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述临终解脱不同阶段及日常修行需执受见解
普巴扎西仁波切 囊加花海
弟子:
在临终四大分解的时候会感受很大的痛苦,修行人最低要达到怎么样的程度才会不再感受这种痛苦?要达到怎么样的修行验相,临终时才不会有索命鬼呢?
上师:
是这样的,我们平常在讲解解脱、成就的时候,有即生解脱,有第一本净解脱,有第二本净解脱,有法性中阴解脱,有有生中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等很多说法。但是现前所问到的是:我们现前拥有什么样的条件在临终的时候会做到最好?
比如说,当前我们所修的这个见解,平常对它有很深的了解,了知这个见解应该就是这样的,有个了知阶段。了知多数属于文字般若,或者来自于导师所讲解,或者来自于个人的逻辑推理而得到的见解,基本上属于文字般若,也叫做了知阶段。平常作为密宗的弟子,也得到成熟灌顶。解脱窍诀法就是当前所修的这个。
第二,在行为当中尽可能把逆缘转为善用,并且很好地持戒。尤其这个持戒,共道密乘十四条根本誓言的第一条,不诽谤金刚上师。这一点我相信当我们成熟到一定的时候,可能不容易去诽谤导师,原因是什么?因为不会像以前一般,以前基本上过于感性,所以虽然依止过很多导师,但接着也诽谤过不少导师,或者没有直接诽谤导师,但心目当中对导师也产生过一些不好的想法。这些是很不好、很不好的结果,原因是毕竟和导师已结上法缘,这时候再说导师的不好,从密法的角度来说,已经触犯第一条根本誓言。这也充分地说明了这一条是所有一切三昧耶戒当中最重的一条。
曾经可能有些会触犯这样的戒律,但是现前基本不会,原因是我们的心相续越来越成熟,知道我该怎么去做,即便在依止导师过程中也越来越理性了,不会像以前一样那么感性,谁说好,我也跟着一起去喊好,谁说不好,我也跟着一起去喊不好。现前我们没有那么飘了,现在越来越稳定一些,因此在谒见导师乃至依止导师方面也是非常谨慎的。所以这时候由于理性的缘故,也就不容易诽谤导师,不容易触犯第一条根本誓言。但是曾经已经触犯过的,还是要好好去作忏悔,比如说每天念诵二十一遍百字明、一百零八遍金刚萨埵心咒是必不可缺少的,因为触犯戒律的过失是非常大的,尤其密乘当中最大的过患就是触犯第一条根本誓言,即诽谤金刚上师。
上师总分为共同上师和不共同上师两种。共同上师是什么?比如说一般的导师、皈依上师、酬忏上师。一般的导师,因为我们平常有这么一句话,“三人同行必有一师”,只要对出世间方面有利益的都称之为一般的导师,因为他对你修行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帮助,所以他也可以称为你的一个老师。他可以是世间人,也可以是出世间的人。
第二个是皈依上师。我们平常一开始进入佛门的时候,寻找一位导师让我们受皈依戒。但是在汉地有这么一种想法,“我的皈依上师是谁”,从某些角度来看也没有什么错误,这个导师是你的皈依上师,因为他也在三宝的范围当中,说他是皈依上师也没有什么错误。但要是他变成是独一无二的,他就是真正的皈依上师,而与其他人无关的话,那你对这个皈依的理解还是有点偏袒。
原因是什么呢?因为我们所皈依的是所有的三宝,不是皈依哪一个人。我们说这位导师是你的皈依上师,因为他在三宝的范围当中,因此他是皈依上师。但不仅仅是一个导师,无论曾经你接触过的、没有接触过的,所有一切导师都是你的皈依上师,理解上面更广大一些好。所以平常我这边授皈依的时候相对少,讲皈依的时候相对多,就是为了更好地守持戒律。这就叫皈依上师,这是第二个。
第三,像很多人说,由于我曾经触犯过很多很多戒律、造过很多很多业,因此在一位导师面前发露忏悔,这个导师就叫酬忏上师,这个导师帮助你一起来忏悔你的罪业。上面这三个上师就叫共同上师。
依这样一个对境触犯戒律,或依其外的对境触犯戒律,这两者产生的过失有很大的差距。比如不是这三个共同导师,要是在其他一个人面前产生一些犯戒的行为,和依这样一个对境犯戒相比的话,依这样的对境犯戒的过失大于依其他完全没关系的一些导师,哪怕是僧人面前触犯的罪过。这是共同上师。
不共同上师,第一,为你灌顶的上师,这个我们都知道,灌顶上师。第二,为你宣讲续部的上师。密法一切都来自于十七部续,这里包括以续部为你宣讲的导师,和为你宣讲解脱窍诀法的导师。解脱窍诀法可以叫做续部的精华,续部本来就是精华,但是汇聚到一点当中就叫窍诀法。为你宣讲窍诀法的这位导师称之为不共上师。若要是依这样不共导师而触犯三昧耶戒的过失,这个罪过非常非常大!可不是堕入三恶趣,而是只有堕入金刚地狱啊!
