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31日 星期日

還在為腸敏感苦惱嗎

有一些患者因為大便的不正常或莫名其妙的腹部絞痛而倍受困擾,甚則因為腹痛難忍而不得不去急診打止痛針,或者因為頻繁地腹痛、腹瀉而不敢外出、旅遊或約會,當去醫院就診時被告知原來是患了「腸敏感」。


腸敏感在醫學上又稱為「腸易激綜合症」。腸易激綜合症可表現為腹痛、腹瀉、便秘,大便可見到水樣便、糊狀便、黏液便或顆粒便等。目前現代醫學對本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明確,多數認為高壓力、長期情緒不良、焦慮、緊張等是導致本病的一個重要原因。中醫中藥則通過調理體質而對於控制其復發有著良好的效果。

中醫認為,肝主疏泄,調節人體的情志和氣機的運行;「脾為後天之本」;「腎為先天之本」。對於腸易激綜合症的中醫治療和調養即圍繞這三個臟器,或疏肝健脾,或升提中氣,或健脾溫腎,或健脾袪濕。針對不同體質,其調理方法亦有所不同:

脾虛質:常見形體消瘦或虛胖,少氣懶言,食油膩、奶類、凍食易於腹瀉,舌質淡苔白或舌邊可見齒印。此類人群飲食宜易於消化之品,可選食小米,山藥,扁豆、胡蘿蔔、香茹等。也可常飲四君子湯(黨參、白朮、茯苓、炙甘草)以健脾益氣。並可常按穴位「足三里」。

肝鬱質:常伴抑鬱、焦慮,易緊張,或腹痛、腹瀉,或腹脹、便秘,或腹部絞痛,或噯氣,舌淡紅苔白。此類人群首應注意調節情志,舒緩心情,減壓,嘗試以深呼吸或轉移注意力等方式放鬆自己,並可選擇瑜伽、太極拳等鍛煉項目。

濕熱質:常見腹痛,腹瀉,口乾,口苦,舌苔黃膩或厚膩。此類人群宜清淡飲食,戒除煙酒嗜好,少吃蝦蟹及肥膩之品。可選食薏米、茯苓、白扁豆、蓮子等。

陽虛質:常見明顯怕冷,喜溫喜暖,喜食熱食,手足偏涼,腹痛、腹瀉,舌淡胖嫩,苔白水滑。此類人群忌食冷凍食品,可適當選食薑、牛肉等以溫補脾胃。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講師馬劍穎博士

2014年8月29日 星期五

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全世界都懂,只有中国人不懂 !

生来什么都没有,死后什么也带不走,中间的两万天累也好,清闲也罢,人的一生,究竟在追求什么?

英国某小镇。

有一个青年人,整日以沿街为小镇的人说唱为生;这儿,有一个华人妇女,远离家人,在这儿打工。他们总是在同一个小餐馆用餐,于是他们屡屡相遇。时间长了,彼此已十分的熟悉。

有一日,我们的女同胞,关切地对那个小伙子说:“不要沿街卖唱了,去做一个正当的职业吧。我介绍你到中国去教书,在那儿,你完全可以拿到比你现在高得多的薪水。”

小伙子听后,先是一愣,然后反问道:“难道我现在从事的不是正当的职业吗?我喜欢这个职业,它给我,也给其他人带来欢乐。有什么不好?我何必要远渡重洋,抛弃亲人,抛弃家园,去做我并不喜欢的工作?”

邻桌的英国人,无论老人孩子,也都为之愕然。他们不明白,仅仅为了多挣几张钞票,抛弃家人,远离幸福,有什么可以值得羡慕的。在他们的眼中,家人团聚,平平安安,才是最大的幸福。它与财富的多少,地位的贵贱无关。于是,小镇上的人,开始可怜我们的女同胞了。


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

中国山东,有这样一对夫妇

刚刚结婚时,妻子在济宁,丈夫在枣庄;过了若干年,妻子调到了枣庄,丈夫却一纸调令到了菏泽。若干年后,妻子又费尽周折,调到了菏泽,但不久,丈夫又被提拔到了省城济南。妻子又托关系找熟人,好不容易调到了济南。可是不到一年,丈夫又被国家电业总公司调到重庆。

于是,她所有的朋友,就给她开玩笑——你们俩呀,天生就是牛郎织女的命。要我们说呀,你也别追了,干脆辞职,跟着你们家老张算了。

但是,她以及公婆、父母,都一致反对。“干了这么多年,马上就退休了,再说,
你的这么好,辞职多可惜。要丢掉多少钱呀!再干几年吧,也给孩子多挣一些。”

其实,他们家的经济条件已经非常优越。早已是中层阶级,但是他们仍然惦念着那一退休.于是,夫妻两个至今依然是牛郎织女。

我们,是一个尚义轻利的民族。

中国人一直是为了某种自己未必真正明白的主义而活着。于是,中国人,不能在没有目标的生活中活着。而这个目标,可以是工作,可以是理想,可以是金钱,可以是孩子,可以是老人……但是,唯一不可能是的,就是自己。

中国人,可以很委屈的活着。可以是工作上的极不顺心,可以是婚姻上的勉强维持,可以是人际关系上的强作笑颜,可以是所有欲望的极端压制,可以是为了一个所谓的户口……哪怕牺牲自己一生的幸福,也在所不惜。

中国人,可以过异常艰难的日子,但并不能安贫乐道,他所遭受的一切不幸,必定有一个近乎玩笑的借口;中国人,可以把高官厚禄当作成功,中国人可以把身家百万当作理想,中国人可以抛却天伦之乐四海飘荡,但是,中国人唯一不认可的成功——是家庭的和睦,人生的平淡。

于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把爱国、崇高、献身、成功、立业的情结推向了极致——他们要么在大公无私,其实是舍本逐末的漩涡里苦苦挣扎,要么在肩负重任,其实是徒有其名的怪圈里受尽折磨……唯一遗漏的就是自由和自我。于是,在外国,妇孺皆知的道理;在中国,没人能明白。


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

有一个美国商人坐在墨西哥海边一个小渔村的码头上,看着一个墨西哥渔夫划着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几尾大黄鳍鲔鱼。这个美国商人对墨西哥渔夫能抓这么高档的鱼恭维了一番,还问要多少时间才能抓这么多?墨西哥渔夫说,才一会儿功夫就抓到了。美国人再问,你为什么不待久一点,好多抓一些鱼?墨西哥渔夫觉得不以为然:这些鱼已经足够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

美国人又问:那么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间都在干什么?

墨西哥渔夫解释:我呀?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几条鱼,回来后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过得充满又忙碌呢!

美国人不以为然,帮他出主意,他说:我是美国哈佛大学企管硕士,我倒是可以帮你忙!你应该每天多花一些时间去抓鱼,到时候你就有钱去买条大一点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鱼,在买更多渔船。然后你就可以拥有一个渔船队。
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然后你可以自己开一家罐头工厂。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行销。然后你可以离开这个小渔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矶,最后到纽约,在那经营你不断扩充的企业。

墨西哥渔夫问:这又花多少时间呢?

美国人回答:十五到二十年。

墨西哥渔夫问:然后呢?

美国人大笑着说:然后你就可以在家当皇帝啦!时机一到,你就可以宣布股票上
市,把你的公司股份卖给投资大众;到时候你就发啦!你可以几亿几亿地赚!

然后呢?

美国人说:到那个时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随便抓几条鱼,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

墨西哥渔夫疑惑的说:我现在不就是这样了吗?


人的一生,到底在追求什么?

人的一生, 究竟在追求什么?
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个不同的回答。
追逐名利?灯红酒绿?平平淡淡?……

或许,真正的成功只有一个,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_________________
毋以善小而不为,毋以恶小而为之。

青年搵工,求開心不求高薪

註:本文轉載白經濟日報

青少年失業率今年第二季升至14.6%,但有社工指求職青年揀工嚴重。
在昨日的招聘會上,不少待業青年指會為開心、興趣、前景而棄高薪。現場所見,海洋公園月薪一萬元的空缺搶手,人工達1.3萬元的倉務員職位申請反而「拍烏蠅」。
勞工處「展翅青見計劃」及新界社團聯會再培訓中心昨日合辦「青年職業博覽暨招聘日」,50間公司提供4,500個空缺,逾3,000人入場。
招聘會最受歡迎是海洋公園,提供空缺多為前綫職位,如銷售助理、餐飲服務員、保安等;全職薪酬約1萬元,兼職時薪46元起。
樂園招聘 2小時40人面試
海洋公園人力資源主任樊靈楓表示,約兩小時已面試逾40名應徵者,以年輕人居多。求職者多準備充足,有些會先在網上搜尋資料,了解工作內容。樂園一向聘請大量青年,樊指比起薪金,年輕申請者更重視愉快工作氣氛,不介意戶外工作辛苦。
來港一年多的新移民張先生(24歲),上一份工作為機場航綫維修,薪金連福利月入1.2萬元,但稱工作半年後發覺不適合,到招聘會希望應徵銷售工作,預期薪金約1萬元,但他表示:「自己喜歡的工作,可由低做起,月薪8,000元也不介意!」
然而,招聘不論學歷、月薪遠高於海洋公園前綫工作的倉務員職位,申請者卻寥寥。
機場貨運公司亞洲實業(香港)物流有限公司,其倉務培訓主管李先生昨批評年輕人,指貨運助理及倉務員月薪高達1.28萬元,卻因地點遠及辛苦一直請人難,長期有近百個空缺,流失率高。
「難陪朋友」 嫌辛苦拒輪班
李稱,曾有年輕職員表示「要輪班,陪不到朋友去玩」,所以離職。亦有不少人見工時,詢問工作環境有無冷氣,貨物有多重,即使公司發出聘書,有應徵者回覆不會考慮。
李批評青年短視,事實上公司晉升速度快,曾有例子半年升為主管,負責協調人力,不用搬貨,年輕人卻總為不成理的原因辭職。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青年就業服務督導主任林遠濠指,年輕人對市場有誤解,以為空缺多代表老闆一定請人,容易搵工,故首選輕鬆工種,體力勞動不予考慮,實際上僱主不會降低要求,隨便請人。
事實上,不少學歷低的青年均表示不介意人工低,只望找到有興趣、有前景工作。18歲的應屆文憑試畢業生黃先生說,自己讀不成書,想學一門手藝傍身。由於他喜歡維修,又認為技工發展機會大,望日後可開舖做老闆,故到場主力應徵維修、機電等職位,冀邊學邊做,若有培訓,他接受可低至月薪8,000至9,000元。
統計處數據顯示,15至19歲的青少年失業率,由今年第一季的10%升至14.6%,20至24歲的失業率亦由7.1%升至8.2%。

可誘發「迷走神經性昏厥」  高血壓、心臟病勿挑戰淋冰

註:本文轉載自蘋果日報

「冰桶挑戰」熱潮橫掃本港,無論男女老幼,也樂於為ALS病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籌款而接受挑戰。有心臟科專家提醒,淋冰或可誘發「迷走神經性昏厥」(Vasovagal Attack),令參加者突然暈倒,增加意外受傷風險。醫生也不建議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挑戰淋冰。

港大內科學系心臟科副教授蕭頌華表示,迷走神經性昏厥頗常見,每10人便有1人曾發生,原因眾多。情緒太緊張,如「見到血好驚」或冰桶挑戰,都可誘發致病。他說:「好驚淋冰水會好凍,有心理負擔,都可以令心臟收縮得好大力,有機會誘發迷走神經性昏厥。」
發病的原因為心臟因加快收縮及泵血,一旦觸動到痛楚神經,心臟便會減慢心跳,例如由正常每分鐘有60至70下,減至每分鐘20至30下,導致供給腦部的血液不足,引起血壓下降及暈倒,即迷走神經性昏厥。
除情緒太緊張,站立太久、長時間暴曬、脫水都可引起迷走神經性昏厥。如早會的學生,因站立過久,血液積聚下肢靜脈,心臟因而加快泵血,誘發該病而暈倒。心跳減慢、作嘔、標冷汗、抽筋等都是相關症狀。大部份人暈倒10多秒後,心跳都會回復正常,自然蘇醒。身邊人士最好輕微抬起患者雙腳,有助血液回流。

