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获得证悟之时,“我”或“自己”才不会延续到一个新的生世里...
宗萨钦哲仁波切

许多宗教都警告说,在死亡时,信徒会出现在一位审判官面前,审判官衡量其好坏行为,然后把那些好事比坏事做得多的人送进天堂,把那些坏事比好事做得多的人送入地狱。另一方面,佛教则教导说,你唯一会面对的审判官就是你自己的心。
假设你从朋友那里偷了东西并侥幸没被抓到,虽然你逃过惩罚,但仍然需要面对自己,而你的良心多年来一直让你感觉糟糕透顶。同样,当你死亡时,出于内疚,你的良知会确保你记得自己这一生所有伤害他人、不和善的言语和行为,而那些记忆会令你受苦。但是,除了你自己,并没有另一个外部实体居高临下地审判你;没有力量强大的全能者在一组秤上衡量你的好坏行为,或者在一册庞大的账簿中记录你曾经做过的一切。对于你此生的种种行为,不会有任何外在的判决。

佛教徒相信,我们每个人所积聚的因与缘,只要没有障碍遮止,也没有成熟为果报,便不会自行消散。你的所有起心动念、一言一行,无论引发这些行为的背后意图是好意、仁慈、善良的,或是恶意、不仁慈、报复性的,只要该业没有被净化,你就会得到果报。当然,可以将此诠释为一种审判。然而,是你在评判自己的动机和行为,而不是某个外部实体。
基本上,你的死亡、死后经历和未来投生,是由你在诸多生世中积聚的因缘、意图和行为所决定。

佛教告诉我们,天堂与地狱都是心的状态。所以,取决于你对自心的控制程度有多少——基本上,就是你在世时是否有为死亡做好准备——死亡时,你可能会想象自己正在经历天堂或是地狱;你看到的景象取决于你自心的投射。或许你不会看见佛教圣典中描述的牛头地狱狱卒,然而你的想象力所幻化出的生物可能更加丑恶骇人。顺带一提,牛头狱卒之类的人物全都是象征性的。
如果具有正确的准备和动机,你可以体验阿弥陀佛刹土的投射,那是一个佛教版本的天堂。但是,如果你的习气是由负面情绪所驱动,那么你的心很可能会投射出一个丑陋、恐怖、激烈多变的景象:地狱道。无论是哪种情况,这两种体验都是心的创造与投射,两者都不存在于你心的外面,因此天堂与地狱皆非外存。

死后,“我”、“自我”或“灵魂”会继续吗?会的。就像你一生中一直都有一个“我”,死后也继续会有一个“我”。昨天的“我”延续成今天的“我”,去年的“我”延续成今年的“我”,而今天的“我”将继续成为死后的“我”。
这个“我”与亚伯拉罕宗教中说的那个“灵魂”宗教概念并不相同,这个“我”只是一个假名虚设的想法。换句话说,“我”是一个幻觉。但不要因为“我”是一个幻觉就鄙视它,我们所有的幻觉都具有非常强大的力量,而“我”这个幻觉是其中力量最强大者。

《牛津英语词典》告诉我们,亚伯拉罕宗教认为灵魂是“人类或动物的精神或非物质部分,被认为是永恒不死的”。这些宗教也相信:动物及其它生物的灵魂与人类的灵魂不同。另一方面,佛教徒则相信“连续性”;我们相信这个“我”或“自己”的想法在死后将会持续存在,进入一个新的生世中。但是,当然我们还必须记住,“相续”概念是一个世俗谛(相对真理),就像所有世俗谛一样,起自一个有欺的心。
如果我划一根火柴点燃一支白色蜡烛,然后用那根蜡烛点燃一支蓝色蜡烛,在白色蜡烛和蓝色蜡烛上燃烧的是同一个火焰吗?是也不是。“是也不是”适用于所有的世俗谛。如果你问,今天的你和明天的你是一样的吗?答案是“是也不是”,因为有一个延续,但只是处于相对层面而已。
唯有获得证悟之时,“我”或“自己”才不会延续到一个新的生世里。一旦获得证悟,“我”的概念即不复延续,“时间”的概念亦然。因此,对证悟者而言,没有相续或转世这一回事。
基本上,在身体死亡之后,心会继续。而在佛教中,心比身体更重要。没有心的身体毫无意义;而且身体就像衣服,可以更换和被取代。
從
2019年7月2日 星期二
只有认清“盗贼”、“地雷”和“宝藏”,你才不会错用心!
只有认清“盗贼”、“地雷”和“宝藏”,你才不会错用心!
净界法师

什么是依他起性?
我们一个念头起来具足三性,你要正确的判断,什么是盗贼、什么是地雷、什么是宝藏,你才不会错用心了。所以这个三性在整个唯识的修止观是非常关键的,你要马上判断出来:哪些是你的错误的认知、哪些是一种正确的功德、哪些只是一个过渡的桥梁,你不用管它的。好,我们先把这个三性里面,第一个依他起性先把它念一遍:
一、依他起性
依--依托;他--众缘。谓宇宙万法,皆须依托众缘而得生起,即以赖耶种子为因,借诸众缘而生。万法既依托众缘而生,则所现如幻如化,无有实体,但有缘生之假名、假相、假用,此即依他起性。
这个依他,这个依就是依托,这个他,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这个一切法,它自己不能生起来,它要假借自己以外的很多因缘。
比方说这个杯子,这个杯子的存在,杯子它自己可以把自己变现出来?不可以。它要假借很多很多的业力,你自己的业力、众生的业力,那么也就是说,就是这个他,就是指自己以外的众多因缘。那么什么叫做众多因缘?就是宇宙间的万法,就是我们这一期的身心世界,是依托众缘而生。什么叫众缘?就第八识的业种子,还有我们临终的那个攀缘执著的心的结合,而所现的一种如幻如化的一个假相,这个假相是空体的,它只有暂时的假名、假相、假用,就是依他起性。
依他起自性,就是由业力的种子变现出来的那么这一部分。诸位,当你的阿赖耶识是个种子的时候,它有善恶的概念,只要这个种子变成果报了,这个果报就没有对错了,它对你就不能构成障碍。我们在乎那个种子,因为那个潜伏的功能,在临终是有引导性的。一旦种子变成果报,这一部分你就不要在乎了,因为它已经是一种能量的释放,它对你的来生没有影响了。
诸位,我们以前都是把心放错了,我们以前注意依他起性,我们注意果报,而忽略了我们第八识潜伏的那些种子善恶的功能,其实这个你错了。当这个种子变成果报的时候,你就不用怕它了,因为它对你来生不会构成影响了。

什么是遍计所执性?
第二个是我们要注意的遍计所执性,我们把它念一遍:
二、遍计所执性
遍——周遍;计——计度。凡夫六、七识,不了诸法之依他起性如幻如化,于中妄执为实我、实法,无时无处不周遍计度,此即遍计所执性。
这种周遍计度执著,我们看它的解释:就是这个第六识跟第七识,它不能了达诸法的依他起性是如梦如幻。就是当我们的业力变成果报的时候,本来这个果报,已经变成果报了,它已经对你不能构成威胁了,因为它那个种子功能已经被破坏了,但是我们一般人太重视果报,就把今生的果报,执著是真实的,就心随境转,就把心住在这个果报当中,就产生了生命的盲点——我法二执了。这个是我们要注意的,这个是对往生最大的障碍,那个执著的,执著那个假相的心态。我们解释一下:
我们在心接触果报的时候,第一个当然是感受,可能是快乐感受,也可能痛苦的感受,但感受是没有形相的,一种直觉,那么感受很快过去以后,第六意识就开始活动了。第六意识,它会产生一个取相跟分别,当第六意识开始活动的时候,它会把外在的相状,把它转成你内心的影像,这是第一个,第六意识开始透过你的想象力,把外相转成内相,然后,再把它加以分别。这一分别以后,这个相状就有变化了,如果你是乐观的人,你的相状,会往好的方向变化;如果你是一个悲观者,你的相状,就往不好的方向变化。
所以这个第六意识一旦安立名言以后,这个相状就产生变化了,但这个问题还没有在这里喔。那么一般人把相状加以分别以后,大部分的相状就过去了,但是有少数的相状被保留下来,就是它给你一个特殊的感受,特别是给你快乐的感受,或者特别痛苦的感受。那么这种感受,太强烈的感受,第六意识它的影像,快乐痛苦的感受,会刺激到第七意识的我爱执。当第六意识的「妄想」跟第七意识的这个「我执」结合以后,那就构成你生命的盲点了。因为你透过取相分别到执著,那么这个影像对你来说就是一个轮回的力量了(仅仅有妄想,还不是轮回的力量)。
我再讲一次,我们的生命就像放电影一样,它是从小到大一幕一幕的放,这个都没有错,生命在释放果报都没有错。但是我们的心跟这个影像接触的时候,取相这个也没错,你第六意识把这个众生的共业,转成你自己的业力,你自己受用影像,这个也没错。那么第六意识取相以后,开始分别,这个地方,错的还不是很严重,开始分别了:这个东西是好的、是坏的,把生命开始对立了,好、坏区分出来,安立名言了,这个地方问题也不大。
但是有的影像给你印象太深刻了,它对你的刺激太大了,那么它会大到怎么样?惊动第六意识背后的老板,就第七意识出来,它把第七意识引出来,那么当第七意识出来的时候,它会把你特殊感受的影像,就住在这个影像上,然后这个影像就永远活在你的心中,形成一种引导你轮回的力量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死掉以后,我们会来投胎,因为你心中有太多执著的影像在里面,在误导你。带有执著的妄想,这个就是遍计所执性,你最好在临终之前,把这些心中的地雷都清干净。
什么叫临终起颠倒?这个就是「颠倒」!你心中累积太多这种我执、法执的影像,这个临终随便一个影像出来,就是一个轮回的力量——爱取,这个就是一个问题点,就是盲点了。第二个,就是经过你的取相分别执著,那么这个影像就留在心中,变成一种遍计所执性了,这第二个。