我们先举个例子,金刚地狱的过失有多大?自从你生下来开始就杀生,一天杀一万条生,你的寿命达到一百岁,那一辈子会杀多少多少条生啊!这个罪业虽然很沉重,但一定不会下金刚地狱,若要是触犯刚刚所说的这样的导师,那你就会下金刚地狱。因此,若曾经触犯过这样的戒律,还是要多做一些忏悔。
哪怕站在世间的观念当中,若一个老师把一个学生培养成非常了不起的人,后面这个老师和弟子之间产生矛盾,世上没有一个人会站在弟子的角度说老师的不好,因为这就叫做道德底线。无论怎么说,今天把你培养成这样的人,都有老师的一份功劳,甚至可以说一切都来自于老师,你现前无论怎么说老师,一定是你的不对。当然有时候站在个人观念很强的角度还要论个输赢,但是从道德的角度来说,恐怕这是你的不对。
连世间人都知道不能这么去做,但出世间我们所要解决的是生生世世的痛苦啊!这时候对这样的对境产生诽谤的话,这个过失可就大了,因此要好好守持戒律。曾经已经触犯的,从今天开始就要发露忏悔,接下来在依止导师过程中还是要细致去观察,不要一味按照感性去飘。曾经由于我们心相续不成熟的缘故,谁说什么就是什么,但今天可不能一切听谁说什么就顺着什么而飘,这样一来容易触犯戒律啊!尤其是容易触犯第一条根本誓言。
第二条根本誓言是(不)违背上师的教言。不能导师为你怎么宣讲,你不追循导师的教言去做。当然,能不能做得了还是取决于第一条,你把这个导师观成是真正的佛,相信你一定会追循导师的教言。所以第一条,若要是没有选择好(导师),第二条容易触犯,所以第一条非常关键。
第三条,金刚道友之间不要产生矛盾。有时候仅仅为了一点点小事,两者之间产生口角或者是这样那样的事,细致想想有多必要呢?曾经我们不知道的时候,认为凭输赢来抉择自己是否是一个胜利者,或者自己是否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但现在越来越观察到,什么事情不是都要论个输赢的,即便像这样在烦恼当中赢得一切,那又得到什么呢?尤其在解脱和阎王爷面前你输了一大截,这是不值得的。所以还是理性对待一切,尤其是金刚道友之间不要产生矛盾。
有人说,曾经我的脾气不好。但要是不好就得改变。世间人到底怎么样,我平常与他接触并不是太多,但是我身边的很多出家人,有时候我听到谁谁谁的脾气不太好,因此又导致两者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当时虽然没有指着我的额头说我的不是,但总的来说,我作为他的导师,还觉得很羞愧。原因是,为什么作为一个出家人还要在金刚道友之间产生那么多的矛盾呢?有时候即便有一些烦恼,你就把它咽下去,有什么不对呀?难道论个输赢,你胜了以后就觉得自己没有烦恼吗?刚刚已经说过,你在他面前已经胜了一截,但是在阎王爷面前你已经输了一截,不值得啊!
