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9日 星期六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教育問題對成人來說,為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教育問題對成人來說,為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教育問題對成人來說,可以歸結為一種自我認識和自我指導。這對兒童也一樣。不過,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由於兒童尚未成年,給予他們指導就異常重要。其實,成年人有時也需要指導。如果我們願意,我們完全可以放任兒童按照自己的意願成長;而且,如果他們有2萬年的時間,且在恰當的環境下發展的話,他們也許最終可以適應現代文明的成年人的行為規範。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因為人生有限。因此,成年人必須關注並引導兒童的成長。
未知.gif
未知.gif
但是,這裏最大的困難莫過於對兒童的無知。如果說成年人要認識自己及其情感和愛憎的原因,即認識自己,本身就已相當困難,那麼,了解兒童,並在掌握豐富知識的基礎上去指導和引導他們就更是加倍的難事了。
個體心理學專門研究兒童的心理,這不僅因為這個領域本身的重要性,同時還因為我們能夠藉以認識成年人的性格特徵和行為方式。個體心理學有別於其他的心理學,它不能容忍理論和實踐的脫節。個體心理學集中研究整體人格,並將自己的科學目光投向整體人格對其發展和可能表現的充滿活力的追求。從這一立場出發,個體心理學的科學知識就是實踐知識,因為所謂知識也就是源於對錯誤和謬誤的認識;不論是心理學家、父母、朋友還是個體自己,誰要是擁有這樣的知識,誰就馬上懂得實際運用這些知識來指導人格的發展。
個體心理學所採用的這種研究方法,使得它的所有論述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按照個體心理學的理解,個體的行為是由個體的整體人格發動和指引的,因此,個體心理學關於人的行為的所有陳述都精確地體現了這些行為之間的相互關係,個體的行為反映了個體的心理活動。在引言部分,我試圖對個體心理學的觀點作一總體性的論述,並在以後各章比較詳細地探討引言部分所提出和各種相關問題。
未知.gif

關於人的發展的一個根本事實就是,人的心理總是充滿着有活力的、有目的的追求。兒童自出生起,就不斷地追求發展,追求偉大、完善和優越的希望圖景,這種圖景是無意識形成的,但卻無時不在。這種追求,這種有目的的追求主宰了我們一生的具體行為,甚至決定了我們的思想,因為我們的思想絕不是客觀的,而是和我們所形成的生活目標和生活方式是一致的。
整體人格內在於每個人的存在之中。每一個體代表了人格的整體性和統一性;同時每一個體又為其整體人格所塑造。每一個個既是一幅畫作,又是畫作的作者。個體是他自己人格的畫作者。不過,他既不是完美的畫作者,也不會對自己的靈魂和肉體具有完備的認識。他只是一個極易犯錯誤和不完善的存在。
在考察人格的建構時,需要加以注意的是,人格的整體及其獨特的生活目標和生活風格並不是建立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個體對生活事實的主觀看法的基礎上。個體對客觀事實的觀念和看法絕不是事實本身。因此,人類雖然生活在同樣的事實世界之中,但卻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來塑造自己。每個人都根據他自己對事物的看法來塑造自己,他的有些看法在心理上是健康的,正確的;有些則是不健康的,錯誤的。我們要永遠考慮到,個體在成長過程中會出現心理問題和障礙,特別是要考慮到他童年早期時的心理障礙和問題,因為這些心理問題和障礙會影響他後來的人生軌跡。
未知.gif
這裏以一個具體案例來進行說明。這是一個52歲的女人。她總是沒完沒了地貶損比她年長的女性。對此,她回想到,她童年的時候,由於她的一個姐姐得到了所有人的注意,她就總有一種屈辱感和無價值感。如果這裏可以運用個體心理學的一個「縱向」觀察方法來探討這一案例,那麼,我們就可以在這個女人的童年到其生命的晚期中發現同樣的心理機制,同樣的心理動力:她總是擔心別人看不起她;當她注意到別人更招人喜歡,處於更為有利的地位時,她就心生怨恨。因此,儘管我們對這個女人的生活或她的整體人格一無所知,但是,我們幾乎可以根據所了解的兩個事實來填補對她了解的空白。在這方面,心理學家就像小說作者一樣,運用一個確定的行為主線、一種生活風格或一種行為模式來建構人物的生活,以確保人物的整體人格不會被破壞。一個優秀的心理學家甚至能夠預測這個女人在特定情境下的行為,並能夠清晰地描繪出她獨特的「生命主線」所附帶的人格特徵。
個體的追求或有目的活動是以另一個重要的心理學事實為前提的,即人的自卑感。所有的兒童都有一種天生的自卑感,它會激發兒童的想像力,激勵他嘗試通過改善自己的處境來消除自己的心理自卑感。個人處境的改善會緩和自卑感。心理學把這種現象稱為心理補償。
未知.gif

自卑感和心理補償機制的重要一點是,它開啟了人們犯錯誤的巨大可能性。自卑感或許客觀上有助於個體完善,不過,它也可能導致單純的心理調適,從而會擴大個體和客觀現實之間的距離。或者,自卑感過於嚴重,當事人最終只是在心理上而不能在行為上加以克服,儘管這種補償性的心理特徵的形成也是必要的和必然的。
我們這裏把那些明顯表現出補償性的性格特徵的兒童分為三類:生來就衰弱或有器官缺陷的兒童;從小受到嚴厲管教、沒有受到父母慈愛的兒童;從小被寵壞的兒童。
這三種類型代表了問題兒童三種基本的處境;憑藉對這三種兒童的考察,我們可以更好地研究和了解正常兒童的發展。儘管不是每個兒童都是生而殘疾的,但令人吃驚的是,很多孩子都表現出某些由身體欠缺或器官缺陷所引發的心理特徵。我們可以從殘疾兒童中的極端例子來研究這些心理特徵的原型。對於被嚴厲管教或被嬌寵過甚的另兩類兒童而言,在實踐上,幾乎所有的兒童都在不同程度上屬於其中一類,或甚至兩者兼而有之。
未知.gif

