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7月23日 星期四

念佛法門的真義及正確修行方法 (節錄自 蓮池大師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 通序大意)


註:本文轉載自堅信園地

一、緣起及導論
近代淨土宗法師,講解淨土法門,大有人在。但所說的幾乎千篇一律,依文解意,斷章取義的喊口號: “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忘了告訴信眾,念佛法門有多種層次。卻讓人只知 “持名念佛”的皮毛,而甚少解說念佛法門的真義與正確修法。
lotus2
雖然法師所對末法眾生,根機有限,先以利鉤 (有極樂世界可去),後令入佛智 (自性彌陀,唯心境土),本無可厚非,但如此偏重下等根機,卻可能誤導中、上根機的修行者,也可能引起反感。
信堅一直想寫一篇有關念佛法門的文章,但以不是本修法門,所知有限,遲未成文。近日重讀肇論,談及漚和般若 (方便智,即後得智),因緣湊巧,看到了淨土七祖,蓮池大師的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通序大意”。他早在四百年前,就將 “念佛法門的真義及正確修行方法”,講說得非常詳盡透徹。遠超信堅井蛙之見,因此信堅在此,將其要義,節錄在下,供有緣正修 “念佛法門”者,作參考。
同時,蓮池大師在”感時” 一段,詳細說明他造此疏鈔的原因。他道出當時修行者的通病,以及正確修法。可惜,時過四百年,通病不但猶在,還世風日下,變本加厲,誠可悲嘆。蓮池大師說:
在此末法時期,眾生根機頑劣,不肯領受“持名念佛”這個第一方便法門。大部份眾生的根機淺薄,縱使有信佛的人,非愚即狂。這些人對於彌陀經所提倡的微妙法門,都不能圓滿地承受,不是變成“執理廢事”的“狂”,便是成為“執事廢理”的“愚”。
在“執理廢事”的“狂徒”來說,他們排斥念佛法門,視之為“小乘教”﹔又或者嘲笑這個法門,斥之為權宜之法,非為究竟。而在“執事廢理”的“愚夫愚婦”而言,則“終日唯動數珠,或窮年但數黃荳”,不明自性,乃至對“無上甚深微妙法”不求甚解,只知作事相上的念佛,甚或只是為了求取榮華富貴,闔府平安等世間利益。由於上述的原因,蓮池大師婆心深切,豈能見此弊病而不傷心感嘆呢!
“下根鈍智”的人,執事而不明理,只知道事相上的做作,雖然“念佛”,但不明“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理。那些自以為有智慧之士,執理廢事,執“空理”而廢“事行”,有理論而沒有實行。“執事廢理”的人,有如小孩子學讀聖賢書,讀而不知其理﹔而“執理廢事”的人,則有如一個窮人拾了大富翁的財產清單,便以為大富翁的財產全部都屬於他,不知道這張財產清單對他是沒有用的。
學佛要做到“有事有理”,在修行路上,應該“解行並進”,對佛法有正確的理解,有正確的修行,欠缺了其中一樣,學佛便容易出問題了。(“守愚”,是指自甘以愚者自居,不肯求取真理﹔而所謂“小慧”,是指只有偏空之慧,並非真正具足般若智慧。)
二、”彌陀疏鈔” 簡介
2.1 作者
蓮池祩宏(1535-1615),明代杭州仁和人,俗姓沈,法名祩宏,字佛慧,法號蓮池,世稱「雲棲大師」或「蓮池大師」,是淨土宗的第八代祖師,與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並稱為明末四大高僧,他提倡禪宗淨土宗兩者兼修的理論。(蕅益智旭(1599-1655),字智旭,號蕅益,被尊為淨土宗九祖。)
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讓我們全面充分了解淨土法門。“彌陀疏鈔”另一個最難得的地分,是徹底地剖析我們的心,將這個心的事理,清楚道出。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卻能夠利用經文,將一切與我們這個“心”,有關的事理,全盤道出,令讀者能夠從了解心性開始,隨聞起觀,改變思想行為,得大利益。
“彌陀疏鈔演義”最重要的目的,不是為了令讀者增廣見聞,疏鈔重點地提出,所謂“修行”,並不單在乎每天做多久的功課,做了那些善行,而是在乎“修心”,改變思想;唯有思想上的改變,才能夠導致行為上的改變,將“貪瞋癡慢疑”等惡習伏住,做得到,才是真正的修行,才有真正的功夫。“彌陀疏鈔演義”對我們的心,不管是“真心”還是“妄心”,做了非常詳盡的分析,幫助我們“修心”
蓮池大師在疏鈔中的論點,都是引經據典,廣泛地以其他經典,以經解經,乃至廣泛地引用其他祖師的著作,例如智者大師的觀無量壽經疏,清涼國師的華嚴經疏,永明延壽禪師的萬善同歸集等,來引證他的論點。
2.2 佛法中的 “事” 與 “理”
從俗世上來說,“事”,是指事情,事物,事業,事行。從佛法上來說,“事”除了包含俗世對“事”的解釋之外,更包括一切事相,影像,做作,感受。簡單地說,“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事,乃至地獄和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屬於“事”的範圍之內
佛法強調一切“事”都離不開“因,緣,果,報”,簡稱“因果”。每件“事”都必須通過“因”和“緣”的結合而產生,而随著“因”和“緣”的結合,便一定有“果報”的出現。“因果”這個說法,屬於整個佛法的基礎。
“事”除了不出“因,緣,果,報”之外,還屬於“無常”,一定“有生有滅”,沒有永恆,例如我們擺脫不了“生老病死”,事物逃不出“生住異滅”。佛教對於這個“無常”的特點,稱之為“空”,提醒我們一切“事”實質上都是虛幻不實,“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借此來勸告世人放下對事物的貪著或不正的想法。
在世間法上來說,“理”,是指理論,義理。佛法中的“理”,則是指“理體”,意思是指真如本性的本體。它的特點是:不生不滅,無始無終,從來沒有絲毫變遷,清淨無染;廣大無邊,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在。
“理體”雖然含攝了世出世間一切事物,但它本身絕對平等,沒有分別,不存在相對。“理體”言語道斷,心行滅處,不可思議。明白本體,本自清淨,不生不滅,便能夠改量我們的心量,生起覺悟的智慧,從迷返悟,放下對事相感受的分別執著,減少“貪瞋癡”,乃至出離生死,回歸自性,究竟成佛。
整部“彌陀疏鈔演義”對“事”與“理”有著很詳細透徹的解釋,“事”與“理”是眾生本具真如本性中的一體兩面,猶如手掌與手背,雖然形狀不同,但其實都是手的一部份。“理”屬於本體,而“事”則屬於從“理”衍生出來的事像,兩者的關係,猶如水和水波。自性屬理﹔因果屬事。“事依理起,理得事彰”,對佛法一方面要有“理解”,另一方面又要有“事行”,事理兼備,解行並進,才能夠“實修實證”,真正受用。
真學以解行雙到為宗趣。非開解,無以趨道﹔非力行,無以證道!
2.3 彌陀疏鈔內容簡介
本疏鈔演義合共有四卷。整個第一卷,都是圍繞在解釋阿彌陀經背後所包含的義理。真正開始解釋阿彌陀經的經題和經文含義,是從第二卷開始。
此經疏鈔,大文分三,初通序大意,二開章釋文,三結釋咒意,為順諸經序,正,流通,三分,亦順淨業信行願故。“通序大意”,包括了五個部份,“一明性﹔二贊經﹔三感時﹔四述意﹔五請加”。
通序大意者含二義,一通序一經大意,以明性、贊經二科,發揮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為修持之本,然後依解起行,執持名號,求願往生。其鈍根者,單由事相,專持名號亦得往生。三根普被,上下兼收,作末法最後方便,為一經大旨也。二通序作疏大意,以感時、述意二科,明此一經,事理雙融,性相通備。時機執性執相,各滯一邊,至令廣大法門,迷而不覺,故竭思累載,數易韋編,作此疏鈔也。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是指萬法盡歸我們的自性一心,故此心外無佛,亦無淨土,所謂“彌陀”,實在是自己心中之“彌陀”, 所謂“淨土”,亦是指自己心中的淨土。
蓮池大師有鑑於末法修行人,對於“事理雙融,性相通備”這個義理未能了悟,不是執了空性的一邊,便是落於事相的另外一邊,對於本經所開示“事理雙融,性相俱備”的“廣大法門”,“迷而不覺”,不是“不知如來真實義”,便是“錯解如來真實義”。
由於上述的原因,蓮池大師於是發下大心,“竭思累載,數易韋編”,經年累月,反覆修改,著作出本部疏鈔。韋編,是指古代的書是以皮索穿竹簡成篇,稱為韋編。
2.4 通序大意簡介
彌陀疏鈔卷一解說“通序大意”,相等於“信”。從“通序大意”中“契其大端”,了解本經的要旨之後,“自能深忍”,自然會深信於心。
通序大意分五: 初明性,二讚經,三感時,四述意,五請加。
2.4.1 明性
性即常住真心,全體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初明者,恐人認阿彌陀佛在自性之外,故古云,”若認他是佛,自己卻成魔”,又云,”求人不如求自己”。但以無始暗動,障此靜明,故託彼名號,顯我自心耳。然西方亦實有阿彌陀佛,而即此西方佛,亦不在自心外,即事即理,即理即事,大師恐狂愚錯認,故首明也。

佛法認為,世出世間一切法,不離“事”與“理”,而由於二者其實猶如水波與水,麵粉與麵包,在本質上是一樣,故此,不只互不妨礙,更是交融無礙。由於這個原因,“事”即是“理”,“理”亦即是“事”,“事”與“理”本自不二。因此事相上西方阿彌陀佛之“事”,與“萬法不出一心,彌陀非在心外”之“理”, 實際上是“一” 而不是“二” ,兩者不單只並非對立,而是相互共存在我們的真如本性之中,沒有分別。
狂,是指執著於“頑空之理”,偏執地否定有西方淨土等種種事相的存在﹔愚,是指只知執著事相上的做作,不知淨土不出心外。蓮池大師恐怕“狂,愚”等人不明“即事即理,即理即事”這個道理,不是執理廢事,有理論沒有實行﹔又或者執事廢理,只有事相上的做作而不明白隱藏在背後的理論,偏於一邊,令修行出現失誤,故此,首先在“明性”一科,將自性“即事即理,即理即事”這個持點解釋清楚。
2.4.2 贊經
經即佛說阿彌陀經。讚者,以此經是一大藏中第一方便故﹔是十方諸佛同所贊歎故﹔以四字名號,普接三根,直通五教故﹔以依經執持能顯自性,於一生中,可從博地,直登十地故。
“經”,是指佛說阿彌陀經。而所謂“贊”,包含了下列四個原因。第一個原因,“以此經是一大藏中第一方便故”,意思是指讚嘆本經,是因為本經屬於三藏十二部中,接引眾生的第一方便法門。又所謂“方便”,是指“於理無礙,於事恰當”,為之“方便”。
“執持名號”所包含的義理,通於“小始終頓圓”五教。而所謂“五教”,是指華嚴宗三祖,賢首國師,以佛所說法,有淺深不同,乃按其義理,而立“五教”,以華嚴一經,是佛稱性而談,宣揚圓融法界,判為一乘圓教,餘經律論,判屬小,始,終,頓四教。
本經所開示的“持名念佛”法門,能夠令眾生的自性重新彰顯,又只要修行得力,“上品上生”往生的話,便可以在一生之中,從博地凡夫,一躍而成別教地上菩薩。
2.4.3 感時
時,即今末法之時﹔感者,以時丁末法,根多淺薄,法門中人非愚即狂。故微妙法門,或攘臂排為小教,或大笑斥作權乘﹔又或終日唯動數珠,或窮年但數黃荳。大師婆心甚切,能不為之傷心也。

在“感時”這個部份,是感嘆生於末法,眾生根機頑劣,不肯領受“持名念佛”這個第一方便法門。蓮池大師感嘆“時丁末法”,在末法期中,大部份眾生的根機淺薄,縱使有信佛的人,“非愚即狂”,這些人對於本經所提倡的微妙法門,都不能圓滿地承受,不是變成“執理廢事”的“狂”,便是成為“執事廢理”的“愚”。
在“執理廢事”的“狂徒”來說,如本文接著指出,“攘臂排為小教,或大笑斥作權乘”,意思是指他們排斥念佛法門,視之為“小乘教”﹔又或者嘲笑這個法門,斥之為權宜之法,非為究竟。攘臂,是指攘起衣袖,來表示激動的意思。
而在“執事廢理”的“愚夫愚婦”而言,則如跟著指出,“終日唯動數珠,或窮年但數黃荳”,不明自性,乃至對“無上甚深微妙法”不求甚解,只知作事相上的念佛,甚或只是為了求取榮華富貴,闔府平安等世間利益。由於上述的原因,蓮池大師婆心深切,豈能見此弊病而不傷心感嘆呢!
2.4.4 述意
意即大師作疏之意﹔述,陳也。與前述字解稍異。大師本意,全在兼利,欲發起眾生之真信,故極論念佛之宏功爾,蓋欲以一句彌陀,遍引群生出於苦海,那容不饒舌耶。

