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6日 星期五

怎样精读佛教经典?

怎样精读佛教经典

佛经,即诸佛所说的教法。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时,是按照古代印度的风俗,把开示的诸多法义,用口传的方式,令弟子们背诵下来。所以佛陀在世对弟子的教导,是以口口相传的形式流传下来,没有文字记载。相传他示寂后,阿难尊者一日入竹林,听到比丘们正在诵偈:若人生百岁,不见水老鹤,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阿难很惊愕,告诉他们,偈的原意是若人生百岁,不解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因为背诵有误,不解生灭法就变成了不见水老鹤。随着佛教流传地区的扩大,以文字来记载佛陀的教义也成为必需。


  佛陀示寂的当年,弟子们对他宣讲的教义进行了结集,即进行甄别、审定,由亲闻佛陀言教的阿难诵出,得到大家的公认后就确定下来,这就是佛经。初期的佛经,多半靠口头传诵,也有历史的原因。由于印度自古以来对于圣书都靠师师口传(最早婆罗门教的吠陀圣典,根本忌用文字记录),所以养成了印度民族强记的习惯与能力,一个学者熟背数十万颂,乃是平常事,即至今日的缅甸比丘之中,仍有通背三藏教典的三藏法师。至于佛经之有大规模的文字结集记载,是在佛灭度后数百年间的事。

  佛教在国外的传播,分成两大系统:向北方流传的,经过中亚细亚传到中国内地及西藏,再传到韩国、日本、越南等地,属于北传大乘佛教;向南方流传的,传到斯里兰卡,然后再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中国云南傣族等地区,属于南传佛教。传播的语言有巴利语和梵语两种。北传佛教的经典,主要从梵文翻译过来,也有一小部分从巴利文翻译过来;南传的经典是由巴利文翻译而来的。

  佛教经藏,不但反映了古今佛教历史演变的过程,折射出释迦佛和印中历代高僧大德的智慧光辉,也是后人研究和修学佛法的依止。那么,有志于研究佛教经论的学者和笃信佛教的信徒,怎样来挖掘其内涵,从而建立自己的修学体系呢?即遵循闻思修三慧的学修次第,闻法,思理,起行。

  闻思修三慧是佛教的智慧之学,是般若智慧所成,菩提觉悟所归。众生只有通过闻听佛法,思考抉择,修行觉悟,最后才能解脱自己与普度众生,真正实现利益众生,自利利他的悲智宏愿。 《一字佛顶轮王经》卷第五云:若有人能依教方发菩提心,读诵受持听闻思修,则获胜福一切成就。何以故?是法以于闻智、信智、思智、修智、真智、持智。得是证成,是故此法我以广略,当为有情说是法教。

  闻法的重要举措是阅读经典。精读是学习经典的重要阅读方式之一。因为佛教体系博大精深,宗派门类错综复杂,初学佛者往往望而生畏,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更不知怎样学得扎实、透彻,选择精读佛典的方法较为恰当。

  精读就是为了系统、深入地掌握阅读经论所具有的知识内容所采取的阅读方法。这种方法要求从字、句、名相入手精研细读,反复阅读,进而掌握各个阶段及整篇经典的精髓,以便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从字、句、名相人手就是要逐字逐句地阅读,逐个问题进行思考,同时反复阅读,层层深入。这种方法有利于加深对经论 内容及实质的理解,是形成学者佛学体系的基础。

  精读首先要求多读,即对阅读的内容要读许多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内容吃深、吃透,才能掌握所读经论的全部含义。我们今天读到的佛经之所以文字优美, 字字珠玑,是因为古代的翻译者做了大量辛苦的工作。后秦时佛经的翻译还限于口授、传言、笔授三人,东晋以后,就增加了记录梵文、正义、校对等三道工序。唐 朝时,官方组织的译场规模更加宏大,分工更加细密。据《宋高僧传》记载,译经工作组织严密,有译主,就梵本用华语进行翻译;有笔授,将译主翻译之 义用文字记录下来,又称缀文;有润文,对所录文字进行润色;有证梵本,以译出之文,核对梵本;有证义,推敲已译出之经文是否合于佛义;有 “校勘,核对文字;有正字,检查书写的文字是否合于规范。如唐代高僧玄奘大师,自任译主笔授证义者也都是当时的名僧。试想,一部经典经过这样严格的标准翻译出来,姑且不论时空的变迁,中印文化的不同,作为一个读者,仅读一两遍,就想对经文、内容和思想了然于胸,显然是不可能的。精读是一种咬文嚼字、一丝不苟的阅读方式。在精读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至诚恳切,清净三业
  经典是释迦牟尼佛开示的法要,能使人超凡人圣。印光大师开示:若欲随分亲得实益,必须至诚恳切,清净三业。或先端坐少顷,凝定身心,然后拜佛朗诵,或止默阅。或拜佛后端坐少顷,然后开经。必须端身正坐,如对圣容,亲聆圆音,不敢萌一念懈怠,不敢起一念分别。