什么是圆成实性?
我们看第三个:圆成实性。
三、圆成实性:圆——圆满;成——成就;实——真实。即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显此遍常体非虚谬,亦名真如、法性等。
那么圆成实性,它也是依他起而生的,所以依他起性,它会产生两种结果:一个是你错误的理解产生遍计执;第二个是正确的了知走上圆成实。
好,我们看圆成实性,圆成实,我们先看这个成,关键在这个成,它是一种清净解脱的功德,叫「成」,一种成就一种清净解脱的功德,而这个功德是圆满的,它普遍一切的时间空间,等到你得到以后,它是一切时一切处都可以受用的,它是真实的、它是没有变化的。
也就是说,我们依止二空的智慧,那么就着依他起当中开显的诸法二空真如的实性,那么这种实性,是普遍的、是常住的、是真实不虚妄的,叫做真如或者法性等。
当我们遇到依他起的时候,你不生起执著,你知道它的本体是无所得的,你能够保持不迷、不取、不动,那么你就累积了一个圆成实性。那么圆成实性,它是解脱轮回的力量。
所以诸位,我们面对因缘的时候,我们生命会累积两种力量:一个遍计执的力量,你的执著的力量,这种力量会引导你轮回生死;第二种力量是圆成实的力量,它会让你从生死里面解脱出来。所以我们现在是两种力量都有。
所以轮回的根本,与其说业力,你不如说执著更为直接。没有执著,这个业力不能串成果报的。
相状永远没有错,是你抓着相状不放。所以是这个遍计执,问题不在依他起。依他起只是在显现过去的业力,这个业力释放完它本来自己会消失掉,那么为什么在你的心中永远没有消失掉?因为你把它抓住了,而这个就是你临终的地雷了。
什么叫做颠倒想?就是这个,销我亿劫颠倒想,就是「带有执著性的妄想」这种妄想不多,你一生可能只有两三个,但是只要有一个出来,你今生的修行就前功尽弃了,因为你的佛号的力量,绝对不是它的对手。
所以我们在修无分别智的时候,诸位要知道,你要破的是什么?破遍计执,不是破相状,破你的执取。你把相状放掉就好了,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在讲无分别智之前,先知道无分别智所对治的是什么。
那么无分别智所对治的是遍计执,所要成就的是二空的心性,就是恢复到你内心的平等。你的心本来是清净的,你之所以不清净,是你自己去惹尘埃的,所以破遍计执,开显圆成实,这个就是无分别智的目的。--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
净界法师

什么是依他起性?
我们一个念头起来具足三性,你要正确的判断,什么是盗贼、什么是地雷、什么是宝藏,你才不会错用心了。所以这个三性在整个唯识的修止观是非常关键的,你要马上判断出来:哪些是你的错误的认知、哪些是一种正确的功德、哪些只是一个过渡的桥梁,你不用管它的。好,我们先把这个三性里面,第一个依他起性先把它念一遍:
一、依他起性
依--依托;他--众缘。谓宇宙万法,皆须依托众缘而得生起,即以赖耶种子为因,借诸众缘而生。万法既依托众缘而生,则所现如幻如化,无有实体,但有缘生之假名、假相、假用,此即依他起性。
这个依他,这个依就是依托,这个他,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这个一切法,它自己不能生起来,它要假借自己以外的很多因缘。
比方说这个杯子,这个杯子的存在,杯子它自己可以把自己变现出来?不可以。它要假借很多很多的业力,你自己的业力、众生的业力,那么也就是说,就是这个他,就是指自己以外的众多因缘。那么什么叫做众多因缘?就是宇宙间的万法,就是我们这一期的身心世界,是依托众缘而生。什么叫众缘?就第八识的业种子,还有我们临终的那个攀缘执著的心的结合,而所现的一种如幻如化的一个假相,这个假相是空体的,它只有暂时的假名、假相、假用,就是依他起性。
依他起自性,就是由业力的种子变现出来的那么这一部分。诸位,当你的阿赖耶识是个种子的时候,它有善恶的概念,只要这个种子变成果报了,这个果报就没有对错了,它对你就不能构成障碍。我们在乎那个种子,因为那个潜伏的功能,在临终是有引导性的。一旦种子变成果报,这一部分你就不要在乎了,因为它已经是一种能量的释放,它对你的来生没有影响了。
诸位,我们以前都是把心放错了,我们以前注意依他起性,我们注意果报,而忽略了我们第八识潜伏的那些种子善恶的功能,其实这个你错了。当这个种子变成果报的时候,你就不用怕它了,因为它对你来生不会构成影响了。

什么是遍计所执性?
第二个是我们要注意的遍计所执性,我们把它念一遍:
二、遍计所执性
遍——周遍;计——计度。凡夫六、七识,不了诸法之依他起性如幻如化,于中妄执为实我、实法,无时无处不周遍计度,此即遍计所执性。
这种周遍计度执著,我们看它的解释:就是这个第六识跟第七识,它不能了达诸法的依他起性是如梦如幻。就是当我们的业力变成果报的时候,本来这个果报,已经变成果报了,它已经对你不能构成威胁了,因为它那个种子功能已经被破坏了,但是我们一般人太重视果报,就把今生的果报,执著是真实的,就心随境转,就把心住在这个果报当中,就产生了生命的盲点——我法二执了。这个是我们要注意的,这个是对往生最大的障碍,那个执著的,执著那个假相的心态。我们解释一下:
我们在心接触果报的时候,第一个当然是感受,可能是快乐感受,也可能痛苦的感受,但感受是没有形相的,一种直觉,那么感受很快过去以后,第六意识就开始活动了。第六意识,它会产生一个取相跟分别,当第六意识开始活动的时候,它会把外在的相状,把它转成你内心的影像,这是第一个,第六意识开始透过你的想象力,把外相转成内相,然后,再把它加以分别。这一分别以后,这个相状就有变化了,如果你是乐观的人,你的相状,会往好的方向变化;如果你是一个悲观者,你的相状,就往不好的方向变化。
所以这个第六意识一旦安立名言以后,这个相状就产生变化了,但这个问题还没有在这里喔。那么一般人把相状加以分别以后,大部分的相状就过去了,但是有少数的相状被保留下来,就是它给你一个特殊的感受,特别是给你快乐的感受,或者特别痛苦的感受。那么这种感受,太强烈的感受,第六意识它的影像,快乐痛苦的感受,会刺激到第七意识的我爱执。当第六意识的「妄想」跟第七意识的这个「我执」结合以后,那就构成你生命的盲点了。因为你透过取相分别到执著,那么这个影像对你来说就是一个轮回的力量了(仅仅有妄想,还不是轮回的力量)。
我再讲一次,我们的生命就像放电影一样,它是从小到大一幕一幕的放,这个都没有错,生命在释放果报都没有错。但是我们的心跟这个影像接触的时候,取相这个也没错,你第六意识把这个众生的共业,转成你自己的业力,你自己受用影像,这个也没错。那么第六意识取相以后,开始分别,这个地方,错的还不是很严重,开始分别了:这个东西是好的、是坏的,把生命开始对立了,好、坏区分出来,安立名言了,这个地方问题也不大。
但是有的影像给你印象太深刻了,它对你的刺激太大了,那么它会大到怎么样?惊动第六意识背后的老板,就第七意识出来,它把第七意识引出来,那么当第七意识出来的时候,它会把你特殊感受的影像,就住在这个影像上,然后这个影像就永远活在你的心中,形成一种引导你轮回的力量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死掉以后,我们会来投胎,因为你心中有太多执著的影像在里面,在误导你。带有执著的妄想,这个就是遍计所执性,你最好在临终之前,把这些心中的地雷都清干净。
什么叫临终起颠倒?这个就是「颠倒」!你心中累积太多这种我执、法执的影像,这个临终随便一个影像出来,就是一个轮回的力量——爱取,这个就是一个问题点,就是盲点了。第二个,就是经过你的取相分别执著,那么这个影像就留在心中,变成一种遍计所执性了,这第二个。

什么是圆成实性?
我们看第三个:圆成实性。
三、圆成实性:圆——圆满;成——成就;实——真实。即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显此遍常体非虚谬,亦名真如、法性等。
那么圆成实性,它也是依他起而生的,所以依他起性,它会产生两种结果:一个是你错误的理解产生遍计执;第二个是正确的了知走上圆成实。
好,我们看圆成实性,圆成实,我们先看这个成,关键在这个成,它是一种清净解脱的功德,叫「成」,一种成就一种清净解脱的功德,而这个功德是圆满的,它普遍一切的时间空间,等到你得到以后,它是一切时一切处都可以受用的,它是真实的、它是没有变化的。
也就是说,我们依止二空的智慧,那么就着依他起当中开显的诸法二空真如的实性,那么这种实性,是普遍的、是常住的、是真实不虚妄的,叫做真如或者法性等。
当我们遇到依他起的时候,你不生起执著,你知道它的本体是无所得的,你能够保持不迷、不取、不动,那么你就累积了一个圆成实性。那么圆成实性,它是解脱轮回的力量。
所以诸位,我们面对因缘的时候,我们生命会累积两种力量:一个遍计执的力量,你的执著的力量,这种力量会引导你轮回生死;第二种力量是圆成实的力量,它会让你从生死里面解脱出来。所以我们现在是两种力量都有。
所以轮回的根本,与其说业力,你不如说执著更为直接。没有执著,这个业力不能串成果报的。
相状永远没有错,是你抓着相状不放。所以是这个遍计执,问题不在依他起。依他起只是在显现过去的业力,这个业力释放完它本来自己会消失掉,那么为什么在你的心中永远没有消失掉?因为你把它抓住了,而这个就是你临终的地雷了。
什么叫做颠倒想?就是这个,销我亿劫颠倒想,就是「带有执著性的妄想」这种妄想不多,你一生可能只有两三个,但是只要有一个出来,你今生的修行就前功尽弃了,因为你的佛号的力量,绝对不是它的对手。
所以我们在修无分别智的时候,诸位要知道,你要破的是什么?破遍计执,不是破相状,破你的执取。你把相状放掉就好了,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在讲无分别智之前,先知道无分别智所对治的是什么。
那么无分别智所对治的是遍计执,所要成就的是二空的心性,就是恢复到你内心的平等。你的心本来是清净的,你之所以不清净,是你自己去惹尘埃的,所以破遍计执,开显圆成实,这个就是无分别智的目的。--净界法师《唯识学概要》
腹式呼吸法详解:呼吸到脐,寿与天齐!
腹式呼吸法详解:呼吸到脐,寿与天齐!