上述三種基本處境都會使兒童產生欠缺感和自卑感,並會刺激兒童形成超越其自己潛力的雄心。自卑感和追求優越感是人生同一個基本事實的兩面,難以截然區分。在病理學上,我們很難判斷是過度的自卑感還是膨脹的野心對個體的傷害更大。兩者通常按照一定的節律,依次再現。過度的自卑感會刺激起兒童膨脹的野心,而這種野心有時又會毒化他的心靈,使他永不安分。這種不安分並沒有意義的行為;它不會結出任何果實,因為它受到了野心的過分澆灌。這種野心又與個體的性格的癖性糾纏在一起,不斷地刺激兒童,使他們變得過於敏感,並總是容易對傷害或蔑視動怒,並最終走向過度的自卑。
這種人(《個體心理學雜誌》充斥着這方面的個案)雖長大成人,才智能力仍沉睡未醒。他們變得「神經兮兮」,或性格怪僻。如若發展至極端,這種人最終會成為不負責任的人,或走向犯罪,因為他們頭腦里只有他們自己,而沒有別人。他們絕對是道德上和心理上的自我主義者。他們中的一些人迴避現實和客觀事實,為自己構築了一個全新的幻想世界。他們做着白日夢,沉溺於幻想世界之中,似乎幻想世界就是現實世界。於是,他們終於成功地獲得了心靈的安寧。而實際上,他們只是虛構出另一種現實,藉以達到心靈和現實的和解。
未知.gif

心理學家和為人父母者需要注意的是,所有類型的兒童在成長中所表現出來的社會情感的發展程度。社會情感在兒童心理的正常發展中起着決定性和指導性作用。社會情感的任何障礙都會嚴重危害兒童的心理發展。社會情感是兒童正常發展的晴雨表。
個體心理學就是圍繞社會情感的根本原則來發展相應的教育方法。孩子的家長和教育者不應該讓孩子只和一個人建立緊密聯繫。因為若是這樣,孩子勢必不能為將來的生活做好準備。
了解兒童的社會情感發展程度的一個好方法,就是仔細觀察他入學時的表現。剛進校門,兒童都將經歷人生最早和最困難的考驗。學校對兒童來說,是一 個新的環境。在這裏,兒童將表現出他們對新的環境是否準備充分,特別是對如何與人相處是否準備充分。
人們普遍缺乏幫助孩子做好入學準備的知識,因而,許多成年人在回想他們的學校生活時,總覺得那簡直是一場噩夢。如果教育得法,學校自然也能彌補兒童早期教育的欠缺和缺失。理想的學校可以成為家庭和現實世界之間的中介;學校不僅僅是一個傳授書本知識的地方,它還應該是傳授生活知識的生活藝術的場所。不過,在等待理想學校出現以彌補家庭教育缺陷的同時,我們也應該關注父母家庭教育的弊端。
未知.gif

對於家庭教育的弊端,學校只能起着顯示器的作用,這恰恰是因為學校還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環境。如果父母沒有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與他人相處,那麼,孩子在入學的時候就會感到孤立無援。他們會因此被視為古怪、孤僻的孩子。這反過來又會強化孩子初始的孤僻傾向。他們的成長由些受到傷害,並發展成為問題兒童。人們常把這種情況的出現歸咎於學校,殊不知學校只不過引發了家庭教育的潛在問題而已。
問題兒童能否在學校取得進步,個體心理學還沒有定論。不過,我們總能證明,如果兒童進入學校時遭遇失敗,那將是一個危險的信號。這與其說是學習的失敗,還不如說是心理上的失敗。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兒童開始對自己喪失信心。他們的氣餒情緒開始擴展,迴避有意義的行動和任務,總是儘可能地逃避,尋求自由自在之道和便捷的成功。他們不走社會所確定和認可的大道,而是選擇能獲取某種優越來補償其自卑感的私人小道。對於這些喪失信心的兒童來說,選擇最為迅捷的成功之道,最具吸引力。在他們看來,甩開社會的和道德的責任會給他們一種毫不費力的征服感,這比起走社會所確定的大道要容易得多。選擇捷徑顯示了他們內在的怯懦和虛弱,儘管他們所在行為卻表現出相當勇敢無畏。這種人只肯做十拿九穩的事情,藉以炫耀自己的優越。正如我們可以看到的那樣作奸犯科之人儘管表面上無所畏懼,骨子裏卻十分虛弱;我們同樣有機會看到,那些表面上勇敢無畏的兒童,卻在沒有什麼危險的環境中通過各種微小的跡象暴露出一定的虛弱感。例如,我們經常看到有些兒童(還有成人)在站立的時候不是挺直腰杆,而總是要依靠什麼東西。傳統的治療方法和對這種現象的理解均只針對這種症狀本身,並沒有注意到更為根本的環境問題。人們總是對這樣的孩子說,「站直了!」但事實上,孩子依靠在什麼上,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總渴求得到幫助和支持的心理。通過懲罰或獎勵,我們固然可以很快使這類孩子消除這種軟弱的表現,但他們強烈的渴求幫助的心理並沒有得到滿足。毛病的根源依然存在!只有好教師才能讀懂孩子的這些跡象,並以同情和理解去幫助孩子消除這種毛病的根源。



童年影響你的命運?為什麼說寒門在也難出貴子?

童年影響你的命運?為什麼說寒門在也難出貴子?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性格決定命運」,那麼,性格是如何形成的?性格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這些問題都可以從個體心理學中獲得清晰的答案。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在《理解人性》一書中強調:個體心理學強調個體與群體的關係密不可分,也就是說人的性格發展深植於社會關係中, 阿德勒在本書中首度提出「社會感」(gemeinschaftsgefuhl)的概念,強調人是一種社會的存在,社會感會伴隨人終身,這也是貫穿個體心理學的核心觀念。
未知.gif

一、一切行為皆源於自卑
古希臘偉大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說過「人的命運在於他的精神之中」。個體心理學認為人類精神的多有表情的都朝向一個目標,自卑感、欠缺感和不安全感決定個人存在的目標。兒童在生命之初,都或多或少地伴隨着自卑感,他們早早就意識到自己無法單槍匹馬地應付生活,如果家庭不給他提供支持,他將無法生存,這種自卑感是兒童努力奮鬥的驅力和起點,它決定兒童將如何獲得安寧與安全,也決定着他生存的目標。在生命伊始,他們就努力吸引父母的注意力,想要獲得認可,目的就是要使個體優於他所處的環境。