当今我们放弃世间那么多的事开始进入佛门,为什么眼睁睁还去造业,这些都是不值得的行为,还是理性一点好。所以我平常也告诫很多人,虽然有时候我不爱说很多很多不好听的话,但并不代表我心里没有这样的想法。当有时候烦恼生起来的时候,我真的想说两句话,但是你也知道,一个平常不爱生气的人,有一天生起气来,这可不是什么好的结果。
平常有时候是需要一些敬畏,无论对因果,还是对导师。我看见很多人对我也还是蛮敬畏的,但不仅仅是你对我敬畏,所以我有多了不起,这个我永远没有想过。因为虽然曾经很多导师认定我是什么佛菩萨的化身等等,但平常修学过程中我永远没有拿着我是佛菩萨的化身,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还是以凡夫这么一个身份在对待的。所以这个敬畏的心还是取决于你的功德,因为你有这样的敬畏心,多多少少就知道我不该这么做,要是去做的话,等两天万一这个导师知道,可能对我的评价乃至很多方面一定是一种不好的,所以因这个也可以消尽一些烦恼,能起到这个作用。应该要这样,用不同的方法让自己不要烦恼。
尤其现前我们身边很多都是全家人都在依止一个导师、修一个法。我们现前依止一个导师,喝一个宝瓶之中的水,同修一个法,未来的时候也如同这样,在清净刹土中精进修法、度化众生,所以比曾经的亲戚还亲切,已经成为最亲近的金刚道友。所以这个时候更不能有一些矛盾产生,哪怕有一些矛盾,第一时间应当要放下自己的架子和心中的烦恼,要记住这一点。
单纯从世间的角度来说,两者走到一起不是为了烦恼,不是为了争吵而走到一起,不是认为,天哪!我一个人天天待在家里,没有一个可以和他吵来吵去的大的对境,所以我得寻找另一个用来出气的桶,不是为了这个而走进婚姻殿堂,都是为了幸福。那接下来在经营(家庭)过程中,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烦恼呢?有时候哪怕你觉得在家里你就是像成都人所说的“耙耳朵”,有什么不好嘛!因为“耙耳朵”就是为了不让烦恼扩大,就是不让烦恼更加炽盛的一个因,多好的一件事情!因为夫妻之间要是一方面不“耙”的话,两方面都那么硬,那能和谐吗?所以有时候我觉得这也没有什么不好的。
总体来说,谁与谁之间也不要产生矛盾,不要论个输赢,尤其是身边的金刚道友之间更不要论个输赢。因为我们都是修行者,自从进入修行开始起就是为了对治烦恼,不要因自己的业及烦恼而让自己的业障更加炽盛,那就不值得了。
所以这就是持戒。若要是具备这个条件,就是刚刚所说的,有了知阶段,其次在修行方面,把逆缘转为善用,在持戒方面得以清净,那即便临终的话,在有生中阴四十九天以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点都不成问题,这来自于华智仁波切以及金刚持的教言,一点都不会成为问题。
尤其是密乘,可能很多都会想,哦,这句话我曾经也听过不少,显宗也说一句佛号即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或者在门上面写一个“唵叭嘛哦士尼厦微嘛泪吽呸”,过去一次就可以断除一千劫当中的一切罪业,这来自于释迦牟尼佛《白莲花经》中的讲解。但有一句就叫做密意,有一句叫做真实语。密意指的是,虽然它最终的结局是这样的,但什么时间会变成这样的结果,可能还没有一个确定性,就叫密意。而真实语,明天就是明天,后天就是后天。所以密法的语就叫真实语,永远没有什么密意可言。那就是说,往生西方极乐就是一生的事!