在“述意”這個部份,蓮池大師道出了著作本疏鈔的原因。“意”,是指蓮池大師道出著作本疏鈔的心意。“述”,是指陳述。(“傳述”是流傳他人的說話﹔而“陳述”則是表達自己的意見)。本文是指出,在“述意”這個部份,蓮池大師道出著作本疏鈔的本意,包含了“自利利他”的“兼利”。在“利他”而言,大師希望借本疏鈔,發起眾生對念佛法門的“真信”,故此在本疏鈔中,力陳“念佛法門”的宏遠功德,希望以本經所提倡的“執持名號”,接引眾生,出離這個六道苦海,縱使有人嫌蓮池大師“饒舌”(多嘴),蓮池大師也不計較了。
2.4.5 請加
加是三寶加被﹔請者,祈請也。佛滅度後,凡有著述,皆皈三寶冥希加被。良以自己一人心力有限,而佛具無緣大慈,能令精誠祈請者,自得勝智,故請加。
指請求佛力加被本疏鈔。佛滅度後,凡有著述,皆皈三寶冥希加被。良以自己一人心力有限,而佛具無緣大慈,能令精誠祈請者,自得勝智,故請加也。本文指出,自從佛滅度之後,一切有關佛法的著作都要皈依三寶,希望得到三寶加被。
三、念佛法門的真義及正確修行方法
3.1 明性
先明性者,一切法門全歸自性。今此念佛往生,必先明自性彌陀為本,然後一心稱名求願往生,必於寶剎速證無生,直入聖階度生亦廣,所謂先悟毘盧法界,後修普賢行門也。設使不明性體,罔意造脩,縱得往生,祗成末品,先明自性意在斯乎。
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出當人自性,而佛演說一切教法,無非為令眾生了悟真心,回歸自性,來作為我們人生的目標。三藏十二部,都是以此來作為最終目的。求生淨土,必須首先明白“自性彌陀”之理,阿彌陀佛非在心外,而是在我們的自性之中,以明白自性,來作為修行之本,然後再從事相上,一心念佛,發願往生,便能夠得嘗所願,往生極樂,得證無生法忍,由此而直入“聖階”,以菩薩身份,乘願再來,廣度眾生。本文提醒我們首先明白自性之理,然後修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往生極樂,
“信佛修行”,而不明白自性,有“信”無“解”,時時在“行門”上糊里糊塗地修行,盲修瞎練,縱使有幸得以往生,也只得個“下品”的等位。由於這個原因,本疏鈔首先在“明性”這一科,將自性解釋清楚。
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非濁非清,無背無向,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此六句,概括地了真如本性的特性。“靈明洞徹”是指我們的自性清淨妙明,照了世出世間一切法,了了分明,遍一切處。
靈耀清明的真如本性遍及十方法界,我們的世界,乃至整個宇宙,其實不在心外,而是在我們的自性真心之中。而“湛寂是寂常恆,言此寂體豎窮三際”,是指我們的真如本性常恆不變,通徹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綜合來說,從我們自己開始,進而擴展至宇宙萬有,乃至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一切,都離不開我們自己的心。一切一切,無非都是心中影像,心中感受而矣。萬事萬物,乃至萬般感受,都與我們的“心”息息攸關。
自性真心不生不滅,離開了“明暗,動靜” 等分別相對,周遍法界,事事無礙。
佛說阿彌陀經的宗旨,不在事相,而是在於“全彰自性”,彰顯我們的自性。實則一切經都不離自性。所謂“自性”,亦即眾生本具的“性德之佛”。“性德”者,是指眾生自性理體之中,本自具足的圓滿功德。自性“非自非他,非因非果”,離開了世間上的相對法,“即是圓常大覺之體”,屬於在法界中圓滿周遍,常恆不變的大覺本體。
本經所開示的修行方法,正是為了要幫助眾生令自己這個“圓常大覺之體”重新彰顯出來。至於如何令自性重新彰顯出來呢? 簡單地說,是指依止著“自性之理”,而行“念佛之事”,亦即所謂“事依理起,理得事彰”。
從“事依理起”上來說,“蓋以據乎心性,稱彼名號,名號可彰”,從自性的理體之中,生起持名念佛之事﹔而在“理得事彰”上來說,“託彼名號,觀于心性,心性易發也”,意思是指借助執持名號之事,反觀自性,在一心不亂的時候,心清淨了,平等了,自然令我們的自性重新彰顯出來。
又復經中一切依正,皆彰我自心,無量光即自性照,無量壽即自性寂。
“無量壽”及“無量光”,是“阿彌陀”所包含的意思。“無量光”,是為了表揚我們自性中本來具有,對於一切法照了分明的“妙用”,菩薩借用這個“無量光”的“妙用”,一方面反照自性,內薰無明,作自度之行﹔另一方面,又用它來觀照眾生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按機施教,教化眾生。“無量壽”,是為了表揚我們自性中不生不滅,寂然不動的本體。
觀音即自性悲,勢至即自性智。種種莊嚴,即自性萬德萬行,若一毫法從心外生,則不名為大乘法也。
本經所開示的種種依正莊嚴,非從他方而來,而純粹是我們的自性本具的萬得萬行,萬法不出一心。六度萬行,乃以一切功德,若從心外而作,心外而求,不能夠被稱之為“大乘法”。因為“大乘法”的重點,正正在於彰顯萬法不出一心之理。
既然自性即是“無量光壽”,阿彌陀佛亦即是我們的自性,故此,念一句佛號,即是念自己的真如本性,也就是說,“念佛”即是“念心”,念自己的真心,借助一句佛號,令自己的自性清淨心重現。
總結而言,疏鈔以這麼多的篇幅來解釋自性,是為了幫助我們,擴大心量,明白到“我即一切,一切即我”,減少對“我”和“我所”的執著,既然我們本來同歸一體,本無分別,那又有怎麼“好爭”和“好怨”呢?另一方面,明白自性,以“回歸自性”來作為我們的人生目標,而不再只知執著我們今期的“色身”。
自性“遍一切處,不生不滅, 不染不淨,不落相對,不住不離,言語道斷”。若果能夠在上面的問題痛下苦功,誓要改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即是與自性相應,亦即是“真念佛”。否則的話,思想行為與自性相違,念佛便不能與自性相應,便成為心外求法,盲修瞎練,純粹事相的做作而已。
3.2 讚經
3.2.1讚經總論
本段序文接著指出,既然自性是如此不可思議,那麼在修行人來說,如何可以將“明性”的理論,應用在事行之中,令修行人能夠借事相上的修行,來回歸自性呢? 方法就在彌陀經。彌陀經的教義,就是令修行人借事相上的修行,即是持名一句 “阿彌陀佛”,來“澄濁而清,返背而向”,從汙濁的心態,轉去一個清淨的心態﹔從背離自性,迷惑顛倒,而轉為回歸自性,圓證佛果。
“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清清楚楚地將本經“持名念佛”最殊勝之處點出。念一念彌陀聖號,即超越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一句彌陀聖號,包羅了十方三世,諸佛如來的無量功德莊嚴。因此本經有“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議”,我們這些生死凡夫,今曰千載難逢,真是一定要好好地珍惜,體會本經的甚深微妙法義。
以佛名號投于亂心,亂心不得不淨,如水清珠投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
生死凡夫,心亂如麻,欲想回復清淨的境界,談何容易。本文借用永明延壽禪師萬善同歸集來指出,如果以相續不斷的佛號,輸入亂心之中,便能夠令亂心得以清淨,猶如將清水珠投于污水之中,污水便會得以清淨,這個做法,為之“澄濁而清”。
一向流落他鄉,不思故國,今則迴神寶剎,將覲慈尊也。一念是智,片言是境,越僧祇謂智超勝,齊諸聖是境妙圓。
“背”是指眾生“流落他鄉”,輪迴六道﹔“向”是指回歸自性。唯有不再在六道中流浪,回歸淨土家鄉,面奉彌陀,為之“返背而向”。專心“念佛”,沒有散亂的心念,屬於智慧的妙用﹕而由此而所念的“阿彌陀佛”四字,則屬於所念的殊勝事相。這個一念“念佛”的心念,超越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屬於智慧的妙用﹕而一句“阿彌陀佛”這個假名事相,卻又該羅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功德莊嚴。
“持名念佛”縱使能夠令眾生往生極樂,出離生死,但尚未成佛。 以三昧功成之人,雖功行未滿,而法身已明。所謂一句佛號,便超越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是指因“信”而一心念佛,得證念佛三昧。從“解門”而言,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在我們這個超越時空的自性上來說,沒有時空,何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之事呢?
信而不解,增長無明﹔解而不信,增長邪見。“心生滅門”是為了要未見本性的生死凡夫,善用阿彌陀經中的義理,借假修真,由事而入理,借助一句彌陀聖號,從有生有滅的事相,來回歸到不生不滅的自性理體之中。
夫垢心難淨,混若黃河,妄想難收,逸如奔馬,歷恆沙無數量之劫,輪轉未休,攻三藏十二部之文,覺路彌遠。而能使濁者清,背者向,一念頓超,片言即證,力用之妙,何可思議,用從體相而出,故止言妙用也。末句結歸,言如是妙用當是何經,惟佛說阿彌陀經,足以當之。
唯有本經所開示的持名念佛,才能夠轉濁為清,從背返向,以一念頓超生死,以一句得永不退轉,力用之妙“不可思議”。本經所開示的持名念佛,屬於“至哉妙用”,原因是這個用, 非從外來,而是從自性一心“體相用”中的“體”與“相”中流出,故此稱之為“妙用”。“體”是指自性本體﹔“相”是指一句彌陀聖號﹔“用”是指一念彌陀。
今但片言名號,便入一心,既得往生,直至成佛,即方便而成圓頓。
“即方便而成圓頓”是指持名念佛這個法門,又方便,又圓頓。如果能夠上品上生往生,“即登初地”,成為別教初地菩薩(圓教初住)法身大士。故此持名念佛之法,屬於通往玄妙法界之秘笈,脫胎換骨之神丹也。
“性”是指性德,屬於理體﹔“修”是指修德,屬於事相的力用。“全性起修,全修即性”是指由性德的理體,生起“修德”事相的力用﹔又修德不出性德,借修德的力用,來體現出性德的理體,亦即所謂“事依理起,理得事彰”。“性外無修,修外無性”是指“性德”和“修德”,相互不離。“修德”的事相,不離“性德”的理體,“性德”和“修德”,互融不二。
故我世尊,乍說三乘,終歸一實,等頒珍賜,更錫殊恩。更錫殊恩者,即於一代時教中,復出此經也。而於其中,復出念佛一門,不論大根小根,但念佛者,即得往生,亦不待根熱,方乃會之歸實。
佛在“會三歸一”之後,更為眾生開示念佛法門,不管利根鈍根,“但念佛者,即得往生”。念佛的眾生,不需要等待根機成熟,便能夠“會權歸實”,只要往生極樂,便得永不退轉。眾生要先經三乘法,待根機成熟,才能夠會歸法華圓頓之法﹔但相反地說,本經念佛之法,卻不需要經歷“阿含,方等,般若”等三乘法,縱使根機未成熟,也能夠在往生之後,得永不退轉之利。
但往生者,即得不退,喻如不次之擢,廕序之官,恩出非常,名殊恩也。
“不次之擢”是越級提升﹔“廕序之官”是繼承了先人的名位爵位。“不次之擢”,是比喻在這個娑婆世界依照其他修行方法的話,必須按部就班,“漸漸斷惑”,最低限度將“見思惑”斷除,才能夠了脫生死,有如當官要慢慢地按次第升級。念佛法門不需要斷“見思惑”,“但得往生,即超生死”,何等簡單方便,有如做官得到越級高升。
“蔭序之官”,是比喻在這個娑婆世界,“功圓行滿,方成聖果”,有如做官必須“明經中式”,經過科舉考試及格,又或者立下“汗馬成功”,才可以封侯拜相。今念佛法門,不必功行圓滿,仗佛願力,疾登彼岸,喻如祖宗遺廕,現膺爵祿也。只要執持名號,“不必功行圓滿,仗佛願力,疾登彼岸”,有如承繼“祖宗遺廕”,又或者“現膺爵祿”,承繼了爵位與俸祿。
念佛恩中之殊者,念佛之比其餘法門,固為殊恩,而念佛一門,復有多種,如觀像,觀想,實相等。而觀像,則像去還無,因成間斷。觀想,則心麤境細,妙觀難成。實相,則上智乃克承當,中下未能領荷,唯此持名,至簡至易,普攝諸根,鶴沖鵬舉,驥驟龍飛,殊恩中之殊恩也。
唯有持名念佛,簡單容易,普被三根,有如白鶴雖然能夠飛天,但又豈及大鵬鳥的舉翅高飛﹔千里馬雖然能夠奔馳野外,又豈及飛龍在天呢?白鶴及千里馬,是比喻其他法門﹔大鵬及飛龍,是比喻持名念佛。故此相比之下,持名念佛,確實屬於殊恩中的殊恩。持名念佛者,以“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最易得力。
3.2 統論淨土功德
“淨土法門”的理論,一直以來都是以“三經一論”,來作為基礎。三經是指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及觀無量壽經﹔一論是指世親菩薩所註解的往生論。直至清朝咸豐年間,魏源居士將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附在三經後面,稱為淨土四經﹔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又將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附在四經後面,合稱為“淨土五經”,變成了五經一論。
本段序文,則主要是在“淨土法門”之中,介紹無量壽經和觀無量壽經這兩部經的大概要旨,然之後將這兩部經與阿彌陀經作一比較,借用來顯出本經“更為殊勝”。
指四十八之願門,開一十六之觀法,願願歸乎普度,觀觀宗乎妙心。
釋迦世尊在無量壽經中,開示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以及又在觀無量壽經中,開示了“十六種觀法”。眾生可以從這裡,看到了“淨土法門”的殊勝之處。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全部都是為了普度眾生而立﹔而觀經的“十六觀法”,亦無非是為了令眾生借觀想,來回歸自性一心。
無量壽經中的要旨,亦即“四十八大願”,而“四十八大願”無非都是為了普度眾生,同生極樂。觀無量壽經的要旨,亦即“十六觀法”,而“十六觀法”都離不開“即空即假即中”的“圓極”自性一心。從“圓極”的自性一心之中,生出大願,得成正覺﹔又還以本願,再復入世,度化眾生,回歸到在自性一心中的淨土。
又以願門廣大,貴在知先,觀法深玄,尤應守約,知先則務生彼國,守約則惟事持名,舉其名兮,兼眾德而俱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
知道“四十八大願”廣大無邊之後,當務之急,必須首先“知先”,分清先後,找出“四十八大願”的重點在那裡,而這個“重點”,是指“發願往生”。
知道“十六觀法”深奧玄妙,自己做不到的話,便應該專取一個簡單易行,適合自己根機的法門,而這個“簡單易行”的法門,亦即“持名念佛”。
若果能夠“知先”的話,便知道要“務生彼國”,當務之急,依“四十八大願”來“發願往生”﹔在守約而言,不如“持名念佛”,簡單易行,適合自己的根機。執持一句“阿彌陀佛”,已經攝取了諸佛菩薩一切功德﹔專持“彌陀聖號”,已經包括了“六度萬行”。
“貴在知先”是指要知道借助“彌陀聖號”來悟入自性,然後從自性中生起願心。由於自性無盡,故此從自性中所生起的願心,亦復無盡。由於從自性起用的“願心”是這樣廣大無盡,因此如果我們“欲入彌陀願海,必先悟徹自心”,我們假如希望與阿彌陀佛的大願相應,便應該首先悟徹自心,借“彌陀聖號”來悟入自性,明白到萬法“緣起性空”,一心念佛求生,不再貪戀沈迷於“五欲六塵”之中。
“深”是指十六觀法的觀想方法,屬於“深妙”﹔而“玄”是指十六觀法之理,則屬於“幽玄”。“法界”是指我們自性一心中的法界,是指觀無量壽經中的“十六觀法”,是以法界“心”,來觀想法界中的“境”,“心”與“境”,都離不開我們的自性真心,這樣的話,豈不是為之“深妙”嗎?
利用自性中的全體“性德”和“修德”,來作“十六觀法”,由於這個原因,這個“觀法,悟心上士,乃克行持”,唯有明心見性的人,才能夠勝任修持。我們這些初學佛法的生死凡夫,切勿高估自己的功夫,以為明白少許經教,有少許神通禪定,便以為自己也可以做到,不如好好地作“簡單易行”的“持名念佛”。
舉名兼眾德者,由名召體,體外無名,體具眾德,則名亦兼眾德,故一稱名,即稱佛眾德也。專持統百行者,以一心持名,萬緣自捨,即布施行,一心持名,三業自淨,即持戒行等。
“由名召體,體外無名”,純粹是“假名事相”的世間萬法,不出自性本體,並非在自性本體之外,另外有著種種“假名事相”的世間萬法,亦由於這個原因,“性體”和“事相”是分不開的,“性相不二”。既然“性體”具足恆沙功德,那與它息息相關的“事相”,包括這句“阿彌陀佛”,當然也包括了一切功德,由於這個原因,稱念一句“彌陀聖號”,亦即稱念諸佛如來一切功德。念佛亦即“六波羅密”。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不復起貪瞋癡,即大持戒。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四十八大願”的範圍,普被九法界眾生,願力廣大宏深,無邊無際。故此,“入之必有繇漸”,若欲悟入這個“彌陀願海”,必須依次第而入,故貴知先,故此一定要“知先”,知道在“四十八大願”中,那一願對自己最為迫切。而最迫切者,莫如發願往生,因為在無量壽經中第十九願有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因此,這個知先,是指首先發願,借助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淨土,才能夠成就淨業。若果做事的時候,能夠依重要性來分出先後次序,先作重要有用之事,則成功的機會便大了。“茫無畔岸”是指由於自性無盡,故此由我們的自性真心所發出來的“四十八大願”,也是“茫無畔岸”,沒有盡頭。
“觀法深玄,尤應守約”,是指觀無量壽經中的“觀法”繁多,分為十六個,並非只有一點兒或一方面的事,絕不簡單。“十六觀法”精深微妙,我們這些“初機”的生死凡夫,縱使欲修,也只會力不從心。靡及者,是指力不從心。一定要選取一個簡單精要的法門。而在本文而言,當然是指“持名念佛”。本文是借用孟子的話來引證,作任何事,一定要分出輕重,首先找出要點而行。
蓮池大師著作本疏鈔的目的,是為了推廣“持名念佛”,故此指出對初心修行人來說,“十六觀法”比不上“持名念佛”簡單易行。所謂“初心”,意思是指對佛法已有圓滿了解,但沒有深行的初機眾﹔乃至包括那些“茫然未識之初心”,亦即我們這些對佛法根本一無所知的真正初機眾。故此“十六觀法”雖難,亦有成就的機會﹔但對於我們這些不明佛法,又沒有修行的末法眾生而言,“十六觀法”則可能是真的太難了。
云何知先,由生彼國,近事如來,如是大願,庶可希冀,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故以求願往生為先務之急也。
以“發願往生”來作為首要之事,是因為發願往生,往生淨土,便能夠親近彌陀。修行人都希望能夠開悟見性,而如果“發願往生”,投生極樂的話,隨時隨地都可以見到阿彌陀佛,到那個時候,何須再擔心不開悟呢?故此“發願往生”,實屬當務之急,首要之事。
永明四科簡云,無禪無淨土,鐵床并鐵磨,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將來作佛祖,有禪無淨土,十人九錯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永明四科簡是指蓮宗六祖,永明延壽禪師的十六句偈。“無禪”是指不修禪定﹔“無淨土”是指不肯念佛。“無禪無淨土”,今生未能夠“明心見性”,也未能夠借念佛來往生,只在世間做作人天福報,來生忘記了前生事,隨著今世積福,來生享受榮華富貴,耽著五欲,要他“知苦,捨樂”,談何容易,更分分鐘由於貪得無厭,廣造惡業,結果臨終一氣不來,即墮地獄,落得“鐵床并鐵磨,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的苦果。故此,古人有言,“修行之人,若無正信求生西方,泛修諸善,名為第三世怨也。”
“有淨土”是指真信切願,一心念佛,發願往生。“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猶如老虎頭上有角,威猛無敵,除了自了生死之外,更能夠“現世為人師”,弘揚佛法,廣度眾生,乃至臨命終時,蒙佛接引,上品往生,究竟成佛,故曰“來生作佛祖”。
雖然有“參禪”,但可惜未能夠“明心見性”,未斷“見思惑”,又不肯念佛,未能夠起碼“帶業往生”,結果臨命終時,不能主宰,隨著善惡業力,再次輪迴。
雖然沒有修“禪定”,但只要能夠決志求生西方,借助彌陀大願,志誠念佛,自然感應道交,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故云“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既生西方,見佛聞法,隨其根性淺深,或漸或頓,證諸果位,既得證果,則開悟不待言矣。
雖然智者大師在觀無量壽經疏中有言,“觀法”雖然分為十六個,有“依正主伴”之分,但其實全部都是以“阿彌陀佛”來作為主體。“阿彌陀佛雖然屬於“至極果人”,但由於“萬法唯心”,實際上亦離不開我們的當人自性。故此,“十六觀法”乃至阿彌陀佛,全部都離不開我們的“心”。只需要得聞佛名之後,一心執持,便能夠將阿彌陀佛乃至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包含了在裡面,你說是不是簡單容易,“功不繁施”,並不繁複難行,人人可作呢?
由於“萬法唯心”,故此,若果能夠一心執持,心中念念清淨,與自性清淨心相應,自然能夠從自性之中,生起恆沙妙用,“無事不辦”。“無事不辦”的境界中,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頓時現前,往生念起,即登彼國。由於這個原因,在“無事不辦”的境界中,乃至難行的“十六觀法”,不學而成。“持名念佛”,一方面簡單容易,另一方面又能夠“無事不辦”,實在是屬於“守約”。諸佛如來憐憫眾生,直勸眾生不要浪費時間在其他法門了,單持名號吧!
“至簡”是因為不繁複﹔“至易”是指易做,借此來引證“一心念佛”屬於“守約”。
心清淨故。何事不辦者,既得其本,不愁其末也。
心清淨是指回歸清淨心。有本必有末,既然得到心清淨的本,回歸了自性,在自性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妙用之下,當然“無事不辦”。疏文“剎那運想,依正宛然,舉念欲生,便登彼國,是則難成之觀,不習而成”這六句話,正是用來解釋“心清淨故,何事不辦”。
萬法不出一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盡在心中,心清淨的話,欲見阿彌陀佛,自然浮現出清淨的阿彌陀佛﹔欲想往生極樂,隨時可去。
舉名者,佛有無量德,今但四字名號,足以該之,以彌陀即是全體一心,心包眾德,常樂我淨,本覺始覺,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百千萬名,皆此一名攝無不盡。此心不為三際遷流曰常,不為二死逼迫曰樂,具八自在我曰我,離五住污染曰淨。本來妙明曰本覺,方始出纏曰始覺,不妄不變曰真如,離過絕非曰佛性,諸佛所得之智曰菩提,諸佛所證之理曰涅槃。
3.3 “持名念佛”的特殊利益
3.3.1 初因成: 從茲而萬慮咸休,究極乎一心不亂。
“因成”指出從因地上來說,“持名念佛”會令念佛人得到“一心不亂”。當知道一句佛號殊勝無比,包含了一切功德法門之後,若果能夠一心“持名念佛”,念到“萬慮咸休”,妄念息滅,至極的時候,得到“一心不亂”。
由於專持名號,妄念息滅,得一心不亂。“萬慮”是指我們未開始念佛之前,念念都充滿著妄念,乃至在短短的“一剎那間”,已經有九百個“有生有滅”的念頭,這些妄念,每個都離不開“生住異滅”四個階段。每個念頭按次序而生起,數量之多,“無量無邊”,縱使有天眼,也計算不出妄念的數量。而這些“萬慮”,從無始來,便與我們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曾無休止。
有人數息,覺觀不休,念佛稱名,即破覺觀,此其驗也。休之又休,窮其源本,故云究極,至於一心不亂,是為成就念佛三昧。
妄念非常難斷,故此有人借助“數息”,數呼吸來平息妄念,但這個方法卻有可能變成“覺觀不休”,念念著在“數息”之中,變成止了一方面的“妄念”,但卻又落在“數息”的“妄念”之中。幸好這人改為“持名念佛”,破除了“覺觀不休”的問題。為甚麼呢?原因很簡單,以“念佛”的“淨念”,來取代了“數息”的“妄念”。以此驗證了一心“持名念佛”能夠“萬慮咸休”。
繼續息滅妄念,從粗念而至細念,直至破除妄念的本源,為之“究極”,而在“究極”的情况下,進入“一心不亂”的境界,亦即為之成就“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指從念佛而進入“大定”。
休之又休,即所謂精進更精進,放下又放下也。 源本,是萬慮之源頭根本,近言之,即是融通妄想,以為其本,窮謂浮想消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此即是事一心也。遠言之,則是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窮謂倏然隳裂,圓明精心,於中發化,此即是理一心也。
事理一心,皆為成就念佛三昧。三昧此云正定,離邪名正,離散名定,以一心不亂,不同凡夫之不定,外道之邪定也。不受諸受名為正受,以一心不亂,無一法當情名正受。
不管“事一心”或“理一心”念佛,都是為了成就“念佛三昧”。“三昧”是指離諸邪亂,攝心不散。離開了邪魔外道,為之正﹕離開了散亂,為之定,而“念佛三昧”屬於“正定”,是因為“一心不亂”有別於凡夫“心猿意馬”的“不定”,亦不同於邪魔外道的“邪定”。分辨“邪定”和“正定”,重點在於看看這個“定”能否改變我們迷惑顛倒的思想,回歸到一個清淨平等的心,而不是在禪定中出現甚麼境界。
“不受諸受”是指不執著於“受”與“不受”的感覺,不著又不離,不貪亦不捨,為之“正受”,而“念佛三昧”屬於“正受”,是因為在“一心不亂”的境界中,“無一法當情”,心中沒有了情執。
3.3.2 “持名念佛”在果地上會證得甚麼境界
乃知匪離跬步,寶池涌四色之華,不出戶庭,金地遶七重之樹,處處彌陀說法,時時蓮蕊化生,珍禽與庶鳥偕音,瓊院共茆堂並彩。
“一心不亂”的境界是指“理一心不亂”。而“理一心不亂”往生的話,屬於“上品上生”,往生後即成法身大士,最低限度成就“華嚴初住菩薩”。當證得“理一心不亂”之後,便會發覺,不須移動半步,極樂世界“七寶池”中涌出“四色蓮花”,歷歷在目。
七重之樹是指“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不出家門,極樂世界黃金地中圍繞的“七重寶樹”,就在眼前。證得“理一心不亂”的話,無須“過十萬億佛土”,極樂世界的境界,盡現眼前,處處都聽到彌陀說法,無時無刻都見到蓮花化生。在“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中,體悟到萬法平等不二之理。“極樂珍禽”與“娑婆禽鳥”,同出妙音﹔極樂國土的庭園,與娑婆世界的茅房,同等莊嚴。
“匪離跬步,寶池涌四色之華”是指在“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中,自性心花頓開,明心見性﹔“左右逢源”,神通自在,得心應手,“清淨光明之體,當處出生也”,我們清淨光明的本體,當下重現。在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中,念念覺悟﹔道心增長,長養著我們這個具足恆沙功德的自性,隨處生起神通妙用,令我們不出戶庭,頓見極樂金地中的七重行樹。
“法界唯心”,既然借“理一心不亂”來“妙悟一心”,頓見自性,由於“法界唯心”,那些“過十萬億佛土”的“七重行樹”,其實“不出戶庭”,不在他方,也是包藏在我們的心中。“心包法界,既妙悟一心,即萬億剎外之蓮花,亦不離寸步”和本文“法界唯心,既妙悟一心,即萬億剎外之行樹,亦不出戶庭”這兩段文可以看到,“萬法唯心”,清淨的極樂世界不在他方,而是在我們的心中。
彌陀說法者,鵲噪鴉鳴,盡是深談般若,溪光山色,無非全露遮那也。處處者,即古人所謂,熾然說無間歇也。
“溪光山色”出自蘇東坡偈云,“溪聲即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明日如何舉示人”。“遮那”是指“毗盧遮那”,盡斷“四十二品無明”所成就的清淨法身,亦即相等於眾生本具的自性法身。
在娑婆世界之中,竟然有阿彌陀佛在“處處說法”,是因為從我們的“平等心”上來說,一切法在我們的真心之中,本來完全沒有分別。“法界一相”,整個法界在我們的真心之中,只有一個“平等相”,而沒有“分別相”,由於這個原因,“鵲噪鴉鳴,盡是深談般若”,不管代表“吉兆”的喜鵲之聲,又或者代表“凶兆”的烏鴉之聲,無非都是我們心內的般若音聲﹔“溪光山色,無非全露遮那”,小橋流水,山河大地,無非都是我們自性所浮現出來的影像,重點在於我們的心中沒有了“分別執著”,自然感受得到。同樣道理,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在我們的真心之中,也是本來沒有分別,因此阿彌陀佛在娑婆世界“處處說法”。
“處處彌陀說法”,亦即古人有云,法音的宣流,其實從未停止,除了諸佛菩薩,古今祖師大德的開經說法之外,無情萬物,實在也是“熾然說,無間歇”地不停說法,但這個“熾然無間”的說法,不能夠以耳來聞,唯有以心來“悟”。例如看見流水滔滔不絕,便印證了“念念遷流”的道理﹔一次致命的車禍,便引證了“苦”和“無常”的道理﹔乃至睡中一夢,更可以引證“空”和“無我”的道理。
若果“從悟而迷”的話,只會從母胎而生﹔但如果“從迷返悟”的話,則為之“蓮花化生”。所謂“時時蓮蕊化生”,是指“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是指不停地“從迷返悟”,不管在“經行”乃至“行住坐臥”之中,念念覺悟。
既得一心不亂,始知蓮華行樹,種種莊嚴,並非心外,何必耳聽金言,方是彌陀說法,娑婆印壞,始名淨土文成者哉。然則珍禽庶鳥,瓊院茆堂,何劣何優,何淨何穢,故曰西方在目前也。
其實所謂“往生”,並不是單指事相上的“往生”到“過十萬億佛土”的西方極樂世界,而是“往生”到我們自己心中的淨土。證得“理一心不亂”之後,便會體驗到極樂世界的“蓮花行樹”,種種莊嚴境界,不在我們的心外,由於這個原因,不用往生極樂,其實處處彌陀說法﹔亦何須了斷娑婆生死,實則早已心在蓮邦。
證得“理一心不亂”之後,回歸到我們平等的自性之中,不管極樂世界的“珍禽,瓊院”,又或者娑婆世界的“庶鳥,茆堂”,再沒有“優劣,淨穢”之分了,娑婆即是極樂,西方在目前。
總結來說,整段疏文除了介紹“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之外,亦重點地指出了“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從事相上來說,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與我們相距遙遙萬里,但從我們的自性上來說,其實與我們不離半步,“心清淨”的話,當下即是彌陀淨土,如古大德有云,“身雖未到蓮花土,先送心歸極樂天”。《維摩詰所說經》云: 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3.3.3 總結: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心佛不二,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這個境界,是由於從“有念”進入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的“真念”境界﹔又從“有生有滅”的境界,進入到“不生不滅”的“無生法忍”境界,在這個境界中,“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離生此”,再沒有“佛”與“心”的分別,念佛即是念心,亦再沒有“娑婆,極樂”之分,再沒有所謂“往生淨土”了。
“念空真念”的第一個“念”字,是指念念相續的“佛念”﹔而所謂“真念”,是指我們的真如本性。所謂“念空”是指從念念相續的“佛念”,念到究竟之處,雖然一句佛號還是了了分明,但“空”了這個“念相”,念而無念,為之“念空”。指離開了“念相”的話,在這個境界中,“等虛空界,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處於一個“遍一切處”的境界,只有一個平等相,而這個“平等相”亦即我們的平等自性。而在這個境界,為之“真念”。
當到達“念空真念”的地步之後,最重要的是,再沒有了“能所”的分別,“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在這個境界中,“能所雙亡”,再沒有了“能念之心,所念之佛”的分別了,心和佛打成一片,“念佛即是念心”。在這個境界中,“智外無如,如外無智”。代表“能念之心”的般若智慧,與代表“所念之佛”的真如本性,混為一體,沒有分別了,如智不二,亦由於這個原因,故此“念佛即是念心”。
在“念空真念,生入無生”的“理一心不亂”境界中,“既到無生田地”,既然已經證得了“無生法忍”,頓見本性,心平等了,“則其淨土已無彼此”,在“平等心”中,無分彼此了。萬法不出一心,所謂“往生極樂”,實在不離我們的“心”﹔而所謂“蓮花化生”,實際上不出我們的剎那一念。在這個“平等心”的境界中,極樂即是娑婆,娑婆即是極樂,故此“生彼不離生此”,“往生極樂”或者“投生娑婆”都已經沒有分別了。
“念空真念”是指由於“念佛至於一心”,念到“理一心不亂”之後,“念極而空,無念之念”為之“念空真念”。而這個“念極而空,無念之念”的境界,亦即所謂“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如印光大師在文鈔中指出,“念到相應時,雖常念佛,了無起心動念之相﹔雖不起心動念,而一句佛號,常常稱念,或憶念故,故云念而無念,無念而念”。
“念空真念”是指由於“念體本空”,念佛之“念”,本無實體,由於這個原因,“念實無念”,既然是“空”,是虛幻不實的話,那又何來有所謂“念”呢?而這個“念實無念”的境界,亦可以稱之“念空真念”。“念極而空”是指從有為的念佛修行上來說﹔而“念體本空,念實無念”中的“念體本空”,則是從“念相”的本體上來說,這個“念相”,本來空寂。
“念極而空,無念之念”中的“無念之念”這句話,是指在“無念”的自性中,不妨作出“念佛”的事行,借“有念”入“無念”。“念體本空,念實無念”中的“念實無念”這句話,是指“念佛”這個事行,實則上本來空寂,何來“念相”。
總結而言,“事依理起,理得事彰”,在修行路上,一定要事理兼備,否則的話,不是死在盲修瞎練的事行,便是落在一個“有解無行”,空口講白話的情况。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是則禪宗淨土,殊途同歸,以不離自心,即是佛故。即是禪故。彼執禪而謗淨土,是謗自本心也。是謗佛也。是自謗其禪也。亦弗思而已矣。
“禪宗淨土,殊途同歸”,從對整個序文的解釋可以用來,證“理一心不亂”的話,實則上與禪宗的“明心見性”同一個層次,同一個境界,“以不離自心,即是佛故,即是禪故”,不管“念佛”或者“參禪”,都離不開我們的“心”。執著“參禪”為勝,“念佛”為劣,誹謗念佛,實則上是未明白“念佛”亦即“念心”,誹謗“念佛”,變成了誹謗自己的心,誹謗“心佛不二”的“佛”,乃至誹謗直指心性的“禪宗”,“亦弗思而已矣”,這個過失,非同小可,後果嚴重,真要好好地反思一下?
3.3.4廣顯持名所被
指出“持名念佛”這個法門,適合不同根機的眾生。一心念佛 分為“事一心”和“理一心”兩個層次,“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境界,屬於“理一心不亂”的境界,只有“上根利智”的人才能夠做到,是因為這個“理一心不亂”的境界,屬於“無方所,無形相”,沒有界限,沒有形相,不容揣測,不可思議,除非是深具,宿世般若慧根的上智之士,才能夠直接承担,一般根機稍鈍之士,很難證得。
“下根鈍智”的生死凡夫,不能夠領悟“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理,但只要在事相上“以妄念念佛,離此生彼”,以毒攻毒,借用“生滅妄心”來念佛,發願離開娑婆,往生極樂。而這個做法,屬於“生佛宛然,淨穢歷然”,在事相上有“彌陀”與“眾生”,“淨土”和“穢土”的分別,以“我”這個“眾生”,來求極樂世界中阿彌陀佛,“厭娑婆,欣極樂”,雖然與我們的自性完全沒有相應,也可以往生淨土。
3.4感時
感時是感嘆眾生對如此殊勝的持名念佛,不知信受,只能夠繼續在六道中沈淪。
3.4.1 初總歎
奈何守愚之輩,著事而理無聞,小慧之流,執理而事遂廢,著事而迷理,類蒙童讀古聖之書,執理而遺事,比貧士獲豪家之券。