兒童對自己自卑感的理解隨着時間而變化,直到最後固化下來,並作為對自我的明確估價而表現出來,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靈魂不斷嘗試通過追求補償機制來擺脫自卑感,被稱為「自卑補償機制」,自卑感的補償,即追求優越,是個體心理學中心理動力的最主要來源。
「可塑性的基礎在於兒童努力想補償他的軟弱。數以千計的天才和潛力都產生於欠缺感的刺激。」
當自卑感的被自我強化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出現「誇大的自卑感」,兒童會害怕自己無法補償自己軟弱,他將要尋求一種過度補償,對權力和控制的追求可能會被誇大和強化,這種病態會阻礙和歪曲他的社會感。這種自我強化誇大的自卑感可能來自他物質環境的欠缺,也可能來自他身體器官的缺陷,性別和家庭格局出生次序也會影響個體的自我評價。
個體在追求優越的過程中所使用的方式會形成他的行為模式,阿德勒認為行為模式在兒童時期就已經形成,並且隨着兒童的成長,會日漸清晰,不會再發生改變,即個體很難偏離他童年形成的行為方式,性格即是個體行為模式的外在顯現。
未知.gif

二、攻擊型性格與非攻擊型性格
上文中我們提到,性格不是遺傳先天存在的,而是個體生活模式的外在表現,性格的形成是個體追求優越與社會感相互作用的產物。
當個體對權力和優越的追求目標超過社會感,就會形成一種攻擊型性格。
虛榮和野心是這種性格個體最典型特徵。虛榮使得個體喪失了與現實和他人的聯繫,與生活的關係變得扭曲,對生活充滿敵意,表現為尖刻批判的態度,通過貶低同伴來創造優越感,虛榮發展到相當的成都,會給生活持續不斷地加壓,抑制個人的全面發展,最終導致一個人的毀滅。在我們的文明中,虛榮心和野心鍾情於金錢和財富,變成對財富無止境追求。其次,忌恨、嫉妒、貪婪、仇恨都是攻擊型性格的明顯特徵。


與攻擊型性格相對應的是非攻擊型性格,有趣的是,非公型性格的人群雖然從不傷害任何其他個體,但他避免與人接觸,離群索居,同樣給人以敵意的印象。
未知.gif

未知.gif
隱遁是這種性格的明顯特徵。少言寡語,不直視同伴的眼睛,彼此分離,表現冷漠,但這種離群索居的表現方式在本質上是虛榮和野心,他們企圖同你給過強調他們與社會的差異來使自身凌駕於他人之上。
焦慮是一種格外廣泛的性格特徵,焦慮的人總是考慮自己多於考慮同伴,他們和生活的聯繫很少,以至於每一種境況的改變都會讓他們害怕,這種性格特徵會抑制他們的人格發展。
此外,懦弱、無教養的本能也是非攻擊型性格的特徵。所謂無教養的本能通常表現為不文明的行為習慣,髒亂,不遵守的規則,這種無教養行為讓人們覺得他們對社會和同伴很少有用,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兒童的不文明行是要獲得成人的注意。
三、學校是培養社會感的最佳場所
個體的童年經驗對其行為模式形成和性格產生着重要的影響。毫無疑問,家庭有着巨大的優勢,更好地照顧兒童並使兒童受到合適的教育。然而,不幸的是,當代家庭教育在極大的程度上幫助和唆使對權力和虛榮心的追求,在對兒童灌輸錯誤的觀念,不斷地提示孩子必須優於其他人,要比其他人都要更高一籌,而對社會感的培養和發展卻是有限的。
未知.gif

母親對兒童社會感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母子關係的扭曲會形成兒童某種程度的社會缺陷。如果母親不能實現對孩子的職責,兒童就沒有發展起任何社會感;如果母親過分發揮她的職責,就會使兒童社會感不可能超越母親而轉移到他人身上,從而就排斥了世界上的其他人。因此,伴有太多溫情的教育與沒有溫情的教育同樣是有害的。
學校是培養個體社會感的最佳場所。但現在經常出現的狀況是,掌握學校的個體將學校塑造成實現個人虛榮和野心的工具,舊式的權威在學校中重新建立。家庭如何做好的孩子性格發展的第一道關,教育如何回歸社會感培養的初衷,從目前來看,任重而道遠。

人最難的是認識自己,改變自己,個體心理學幫助我們從兒童經驗和生活模式的的角度分析個體性格的形成和發展,但與佛洛依德不同的是,佛洛依德認為性格驅動力是性的潛意識,阿德勒則認為性格目標的驅動力是自卑感的補償,並幫助個體改善和發展形成更適應社會的性格。

未知.gif

准爸爸讀阿德勒《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為寶寶補課先

准爸爸讀阿德勒《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為寶寶補課先

老婆懷孕24周了,快要迎接小寶寶了,自己興奮之餘,覺得有點緊張,也不知道為啥,找了半天原因,發現原因很簡單:此前這活沒幹過!瞬間沒了自信,趕緊買了相關的書籍充下電,也算臨時抱佛腳,聊勝於無,船到江心補漏遲,娃到生時方恨讀書少啊。
現在購了兩本書。分別是(奧地利)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韋啟昌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以及《P.E.T.父母效能訓練:讓親子溝通如此高效而簡單(21世紀版)》([美] 托馬斯·戈登 著;瓊林 )。



現在看的是前一本阿德勒《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

26s30000s855np41s294.jpg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生於187027日,逝於1937528日)
阿德勒(Alfred Adler ,生於187027日,逝於1937528日),奧地利精神病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曾追隨弗洛伊德探討神經症問題,但也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的心理學家。著有《自卑與超越》、《人性的研究》、《個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踐》、《自卑與生活》等,他在進一步接受了叔本華的生活意志論和尼采的權力意志論之後,對弗洛伊德學說進行了改造,將精神分析由生物學定向的本我轉向社會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學,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8860001016o586ss263.jpg