我们平常呼吸的方法是胸廓一开一合,带动整个肺脏进行活动,将空气容纳到肺脏当中去,进行吸收和排出。如果大家有心的话,可以观察一下小孩,小孩在呼吸的时候,胸部一开一合的同时,小腹也是一起一伏,这种方法就叫做腹式呼吸法。

在中国古代的养生术里边,有一句名言叫做“呼吸到脐,寿与天齐”。也就是说,如果呼吸可以深到肚脐的话,寿命是非常长的,这种深长的呼吸法对养生是非常有积极作用的。
所谓"腹式呼吸",即是运用腹部进行的辅助呼吸动作。明代养生家冷谦所著的《修龄要旨》中有:"一吸便提,气久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其中就包含了腹式呼吸的养生要旨。
腹式呼吸,古书描述有风箱的意思。在呼吸的时候,肚子好像是皮囊风箱,肚子鼓起来,皮囊进气,然后慢慢放松,皮囊出气。

腹式呼吸的好处
第一,扩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能使胸廓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张,使肺下部的肺泡得以伸缩,让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改善心肺功能。
第二,减少肺部感染,尤其是少患肺炎。
第三,可以改善腹部脏器的功能。它能改善脾胃功能,有利于舒肝利胆,促进胆汁分泌。腹式呼吸可以通过降腹压而降血压,对高血压病人很有好处。
第四,可以按摩内脏,促使其蠕动。腹式呼吸的时候,人体腹部的这些经脉、脏腑都在进行同步运动和起伏。这就使得人体的五脏六腑和四肢各个部分进行了吸氧。一个升清,一个降浊。升清和降浊的功能恢复得特别好,就可以使人的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第五,对安神益智有好处。腹式呼吸让身体吸入更多的氧气,也让全身经气流通。
第六,减肥。使身体血液循环及含氧量增加,加速燃烧体内脂肪。
第七、使人的皮肤细腻。中医说“肺主皮毛”,一个人如果肺气很足,那他的皮肤就会非常细腻、紧致,从而达到美容祛斑的效果。
第八,改善生殖系统。腹式呼吸增加了腹部的运动,进而强健了腹腔内的生殖系统,对妇科和男科的问题都有所改善。
腹式呼吸的方法及注意要点
腹式呼吸的原则是把腹式呼吸跟胸式呼吸配合进行,就是在胸式呼吸的同时增加腹部的鼓起及回缩。
具体方法如下:
在吸气时把腹部鼓起,呼气时把腹部缩回;

腹式呼吸注意要点
第一,呼吸要深长而缓慢。
第二,用鼻呼吸而不用口。
第三,一呼一吸掌握在 15 秒种左右。即深吸气(鼓起肚子) 3—5 秒,屏息 1 秒,然后慢呼气(回缩肚子) 3—5 秒,屏息 1 秒。
第四,每次 5—15 分钟。做 30 分钟最好。
第五,身体好的人,屏息时间可延长,呼吸节奏尽量放慢加深。身体差的人,可以不屏息,但气要吸足。每天练习 1—2 次,坐式、卧式、走式、跑式皆可,练到微热微汗即可。腹部尽量做到鼓起缩回 50—100 次。呼吸过程中如有口津溢出,可徐徐下咽。
修练这个是内在的感觉越来越舒畅 ,对集中精神很有帮助。若小孩子最好能从小养成这种习惯更好。
腹式呼吸法有2个版本:
1)呼气8秒,吸气8秒,止气8秒;
2) 呼气12秒,吸气6秒,没有止气。
呼吸要慢到连手指放到鼻前5厘米也感觉不到气流的程度。呼吸感觉不到自己的声音。
正确的腹式呼吸法为:开始吸气时全身用力,此时肺部及腹部会充满空气而鼓起,但还不能停止,仍然要使尽力气来持续吸气,不管有没有吸进空气,只管吸气再吸气。然后屏住气息 4 秒,此时身体会感到紧张,接着利用 8 秒的时间缓缓的将气吐出。吐气时宜慢且长而且不要中断。
做完几次前述方式后,不但不会觉得难过,反而会有一种舒畅的快感。实际上测定呼吸时的脑波,可以知道在吸气时屏住气息的瞬间则大鸣大放,而且在吐气时 α 波也持续出现。也就是说,屏住气息可以使得 α 波更容易出现。
注意:在进行腹式呼吸的时候,心态一定要安详空灵,从而让心胸扩展, 达到身心统调的效果。
腹式呼吸诀要
呼吸要诀:细、静、稳、长!呼吸的时候,意念放松,不要想着口鼻,意念放在下丹田,也就是小腹的位置上。
呼吸越慢越好,越匀越好,越深长越好,吸的时候,好像在闻花香,吐的时候,好像是大雁平沙落地,不用力。
每天有意识地练习腹式呼吸半个小时,或是在早晚,分别有意识地呼吸100下,时间长了,便是日常的呼吸习惯。
做腹式呼吸时,体内会产生一种前列腺素的物质,可消除活性养,并且扩张血管的功能。

当你做腹式呼吸法,活动横隔膜时,它会从细胞内渗入血管及淋巴管,去除活性养的毒素、促进血液循环。此外,做腹式呼吸可使腹部的各个内脏,皆得以受到呼吸节奏的刺激。这种刺激透过神经,做为一种和缓的呼吸节奏的自我调节信号传至脑,脑在接受这些刺激之后便成为 α 状态。
人靠呼吸存活,呼吸停止人马上就会死亡,呼吸重要到几乎等於人生,只有呼吸的人才有生机。
然而一般的人大都只用浅呼吸过活 ( 胸式呼吸 ) ,因此只使用到 1/3 的肺,另外 2/3 的肺都沉积著旧空气。如果运用腹式呼吸法 ( 呼吸意识化 ) 进行呼吸,肺就能够完全被使用。
腹式呼吸能够让体内充分取得气的功能,同时也摄取更足够的氧气。如此一来,既可净化血液,更能促进脑细胞活性化。
所谓好的呼吸是在意识之下「缓缓」进行的,另外「深深的」也很重要。换言之,意识之下既缓且深的呼吸法是造就 α 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腹式呼吸法可使脑波维持在 12 赫兹以下,就大脑生理而言,就是 α 波最容易出现的时候。

我们平常呼吸的方法是胸廓一开一合,带动整个肺脏进行活动,将空气容纳到肺脏当中去,进行吸收和排出。如果大家有心的话,可以观察一下小孩,小孩在呼吸的时候,胸部一开一合的同时,小腹也是一起一伏,这种方法就叫做腹式呼吸法。

在中国古代的养生术里边,有一句名言叫做“呼吸到脐,寿与天齐”。也就是说,如果呼吸可以深到肚脐的话,寿命是非常长的,这种深长的呼吸法对养生是非常有积极作用的。
所谓"腹式呼吸",即是运用腹部进行的辅助呼吸动作。明代养生家冷谦所著的《修龄要旨》中有:"一吸便提,气久归脐,一提便咽,水火相见。"其中就包含了腹式呼吸的养生要旨。
腹式呼吸,古书描述有风箱的意思。在呼吸的时候,肚子好像是皮囊风箱,肚子鼓起来,皮囊进气,然后慢慢放松,皮囊出气。

腹式呼吸的好处
第一,扩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能使胸廓得到最大限度的扩张,使肺下部的肺泡得以伸缩,让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改善心肺功能。
第二,减少肺部感染,尤其是少患肺炎。
第三,可以改善腹部脏器的功能。它能改善脾胃功能,有利于舒肝利胆,促进胆汁分泌。腹式呼吸可以通过降腹压而降血压,对高血压病人很有好处。
第四,可以按摩内脏,促使其蠕动。腹式呼吸的时候,人体腹部的这些经脉、脏腑都在进行同步运动和起伏。这就使得人体的五脏六腑和四肢各个部分进行了吸氧。一个升清,一个降浊。升清和降浊的功能恢复得特别好,就可以使人的清气上升,浊气下降。
第五,对安神益智有好处。腹式呼吸让身体吸入更多的氧气,也让全身经气流通。
第六,减肥。使身体血液循环及含氧量增加,加速燃烧体内脂肪。
第七、使人的皮肤细腻。中医说“肺主皮毛”,一个人如果肺气很足,那他的皮肤就会非常细腻、紧致,从而达到美容祛斑的效果。
第八,改善生殖系统。腹式呼吸增加了腹部的运动,进而强健了腹腔内的生殖系统,对妇科和男科的问题都有所改善。
腹式呼吸的方法及注意要点
腹式呼吸的原则是把腹式呼吸跟胸式呼吸配合进行,就是在胸式呼吸的同时增加腹部的鼓起及回缩。
具体方法如下:
在吸气时把腹部鼓起,呼气时把腹部缩回;

