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6日 星期四

全心全意且彻底投入修心。

全心全意且彻底投入修心。

巴沃法影


修心七要第七:修心之引导

修心的口诀非常简单,并非特定的哲学。
这些纯粹是噶举上师所称“奶奶的指点”之一。
[秋阳创巴仁波切 三乘法教系列摘引]






第43则、纵使命有难,仍善护二戒

此口诀在于要持守你所领受的两条誓戒,也就是皈依戒和菩萨戒。意思是就算赔上了性命,也要持守你的小乘和大乘戒律。首先,你应以一位行止合宜的佛教徒来过着一般的生活方式。而在那之上,要把修心专属的戒律和修持当成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你必须持守小乘和大乘的戒律,尤其是持守修心的修持。

第44则、当修三难事

三难事分别为“难以认出烦恼”、“难以克服烦恼”、“难以断除烦恼”。为了处理这些难事,你必须要认出烦恼、克服烦恼,并发愿永不再造烦恼。总体来说共有六个要点,也就是三难事和三对治。

要处理自己的烦恼或神经质是有难度的。当你被自己的神经质愚弄时,会相当难以认出烦恼,也相当难以克服烦恼,亦相当难以断除烦恼。因此当烦恼生起时,首先你得认出它就是神经质;

第二步,你得克服它,既然神经质源于自私自利、源于过度重视自己,因此克服的方法就是要斩断自我。

第三,你必须切断烦恼的相续,并誓愿永远不再制造这样的神经质。你需要生起决心,不再喂养神经质、不再受它吸引。为了克服烦恼,你需要采取猛烈的手段。



第45则、取三主要因

能使你成为真正佛法中人或菩萨的成因是什么?根据这条口诀,三种主要成因分别为:值遇善师、培养合于佛法的心和行止、拥有修持佛法的适宜环境。

第一个成因是值遇善师。你了解到,有一位能为你引介佛法的师长是多么不可或缺。

第二个成因是培养合于佛法的心和行止。你了解自己的心仍待调伏,但同时可能对人生和佛法有着各种可笑的野心。你可能是想成为老师、想撰写书籍,甚至是为了做生意而进入佛法。在蒋贡康楚著作《菩提大道》的时代,这类的野心还未如此泛滥,但如今却更形形色色。你也许认为一旦成了佛教徒,你就可以变成技巧高超的猎人、厉害的作家、伟大的菩萨、优秀的推销员,或是棒极了的娼妓。但这些野心并非全都那么好。相反地,你应该要达到一种能说出:“我要让自己彻彻底底、从头到尾都投入佛法中”的境地。

第三个成因是拥有修持佛法的适宜环境。你了解自己应对生命带着敞开的态度,并且要发展出可在经济上支持修行的维生方法。必须要顾及食物、衣服与栖身之处,而且你头顶上还得有个屋顶才行。

你应当努力保持这三种成因,并为自己能有如此机缘感到欢喜。


    
                                        
                        
  


第46则、留意三不失

有三种不应坏失者,亦即对善知识的虔敬、对修行的欢喜、对小乘和大乘戒律的持守。首先,对善知识的钦佩、忠诚、感恩之情不应衰退。其次,对修心的修持应抱持欢喜心,且对领受此教导的感激心亦不减少。第三,善护自己的一切行止与持守的小乘、大乘誓戒。对小乘和大乘戒律的持守不应坏失。而此刻则需要对修持大乘法教生起充满力道和干劲十足的态度。

上述的三则口诀是彼此相连的。“当修三难事”与如何开始有关;“取三主要因”与如何进行有关;“留意三不失”则与最终要面对的有关。

第47则、恒持三不离

你应全心全意且彻底投入修心。你的身口意三门都不离于修心。

第48则、诸般皆修无偏私,恒遍一心为关键

修心的修持要包含所有人事物。要在修行当中全然贯彻、无有偏私,绝不排斥自己体验到的任何际遇,这一点相当重要。



  

                               

 第49则、恒观引生怨怼境

时时禅修最为艰难的问题。若不立即着手禅修,则一旦困难生起时将很难克服。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