比如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修行者,现前无论怎么说,了知阶段是具有的。能不能做到逆缘转为善用,就要看看你平常能否听从导师的教言如理如法修行。持戒方面当然没得说,尤其为了弥补过去的一切过失,每天都在做一些发露忏悔等等。要是这样修学下去,在临终的时候哪怕没有修成更高的见解,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完全可以放一千个心!若要是不能的话,那金刚持就在打妄语,这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我们刚刚所说的了知阶段,是有生中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若在现有的条件当中,座上的见解越来越有一些定解、一种觉受,顺着这个觉受,比了知阶段还更深一层,已经感觉到见解就是这样,已经有觉受。接下来逆缘转为道用比前者可能更顺手、如意一些,持戒方面也做得更清净一些,具备这样的见解者,能达到第二本净解脱。
什么叫第二本净解脱呢?就是当这个人死了,按照我们中国的法律层次,这个人外隐没次第……因为他不讲解内隐没次第。但我们不能从下面讲,应该从上面往下讲,这样可能会了解更透一些。
是这样的,第一,即生解脱,就是说你当前的见解已经达到昼夜一如,没有白天、晚上,也没有座上和座下的区别,完全达成一如的时候,就叫即生解脱。此时不需要有个解脱、不解脱,本来就是解脱,如莲花生大师一般,叫“无死莲花生大师”。莲花生大师的整个传记当中没有说哪一天莲花生大师是怎样死的,他是把自己的身心直接带到罗刹国去度化这些众生。若要是见解达到这个地步,就叫做即生解脱。
但这个见解要达到昼夜一如,就是没有不在这个修行中的时候,或者中间还有一些迷惑呈现的时候,而是无论座上座下、无论白天晚上都达成一如,就叫即生解脱。就像无死莲花生大师一般,把这个身体直接可以带到什么地方,下面完全不需要呈现死亡的整个过程。可能有些想,这个也挺好的,(众笑) 我应该争取,但是必须要达到这个地步!我们现前讲解什么时候的果实以什么样的因或者什么样的见解才能达得到,所以要达到这个地步!
第二,座上有很高的见解,这个见解是了悟,不是文字般若,也不是观照,而是实相,已经有了证悟,已经悟到见解。登地菩萨以上都叫做悟证见解,但他在座上已经悟到见解,而座下的时候没有达到与座上相同般,可能也有些散乱,但这个散乱,因为座上修行时,在达到登地菩萨的时候已经断除烦恼障,所以这个烦恼就如同到了金洲不得土石一般。像粗大的烦恼,达到登地菩萨以上者基本上没有这么粗重的烦恼力量,他的烦恼没有那么粗大,即便看似是一个烦恼,但是沒有粗大的那种情绪。
比如说一个草绳,我们平常看见一个草绳,它可以拉很重的东西。当我们把草绳置地烧了,烧完以后在地上还是有一个草绳的相,但你去摸的时候它已经变成灰了。所以在登地菩萨面前,烦恼障好像也有,但是没有这个能量、能力了,其外的感觉随着登地菩萨的见解而改变。但是第一,座上应该有了悟,已经证得见解了。
在这前面,人死亡过程要讲四大分解,就是地融入地、火融入火……我们平常称之为外隐没次第,指的是四大分解。接下来是五根断除,以现代的理解,就是这个人已经死了,没有呼吸了,心脏跳动也已经停止了,就叫做死亡。这时候叫什么呢?叫外隐没次第。
外隐没次第主要讲解四大分解、五根断除。在四大分解的过程中,比如说地融入地的时候,有些可能曾经见过像一些即将面临死亡的人,他要是能说一些话的时候,会说能不能把我的头垫高一点,因为他总感觉到头一直朝下,总希望旁边的人把他的头垫高一点,这是地融入地的一种感觉。在这个亡者的感觉中,总觉得自己的脚在上面,头太低,所以一直想把自己背后的枕头垫高一些,这是即将死亡的一种表现。又比如火融入火的时候,温度从四肢开始往内收,身体变冷等等。
