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日 星期三

我们学佛人,尤其学大乘, 跟众生相处很重要 原创 普贤行者 海云和上法语   “次令观察众生界、及以劝观于法界、世界差别尽无余、于彼咸应劝观察。”   这个部分跟刚才那一偈的修行法门是一个很大的差别。观察一切法苦空、无常、无我、无动作、不可乐的部分一般讲是属于佛教的根本教义,不管你把它叫做南传的,叫做原始佛教,或者把它叫做小乘佛教都好,它是佛教当中的根本教义。   现在这个地方讲的,是根本教义的展开,它不是方便,是应用。应用跟方便不一样,各位要把这个弄清楚,从根本教义拿来应用叫妙用,妙用是指给众生获得利益,也给自己获得利益。而善巧方便是对我无增减,只是引导众生,马马虎虎过了就好,甚至人天善法也好,那叫做善巧方便。只要他不堕三恶道,可许则许,那个叫做善巧方便。你假如以善巧方便导引他进入菩提道,证得大觉悟,那就不只是善巧方便而已,那是一种妙用,所以这里面有差别。   那么这个地方讲的,叫做应用的部分,就是基于根本教义的立场,加以运用,然后达到圆满的境界,从根本教义所证得的那种空性,要把它加以发挥,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这个才叫做应用。所以你看它运用到哪里呢,第一个“观察众生界”,第二个“劝观于法界”,第三个“世界差别尽无余”,众生界、法界、世界,根本教义讲的是智正觉世间,这个地方讲的就是众生界跟器世间。   所以我们常跟各位讲说,我们学佛人,尤其学大乘, 跟众生相处很重要。你要知道处于众生界里头,要怎么样子去运用,要观察众生界。那么观察众生界你会发现,整个气氛不一样:与众生相处的很柔顺的时候那种气氛,跟相处的不柔顺的时候,那个气氛不同。气氛好的时候,你看菩萨都在笑,气氛不好的时候,你看菩萨都在哭。气氛之所以不好,就是你跟众生界跟法界,相处的不够融洽。这个时候你会改,会进步,这个逆境对你来讲,就是一个增上缘。因为众生总有境界给你看,你要看得出来关键所在,我们在这里常常会拿捏不住,会抓不到。所以各位要知道,与众生相处没有那么容易,自己要拿捏,我要怎么样,这个还可以,但要跟众生相处很难。   有一次几个同修,我说好吧,我们大家来用功,今天把这些弄完,好,大家兴高采烈。弄到半夜一点多以后,开始一个一个都睡着了。“喂,用功啊。”“嗯。”“用功啊!”“嗯,等一下啦,我睡十分钟就好。”睡十分钟?人家早餐吃完了他还在睡。你自己可以要求自己,可是对他不能要求,他要睡了你有什么办法,他就说睡十分钟就好,可是睡到人家早餐吃饱了他还在睡。不是不能要求他,但他自己发不起来,你怎么要求也没用。那你要怎么跟众生相处呢?你就只好说,好,你就在这里睡,不要到寮房去睡,在这里你至少能感觉那种气氛,你翻过身看一看,这家伙怎么就不会困呢?虽然你继续睡了,你内心也有警觉性。   这个就是说,我们要处于众生界并不容易,我们跟信众、广大的群众相处也一样,他有他的立场,你有你的苦处,那无所谓,我们自己要去煎熬。所以众生界的种种状况,不是看众生如何如何,那我们不管,众生现前给我们的,都是我们做为自己成长的依据,所以不要认为说众生哪里错哪里错,不要这样,他给我们压力,正是我们要成长的时候。 撷自《八十华严—十住品》 從我的iPhone傳送

我们学佛人,尤其学大乘, 跟众生相处很重要

原创 普贤行者 海云和上法语

  “次令观察众生界、及以劝观于法界、世界差别尽无余、于彼咸应劝观察。

  这个部分跟刚才那一偈的修行法门是一个很大的差别。观察一切法苦空、无常、无我、无动作、不可乐的部分一般讲是属于佛教的根本教义,不管你把它叫做南传的,叫做原始佛教,或者把它叫做小乘佛教都好,它是佛教当中的根本教义。

  现在这个地方讲的,是根本教义的展开,它不是方便,是应用。应用跟方便不一样,各位要把这个弄清楚,从根本教义拿来应用叫妙用,妙用是指给众生获得利益,也给自己获得利益。而善巧方便是对我无增减,只是引导众生,马马虎虎过了就好,甚至人天善法也好,那叫做善巧方便。只要他不堕三恶道,可许则许,那个叫做善巧方便。你假如以善巧方便导引他进入菩提道,证得大觉悟,那就不只是善巧方便而已,那是一种妙用,所以这里面有差别。

  那么这个地方讲的,叫做应用的部分,就是基于根本教义的立场,加以运用,然后达到圆满的境界,从根本教义所证得的那种空性,要把它加以发挥,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这个才叫做应用。所以你看它运用到哪里呢,第一个“观察众生界”,第二个“劝观于法界”,第三个“世界差别尽无余”,众生界、法界、世界,根本教义讲的是智正觉世间,这个地方讲的就是众生界跟器世间。

  所以我们常跟各位讲说,我们学佛人,尤其学大乘, 跟众生相处很重要。你要知道处于众生界里头,要怎么样子去运用,要观察众生界。那么观察众生界你会发现,整个气氛不一样:与众生相处的很柔顺的时候那种气氛,跟相处的不柔顺的时候,那个气氛不同。气氛好的时候,你看菩萨都在笑,气氛不好的时候,你看菩萨都在哭。气氛之所以不好,就是你跟众生界跟法界,相处的不够融洽。这个时候你会改,会进步,这个逆境对你来讲,就是一个增上缘。因为众生总有境界给你看,你要看得出来关键所在,我们在这里常常会拿捏不住,会抓不到。所以各位要知道,与众生相处没有那么容易,自己要拿捏,我要怎么样,这个还可以,但要跟众生相处很难。

  有一次几个同修,我说好吧,我们大家来用功,今天把这些弄完,好,大家兴高采烈。弄到半夜一点多以后,开始一个一个都睡着了。“喂,用功啊。”“嗯。”“用功啊!”“嗯,等一下啦,我睡十分钟就好。”睡十分钟?人家早餐吃完了他还在睡。你自己可以要求自己,可是对他不能要求,他要睡了你有什么办法,他就说睡十分钟就好,可是睡到人家早餐吃饱了他还在睡。不是不能要求他,但他自己发不起来,你怎么要求也没用。那你要怎么跟众生相处呢?你就只好说,好,你就在这里睡,不要到寮房去睡,在这里你至少能感觉那种气氛,你翻过身看一看,这家伙怎么就不会困呢?虽然你继续睡了,你内心也有警觉性。

  这个就是说,我们要处于众生界并不容易,我们跟信众、广大的群众相处也一样,他有他的立场,你有你的苦处,那无所谓,我们自己要去煎熬。所以众生界的种种状况,不是看众生如何如何,那我们不管,众生现前给我们的,都是我们做为自己成长的依据,所以不要认为说众生哪里错哪里错,不要这样,他给我们压力,正是我们要成长的时候。

撷自《八十华严—十住品》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