二、明经义,断句读
  有些经典的句读没有断开,要正确断开句读,从弄清字和名相的含义入手,做到从头熟读,逐字训诂,逐句消化,逐段反复,虚心努力,且要晓得句下文义。

三、闻思结合,精思细研
  这是精读的关键所在,也是精读最突出的特点和优点。一定要把读和思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和思紧密联系,这有利于提高对经论正确含义的理解。

四、利用笔记摘抄法辅助精读
  阅读时辅以做读经笔记、写读经心得、摘抄精彩经句、整理有用资料等办法,就能读得慢些、读得熟些、想得多些、思考得深些,从而将经典读得精些。

五、了解经典的背景
  在运用精读方法阅读一部经典时,首先要了解该经的背景知识。经典的背景知识包括经题、佛陀讲述的时代等。了解经典的背景知识有助于对其深刻理解。如《金刚经》是佛典中一部重要典籍,是佛陀与须菩提长老等众弟子的对话。《金刚经》传 入中国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金刚经》通篇讨论的是空的智慧。一般认为前半部说众生空,后半部说法空。通篇就是围绕佛陀对此问题的解答而展开的。

  精读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是略读。这一步要求不宜过高,只要求了解大意就行。通过这一步可使学者对所阅读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会使得经论更容易理解。在略读的过程中,学者可以了解经论的大致内容,以及是如何组织的,这对后来的阅读过程很有帮助。

  第二步深入了解经典内容。在此阶段,学者要搞清每一句经文、每一个名相的含义。当然,对于有一定难度的经论,学者会遇到一些困难。产生困难的原因可能是基础知识不具备,或者不了解相关的背景资料。

  在大乘佛法兴起的时代,有了以声闻缘觉的二乘或小乘,和以六度为菩萨道践行的大乘。《法华经》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结集的代表作品,提出了 “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的思想,融会三乘为一乘(佛乘)。以声闻缘觉二乘为方便(权)说,二乘终究要以成佛为最终目标(如化城喻品” 所说),开启了回小向大的门径,这是一种崭新的学说思想,也是本经的主旨所在。

  《法华经》为弘扬佛陀的真实义,经文共分二十八品,采用偈颂、譬喻等方法广说玄义。全经思想以空无相的空性说和《般若经》相摄,究竟处的归宿目标与 《涅槃经》沟通,指归净土,宣扬济世,兼说陀罗尼咒密护等,集大乘思想之大成。此经说三乘方便、一乘真实和一切众生皆能成佛等内容,成为天台宗等据以立说 的主要典籍,陈隋之际智顗大师依据此经创立了天台宗。

  第三步是了解经论的篇章结构。篇章结构实际上就是经论的逻辑结构。读好的作品就像欣赏一座宏伟的大厦。第一步、第二步只不过了解了建筑的式样、风格,样色样式只不过是皮肤,圈梁立柱才是骨架。一篇美文,一部文学著作,必定在谋篇上下大功夫。对佛教经典的阅读,对其内容更是要进行深度剖析。

  第四步是咀嚼遣词造句的妙处。古人为诗作文,一字一词都斟酌数次。轻点一字,境界全出巧用一词,尽其精髓。朱熹说过: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在《阿弥陀经》中,一开始佛告长老舍利弗。当时在场听佛说法的,有常随大比丘僧千二百 五十人,十六位大弟子和四位大菩萨,以及无量诸天大众等等。为何佛独告舍利弗呢?这就要进行仔细推敲佛陀的用意了。

  舍利弗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被誉为智慧第一。从佛告长老舍利弗这一句经文可以得知,净土法门非大智慧者不能担当;而对净土法门深信无疑的人,必是具有大智慧的人。所以说,没有智慧,对净土法门没有甚深信仰的人,即使他念佛,也很难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第五步是记忆。人接受知识大概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理解,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这是一种比较浅的层次。另外一个层次是熟练,即不但理解,还能够熟练地运用,这是一种比较深的层次。

  学者对经典反复玩味,久之,不但对所学经典的内容,乃至所代表的宗派思想,都能够清晰明了,进而在实践中修持佛法,自然能够成就自我,提升精神品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