又凍又緊張致心跳加速
蕭認為,有迷走神經性昏厥病史的市民,接受冰桶挑戰,不但會增加病發風險,若身處環境欠缺安全,如樓梯、馬路等,更容易發生意外,包括撞傷頭部等,不建議他們進行冰桶挑戰。
他工作的瑪麗醫院每周都有2至3名市民因暈倒入院,其中每月約有4至5人因懷疑患心臟病,轉介心臟科跟進,多數為年輕人。大部份人並非患心臟病,而是出現迷走神經性昏厥。有病人曾植入心臟起搏器,預防心臟停頓。暫未見有人玩淋冰出事要入院求助。
蕭頌華指並非人人適合接受淋冰水挑戰,尤其本身患高血壓、心臟病的患者。他們如突然淋冰水,因身軀的溫度轉變大,加上心情緊張,都會令心跳加速,如每分鐘心跳加至100下,血管收縮及血壓上升,引致氣促,甚至心臟病發等症狀。患者一旦接受冰桶挑戰,出現心口痛、翳悶及血壓飆升等症狀,都應立即求醫。
由香港私人執業專科醫生協會及公共醫療醫生協會組成醫療組織「HELP」的《健康智庫》訪問系列

冰桶挑戰注意事項
①確保身體良好
②四周環境安全如沒有電掣
③避免使用太大的冰塊
④避免在馬路進行
⑤量度血壓水平
資料來源:蕭頌華醫生

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

全民退保行不通 還有甚麼袋住先?


註:本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老有所養人人想,但以此為目標的全民退休保障建議方案,既對最需扶助的長者沒大幫忙,又明知爆煲現實擺在眼前,叫人怎啃?沒有全民退保,不見得沒有其他可袋住先的選擇。
全民退保從90年代開始便爭議不休,上周公布的全民退保方案,是港府委託港大學者進行研究的結果,可以說滿足了全民派錢的要求,全港65歲或以上長者,一律每月可領3,000元老年金且毋須入息審查。不過,錢從何來?建議是政府先注資500億元及每年負責一半支出,其餘則來自僱主和僱員的荷包。
老來退休後生活無着落,不少港人均有此擔憂,強積金靠不住,一生勤力工作也不見得一定有豐厚積蓄。若活到65歲便「老奉」有老年金派,怎會不想袋?但方案出爐後卻未見社會各階層興高采烈「收貨」,更有不少學者大潑冷水。
固然,面對情勢趨白熱化的政改議題,論迫切性及聚焦力度,全民退休方案自會給比下去,但大家對此提不起勁,也是看清了這並沒有為港人提供一條有前景的出路。
方案對於最需扶助的貧窮長者既沒有大幫忙,又明知2026年便入不敷支、最快2042年更會花光政府注資,即使方案用意再美好,但如此嚴重缺陷,怎叫港人袋得落?
本港應否仿效外國設全民退保,社會向有分歧,但要讓窮長者又或現時缺乏退休保障的市民如家庭主婦等,可於晚年有穩定收入生活,又或令儲蓄不多的打工仔多一重退休保障,一定要全民退保嗎?為何不考慮向其他可袋住先的選擇入手?
綜援加碼寬資格 或更能扶貧
‧窮長者
社會共識是集中資源幫助近30萬的貧窮長者,即使領取綜援也有不少生活仍然捉襟見肘,無依苦況令人不忍,但建議的老年金卻不論貧富皆可領取,社會資源並未用在刀口上,要幫最有需要的貧窮長者,何不將資源用於增加長者綜援金額,又或放寬領取資格?長者生活津貼的資產審查,門檻被指太高,將之放寬,把更多長者納入保障,不是比起向中產或富裕長者派錢,更合乎社會保障須扶貧濟困的原則嗎?
香港教育學院本月發表研究,指改善長者綜援、申請毋須簽「衰仔紙」又或長者生活津貼由2,285元增至3,000元,可改善的長者貧窮率,以成本效益計算,比起老年金更高。
打工仔有強積金 善用勝再供
‧打工仔
退休後的老年生活,港人多抱「靠自己」心態,對於儲彈藥退休尤其緊張,推行多年的強積金,本來是打工仔的重要支持,但收費高及回報低,有學者早提醒市民,別寄望強積金可支持未來退休生活。
既然打工仔及僱主已每月供款,為何不積極處理強積金的成效,令其發揮更大的退休保障作用?又何須一定要有全民退保的3,000大元?現時已每月供款,何必又要市民另外再供,且還隨時是取不回供款的供死會?豈不多餘?
鼓勵為家屬供款 助主婦籌謀
‧家庭主婦
以強積金作為退休保障的其中一個空白,是沒有顧及數十萬名沒有在職的家庭主婦,全民退保則家庭主婦也受惠,但要達到此目的,卻也有其他方式可選擇。例如新加坡,其公積金設最低存額填補計劃(Minimum Sum Topping-Up Scheme),鼓勵打工仔自願供款家屬戶口,政府會給予扣稅優惠,還有抽獎鼓勵,中獎會代供錢入戶口,當地不少打工仔便替沒有在職的配偶供款,以作日後退休之用。供款對象不只是配偶,還可以是父母、兄弟姊妹。本港早年有團體曾建議類似做法,為家庭主婦設強積金戶口,一樣可以供款,但至今未見有下文。
人人追求老有所養,但資源應用得其所,港府展開新的福利制度要量力而為,一律派錢的福利主義,是不歸路。要分得清楚誰最需要幫忙,如何幫才有效益。外國推行全民退保的國家,現時不少已陷入不敷支的危機,被迫推後領取老年金年齡或減少派發金額,民怨不少。明知全民退保方案行不通,何不另謀出路,別在原地兜圈吧!

別等口渴才喝水!

喝水,因為口渴。一般人會在口乾時才想到要解渴。口乾是身體給予我們的一種警號,表示身體已出現了約5%的水份流失。相對人體有70%的重量是水份的而言,這樣的流失比率看似不高。但實情是身體已進入危險的倒數階段。
人體依賴水份(血液)運送各種營養物質,並直接參與人體的新陳代謝及體溫調節。試想想大腦作為人體中最重要的器官,會優先佔用兩成的水份。5%的流失,亦即供給大腦的水份缺少了¼。持續缺水會影響到大腦的正常運作,出現精神難以集中,頭痛,煩躁,困乏等。再脱水下去更可會影響身體機能,導致昏厥甚至死亡。所以不口乾不表示水份夠,特別在夏天體內的水份蒸發速度加劇。同時鉀、鈉等電解質亦更易隨汗水排出。如未能及時補充,很可能會引致脫水或中暑。
所以出外活動,無論渴不渴,亦需要注意水份和電解質的補充。不單有助散熱,預防脫水和中暑,更有效地保持和提高體能與腦力,同時加速運動後疲勞感的消除。

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

「電玩」小孩 不懂看眉頭眼額

註:本文轉載自經濟日報

學懂觀言察色、看人眉頭眼額是重要的社交技巧,但有海外的大學研究發現,多用電子產品或減低小孩的社交技巧,難以分辨別人的情緒。
有心理學家指,現今父母愛向幼童播放英語影片、到公園又怕子女被太陽曬或跌倒,缺乏與人相處的機會,令小孩到3歲的社交表現儼如唯我獨尊。
精神科醫生則指電玩的公仔表情較誇張,但現實社交須靠兒童人與人、面對面接觸及反饋等學習而累積經驗。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一項最新的心理學研究指,一批51名就讀第6年級的學生被安排參加5日生活營,其間不能用電話、電視或其他電子熒幕產品,並在入營前後看一批照片和影片,分辨相中和片中人的情緒。結果這批學生出營後平均錯誤減少,反映他們更能察覺別人的情緒語言,另一批如常運用電子媒體的54名學生,5日前後的得分則沒改變。
2歲接觸電腦 每日最多15分鐘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指,處理不少幼童個案,1歲多至兩歲已有語言發展障礙及社交發展障礙,原因一半屬先天,一半則因家人自小「開住個電視俾佢煲英文」,1歲多仍沒到公園玩,大人又怕小孩「曬親跌親」,令小孩失去社交機會。
「不同階段學不同東西,如兩、3歲學分享、學輪流玩;4、5歲學有衝突時要點樣禮讓,這些學校不會教,是小朋友透過經驗學。」她又說,這些小孩到3歲出現障礙如不懂說單字或短句,且不懂分享、會爭奪物件,「覺得我乜都要有」。
註冊教育心理學家楊潔瑜表示,現今小孩認知別人「眉頭眼額」或發起玩樂能力較弱,「但以前三唔識七都玩得」,並指這些社交技巧年紀愈細學愈好,建議兩歲幼童每日接觸電腦最多15分鐘,3歲則不能超過半小時。
至於科技如何影響社交?香港精神科醫學院兒童精神科代表陳國齡表示,兒童社交能力是要人與人面對面接觸,以及反饋等學習而累積經驗,雖然現時不少智能手機或網上應用程式聲稱可互動,但都是被預設的程序。
「一些公仔會識皺眉頭,會4發出聲音,但都是較誇張的,而是這些都是被program(預設)的。」陳國齡續指,不同的現實情景,社交處理亦不一樣,不是電腦系統所能預設,而且人的情緒是複雜的,要靠不同感官去理解及面對面溝通。
「人的情懷 不能靠儀器培養」
東華三院「心瑜軒」預防及治療成癮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陳美璐指,兒童和青少年多沉溺於電子遊戲,而這些遊戲大部分都是畫面豐富及官感刺激,故當要面對較單一、沉悶及速度較慢的現實世界,這些沉溺在網絡世界的孩子並不習慣,致集中力較差,無法專心聽人說話,在惡性循環下,無法學習社交技能。
教聯會幼兒教育政策發言人林翠玲認為,「始終人的交流及與人的情懷,不能透過(電子)儀器去培養。家長要讓小朋友多些直接去傾偈,而非透過儀器去望這個世界。」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