在四大分解以后,接着五根断除,这时眼睛越来越迷惑,有时候好像眼睛看着谁,但完全不认识这是谁的时候,眼根已经断除了,像这一系列。五根断除以后,他的呼吸就已经停止了,心跳动也停止了,这叫外隐没次第。
外隐没次第以后,接下来就叫第一本净解脱。就是刚刚说到的,具有这个见解者,座上已经了悟到见解,座下的时候所有一切都在护持之中,那么就在这个时间,他就成就了、解脱了。这种解脱就不需要坐太长时间的禅定夜,因为我们平常说入定以后还需要解这个等持、禅定,但它不需要这个过程,一瞬间就已经解脱了。
曾经喇嘛仁波切有个道友,也可以说是他的导师,就是昌根阿瑞仁波切以前的待者,叫阿嘎尼玛。喇嘛仁波切说,当时他和他上师一起在某个地方,他的导师搭着一个帐篷,他和阿嘎尼玛在另一个帐篷里。那段时间阿嘎尼玛身体非常不好,但曾经昌根阿瑞仁波切授记阿嘎尼玛在临终的时候一定非常了不起。
一天早上,天气有点寒冷,那一段时间阿嘎尼玛的身体一直都不是很好,每天早上上师又要亲自到昌根阿瑞仁波切身边去护持他,看他里面需要做些什么事情。那天早上他看见阿嘎尼玛坐在自己的床上,他已经病了很长时间了,身体虽然已经很虚弱了,但也没有看见他即将要涅槃的一些现象。那天早上上师就到昌根阿瑞仁波切身边,去的时候阿嘎尼玛还好好的,到了昌根阿瑞仁波切身边,有些事情耽搁了十多分钟,一回来的时候阿嘎尼玛已经圆寂了,不仅仅圆寂,红白菩提都已经出来了,就说明他已经完全消融于法界之中。
像这种情况,禅定夜就不需要很长时间。像有些圆寂以后,三天、五天、七天、二十一天在一个等持当中,后面像从这个等持当中出定一般,解开这个等持以后,无论是刻意去解也好,自然当中自己解开也罢,需要一些时间才呈现已经圆寂了的一些征象。但这种情况就不需要这个过程,这是第一本净解脱。
当这个人看起来已经去世了,但此时已经执受这个见解而解脱,叫第一本净解脱,它需要在座上一定要了悟见解。现前我们正在讲这个见解,座上能不能悟到这个见解,就要看我们每个人了。这就是第一本净解脱。
接下来就叫做内隐没次第,要呈现明、增、得三光,断除贪嗔痴八十法。这个过程里出现像白色、红色的光,直到后面黑色的光时,这个过程当中没有解脱的地方。八十法还没有完全尽消之前,不会有解脱的时机,叫内隐没次第。
当一个黑光出现以后,人基本上就会闷厥过去。这就是在雪域高地有一种习惯,人死了以后还要在家里放三天的原因。因为当内隐没次第时,他就会闷厥过去,就像死了一样,虽然他看上去已经死了,但在他的感觉当中,这个神识和身体还没有完全分离,就像晕过去一般。所以这时候按照我们佛教的观点,就不处理这个尸体,还要放三天的时间。三天以后,身心分离了,那这个身体就是纯粹的土石,就开始做无论是土葬、火葬还是天葬等这些葬礼。这之前要放在家里,因为他的身心没有分离,因为在明、增、得三光或者说内隐没次第的时候,已经像晕厥一般,身心还是没有分离,还在这个身体当中。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什么解脱的机会,都得按照这个次第走。
记得我第一次动手术的时候,在华西动的手术。前面打完麻药,但是这个麻药打得并不是那么太好,中途我的伤口还是有些感觉。此时我和旁边的人说,好像我一直能感觉到你们动手术的整个过程。此时可能又用了一些麻药,我就完全不知道了。这时候像明、增、得三光也陆续呈现,此时真的很凄凉!所以我平时一再告诫每个修行者,真的要好好去修行、好好修行!因为明、增、得三光,无论你有禅定、没禅定,临终的时候都要经历这个过程,那时候是非常凄惨的。