學佛一定要,融通事理,“事依理起,理得事彰”,否則的話,便會出現偏差,誤入歧途。“下根鈍智”的人,執“事”而不明“理”,只知道事相上的做作,雖然“念佛”,但不明“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理。那些自以為有智慧之士,執理廢事,執“空理”而廢“事行”,有理論而沒有實行。
“執事廢理”的人,有如小孩子學讀聖賢書,讀而不知其理﹔而“執理廢事”的人,則有如一個窮人拾了大富翁的財產清單,便以為大富翁的財產全部都屬於他,不知道這張財產清單對他是沒有用的。
學佛要做到“有事有理”,在修行路上,“解行並進”,對佛法有正確的理解,有正確的修行,欠缺了其中一樣,學佛便容易出問題了。(“守愚”,是指自甘以愚者自居,不肯求取真理﹔而所謂“小慧”,是指只有偏空之慧,並非真正具足般若智慧。)
沒有理體的存在,則一切事行,都是白費功夫。因為有自性彌陀之理,才可以成就勸人持名念佛之事﹔如此推論,因為有唯心淨土之理,才可以有勸人求生淨土之事。“事依理起”: 在念佛法門上來說,是指持名念佛,往生淨土之事,是有賴“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理來支持。若果沒有事相的修行,則理體如何可以得以彰顯呢?因為有持名念佛之事,才能夠得證自性彌陀之理﹔有求生淨土之事,才能夠了悟唯心淨土之理。由於有“是心是佛”之理,才能夠成就“是心作佛”之事,這是從“事依理起”上來說。
因為有“是心作佛”之事,才能夠彰顯“是心是佛”之理,這是從“理得事彰”上來說。
從理體上來說,何來有念?但又不妨,在“無念”之理中,生起“念佛”之事,借念佛之事,來回歸自性之理,而這個做法,是因為“有念”之事,與“無念”之理,在“事依理起,理得事彰”的原則之下,實際上是不可分割。一定要“理事雙修”。從“本智”之理體中生起“佛智”之事用,借事顯理,這樣的話,才能夠算得上是真正的大智慧。
3.4.2 感嘆“執理廢事”的人,不肯“持名念佛”。
將佛號中的每一個字,念得清清楚楚,然後一句一句佛號又接績不斷,為之“念能相繼”。“執事廢理”的人如果做得到的話,還是可以往生。最重要是能夠用念念相續的佛號來取代妄念,依著這少許的清淨心,雖然品位不高,但至少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中的“凡聖同居土”。而所謂“伏妄”,是指心中尚有“妄念”,但當念起之後,立刻警覺,用佛號將“妄念”轉為“淨念”。
有人可能宿世善根深厚,借事修“頓悟”自性,隨著“頓悟”的深淺程度,决定往生後的品位。“頓悟”,是指與“自本心忽然契合”,明心見性,“一發一切發”,借“頓悟”將自性的恆沙妙用開發出來,進入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的境界。
如果這個“執理廢事”的人是一個信佛的修行人的話,則會墮落在邪魔外道的“偏空”知見之中﹔而如果是一般凡夫和外道的話,沒有修行,便只會繼續輪迴生死﹔而如果“執理廢事”的人屬於口口談空,步步行有的話,分分鐘因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廣做惡業,結果墮落三塗,萬壽無疆,由於這些原因,“執理廢事”的人便會“反受落空之禍”。
信佛,要“正信”,因為求名求利,乃至求神通感應來信佛,都並非正信。因此,尋師學佛,切勿以某人的名氣,神通,乃至自稱的境界來作判斷。正信佛法的導師,以“德行”為基礎,謙虛,包容,絕不會自誇自大,自抬身價,不貪名利,嚴格地遵守戒律。
一切行門,包括“念佛,持咒,參禪”,乃至密宗的種種密法,都是為了修我們的心,令我們借修這些法門的時候,一心專注,心無二用,借此來放下分別執著,生起慈悲平等的心。法無分別,分別在心。
3.4.3感嘆眾生辜負佛的好意,不肯“持名念佛”,自招苦果。
遂使垂手徒勤,倚門空望,上孤佛化,下負己靈。今生以及多生,一誤而成百誤,甘心苦趣,束手死門,無救無歸,可悲可痛。
本段總結地感嘆,佛開示妙法,令我們出離三界苦海,可惜我們雖然千載難逢地有幸得人身,又得聞妙法,卻不肯好好地持名念佛,求生淨土,辜負佛恩。
眾生不肯努力修行,徒使阿彌陀佛有如慈母憶子,兒子不肯回家,母親只能夠倚在門前歎息。眾生不肯事理雙修,借念佛來回歸自性,實在是上負佛恩,下負自己的真如本性。
眾生不肯聽從佛的教導,不肯依教奉行,今生以至未來,一錯再錯,甘心在六道苦海之中流連,繼續生生死死,永無休止,無可救藥,實屬可悲可痛!
“垂手徒勤,倚門空望”,從自性上來說,是指我們的真心,一直默默地在熏習我們的妄心,奈何我們無明深重,執妄捨真,貪戀事相上的短暫滿足,不肯回歸清淨本體,問題的根本,在於我們的分別心,執著心,懷疑心,太厲害了,縱使偶然有一念厭倦世間的心生起,轉眼間又被世俗享樂心遮蓋了,乃至縱使有善知識來作助緣,教化種種法門,我們如果不是“聽而不信”,就是“信而不行”,因此雖然有“真如內熏無明”,但“無明”卻“全不顧真如也”。
眾生有幸在今生得聞如此殊勝的念佛法門,猶如久居異鄉,突然接獲家書,應當立刻返鄉,一家團聚。眾生應當借此殊勝因緣,努力修行,發願往生,豈知眾生“悠悠揚揚,漠然不顧”,豈非又錯失了一個大好機會呢?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生空過之後,不知何生才能夠再遇到如此殊勝的法門了!
我們雖然得聞如此殊勝法門,卻不珍惜,置之不理,猶如與久別的好友狹路相逢,竟然當面錯過,想再重遇,豈不是更難了!“狹路相逢如不薦,未知何劫離娑婆”。
道是指自性之道。自性之道,不落於世間的相對法中,不可思議,無容言說,並非世間虛妄生滅無常之道,故此若言自性有“道”,則變成落在世間無常生滅法中,並非究竟,而既然今日知道了真心即是佛心,那只要從迷返悟,定當作佛。
既然真心即是佛心,佛即是心,則“念佛”即是“念心”,這樣的話,佛教我們“持名念佛”,不是念心外之佛,而是念我們心中本具之佛﹔亦不是成心外之佛,而是成我們自性本具之佛。“念佛”和“成佛”,都離不開我們的心,是我們的心“念佛”,是我們的心“成佛”,好好地看著自己的心,不要繼續糾纏在事相上了。
一、緣起及導論
近代淨土宗法師,講解淨土法門,大有人在。但所說的幾乎千篇一律,依文解意,斷章取義的喊口號: “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十大願王,導歸極樂。” 忘了告訴信眾,念佛法門有多種層次。卻讓人只知 “持名念佛”的皮毛,而甚少解說念佛法門的真義與正確修法。
lotus2
雖然法師所對末法眾生,根機有限,先以利鉤 (有極樂世界可去),後令入佛智 (自性彌陀,唯心境土),本無可厚非,但如此偏重下等根機,卻可能誤導中、上根機的修行者,也可能引起反感。
信堅一直想寫一篇有關念佛法門的文章,但以不是本修法門,所知有限,遲未成文。近日重讀肇論,談及漚和般若 (方便智,即後得智),因緣湊巧,看到了淨土七祖,蓮池大師的 “佛說阿彌陀經疏鈔通序大意”。他早在四百年前,就將 “念佛法門的真義及正確修行方法”,講說得非常詳盡透徹。遠超信堅井蛙之見,因此信堅在此,將其要義,節錄在下,供有緣正修 “念佛法門”者,作參考。
同時,蓮池大師在”感時” 一段,詳細說明他造此疏鈔的原因。他道出當時修行者的通病,以及正確修法。可惜,時過四百年,通病不但猶在,還世風日下,變本加厲,誠可悲嘆。蓮池大師說:
在此末法時期,眾生根機頑劣,不肯領受“持名念佛”這個第一方便法門。大部份眾生的根機淺薄,縱使有信佛的人,非愚即狂。這些人對於彌陀經所提倡的微妙法門,都不能圓滿地承受,不是變成“執理廢事”的“狂”,便是成為“執事廢理”的“愚”。
在“執理廢事”的“狂徒”來說,他們排斥念佛法門,視之為“小乘教”﹔又或者嘲笑這個法門,斥之為權宜之法,非為究竟。而在“執事廢理”的“愚夫愚婦”而言,則“終日唯動數珠,或窮年但數黃荳”,不明自性,乃至對“無上甚深微妙法”不求甚解,只知作事相上的念佛,甚或只是為了求取榮華富貴,闔府平安等世間利益。由於上述的原因,蓮池大師婆心深切,豈能見此弊病而不傷心感嘆呢!
“下根鈍智”的人,執事而不明理,只知道事相上的做作,雖然“念佛”,但不明“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理。那些自以為有智慧之士,執理廢事,執“空理”而廢“事行”,有理論而沒有實行。“執事廢理”的人,有如小孩子學讀聖賢書,讀而不知其理﹔而“執理廢事”的人,則有如一個窮人拾了大富翁的財產清單,便以為大富翁的財產全部都屬於他,不知道這張財產清單對他是沒有用的。
學佛要做到“有事有理”,在修行路上,應該“解行並進”,對佛法有正確的理解,有正確的修行,欠缺了其中一樣,學佛便容易出問題了。(“守愚”,是指自甘以愚者自居,不肯求取真理﹔而所謂“小慧”,是指只有偏空之慧,並非真正具足般若智慧。)
二、”彌陀疏鈔” 簡介
2.1 作者
蓮池祩宏(1535-1615),明代杭州仁和人,俗姓沈,法名祩宏,字佛慧,法號蓮池,世稱「雲棲大師」或「蓮池大師」,是淨土宗的第八代祖師,與紫柏真可、憨山德清、蕅益智旭並稱為明末四大高僧,他提倡禪宗淨土宗兩者兼修的理論。(蕅益智旭(1599-1655),字智旭,號蕅益,被尊為淨土宗九祖。)
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讓我們全面充分了解淨土法門。“彌陀疏鈔”另一個最難得的地分,是徹底地剖析我們的心,將這個心的事理,清楚道出。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卻能夠利用經文,將一切與我們這個“心”,有關的事理,全盤道出,令讀者能夠從了解心性開始,隨聞起觀,改變思想行為,得大利益。
“彌陀疏鈔演義”最重要的目的,不是為了令讀者增廣見聞,疏鈔重點地提出,所謂“修行”,並不單在乎每天做多久的功課,做了那些善行,而是在乎“修心”,改變思想;唯有思想上的改變,才能夠導致行為上的改變,將“貪瞋癡慢疑”等惡習伏住,做得到,才是真正的修行,才有真正的功夫。“彌陀疏鈔演義”對我們的心,不管是“真心”還是“妄心”,做了非常詳盡的分析,幫助我們“修心”
蓮池大師在疏鈔中的論點,都是引經據典,廣泛地以其他經典,以經解經,乃至廣泛地引用其他祖師的著作,例如智者大師的觀無量壽經疏,清涼國師的華嚴經疏,永明延壽禪師的萬善同歸集等,來引證他的論點。
2.2 佛法中的 “事” 與 “理”
從俗世上來說,“事”,是指事情,事物,事業,事行。從佛法上來說,“事”除了包含俗世對“事”的解釋之外,更包括一切事相,影像,做作,感受。簡單地說,“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事,乃至地獄和西方極樂世界,都是屬於“事”的範圍之內
佛法強調一切“事”都離不開“因,緣,果,報”,簡稱“因果”。每件“事”都必須通過“因”和“緣”的結合而產生,而随著“因”和“緣”的結合,便一定有“果報”的出現。“因果”這個說法,屬於整個佛法的基礎。
“事”除了不出“因,緣,果,報”之外,還屬於“無常”,一定“有生有滅”,沒有永恆,例如我們擺脫不了“生老病死”,事物逃不出“生住異滅”。佛教對於這個“無常”的特點,稱之為“空”,提醒我們一切“事”實質上都是虛幻不實,“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借此來勸告世人放下對事物的貪著或不正的想法。
在世間法上來說,“理”,是指理論,義理。佛法中的“理”,則是指“理體”,意思是指真如本性的本體。它的特點是:不生不滅,無始無終,從來沒有絲毫變遷,清淨無染;廣大無邊,盡虛空,遍法界,無處不在。
“理體”雖然含攝了世出世間一切事物,但它本身絕對平等,沒有分別,不存在相對。“理體”言語道斷,心行滅處,不可思議。明白本體,本自清淨,不生不滅,便能夠改量我們的心量,生起覺悟的智慧,從迷返悟,放下對事相感受的分別執著,減少“貪瞋癡”,乃至出離生死,回歸自性,究竟成佛。
整部“彌陀疏鈔演義”對“事”與“理”有著很詳細透徹的解釋,“事”與“理”是眾生本具真如本性中的一體兩面,猶如手掌與手背,雖然形狀不同,但其實都是手的一部份。“理”屬於本體,而“事”則屬於從“理”衍生出來的事像,兩者的關係,猶如水和水波。自性屬理﹔因果屬事。“事依理起,理得事彰”,對佛法一方面要有“理解”,另一方面又要有“事行”,事理兼備,解行並進,才能夠“實修實證”,真正受用。
真學以解行雙到為宗趣。非開解,無以趨道﹔非力行,無以證道!
2.3 彌陀疏鈔內容簡介
本疏鈔演義合共有四卷。整個第一卷,都是圍繞在解釋阿彌陀經背後所包含的義理。真正開始解釋阿彌陀經的經題和經文含義,是從第二卷開始。
此經疏鈔,大文分三,初通序大意,二開章釋文,三結釋咒意,為順諸經序,正,流通,三分,亦順淨業信行願故。“通序大意”,包括了五個部份,“一明性﹔二贊經﹔三感時﹔四述意﹔五請加”。
通序大意者含二義,一通序一經大意,以明性、贊經二科,發揮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為修持之本,然後依解起行,執持名號,求願往生。其鈍根者,單由事相,專持名號亦得往生。三根普被,上下兼收,作末法最後方便,為一經大旨也。二通序作疏大意,以感時、述意二科,明此一經,事理雙融,性相通備。時機執性執相,各滯一邊,至令廣大法門,迷而不覺,故竭思累載,數易韋編,作此疏鈔也。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是指萬法盡歸我們的自性一心,故此心外無佛,亦無淨土,所謂“彌陀”,實在是自己心中之“彌陀”, 所謂“淨土”,亦是指自己心中的淨土。
蓮池大師有鑑於末法修行人,對於“事理雙融,性相通備”這個義理未能了悟,不是執了空性的一邊,便是落於事相的另外一邊,對於本經所開示“事理雙融,性相俱備”的“廣大法門”,“迷而不覺”,不是“不知如來真實義”,便是“錯解如來真實義”。
由於上述的原因,蓮池大師於是發下大心,“竭思累載,數易韋編”,經年累月,反覆修改,著作出本部疏鈔。韋編,是指古代的書是以皮索穿竹簡成篇,稱為韋編。
2.4 通序大意簡介
彌陀疏鈔卷一解說“通序大意”,相等於“信”。從“通序大意”中“契其大端”,了解本經的要旨之後,“自能深忍”,自然會深信於心。
通序大意分五: 初明性,二讚經,三感時,四述意,五請加。
2.4.1 明性
性即常住真心,全體是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初明者,恐人認阿彌陀佛在自性之外,故古云,”若認他是佛,自己卻成魔”,又云,”求人不如求自己”。但以無始暗動,障此靜明,故託彼名號,顯我自心耳。然西方亦實有阿彌陀佛,而即此西方佛,亦不在自心外,即事即理,即理即事,大師恐狂愚錯認,故首明也。