2014年8月25日 星期一

返學即嘔 5歲女患開學焦慮症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新學年將開始,若子女聽到返學就不適,或患上「新學年焦慮症」;有年僅五歲幼童每逢上學便嘔吐,母親不惜辭工照顧焦慮女兒。有精神科醫生指,近年學童患憂慮症個案上升,或與家長催谷有關,尤其是孩子報讀學前Playgroup。
鄧小姐的女兒五歲已有焦慮症,K2新學年不肯上學,常無故嘔吐,持續整星期,鄧小姐甚至要準備三套校服,以防女兒以弄髒校服藉口不上學,又陪女兒上學,雖能慢慢減低對上學的焦慮,但對生活的焦慮感卻日趨嚴重。鄧小姐說,與女兒到商場逛街兩小時,有1.8小時都在洗手間門口排隊,只因曾提醒女兒商場人多,想去洗手間要預先告知,女兒因此緊張,常感覺要去洗手間;後經醫生確診患上焦慮症。鄧小姐自言非「怪獸家長」,推測壓力與焦慮來自女兒本身有讀寫障礙,擔心被同學或陌生人恥笑,從而產生焦慮。
怕無得去 外出九成時間排廁所
後來鄧小姐辭工照顧女兒,由於女兒易對新環境焦慮,鄧小姐每天陪她建立規律生活,免到新餐廳用膳;又在考試前一天準備女兒最愛的芒果布甸作獎勵,減低其對考試的緊張感。現就讀中六的女兒已平復焦慮心情,更會與媽媽說:「不如我們今天試新餐廳,看看我會不會緊張?」
雅麗氏何妙齡拿打素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副顧問醫生李明冲指,焦慮症學童的求診個案,約佔整體兒童精神問題求診的10%,年紀最小約五歲,而在新學年前後,求診人數會增加。他指壓力會增加憂慮,而這種壓力來自多方面,如家長過度催谷、自我要求過高或面對新挑戰時產生憂慮等。
Playgroup教斯文 感學校凝重
精神科專科醫生(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陳國齡表示,近年小學或幼稚園學童患憂慮症的轉介個案上升,懷疑或與家長的催谷有關,尤其是要求孩子報讀學前Playgroup。她解釋,因部分Playgroup專門教孩子面對幼稚園入學面試,指導他們要舉止斯文,談吐大方,容易營造學校是凝重的印象,令孩子造成陰影,從而害怕學校產生焦慮症。
陳國齡籲家長勿給兒女增壓,應多鼓勵、溝通,若發現兒女的焦慮持續及加劇,並出現逃避行為,如對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頭痛、失眠等,應該盡快求醫。
情緒易低落 心跳手震呼吸急
鄧小姐的女兒K2時證實患焦慮症,她憶述,當時K1的老師曾告知她,女兒需重考五次才能通過考試。惟丈夫卻認為女兒是怕醜或緊張,反指鄧小姐過於擔心。
究竟如何分辨怕醜與焦慮?李明冲指出,兒童怕醜、「驚青」只維持短時間,未對日常生活造成影響。而焦慮症則相反,其心理上會出現情緒低落,生理上則出現心跳、手震及呼吸急促等情況,並會有逃避行為。
李明冲又說,當發現兒女有焦慮症,夫妻間首要互相支持,紓緩彼此壓力,鼓勵孩子以自己的方式形容生理反應及焦慮處境,如感壓力時可表達出「心口有石頭」,以了解孩子的想法。

傳承財富 愛你還是害你?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上周最多人談論的新聞,肯定是國際巨星兼全國政協委員成龍兒子房祖名和台灣男星柯震東涉毒。我的姊妹當中大部分認為,成龍只給予兒子物質上的滿足(成龍在房祖名28歲生日時,送了一間價值4,400萬元人民幣的別墅作生日禮物),沒有好好灌輸正確的價值觀,結果不但害了兒子,更害了別人!
灌輸金錢觀勝傳承金錢
這宗事件令我想起,早前我在《經濟通》專欄中寫過一篇題為「爸爸,我們家有錢嗎?」的文章。當中我引述了網上流傳灌輸子女正確金錢觀念的文章。如果有一日子女問你:「我們家有錢嗎?」你的答案可能影響他們的一生。有些父母會這樣回答:「我有錢,你現在沒有。我的錢是我自己努力奮鬥得來的,將來你也可以通過你的努力獲得金錢。」但有些父母會這樣回答:「我們家有很多錢,將來這些錢都是你的。」
前者傳遞了以下信息給你的子女:
1.自己的爸爸很有錢,但爸爸的錢是爸爸的;
2.爸爸的錢是通過努力得來的;
3.我如果想有錢,也得通過勞力和努力獲得。
獲得了這些信息,孩子就會很努力,對人生也會有很多期許。他也想通過努力像爸爸一樣獲得財富,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財富,精神財富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後者則傳遞了以下信息給你的子女:
1.我爸是有錢人,我們家有很多錢;
2.我爸的錢就是我的錢;
3. 我不用努力就已經有很多錢了!
於是,當孩子長大接手父親的財富以後,便不會知道珍惜和努力,應了古語的「富不過三代」!最近我看了一本書,是李志誠博士所寫的《家族企業傳承的藝術》,當中引述了地產界兼傳媒界名人施永青先生的一些傳承觀念。施先生認為,傳承應該由親子關係開始。
他們一家每星期都會開家庭會議,孩子們可以提出任何問題。有一次,他的兒子提出玩遊戲機的時間不夠,希望可以增加一點。而且,他做足研究,比較過同輩同學的打機時間才作出要求。誰不知媽媽反對而未能通過。施永青先生覺得,這個結果未嘗不是好事,因為現實世界中,不是所有有道理的事情都會得到滿足的,我們必須學會接受不盡完美的事情。
李博士認為,施永青重視訓練孩子獨立思維,讓他們懂得自己生活,這才是最有價值的傳承。他用最寶貴的東西--時間,將理念傳承孩子,而非財富,實在值得所有父母深思。該書還提出一份很好的「遺產」,送給自己的子女,到底是甚麼?明天再跟大家分享。

2014年8月22日 星期五

志商

「志商」(Will Quotient,簡稱WQ),就是意志智商,指一個人的意志品質水平,包括目的性、堅韌性、果斷性、自製力等方面。志商高的人,不會為失敗找藉口,從不半途而廢,絕不中途放棄。


筆者在收看城中熱話的「沒女」節目時,發現當中患有「公主病」的當事人,減肥意志相當薄弱,不敢面對問題。當被導師及其他參加者當眾批評後,揚言要退出節目,這種種反映出她是一位低志商的人。

打開心霏的第一步,需由提升志商開始。導師首先在誓師大會上令當時人許下一個與家人一起實現的心願,令她有明確的目的性,然後從零開始設計一系列訓練,強化她的堅韌性,繼而改變她的性格,幫她達成心願。當中家人的支持,無形地轉化為當時人堅持下去的原動力。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行動勝於一切。要記住每一個大成功,當中包含著無數小成功的積累。邱吉爾是志商極高的典範,他的成功秘訣有三個,第一是決不放棄、第二是決不決不放棄、第三是決不決不決不放棄!就是這份執著,令他成為受人敬仰的英國首相!

由參加者勇敢地報名「沒女」大改造那一刻開始,她們的志商已「升呢」。志商是「翻身」的一項重要元素。所指的「翻身」不但適用於「沒女」,而且也能套用於所有正處於人生走至谷底的人。人生是小志小成,大志大成。即使高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簡稱IQ),但志商不高,人生成就也是有限的。許多人一生平淡,不是因為沒有才幹,而是欠缺志商。做每件事都要多一分堅持,成功必定指日可待!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

精神科專科醫生 林震

改造「沒女」!

註:本文原作者譚麗英醫師

亖  宋小姐踏入診症室房門第一句:「給我一個機會,讓我繼續活下去!」

  我望著她,微笑:「請坐,有甚麼不舒服?有甚麼可以幫到你的?」

  她肯定地答:「我要豐胸。」

  我尚未來得及回應,她搶著:「我自問沒女一名,沒有身材、沒有青春、沒有財富、沒有學歷,最弊就是長相不佳,多得老天爺眷顧都賜給我一個伴侶。我自問實在無本錢,於是乎對身邊男友無微不至,事事忍耐,無條件的付出,遷就體貼,萬事都自己扛上肩。怎料,男友對婚姻只行一招拖字訣,拍拖9年,遂問何解仍沒有結婚的意思。怎料,他竟然告訴我死因是:我肥肉呼之欲出,肚子圓碌碌,不單肥,最可悲是有下圍無上圍,怎去想像這世界會有如此醜的新娘子,怎樣穿得上婚紗?還勸我死了條心!」宋小姐開始大哭,我行到她的身邊,遞上紙巾,同時輕拍她的肩,表示支持她。過一會,她的情緒稍微沉澱,之後她繼續:「所以我決心找你豐胸,因為我深信用提升健康角度的中醫方法來達到豐胸的效果才是最佳選擇。」

  我看著那張圓潤可愛的面猛力又認真地點著頭,更認為在談論應否豐胸前,首先要說句真心話:「一切聞說證供,先別評論。但我眼前看到的,正正是一張皮膚滑滑兼夾白淨、甜美又可愛的面容,實在沒必要自我標籤為「沒女」!更何況生活中總有甜、酸、苦、辣,並不會因為你貌似天仙,老天爺便給你多一些快樂;也不會因為外貌,而只讓你活在地獄中。舞出自己的靈魂,編出自己美麗的樂章,做個有自信的真女人,這才是王道…」

  我話未說完,宋小姐搶著說:「無論如何,你一定要幫我生存下去。我要豐胸!」


  宋小姐續:「我曾經地獄式減肥,結果瘦了胸,但肥面、肚腩與豪華臀依然,實在不明所以?其實從你們中醫角度,何解我只肥肚不肥胸,減肥就瘦胸不瘦肚?」
  經過詳細的四診(中醫診斷學),綜合臨床理據,發現她肝鬱犯脾,同時氣滯血瘀,所
以就會出現以上情況。

  宋小姐問:「可否簡單解釋一下?」

  我當然樂意:「為了提供優質生活,你日夜辛勞工作,背負著很大的工作與生活壓力,日子久了,便令你肝氣鬱結。《金匱要略》云:「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意指,肝臟患病,肯定會影響脾胃功能,所以應盡速健胃補脾。可惜,你並未及時察覺肝臟與脾胃有異,鬱久而形成積滯與堵塞,結果導致循環不暢,生成血瘀。可惜乳頭歸肝經管,而
乳房肌肉則屬脾經管轄,你肝與脾臟都出事,怎能長出健美胸脯。所以要是你狠心減肥,身體自我保護機制會將能量從最弱的臟腑先抽出,所以減肥先瘦胸,合理地,當營養與氣血進入人體,一定是最強臟腑先奪取,而最弱的,就要稍等啦!」

  宋小姐雙眼發亮:「找到死因就好了,有甚麼方法可重生?」


  站在健康角度立場,我也認為要出手幫忙的。

  我答:「有。針灸:針刺乳四穴、神門與三陰交等穴,以補手法,佐以艾灸,留針20分鐘,隔日1次,7次為一療程,除可豐胸健脾與疏肝外,還可一次過平衡患者情緒,好等患者重獲身、心健康。」







  最後叮囑:天生我材必有用,好好地欣賞自己優越之外,開心地享受著每一天。












對抗失眠的兩種茶療

註:本文原作者楊明霞醫師

香港人日夜拼搏,幹勁十足,直至深夜也不願停下腳步。不知是否turbo開地太快,睡在床上反而「眼光光,到天光」。最後難倒香港人的卻是失眠的問題。 香港一個數據研究顯示,有一百萬名香港人有長期失眠的問題,大概每天只能睡6個小時或以下。
失眠 訓唔到
失眠會使顔面憔悴,加速皮膚的衰老,身體難以恢復體力和消除疲勞,記憶力因此衰退不能集中精神。同時亦會使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外邪的入侵,引致疾病。如感冒、腸胃病、神經衰弱等。
臨床上,失眠主要與情緒壓力有關。現在的病人十個當中有七個以上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失眠問題。
另一方面,現代人接觸太多電腦電視,手提電話等電子器材,刺激眼部神經令大腦興奮,就會令睡眠質素變差。
訓前玩iPad 更興奮
如何提高睡眠質素呢?
晚上11點至早上7點是最佳的睡眠時間,臨睡前要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飲品︰如濃茶、咖啡。
茶療趕走失眠困擾
同時,配合以下的茶療可有助於改善睡眠的質素。
一 舒鬱安睡茶 (適合熱底的人士)
材料: 合歡花3錢, 合歡皮2錢,夜交藤4錢
製法: 1 將合歡皮,夜交藤剪成細片,把所有材料洗淨。
2 先把合歡皮、夜交藤放入杯中茶隔內,注入500毫升熱開水,蓋上杯
蓋,焗30-40分鐘。
3 然後放入合歡花,焗5分鐘,待聞到花香後即可飲用。
功效: 以上三種藥均能養血安神、解鬱安神。合歡皮具雙性調節作用,使用低
劑量的合歡皮,可縮短睡眠潛伏期及延長睡眠時間,高的則有興奮作用,
建議以低劑量服用為佳。合歡花和夜交藤的養血功能能助清心明目、紓
鬱理氣,有效達致鎮靜、安神和少夢的功效。
在睡前一小時服用,效果會更好。
二 茯神養心茶  (適合寒底人士)
材料:酸棗仁3錢 茯神4錢 龍眼肉3粒
製法:1 將茯神剪碎,把所有材料洗淨,放入杯中茶隔內。
2 注入500毫升熱開水,蓋上杯蓋,焗30-4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 體質虛弱者容易因勞累或情緒波動而變得心血不足。茯神與酸棗仁寧心
安神,與龍眼肉相配伍,增加補血養心之效。三藥合用,益氣補血,健
脾養心。現代藥理顯示,酸棗仁含皂苷可補肝寧心,其鎮靜催眠的作用,
有效抑制中樞神經系統,減少腦部活動,延長睡眠時間。龍眼肉有助於
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細胞功能,其多糖成分能抑制肝的微粒體脂質氧
化,有效地清除因失眠而引起的自由基侵害。