腹式呼吸注意要点
第一,呼吸要深长而缓慢。
第二,用鼻呼吸而不用口。
第三,一呼一吸掌握在 15 秒种左右。即深吸气(鼓起肚子) 3—5 秒,屏息 1 秒,然后慢呼气(回缩肚子) 3—5 秒,屏息 1 秒。
第四,每次 5—15 分钟。做 30 分钟最好。
第五,身体好的人,屏息时间可延长,呼吸节奏尽量放慢加深。身体差的人,可以不屏息,但气要吸足。每天练习 1—2 次,坐式、卧式、走式、跑式皆可,练到微热微汗即可。腹部尽量做到鼓起缩回 50—100 次。呼吸过程中如有口津溢出,可徐徐下咽。
修练这个是内在的感觉越来越舒畅 ,对集中精神很有帮助。若小孩子最好能从小养成这种习惯更好。
腹式呼吸法有2个版本:
1)呼气8秒,吸气8秒,止气8秒;
2) 呼气12秒,吸气6秒,没有止气。
呼吸要慢到连手指放到鼻前5厘米也感觉不到气流的程度。呼吸感觉不到自己的声音。
正确的腹式呼吸法为:开始吸气时全身用力,此时肺部及腹部会充满空气而鼓起,但还不能停止,仍然要使尽力气来持续吸气,不管有没有吸进空气,只管吸气再吸气。然后屏住气息 4 秒,此时身体会感到紧张,接着利用 8 秒的时间缓缓的将气吐出。吐气时宜慢且长而且不要中断。
做完几次前述方式后,不但不会觉得难过,反而会有一种舒畅的快感。实际上测定呼吸时的脑波,可以知道在吸气时屏住气息的瞬间则大鸣大放,而且在吐气时 α 波也持续出现。也就是说,屏住气息可以使得 α 波更容易出现。
注意:在进行腹式呼吸的时候,心态一定要安详空灵,从而让心胸扩展, 达到身心统调的效果。
腹式呼吸诀要
呼吸要诀:细、静、稳、长!呼吸的时候,意念放松,不要想着口鼻,意念放在下丹田,也就是小腹的位置上。
呼吸越慢越好,越匀越好,越深长越好,吸的时候,好像在闻花香,吐的时候,好像是大雁平沙落地,不用力。
每天有意识地练习腹式呼吸半个小时,或是在早晚,分别有意识地呼吸100下,时间长了,便是日常的呼吸习惯。
做腹式呼吸时,体内会产生一种前列腺素的物质,可消除活性养,并且扩张血管的功能。

当你做腹式呼吸法,活动横隔膜时,它会从细胞内渗入血管及淋巴管,去除活性养的毒素、促进血液循环。此外,做腹式呼吸可使腹部的各个内脏,皆得以受到呼吸节奏的刺激。这种刺激透过神经,做为一种和缓的呼吸节奏的自我调节信号传至脑,脑在接受这些刺激之后便成为 α 状态。
人靠呼吸存活,呼吸停止人马上就会死亡,呼吸重要到几乎等於人生,只有呼吸的人才有生机。
然而一般的人大都只用浅呼吸过活 ( 胸式呼吸 ) ,因此只使用到 1/3 的肺,另外 2/3 的肺都沉积著旧空气。如果运用腹式呼吸法 ( 呼吸意识化 ) 进行呼吸,肺就能够完全被使用。
腹式呼吸能够让体内充分取得气的功能,同时也摄取更足够的氧气。如此一来,既可净化血液,更能促进脑细胞活性化。
所谓好的呼吸是在意识之下「缓缓」进行的,另外「深深的」也很重要。换言之,意识之下既缓且深的呼吸法是造就 α 波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腹式呼吸法可使脑波维持在 12 赫兹以下,就大脑生理而言,就是 α 波最容易出现的时候。
听受密法的要求
听受密法的要求
慈诚罗珠堪布
初步的证悟,
也只是相当于
到了高速路口的收费站,
之后还要走很长的路,
才能抵达目的地。

光明到底是什么,如来藏又是什么
想彻底了解显宗经典的内容,必须要有大圆满、大手印的觉悟。
如果只是在字面上表表皮皮地学一点中观,从文字上遮破了所有的执着与实有,却无法从中了知,在破除“有”、“无”等执着以后,最后的境界是什么样的。
中观告诉我们的,只有远离“有”、“无”等戏论以后的空性。但这个空性,也是非常抽象的概念。所以,要想体会、证悟中观的见解,还是要靠密法的窍诀。
另外,在第三转法轮当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述如来藏、光明,却没有具体说清光明到底是什么,如来藏又是什么,该怎样去体会、领悟光明,也是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光明,一种远离一切烦恼,远离一切有漏法、有为法,没有污垢,没有所知障与烦恼障的境界。
但密法却非常透彻地直指了空性光明的状态,并将其落实到自己心的本性上面。
如果没有密宗的诀窍,就只有在无数个大劫当中,积累福慧二资粮,最后在证得菩萨一地的时候,才能直接感受到空性与光明的境界。才能知道什么是光明,什么是空性。才能真正体悟真相,体悟心的本性。所以,密法非常重要。

为什么禅宗讲不立文字?
因为最具体的光明和空性,是无法用我们的语言来阐述的。我们现在用的语言、词汇,都是在生活当中发明的。
而现实生活属于世俗谛,用世俗谛的词汇来描述光明,显然是苍白无力、鞭长莫及的。越追随文字,就离光明、本性越远,因为这些境界已经超越语言与思维的范围,所以禅宗不立文字,密法也不立文字。
在显宗论典当中,达摩祖师的几个论典,就与大圆满、大手印的观点完全一致,只是没有宣说密宗大圆满的具体方法而已。

另外,虽然证悟以后,一小时修行的效果将远远超过证悟前修行一年或几个月的效果。但初步的证悟,也只是相当于到了高速路口的收费站,之后还要走很长的路,才能抵达目的地。
修行是一个长远的问题,并不是二天三天就可以解决的,必须要有耐心。
很多人喜欢打禅七,这虽然很好,但我们不要妄想在十天半个月内,就可以修出四禅八定。
六七天的训练,也许可以让心平静一点,但如果只坐一个星期,马上又回到世俗红尘当中,或许只要两三天,就会从根本上毁掉之前的“战果”。所以,恒常不懈的坚持尤为重要。

◎听受密法者的要求
不仅如此,在达摩祖师的论典当中,也宣说了密法为什么要保密的原因。
譬如,达摩祖师在《悟性论》当中就提到:“经云:无智人中,莫说此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对没有智慧的人,不要讲佛法,不要讲佛经。
那么,无智人和有智人的界限是什么呢?
比如说,能够接受、理解大圆满或其他密法观点,或至少对这些见解没有什么邪见的人,就属于有智慧的人。不接受这些观点的人,就是此处所指的无智之人。
不接受有几种原因:有些人是根本不懂空性、光明,所以不接受;还有一些人是因为有自己的主见,比如学过其他宗教,或仅仅学过小乘佛教,或佛教显宗第一转法轮的部分经典,或第二转法轮当中的单空,根本不相信如来藏,不相信一切万法都是佛的坛城等等,因为他们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观点,所以会排斥密宗。从密法和禅宗的角度来说,这种人也叫做无智之人。
如果给无智之人宣讲了甚深之法,他们不单会生起邪见,而且会进一步诽谤,从而造作罪业,惨堕地狱。
佛陀从爱护他们的角度考虑,所以要求保密,这也是密宗要保密的原因。
换言之,不是密法里面有什么不能让人知道的东西,而是因为如果随随便便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这些甚深妙法,对某些根机不对路的初学者不但没有帮助,反而会构成伤害。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慈诚罗珠堪布
初步的证悟,
也只是相当于
到了高速路口的收费站,
之后还要走很长的路,
才能抵达目的地。

光明到底是什么,如来藏又是什么
想彻底了解显宗经典的内容,必须要有大圆满、大手印的觉悟。
如果只是在字面上表表皮皮地学一点中观,从文字上遮破了所有的执着与实有,却无法从中了知,在破除“有”、“无”等执着以后,最后的境界是什么样的。
中观告诉我们的,只有远离“有”、“无”等戏论以后的空性。但这个空性,也是非常抽象的概念。所以,要想体会、证悟中观的见解,还是要靠密法的窍诀。
另外,在第三转法轮当中,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述如来藏、光明,却没有具体说清光明到底是什么,如来藏又是什么,该怎样去体会、领悟光明,也是给我们介绍了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光明,一种远离一切烦恼,远离一切有漏法、有为法,没有污垢,没有所知障与烦恼障的境界。
但密法却非常透彻地直指了空性光明的状态,并将其落实到自己心的本性上面。
如果没有密宗的诀窍,就只有在无数个大劫当中,积累福慧二资粮,最后在证得菩萨一地的时候,才能直接感受到空性与光明的境界。才能知道什么是光明,什么是空性。才能真正体悟真相,体悟心的本性。所以,密法非常重要。

为什么禅宗讲不立文字?
因为最具体的光明和空性,是无法用我们的语言来阐述的。我们现在用的语言、词汇,都是在生活当中发明的。
而现实生活属于世俗谛,用世俗谛的词汇来描述光明,显然是苍白无力、鞭长莫及的。越追随文字,就离光明、本性越远,因为这些境界已经超越语言与思维的范围,所以禅宗不立文字,密法也不立文字。
在显宗论典当中,达摩祖师的几个论典,就与大圆满、大手印的观点完全一致,只是没有宣说密宗大圆满的具体方法而已。

另外,虽然证悟以后,一小时修行的效果将远远超过证悟前修行一年或几个月的效果。但初步的证悟,也只是相当于到了高速路口的收费站,之后还要走很长的路,才能抵达目的地。
修行是一个长远的问题,并不是二天三天就可以解决的,必须要有耐心。
很多人喜欢打禅七,这虽然很好,但我们不要妄想在十天半个月内,就可以修出四禅八定。
六七天的训练,也许可以让心平静一点,但如果只坐一个星期,马上又回到世俗红尘当中,或许只要两三天,就会从根本上毁掉之前的“战果”。所以,恒常不懈的坚持尤为重要。

