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萨钦哲仁波切】这个答案值得一而再地重复 —— 什么引导你步入佛法之道?
宗萨钦哲仁波切
那些在你寻找上师前必须先弄清楚的事
以上师为法道的基础
佛陀对阿难说:
依法不依人
依义不依语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依智不依识
理想上,我们是因为知道佛法可信,才步入法道来追寻佛法。我们被佛法所启发,而不是被导师所启发;我们被真理所吸引,而不是被宣说真理的人所吸引。
你可能会问:[这跟金刚乘认为上师是最主要的有任何冲突吗?]
这个答案值得一而再地重复:在金刚乘中,你将上师转化成为不仅只是一个人。上师即是法道。
什么引导你步入佛法之道?
每个人步入佛法之道都有不同的因缘。从前,有个叫做仓央.嘉措的年轻土匪,结伙偷了某个旅人的一群马,因为他在匪徒中年纪最轻,因此负责把马群赶上一座陡峭的山。其中有一匹母马怀了孕,无力爬上陡坡,仓央.嘉措在暴怒之下,一刀剖开母马的肚子,胎中的小马因而湧出而掉落在地上。母马奄奄一息,但它还用最后剩余的一丝气力,用鼻子推抚、用舌头舔净那只刚出生的小马。这个母爱的光景,让这名土匪的心中生起了极大的愧疚心与震撼,于是他折断了手上的刀、丢弃了身上的枪,最后成为伟大的囊谦.措尼仁波切的弟子。
至于伟大的囊谦.措尼仁波切,他原本出生于富贵的家族,但因家人染上赌博,输掉了所有的家产。走投无路之下,他们开始偷窃行抢,最后,包括伟大的囊谦.措尼仁波切本人在内,全家都被逮捕,丢进囊谦监牢中受苦挨饿。从最富裕的家族一下子掉落为一群窃贼,让他深刻地体会到生命的无常。他在监牢中亲身经历并见证了极大的痛苦,引导他后来步上法道,成为大修行者,更成为一位伟大的上师。
时间拉到最近,在二O一五年,有一段索甲仁波切与他的弟子跳舞的影片在社交媒体上传开,即刻引起了骚动。观察这些反应很有趣:有些人认为他圆滚滚的很可爱,有些人认为他很愚蠢,还有些人认为这段影片是对佛法全然的污辱。但也有个青少年在YouTube上看到后,心想:「佛教徒可以在寺庙中跳舞,这真好!」他因而皈依了佛法。
显然地,各种不同的状态、场景、能力以及缘分,都能让人转向佛法。
福德与业力
在金刚乘的法道上有双重的挑战。
其中之一,金刚乘极其广大而深奥。佛法之道既深且广,巨大的经藏、无数的论释、复杂的主题(如般若、中观、量论等),加上古代印度哲学大师的辩论,都需要多年的研究才能理出一点头绪。即使要得到粗略的理解,都需要相当认真的研究才行。只有经由闻、思、修,才有可能一窥这些法教的真义。
另一个更巨大的挑战,在于法道其实无比的单纯、赤裸,而且真实。
佛陀教法的精髓,也就是心的本性,非常难以理解;但其难以理解的原因,并非由于它的复杂,而是由于其无可忍受的赤裸本性。要理解实相的一种普遍的方法,是经由释论、分析、辩论及研究。但是,我们愈是利用学术与智识的方法来理解这种单纯,就愈加容易误入歧途而产生误解;更糟的是,我们建立起一套自己信服的概念,而误以为这就是那个单纯。
因此我们必须努力积聚福德,因为这是培养对这种单纯产生信心的唯一方法。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必须先说服自己:积聚福德真的有用。
我们要记住:我们的目标并非只是要理解这个单纯;绝对不是。好的上师对理解力高的瑜伽士,还是会训诫或嘲弄他。因为瑜伽士不应只满足于理解,而应发愿让自己「觉受」实相。但是,勇敢的上师对瑜伽士所珍视的觉受还是会弃之如敝履。最上等的瑜伽士在「证得」实相前,绝对不应该罢休。
那么,所谓的理解、觉受与证得之间,有何不同?要知道这个答案,你就需要一位向导、一位上师。
最终,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什么人可以引领你,可以让你解脱,可以调服你的情绪,可以减少你的私心,可以增长你的证悟功德。
因此,你做决定的官能必须清晰而敏锐。你应该要自我准备,训练好自己的分辨能力。
法道上的修行者所能用来做决定的工具中,智慧与福德最为有用。而且,如同龙钦巴尊者所说,在这两者之中,积聚福德最为有效,至少在初始时是如此,因为它最容易掌握,有很多事你可以具体地去做。
福德的增长可以加强你的分辨力,而知识与分析所能提供却反而有限。
当然,在决定某人作为上师之前,你应该对它加以分析;决定步上法道之前,你也应该对此道路仔细研究;但最重要的,你要有基本的心灵缘份才行。如果没有缘份,上师——弟子的关系就不会存在,这是强迫不来的。精进研习、听闻开示、勤作笔记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与佛法的缘份,不能只靠智识努力或学术研究就能创造得出来;特别是想要成为密乘修行者的话,与上师之缘不可或缺。业缘不是你能够依循某种系统就能自我训练出来的。
「缘」的世界非常复杂。当你在加德满都看到一群身背相机、暴发户状的苏俄旅行团从五星级酒店出来,准备去波达纳佛塔或猴庙(斯瓦扬市)观光时,你几乎可以打包票,他们之中绝对不存在丝毫对佛陀的虔敬心,因为你知道他们都是忠实的东正教基督徒。但是由于复杂的因与缘,他们千里迢迢来到尼泊尔,而且即将在导游的带领下绕行波达纳佛塔,途中还会看见各种唐卡与佛像,也许还会在小巷中撞见伟大的瑜伽士。光是这些,就会种下缘的种子,或许在五百世之后会成熟结果也说不定。
如果某个苏俄旅人在看到波达纳佛塔上所绘的大眼睛时,不期地产生了好感——不只是对异乡的赞叹,而是一种真正祥和的感受,那么这份缘就更强烈了。也许他会因而买本书来,看看这位称为乔答摩的人,在2500多年前到底说了些什么。这些决定会更强化缘份。
更好的是,如果恰巧有菩萨或修行者坐在一旁祈愿: 「愿所有的众生与佛法结缘。」这种愿力绝对会让苏俄旅人的业缘成熟。
这就是为什么身为修行者,我们应该要多做祈愿的原因。
选自《上师也喝酒?》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