作者最新動向:

2014年8月21日 星期四

中醫藥食防治乳腺增生病


乳腺增生病為婦女最常見之乳房疾病,約佔全部乳腺疾病的三分之二。本病並非為炎症或腫瘤,而是乳腺導管等組織的良性增生疾病,以乳房部位的疼痛、腫塊為主要臨床表現,腫塊或為多發,可對稱發生,亦可瀰漫性發生,質地中硬有韌性,形態不一,疼痛程度與腫塊的大小、硬度可受月經、勞累及情緒因素影響。其症相當於中醫「乳癖」一病,好發於25-45歲中青年女性。乳腺增生病的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若任由本病發展,在中、晚年期或有可能惡變成難治之症,因此育齡期女性應多加防範,並在發病後及早治療。


中醫認為本病的致病因素主要為情志失調、勞倦內傷及飲食不節,從而引致肝失調達、脾失健運、肝腎亏損、沖任失調,並產生氣滯、痰凝、血瘀的病理產物使乳房經絡阻滯,最終結而為塊形成乳癖。中醫防治本病以情志調攝、作息調攝、飲食調攝及中藥治療為主要方法。

(一)    情志調攝
防治乳房疾病首要調情志,長期精神緊張、抑鬱、憤怒會引致肝氣鬱結,氣行不暢,可引起血行瘀滯,聚結成塊而成本病。
(二)    作息調攝
其次應勞逸有度,身心皆不宜操勞過度,以免耗損元氣,損傷肝、脾、腎臟,導致沖任失養而成本病。
(三)    飲食調攝
飲食要多元、有營養而薄味,即不宜吃油膩、重調味、過量甘甜及生冷食物,免得損傷脾胃運化,聚濕生痰阻塞經絡而發病。
(四)    中藥治療
若已發病,可以服中藥治療,以辨別證型為原則,選擇以疏肝、調脾、補腎、固沖任配合理氣活血,化痰散結的中藥治療,只要堅持服藥,遵守宜忌原則是可緩解甚至治癒的。

現介紹一些防治乳腺增生病的中藥食療方以供參考。

(一) 玫瑰麥菊茶
玫瑰、 菊花各10克,麥芽15克,青皮6克 (孕婦忌用)。先煮滾水,放麥芽煲10分鐘後加入玫瑰、 菊花沖泡代茶飲。功效: 疏肝清熱散結。

(二) 絲瓜絡黃芪湯
絲瓜絡、王不留行各10克 (孕婦慎用)、黃芪30克、豬瘦肉250克。洗淨材料,放鍋中加水煮沸,改細火煲1-2小時,加入調味適量即成。功效: 補氣健脾,行氣活血。

(三) 溫經健脾蛋茶
艾葉50克、巴戟天10克、淮山20克、雞蛋2隻。先煮滾水,改細火煲艾葉、巴戟天、淮山約30分鐘,至淮山質軟再加雞蛋煲20分鐘,棄湯食淮山及雞蛋。功效: 調沖任、健脾。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再作相應選擇為宜。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註冊中醫師王珮君博士

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吃盬非愈少愈好

註:本文作者勞永樂醫生

不少人愈吃愈淡,視鹽為可導致高血壓的健康大敵。甚至吃油菜「走」油,「走」蠔油、豉油,把吸取鹽分減至最低。這「健康」習慣實有不健康一面,其一就是食物淡而無味,導致食慾不振、營養不良。

目前建議鹽的每天食用上限:
美國聯邦標準 ― 2,300mg 〈約一茶匙〉
美國心臟協會標準 — 1,500mg 〈僅多於半茶匙〉

研究:
最新研究顯示,上述建議的鹽食用上限訂得太低。研究觀察十萬人三年,發現若非60歲以上、或患有高血壓、或患有腎病人士,每天吃鹽由3,000mg至6,000mg的群組,患心臟病或死亡風險,比每天吃鹽少於3,000mg或高於6,000mg的兩個群組還低。

同時發現,在18個國家之中,能夠跟隨美國聯邦或美國心臟學會建議的每天吃鹽上限,僅佔一般人口的4%,標準明顯形同虚設。

結論:
身體健康,沒有血壓高或腎病的60歲以下人士,可放寬食鹽量至每天約2茶匙。

但美國心臟協會不同意上述看法,認為只觀察三年及簡單量度,未能準確反映吃鹽風險,故堅持每天不超出1,500mg 的吃鹽上限。

我的建議:
1. 幾乎無人可跟隨的低鹽標準,若仍堅持乃不切實際。事實上,日本人吃得很鹹,卻是長壽民族,反映鹽不一定是健康長壽大敵。日本人長壽或跟他們多吃海産,包括魚、蝦、海藻等;多吃蔬菜,及少吃簡單糖等。

2. 香港處亞熱帶,吃鹽太少,於夏天易生暑熱病,病徵包括抽筋、昏倒,亦令人感覺虛弱乏力。因此,夏天須注意水分補充,亦不能忽視吸取適當鹽分,這就是盛夏喝冬瓜湯背後的智慧。

3.   吃鹽非愈少愈好,身體健康的60歲以下人士,可增加每天吃鹽量至2茶匙,但含鹽極高食物,如薯片、話梅等仍屬不宜。

資料來源:
http://www.nbcnews.com/health/heart-health/pour-salt-new-research-suggests-more-ok-n179941

青春無悔

今年暑假,再有兩位參加了「政務職系暑期實習計劃」的同學,來到我的辦公室實習兩個月。在香港大學主修政治/法律的Tim,和在英國牛津唸心理學的Queenie,都肯定是尖子學生:成績優異,語文良好,工作積極,結上領帶穿上套裝,配一張亮麗的CV,他日投身職場,肯定是搶手貨。 

他們令我想起自己的學生時代。年輕的我,肯定不是Tim和Queenie一類的尖子學生,成績還可以,大部份時間花在學業以外的事情,憑着考試技巧和short term memory,在學校一直以過得去的成績升班,高中就留了一頭及肩的Band仔長髮,大學時更模仿一些偶像劍手,開始留鬍鬚。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身邊的朋友都是這一類,一些長輩看不過眼,會批評我們污糟邋遢,不務正業。

七十年代初的美國,正值反越戰和學生運動高峰,波士頓作為大學城,示威、集會是家常便飯,三日一小次、五日一大次。「佔領」的抗爭模式當年已不是新鮮事,我在大學那幾年就見證過多次學生「佔領校長室」,其中兩年,大規模的示威運動幾乎癱瘓學校運作,大考還未開始,學校就宣布提早放暑假,因為學生返家後,學運要動員也找不到人手,波士頓自然又會回復平靜。

當時我身邊不少同學都是「行動派」,全身投入反戰浪潮。這些人當中,包括了班裏面比較聰明、成績比較好的幾位,因為才能出眾,他們很自然就成為運動的領袖人物。正當我以為他們畢業後必定會追求理想繼續抗爭事業,或會加入政黨,他們卻作出出人意表的抉擇:跑到華爾街加盟投資銀行,賺取優厚報酬,扶搖直上,下半生幾乎絕跡於公共領域,更遑論街頭運動。

看見他們的抉擇,當年的我只道是人各有志,並無深究。多年之後,我留意到另一個現象,與上述的經歷產生強烈對比。一些專心求學、缺席了學運浪潮的老友,當年是老師眼中的「乖學生」,但人到中年,事業有成後,慢慢開始關心政治和社會事務,個別更選擇放低事業,在社會上活躍起來,也許是不甘心前半生過得太安份,決心要幹另一番事業。 網誌:青春無悔網誌:青春無悔

他們這兩種恰恰相反的轉變,算是「開竅」還是「覺悟」,我亦無法歸納,但有人應該會視之為「現實」與「理想」的對立:離開社運,投身商場是「面對現實」,放低事業,回到街頭就是「追尋理想」。

早前在網上讀到曾志豪一篇文章「首期常有26歲不常有」,指出「理想不能當飯食,但只懂吃飯的人生,很難食。」我基本上同意他的觀點,人生若只剩下吃飯,的確是浪費,但他的結論還是離不開理想與現實的不能兼容。

在我年輕的時候,亦曾經相信理想和現實是兩條路的抉擇,以為選擇吃飯就是放低理想,選擇理想就要捱得肚餓,黑白分明。但在成長路上,我發現理想與現實兩者,很多時候都不是簡單的二元對立,在追尋理想的過程,仍然需要兼顧現實,而在現實生活中,亦並非容不下對理想的堅持。 若決意要堅持二元對立的路線,無論是站在道德高地,批評另一方放棄原則、唯利是圖,還是堅持現實,指責對手不切實際、只說不做,其實大部份情況都是「為拗而拗」,毫無意義。

漫長人生路,人的想法會隨着年紀和經歷改變,正如我和我的同學們,也在人生不同的時間作出不同的轉變。青春小鳥,一去不復返。年輕人趁着肩上擔子輕,放開懷抱認識世界,勇於嘗試不同事物乃是應有之義,若太早就將話說死,甚至按着當下的念頭,不惜將自己推向難以回轉的死角,則是白白浪費領略人生不同風景的珍貴機會,非常不值得。

