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低下→瘀斑不再,治疗关键竟在于此!
原创 张胜兵中医
血小板是人类血液中特有的有形成分之一,是负责血液凝结的重要成分,在止血和修复受伤血管上起着关键作用。
当血小板减少导致血液凝固功能下降时,轻微碰撞或摩擦就会引起皮下出血,以致皮肤出现瘀点和瘀斑。此外,血小板的减少会使鼻腔和口腔内小血管极易破裂,鼻出血或牙龈出血是其早期预警。
尤其是女性朋友,若出现经血量异常增多或经期延长,很可能也是血小板减少影响子宫内血液凝固所致。
从中医角度看,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可大致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
外感邪热时,热入血分,迫血妄行,可导致出血症状,进而影响血小板数量。
脾气虚损时,气不能摄血,血液易逸出脉外。脾肾阳虚则统摄无权,也会引发血液失于固摄。肝肾阴虚时,虚火上炎,灼伤血络。瘀血内阻时,血不循经,同样会出现各种出血表现。
我曾遇到过一位被皮肤瘀斑困扰10余年的患者,久病必虚,所以治疗该患者的关键就在于补气,再结合患者其它症状加减用药,一段时间的调理后,他的瘀斑等不适症状全部消失。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则我治愈的血小板减少症案例,希望能为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病情分析
【患者】:赵某,男,30岁
【主诉】:皮肤瘀斑10余年
【病史】:患者自述患血小板减少已有10余年,皮肤经常出现瘀斑,现症见遗精一月两三天,脸上偶尔长痘,大便先干结后顺畅,小便稍偏黄,纳可,寐可。左脉沉滑偏弱;舌红苔白,舌下稍瘀。
血小板与人体凝血功能相关。血小板减少可表现为皮肤粘膜出现典型的瘀点、瘀斑、鼻出血和牙龈粘膜出血。较少情况下,严重的血小板减少症可导致胃肠道、泌尿生殖道或中枢神经系统出血。血小板计数低于20x109/L时,可出现自发性出血或瘀伤。
血小板减少在中医中属于“血证”“发斑”“紫斑”“肌衄”“衄血”等范畴。
本例患者患血小板减少10余年,皮肤经常出现瘀斑,久病必虚,证属气阴两虚,脾不统血。
脾虚则水液运化失常,肠道津液不均则大便前干后畅。
气虚则下元不固则现遗精。
舌下稍瘀为气虚血行不畅而瘀滞。
患者属于气阴两虚,脾虚津亏,气虚不固之证,应以益气滋阴,健脾涩精为主。
用药思路
具体处方如下:
黄芪30g、知母10g、生地30g、玄参30g、麦冬25g、仙鹤草30g、生白芍10g、葛根15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芡实30g、生白术15g、党参10g、三七10g、丹参15g。10剂,水煎服,一日一剂,一日三次。
二诊:患者反馈小便黄,遗精减少。加黄柏10g清下焦相火,加五味子10g以酸敛固摄,继服10剂。
三诊:患者反馈腰部酸软,余症减轻。上方加六味地黄丸(熟地黄30g、牡丹皮10g、山药10g、茯苓10g、山萸肉15g),继服10剂。
四诊:患者反馈:症状减轻,但偶尔咳嗽,睡眠不佳,上方加桔梗、杏仁宣肺止咳,加炒酸枣仁30g养血安神。继服10剂。
患者自觉所有症状消失,恢复如常,遂停药。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方药解析
黄芪、党参配知母、白芍、葛根益气滋阴生津以治其本,更加增液汤(生地、玄参、麦冬)以增水行舟以治大便不畅;
生龙骨、生牡蛎、芡实、生白术健脾涩精;
三七、丹参活血化瘀,仙鹤草养虚止血。
【开方服药请找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切勿自行抓药服药!】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