◎听受密法者的要求
不仅如此,在达摩祖师的论典当中,也宣说了密法为什么要保密的原因。
譬如,达摩祖师在《悟性论》当中就提到:“经云:无智人中,莫说此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对没有智慧的人,不要讲佛法,不要讲佛经。
那么,无智人和有智人的界限是什么呢?
比如说,能够接受、理解大圆满或其他密法观点,或至少对这些见解没有什么邪见的人,就属于有智慧的人。不接受这些观点的人,就是此处所指的无智之人。
不接受有几种原因:有些人是根本不懂空性、光明,所以不接受;还有一些人是因为有自己的主见,比如学过其他宗教,或仅仅学过小乘佛教,或佛教显宗第一转法轮的部分经典,或第二转法轮当中的单空,根本不相信如来藏,不相信一切万法都是佛的坛城等等,因为他们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观点,所以会排斥密宗。从密法和禅宗的角度来说,这种人也叫做无智之人。
如果给无智之人宣讲了甚深之法,他们不单会生起邪见,而且会进一步诽谤,从而造作罪业,惨堕地狱。
佛陀从爱护他们的角度考虑,所以要求保密,这也是密宗要保密的原因。
换言之,不是密法里面有什么不能让人知道的东西,而是因为如果随随便便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这些甚深妙法,对某些根机不对路的初学者不但没有帮助,反而会构成伤害。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肤浅的快乐并非真幸福
肤浅的快乐并非真幸福
慈诚罗珠堪布
我们这个时代,是人类有史以来空前发达的时代,现代人享受着很多古人不可想象的生活条件。但已经得到物质满足的人们出乎意料地发现,物质并没有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幸福。因为我们缺乏智慧,因为我们追求幸福的方法错了,所以导致了精神和物质的严重失衡。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他们与丰富的物质生活之间,已经是零距离的接触。然而,他们却反而感觉到空虚、失落,变得没有任何追求。
人类越来越意识到,幸福和物质之间,根本不能划等号,物质并不能带来永久、绝对的幸福。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物质的极大丰富,是好的一面。但当一切都靠物质来解决以后,如果精神没有足够的训练,无形当中,就会越来越脆弱,越来越没有承受力,根本无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竞争、压力。就像没有皮肤的身体,根本无法面对外界的风霜雨雪一样。这就是物质丰富的负面效应。
人们一直认为,物质文化水平越来越高,社会应该越文明。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这就是发展的悖论。如果忽略了精神的发展,精神的轨迹就会变得扭曲甚至南辕北辙,并最后趋至没落、绝望的边缘。
很多人最向往的事情,就是这一生能获得幸福。如果今生没有得到幸福,那真是彻头彻尾失败的人生啊!
在精神与物质如此失衡的今天,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提升心灵、追求幸福,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到了议事日程。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如果对物质的追求没有限度,如果追求幸福的方式缺乏智慧,物质反而会让我们更加痛苦。倘若能对自我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或者能比较清楚地了解幸福是什么,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就不会被物欲所刺激,就不会羡慕有钱人的生活方式,就不会为了往这个方向奋斗而付出太大的代价,更不会因为不满足或达不到目标而失去幸福感。如果不能认识自我、了解幸福,就会在生活、工作的取舍当中犯错误、走弯路,从而浪费美好的人生。
很多人衡量成功与失败的标准,就是金钱。只要一个人有钱,哪怕他没有幸福感,家庭不和睦,身体不健康,心理状态等各方面都一塌糊涂,大家还是会说他是成功人士。如果没有钱,则无论他拥有多么高尚的人格、渊博的智慧和无尽的悲心,人们仍然会认为他很失败。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人都变成了拜金主义者?因为我们的价值取向出现了问题,我们错解了幸福,误以为有钱就是幸福。我们对幸福的定义,对幸福的认识,以及寻找幸福的方式,都停留在十六世纪、十七世纪的水平。因为那个时候的物质条件太差,很多人连基本的温饱都没有解决。在那个时候,吃喝就是幸福。从二十一世纪的立场来说,这些观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曾经固有的理念,已经变成了博物馆的古董,急待更新换代了。
人类的追求,不能永远都停留在衣食上面。不同的时代,应该有不同的价值观与幸福观。当物质问题解决以后,物质就不可能再持续性地给人们带来幸福感,精神上的财富就显得更为重要。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精神粮食的欠缺,必将引起幸福的严重缺失。
幸福是内在的一种特殊感受,用佛教的语言讲,叫做第六意识。譬如,有些人即使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住的地方也简陋不堪,却可以非常开心、非常幸福。这就说明,幸福和物质没有必然联系,而只是精神的一种感受。
虽然释迦牟尼佛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已经把幸福与物质的关系讲得很清楚。但在还没有填饱肚子的时候,谁也不可能听进去。
但在未来,我们最迫切需要的,将不再是物质,而是精神。我们会有新的想法、新的追求,这是自然发展的必然规律。如果能对幸福有新的认识,能寻找到追求幸福的好方法,幸福就会降临到我们身边。
西方发达国家,虽然他们现在的经济收入,已经在半个世纪当中翻了三番,但他们的幸福指数却不但没有同比例增长,反而在直线回落。因为幸福指数并非来自于外界,而是来源于心灵。
我们可以通过禅修,能迅速提升心灵。在传统文化中,生活与禅的关系已经到了圆融一体的程度,这是过去无数禅师们不断贡献的结果。

慈诚罗珠堪布
我们这个时代,是人类有史以来空前发达的时代,现代人享受着很多古人不可想象的生活条件。但已经得到物质满足的人们出乎意料地发现,物质并没有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幸福。因为我们缺乏智慧,因为我们追求幸福的方法错了,所以导致了精神和物质的严重失衡。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他们与丰富的物质生活之间,已经是零距离的接触。然而,他们却反而感觉到空虚、失落,变得没有任何追求。
人类越来越意识到,幸福和物质之间,根本不能划等号,物质并不能带来永久、绝对的幸福。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物质的极大丰富,是好的一面。但当一切都靠物质来解决以后,如果精神没有足够的训练,无形当中,就会越来越脆弱,越来越没有承受力,根本无法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竞争、压力。就像没有皮肤的身体,根本无法面对外界的风霜雨雪一样。这就是物质丰富的负面效应。
人们一直认为,物质文化水平越来越高,社会应该越文明。但结果却事与愿违,这就是发展的悖论。如果忽略了精神的发展,精神的轨迹就会变得扭曲甚至南辕北辙,并最后趋至没落、绝望的边缘。
很多人最向往的事情,就是这一生能获得幸福。如果今生没有得到幸福,那真是彻头彻尾失败的人生啊!
在精神与物质如此失衡的今天,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提升心灵、追求幸福,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提到了议事日程。
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如果对物质的追求没有限度,如果追求幸福的方式缺乏智慧,物质反而会让我们更加痛苦。倘若能对自我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或者能比较清楚地了解幸福是什么,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就不会被物欲所刺激,就不会羡慕有钱人的生活方式,就不会为了往这个方向奋斗而付出太大的代价,更不会因为不满足或达不到目标而失去幸福感。如果不能认识自我、了解幸福,就会在生活、工作的取舍当中犯错误、走弯路,从而浪费美好的人生。
很多人衡量成功与失败的标准,就是金钱。只要一个人有钱,哪怕他没有幸福感,家庭不和睦,身体不健康,心理状态等各方面都一塌糊涂,大家还是会说他是成功人士。如果没有钱,则无论他拥有多么高尚的人格、渊博的智慧和无尽的悲心,人们仍然会认为他很失败。
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人都变成了拜金主义者?因为我们的价值取向出现了问题,我们错解了幸福,误以为有钱就是幸福。我们对幸福的定义,对幸福的认识,以及寻找幸福的方式,都停留在十六世纪、十七世纪的水平。因为那个时候的物质条件太差,很多人连基本的温饱都没有解决。在那个时候,吃喝就是幸福。从二十一世纪的立场来说,这些观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曾经固有的理念,已经变成了博物馆的古董,急待更新换代了。
人类的追求,不能永远都停留在衣食上面。不同的时代,应该有不同的价值观与幸福观。当物质问题解决以后,物质就不可能再持续性地给人们带来幸福感,精神上的财富就显得更为重要。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精神粮食的欠缺,必将引起幸福的严重缺失。
幸福是内在的一种特殊感受,用佛教的语言讲,叫做第六意识。譬如,有些人即使吃得不好,穿得不好,住的地方也简陋不堪,却可以非常开心、非常幸福。这就说明,幸福和物质没有必然联系,而只是精神的一种感受。
虽然释迦牟尼佛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已经把幸福与物质的关系讲得很清楚。但在还没有填饱肚子的时候,谁也不可能听进去。
但在未来,我们最迫切需要的,将不再是物质,而是精神。我们会有新的想法、新的追求,这是自然发展的必然规律。如果能对幸福有新的认识,能寻找到追求幸福的好方法,幸福就会降临到我们身边。
西方发达国家,虽然他们现在的经济收入,已经在半个世纪当中翻了三番,但他们的幸福指数却不但没有同比例增长,反而在直线回落。因为幸福指数并非来自于外界,而是来源于心灵。
我们可以通过禅修,能迅速提升心灵。在传统文化中,生活与禅的关系已经到了圆融一体的程度,这是过去无数禅师们不断贡献的结果。