這篇短文,我送給Tim、Queenie和一班即將放完暑假返回校園的年輕朋友,和剛在一個多星期前出世的孫兒,希望你們都會有豐盛而無悔的青春回憶。 

簽名運動與遊行意義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我擱筆四周,本待休養生息,沉澱思想,怎料香港這個正處於急劇變化期的社會,在暑期中依然熱鬧非常。我素來不喜政治,但在思想紛亂的環境中,也無法不與頭腦清醒的朋友一道發聲,以正視聽。
這四個星期中最重要的社會政治活動是「反佔中保普選」大聯盟發起的簽名運動與8.17遊行。我寫此文時,據報道已超過140萬人簽了名(其中只有幾千是無香港身份證的人士或是小孩),有多少人參與遊行我尚未知曉。
這次運動有多層次的深遠意義,不可不察。
有人指參與簽名或遊行的人數愈多,社會便會撕裂。這是很膚淺的看法。
本欄讀者大多知道,我對社會撕裂一直十分擔心,四年多前便已在友報寫了兩篇長文,痛陳社會兩極對立的危害,力主持中間觀點的沉默大多數要有發聲機會。事實上,從各種民調中,我們都得知「反佔中」的港人佔了人口的近六成,贊成則不到三成,其他人則無強烈意見或無意見,贊成「袋住先」普選的比例與「反佔中」的大致相若。不過認同「反佔中保普選」的人意見雖也強烈,但過去並無有效平台讓他們發聲,他們對此當然甚感不滿。我在各街站觀察過川流不息來簽名的人,但覺各種階層的人都有。眾所周知,世界各地的的士司機都是評論家,在的士中,我每每聽到司機破口大罵「佔中」。在學術界中,反對「佔中」認同普選的中間派不知繁幾。我不喜歡主動問別人簽了名沒有,但卻可隨便舉幾個已知的例子:我校著名的光學專家Google Glass的原創人郭海成教授、前理學院院長數學家鄭紹遠教授、港大的前首席副校長王于漸、肝臟名醫盧寵茂等等。我的一個朋友鋼琴名家呂淑琪,為人低調,不搞政治,業餘的時間與精力多用在幫助窮困山區的兒童,但一提到「佔中」便感被人所「屈」,火氣立到。從朋友得知,中國第一個取得諾貝爾獎的楊振寧教授,對「佔中」便極感荒謬。那些自以為「反佔中」的人質素不及「佔中」者高的人,在這些名重學林的人面前,豈可不感到面紅?
從上可知,對「佔中」強烈反感,但又希望保普選的人,早已大量地存以組織大型群眾運動的能力而言,「大聯盟」本來是烏合之眾,屬小學雞程度,絕對比不上泛民。「大聯盟」出現後,他們的能力急速升級,雖暫仍比不上泛民的專業水平,但已算是高中生了。且看他們應付抹黑的方法,便知其有板有眼。你說他們讓外國人與小孩簽名嗎?他們對這些人用了不同顏色的表格,得知這些人只有幾千要抹黑他們派錢嗎?他們預先公布,誰派錢便要趕出「大聯盟」,而且鼓勵遊行時群眾若見此情況便需將其拍照示眾,在網上人肉搜查!其策略成功之處是使得抹黑者目前只能在小圈子中自我安慰,大眾已不再理會。
但遊行的更大神來之筆是「大聯盟」並不用誇大遊行人數。若遊行人數在觀感上接近或多於七一遊行的規模,「大聯盟」卻宣布參與數目遠低於五十萬(例如說只有十多萬),那麼豈不是反證了泛民過去的遊行數字都被大幅地誇大?以後若再用這些數字時,豈不尷尬?今年七一遊行人數,我見過有四個說得出方法有圖片或影像為證而又各自獨立的估算,答案差別不大,平均大約十二、三萬,這應為絕對的參考數據,遠勝一些人的主觀感覺。但歷年七一組織者卻不停為數字滲水,這回可遇上麻煩。真實才最有說服力,用誇大來以壯聲勢是不智的行為。
撰文︰雷鼎鳴

一周兩餐即食麵 可致糖尿中風

註:本文轉載經濟日報
一項研究顯示,一周只吃兩次或以上即食麵,已足以吃至糖尿病、中風上身,女性尤其高危。
鈉是導致中風的主要元兇。本報檢視13款在市面上出售的包裝即食麵及杯麵,發現近半的鈉含量偏高,吃一個已超出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而台灣製的即食麵尤其高鈉。
本報檢視市面上出售的包裝即食麵及杯麵,出產自本地、中國、台灣及南韓等,發現當中每100克鈉含量由638至2,130毫克不等;若以每包或碗食用分量計算,則由1,130至3,120毫克不等,其中有6款食一個就已超標,以台灣出產的包裝即食麵及杯麵鈉含量最高(見表)。
滿漢大餐 食一包超每日攝取量
按世衞建議,每人每天的鈉攝取量,不應超過2,000毫克(即約一茶匙鹽)。本報比較8款包裝即食麵中,以台灣統一出產的「滿漢大餐葱燒牛肉麵」的鈉含量最高,每100克含鈉1,220毫克,以每包食用分量計達2,281毫克,換言之,食一包就已超出每日建議攝取量。
至於杯麵,同樣是產自台灣的「四洲大碗麵(燉豚肉麵)」鈉含量最誇張,每100克含1,560毫克鈉,食一碗的鈉攝取量更達3,120毫克,較「滿漢大餐葱燒牛肉麵」的鈉含量更高,食一碗就已超標0.56倍;其次高鈉的杯麵亦產自台灣,「台酒麻油雞碗麵」每次食用分量的鈉含量亦達2,252毫克。
女性發病率較高 長遠恐致腎病
即食麵多吃無益,美國德州貝勒大學醫學中心早前發表研究,分析1.07萬名19至64歲的南韓成年人,發現每周進食兩次或以上即食麵,罹患代謝綜合症的風險增加,且女性風險較男性高。研究員申賢俊表示,女性發病率較男性高,相信與兩者生理結構差異有關,如雌激素及新陳代謝。
香港營養學會會長丁浩恩表示,進食過多鈉質的食品,會導致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等;他又稱,如經常外出用餐,進食即食麵、罐頭或醃製食品,必會超出攝取上限,就算在家煮餸,常喜歡用很多調味料如蠔油、辣椒醬等,亦很易超標。
心臟科專科醫生李麗芬解釋,鈉質由腎臟排走,長期攝取過多鈉質,會增加腎臟負荷,長遠或致腎病,亦影響血壓,引致中風:「身體有指定血液濃度指標,如果攝取鹽分增加,就會令血液濃度增加,需要吸收水份去(調節)指定濃度,令血壓上升,高血壓亦對腎臟有影響。」

2014年8月16日 星期六

逾三成中國大學畢業生仍向父母要錢



-面對職場供應過剩的求職大軍,許多新近走出大學校門的畢業生選擇了一條久經考驗、在全世界都行得通的道路:伸手向父母要錢。
別瞧不起賣米粉
陷入貧困的中國大學生
一名中國大學生的艱辛求職路
大學生就業難成中國政府新憂
中國的縱向不平等不斷惡化
北京大學最近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中國最近畢業的大學生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人仍舊依靠父母生活。
調查發現,還有更多的人存不下錢,有40%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是月光族。
大約有35萬人對調查作出了回應。調查發現,今年全國大學應屆畢業生的平均月薪為人民幣2,443元(約合396美元)。就像《北京青年報》指出的那樣,這筆錢在中國大約剛夠買半個iPhone手機。這一數字已經比上年提高了324元。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畢業生的薪資水平要高一點,新近畢業的大學生的平均起薪為人民幣3,019元。
大學生所面臨的問題之一是,儘管中國經濟持續增長,但學生在學校中學到的東西一直與就業市場所需要的技能不符。最近幾年,一些大學生開玩笑地說,他們的起薪經常還不如農民工,而事實的確如此。過去十年,中國經歷了一場高校擴招熱潮,許多職業學校也搖身一變成為四年制本科學校,中國居民收入提高令更多家庭能夠負擔大學學費也助長了這種風潮。今年,全國有超過700萬名大學生畢業,這讓就業競爭更加激烈。
北京大學的調查顯示,在各種就業崗位中,薪資最高的職位包括酒店經理和物流專業人員,而汽車修理和旅游管理等職位的薪資則較低。
今年剛剛畢業的鮑佳麗說,她對自己的工資很滿意。鮑佳麗畢業於湖北經濟學院,目前在廣東從事市場營銷工作,月薪3,800元。她說,畢竟她剛剛畢業,沒有工作經驗,公司還要花錢培養她。
她還說,她的一些同學吃飯、租房子還要向父母要錢,但她表示這不是啃老,因為現在找工作的壓力相當大。
調查還發現,即便是那些剛剛大學畢業的學生中也存在性別收入差距,男性畢業生平均入職薪資要較女性畢業生高人民幣389元。
接受「中國實時報」採訪的許多剛剛畢業的學生表示,他們對畢業生的平均起薪感到驚訝,尤其是在北京。一位薛姓新近畢業的學生說,在北京3000元根本不夠花。她目前從事會計行業,月工資6000元。她說,北京的房租非常高。
不過,目前在重慶從事教育培訓的陳琳說,她對於每月3000元的工資沒有什麼好抱怨的。她說,每個人的壓力都很大,她有的朋友還沒有工作,仍然徘徊在街頭尋找機會。
目前中國官方失業率為略高於4%,經濟學家們認為,這個數據不能反映現狀。中國官方失業率幾乎沒有出現過波動。
她還說,那些不願意面對找工作壓力的學生決定出國或者是繼續深造。

撰稿﹕華爾街日報Te-Ping Chen / Ma Si

2014年8月14日 星期四

體重過重易罹患10種癌症

 英國1項針對5百萬成人所做 的研究顯示,體重過重者更容易罹患10種常見的癌症, 因此今天有人呼籲應該要有更嚴格的減肥方案。 研究人員每年計算1萬2000件與10種癌症相關的病 例,結果顯示這些病例起因於體重過重。 研究刊登在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 是目前這類型中規模最大的研究。聲明說:「如果趨勢 再這樣下去,每年可能額外多出3500例癌症。」 根據身體質量指數(BMI)的數值,25到29.9之間 屬於過重,30以上則是肥胖。 BMI數值每增加5,罹患癌症的風險更高,子宮癌增 加62%,膽囊癌31%,腎臟癌25%,子宮頸癌10%,甲狀腺 癌9%和白血病9%。 BMI數值越高,罹患肝癌的機率增加19%,大腸癌 10%,卵巢癌9%和乳癌5%,儘管以上這些癌症會被其他 因素影響。 然而,BMI數值偏高的人罹患攝護腺癌和停經前乳 癌的機率可能較低。 研究人員利用全國性的資料來記錄這項研究,研究 對象為524萬名16歲以上且接受研究前沒有癌症病史的 人。 研究對象接受平均7.5年的追蹤調查,研究期間約 16萬7000人罹患某類型癌症。

中醫藥辨治失眠

失眠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疾病。失眠的發作雖然看似不會給患者的身心造成影響,但其實長期失眠的危害還是非常大的。失眠可引起病人抑鬱或焦慮,記憶力、思維能力下降,妨礙正常生活、工作、學習和健康,並可能加重或誘發心腦血管疾病。頑固性的失眠,給病人帶來長期的痛苦,甚至形成對安眠藥物的依賴。中醫藥可通過調整人體臟腑氣血陰陽,明顯改善睡眠狀況,且不引起藥物依賴及醫源性疾患,因而頗受歡迎。

中醫認為,失眠的主要病位在心,並涉及肝膽、脾胃、腎。臟腑功能運行正常且協調,人體陰陽平衡,則人的睡眠正常。反之,就會出現睡眠障礙——失眠。臨床可見到多種證型:
(1)心火偏亢:失眠,心煩,多夢,口乾舌燥,小便黃,口舌生瘡,舌尖紅,苔薄黃,脈細數。
(2)肝鬱化火:失眠,急躁易怒,常伴有頭暈頭脹,目赤耳鳴,口乾,口苦,便秘,尿黃,舌紅苔黃,脈弦而數。
(3)痰熱內擾:失眠,胸悶,或伴頭重目眩,口苦,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4)胃氣失和:失眠,脘腹脹滿,胸悶,噯氣,噯腐吞酸,或見噁心嘔吐,大便不爽,舌苔膩,脈滑。
(5)陰虛火旺:失眠,心煩,心悸,腰酸足軟,伴頭暈,耳鳴,健忘,遺精,口幹,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而數。
(6)心脾兩虛:多夢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頭暈目眩,伴有四肢倦怠,面色少華,舌淡苔薄,脈細無力。
(7)心膽氣虛:多夢易醒,膽怯心悸,易驚,氣短自汗,倦怠乏力,舌淡,脈弦細。

針對不同的證型需施以不同的中藥治療,實證宜瀉其有餘,如疏肝解鬱,降火滌痰,消導和中。虛證宜補其不足,如益氣養血,健脾、補肝、益腎等。同時應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按時睡覺,睡前不飲濃茶、咖啡,保持心情愉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講師馬劍穎博士