《自卑與超越》
這哥們的同年真是少見,三歲時,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又他幼年有兩次被車撞的經驗,使他十分畏懼死亡。五歲時,因得了肺炎,痊癒後決定當醫生。求學時成績平平,數學成績極差,在父親支持鼓勵下,他終成班上數學最好的學生。勵志兒童的楷模啊。不過因為兒時的創傷經歷和死亡的恐懼曾使他極度自卑,因此,他的人格理論始終圍繞着克服自卑而進行。
自卑與補償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個人追求優越的基本動力。阿德勒堅持自卑感是人的行為的原始的決定力量或向上意志的基本動力。在他看來人生本來並不是完整無缺的,有缺陷(包括身體缺陷)就會產生自卑,而自卑能摧毀個人,使人自暴自棄或發生精神疾病;另一方面它能夠使人發憤圖強,振作精神迎頭趕上,如此解決原始缺陷和追求優越之間的矛盾。



阿德勒認為,人對某些缺陷的補償是自卑的重要內容和表現。他說一個器官有缺陷的人會產生自卑情結令他盡最大的努力去補償以取得優越。他認為如果兒童順應或很少反抗,這種自卑感就帶有女性品質或使他成為生活的弱者,反之,兒童若奮起反抗,這種自卑感便帶有男性的品質。「任何形式的不受禁令約束的攻擊,敏捷,能力,全力以及勇敢,自由,侵犯和殘暴的特製都是男性所具有的品質。」
可以說,阿德勒的學說以「自卑感」與「創造性自我」為中心,並強調「社會意識」。主要概念除了自卑與補償外,還有是創造性自我、生活風格、假想的目的論、追求優越和社會興趣。


《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
這本《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培養》還沒有讀完,不過本書的主旨觀點還是很贊同的。阿德勒反覆強調要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培養孩子獨立、自信、勇敢、不畏困難的品質和與他人合作的意識及能力。一句話,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這才是兒童教育的首要目的。其他諸如怎樣幫助孩子積累書本知識以提高他們的智力這一類問題則是兒童教育的枝節和皮毛。這點很關鍵,高屋建瓴,引領全書,我贊同這種觀點,所以這本書還是要好好讀,取其精華,身體力行的。


此外,這本書同時還討論了人的天性、遺傳的作用等問題,既獨到又深刻。人的底層動力源自自卑麼?個人的人格在幼兒時期就已經形成了麼?如何用正確的方法幫助孩子培養健全的人格?所有喜歡了解的人(了解孩子、了解自己),都會從本書獲益。
翻譯的質量也是不錯的,買這種外文名著,需要先在網上查閱下版本優劣,翻譯水平很是影響閱讀的,有些不厚道的,竟然存在分包幹活翻譯甚至機器翻譯的,更可氣的是還有某網站主追的,推薦寶媽寶爸有時間的話可以看看。

祝願小寶寶健康降生,快樂成長。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績,而是人格教育

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績,而是人格教育
 周老師教育園 

1537588806311n2r0n26086.jpg


今天,我們要一起讀的書是《兒童的人格教育》。
「每一個有拖延習慣的兒童背後,總有一個事無巨細為其整理收拾的媽媽。」孩子人格的形成,受其家庭環境尤其是父母的教育教養方式的影響。
因為兒童不成熟,所以,給予他們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兒童的教育和成長需要成人給予一定的關注和引導。
而最讓家長困擾的是,即使很用心,但孩子的成長仍然不夠理想。
為什麼?最大的原因是我們對兒童教育的無知。
著名的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在《兒童的人格教育》中給出了具體的理論和方法,值得家長們仔細閱讀。他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美國正面管教協會認證高級導師,從事正面管教培訓工作30多年,有20多年學校教學工作的經驗,教授過小學到高中的學生、特殊兒童、高風險兒童……,他的個體心理學影響了很多人。
《兒童的人格教育》一書是世界教育名著,作者從個體心理學的角度研究兒童教育問題,從「人格的統一性」、「自卑感」、「優越感」,「社會情感」,這幾個貫穿始終的關鍵詞,來解讀兒童行為背後的心理。

swipe.png


我們跟着作者的理論,來了解兒童的心理歷程,會很深刻地明白,如何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不要總關注孩子的缺點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一個愛磨蹭的孩子,會被父母一直提醒催促加快速度,孩子學習成績不好的家長,則總是為孩子的學習而苦惱。
我們在關注孩子的行為時,往往總是更關注於其缺點。
如果我們的孩子多次重複犯一個錯誤,我們就會不自覺地將這個問題放大,甚至帶有偏見地看待小孩,從而使用比較嚴厲的手段來懲罰孩子的錯誤行為。
比如一個孩子多次在吃飯的時候拖拉,家長們會說:「我家孩子不喜歡吃飯,吃飯習慣不好」,並會將注意力集中在此,如果孩子達不到家長的要求,家長會批評,甚至給予懲罰。


其實,比起懲罰,我們更應該去探討孩子多次發生這些錯誤背後的根源。
對缺點的誇大關注,就像我們聽音樂時,總是過分看待單個新音符的重要性,把它從整段旋律中隔離了出來,而沒有從整段地音樂中去看待它。
兒童的每一個行為都表達了其全部的生活和個性人格。
兒童人格統一性的發展就是行為和行為的表現方式協調統一為一個單一模式,這在兒童幼年就開始了。
而這個現實通常會被大多數人所忽略。

家長應該對孩子追求優越感
給予正確引導

作者講了一個14歲小男孩的案例,當被問及他自己的童年印象時,小男孩回憶說,在6歲的時候意識到自己還不能吹口哨,他感覺極為痛苦。
可是某一天當他走出自己家時,他突然成功地吹了口哨,他感覺非常驚奇,以至於相信這是上帝附身,讓他吹口哨。