祈请自己成为实修人,而不是佛学者
祈请自己成为实修人,而不是佛学者
宗萨钦哲仁波切

于密勒日巴的十万首道歌当中,其中有一首是在讲述安静的地方。他说,就是在这样安静的地方,过去所有的菩萨找到了他们所要找的东西;也就在这样的地方,不须要太费力,三摩地很自然便会生起。
若将了我所有在印度、不丹、西藏的佛学院加起来,也许有超过1500位学生在学习佛教哲学。不过我开始感到有点疑惑,我是否成为只是提供大家一种对佛法的渴望?这样做是否真的让大家真正接触佛法而不只在研究佛法?
佛学院裡的学生僧眾可以直接在心裡默诵许多经论,学院裡有超过一半以上是非常好、非常优秀的学生和学者,三个佛学院裡也已经培养出超过100位堪布,其中有许多堪布并到其他教派传承的佛学院去深研,甚至去教书。
但是如果问我这当中有几位真正的佛法修行者,那我就要好好想一想才能回答了。这裡头也许有学者、有僧眾,但是有没有真正落实修行的佛法行者呢?我是有点怀疑的。
事实上,许多僧眾、学者、堪布的自我很大,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学者,同时因为有了些许的佛学知识,他们反而失去了最纯真、最原初的(对於佛学的)虔诚心。对於所有精神上的修行,不论是持咒、打坐,或是绕塔、建舍利塔等等,他们都会说「噢,所有一切都是空性,所以不需要这些。」之类的话,他们变得很会谈论空性。
举个例子,很多学者就是这般;比如,假设我们从来没有去过菩提迦耶,那么许多的学者会去研究菩提迦耶,他们会研读有关菩提迦耶的一切,所以他们知道菩提迦耶的形状、尺寸、距离、大小等等,他们很明了,但是他们从来没去过那裡,不仅从来没去过,他们甚至不会想去。
但是有些佛法的修行者,他们或许不是学者,他们不曾去研读菩提迦耶的文化,但对他们而言,他们会想「噢!我没有太多的时间,我只有一个长假,我不可能花六天时间去研究菩提迦耶的资料,我只要直接买机票去那裡就好了。」
修行者也许没有那么丰富的学识,但是他们是实修行者,所以就直接去了。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的资讯,所以他们在路上会遇到一些曲折,不过这没有太大的关俿,因为他们正在往那道上行走。
这些实修者他们知道自己是不足的,他们会犯错,但他们会从这些错误当中学习,然后总有一天他们会到达目的地。而那些学者却还在继续研读书本。
当然,若对这一切完全一无所知,先有些资讯是很重要的。研读是好的,尝试学术研究或学习批判也是很好的,不过,从事学术研究或学习批判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要找到修行的道,然后实际的去修行。
西藏有四个教派传承,虽然这样的分法不是很精确,但我认为萨迦派与格鲁派是比较学院倾向的,而寧玛派与噶举派是比较倾向实修的。他们彼此之间常互相开玩笑,有时候那些玩笑开得满认真的。我有些萨迦派的朋友说:「如果只是修行却不研读,就像四肢残障却试著要攀岩一样。」
我回答他们:「但是你知道,典型的格鲁巴,他们试著去拥有一千隻手臂却从来不去攀岩,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必须强调,在现今这个末法时代裡,决定要直接去菩提迦耶的人是很少有的。第一,佛学在现在是比较式微的,特别是用研究的方式来看待佛法、接近佛法──那种「佛法文化」,现在也许还存在许多那种从文化上產生的佛教徒,而真正学习佛法的佛教徒可能越来越少了。
更糟糕的是,真正修行佛法的人就像白天裡的星星一样,他们就在那裡,但我们就是看不到。
所以修行真的是非常重要,加上我们其中很多人其实已经没有时间了。我们这些人当中,有些正处在由山顶开始慢慢往山下走的状态,如果我可以活在地球上90年,那么一半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我们的每一天都是很宝贵的,所以将自己的精力跟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在修行上非常值得敬佩,也是我们大家应该非常渴望以此为志的。我们应该要这样祈请。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宗萨钦哲仁波切

于密勒日巴的十万首道歌当中,其中有一首是在讲述安静的地方。他说,就是在这样安静的地方,过去所有的菩萨找到了他们所要找的东西;也就在这样的地方,不须要太费力,三摩地很自然便会生起。
若将了我所有在印度、不丹、西藏的佛学院加起来,也许有超过1500位学生在学习佛教哲学。不过我开始感到有点疑惑,我是否成为只是提供大家一种对佛法的渴望?这样做是否真的让大家真正接触佛法而不只在研究佛法?
佛学院裡的学生僧眾可以直接在心裡默诵许多经论,学院裡有超过一半以上是非常好、非常优秀的学生和学者,三个佛学院裡也已经培养出超过100位堪布,其中有许多堪布并到其他教派传承的佛学院去深研,甚至去教书。
但是如果问我这当中有几位真正的佛法修行者,那我就要好好想一想才能回答了。这裡头也许有学者、有僧眾,但是有没有真正落实修行的佛法行者呢?我是有点怀疑的。
事实上,许多僧眾、学者、堪布的自我很大,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是学者,同时因为有了些许的佛学知识,他们反而失去了最纯真、最原初的(对於佛学的)虔诚心。对於所有精神上的修行,不论是持咒、打坐,或是绕塔、建舍利塔等等,他们都会说「噢,所有一切都是空性,所以不需要这些。」之类的话,他们变得很会谈论空性。
举个例子,很多学者就是这般;比如,假设我们从来没有去过菩提迦耶,那么许多的学者会去研究菩提迦耶,他们会研读有关菩提迦耶的一切,所以他们知道菩提迦耶的形状、尺寸、距离、大小等等,他们很明了,但是他们从来没去过那裡,不仅从来没去过,他们甚至不会想去。
但是有些佛法的修行者,他们或许不是学者,他们不曾去研读菩提迦耶的文化,但对他们而言,他们会想「噢!我没有太多的时间,我只有一个长假,我不可能花六天时间去研究菩提迦耶的资料,我只要直接买机票去那裡就好了。」
修行者也许没有那么丰富的学识,但是他们是实修行者,所以就直接去了。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的资讯,所以他们在路上会遇到一些曲折,不过这没有太大的关俿,因为他们正在往那道上行走。
这些实修者他们知道自己是不足的,他们会犯错,但他们会从这些错误当中学习,然后总有一天他们会到达目的地。而那些学者却还在继续研读书本。
当然,若对这一切完全一无所知,先有些资讯是很重要的。研读是好的,尝试学术研究或学习批判也是很好的,不过,从事学术研究或学习批判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要找到修行的道,然后实际的去修行。
西藏有四个教派传承,虽然这样的分法不是很精确,但我认为萨迦派与格鲁派是比较学院倾向的,而寧玛派与噶举派是比较倾向实修的。他们彼此之间常互相开玩笑,有时候那些玩笑开得满认真的。我有些萨迦派的朋友说:「如果只是修行却不研读,就像四肢残障却试著要攀岩一样。」
我回答他们:「但是你知道,典型的格鲁巴,他们试著去拥有一千隻手臂却从来不去攀岩,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我必须强调,在现今这个末法时代裡,决定要直接去菩提迦耶的人是很少有的。第一,佛学在现在是比较式微的,特别是用研究的方式来看待佛法、接近佛法──那种「佛法文化」,现在也许还存在许多那种从文化上產生的佛教徒,而真正学习佛法的佛教徒可能越来越少了。
更糟糕的是,真正修行佛法的人就像白天裡的星星一样,他们就在那裡,但我们就是看不到。
所以修行真的是非常重要,加上我们其中很多人其实已经没有时间了。我们这些人当中,有些正处在由山顶开始慢慢往山下走的状态,如果我可以活在地球上90年,那么一半的时间已经过去了。
我们的每一天都是很宝贵的,所以将自己的精力跟所有的资源都投入在修行上非常值得敬佩,也是我们大家应该非常渴望以此为志的。我们应该要这样祈请。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观心”二字,可以概括佛教的一切修行法门
“观心”二字,可以概括佛教的一切修行法门
净慧长老

说到开示,讲来讲去,都是剩语,因为讲不出什么新鲜的东西来。讲出来的都不是禅。禅是靠每个人自己去修行,去体验的。
每个人反观自心就会知道,说出来的都不是禅;自己哪怕有那么一点点体会、受用,那一点点受用就是禅。
从古到今,禅宗提倡不立文字,不以语言文字取胜,但是从来没有完全摒弃语言文字。所以,以语言文字作为入道的方便,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使用。今天,我们更不能不借助于这种方便来共同地学习、体会、修行。
不仅是佛教,世法也是如此,讲来讲去,讲的便是我们这颗心。世法里讲,做事要凭良心,这个人心好,这个人心不好,这是个有心人,一天到晚做任何事,都离不开这颗心。佛法里更是如此。
佛经,正式翻译过来的七、八千卷,加上历代祖师的著作,一共是两万多卷,打开这些经卷,可以发现使用得最多的便是“心”字,描绘得最多的是我们心的状态。禅宗,叫做“心宗”,禅宗法门是“心地法门”。所以,今天讲一讲要怎样来观察我们这颗心。
实际上,修一切的法门都是在观心,都离不开观心,只不过表现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观心”二字,可以概括佛教的一切修行法门,因此,这可以说是个大总持,是一个总的法门。
观心——以“念心所”来观察我们当下的这一念妄心,从而最终去妄显真。
讲到心,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心的状态也有各种各样的描述。大体上来讲,心可以分为“真心”与“妄心”。我们观心就是把自己当下的这一念心对象化、客体化,这是个念心所。
心有各种活动,这种现象在佛教中称为“心所”,即心所发挥作用的那种状态。那么,我们平常作用最多的,是“念心所”——十个善心所里最为主要的一个。以念心所来观察我们当下的这一念妄心。
观心,是一个手段,目的是要去妄显真。无始以来,我们轮回六道不得解脱,便是缘于这一念妄心的主宰。
观察这一念妄心有种种方便。上根利智的人可以直接以念心所看破当下一念,让它不思前不想后,不思善不思恶,让这一念心孤立起来。这一念心孤立起来了,就逐渐产生定力,能够不被烦恼、无明、妄想所缠绕。
我们难就难在这一念心孤立不起来,总是和各种各样的杂念妄想联系在一起。
《金刚经》所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无所住,就是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用这种方法来观心,则非有大智慧、大善根、大毅力之人才能做得到。
参禅这一法,就是上根利智的人所修的法门。它叫做单刀直入,或者叫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最直截了当的法门。
一心不乱——让当下一念心和色声香味触法脱离关系,使心恢复到它的原态。
我们不可能人人都与这种比较难的法门相应,因此,也可以借助其他的方法来达到观心的目的,达到集中意念,孤立这一念心的目的。
为什么说念佛不可以有杂念?一有杂念,其心则难以孤立。所谓杂念,就是和色声香味触法发生了染着,一经染着要使我们很快地去妄显真是不可能的。
色声香味触法是染污我们一念心的染法而不是净法,心里能够恢复到它的原态,则必须从六尘中完全脱离出来。
只要有生活,不和六尘发生关系,那也是不可能的。又要和六尘发生关系,又要使你这一念心孤立起来不受染着,这就相当相当地困难,但是,又必须如此,否则,要获得禅定、智慧、解脱,是不可能的。
在座的很多人是经常诵《金刚经》的。《金刚经》告诉我们用功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大家可以注意到,不是不起心,不是不生心,而是要起那个无住的心,要生起那个不被染着的心。这就是禅宗里所讲的初步功夫,对境不起心。
对客观六尘,不起心,不动念,使当下这一念心孤明历历。孤明历历,就是不和过去心、末来心发生联系,就是当下一念能时时把着,念念提斯,日久天长自自然然地达到去妄显真的目的,所以说,修行“观心”是个根本的法门。观心的诀窍,就是让我们当下的这一念心孤立起来。
希望各位在修行时,在打坐时能够善用其心,不要辜负光阴。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净慧长老