当进入一种白光的时候,除了这个白光(什么都没有),洁白洁白的,无论你多想突破这个白光,想往里面进去,像有些科幻片里面的情节,往一个黑洞进去、进去、进去……突然就进入到另一个世界。在这时候我们即便有这样的欲望,但无论你多想往里面进去,按照意识(的方式)永远脱离不了这个白光。那时候是非常凄凉的!没有一个真正的见解,在这个时候我真的都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它。这是“明”。
接下来突然前面一红,全是红红的,除了红以外没有一个其他的颜色,无论你怎么想突破它,好像没到达这个时间之前永远突破不了它,那时候是非常凄惨的。到后面“得”的时候,突然一片漆黑,它时间不会很长,此时人就像闷厥一样。因为当时有了这个感觉,我接下来就听到旁边有人说,“手术已经动完了”。
我当时就有这么一个感觉,但这个过程还是蛮凄凉的。所以当时就觉得,若没有一个很好的见解,按照平常我们这个心识去面对的话,别说未来会投生到什么地方,光是这个过程还是蛮凄凉的。
接下来就会闷厥过去,之后基本上三天的时间就会醒来,就像我们在闷厥当中醒来一般。这时候身心就开始分离,按照高原地方的习俗,身体就开始处理了,无论是土葬、天葬、水葬、火葬,就要开始处理。因为那时候身体就仅仅是一个土石而已,不会太重视,尤其现前在高原地方,人死了以后,当时要是土葬的话,挖一个坑把他埋在下面,前面可能还看见上面有一个小小的土包,但随着时间过去,下面身体越来越腐烂,上面的土慢慢慢慢往下沉,变成和旁边的这些大地一样平,连这个尸体曾经埋在哪个地方都不知道。
高原地方没有清明节扫墓的这么一个说法。就像我的母亲,当时我在亚青寺禅院的时候,母亲去世的时候我也不在她的身边,所以只是听说我的母亲放在我们家乡背后有一个叫伊拉肯垭口,对面是一个土葬的地方,曾经很多人都放在那边。据说母亲的墓放在那边,但今天去寻找也不知道哪一个墓是我母亲的墓,平常我们也不会重视这个,所以她可能已经完全和大自然混为一体了。但平常我们做的是什么?就是去超度她的灵魂,每年都会去做的。所以为了忆念母亲,我有时候也让他们把我送到那个垭口,对着那边,每次都念一些观音心咒,或者念念经、打打坐,忆念一下母亲,就这样。但是我们平常很少有扫墓和祭祀的说法,不会这么做。
这只是中间添加的一个过程,但实际上就像刚刚说到的,闷厥以后,第一次苏醒就叫“意识融入虚空”。意识融入虚空一瞬间就好像从闷厥当中突然醒来一样,那时候前面会有一种白色的光,没有前者那么凄凉,比前者更清明。但这个时间长短一切取决于你的禅定、定力,要是没有禅定、定力的人,它如同流星一般,一瞬间就过去了。比如你平常修学过程中虽然没有证悟到这个见解,但是有很好的定解,有这个觉受,有很深的觉受,平常无论修行、行为,乃至多方面都做得很好,那么就在这个时候,就已经进入到三个禅定夜、五个禅定夜、七个禅定夜、二十一个禅定夜。当时虽然只是在一个定解当中,但因为你的神识已经增加七倍,所以在短短的时间中,在三天、五天、七天、二十一天当中迅速成熟达到解脱,就叫第二本净解脱。
但这样的人在平常打坐期间一定得有觉受,在意识融入虚空的这一时刻就可以把握住这个机会,执受这个禅定。那个时候就像高原地方很多成就者圆寂以后,按照我们医学的方式,他已经停止呼吸,也停止心跳,但是他的心口,三天、五天、七天都与其他地方温度不一样,有一种温温的感觉,那一段时间我们这么去看,他好像没有死一样。
我们家乡有个老和尚,到了六月份的时候,他就告诉家人,说我今年想穿一些干净的衣服。因为他是牧区的,平常牧区没有像农区那么讲卫生,但那一年老和尚好像突然变了个样一样,他说他要把这些旧衣服都洗一下。到了六月份,有一天早上,他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完,把家人叫过来说,我现前年龄已到这个地步,接下来再继续住下去也没有太多的必要,所以今天我要走了。你们也不必太痛苦,反正人终究都得有这么一个过程。就这样,老和尚就圆寂了。