佛法認為,世出世間一切法,不離“事”與“理”,而由於二者其實猶如水波與水,麵粉與麵包,在本質上是一樣,故此,不只互不妨礙,更是交融無礙。由於這個原因,“事”即是“理”,“理”亦即是“事”,“事”與“理”本自不二。因此事相上西方阿彌陀佛之“事”,與“萬法不出一心,彌陀非在心外”之“理”, 實際上是“一” 而不是“二” ,兩者不單只並非對立,而是相互共存在我們的真如本性之中,沒有分別。
狂,是指執著於“頑空之理”,偏執地否定有西方淨土等種種事相的存在﹔愚,是指只知執著事相上的做作,不知淨土不出心外。蓮池大師恐怕“狂,愚”等人不明“即事即理,即理即事”這個道理,不是執理廢事,有理論沒有實行﹔又或者執事廢理,只有事相上的做作而不明白隱藏在背後的理論,偏於一邊,令修行出現失誤,故此,首先在“明性”一科,將自性“即事即理,即理即事”這個持點解釋清楚。
2.4.2 贊經
經即佛說阿彌陀經。讚者,以此經是一大藏中第一方便故﹔是十方諸佛同所贊歎故﹔以四字名號,普接三根,直通五教故﹔以依經執持能顯自性,於一生中,可從博地,直登十地故。
“經”,是指佛說阿彌陀經。而所謂“贊”,包含了下列四個原因。第一個原因,“以此經是一大藏中第一方便故”,意思是指讚嘆本經,是因為本經屬於三藏十二部中,接引眾生的第一方便法門。又所謂“方便”,是指“於理無礙,於事恰當”,為之“方便”。
“執持名號”所包含的義理,通於“小始終頓圓”五教。而所謂“五教”,是指華嚴宗三祖,賢首國師,以佛所說法,有淺深不同,乃按其義理,而立“五教”,以華嚴一經,是佛稱性而談,宣揚圓融法界,判為一乘圓教,餘經律論,判屬小,始,終,頓四教。
本經所開示的“持名念佛”法門,能夠令眾生的自性重新彰顯,又只要修行得力,“上品上生”往生的話,便可以在一生之中,從博地凡夫,一躍而成別教地上菩薩。
2.4.3 感時
時,即今末法之時﹔感者,以時丁末法,根多淺薄,法門中人非愚即狂。故微妙法門,或攘臂排為小教,或大笑斥作權乘﹔又或終日唯動數珠,或窮年但數黃荳。大師婆心甚切,能不為之傷心也。