這個案例清楚地表明一種心理學事實:人們對於優越感和成功的不懈努力,而這種努力自然與自卑感直接相關。
這個心理學反映在現實中,會出現兩種情況,「優越情結」與「自卑情結」。
有的孩子會渴望追求卓越,但很多時候他們將需求轉向別人的認同,從而可以表現自己,希望自己特別亮眼,用「非凡」的動作去取悅他人。
如果一個孩子處處要別人肯定,並非他認為自己不好,而是他不願平凡。
兒童的這種努力向上的願望越強烈,他們給自己設定的目標也就越高,並以此來尋求可以證明自己具備這種較高能力的證據。
但是這些能力往往超出了人類的能力範圍,於是他便勾勒出一幅近似於上帝的藍圖,想像自己無所不能。
作為家長,我們要學會引導孩子,告訴孩子:「你不需要『變得特別』才能與眾不同,你本身就是獨一無二的」。
而且,如果我們以一種溫和、關愛和理解的方式來培養這些兒童,那麼我們總會驚訝地發現,他們會展現出一些我們未曾發覺的智力和能力。
雖然每個家長都明白,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着重要的影響,但是,大多數家長對兒童發展依賴於環境給予了錯誤的解讀,尤其是對於多子女家庭來說。實際上,在同一個家庭中,不同的孩子所處的家庭環境是不同的。


家長要研究每個孩子在家庭中所處的地位,以及孩子的個性特徵,不能公式化地使用同一規則來教育不同的兒童。
尤其是當兒童出現令人不滿意的狀態時,最好要記住,決不能粗暴、盲目地對待孩子,相反,家長應該總是鼓勵他們,試圖向他們解釋現實生活的意義,這樣,在他們的自我幻想和現實世界之間,就再也不會存在巨大的鴻溝。


正確對待孩子的自卑心理

如果家長沒有正確看待和引導孩子的優越感心理,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有的孩子會出現生理問題,其實,這是他自卑感的表現。
尤其是當孩子在爭取優勢的進程中困難重重,或者對器官劣勢的心理反應嚴重到難以承受的地步時,就會有自卑感。
作者舉了一個14歲孩子的事例,從小備受家人關注的他,在漸漸長大後,發現自己受到的關注度減少,便出了一個新花招,就是口吃。


因為他發現通過口吃,他可以將本來消失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回來了,在學校也是如此。因為口吃,他發現老師要花很多時間在他身上。
實際上,口吃是他想贏回優越感的自卑行為。
這時的自卑感是一種反常的、過度的情結,它必然促使人們尋求可以輕易就獲得的補償,以及表面上的滿足感。
與此同時,由於這種過度的自卑感放大了困難,使人們知難而退,從而成為成功路上的絆腳石。
學會讓孩子正確對待自卑是一堂很重要的課程,因為一個人對待自卑的不同態度,將決定了他人生的喜樂與悲苦、成功與衰敗。
如何引導孩子的自卑狀態呢?
首先必須增加他們的勇氣,使他們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其次還要以一種富有同情心的態度和他們建立起友好關係。
再次,利用這種友好關係來鼓勵孩子,使他們對自己的精神和身體力量充滿信心,相信只要自己勤勤懇懇,堅持不懈,勇於實踐及充滿勇氣,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取得進步和成就。
在兒童的教育過程中,最大的錯誤就是父母或教育家給正處於迷途的兒童預言了一個惡意的結局。



永遠不要去相信,我們羞辱或奚落一個孩子就可以影響他真的改善自身的行為。

注重培養孩子的社會情感

阿德勒認為,人類在一定程度上必須依賴集體才能取得成就。所以,我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社會情感。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生活風格通常形成於他四五歲時。在這段時間,家長必須培養孩子的社會情感以及適應社會所必要的靈活性。
在他五歲時,他對自己的生活環境的態度通常已經成形固定,而且在他餘下的生命中幾乎保持相同的態度和方向。
他對外部世界的感知仍然保持不變,他會陷入自己感知的範圍內而無法自拔,不斷地重複他最初的心理機制,重複這種心理機制所導致的行為。此時,社會情感被限制在個體的精神視野範圍內。
◎仔細觀察孩子入學時的表現
了解孩子的社會感情的一個好方法,是仔細觀察他入學時的表現。剛進校門,孩子迎來了一個對他最早和最嚴峻的考驗。
理想的學校應該是連接家庭和廣大現實世界的中介物。它不僅提供書本知識,而且還應該是一個傳授生活的學問和生活的藝術的地方。
如果父母沒有教育好孩子如何與他人接觸,那麼,孩子進入學校時就會感覺落落寡合,孤立無援。
他們因此會被視為古怪的孩子。這樣,孩子從一開始就感到孤立無援、束手無策,這樣的狀態會隨着時間變得越來越厲害。
他們的成長由此受到壓抑,他們也就變成行為問題兒童了。
家長通常會把這種情況的出現歸咎於學校,其實,學校只不過引發了家庭教育的潛在問題而已。
家長需要做的是,讓孩子練習怎樣與人打交道,培養孩子跟他人友好交往的能力。
小孩到了 3 歲,就得安排他們和其他孩子一道玩耍,使他們不至於懼怕生人。
否則,以後孩子與人交往時就會變得局促不安、臉紅,對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敏感異常,並且對他人會產生敵視態度。
通常那些被寵壞的孩子才會有這種特徵,這些孩子總想着「排擠」他人。

◎避免過分寵愛呵護
每一個新的環境都可被視為對兒童的準備能力的一種測試。
「小孩沒有養成整齊清潔的習慣」——這意味着母親經常為他做事。
「他總是很靦腆」——這意味着孩子對家裏依戀很重。他仍會有受到父母過分寵愛或者呵護限制的感覺。這加深了孩子應付新環境的難度。
但父母都習慣性地認為自己的孩子「年紀小,不懂事」「這些太危險,不要去做」,事無巨細地過問孩子的每一件事情,什麼事情都不肯放手讓孩子去做,「你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或者「這樣不行,那樣才可以」。
打着疼愛孩子的名義,過度地干涉孩子的生活,把孩子作為弱者對待,容易扼殺孩子的思維發展和行動能力。
如果父母較早就注意矯正這些特徵,那麼,孩子以後長大成人就可免去許多麻煩。
如果一個孩子在頭三四年里受到良好的培養——和其他孩子共同遊戲、參與集體活動——他就不會變得靦腆和以自我為中心。
孤身獨處的孩子才會有精神錯亂和神經病症——這種人對他人不感興趣,無法與他人合作。
因此,教育孩子,父母只要從旁守護,主動、親密地與孩子溝通,不要過度干涉孩子的行為,這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更能養成自立的能力,也更能與社會和諧共處。