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危疾賠償準則睇真啲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上次提到,我跟姊妹Peggy從伊波拉病毒談到危疾賠償中要符合「生存期」的條款。當她聽到,原來每家保險公司的「生存期」要求都可能不同時,突然間好像滿腹疑團,我以為她對生存期條款還有疑問。原來,她已經想到另一些危疾賠償的問題。
「咦,原來每間保險公司對於『生存期』的條款都有不同規定,如是的話,每間保險公司的危疾賠償準則是否都不同呢?那麼,哪一間是公認最寬鬆呢?」Peggy完全從消費者的角度想問題,這是人之常情。
「問得好,不過每間保險公司的危疾賠償準則都是大同小異的。一些具體要求確實有機會不同,因而影響了賠償的時間和效率!」
「哦,是嗎?有沒例子?到底怎樣不同呢?」聽到我這樣說,Peggy感到很有興趣。
「嗯,我就用最普遍的危疾,即所有保險公司賠得最多的危疾做例子吧!」
危疾賠償寬緊不同
「妳是指癌症?!」Peggy很快便想到。
「對呀,單單是癌症已經佔所有保險公司七至八成的危疾賠償,所以很具代表性!這樣說吧,癌症的賠償定義一般都是指惡性腫瘤,而當中有惡性細胞已經不受控制地生長,並且入侵其他細胞組織,其實大致上已經可以構成癌症的賠償準則!」一聽到我這樣說,Peggy便緊張起來。
「咦,入侵其他細胞?這是不是等於擴散呀?」
「Peggy,我明白,好多人都聽過,保險公司的癌症的賠償準則是要癌細胞擴散至其他器官。但這樣說吧,有些保險公司確實要癌細胞擴散到其他器官,但也有只要求癌細胞入侵附近組織已經可以賠,這已經很不同!」
「聽妳這樣說,確實有些保險公司賠得緊一些,有些則賠得鬆一點呢!」
「嗯,我多舉一個例子吧!例如中風也是非常普遍的危疾,一般來說,要符合中風的賠償準則,受保人要因為腦血管意外或其他事故,導致永久的神經缺損,但每一間保險公司都會要求神經缺損維持一段時間,有些可能要求四星期,有些可能是六星期!」Peggy好像要我比較哪一家賠得比較鬆。
以三大危疾比較產品
「噢,我想問,如果從消費者的角度,我們應該怎樣挑選危疾產品呢?!」
「嗯,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建議只要以最普遍的三種危疾,比較一下不同保險公司的賠償準則便足夠了,因為這三種危疾已經佔保險公司九成的危疾賠償!」
「除了癌症和中風之外,第三種是心臟病?」
「Bingo,基本上,只要妳滿意某間保險公司這三種危疾的賠償準則已經足夠!」
「那麼,伊波拉呢?」Peggy明顯是開玩笑。
「不重要,都一樣嘛!」我也輕輕帶過!

只關心除皺護膚 忽視心肺功能  24%中年人未老先衰

註:本文轉載自蘋果曰報

市面上的抗衰老療程林林總總,但積極踢走皺紋、挽救暗啞肌膚以外,不少人忽略了身體與腦部早衰,隨時50歲的年紀,身體功能已60、70歲。一項在社區評估逾千名50歲或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狀況的研究發現,50至64歲組別中,24%「唔夠fit」,心肺功能測試肥佬。學者指出,抗衰老應由中年做起,戒掉壞習慣、多運動及補充蛋白質等均有助真正抗衰老。
記者:鍾麗霞

賽馬會流金匯總監胡令芳教授表示,該研究評估逾千名50歲或以上人士的健康狀況,參加者分為50至64歲較年輕組別,以及65歲或以上。結果發現,即使是年輕組健康情況也不理想,11%有血壓高,單是上壓超標更有28%,研究雖然沒有詢問參加者有否接受治療,但若有服食降血壓藥物,亦顯示血壓控制欠理想。至於體重方面,24%屬過重,肥胖更達27%。
研究同時評估參加者的體能有否「未老先衰」狀況,包括在數個梯級持續上落三分鐘,竟有24%未能完成,即心肺功能「唔夠fit」,在單腳站立的平衡力測試中,也有14%未能過關,顯示不少中年港人身體機能欠佳。至於65歲或以上組別,經評估後約一成人屬衰老,三成人則屬中游狀況,即身體狀況可透過運動及飲食等改善。
「好多人只係關注自己個look係咪後生,唔記得咗體能、腦功能keep住後生都好重要」。她表示,步入中老年可保持身體機能,意味着可以不靠人,獨立生活的能力較強。抗衰老應從中年做起,因為年紀越大要改變習慣較困難,或健康已轉差,要扭轉不容易。她舉例,如能改變不做運動、肥胖、抑鬱、高血壓、高血糖、吸煙與教育程度低等因素,已可避免約一半的腦退化個案,顯示不良生活習慣與身體退化及衰老息息相關。

多吃瘦白肉保持肌肉
她建議由中年開始培養每周最少180分鐘運動習慣,不但可提升心肺功能,也可以保持尤其腳部的肌肉量,減低年老時出現行路或上樓梯有困難、坐低後難起身等退化症狀。平日可注意補充蛋白質,例如多吃瘦白肉(魚或雞肉等)、豆腐及飲牛奶等,均有助保持肌肉。
腦部抗衰老也不容忽視,賽馬會流金匯服務經理鄭小慧建議,日常生活可進行簡單訓練,包括左右手調換進行各種活動,例如刷牙、拿電腦滑鼠、聽電話及撥電話號碼等,又可以練習閉上眼睛穿衣服及扣衫鈕、閉目一邊聽音樂及一邊打拍子、到沒去過的地方購物,或在閱讀與看電影後提出10個相關問題,作多角度思考等,均是有效的腦部訓練。
賽馬會流金匯將舉辦「12周抗衰老訓練」課程,針對保持身體機能健康,對抗或預防衰老過早出現。對象為50歲或以上人士,透過運動助參加者改善骨質疏鬆、心肺功能、增強肌肉力量及耐力,改善柔軟度、協調及平衡力。課程也配合電腦器材及桌上遊戲等訓練,提升專注度、放鬆度、認知及運算等,達致強化腦部,同時也會關注飲食及生活習慣。訓練每周三次、每次1.5小時。市民可致電37631000查詢。

10個衰老特徵
1.體能下降,跑步5分鐘已滿頭大汗,行三、四層樓梯就氣喘
2.患上高血壓、高血脂及糖尿病
3.自覺記憶力下降及注意力不集中
4.女士在45歲前已停經
5.經常失眠及心煩氣躁
6.男士頭髮稀疏及出現脫髮情況
7.中央肥胖身形,即女士腰圍大於80厘米、男性腰圍大於90厘米
8.每星期少於3次、15分鐘以上帶氧運動
9.每晚均於11時後才入睡
10.視力下降

註:如50歲起出現任何一項,均要注意
資料提供:賽馬會流金匯服務經理鄭小慧


抗衰老運動
【戰士姿勢】
雙腳打開,左腳腳尖指向前,腰部挺直,慢慢曲左膝,右腳伸直,手舉2至3磅啞鈴,雙手向外舉起至肩膊高度,維持10秒,做3至4次


【彈簧跳】
保持膝頭伸直,原地左右及前後跳躍,持續2至3分鐘


【改良瑜伽伸展運動】
雙腳伸直,雙手放臀部後面,撐直雙手,腰向後伸展,腳尖向下伸,動作維持5秒後放鬆,重複5次


【踏板運動】
重複在踏板上落,分別前後及左右踏步,持續5至10分鐘,初學者可先進行左右踏步


【腰部深層肌肉訓練】
坐在健身球上,挺直腰部及收腹,肩胛向後收緊,手持橡筋帶向外拉,維持5秒,重複10次

示範:賽馬會流金匯一級物理治療師林志堅及義工
攝影︰羅君豪

2014年8月9日 星期六

生機飲食亂吃會出禍

註:本文轉載自太陽報

生機飲食(Raw food)近年掀起熱潮,這種標榜純天然,不經煮理的食法,被認為能保留食物的天然營養和酵素。然而,生機飲食並非只是把食物「生勾勾」地吃進肚子,在選材和製作都大有學問,若一知半解亂吃,反而會弄巧反拙食出禍。醫學界則建議市民,最好煮熟食物才進食。
近年生機飲食在名人圈子中也掀起熱潮,不少外國名人如麥當娜和英國凱瑟琳王妃都是生機食者。所謂生機飲食是指未經加工,處理時不超過攝氏四十八度烹煮,而且是全素食的飲食模式。不少愛美的女性都會把「生食」當是修身健康的良方。惟若只依從網上的教學和食譜,隨時會「出事」。
Joyce以前是個「果食者」,習慣以水果為主食,甚至代替正餐,惟長期吸收大量果糖,令她情緒起伏極大。後來Joyce發現患上癌症,雖然經過一輪療程下痊愈,但已令她心悸不已。兩年前她決定飛赴美國,在正統學院學習真正的生機飲食法,「導師同我講,話我之前一味食生果,唔止搞到營養唔均衡,果糖更加係癌細胞嘅主要『食糧』。」
勿盲目跟風 防食物中毒
剛接觸生機飲食半年的Cristina,坦言起初是為了靚而「生食」,豈料「生食」數月,反而愈吃愈肥。原來她依照網上的食譜教學,吃得太多未經處理的果仁。而這些高熱量、難消化的食物不但令她體重不跌反增,更傷害了她的消化系統。
生機飲食大行其道,惟香港大學腸胃及肝臟講座教授袁孟峰指,未煮熟的食物可能會引致細菌感染。內科腫瘤專科醫生邵祖德則謂,糖分的確是癌細胞的營養來源,但認為除非如Joyce般水果當正餐,正常吃水果的話毌須擔心。認可生機飲食導師Angie亦勸喻有意嘗試的市民,謂奉行生機飲食必須要「聆聽自己的身體」,了解自身需要,切忌盲目跟從坊間教學。
對於坊間興起生機飲食,衞生署發言人表示,衞生防護中心建議市民避免進食未經煮食的食物,預防食物中毒。而食環署發言人亦指,蔬菜在種植期間可以受到沙門氏菌、李斯特菌等致病菌污染,免疫力較低的人士及長者、孕婦及幼童等高危人士,應避免進食不經煮熟的蔬菜。

致肥第一元兇

註:本文原作者楊明霞醫師

夏日炎炎,游水是消暑的好方法。游水的同時,都會選擇一些款式新穎的泳衣,展現自己的美好身段,但是當穿上後,卻發現最近不知不覺的胖了(?!) 事實上,生活中有些容易被忽視的小習慣就是我們的致肥原因!一連幾期我會與大家一一柝解致肥的原因。

人人也想擁有美好身段
「唔夠瞓」確實是致肥的頭號元兇,亦是香港人的通病,無論是上班族超時工作,還是通宵玩樂的年輕人,也長期欠缺充足睡眠。大家可能會想,第二日睡多點,便能補充精神。但長此下去,慢慢便會誘發出肥胖的問題。專家估計,睡眠不足會增加令人飢餓的賀爾蒙,同時刺激人體食欲。同樣,人的自主神經系統(Autonomic nervous system)分為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當精神亢奮時,交感神經活動活躍。睡眠時,副交感神經則比較活躍。若在臨睡前,繼續不斷玩/使用電腦,便會令交感神經繼續活躍,導致失眠而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令脂肪囤積。

失眠點算好?
同樣,在11點到1點是陰陽交匯的時間,如果在這段時間不休息的話,就會「唔夠瞓」。在中醫的角度來講,最好睡覺時間是晚上11點到1點。如果睡眠不足夠的話,氣血運行會不通暢,讓肺脾腎機能減弱,影響水液的代謝,而形成水腫。

戒掉臨瞓前玩手機的壞習慣
因此大家最好不要超過12點睡覺,並且在臨睡前一小時盡量不要使用電視、電腦及電話等電子器材,以免影響睡眠質素,而令脂肪容易囤積。臨睡前一小時盡量不要使用電視、電腦及電話等電子器材。睡前不妨以茉莉花3錢、玫瑰花2錢及素馨花3錢焗杯安神茶寧神助眠的同時,亦有助減肥。