在“感時”這個部份,是感嘆生於末法,眾生根機頑劣,不肯領受“持名念佛”這個第一方便法門。蓮池大師感嘆“時丁末法”,在末法期中,大部份眾生的根機淺薄,縱使有信佛的人,“非愚即狂”,這些人對於本經所提倡的微妙法門,都不能圓滿地承受,不是變成“執理廢事”的“狂”,便是成為“執事廢理”的“愚”。
在“執理廢事”的“狂徒”來說,如本文接著指出,“攘臂排為小教,或大笑斥作權乘”,意思是指他們排斥念佛法門,視之為“小乘教”﹔又或者嘲笑這個法門,斥之為權宜之法,非為究竟。攘臂,是指攘起衣袖,來表示激動的意思。
而在“執事廢理”的“愚夫愚婦”而言,則如跟著指出,“終日唯動數珠,或窮年但數黃荳”,不明自性,乃至對“無上甚深微妙法”不求甚解,只知作事相上的念佛,甚或只是為了求取榮華富貴,闔府平安等世間利益。由於上述的原因,蓮池大師婆心深切,豈能見此弊病而不傷心感嘆呢!
2.4.4 述意
意即大師作疏之意﹔述,陳也。與前述字解稍異。大師本意,全在兼利,欲發起眾生之真信,故極論念佛之宏功爾,蓋欲以一句彌陀,遍引群生出於苦海,那容不饒舌耶。