圆寂以后,老和尚当时八十多岁了,平常看见脸上全是皱纹,据当时我的启蒙老师和那边很多和尚去看他的时候说,在七天的时间里,突然变成一个年轻人一般,连脸上的皱纹都没有了,在七天的时间中,眼睛睁得大大的,对着前面的虚空,持续了七天的时间。那时候还是六月份哪,尤其在牧区一个黑帐篷里面,里面的温度至少能达到四十度,但是身上所散发的全是香味。在那么高的温度之下,一般的人一天都放不了就会发臭的,这时时常见,但那个老和尚放了七天,就像一个年轻人在那边打坐一样,只是说没有生命体征,没有呼吸,没有心跳,但是除此以外就像一个活生生的人在那边打着坐一样。
到了七天的时候,他们一直担心现在天气这么热,万一要是发臭等等,又不敢去动,该怎么办呢?第七天的下午,他们也不知道什么叫解等持,就在旁边跪着,磕着头,祈请老和尚:你现前要融入哪个法界?能不能融入到哪个法界当中,因为现前我们这些无知的道友们都不知道下面该怎么做。就这么祈请了一下,他们回去喝了喝茶,回来的时候,老和尚红白菩提就已经慢慢慢慢流出来,头也稍微往下低了一下,整个脸上的皱纹就像曾经一样,就呈现出已经死亡的症状。这是在七天以后。
这就叫做入等持,就在这个禅定当中,有些三天,有些五天,有些七天,最长的二十一天,在这个时间里成熟一切,就成办解脱了。这个时候的解脱就是即生解脱,这也是已经成佛了。
那成佛的同时能做到什么?无论是即生解脱、第一本净解脱、第二本净解脱,能同时把身上十万他相续的细胞——十万个众生,乃至中阴界当中有缘的三千个众生,就是十万三千个,但这是大概的数字,当然可能有更多,和这些众生一同成佛,他一个人成佛的同时就可以带领那么多人一起成佛。所以我们平常在导师身边结缘的原因,就是为了变成三千个有缘众生,走个捷径路,我不修行,也跟随着在那个时候一同成佛,平常就是这么一个缘起法。实际上他就能做到那么大的事业。
接下来他的本体化身、事业化身、愿力化身等等,有无数个化身再来救度众生。因此地藏王菩萨曰:“地狱不空,永不成佛。”不是说他不成佛,而是他度化众生的事业永远不间断的意思。这时候就出现千千万万个化身,这都是任运自成的,由于众生的需求不同,佛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众生面前来救度他。
所以曾经在讲解佛菩萨的化身时,比如说当天气很热的时候,突然一阵风过来,这也叫做佛菩萨的化身,来救度众生,比如在很炎热的前提之下,突然感觉到很凉快,这也是佛菩萨的加持。甚至我们平常所拥有的一切,是佛菩萨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在你的面前,目的就是为众生做到最好。
所以以前昌根阿瑞仁波切前面的那位侍者阿嘎尼玛尊者,他是非常幽默的一个人,他说:“其他的事情我倒不懂,但我绝对相信夜壶一定是佛菩萨的化身,因为自从有了它,我晚上就不需要冻着脚到外面跑来跑去。”开玩笑(上师笑)。就是这样,所以会呈现不同的化身来度化众生,这是第二本净解脱。
接下来还有法性中阴四处解脱之处,但这都是修过顿超的人(才把握得住),如果没修过顿超的话,虽然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在法性中阴都会经历这些过程,但它的时间太短了,像流星一般,呼!这个成就的机会就过去了,呼!又过去了。一切都会呈现……很多人都说,我见过《西藏生死书》里面讲解文武坛城,对于凡夫来说,在流星般的时间当中,你还能看见它到底是什么吗?所以曾经世间有这样的说法,说当出现流星的时候你发什么愿它都能成熟,但还没有发愿,流星早已经没了,就这么快。所以像很多很多,比如所讲解的文武坛城是有的,但时间太快了,你完全把握不住。这是什么?没了。这是什么?没了。就这么快!所以要把握住这个机会,现前必须得有很好的禅定基础,要是有,那个时候就可以把握住这个机会,在这一时间就能成就。它有四处解脱的时间,要是超过这个机会,法性中阴就没有机会了。