不要過度斥責和毆打孩子

作者講了一個事例,有的孩子在學校犯了錯誤或者成績沒考好,當家長知道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或者看到孩子的學習成績單時,往往是給予批評,甚至懲罰。
對於孩子來說,在學校已經受到了老師的批評,回到家中,父母再嚴厲責罰,孩子在雙重的責罰之下,容易產生逆反心理,他們將不會把糟糕的成績單或者在學校的不佳表現告訴父母,還可能產生逃學、仿造父母在成績單上簽名等等。
作為家長,當我們對孩子的行為不滿,想試圖重塑一個孩子的生活模式時,必須以一種最謹慎的態度對待這件事,同時,還要確保這件事有一個正確良好的結果。
一味斥責只會讓孩子失去勇氣、受到傷害,或許能收到一時的效果,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反而使孩子越來越我行我素,成為染上惡習的最佳訓練方式。
尤其是孩子在學校受到批評,回到家時,阿德勒認為,最好不要毆打孩子。
一個孩子在老師的糾正教育後回到家中,卻發現父母的鞭打教育也在等着他們,這將是一件非常悲哀的事情。孩子們經常由於同樣的錯誤而受到兩次處罰,而我們認為,懲罰一次就足夠了。

阿德勒認為「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他們通過體驗而學習」,經歷能夠喚醒沉睡的心靈,只有體驗到的才能變成自己的,並且最終成為一種生活態度的徹底改變。
在現代社會中,很多家長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其實,最好的教育,不是給孩子多麼充裕的物質條件,以及將孩子送往多麼名貴的學校,而是給孩子一個完整的人格和豐富的內心世界。
對於家長來說,學會了解孩子的心理,要懂得:其實經歷就是最好的教育,要花點時間陪伴和引導孩子體驗生活。
幸福本身不是你獲得多少,而是你感受到了多少。
讓孩子感受精神的力量,不僅是讓孩子知道你在關心愛護他,而是你真正理解他,知道他的難處,了解他的希望和夢想,鼓勵他幫助他,讓孩子知道人有尊嚴有力量,可以突破面前的一切困境,並在相互的關愛中獲得完善的人格體驗。
溫馨提示:世界記憶大師網上免費公開課開始了,只要您認真聽課就能讓您或者您孩子迅速愛上學習,同時至少提高十倍以上的記憶力,機會難得。(感興趣的朋友留意下方評論區)【愛孩子,就讓他比別人更強大】




阿德勒兒童心理學,問題兒童行為背後的目的是什麼?

阿德勒兒童心理學,問題兒童行為背後的目的是什麼?
 北師名遠國際教育 


為什麼孩子們會陷入問題行為呢?厭學,不願意寫作業,多動,抗拒指令,上課搗亂、捉弄老師,擾亂課堂?甚至大喊大叫,又或者沉默不語,完全無視老師和家長的存在?有教育專家說,要多鼓勵,要強化正面行為,但是有家長發現,堅持鼓勵了一段時間,剛開始好像有作用,但逐漸發現孩子遇到一點挫折,就很容易放棄,或者說,聽不到表揚就沒有動力,陷入了「只能表揚不能批評」的怪圈裏。




與其他教育觀點不同,阿德勒兒童心理學提倡「既不可以批評也不可以表揚」的做法。為什麼會有這樣看上去似乎非常不合理的教育主張呢?現代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人的問題行為背後的心理可以分為五個階段來考慮。

4r60000477n4s572np9o.jpg

第一個階段:稱讚的要求。
兒童在這個階段熱衷扮演「好孩子」的角色,就好像在單位上班的人,在上司和前輩面前盡力表現出幹勁和順從,想要聽到表揚。看上去沒有任何問題對不對,但阿德勒兒童心理學認為,這裏面存在一個很大的陷阱,如果一個人的目的始終是「獲得表揚」,進一步的心理需求就是「在群體中獲得特權地位」。如果一直藉助這個手段去教育孩子,結果會變成「如果沒人表揚就不干好事」或者「如果沒人懲罰就幹壞事」,甚至有些兒童還會表現出一些作弊或偽裝以獲得表揚的不良行為。正確的應對辦法是,教育者或領導不能只是關注「行為」,還必須看清其「目的」。不應該是做了好事才關注孩子,而是關注他們日常生活的細微言行,與孩子獲得共鳴。



第二個階段:引起關注。
好不容易做了「好事」卻沒有獲得表揚,也沒能在群體中取得特權地位,或者原本就沒有足夠的勇氣和耐心完成「能獲得表揚的事」。人就會想,「得不到表揚也沒關係,反正我要與眾不同。」在這個階段,兒童的心理需求已經不是想要獲得表揚,而是考慮如何才能與眾不同。如果不能成為「好孩子」而變得特別,就做一個「壞孩子」來達到博取關注。積極的孩子會惡作劇、搗亂、破壞規則,可能觸犯了老師,但也有可能讓其他孩子覺得自己是個「英雄」。消極的孩子則表現出學習能力低下、丟三落四、愛哭等行為,通過扮演弱者來換來關注和特別的地位。
阿德勒認為,前兩個階段的問題孩子教育重點,是通過足夠尊重的方式來告訴孩子,其本身就很有價值,並不需要非常特別,就可以逐漸幫助孩子糾正問題行為。但第三個階段之後的情況會變的比較麻煩。

4r60000479ror53037p4.jpg

swipe.png

第三個階段:權利爭鬥。
不服從任何人,反覆挑釁,發起挑戰,企圖通過挑戰勝利來炫耀自己的」力量」,來獲取特權地位。比如髒話、脾氣暴躁、甚至是抽煙、偷盜、破壞規則。消極的孩子則會表現出堅決的不順從,無論如何訓斥都沒有用。如果發現孩子表現出這個階段的特徵,只要爭鬥不涉及法律問題,老師或家長一定要立刻「退出爭鬥場」,否則這個爭鬥會愈演愈烈。等孩子情緒平復,再通過前兩個階段的教育方法,幫助孩子。
第四個階段:復仇/尋求憎惡
下定決心挑戰權利爭鬥,並沒有成功,也沒有獲得特權地位。這樣戰敗的人就會想到去「復仇」。試想一下,稱讚的要求、引起關注以及權利爭鬥,這些都是「希望更加尊重我」的渴望愛的心情的體現。但是,當發現這種愛的需求無法實現的時候,人就會轉而尋求「憎惡」。索性在憎惡的感情中關注我吧!進入「復仇」階段的孩子,目標不是做「壞事」,而是反覆做「對方討厭的事」。自殘行為和自閉症在阿德勒心理學看來就是「復仇」的一環,通過傷害自己或貶低自己的價值來控訴「我變成這樣都是你的錯」。這種情況下,老師或家長往往束手無策,因為越是插手去管,孩子越是認為找到了「復仇」的機會,這種情況下,需要求助沒有利害關係的第三方專業人士的幫助。