在“述意”這個部份,蓮池大師道出了著作本疏鈔的原因。“意”,是指蓮池大師道出著作本疏鈔的心意。“述”,是指陳述。(“傳述”是流傳他人的說話﹔而“陳述”則是表達自己的意見)。本文是指出,在“述意”這個部份,蓮池大師道出著作本疏鈔的本意,包含了“自利利他”的“兼利”。在“利他”而言,大師希望借本疏鈔,發起眾生對念佛法門的“真信”,故此在本疏鈔中,力陳“念佛法門”的宏遠功德,希望以本經所提倡的“執持名號”,接引眾生,出離這個六道苦海,縱使有人嫌蓮池大師“饒舌”(多嘴),蓮池大師也不計較了。
2.4.5 請加
加是三寶加被﹔請者,祈請也。佛滅度後,凡有著述,皆皈三寶冥希加被。良以自己一人心力有限,而佛具無緣大慈,能令精誠祈請者,自得勝智,故請加。
指請求佛力加被本疏鈔。佛滅度後,凡有著述,皆皈三寶冥希加被。良以自己一人心力有限,而佛具無緣大慈,能令精誠祈請者,自得勝智,故請加也。本文指出,自從佛滅度之後,一切有關佛法的著作都要皈依三寶,希望得到三寶加被。
三、念佛法門的真義及正確修行方法
3.1 明性
先明性者,一切法門全歸自性。今此念佛往生,必先明自性彌陀為本,然後一心稱名求願往生,必於寶剎速證無生,直入聖階度生亦廣,所謂先悟毘盧法界,後修普賢行門也。設使不明性體,罔意造脩,縱得往生,祗成末品,先明自性意在斯乎。
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出當人自性,而佛演說一切教法,無非為令眾生了悟真心,回歸自性,來作為我們人生的目標。三藏十二部,都是以此來作為最終目的。求生淨土,必須首先明白“自性彌陀”之理,阿彌陀佛非在心外,而是在我們的自性之中,以明白自性,來作為修行之本,然後再從事相上,一心念佛,發願往生,便能夠得嘗所願,往生極樂,得證無生法忍,由此而直入“聖階”,以菩薩身份,乘願再來,廣度眾生。本文提醒我們首先明白自性之理,然後修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往生極樂,
“信佛修行”,而不明白自性,有“信”無“解”,時時在“行門”上糊里糊塗地修行,盲修瞎練,縱使有幸得以往生,也只得個“下品”的等位。由於這個原因,本疏鈔首先在“明性”這一科,將自性解釋清楚。
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非濁非清,無背無向,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此六句,概括地了真如本性的特性。“靈明洞徹”是指我們的自性清淨妙明,照了世出世間一切法,了了分明,遍一切處。
靈耀清明的真如本性遍及十方法界,我們的世界,乃至整個宇宙,其實不在心外,而是在我們的自性真心之中。而“湛寂是寂常恆,言此寂體豎窮三際”,是指我們的真如本性常恆不變,通徹於“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綜合來說,從我們自己開始,進而擴展至宇宙萬有,乃至過去現在未來,一切一切,都離不開我們自己的心。一切一切,無非都是心中影像,心中感受而矣。萬事萬物,乃至萬般感受,都與我們的“心”息息攸關。
自性真心不生不滅,離開了“明暗,動靜” 等分別相對,周遍法界,事事無礙。
佛說阿彌陀經的宗旨,不在事相,而是在於“全彰自性”,彰顯我們的自性。實則一切經都不離自性。所謂“自性”,亦即眾生本具的“性德之佛”。“性德”者,是指眾生自性理體之中,本自具足的圓滿功德。自性“非自非他,非因非果”,離開了世間上的相對法,“即是圓常大覺之體”,屬於在法界中圓滿周遍,常恆不變的大覺本體。
本經所開示的修行方法,正是為了要幫助眾生令自己這個“圓常大覺之體”重新彰顯出來。至於如何令自性重新彰顯出來呢? 簡單地說,是指依止著“自性之理”,而行“念佛之事”,亦即所謂“事依理起,理得事彰”。
從“事依理起”上來說,“蓋以據乎心性,稱彼名號,名號可彰”,從自性的理體之中,生起持名念佛之事﹔而在“理得事彰”上來說,“託彼名號,觀于心性,心性易發也”,意思是指借助執持名號之事,反觀自性,在一心不亂的時候,心清淨了,平等了,自然令我們的自性重新彰顯出來。
又復經中一切依正,皆彰我自心,無量光即自性照,無量壽即自性寂。
“無量壽”及“無量光”,是“阿彌陀”所包含的意思。“無量光”,是為了表揚我們自性中本來具有,對於一切法照了分明的“妙用”,菩薩借用這個“無量光”的“妙用”,一方面反照自性,內薰無明,作自度之行﹔另一方面,又用它來觀照眾生的前因後果,來龍去脈,按機施教,教化眾生。“無量壽”,是為了表揚我們自性中不生不滅,寂然不動的本體。
觀音即自性悲,勢至即自性智。種種莊嚴,即自性萬德萬行,若一毫法從心外生,則不名為大乘法也。
本經所開示的種種依正莊嚴,非從他方而來,而純粹是我們的自性本具的萬得萬行,萬法不出一心。六度萬行,乃以一切功德,若從心外而作,心外而求,不能夠被稱之為“大乘法”。因為“大乘法”的重點,正正在於彰顯萬法不出一心之理。
既然自性即是“無量光壽”,阿彌陀佛亦即是我們的自性,故此,念一句佛號,即是念自己的真如本性,也就是說,“念佛”即是“念心”,念自己的真心,借助一句佛號,令自己的自性清淨心重現。
總結而言,疏鈔以這麼多的篇幅來解釋自性,是為了幫助我們,擴大心量,明白到“我即一切,一切即我”,減少對“我”和“我所”的執著,既然我們本來同歸一體,本無分別,那又有怎麼“好爭”和“好怨”呢?另一方面,明白自性,以“回歸自性”來作為我們的人生目標,而不再只知執著我們今期的“色身”。
自性“遍一切處,不生不滅, 不染不淨,不落相對,不住不離,言語道斷”。若果能夠在上面的問題痛下苦功,誓要改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即是與自性相應,亦即是“真念佛”。否則的話,思想行為與自性相違,念佛便不能與自性相應,便成為心外求法,盲修瞎練,純粹事相的做作而已。
3.2 讚經
3.2.1讚經總論
本段序文接著指出,既然自性是如此不可思議,那麼在修行人來說,如何可以將“明性”的理論,應用在事行之中,令修行人能夠借事相上的修行,來回歸自性呢? 方法就在彌陀經。彌陀經的教義,就是令修行人借事相上的修行,即是持名一句 “阿彌陀佛”,來“澄濁而清,返背而向”,從汙濁的心態,轉去一個清淨的心態﹔從背離自性,迷惑顛倒,而轉為回歸自性,圓證佛果。
“越三祇於一念,齊諸聖於片言”,清清楚楚地將本經“持名念佛”最殊勝之處點出。念一念彌陀聖號,即超越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一句彌陀聖號,包羅了十方三世,諸佛如來的無量功德莊嚴。因此本經有“至哉妙用,亦不可得而思議”,我們這些生死凡夫,今曰千載難逢,真是一定要好好地珍惜,體會本經的甚深微妙法義。
以佛名號投于亂心,亂心不得不淨,如水清珠投于濁水,濁水不得不清。
生死凡夫,心亂如麻,欲想回復清淨的境界,談何容易。本文借用永明延壽禪師萬善同歸集來指出,如果以相續不斷的佛號,輸入亂心之中,便能夠令亂心得以清淨,猶如將清水珠投于污水之中,污水便會得以清淨,這個做法,為之“澄濁而清”。
一向流落他鄉,不思故國,今則迴神寶剎,將覲慈尊也。一念是智,片言是境,越僧祇謂智超勝,齊諸聖是境妙圓。
“背”是指眾生“流落他鄉”,輪迴六道﹔“向”是指回歸自性。唯有不再在六道中流浪,回歸淨土家鄉,面奉彌陀,為之“返背而向”。專心“念佛”,沒有散亂的心念,屬於智慧的妙用﹕而由此而所念的“阿彌陀佛”四字,則屬於所念的殊勝事相。這個一念“念佛”的心念,超越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屬於智慧的妙用﹕而一句“阿彌陀佛”這個假名事相,卻又該羅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的功德莊嚴。
“持名念佛”縱使能夠令眾生往生極樂,出離生死,但尚未成佛。 以三昧功成之人,雖功行未滿,而法身已明。所謂一句佛號,便超越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是指因“信”而一心念佛,得證念佛三昧。從“解門”而言,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在我們這個超越時空的自性上來說,沒有時空,何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之事呢?
信而不解,增長無明﹔解而不信,增長邪見。“心生滅門”是為了要未見本性的生死凡夫,善用阿彌陀經中的義理,借假修真,由事而入理,借助一句彌陀聖號,從有生有滅的事相,來回歸到不生不滅的自性理體之中。
夫垢心難淨,混若黃河,妄想難收,逸如奔馬,歷恆沙無數量之劫,輪轉未休,攻三藏十二部之文,覺路彌遠。而能使濁者清,背者向,一念頓超,片言即證,力用之妙,何可思議,用從體相而出,故止言妙用也。末句結歸,言如是妙用當是何經,惟佛說阿彌陀經,足以當之。
唯有本經所開示的持名念佛,才能夠轉濁為清,從背返向,以一念頓超生死,以一句得永不退轉,力用之妙“不可思議”。本經所開示的持名念佛,屬於“至哉妙用”,原因是這個用, 非從外來,而是從自性一心“體相用”中的“體”與“相”中流出,故此稱之為“妙用”。“體”是指自性本體﹔“相”是指一句彌陀聖號﹔“用”是指一念彌陀。
今但片言名號,便入一心,既得往生,直至成佛,即方便而成圓頓。
“即方便而成圓頓”是指持名念佛這個法門,又方便,又圓頓。如果能夠上品上生往生,“即登初地”,成為別教初地菩薩(圓教初住)法身大士。故此持名念佛之法,屬於通往玄妙法界之秘笈,脫胎換骨之神丹也。
“性”是指性德,屬於理體﹔“修”是指修德,屬於事相的力用。“全性起修,全修即性”是指由性德的理體,生起“修德”事相的力用﹔又修德不出性德,借修德的力用,來體現出性德的理體,亦即所謂“事依理起,理得事彰”。“性外無修,修外無性”是指“性德”和“修德”,相互不離。“修德”的事相,不離“性德”的理體,“性德”和“修德”,互融不二。
故我世尊,乍說三乘,終歸一實,等頒珍賜,更錫殊恩。更錫殊恩者,即於一代時教中,復出此經也。而於其中,復出念佛一門,不論大根小根,但念佛者,即得往生,亦不待根熱,方乃會之歸實。
佛在“會三歸一”之後,更為眾生開示念佛法門,不管利根鈍根,“但念佛者,即得往生”。念佛的眾生,不需要等待根機成熟,便能夠“會權歸實”,只要往生極樂,便得永不退轉。眾生要先經三乘法,待根機成熟,才能夠會歸法華圓頓之法﹔但相反地說,本經念佛之法,卻不需要經歷“阿含,方等,般若”等三乘法,縱使根機未成熟,也能夠在往生之後,得永不退轉之利。
但往生者,即得不退,喻如不次之擢,廕序之官,恩出非常,名殊恩也。
“不次之擢”是越級提升﹔“廕序之官”是繼承了先人的名位爵位。“不次之擢”,是比喻在這個娑婆世界依照其他修行方法的話,必須按部就班,“漸漸斷惑”,最低限度將“見思惑”斷除,才能夠了脫生死,有如當官要慢慢地按次第升級。念佛法門不需要斷“見思惑”,“但得往生,即超生死”,何等簡單方便,有如做官得到越級高升。
“蔭序之官”,是比喻在這個娑婆世界,“功圓行滿,方成聖果”,有如做官必須“明經中式”,經過科舉考試及格,又或者立下“汗馬成功”,才可以封侯拜相。今念佛法門,不必功行圓滿,仗佛願力,疾登彼岸,喻如祖宗遺廕,現膺爵祿也。只要執持名號,“不必功行圓滿,仗佛願力,疾登彼岸”,有如承繼“祖宗遺廕”,又或者“現膺爵祿”,承繼了爵位與俸祿。
念佛恩中之殊者,念佛之比其餘法門,固為殊恩,而念佛一門,復有多種,如觀像,觀想,實相等。而觀像,則像去還無,因成間斷。觀想,則心麤境細,妙觀難成。實相,則上智乃克承當,中下未能領荷,唯此持名,至簡至易,普攝諸根,鶴沖鵬舉,驥驟龍飛,殊恩中之殊恩也。
唯有持名念佛,簡單容易,普被三根,有如白鶴雖然能夠飛天,但又豈及大鵬鳥的舉翅高飛﹔千里馬雖然能夠奔馳野外,又豈及飛龍在天呢?白鶴及千里馬,是比喻其他法門﹔大鵬及飛龍,是比喻持名念佛。故此相比之下,持名念佛,確實屬於殊恩中的殊恩。持名念佛者,以“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最易得力。
3.2 統論淨土功德
“淨土法門”的理論,一直以來都是以“三經一論”,來作為基礎。三經是指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及觀無量壽經﹔一論是指世親菩薩所註解的往生論。直至清朝咸豐年間,魏源居士將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附在三經後面,稱為淨土四經﹔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又將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附在四經後面,合稱為“淨土五經”,變成了五經一論。
本段序文,則主要是在“淨土法門”之中,介紹無量壽經和觀無量壽經這兩部經的大概要旨,然之後將這兩部經與阿彌陀經作一比較,借用來顯出本經“更為殊勝”。
指四十八之願門,開一十六之觀法,願願歸乎普度,觀觀宗乎妙心。
釋迦世尊在無量壽經中,開示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大願”﹔以及又在觀無量壽經中,開示了“十六種觀法”。眾生可以從這裡,看到了“淨土法門”的殊勝之處。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全部都是為了普度眾生而立﹔而觀經的“十六觀法”,亦無非是為了令眾生借觀想,來回歸自性一心。
無量壽經中的要旨,亦即“四十八大願”,而“四十八大願”無非都是為了普度眾生,同生極樂。觀無量壽經的要旨,亦即“十六觀法”,而“十六觀法”都離不開“即空即假即中”的“圓極”自性一心。從“圓極”的自性一心之中,生出大願,得成正覺﹔又還以本願,再復入世,度化眾生,回歸到在自性一心中的淨土。
又以願門廣大,貴在知先,觀法深玄,尤應守約,知先則務生彼國,守約則惟事持名,舉其名兮,兼眾德而俱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
知道“四十八大願”廣大無邊之後,當務之急,必須首先“知先”,分清先後,找出“四十八大願”的重點在那裡,而這個“重點”,是指“發願往生”。
知道“十六觀法”深奧玄妙,自己做不到的話,便應該專取一個簡單易行,適合自己根機的法門,而這個“簡單易行”的法門,亦即“持名念佛”。
若果能夠“知先”的話,便知道要“務生彼國”,當務之急,依“四十八大願”來“發願往生”﹔在守約而言,不如“持名念佛”,簡單易行,適合自己的根機。執持一句“阿彌陀佛”,已經攝取了諸佛菩薩一切功德﹔專持“彌陀聖號”,已經包括了“六度萬行”。
“貴在知先”是指要知道借助“彌陀聖號”來悟入自性,然後從自性中生起願心。由於自性無盡,故此從自性中所生起的願心,亦復無盡。由於從自性起用的“願心”是這樣廣大無盡,因此如果我們“欲入彌陀願海,必先悟徹自心”,我們假如希望與阿彌陀佛的大願相應,便應該首先悟徹自心,借“彌陀聖號”來悟入自性,明白到萬法“緣起性空”,一心念佛求生,不再貪戀沈迷於“五欲六塵”之中。
“深”是指十六觀法的觀想方法,屬於“深妙”﹔而“玄”是指十六觀法之理,則屬於“幽玄”。“法界”是指我們自性一心中的法界,是指觀無量壽經中的“十六觀法”,是以法界“心”,來觀想法界中的“境”,“心”與“境”,都離不開我們的自性真心,這樣的話,豈不是為之“深妙”嗎?
利用自性中的全體“性德”和“修德”,來作“十六觀法”,由於這個原因,這個“觀法,悟心上士,乃克行持”,唯有明心見性的人,才能夠勝任修持。我們這些初學佛法的生死凡夫,切勿高估自己的功夫,以為明白少許經教,有少許神通禪定,便以為自己也可以做到,不如好好地作“簡單易行”的“持名念佛”。
舉名兼眾德者,由名召體,體外無名,體具眾德,則名亦兼眾德,故一稱名,即稱佛眾德也。專持統百行者,以一心持名,萬緣自捨,即布施行,一心持名,三業自淨,即持戒行等。
“由名召體,體外無名”,純粹是“假名事相”的世間萬法,不出自性本體,並非在自性本體之外,另外有著種種“假名事相”的世間萬法,亦由於這個原因,“性體”和“事相”是分不開的,“性相不二”。既然“性體”具足恆沙功德,那與它息息相關的“事相”,包括這句“阿彌陀佛”,當然也包括了一切功德,由於這個原因,稱念一句“彌陀聖號”,亦即稱念諸佛如來一切功德。念佛亦即“六波羅密”。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不復起貪瞋癡,即大持戒。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不稍間斷夾雜,即大精進。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四十八大願”的範圍,普被九法界眾生,願力廣大宏深,無邊無際。故此,“入之必有繇漸”,若欲悟入這個“彌陀願海”,必須依次第而入,故貴知先,故此一定要“知先”,知道在“四十八大願”中,那一願對自己最為迫切。而最迫切者,莫如發願往生,因為在無量壽經中第十九願有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因此,這個知先,是指首先發願,借助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淨土,才能夠成就淨業。若果做事的時候,能夠依重要性來分出先後次序,先作重要有用之事,則成功的機會便大了。“茫無畔岸”是指由於自性無盡,故此由我們的自性真心所發出來的“四十八大願”,也是“茫無畔岸”,沒有盡頭。
“觀法深玄,尤應守約”,是指觀無量壽經中的“觀法”繁多,分為十六個,並非只有一點兒或一方面的事,絕不簡單。“十六觀法”精深微妙,我們這些“初機”的生死凡夫,縱使欲修,也只會力不從心。靡及者,是指力不從心。一定要選取一個簡單精要的法門。而在本文而言,當然是指“持名念佛”。本文是借用孟子的話來引證,作任何事,一定要分出輕重,首先找出要點而行。
蓮池大師著作本疏鈔的目的,是為了推廣“持名念佛”,故此指出對初心修行人來說,“十六觀法”比不上“持名念佛”簡單易行。所謂“初心”,意思是指對佛法已有圓滿了解,但沒有深行的初機眾﹔乃至包括那些“茫然未識之初心”,亦即我們這些對佛法根本一無所知的真正初機眾。故此“十六觀法”雖難,亦有成就的機會﹔但對於我們這些不明佛法,又沒有修行的末法眾生而言,“十六觀法”則可能是真的太難了。
云何知先,由生彼國,近事如來,如是大願,庶可希冀,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故以求願往生為先務之急也。
以“發願往生”來作為首要之事,是因為發願往生,往生淨土,便能夠親近彌陀。修行人都希望能夠開悟見性,而如果“發願往生”,投生極樂的話,隨時隨地都可以見到阿彌陀佛,到那個時候,何須再擔心不開悟呢?故此“發願往生”,實屬當務之急,首要之事。
永明四科簡云,無禪無淨土,鐵床并鐵磨,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將來作佛祖,有禪無淨土,十人九錯路,陰境若現前,瞥爾隨他去,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永明四科簡是指蓮宗六祖,永明延壽禪師的十六句偈。“無禪”是指不修禪定﹔“無淨土”是指不肯念佛。“無禪無淨土”,今生未能夠“明心見性”,也未能夠借念佛來往生,只在世間做作人天福報,來生忘記了前生事,隨著今世積福,來生享受榮華富貴,耽著五欲,要他“知苦,捨樂”,談何容易,更分分鐘由於貪得無厭,廣造惡業,結果臨終一氣不來,即墮地獄,落得“鐵床并鐵磨,萬劫與千生,沒個人依怙”的苦果。故此,古人有言,“修行之人,若無正信求生西方,泛修諸善,名為第三世怨也。”
“有淨土”是指真信切願,一心念佛,發願往生。“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猶如老虎頭上有角,威猛無敵,除了自了生死之外,更能夠“現世為人師”,弘揚佛法,廣度眾生,乃至臨命終時,蒙佛接引,上品往生,究竟成佛,故曰“來生作佛祖”。
雖然有“參禪”,但可惜未能夠“明心見性”,未斷“見思惑”,又不肯念佛,未能夠起碼“帶業往生”,結果臨命終時,不能主宰,隨著善惡業力,再次輪迴。
雖然沒有修“禪定”,但只要能夠決志求生西方,借助彌陀大願,志誠念佛,自然感應道交,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故云“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既生西方,見佛聞法,隨其根性淺深,或漸或頓,證諸果位,既得證果,則開悟不待言矣。
雖然智者大師在觀無量壽經疏中有言,“觀法”雖然分為十六個,有“依正主伴”之分,但其實全部都是以“阿彌陀佛”來作為主體。“阿彌陀佛雖然屬於“至極果人”,但由於“萬法唯心”,實際上亦離不開我們的當人自性。故此,“十六觀法”乃至阿彌陀佛,全部都離不開我們的“心”。只需要得聞佛名之後,一心執持,便能夠將阿彌陀佛乃至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包含了在裡面,你說是不是簡單容易,“功不繁施”,並不繁複難行,人人可作呢?
由於“萬法唯心”,故此,若果能夠一心執持,心中念念清淨,與自性清淨心相應,自然能夠從自性之中,生起恆沙妙用,“無事不辦”。“無事不辦”的境界中,極樂世界的依正二報,頓時現前,往生念起,即登彼國。由於這個原因,在“無事不辦”的境界中,乃至難行的“十六觀法”,不學而成。“持名念佛”,一方面簡單容易,另一方面又能夠“無事不辦”,實在是屬於“守約”。諸佛如來憐憫眾生,直勸眾生不要浪費時間在其他法門了,單持名號吧!
“至簡”是因為不繁複﹔“至易”是指易做,借此來引證“一心念佛”屬於“守約”。
心清淨故。何事不辦者,既得其本,不愁其末也。
心清淨是指回歸清淨心。有本必有末,既然得到心清淨的本,回歸了自性,在自性具足無量不可思議妙用之下,當然“無事不辦”。疏文“剎那運想,依正宛然,舉念欲生,便登彼國,是則難成之觀,不習而成”這六句話,正是用來解釋“心清淨故,何事不辦”。
萬法不出一心,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盡在心中,心清淨的話,欲見阿彌陀佛,自然浮現出清淨的阿彌陀佛﹔欲想往生極樂,隨時可去。
舉名者,佛有無量德,今但四字名號,足以該之,以彌陀即是全體一心,心包眾德,常樂我淨,本覺始覺,真如佛性,菩提涅槃,百千萬名,皆此一名攝無不盡。此心不為三際遷流曰常,不為二死逼迫曰樂,具八自在我曰我,離五住污染曰淨。本來妙明曰本覺,方始出纏曰始覺,不妄不變曰真如,離過絕非曰佛性,諸佛所得之智曰菩提,諸佛所證之理曰涅槃。
3.3 “持名念佛”的特殊利益
3.3.1 初因成: 從茲而萬慮咸休,究極乎一心不亂。
“因成”指出從因地上來說,“持名念佛”會令念佛人得到“一心不亂”。當知道一句佛號殊勝無比,包含了一切功德法門之後,若果能夠一心“持名念佛”,念到“萬慮咸休”,妄念息滅,至極的時候,得到“一心不亂”。
由於專持名號,妄念息滅,得一心不亂。“萬慮”是指我們未開始念佛之前,念念都充滿著妄念,乃至在短短的“一剎那間”,已經有九百個“有生有滅”的念頭,這些妄念,每個都離不開“生住異滅”四個階段。每個念頭按次序而生起,數量之多,“無量無邊”,縱使有天眼,也計算不出妄念的數量。而這些“萬慮”,從無始來,便與我們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曾無休止。
有人數息,覺觀不休,念佛稱名,即破覺觀,此其驗也。休之又休,窮其源本,故云究極,至於一心不亂,是為成就念佛三昧。
妄念非常難斷,故此有人借助“數息”,數呼吸來平息妄念,但這個方法卻有可能變成“覺觀不休”,念念著在“數息”之中,變成止了一方面的“妄念”,但卻又落在“數息”的“妄念”之中。幸好這人改為“持名念佛”,破除了“覺觀不休”的問題。為甚麼呢?原因很簡單,以“念佛”的“淨念”,來取代了“數息”的“妄念”。以此驗證了一心“持名念佛”能夠“萬慮咸休”。
繼續息滅妄念,從粗念而至細念,直至破除妄念的本源,為之“究極”,而在“究極”的情况下,進入“一心不亂”的境界,亦即為之成就“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指從念佛而進入“大定”。
休之又休,即所謂精進更精進,放下又放下也。 源本,是萬慮之源頭根本,近言之,即是融通妄想,以為其本,窮謂浮想消除,於覺明心,如去塵垢,此即是事一心也。遠言之,則是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以為其本,窮謂倏然隳裂,圓明精心,於中發化,此即是理一心也。
事理一心,皆為成就念佛三昧。三昧此云正定,離邪名正,離散名定,以一心不亂,不同凡夫之不定,外道之邪定也。不受諸受名為正受,以一心不亂,無一法當情名正受。
不管“事一心”或“理一心”念佛,都是為了成就“念佛三昧”。“三昧”是指離諸邪亂,攝心不散。離開了邪魔外道,為之正﹕離開了散亂,為之定,而“念佛三昧”屬於“正定”,是因為“一心不亂”有別於凡夫“心猿意馬”的“不定”,亦不同於邪魔外道的“邪定”。分辨“邪定”和“正定”,重點在於看看這個“定”能否改變我們迷惑顛倒的思想,回歸到一個清淨平等的心,而不是在禪定中出現甚麼境界。
“不受諸受”是指不執著於“受”與“不受”的感覺,不著又不離,不貪亦不捨,為之“正受”,而“念佛三昧”屬於“正受”,是因為在“一心不亂”的境界中,“無一法當情”,心中沒有了情執。
3.3.2 “持名念佛”在果地上會證得甚麼境界
乃知匪離跬步,寶池涌四色之華,不出戶庭,金地遶七重之樹,處處彌陀說法,時時蓮蕊化生,珍禽與庶鳥偕音,瓊院共茆堂並彩。
“一心不亂”的境界是指“理一心不亂”。而“理一心不亂”往生的話,屬於“上品上生”,往生後即成法身大士,最低限度成就“華嚴初住菩薩”。當證得“理一心不亂”之後,便會發覺,不須移動半步,極樂世界“七寶池”中涌出“四色蓮花”,歷歷在目。
七重之樹是指“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不出家門,極樂世界黃金地中圍繞的“七重寶樹”,就在眼前。證得“理一心不亂”的話,無須“過十萬億佛土”,極樂世界的境界,盡現眼前,處處都聽到彌陀說法,無時無刻都見到蓮花化生。在“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中,體悟到萬法平等不二之理。“極樂珍禽”與“娑婆禽鳥”,同出妙音﹔極樂國土的庭園,與娑婆世界的茅房,同等莊嚴。
“匪離跬步,寶池涌四色之華”是指在“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中,自性心花頓開,明心見性﹔“左右逢源”,神通自在,得心應手,“清淨光明之體,當處出生也”,我們清淨光明的本體,當下重現。在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中,念念覺悟﹔道心增長,長養著我們這個具足恆沙功德的自性,隨處生起神通妙用,令我們不出戶庭,頓見極樂金地中的七重行樹。
“法界唯心”,既然借“理一心不亂”來“妙悟一心”,頓見自性,由於“法界唯心”,那些“過十萬億佛土”的“七重行樹”,其實“不出戶庭”,不在他方,也是包藏在我們的心中。“心包法界,既妙悟一心,即萬億剎外之蓮花,亦不離寸步”和本文“法界唯心,既妙悟一心,即萬億剎外之行樹,亦不出戶庭”這兩段文可以看到,“萬法唯心”,清淨的極樂世界不在他方,而是在我們的心中。
彌陀說法者,鵲噪鴉鳴,盡是深談般若,溪光山色,無非全露遮那也。處處者,即古人所謂,熾然說無間歇也。
“溪光山色”出自蘇東坡偈云,“溪聲即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淨身。夜來八萬四千偈,明日如何舉示人”。“遮那”是指“毗盧遮那”,盡斷“四十二品無明”所成就的清淨法身,亦即相等於眾生本具的自性法身。
在娑婆世界之中,竟然有阿彌陀佛在“處處說法”,是因為從我們的“平等心”上來說,一切法在我們的真心之中,本來完全沒有分別。“法界一相”,整個法界在我們的真心之中,只有一個“平等相”,而沒有“分別相”,由於這個原因,“鵲噪鴉鳴,盡是深談般若”,不管代表“吉兆”的喜鵲之聲,又或者代表“凶兆”的烏鴉之聲,無非都是我們心內的般若音聲﹔“溪光山色,無非全露遮那”,小橋流水,山河大地,無非都是我們自性所浮現出來的影像,重點在於我們的心中沒有了“分別執著”,自然感受得到。同樣道理,極樂世界和娑婆世界在我們的真心之中,也是本來沒有分別,因此阿彌陀佛在娑婆世界“處處說法”。
“處處彌陀說法”,亦即古人有云,法音的宣流,其實從未停止,除了諸佛菩薩,古今祖師大德的開經說法之外,無情萬物,實在也是“熾然說,無間歇”地不停說法,但這個“熾然無間”的說法,不能夠以耳來聞,唯有以心來“悟”。例如看見流水滔滔不絕,便印證了“念念遷流”的道理﹔一次致命的車禍,便引證了“苦”和“無常”的道理﹔乃至睡中一夢,更可以引證“空”和“無我”的道理。
若果“從悟而迷”的話,只會從母胎而生﹔但如果“從迷返悟”的話,則為之“蓮花化生”。所謂“時時蓮蕊化生”,是指“常在於其中,經行及坐臥”,是指不停地“從迷返悟”,不管在“經行”乃至“行住坐臥”之中,念念覺悟。
既得一心不亂,始知蓮華行樹,種種莊嚴,並非心外,何必耳聽金言,方是彌陀說法,娑婆印壞,始名淨土文成者哉。然則珍禽庶鳥,瓊院茆堂,何劣何優,何淨何穢,故曰西方在目前也。
其實所謂“往生”,並不是單指事相上的“往生”到“過十萬億佛土”的西方極樂世界,而是“往生”到我們自己心中的淨土。證得“理一心不亂”之後,便會體驗到極樂世界的“蓮花行樹”,種種莊嚴境界,不在我們的心外,由於這個原因,不用往生極樂,其實處處彌陀說法﹔亦何須了斷娑婆生死,實則早已心在蓮邦。
證得“理一心不亂”之後,回歸到我們平等的自性之中,不管極樂世界的“珍禽,瓊院”,又或者娑婆世界的“庶鳥,茆堂”,再沒有“優劣,淨穢”之分了,娑婆即是極樂,西方在目前。
總結來說,整段疏文除了介紹“理一心不亂”的境界之外,亦重點地指出了“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從事相上來說,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與我們相距遙遙萬里,但從我們的自性上來說,其實與我們不離半步,“心清淨”的話,當下即是彌陀淨土,如古大德有云,“身雖未到蓮花土,先送心歸極樂天”。《維摩詰所說經》云: 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3.3.3 總結: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
心佛不二,心即是佛,佛即是心,“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這個境界,是由於從“有念”進入到“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的“真念”境界﹔又從“有生有滅”的境界,進入到“不生不滅”的“無生法忍”境界,在這個境界中,“念佛即是念心,生彼不離生此”,再沒有“佛”與“心”的分別,念佛即是念心,亦再沒有“娑婆,極樂”之分,再沒有所謂“往生淨土”了。
“念空真念”的第一個“念”字,是指念念相續的“佛念”﹔而所謂“真念”,是指我們的真如本性。所謂“念空”是指從念念相續的“佛念”,念到究竟之處,雖然一句佛號還是了了分明,但“空”了這個“念相”,念而無念,為之“念空”。指離開了“念相”的話,在這個境界中,“等虛空界,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處於一個“遍一切處”的境界,只有一個平等相,而這個“平等相”亦即我們的平等自性。而在這個境界,為之“真念”。
當到達“念空真念”的地步之後,最重要的是,再沒有了“能所”的分別,“能念心外,無有佛為我所念﹔所念佛外,無有心能念於佛”,在這個境界中,“能所雙亡”,再沒有了“能念之心,所念之佛”的分別了,心和佛打成一片,“念佛即是念心”。在這個境界中,“智外無如,如外無智”。代表“能念之心”的般若智慧,與代表“所念之佛”的真如本性,混為一體,沒有分別了,如智不二,亦由於這個原因,故此“念佛即是念心”。
在“念空真念,生入無生”的“理一心不亂”境界中,“既到無生田地”,既然已經證得了“無生法忍”,頓見本性,心平等了,“則其淨土已無彼此”,在“平等心”中,無分彼此了。萬法不出一心,所謂“往生極樂”,實在不離我們的“心”﹔而所謂“蓮花化生”,實際上不出我們的剎那一念。在這個“平等心”的境界中,極樂即是娑婆,娑婆即是極樂,故此“生彼不離生此”,“往生極樂”或者“投生娑婆”都已經沒有分別了。
“念空真念”是指由於“念佛至於一心”,念到“理一心不亂”之後,“念極而空,無念之念”為之“念空真念”。而這個“念極而空,無念之念”的境界,亦即所謂“念而無念,無念而念”,如印光大師在文鈔中指出,“念到相應時,雖常念佛,了無起心動念之相﹔雖不起心動念,而一句佛號,常常稱念,或憶念故,故云念而無念,無念而念”。
“念空真念”是指由於“念體本空”,念佛之“念”,本無實體,由於這個原因,“念實無念”,既然是“空”,是虛幻不實的話,那又何來有所謂“念”呢?而這個“念實無念”的境界,亦可以稱之“念空真念”。“念極而空”是指從有為的念佛修行上來說﹔而“念體本空,念實無念”中的“念體本空”,則是從“念相”的本體上來說,這個“念相”,本來空寂。
“念極而空,無念之念”中的“無念之念”這句話,是指在“無念”的自性中,不妨作出“念佛”的事行,借“有念”入“無念”。“念體本空,念實無念”中的“念實無念”這句話,是指“念佛”這個事行,實則上本來空寂,何來“念相”。
總結而言,“事依理起,理得事彰”,在修行路上,一定要事理兼備,否則的話,不是死在盲修瞎練的事行,便是落在一個“有解無行”,空口講白話的情况。
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是則禪宗淨土,殊途同歸,以不離自心,即是佛故。即是禪故。彼執禪而謗淨土,是謗自本心也。是謗佛也。是自謗其禪也。亦弗思而已矣。
“禪宗淨土,殊途同歸”,從對整個序文的解釋可以用來,證“理一心不亂”的話,實則上與禪宗的“明心見性”同一個層次,同一個境界,“以不離自心,即是佛故,即是禪故”,不管“念佛”或者“參禪”,都離不開我們的“心”。執著“參禪”為勝,“念佛”為劣,誹謗念佛,實則上是未明白“念佛”亦即“念心”,誹謗“念佛”,變成了誹謗自己的心,誹謗“心佛不二”的“佛”,乃至誹謗直指心性的“禪宗”,“亦弗思而已矣”,這個過失,非同小可,後果嚴重,真要好好地反思一下?
3.3.4廣顯持名所被
指出“持名念佛”這個法門,適合不同根機的眾生。一心念佛 分為“事一心”和“理一心”兩個層次,“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境界,屬於“理一心不亂”的境界,只有“上根利智”的人才能夠做到,是因為這個“理一心不亂”的境界,屬於“無方所,無形相”,沒有界限,沒有形相,不容揣測,不可思議,除非是深具,宿世般若慧根的上智之士,才能夠直接承担,一般根機稍鈍之士,很難證得。
“下根鈍智”的生死凡夫,不能夠領悟“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理,但只要在事相上“以妄念念佛,離此生彼”,以毒攻毒,借用“生滅妄心”來念佛,發願離開娑婆,往生極樂。而這個做法,屬於“生佛宛然,淨穢歷然”,在事相上有“彌陀”與“眾生”,“淨土”和“穢土”的分別,以“我”這個“眾生”,來求極樂世界中阿彌陀佛,“厭娑婆,欣極樂”,雖然與我們的自性完全沒有相應,也可以往生淨土。
3.4感時
感時是感嘆眾生對如此殊勝的持名念佛,不知信受,只能夠繼續在六道中沈淪。
3.4.1 初總歎
奈何守愚之輩,著事而理無聞,小慧之流,執理而事遂廢,著事而迷理,類蒙童讀古聖之書,執理而遺事,比貧士獲豪家之券。