研究:維生素D不足易患失智症

 「神經醫學」(Neurology )期刊的研究報告今天指出,維生素D攝取量過低的年 長者,更容易罹患失智症或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人類獲取維生素D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透過陽光 ,食用富含脂肪的魚類,如鮭魚、鮪魚、鯖魚,和牛奶 、雞蛋、起司,或是從補充食品來取得。 國際專家發現,體內維生素D含量嚴重不足的人比 起含量足夠的人,發生失智症和阿茲海默症的機率高出 1倍以上。 參與實驗對象為1658名大於65歲的老年人,他們都 是身體健康而且能夠自行走路,研究的追蹤時間長達6 年,最後有171人發生失智症,102人罹患阿茲海默症。 維生素D含量稍微不足的人,罹患各類型失智症的 機率增加53%,而維生素D含量嚴重不足者則增加到125% 。 阿茲海默症型的失智症也有類似的數據,維生素D 含量稍嫌不足者罹患的機率是69%,嚴重不足者則是 122%。 艾克斯特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 of Exeter Medical School)的呂艾林(David Llewellyn)是這 項研究的主要作者,他說:「我們希望找到低維生素D 含量和罹患失智症風險之間的關聯,但結果令我們很驚 訝,事實上我們找到的關聯性,比原先預期的還要多出 1倍。」(譯者:中央社實習編譯吳舒婷)

2014年8月8日 星期五

抑鬱症病理(下)


圖: Getty Images
圖: Getty Images
免疫系統失調
當腦部藍斑(locus ceruleus)部份受影響帶動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系統,免疫系統會受刺激,提升免疫系統的運作。而當壓力帶動下丘腦垂体引致皮質酮分泌增加, 免疫系統會受到壓抑,限制免疫系統的刺激。研究顯示,短期的壓力會提升白血球中自然殺傷細胞的功能,增加對抗感染的能力;長期的壓力卻沒有這樣的作用。綜合來看,可能輕微的壓力會提升免疫系統的運作,嚴重的壓力卻會壓抑免疫系統。


如果壓力引致皮質酮持續增加,壓抑免疫系統,以致抗感染能力下降,人會容易患上感染;同樣道理,有可能腫瘤出現的機會也多一些。另外一方面,如果血液裏的皮質酮含量持續偏低,免疫系統會變得過度活躍,製造抗體攻擊身體正常組織,而引致或加劇自體免疫性疾病。

腦部情緒系統失調
下丘腦也與其他腦區域有聯繫,如控制本能和情緒表達的邊緣系統、對危險會產生恐懼的杏仁核 (amygdala)、及對情緒和記憶有關的海馬體 (hippocampus)。另外控制體溫、食慾和痛楚感覺的腦區域也與下丘腦(hypothalamus)有聯繫。

長期壓力可以引致內分泌失調,導致壓力荷爾蒙上升,腦神經傳導物質失調,如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血清素、谷氨酸、氨基丁酸,以及免疫系統和免疫因子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失衡,因而損壞腦部神經細胞,引致腦部組織出現病變。腦部的情緒系統—邊緣系統 (limbic system),包括海馬體,前額葉灰質 (prefrontal cortex) 及杏仁核的細胞損壞尤其重要。此外,長期壓力也會令致腦部營養因子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缺少,加速腦細胞提早衰老和死亡,引致抑鬱症。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
精神科專科醫生李永堅

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

耳水不平衡的中醫治療特色

眩暈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症狀,致病原因較多,其中最常見的疾病是梅尼埃病(又稱美尼爾氏綜合征),即平時所說的耳水不平衡。梅尼埃病是內耳膜迷路積水,前庭功能失常所引起的一種疾病,其發病特點是有明顯的發作期與緩解期。病情發作時,多數發病突然,眩暈劇烈,自覺天旋地轉,或漂浮不定,活動則眩暈加劇,甚或噁心、嘔吐,面色蒼白,耳內或腦內脹滿感,患者痛苦不堪;發作過後,患者恢復常態,進入緩解期,耳部症狀大多消失。但若長期反覆發作則會導致聽力逐漸下降,耳鳴等。


中醫認為,梅尼埃病的發生主要是由風、痰、虛、瘀所致。一般而言,眩暈發作時主要以風、痰、瘀為主;緩解期主要以虛為主。發病的基本特點是「本虛標實」。根據「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的原則,當眩暈急性發作時,根據患者所表現的不同證候,分別施以熄風、化痰、袪瘀利水等法,以制止眩暈的發作,減輕患者痛苦;眩暈緩解後,應辨別心、肝、脾、腎之虛,分別施以補益心脾、養血疏肝、滋補肝腎等法以整固臟腑,培補根本,防止眩暈再次發作,而達治癒之目的。

發作期的治療
發作期首要治療是控制眩暈發作,減輕患病痛苦,採用“急則治其標”的方法予以治療。主要治法有:

1. 熄風止暈法:適用于由精神緊張、鬱怒、情緒不暢而誘發,表現為眩暈劇烈,閉目厭動,動則加劇,耳鳴如風如潮,頭腦脹滿,耳悶重聽,面紅目赤,口苦咽乾,胸脅脹滿,煩躁與怒,性情急躁,舌紅苔黃,脈弦數者。其證多屬風陽上擾所致,其病位在肝,病因屬風。治宜鎮肝熄風,降逆熄眩,方用天麻鉤藤飲加減。常用藥物如:天麻、鈎藤、黃芩、梔子、牛膝、石決明、茯神、益母草、夜交藤等。

2. 祛痰止暈法:適用於過食肥甘厚味,飲食失調,或煙酒過度所引發,體形肥胖或黑瘦,表現為眩暈劇烈,噁心嘔吐,頭重如裹,耳鳴耳悶,胸脘滿悶,納呆,大便黏滯不爽,小便渾濁,舌淡胖,舌邊有齒痕,舌苔白膩,脈弦滑者。其病多由痰濕上泛所致,其病位在脾,病因屬痰。治宜祛痰利濕,降逆和中。方藥可用半夏白術天麻飲合平胃散加減。常用藥物如姜半夏、白朮、天麻、茯苓、陳皮、厚樸、蒼朮、澤瀉等。

3. 化瘀利水法:適用於眩暈反復發作,久病入絡,氣血不暢,滯留成瘀,水濕痰濁內停,瘀水互結,眩暈久治不癒者。其病因屬瘀,病位在絡。表現為眩暈不止,發作頻繁,或久治不癒,耳內或腦內脹滿感明顯,耳鳴不止,聽力減退,或有胸悶、納呆,舌質淡胖或淡暗,舌苔白膩,或舌暗紅、苔白膩水滑等。治宜活血化瘀,利水化痰。方藥可用血府逐瘀湯合五苓散加減。常用藥物如當歸、生地、桃仁、紅花、柴胡、川芎、赤芍、枳殼、茯苓、澤瀉、豬苓、白朮等。

緩解期的治療
梅尼埃病眩暈發作過後,應辨明其臟腑功能失調、虛損之所在,採用「緩則治其本」的方法給予調治,才能從根本上杜絕眩暈的再次發作或反覆發作。一般可選用以下治法進行調治。

1. 養心安神法:臨證所見,思慮用神過度、熬夜、睡眠不足往往可以誘發本病或使眩暈反復發作。故對於眩暈反覆發作,平素有用腦、思慮過度,熬夜、失眠病史,或有心悸怔忡,失眠多夢,健忘,面色不榮,舌淡苔白,脈細弱者,可施以補血養心安神之法,以調補心血而達到防止眩暈發作之目的。方藥可用四物湯合安神定志丸、酸棗仁東加減。常用藥物如當歸、川芎、熟地、白芍、遠志、龍眼肉、酸棗仁等。

2. 健脾益氣法:適用於眩暈常常因勞倦過度而發,素有倦怠乏力,納差便溏,食後腹脹,面色萎黃,唇舌色淡,女性月經量少,舌質淡,苔薄白,脈緩弱或細弱等。治以健脾益氣,升清降濁為法,方藥選用補中益氣東加減。若為心脾兩虛,倦怠乏力,耳鳴耳聾,眩暈時發,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面色萎黃者,宜用歸脾東加減,以補益心脾,安神熄眩。常用藥物如黃芪、當歸、黨參、白術、茯神,升麻、龍眼肉,蓮子、紅棗等。

3. 養血疏肝法:適用於長期精神緊張,心情抑鬱、恚怒不節,眩暈反覆發作,胸脅悶脹,兩脅串痛,噯氣歎息,驚悸多夢,月經不調,舌質淡紅,脈弦細等。治宜疏肝理氣,解鬱平眩。方藥可用四物湯合丹梔逍遙散加減。常用藥物如當歸、熟地、柴胡、白芍、枳殼、川芎、丹皮、梔子、茯苓、白朮、薄荷等。

4. 補益肝腎法:適用於中老年,男、女性更年期眩暈反復發作者,表現為眩暈反復發作,經久不癒,耳鳴如蟬,夜間尤甚,聽力減退,精神不振,健忘,思維遲鈍,腰膝酸軟,或手足心熱,骨蒸潮熱,大便乾燥,舌紅少苔,脈細或細數等。治宜補益肝腎,育陰潛陽。方藥可用六味地黃湯合鎮肝熄風東加減。常用藥物如地黃、山藥、山萸肉、丹皮、茯苓、澤瀉、白芍、天冬、煆龍骨、煆牡蠣、鱉甲、懷牛膝等。

總之,在辨證的前提下,採用標本兼治的方法治療梅尼埃病不僅可以控制梅尼埃病的發作,而且可以防止再次發作,特別對於眩暈反復發作,頑固不癒者可以達到減少發作,控制病情,直至治癒的效果,故標本兼治是中醫治療梅尼埃病的特色和有效方法之一,值得進一步研究。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首席講師王永欽

自我認知遊戲 學會管理情緒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社交及情緒管理能力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成長發展,甚至未來的職業規劃都有深遠影響,但在學校課程內卻往往被忽略。有學者指出,要提升社交能力及情緒管理,孩子必須先由了解自己開始。
社會整體傾向目標為本的學習方式,以成績判斷學生的好與壞,逐漸地孩子也以別人的觀點來否定自己,令自我形象及情緒更低落。Dr. Roy Horan開發了iMind課程,教孩子處理情緒困擾。
焦點放在呼吸上
課程內有不同的遊戲活動,像會讓小朋友以最快速度、捧一個裝滿水的碗繞過多張桌子。「大多數小朋友都會把水濺滿一地,課程會教他們簡單的呼吸技巧,再要小朋友重新測試,結果水濺出少了,速度卻提高。孩子掌握了技巧,當在生活、學習、社交上面對任何難題,也會懂得把焦點放在呼吸上,而不是讓情緒爆發。」Dr. Horan解釋當人緊張焦慮,都會採用大口吸氣的胸式呼吸,課堂上教的腹式呼吸技巧,卻可讓人放鬆,並令頭腦更清晰。
女兒上堂見成效
劉太女兒Cara小一時被評估為資優及讀寫障礙,她更坦言每遇考試母女都會一齊病倒,其實都是因情緒引發。上了四堂iMind課程後,Cara竟反過來輔導媽媽:「考試是我的事,我會這樣這樣溫書,會這樣這樣安排時間。」到考試那星期,還找來食譜,要求媽媽煮東西給自己,分散其注意力。「以往情緒來到只會遏抑,但原來是要疏導。」劉太欣賞課程能令孩子們認知自己,靜觀自己同時觀人於微,甚至也有了批判及團隊精神,學懂欣賞別人另一面。
正向社交須教導
理工大學「宏利兒童學習潛能發展中心」今年開辦iMind課程,負責人黎程正家博士指課程先教孩子自我意識,了解自己在甚麼情況下有較好的表現和出現較大的困難;其次是管理情緒、計劃及時間觀念等;第三是學會從別人的角度思考;第四是社交技巧,像如何交朋友,面對欺凌、衝突時怎樣處理等。「這些均是影響孩子生活、學習表現的元素,必須教導才會掌握得到。」
撰文:李越樺
攝影:陳智良
部分圖片:受訪者提供
編輯:余敏

2014年8月6日 星期三

有競爭才有進步?