第五個階段:證明無能
為了被人當成「特別的存在」,之前想方設法,但都沒有成功,父母、老師、同學對自己甚至連憎惡的感情都沒有,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導致人會有放棄的想法。如果到了這個階段,周圍人的關心、督促也都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是一種沒有用的期待。開始對什麼都不感興趣,主動放棄一切,拒絕一切課題和周圍人的期待。幫助那些已經開始證明無能的孩子,對於心理專家來說也是相當困難的任務了。
幸運的是,現實生活中,大部分孩子的問題行為都是處於第三個階段之前,在防止問題行為進一步惡化這方面,教育者的作用就非常地大。


了解這五個階段,回想自己的學生時代,是不是也有一些類似心理狀態的影子呢?阿德勒認為,人生來就有「追求卓越,超越自卑」的心理需求。正是這個需求導致人從小孩子時期就不斷地尋求在社會環境下被認可,如果這個需求不能被正確地引導,就很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行為。


4r610004737qq3o3r86q.jpg


阿德勒簡介:出生於1870年的奧地利,與同時期的弗洛伊德和榮格一起,被稱為心理學的「三大巨頭」。著作有《超越自卑》、《兒童教育心理學》等。日本作家岸見一郎和古賀史健近幾年合著的《被討厭的勇氣》和《幸福的勇氣》是研究阿德勒心理學淺顯易懂的著作,出版後迅速風靡,成為亞馬遜年度圖書銷量冠軍,受到極大的歡迎。阿德勒心理學相關的書籍,一直與教育的話題相關,而且有很多關於兒童和青少年心理方面的理論研究,可以說非常適合教師和家長來閱讀。

天真者與孤兒

1436779053-3990016380.png
  
Carol Pearson的寫作並不是很友善,在「天真者與孤兒」一章36頁的內文中,只給了三個極為簡要的標題,讓讀者在閱讀上相當地抓不著頭緒而感到吃力。我在此幫忙找出一個較為明確的架構,讓有心閱讀的人,可以比較有個脈絡可以依循。簡單的說,這一章首要的三個重點分別是1.孤兒沒有自行站立啟程的能力;2.孤兒有失落的痛苦情緒;以及3.孤兒對失落的錯誤解釋。再加上以上三項困難都需要有一個真誠的外力來加以協助,因此可以理出本章一共有的四個重點。

一、孤兒的本質是失依與無能
孤兒原型是一個在心理學裡經常出現的概念。阿德勒描述人在出生時處於一種無能自卑的狀態;艾瑞克森說明人在幼年時必須經歷印任、自主、主動與勤勉等幾個發展階段,都是在說明於生命發展的起步階段,經歷了沒有能力且失去依靠的心理狀態。

然而,孤兒狀態卻不一定只發生在人類生命的早期經驗之中。當我們說一個人走出舒適圈,面對創痛事件,或者是如神學家所說的被逐出伊甸園,以及詩人所說的走在荒原之上,也都是在說明人離開了原本可信賴及預期的生活環境,獨自踏上艱困、陌生與前途不明的旅程。

二、孤兒有強烈的憤怒、絕望與恐懼等的情緒
孤兒的情緒是被遺棄而感到絕望;面對外在凶險的現實而感到不安與恐懼。孤兒有很深的憤怒而責怪;可能會否認失落的事實而抓著天真不放;感到迷失、空虛與絕望;感到恐懼而渴求安全感。未獲得真誠協助的孤兒會採用了虛假的角色形式,如虛假的殉道者、鬥士、流浪者、或是魔法師。

三、孤兒的錯誤信念導致不真誠與受虐的關係
孤兒的罪惡與自責,形成一個二元對立的絕對主義,善惡、對錯、優劣等等,而形成要求完美的伴侶、偉大的領袖、快速的效果、立即的滿足等。更常因為自身的不好,而置身於負面虐待的關係之中。孤兒有權威性格虔誠追隨、完全交託臣服、偶像崇拜、剷除異己,與不真誠的救贖者形成共依附、受虐的狀態。
除非孤兒能夠「有知」--完全地投入與全然地接受自己感到哀傷與絕望、感受到危機四伏的恐懼、覺察自己的權威性格與犬儒主義,不然就會不斷地更換依附的對象,形成一種近乎邊緣型格的狀態。

四、真誠救援者提供的協助
  •   孤兒的任務是學習希望與信任希望。童話故事提供了這類希望的舉例--孤兒找到了親生的父母、繼承了龐大的家產、嫁給了英俊的王子,而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所以先必須有個「一度救援者」提供希望來誘導孤兒踏上探索之旅,希望可以是一筆財富、工作、才能、或者是愛情。
  •   提供真誠的依靠來協助孤兒超越指責與對錯的窠臼,使其不再有罪有應得、咎由自取的心態,使其減少自責與責怪他人的錯誤投射。
  •   提供愛來幫助解開自責的枷鎖、不必獨自承受痛苦並鼓勵負責任的心態,例如基督教說明耶穌替世人贖罪;支持團體強調不是個人的錯誤而重視團體支持的力量;以及在敘事活動中以信任、外化與引導負責為三項主要的工作範疇。

    藉由孕育成功的經驗來修正孤兒各種錯誤的投射--找的一個努力的目標,誘導孤兒起身上路,提供暫時的依靠,引導學習給予付出並獲得成功經驗,使其獲得效能感而相信能夠為自己而戰、掌理自己的生命、求取適當的協助。總之是要讓孤兒去發現自己的力量與自我價值,並相信能夠改變所生存的環境與狀態,孤兒便已經準備好脫離孤兒的身分,走向生命的下一個階段的旅程。

2018年12月17日 星期一

改變習慣就䏻改变命运!