學佛一定要,融通事理,“事依理起,理得事彰”,否則的話,便會出現偏差,誤入歧途。“下根鈍智”的人,執“事”而不明“理”,只知道事相上的做作,雖然“念佛”,但不明“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理。那些自以為有智慧之士,執理廢事,執“空理”而廢“事行”,有理論而沒有實行。
“執事廢理”的人,有如小孩子學讀聖賢書,讀而不知其理﹔而“執理廢事”的人,則有如一個窮人拾了大富翁的財產清單,便以為大富翁的財產全部都屬於他,不知道這張財產清單對他是沒有用的。
學佛要做到“有事有理”,在修行路上,“解行並進”,對佛法有正確的理解,有正確的修行,欠缺了其中一樣,學佛便容易出問題了。(“守愚”,是指自甘以愚者自居,不肯求取真理﹔而所謂“小慧”,是指只有偏空之慧,並非真正具足般若智慧。)
沒有理體的存在,則一切事行,都是白費功夫。因為有自性彌陀之理,才可以成就勸人持名念佛之事﹔如此推論,因為有唯心淨土之理,才可以有勸人求生淨土之事。“事依理起”: 在念佛法門上來說,是指持名念佛,往生淨土之事,是有賴“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理來支持。若果沒有事相的修行,則理體如何可以得以彰顯呢?因為有持名念佛之事,才能夠得證自性彌陀之理﹔有求生淨土之事,才能夠了悟唯心淨土之理。由於有“是心是佛”之理,才能夠成就“是心作佛”之事,這是從“事依理起”上來說。
因為有“是心作佛”之事,才能夠彰顯“是心是佛”之理,這是從“理得事彰”上來說。
從理體上來說,何來有念?但又不妨,在“無念”之理中,生起“念佛”之事,借念佛之事,來回歸自性之理,而這個做法,是因為“有念”之事,與“無念”之理,在“事依理起,理得事彰”的原則之下,實際上是不可分割。一定要“理事雙修”。從“本智”之理體中生起“佛智”之事用,借事顯理,這樣的話,才能夠算得上是真正的大智慧。
3.4.2 感嘆“執理廢事”的人,不肯“持名念佛”。
將佛號中的每一個字,念得清清楚楚,然後一句一句佛號又接績不斷,為之“念能相繼”。“執事廢理”的人如果做得到的話,還是可以往生。最重要是能夠用念念相續的佛號來取代妄念,依著這少許的清淨心,雖然品位不高,但至少可以往生到極樂世界中的“凡聖同居土”。而所謂“伏妄”,是指心中尚有“妄念”,但當念起之後,立刻警覺,用佛號將“妄念”轉為“淨念”。
有人可能宿世善根深厚,借事修“頓悟”自性,隨著“頓悟”的深淺程度,决定往生後的品位。“頓悟”,是指與“自本心忽然契合”,明心見性,“一發一切發”,借“頓悟”將自性的恆沙妙用開發出來,進入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的境界。
如果這個“執理廢事”的人是一個信佛的修行人的話,則會墮落在邪魔外道的“偏空”知見之中﹔而如果是一般凡夫和外道的話,沒有修行,便只會繼續輪迴生死﹔而如果“執理廢事”的人屬於口口談空,步步行有的話,分分鐘因為口是心非,言行不一,廣做惡業,結果墮落三塗,萬壽無疆,由於這些原因,“執理廢事”的人便會“反受落空之禍”。
信佛,要“正信”,因為求名求利,乃至求神通感應來信佛,都並非正信。因此,尋師學佛,切勿以某人的名氣,神通,乃至自稱的境界來作判斷。正信佛法的導師,以“德行”為基礎,謙虛,包容,絕不會自誇自大,自抬身價,不貪名利,嚴格地遵守戒律。
一切行門,包括“念佛,持咒,參禪”,乃至密宗的種種密法,都是為了修我們的心,令我們借修這些法門的時候,一心專注,心無二用,借此來放下分別執著,生起慈悲平等的心。法無分別,分別在心。
3.4.3感嘆眾生辜負佛的好意,不肯“持名念佛”,自招苦果。
遂使垂手徒勤,倚門空望,上孤佛化,下負己靈。今生以及多生,一誤而成百誤,甘心苦趣,束手死門,無救無歸,可悲可痛。
本段總結地感嘆,佛開示妙法,令我們出離三界苦海,可惜我們雖然千載難逢地有幸得人身,又得聞妙法,卻不肯好好地持名念佛,求生淨土,辜負佛恩。
眾生不肯努力修行,徒使阿彌陀佛有如慈母憶子,兒子不肯回家,母親只能夠倚在門前歎息。眾生不肯事理雙修,借念佛來回歸自性,實在是上負佛恩,下負自己的真如本性。
眾生不肯聽從佛的教導,不肯依教奉行,今生以至未來,一錯再錯,甘心在六道苦海之中流連,繼續生生死死,永無休止,無可救藥,實屬可悲可痛!
“垂手徒勤,倚門空望”,從自性上來說,是指我們的真心,一直默默地在熏習我們的妄心,奈何我們無明深重,執妄捨真,貪戀事相上的短暫滿足,不肯回歸清淨本體,問題的根本,在於我們的分別心,執著心,懷疑心,太厲害了,縱使偶然有一念厭倦世間的心生起,轉眼間又被世俗享樂心遮蓋了,乃至縱使有善知識來作助緣,教化種種法門,我們如果不是“聽而不信”,就是“信而不行”,因此雖然有“真如內熏無明”,但“無明”卻“全不顧真如也”。
眾生有幸在今生得聞如此殊勝的念佛法門,猶如久居異鄉,突然接獲家書,應當立刻返鄉,一家團聚。眾生應當借此殊勝因緣,努力修行,發願往生,豈知眾生“悠悠揚揚,漠然不顧”,豈非又錯失了一個大好機會呢?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生空過之後,不知何生才能夠再遇到如此殊勝的法門了!
我們雖然得聞如此殊勝法門,卻不珍惜,置之不理,猶如與久別的好友狹路相逢,竟然當面錯過,想再重遇,豈不是更難了!“狹路相逢如不薦,未知何劫離娑婆”。
道是指自性之道。自性之道,不落於世間的相對法中,不可思議,無容言說,並非世間虛妄生滅無常之道,故此若言自性有“道”,則變成落在世間無常生滅法中,並非究竟,而既然今日知道了真心即是佛心,那只要從迷返悟,定當作佛。
既然真心即是佛心,佛即是心,則“念佛”即是“念心”,這樣的話,佛教我們“持名念佛”,不是念心外之佛,而是念我們心中本具之佛﹔亦不是成心外之佛,而是成我們自性本具之佛。“念佛”和“成佛”,都離不開我們的心,是我們的心“念佛”,是我們的心“成佛”,好好地看著自己的心,不要繼續糾纏在事相上了。