接下来就是有生中阴,就是七七四十九天的整个过程,那时候只有往前行走。说二十五天之前,我们所感觉到的身体就像昨天晚上梦里,梦里你还是现前这个身体,梦到很多很多都是现实这个生活当中的事情。所以当人临终以后二十五天以内,都是这个身体和这个世界的感觉,过了这个时间,就开始依照后面会投生为什么样的,是另一个世界的一种感觉了。过了这个时间,就会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其外的就根据个人的业力飘向六道之中。大概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从中我们也越来越了解到,能在什么样的时候获得解脱,一切取决于当前所修行的法——这个认识,或者这个见解。虽然我们平常从事很多很多善行都是为了调伏自己的内心,但为什么说我们当前的修行就叫做根本上用功呢?因为它现前就在修这个时期、这个时间的法,若要是能达到这样的见解,就在这个时期能获得解脱,近在眼前!它不光是今天在修,而且临终的时候就能获得这样的成就!所以就在这上面多下一些功夫。
甚至有时候我也听到很多人说,我这段时间在修这个法、那个法。好倒很好,但若作为一个虔诚的弟子,还是像刚刚所说的一样,多去修一些即生解脱、第一本净解脱、第二本净解脱、法性中阴解脱的法,因为这是最现实的,就在这个时间可以执受见解。但若要是没有这个见解,即便有成就的机会,也无法定住它。“这是什么?”只要稍稍一执著,这个机会就消失了。
所以我们平常也一再告诫每一个修行者,当一切感觉呈现的时候不要去执著于它,因为这个执著在临终的时候也给我们造成极大的障碍。当一些感觉呈现在你的面前时——这是什么?这个成就的机会一瞬间就消失了,你想再回归不可能了。所以法性中阴成就只有四个机会,只要执著四次,再也没有法性中阴解脱的时候了。所以要把握住现前的这个禅定,就像刚刚所说的,要如理如法去修行。
我们一再讲解,能不能在这样的时间成办解脱,与我们当前的修行有着直接关系,原因就在于此。所以平常在修学过程中,尽可能护持这个见解,一步一步修学,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好好往这方面去发展。
像刚刚我们说到的文武百尊,在《西藏生死书》里面讲得很细致,说哪一个阶段会呈现什么样的形象。里面所讲解的一切一点都不假,但你能不能如同书本上所讲解的一样去感受,那就不见得了。所以就像刚刚所说的,它虽然是这样的,但由于你的定力不够,一瞬间就消失也有可能。所以对每一个凡夫来说,整个过程它都会出现,比如说外隐没次第、内隐没次第,接下来意识融入虚空,接下来法性中阴,整个过程他都会经历,但都是一瞬间、一瞬间,由于你没有定力的原因,把握不住这个机会,所以一瞬间就消失了。尤其在法性中阴当中就会讲解文武百尊,但是文武百尊,别说百尊,连个头像都没有看清楚就消失了,全消失了,一个都没看清楚,到底刚刚看到的是什么,是鼻还是眼睛都没有分开,消失了,全消失了,一点都不会有机会。若要是真正能把握住这个机会,你要有很强的定力,就在这个时间成熟一切,能成办解脱。就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