说到开示,讲来讲去,都是剩语,因为讲不出什么新鲜的东西来。讲出来的都不是禅。禅是靠每个人自己去修行,去体验的。
每个人反观自心就会知道,说出来的都不是禅;自己哪怕有那么一点点体会、受用,那一点点受用就是禅。
从古到今,禅宗提倡不立文字,不以语言文字取胜,但是从来没有完全摒弃语言文字。所以,以语言文字作为入道的方便,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使用。今天,我们更不能不借助于这种方便来共同地学习、体会、修行。
不仅是佛教,世法也是如此,讲来讲去,讲的便是我们这颗心。世法里讲,做事要凭良心,这个人心好,这个人心不好,这是个有心人,一天到晚做任何事,都离不开这颗心。佛法里更是如此。
佛经,正式翻译过来的七、八千卷,加上历代祖师的著作,一共是两万多卷,打开这些经卷,可以发现使用得最多的便是“心”字,描绘得最多的是我们心的状态。禅宗,叫做“心宗”,禅宗法门是“心地法门”。所以,今天讲一讲要怎样来观察我们这颗心。
实际上,修一切的法门都是在观心,都离不开观心,只不过表现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观心”二字,可以概括佛教的一切修行法门,因此,这可以说是个大总持,是一个总的法门。
观心——以“念心所”来观察我们当下的这一念妄心,从而最终去妄显真。
讲到心,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心的状态也有各种各样的描述。大体上来讲,心可以分为“真心”与“妄心”。我们观心就是把自己当下的这一念心对象化、客体化,这是个念心所。
心有各种活动,这种现象在佛教中称为“心所”,即心所发挥作用的那种状态。那么,我们平常作用最多的,是“念心所”——十个善心所里最为主要的一个。以念心所来观察我们当下的这一念妄心。
观心,是一个手段,目的是要去妄显真。无始以来,我们轮回六道不得解脱,便是缘于这一念妄心的主宰。
观察这一念妄心有种种方便。上根利智的人可以直接以念心所看破当下一念,让它不思前不想后,不思善不思恶,让这一念心孤立起来。这一念心孤立起来了,就逐渐产生定力,能够不被烦恼、无明、妄想所缠绕。
我们难就难在这一念心孤立不起来,总是和各种各样的杂念妄想联系在一起。
《金刚经》所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应生无所住心。无所住,就是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用这种方法来观心,则非有大智慧、大善根、大毅力之人才能做得到。
参禅这一法,就是上根利智的人所修的法门。它叫做单刀直入,或者叫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这是最直截了当的法门。
一心不乱——让当下一念心和色声香味触法脱离关系,使心恢复到它的原态。
我们不可能人人都与这种比较难的法门相应,因此,也可以借助其他的方法来达到观心的目的,达到集中意念,孤立这一念心的目的。
为什么说念佛不可以有杂念?一有杂念,其心则难以孤立。所谓杂念,就是和色声香味触法发生了染着,一经染着要使我们很快地去妄显真是不可能的。
色声香味触法是染污我们一念心的染法而不是净法,心里能够恢复到它的原态,则必须从六尘中完全脱离出来。
只要有生活,不和六尘发生关系,那也是不可能的。又要和六尘发生关系,又要使你这一念心孤立起来不受染着,这就相当相当地困难,但是,又必须如此,否则,要获得禅定、智慧、解脱,是不可能的。
在座的很多人是经常诵《金刚经》的。《金刚经》告诉我们用功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大家可以注意到,不是不起心,不是不生心,而是要起那个无住的心,要生起那个不被染着的心。这就是禅宗里所讲的初步功夫,对境不起心。
对客观六尘,不起心,不动念,使当下这一念心孤明历历。孤明历历,就是不和过去心、末来心发生联系,就是当下一念能时时把着,念念提斯,日久天长自自然然地达到去妄显真的目的,所以说,修行“观心”是个根本的法门。观心的诀窍,就是让我们当下的这一念心孤立起来。
希望各位在修行时,在打坐时能够善用其心,不要辜负光阴。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般若 | 威仪相好来自内心的安定
般若 | 威仪相好来自内心的安定

导读
阿难尊者因看到佛陀相好庄严,产生仰慕之情,从而跟随佛陀出家。舍利佛路遇马胜比丘,因目睹其威仪心生恭敬,而得法眼净。
外表是内心的投射,内心安定还是杂乱,一举一动皆可知。奔波忙碌就喘粗气的,一定是定力功夫不到家。
要把粗心变为细心,从有为到无为,需在自性清净上用功......
一心不乱就是定
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叫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
众生无量劫来,被物所转,都是心外见法,不知自性。本来无一物,万法了不可得,妄执心外有法,成邪知邪见。既然说识得心无寸土,那就算了,何必还说许多名堂?什么三归五戒,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等,说这么多法门,无非对治众生的心而已。
众生习气毛病,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就有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这是佛的善巧方便。你有什么病,就给你什么药。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众生无量劫来,被无明烦恼污染了真心,妄认四大为自身相,不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今欲返本还原,要先调身,断除习气,把粗心变为细心,从有为到无为,在自性清净身上用功,行住坐卧,一天到晚,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小心谨慎。
断除习气,胆要大,心要细,胆大包身,不被境转。心细则气细,否则粗心浮气,这种情形,可以自己检查。
一般人在劳苦奔波忙忙碌碌时,就气喘息粗,有定力功夫的人,再忙也不喘气,一天到晚,总是心平气和的,一心不乱就是定。妄无本体,有定就无妄,就能复本心源。
神和气静则能威仪相好
功夫从外头做起,先讲威仪教相,行住坐卧都有威仪,不要说忙得要死,还讲什么威仪?既然作如来之弟子,先圣之宗亲,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就要做到任他波涛浪起,振锡杖以腾空,假使十大魔军,闻名而归正道,怎能因为忙了就不讲威仪呢!
昔日浮山远录公谓其首座曰:“所以治心,须求妙悟,悟则神和气静,容敬色庄,妄想情虑,皆融为真心矣。” “以此治心,心自灵妙,然后导物,孰不从化?”
所以有眼的人,看你一举一动,威仪怎样,就知你有道无道。
佛在世时,舍利弗初为婆罗门,路逢马胜比丘,见他威仪很好,心生恭敬,从之问法,马胜比丘说:“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舍利弗闻偈得法眼净,归与亲友目连宣说偈言,亦得法眼净。即时各将弟子一百,往诣竹园求愿出家。佛呼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被身,即成沙门。
你看马胜比丘只是行路威仪好,便成如此功德,这就是以威仪导物,孰不从化的例子。
初发心的同参们,要向古人习学,一心观照自己,行住坐卧,二六时中,一切无心,不被物转,若不如此,不守本分随妄流转,何异俗人!虽说出家办道,都是空话,各人留心。
选自《虚云老和尚年谱》
编辑:文殊院传媒中心

导读
阿难尊者因看到佛陀相好庄严,产生仰慕之情,从而跟随佛陀出家。舍利佛路遇马胜比丘,因目睹其威仪心生恭敬,而得法眼净。
外表是内心的投射,内心安定还是杂乱,一举一动皆可知。奔波忙碌就喘粗气的,一定是定力功夫不到家。
要把粗心变为细心,从有为到无为,需在自性清净上用功......
一心不乱就是定
佛所说法,千经万论,总是要叫众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
众生无量劫来,被物所转,都是心外见法,不知自性。本来无一物,万法了不可得,妄执心外有法,成邪知邪见。既然说识得心无寸土,那就算了,何必还说许多名堂?什么三归五戒,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等,说这么多法门,无非对治众生的心而已。
众生习气毛病,有八万四千烦恼,所以佛就有八万四千法门来对治,这是佛的善巧方便。你有什么病,就给你什么药。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众生无量劫来,被无明烦恼污染了真心,妄认四大为自身相,不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今欲返本还原,要先调身,断除习气,把粗心变为细心,从有为到无为,在自性清净身上用功,行住坐卧,一天到晚,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小心谨慎。
断除习气,胆要大,心要细,胆大包身,不被境转。心细则气细,否则粗心浮气,这种情形,可以自己检查。
一般人在劳苦奔波忙忙碌碌时,就气喘息粗,有定力功夫的人,再忙也不喘气,一天到晚,总是心平气和的,一心不乱就是定。妄无本体,有定就无妄,就能复本心源。
神和气静则能威仪相好
功夫从外头做起,先讲威仪教相,行住坐卧都有威仪,不要说忙得要死,还讲什么威仪?既然作如来之弟子,先圣之宗亲,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就要做到任他波涛浪起,振锡杖以腾空,假使十大魔军,闻名而归正道,怎能因为忙了就不讲威仪呢!
昔日浮山远录公谓其首座曰:“所以治心,须求妙悟,悟则神和气静,容敬色庄,妄想情虑,皆融为真心矣。” “以此治心,心自灵妙,然后导物,孰不从化?”
所以有眼的人,看你一举一动,威仪怎样,就知你有道无道。
佛在世时,舍利弗初为婆罗门,路逢马胜比丘,见他威仪很好,心生恭敬,从之问法,马胜比丘说:“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我师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舍利弗闻偈得法眼净,归与亲友目连宣说偈言,亦得法眼净。即时各将弟子一百,往诣竹园求愿出家。佛呼善来比丘,须发自落,袈裟被身,即成沙门。
你看马胜比丘只是行路威仪好,便成如此功德,这就是以威仪导物,孰不从化的例子。
初发心的同参们,要向古人习学,一心观照自己,行住坐卧,二六时中,一切无心,不被物转,若不如此,不守本分随妄流转,何异俗人!虽说出家办道,都是空话,各人留心。
选自《虚云老和尚年谱》
编辑:文殊院传媒中心
你会发现一个事实,我们的想法99%都是错的!
你会发现一个事实,我们的想法99%都是错的!
净界法师