改變習慣就䏻改变命运!

济群法师 
文:济群法师
习惯从哪里来?无非就是某件事我们做多了,想多了,以致成为自然。比如,我们习惯于每天见到哪些人,习惯于每天做些什么,习惯于每天吃些什么。一旦这种习惯固定下来,就会逐步发展为某种生命模式,成为我们的性格。所以说,性格就是习惯的积累,又会逐步发展为我们的人格,发展为我们的生命品质。观察一下就会发现,我们现在的许多性格,其实是和生活习惯密不可分的。
这些习惯和性格,又决定了命运的不同走向。所以说,命运不是上天的赐予,不是偶然的机遇,而是由我们自己所设定,是由不同行为所决定。这种决定命运的因素,佛教称之为“业力”。所谓“业”,又可看做我们的生命程序。造作地狱之因,就是编写进入地狱的程序。种下人天善因,就是编写进入人天善道的程序。我们编写不同的程序,就会进入不同的世界,不同的生命轨道。所以,我们要改变命运,也要从改变心行程序做起。如果我们有能力改变心行,改变习惯,就有能力改变命运。反之,如果无法改变现有的性格和习惯,那改变命运不过是空话而已。
我们的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选择,二是创造。这也是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的关键所在。桌子不会选择,房子不会选择,动物的选择能力也相对较弱。而人具有理性,具有抽象思维,不仅能选择、判断,还能在选择、判断后进行创造。也正因为这两大特点,人类才创造了五千年文明。而在改造世界的同时,自身命运也随之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心就是命运的主宰。
但在很多时候,某些行为一旦形成习惯,心就会不知不觉地进入惯性轨道,被其所控,不是我们想改变就能轻易改变的。这就必须借助修行来调整,事实上,这正是修行的难度所在。因为习惯是由日积月累而来,有着根深蒂固的力量。这种力量,就像地球引力将我们固定在地球一样,使我们难以超越,难以摆脱当下的凡夫状态。曾经有位教授说要学佛,但起因却是为了戒烟。因为他烟抽三十年,尼古丁对其有很强的控制力,可他又检查出肺部病变。医生警告说:再抽烟马上完蛋。他当然珍爱生命,但每天要和尼古丁的诱惑进行斗争,身心俱疲,就希望通过学佛来解决这一问题。
这一理由固然有些可笑,但却说明,习惯一旦形成,对身心都有极大的控制力,若不痛下决心,是很难加以改变的。除了决心,我们还应了解生命发展的规律。依循这一规律,才能切实地规划未来,改变命运。
阅读 34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傲慢如何给自己带来障碍的

傲慢如何给自己带来障碍的

希阿荣博堪布 
听闻佛法时,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注意力经常从聆听、辨析法义上偏离,而有意无意地挑法师的毛病,觉得法师这里讲得不够清楚、那里讲得不够究竟,语速不是太慢就是太快,对佛法的理解不如自己正确,如果这种念头频繁地出现,就该小心傲慢正在障碍我们的闻思了。
虽然佛陀也一再告诫大家不要盲目接受他的教法,要理性地分析、判断、验证,你可以对法师所讲的内容提出疑问,但应就事论事,不针对个人,无论怎样仍然要保持对法师的敬意。
普通世间人对待传授世俗知识、技艺的老师都知道要尊敬,学佛的人动不动就看不起向自己传授佛法的老师,这实在有点说不过去。做人基本的修养都没有,还怎么学佛呢?
若是自心不清净,就算在佛菩萨身上也能看到一堆毛病,可是这样做对自己有什么好处?像是捡破烂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习惯性地四下寻找,看有没有破烂,这样到头来自己得到的只是一堆破烂而已。
闻思修行佛法是一趟探索诸法实相、还原本来面目的旅程,但愿我们不要把它变成一趟拾荒之旅。
傲慢几乎是无孔不入的。
人们多么喜欢攀比,生活中到处有竞赛,论胜负。别人比自己强就嫉妒,不如自己就倨傲,与自己差不多就更要争得激烈。有时故意贬低别人,抬高自己。即使勉强承认别人的优点,也会不屑地说:“你好你的,我就这样,也挺好,没必要向你学什么。”
嫉妒、倨傲、争强好胜,这些都是傲慢。细观察下,我们平时的情绪常常处于傲慢烦恼中。
傲慢的基石是“我”,因此对治傲慢的一个方法就是随时随地观察自己,看自己的身体、身体的行动和感觉、内心的感受、思想等是怎样不停地变化的,由此而慢慢体会到:并不存在一个常恒一体、独立、绝对的“我”。“我”既不存,心怀傲慢自以为是也就显得可笑了。
建立无我的见地需要长时间反复地观察、串习,这样做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采用其他更简单易行的辅助性方法对治傲慢,比如养成自省的习惯、忏悔罪障、赞叹他人功德、对人以礼相待等。
学佛使我们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和世界,尤其是金刚乘的教法,把修行人与事、物、心原本的状况连接,一切是那样直接、清新、纯粹!你需要放下成见,去认知、学习和体验,像学步的婴儿一样谦卑而热切。
可是我们多么习惯有成见和经验撑腰,否则就觉得心里没有底,总想走回头路或半途而废。一再跌倒、饱受挫败时仍然保持对正法和佛陀的信心,是多么难。
但我们要知道,无始以来在轮回中形成的观念和习气不可能一朝一夕改变,所以闻思修行遇到困难在所难免,几乎所有修行者和成就者都是这样从困境中一步一步坚持走下来的,我们又有什么好抱怨和灰心的呢?
因为不能了达法义或修行进展不顺利而对正法和佛陀产生怀疑,认为佛陀所教导的不对,这是不合理的。
过去和现在都有无数修行者在学习和实践佛陀的教法,并且他们当中许多人以自己的修行成就验证了佛法的真实不虚,所以我们最好还是不要以个人暂时的失败去否定一个被反复证明为有效的修行体系吧。
——希阿荣博堪布《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


從我的 iPhone 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