自无从确立,那里能有真信!净土念佛一法,重在正信;因而是难信之法!然而怎么信,从何能以正确的入信,是应依照佛陀相应的经教,依尊净土宗开宗立教的善导祖师言教来确立,绝非没有章法没有规矩的人云亦云!如果我们真正认清了自己实实在在的是罪恶生死凡夫,才会把我们的心眼投向阿弥陀佛主动、平等、慈悲、不舍的救度!才能真正理悟:“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善导祖师为我们清晰无误的指出: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答曰:此有三义:一明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二明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三明增上缘: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应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当得到大悲慈父的亲缘,近缘,增上缘的三缘慈悲加持摄受,又有大悲慈父的往生保证,我们一定欢喜信受,无疑无虑;决定相续专念,往生必定!每一个念佛行人在依尊善导祖师的慈教,确立起了净土念佛的正信时,必定是完全明白了这句六字万德洪名的真实意义,从此往后,把我们自己全部交托与大悲慈父;此心此信,固若金刚;什么业障、冤亲,皆在这一句六字中化解消散;此时才真正的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惧,远离颠倒梦想,必定从这些人为所设的误区中走出,一心靠倒,专念,仰仗大悲慈父的救度,一路安然念佛,回归极乐故乡!往生极乐,必定成佛,成佛必然广度一切有缘众!
礼拜佛菩萨诵经为什么可以消业障?
礼拜佛菩萨诵经为什么可以消业障?
业障是一份因果关系中的恶果,同时它是你种的因所应得的果,那么除了你用另一份善因果去抵消它,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动它。而善因果就是功德,所以功德可以抵消业障。修佛修的是什么?修的是心,修出清静心,分辨心,善心,平等心,慈悲心,去除妄心,贪心,嗔心,痴心,执着心。大家都知道善恶就在一念之间,只有把心修正了修善了,才能保证不种恶因,从而避免恶果,所以修心为修佛第一要旨。念经拜菩萨,并不是说菩萨就把你的业障消掉了,而是因为念经拜菩萨就是功德,“果报不可思议”,“成就不可思议功德”。但正常情况下,功德会按天理的规定自动排序,不会主动去抵消某一个业障。而每当你企求菩萨慈悲,保佑你工作顺利,爱情如意等,菩萨可以动用神通慈悲用你的功德去抵消那一个特定的阻碍你事业或爱情的业障,从而使你变的顺利。你的功德和菩萨的慈悲神通缺一不可,但基础还是你自己的功德,一份善果去一份业障。如果有人只是拼命祈求菩萨而不作功德,不念经,那么菩萨也没有办法帮你。如果业障深,功德浅,所求同样不会成功。明白了这一切,那么我们就应该明白抓紧时日,利用每一分去修心积累功德。同时因为明白了功德和业障的深浅关系的影响,我们每个人可以针对自己的业障程度制定相应的短期修行目标:业障深的,平时总觉得什么都不顺,求菩萨念经很多但还不变好,这就是业障缠身阻碍非常。业障浅的,一念经就有感觉,求菩萨每求必应,那么就是本身有功德有修行,就要提高要求,修心积累功德最要紧。理解了这些道理以后,希望大家就能认清自己的命运是怎么形成的,不要在怨天尤人,推卸责任,而是放下包袱,专心修行,把所有等待的时间都用在念经修功德上,那么即使来世还在人界,那我们的每一天也会尽是好的果报,象生活在天上一样。
一生受苦很多,是不是前世修的不好
一生受苦很多,是不是前世修的不好
慧律法师
问:有的人一生受苦很多,如果按照因果来说,是因为此人前世一定修行不好吗?
慧律法师答:不要这样讲,一辈子受了很多苦,反而容易入道。不要把苦当作苦,一定要把苦当作是一种增上缘,这是观念的问题。一个人没有经过痛苦的洗礼,我们本身就不会珍惜我们的生命,也不懂得该怎么样修行。
所以吃苦在佛教来讲的话,不见得不好,逆境越多,成就它就会越大,是观念的问题。如果一个人的一生没有吃过苦,没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值得活下来的。这是上苍给我们一个痛苦,但是它后面有很重要的礼物,那就是能够自觉,能够觉悟,能够成佛。所以用痛苦来包装,然后打开痛苦的礼盒,里面却含有佛性,清净自在的佛性。所以这个是观念的问题。
不要把今天所受的苦,包括婚姻、经济、病苦,种种的,或者是儿女不孝顺、孤苦无依,把它当作一定是前世的业。当然佛教讲业的话,讲起来非常复杂,非常复杂。
所以,没有痛苦的人生是不值得活下来的,要想活得更灿烂,你必需要经过很多的痛苦。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如果没有经过痛苦、挫折,我们怎么能够动心忍性?我们怎么能够更成熟的、更进步的理解人生?
所以,苦,它是成就圣贤的阶段,就像你爬楼梯一样,每经过一个阶梯往上爬,你会气喘如牛,可是登到最高峰的时候,却看到那么漂亮的风景。没有一个圣贤没有经过吃苦他可以成就的,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现在是观念的问题,不要把吃苦当作是吃苦,要把吃苦当作是吃补。
问:是不是因为未成就某些人或某些事而自己受到痛苦?
慧律法师答:这个当然每种事情都是息息相关的。你今天你受苦,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佛法,不要白白的受苦。也不一定说是成就某一个人,其实人的生命里面都是环环相扣的,因缘生的东西谁也不能说它是独立的东西。所以你个人一定会影响别人,别人也会影响到你自己。
所以我不认为说是一定怎么样,只能成就某一个人所以我来受苦,应该用一个比较更高超的,就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世间没有真实性的东西,没有你、我、他。
简单讲所有的缘起法、因缘生的东西都是因为执着,因为主观意识承认客观,所以客观环境一直存在,存在你就一直误认为它是事实,这个就会迷茫我们的清净心。
所以师父还是劝导大家:云南这个区块,佛教比较弱,希望大家好好的听经闻法,不要说只懂得念佛而没有开智慧,这样不行的。一个人只有念一句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那烦恼来了你怎么办?人家讲也不听,劝也劝不来。佛教重视要念佛很重要,可是智慧也很重要啊。我们念佛很重要,智慧也很重要。你有智慧,你才有办法解决生命的迷茫跟你今天所发生的种种的疑惑。知道吧?
所以,今天所有存在的主观跟客观,自相跟共相的问题,自相就是你、我、他,共相就是存在的共业所感的世间,其实都是虚妄的东西,没有实在的东西。不要太在意这个世间的缘起缘灭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好不好?不要太在意这个世间的主、客二观所产生的对立的东西,这都是妄想。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