註:轉載自生活慢拍:羅健𤋮圖: Getty Images
圖: Getty Images
「有競爭才有進步」是我們一直學習的道理,並貫徹到日常生活、家庭生活當中。


從小我們都在那種「競爭」的環境下成長。誰家小孩沒有聽過「XXX考得好過你幾多」、「YYY都做到你點解做唔到」、「你學下ZZZ咁啦」,這類經典對白由AAA數到ZZZ都不夠用。而我們也會發現,這些AAA到ZZZ的人名,不少都是年紀差不多的兄弟姊妹、堂兄弟姊妹和表兄弟姊妹。

嬰兒潮那代人兄弟姊妹特別多,是閒閒地都可以找到七、八個兄弟姊妹的家庭那種程度。生活較艱難的時候,一起捱過一起成長,感情還很不錯;但當大家慢慢成長甚至成家立室,關係再好也總會出現某程度上的競爭。

很多時都只是面子之爭,而子女則成了家長最喜歡拿來比較的「東西」。他們讀書成績如何、找份甚麼工、賺多少錢,全部都可被姨媽姑姐叔伯兄弟拿來比拼。然後找個甚麼男女朋友,買間怎樣的樓,何時結婚生仔,也同樣可以鬥過。

這些家庭內外的比拼從來都是暗暗進行,見面時大家仍舊言談甚歡;只是看見A和B就說說C,看見B和C就談談A,ABC都在就唯有講DEF,斷不會兜口兜面製造衝突。為面子為啖氣的競爭真的很沒必要,雖說大家和和氣氣,但時間日久搞不好便容易影響感情,子女輩所受的影響亦更深更遠。

中小學最好的朋友,通常就是父母最愛拿來比較的對象,這些比較簡直就像要離間他們感情一樣,搞不好子女真的會跟朋友疏遠。而在處處跟其他親戚比較的氣氛成長,跟堂/表兄弟姊妹的感情也只會越來越淡薄。贏咗場交,輸咗個家,又何苦呢?

當然,上面描述的種種,是我多年從不同渠道觀察而來的總覽,全部同時出現在同一個家庭的機會應該較低。

這樣子比來比去,其實真的十分無謂。每個人生命軌跡都不同,有甚麼好比較呢?學懂欣賞自己、欣賞別人,給自己鼓勵、也給別人鼓勵。「有競爭才有進步」是我們一直被灌輸的道理,但在日常生活要落實到甚麼地步還是很值得我們重新再仔細想想。

2014年8月3日 星期日

冰毒的禍害(二) - 抑鬱與焦慮


圖片:Getty Images

冰毒對人類的禍害已持續多達百多年之久,早在1893年起人類開始懂得製造冰毒,初期主要在軍隊和兵工廠工人廣泛使用,當時誤以為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體能,而忽略了冰毒的害處,二次大戰後流入民間,造成當時一股服食冰毒的潮流。冰毒害人不淺,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禍害,冰毒可對身體各器官產生嚴重破壞,例如高血壓,心動加速,擴張型心肌病,心律失常,心肌梗塞,主動脈夾層撕裂等心血管後遣症,甚至死亡。另外,冰毒破壞腦部紋狀體多巴胺系統,可引致柏金遜症狀,冰毒亦可破壞腦部海馬體、紋狀體和額葉的血清素系統,引致抑鬱、焦慮和衝動行為。


何小姐(化名)與男朋友近年感情出現問題,兩人經常吵架。數月前何小姐發現男朋友另結新歡,在朋輩影響下,她開始服食冰毒來麻醉自己,服食冰毒能產生短暫興奮效果,令人感到精力充沛,但冰毒效力過後,便會令人產生抑鬱、焦慮、暴躁、疲倦和不安的感覺,何小姐誤以為服食冰毒可用來麻醉自己,但事實上冰毒只會令她更悲傷和憂鬱。

結果不久何小姐出現明顯和持續的抑鬱症狀,包括情緒低落、對事物失去興趣、日間時常感到疲累、失去活力、食慾明顯減少、失眠、反應遲緩、過分自責和難於集中精神等。經過家人勸喻,何小姐開始藥物和心理治療,消除抑鬱症狀,她同時戒除毒癮,生活逐漸重回正軌。

過往外國研究顯示,吸冰毒者終生抑鬱症發病率可高達四成,吸冰毒者比一般人較大機會出現抑鬱和焦慮,抑鬱症狀會隨著治療過程而舒緩,同時戒除毒癮會有更佳效果。吸冰毒者的抑鬱症狀越嚴重,越不配合治療和康復計劃,因此醫生在評估和治療初期,會及早辨別出抑鬱症狀並對症下藥,盡早把負面情緒擊退,增加病患者在各項治療計劃的合作程度。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 
精神科專科董富賢醫生

冰毒的禍害(一)妄想與幻覺

2013年12月廣東公安、武警及邊防等圍剿冰毒「第一大村」陸豐市博社村,該村兩成以上家庭參與生產冰毒,過往外國亦曾搗破這種家庭運作式的製毒罪行。毒品對個人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製毒過程所產生的污染物亦會嚴重破壞環境,製造1磅冰毒可產生約6磅污染物,包括酸鹼物質和磷化合物。長期服食冰毒會對身體各器官產生嚴重破壞,而冰毒對腦部的破壞可引致妄想、幻覺和思想紊亂等思覺失調症狀。

張先生(化名)因生意失敗,意志消沉,近年養成吸毒惡習,服食冰毒。近月家人發現張先生神情怪異和出現妄想,他相信政府派出特工監視和迫害他,他的私人生活亦在報紙雜誌和互聯網上刊出,家中已有被裝上閉路電視和竊聽器。張先生情緒變得較激動,經常與陌生人發生爭執,他亦曾在街上做出一些怪誕的行為,例如無故躺在地上,默不作聲。張先生亦出現幻聽,身邊沒有人但他聽到聲音與對話,家人察覺他自言自語,思想紊亂,有時語無倫次。即使停止吸食冰毒,症狀仍然持續,家人眼見張先生情況每況愈下,便馬上帶他求醫。

經檢查後,張先生被診斷為思覺失調,相信是由長期服食冰毒引致。經過家人和醫生勸喻,張先生決心戒毒,並開始藥物治療去消除症狀,同時接受心理治療,學習不同的減壓技巧去處理負面情緒和增強抗壓能力,當生活上再遇到挫折時,他便懂得使用較合適和健康的方法去減壓,而不會再以吸毒來逃避現實。當然,在整個治療期間,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亦十分重要。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
精神科專科董富賢醫生

2014年8月1日 星期五

拒絕怪獸家長 恣意潑墨任飛翔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的做人態度,對這代不想子女輸在起跑綫的家長來說,該不合用:苦心經營鋪路入名校的一刻,伴隨各式各樣的技術訓練,就是要子女有漂亮的起步。有家長用藝術創作,獻給怪獸家長,讓他們反思自己的育兒方式。
設計:鄧俊明
兩年前開辦畫室「Art & Friends」的葉天麟(Dominic),育有一名兩歲兒子。他的畫室可讓家長旁觀子女上課情況,亦讓他目睹不少怪獸家長「教」子心切的態度:時常糾正子女作畫方式,要求像真;看見旁邊的孩子繪畫,惟恐子女落後,甚至捉着他們的小手繪畫。
畫室見盡育兒百態
怪獸家長,永遠不察覺自己有問題。Dominic說:「那不是三、四歲而是十多歲的青少年,他正在沉思怎樣畫;而旁邊四、五歲的不住繪畫,但媽媽很緊張,幫他擠顏料甚至幫他畫。其實我很想問家長:為甚麼讓子女學畫?不是想發揮其創意嗎?在大人角度,認為蘋果是紅、天空是藍,確是常理,但繪畫卻不是。」讓家長觀課,是他想同時糾正家長心態:「我用兩小時教孩子繪畫,回家後家長又捉住子女的手來畫,便沒意思。」
更多家長時常問子女的圖畫意見,為何與其他孩子不同。「孩子用黑色畫蘋果,是他的創作,你可以問他原因,若一下子否定他,以後他只會用紅色。你要孩子跟住你的方式走很容易,不過,要孩子找到自己卻很難。」
不斷反思拒絕盲從
Dominic坦言,做家長永遠不斷犯錯,不停修正:他曾為兒子不斷將抽屜的衣服拉出來而火光,不過當他靜觀十分鐘,始發覺小人兒原來想學自己摺衣服。「如果開始時已制止他,他便沒有摺衫的行為……那刻我很感動。其實父母只要停下來了解孩子想法,他的得着便不同,彼此經歷更珍貴。」
自當爸爸以後,每行一步他不無掙扎。「時常會想,自己的決定是否正確?我不覺得堅持自己便對……不過,不是所有人都做同一件事你便要跟做,並覺得正確。」正如他覺得就算不上學前遊戲班,也會有書讀。「若那所幼稚園要求孩子必須讀過Playgroup才收生,所收的學生家長必然是這種心態,我卻不希望兒子在這種環境成長……」
人生賽跑留前鬥後
早前Dominic作為策展人舉辦了「讓孩子輸在起跑線」藝術展,當中包含其畫作《怪獸家長之煉成》,靈感源自Eugene Ionesco《犀牛》一書:主角一覺醒來,發現鄰居變成犀牛,接着每天也有人變成犀牛,直至整條村的人都變成犀牛……他開始害怕為啥自己沒變成犀牛?Dominic不諱言人生是場比賽,人人都不想輸,「不過賽跑都要望望終點,是100米?還是馬拉松?才可決定自己步伐。你用跑100米的速度跑馬拉松,一定贏在開始,卻輸在最後……」
撰文、攝影:羅惠儀
作品圖片:受訪者提供

抑鬱症病理上篇

當一個人遇上壓力時,位於大腦的藍斑部份的去甲腎上腺素系統會受到刺激,除了影響中樞神經系統,也影響自主神經系統,交感神經系統受到刺激增加去甲腎上腺素,而副交感神經系統被減弱。同時,警覺和專注能力都被提升,而食慾、腸臟功能和性慾被壓制。研究顯示壓力也影響其他腦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包括血清素 (serotonin)、多巴胺 (dopamine)、腦內啡(endorphin) 、穀氨酸 (glutamatic acid)及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等。


壓力荷爾蒙系統失調

除了神經系統的影嚮,大腦底部有一個稱為下丘腦(hypothalamus)的地方會釋放出一種荷爾蒙,稱為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荷爾蒙 (corticotrophin-releasing factor,CRF)。接著,這些釋放激素經血液流到大腦底部下丘腦對下另外一個地方---腦下垂體(pituitary gland),作用使腦下垂體釋放出另外一個荷爾蒙,即是促腎上腺皮質荷爾蒙(adrenocorticotrophin,ACTH)。這荷爾蒙通過血液循環系統,流到腎部上端的一個器官---腎上腺 (adrenal gland)。跟著,腎上腺釋出皮質酮 (glucocorticoid)。而這些荷爾蒙流進血液循環系統,影身體不同糸統。

皮質酮是一種促進身體血液糖份的荷爾蒙,當皮質酮分泌上升,血液內的糖份增加,而身體內的脂肪和蛋白質也增加分解。整體而言,增加了的皮質酮,使簡單的營養物質釋放到血液循環系統內;這些,使心臟、肌肉及腦部都可以得到足夠的血糖及營養物質,獲取足夠的能量,發揮有效的功能。同時,身體的凝血變得更快,使身體遇上任何創傷時,盡快停止流血,減少失血。通常皮質酮會對下丘腦有反饋作用,減少釋放荷爾蒙,使有關的荷爾蒙包括皮質酮分泌下降,恢復一般正常分泌狀態,身體也恢復平衡。

香港精神科醫學院
精神科專科醫生李永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