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去了解到佛境界是怎么样子在处理的
原创 普贤行者 海云和上法语
“善知一切诸佛如来力无所畏,不共佛法,一切智智所行境界”,这是作用了。善知,已经起作用了。觉悟跟自性,他发挥作用是无远弗届的,所以叫做力无所畏。不共佛法,就是十八不共法。一切智智所行境界,佛智所展开的那个境界是怎么样?我们假如说从文字上来看,这个解释并不难,这样的一种状况,他是怎么样的存在的?譬如我们想说,成佛以后是一个什么状况?这里面所指的是,能够去了解到佛的境界是怎么样子在处理的。
就像学生要了解老师的生活,我们想要了解一个圣人也一样,圣人他是如何在发挥作用的?我就常常这样想,我们身为一个宗教界的人物,你身为这样一个人,你所要做的是哪些?你要常常这样反省自己。有些事情要决定的时候,你就想想,我们是个宗教团体,我是个宗教人士,这个事情,我应该怎么做才好?
现在世间人对我们的看法,是把我们成塑造一个偶像了。像今天去医院检查的时候,我躺下去了,那个护士要帮你盖被子下去,她说“你是真的师父哦?”我说是啊,她说“那我可以不可以替你盖下去?”我说可以啊,“那万一碰到你的身体呢?”我真的要崩溃了。真的师父的身体是不能够给人家碰到的,她的观念已经这样,不然她一定不会跟你问这样子,可见她对师父是非常恭敬的。好了,当她这种观念形成的时候,你的问题就来了,你就很麻烦了,好在我躺下去的时候不是“嘣”一声的,我是很斯文的躺下去,我想还没有破坏她心目中的那个偶像,所以她才问你这样子。
然后弄好了,下来了,她还问我说“你真的是师父吗?”我说真的。她说“不过你的服装怎么跟人家的不一样?”我说没有,我这个是衬衣,外面还有一个外套。“哦,我才觉得你穿的跟人家不一样”,我说因为要检查,我穿那一件来就不方便。她说“那我可以扶你起来吗?”我在想,你好像要做点功德嘛,我想她要扶其他的病患起来,她不会问你这一句话的,现在因为你是师父,她好像对佛法也有点认识,我想她是想说,服务师父也是一个功德,发心一下,虽然很小的一件事。
但是你知道,这样的一个人,她已经有某种意识形态存在了。好,这个时候你怎么去处理这些?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想到,我们要处理事情的时候,顾虑实在很多,有好多这些意识形态存在,那未必是正确的,但她是一个善心,很单纯一个信众,其实她根本不知道你这个师父到底是什么样的师父,我相信她遇到那些经忏师,那些经忏师也一定跟她说“是啦”,那种态度、语气,那种行为举止,必然不一样。或许我们多读几年书,比较斯文一点也说不定,否则她不会这样一再恳切的询问。
这里面就牵涉到,我们自己随时随地在表达、表现上面,要去留意的地方。要不然,你也许会把这样一个信众的信心完全给毁掉,而我们自己不知道。你要很不在意,或者不理她的话,她就会觉得这些出家人怎么这样子。世尊的设置,要我们一定要毁形,头发剃掉叫毁形;异服,把服装改变,要穿跟世间人不一样,就是要让我们凸出,要凸出,你就不要坏了这个形象,凸出,你就要维护着这个形象。
一个出家人现这个相,不管他修得好不好,这本身的功德福报都很大。不管他是经忏师了,还是一面拿鸡腿一面诵经了,那功德都很大。当然,他造的业,他也要去背他的因果。但是他显现出来的这一个出家相,那本身的坚持就很了不起,因为他已经把佛教这种东西凸出来了。凸出来,你应该护持的很好、守护很好,那才叫做圆满的功德,你凸出这个相,你得到这个福报。但是你在这个时候显现的是一个不良的威仪,那你就有不良的果报。
所以,一个行者,他一定要随时注意这一点。教化众生要如何,我们常常要想,这个事件发生,你就常常要想我们要怎么进行,以一个宗教人士或一个宗教单位来讲,对这样的一件事情,我们要怎么去做?我们是以这个立场来考虑的。
好多护法常常在抱怨,师父你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那样做?师父不得不这样做。我们只是善尽监督职责,你们所来的这些资讯,我们仅供参考。因为一个宗教家,不要说宗教家那么好听,一个宗教人士他面对的是广大群众,他要接济、救济众生,有一些付出,本来就是属于救济的支付,但又不能明目列出来说,我这个钱给你,是救济你的,你不能这样讲。我们可能说用薪水的方式支付,可能用什么方法来处理,那么这种情况是我们对众生的一种安抚安慰,因为他最需要你协助的时候,你要协助他,在协助他的时候,你又不能伤了他的自尊心。
可是这个时候,旁边付钱的人就会说“诶,怎么会这样呢,我的钱你都拿去给谁用?”那你要去承受这种压力,你这个宗教人士就成为夹在中间受罪,那边的人嗷嗷待哺“我很苦啊”,这边的人就“那钱不能乱花”。你在这里,你才知道说,度众生为什么会焦头烂额了,关键就在这个地方。你不能够丧失那个本心,虽然这些不是究竟,但是你在红尘中,作为众生的一种依靠,你要发挥出它的作用。
当然,对于那些愿意追求究竟了义的部分,你也要负责指导。所以一个宗教家你看看,三途六道,你通通要拔济。然后对于那些,乃至像这一佛乘,乃至等觉菩萨,你都还要教他。我似乎比等觉菩萨还厉害呢?当然等觉菩萨要如何成就妙觉的这个部分,你不能够直接指导他,那也要给他作助道资粮。不是说我们这些已经发心的菩萨要精进,这样教就好,那很简单了,对于已经发心的菩萨,这些都好处理。但是在最高层的,譬如登地以上菩萨,乃至十地、等觉的这个部分。或者那些三恶道众生,刁蛮的、铁齿的那一些,看你怎么去度他?那不止铁齿了,大钢牙的,你看你怎么去度?你一定要在这边磨,而这些境界是经常发生,百般的无奈。
然后训练这些宗教行者的百般的坚强跟韧性,就是从这个地方看了。我们不要看这经文念过去很好,你要知道,那一种境界、那一种状况之中,他所要处置的。有时候我们处理外道的都好处理,处理我们内道的反而比处理外道的难。内道就是我们这些信众、护法,他拿钱给你,他那个责问你又不能够掉以轻心,有时他们问了,我们没在意,就这样做个解释,就成为他的话柄。外面的人讲什么,跟我们无关,可是在我们周遭的人,那个就很厉害。所以,要能够了解到这个地方,我们的心行、我们的意志、我们的标的,要弄得很清楚。
撷自《八十华严——明法品》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