问:请问法师,既然我们都是妄想妄念,我怎么知道哪个是善念,哪个是恶念?
答:好,问得很好。我们都活在妄想,所以我们没有判断能力,我们必须要从经典上学习,佛陀对于善念恶念是有明确的定义的。当然身为《佛法概要》,其实我们《佛法概要》只是一个很rough的,很粗显地带大家走一次佛法的道次第,但是你千万不要希望你听完《佛法概要》,你就什么都不要学了,不要这样想。
这是一个通途的课程,你觉得你哪一方面不够,比方说你发心比较不足,你要找跟发菩提心有关的经典来补强你自己;你觉得你的正见比较差,我没办法判断善恶念,那《百法明门论》讲很清楚,什么是善,什么是高慢,什么是悭贪,什么是懈怠,什么是放逸。很多人把懈怠跟放逸搞不清楚,懈怠是比较轻微的,放逸是比较严重的。懈怠就是我今天不想做功课,但是我还不至于放逸;放逸是很想要起烦恼。我不做功课,不代表我就想起烦恼。所以如果你对你的念头的判断能力很差,我建议你读《百法明门论》。
佛陀每一个法门都有它的特点,我们这个是一个通途课程,那你觉得你有所不足,你要找专业的课程去补强你自己。所以《佛法概要》是一个整体性的介绍,它不可能针对一个主题深入地探讨。那这样讲的话,你半年、三个月怎么讲得完?但至少你知道佛法是什么,修行是怎么回事,建立一个概念,理观是什么,事修是什么。所以《佛法概要》它是给你一个很大纲的了解,知道你现在需要补强哪一方面,然后你再去做补强。
所以我们所有的判断,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什么是帮助你往生的,什么是障碍你往生的,我们不能完全靠直觉,要从经典学习,佛陀说了算。所以你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只有透过学习。
我再提醒大家一件事情,如果你看经典的时间稍微多一点,你会发现一个事实,我们的想法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错的,真的。佛陀说,没有证得阿罗汉果之前,都不能相信自己。你试试看,你现在想一件事情,用你的想法去想,然后再去翻翻经典,你会发觉你的想法跟佛陀说的不一样,然后你就知道什么叫作颠倒妄想。但是你慢慢地去从日常生活印证,你会发觉佛陀是对的,然后你对佛陀的信心就慢慢增加了。
佛法是可以印证的,它跟哲学不一样。哲学家讲出一个道理,它不一定是对的,只是他的概念而已。但是佛陀的话,是他自己修证过来的——“此是道我已修,此是灭我已证”,佛陀是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来讲这个佛法,他走过来了。所以你要是不学习佛法,你只好跟着你自己的感觉去判断,那你就不知道对不对,就没有人知道了,但是我要提醒你大部分是错的。
我们的人生经验所得到的知识,没有办法去处理人生的问题。其实我们现在受的所有教育,只有办法处理生活的问题,没办法处理生命的问题,真的。你不管接受什么教育,没办法处理你生命的问题,没办法。但是会让你生活好一点,因为你学历高,你可以做很好的工作,可以帮你处理生活的问题,但是生命的问题一点都没有用。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个不同的领域。所以,我们怎么知道我的念头是对是错,你只有从教理学习,看佛陀怎么说。
净界法师

问:请问法师,既然我们都是妄想妄念,我怎么知道哪个是善念,哪个是恶念?
答:好,问得很好。我们都活在妄想,所以我们没有判断能力,我们必须要从经典上学习,佛陀对于善念恶念是有明确的定义的。当然身为《佛法概要》,其实我们《佛法概要》只是一个很rough的,很粗显地带大家走一次佛法的道次第,但是你千万不要希望你听完《佛法概要》,你就什么都不要学了,不要这样想。
这是一个通途的课程,你觉得你哪一方面不够,比方说你发心比较不足,你要找跟发菩提心有关的经典来补强你自己;你觉得你的正见比较差,我没办法判断善恶念,那《百法明门论》讲很清楚,什么是善,什么是高慢,什么是悭贪,什么是懈怠,什么是放逸。很多人把懈怠跟放逸搞不清楚,懈怠是比较轻微的,放逸是比较严重的。懈怠就是我今天不想做功课,但是我还不至于放逸;放逸是很想要起烦恼。我不做功课,不代表我就想起烦恼。所以如果你对你的念头的判断能力很差,我建议你读《百法明门论》。
佛陀每一个法门都有它的特点,我们这个是一个通途课程,那你觉得你有所不足,你要找专业的课程去补强你自己。所以《佛法概要》是一个整体性的介绍,它不可能针对一个主题深入地探讨。那这样讲的话,你半年、三个月怎么讲得完?但至少你知道佛法是什么,修行是怎么回事,建立一个概念,理观是什么,事修是什么。所以《佛法概要》它是给你一个很大纲的了解,知道你现在需要补强哪一方面,然后你再去做补强。
所以我们所有的判断,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什么是帮助你往生的,什么是障碍你往生的,我们不能完全靠直觉,要从经典学习,佛陀说了算。所以你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只有透过学习。
我再提醒大家一件事情,如果你看经典的时间稍微多一点,你会发现一个事实,我们的想法百分之九十九都是错的,真的。佛陀说,没有证得阿罗汉果之前,都不能相信自己。你试试看,你现在想一件事情,用你的想法去想,然后再去翻翻经典,你会发觉你的想法跟佛陀说的不一样,然后你就知道什么叫作颠倒妄想。但是你慢慢地去从日常生活印证,你会发觉佛陀是对的,然后你对佛陀的信心就慢慢增加了。
佛法是可以印证的,它跟哲学不一样。哲学家讲出一个道理,它不一定是对的,只是他的概念而已。但是佛陀的话,是他自己修证过来的——“此是道我已修,此是灭我已证”,佛陀是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来讲这个佛法,他走过来了。所以你要是不学习佛法,你只好跟着你自己的感觉去判断,那你就不知道对不对,就没有人知道了,但是我要提醒你大部分是错的。
我们的人生经验所得到的知识,没有办法去处理人生的问题。其实我们现在受的所有教育,只有办法处理生活的问题,没办法处理生命的问题,真的。你不管接受什么教育,没办法处理你生命的问题,没办法。但是会让你生活好一点,因为你学历高,你可以做很好的工作,可以帮你处理生活的问题,但是生命的问题一点都没有用。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个不同的领域。所以,我们怎么知道我的念头是对是错,你只有从教理学习,看佛陀怎么说。
你若明白这部经,天魔外道都要恐怖毛竖
你若明白这部经,天魔外道都要恐怖毛竖
宣化上人

现在我们万佛圣城的居士们和出家人,无论出家、在家,想学佛的人,快一点把《楞严经》读得能背得出,熟读默记,融会贯通。一部《楞严经》若读得能背得出,那我们这个佛教徒就没有白做。
因为《楞严经》是佛教讲得最真的、最彻底的!那把一切旁门外道那个毛病、那个本相,都给指明了!所以你若明白《楞严经》了,那个天魔外道他都恐怖毛竖的,他都害怕。
所以你们各位,要想真正护持三宝、弘扬佛法,就快一点来研究《楞严经》,读诵《楞严经》,讲解《楞严经》。这是最低限度的!
学《楞严经》,以及听经、念经,我们都要有一种忍耐心,不要生疲厌的心。你们要知道,你看那个树是一天一天长大的,那个花是天天你去用水给它浇的,它才能开花,才能那么样地美好。我们小孩子也是一天一天教导成的、长大的,读书也是一天一天读的。所以我们学佛法,也要拿出一点时间来,天天研究佛法,来学习佛法。
你研究佛法,比你把金钱放到银行里去更有价值,对你这个法身慧命是更重要!所以不要以为世间的财那是真的。
学佛法,这是出世的法财,你就在世间也可以用,出世间更少不了的;所以这个是功德法财,不可以把它看轻了。不可以马马虎虎的!天天最好在百忙之中,都能找时间来听一听经,研究研究佛法,这是最好最好的!
不要说:“啊!那天天讲经都是讲那个,我听得都也没有什么意思了!”那你吃饭,天天怎么样子忙,你也要吃饭;你穿衣服,怎么样忙也要穿衣服;你睡觉,怎么样忙也要睡觉。那么这个听经也应该看得和那个穿衣服、吃饭、睡觉一样地重要,那就好了。
【编注】恭录自《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
宣化上人

现在我们万佛圣城的居士们和出家人,无论出家、在家,想学佛的人,快一点把《楞严经》读得能背得出,熟读默记,融会贯通。一部《楞严经》若读得能背得出,那我们这个佛教徒就没有白做。
因为《楞严经》是佛教讲得最真的、最彻底的!那把一切旁门外道那个毛病、那个本相,都给指明了!所以你若明白《楞严经》了,那个天魔外道他都恐怖毛竖的,他都害怕。
所以你们各位,要想真正护持三宝、弘扬佛法,就快一点来研究《楞严经》,读诵《楞严经》,讲解《楞严经》。这是最低限度的!
学《楞严经》,以及听经、念经,我们都要有一种忍耐心,不要生疲厌的心。你们要知道,你看那个树是一天一天长大的,那个花是天天你去用水给它浇的,它才能开花,才能那么样地美好。我们小孩子也是一天一天教导成的、长大的,读书也是一天一天读的。所以我们学佛法,也要拿出一点时间来,天天研究佛法,来学习佛法。
你研究佛法,比你把金钱放到银行里去更有价值,对你这个法身慧命是更重要!所以不要以为世间的财那是真的。
学佛法,这是出世的法财,你就在世间也可以用,出世间更少不了的;所以这个是功德法财,不可以把它看轻了。不可以马马虎虎的!天天最好在百忙之中,都能找时间来听一听经,研究研究佛法,这是最好最好的!
不要说:“啊!那天天讲经都是讲那个,我听得都也没有什么意思了!”那你吃饭,天天怎么样子忙,你也要吃饭;你穿衣服,怎么样忙也要穿衣服;你睡觉,怎么样忙也要睡觉。那么这个听经也应该看得和那个穿衣服、吃饭、睡觉一样地重要,那就好了。
【编注】恭录自《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