呂方 藏在心底的說話

註:本文轉載自晴報

出道32年,53歲的呂方九月即將在紅館開騷。江湖傳聞,80年代,他曾紅過張學友。「沒有,沒有,那是騙你的,我比他早一年出道,86年一起開過演唱會,我一向覺得他比較受歡迎,真的。」他一臉誠懇。
真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呂方真的紅過。1983年憑《我是中國人》奪得第二屆新秀歌唱大賽冠軍而入行,之後唱過無數金曲,如《聽不到的說話》、《你令我快樂過》、《彎彎的月亮》、《流浪花》等;也主演過經典劇集,如《新紮師兄》飾「高佬泉」,與梁朝偉、劉嘉玲演對手戲。
不跟別人比較
但現在,張學友、梁朝偉、劉嘉玲全部上了神台,唯獨他,近20年來都半紅不黑。「這是我的際遇、我的生活,沒甚麼好比較,我也不會去跟別人比。甚麼叫上神台?唱片大賣?我也大賣過啊。電視、電影,我也拍過,也很受歡迎,你還想我怎麼樣?如果你總是跟別人比較,做人一定很失敗,不止失敗,還很痛苦,為何不過自己想過的生活,走自己想走的路?我喜歡過平淡的生活,現在的一切都是自己選擇的,喜歡唱歌就唱歌,唱完就躲起來,不喜歡特地做些新聞,或無端端出來做訪問。我是一個純歌手,可以很自信地說,唱歌是我的專業,不可以用『撈』、『搵食』來形容。」
控訴香港傳媒
際遇不如人,無奈!也難怪自90年代至今,提起呂方,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是他與鄭裕玲的16年戀情。二人自1992年相戀,之後外界對呂方的評價多是「無嘢做」、「食軟飯」或「女尊男卑」。其實,拍拖初期,他的事業並不太差,94年推出的《流浪花》及95年的《爭取時間》都曾紅極一時,只不過,當一個男人愛上比自己優秀的女人時,他所有的努力、成績都會被忽視。「可能吧,都過去了,再提也沒甚麼意義。香港的媒體就是這樣子,我跟你講,(分手後)那幾年我真的受苦了,明明一向形象很好,結果被寫得一文不值,踩到腳底下,好好一個人,又失戀,又被傳媒那樣陷害,不會神經病嗎?尤其我是一個男人,我都有尊嚴,如果開槍打死人不用負責任,我一定打,打死幾個(傳媒工作者),當時真希望香港可以好似美國那樣,周街買到槍,不是開玩笑。我的醫生跟我說:『你好厲害,如果我是你,我會抑鬱的。』我問他:『我有沒有抑鬱的徵狀?』他說:『當然沒有,每次出來你都拼命吃、拼命喝。』沒辦法,我喜歡吃嘛。」
沒有獎的失落
自98年開始淡出歌壇,逾十年沒有一首新歌面世,他的解釋是:「當時跟唱片公司(華納)約滿,心裏有點糾結,覺得唱了那麼多好聽的歌都沒能拿到甚麼獎,有點失落,所以就停下來,轉去做下電視節目主持,順便休息一下。」不過,他仍有堅持唱歌,恩師戴思聰去世前,他每周都到老師家裏練聲,現在則換了另一位老師。「做音樂是一種享受,不能把音樂變成你的野心,尤其是現在這個階段,再去跟誰比,或去爭甚麼,方向就錯了。」所以,呂方絕不是隨便「行行企企」,他有要求,只是不強求而已。
撰文:黃艷 
攝影:Lego
編輯:黃寶恩
設計:鄧俊明
化粧:King Yip @ KINGS MAKEUP
髮型:Gary Sun @ Hair Corner
場地:通利琴行灣仔旗艦店

2015年7月21日 星期二

正念

十多年中,正念(Mindfulness)已经成为西方心理学界最热门的词汇之一。而最近几年,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和了解正念了。但正念具体是什么含义,可能很多朋友不一定很清楚,也容易有一些误解,比如把正念理解为“正确的观念”或“正能量”。前一阵翻阅一本关于情商的书,作者是国内的情商培训工作者,就把正念解释为“正确的思维方式”,犯了望文生义的失误。

心理学家给正念的定义是一种与注意力和觉察相关的心理特质。虽然正念源于古老的佛教禅修(meditation),但在当前西方的应用中常常是脱离宗教背景的。麻省大学医学院的卡巴金教授,把正念引入西方主流社会的开创者,就是采用了在医院开设减压门诊(MBSR)的方式,把正念介绍给需要应对压力挑战的病患者和普通人。以MBSR为原型,临床心理学家和身心健康领域的专家发展出多种基于正念的心理治疗方法,来治疗或辅助治疗一些心理疾病和身心疾病。过去十多年,学术界对正念的实证研究大量涌现,也证明了基于正念的疗法的有效性,包括对身体和心理的多方面积极影响。

心理治疗界的基于正念的主要方法有这么几种:MBSR(正念减压,卡巴金教授开创,八周集体课程),MBCT(正念认知疗法,针对反复发作的抑郁症有效,也可以用于普通人提高生活质量,Mark Williams等三位学者开创,和MBSR很接近),ACT(接纳和承诺疗法,海斯博士开创,核心是六要素构成的一个心理灵活度的架构,不强调每日静坐),DBT(整合了正念技术,适用于治疗边缘人格障碍)。此外有大量的正念与具体工作领域的结合,如Mindful Eating(正念进食),Mindful Birthing(正念育婴与分娩),Mindful Parenting(正念养育), MBCTCa(针对癌症病人的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 Teaching and Learning(正念教学),Mindful Leadership(正念领导力)等等。

卡巴金教授给正念的定义是:
Mindfulness is paying attention in a particular way: on purpose, in the present moment, and nonjudgmentally.
正念是一种有意地,不加评判地,对当下的注意(觉察)。

Bishop, Lau和同事(2004)认为正念包括两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对当下的,此时此刻的体验的觉察;第二个要素是对体验采取一种好奇的,开放的,接纳的态度。

在我看来,正念至少有两个要素,觉察与慈悲。觉察是对当下的身心体验的觉知;慈悲是对当下体验的态度--开放与接纳,放弃追求有别于当下的体验的企图。这二者同时具备,才是正念。慈悲的态度才是真正的关键,不过对现代人而言,仅仅觉察本身就已经不容易了。

对觉察与慈悲的体会,为发展出智慧奠定了基础,这种智慧帮助我们体认到世间万事万物的彼此关联和互相依赖,让我们心平气和的活在当下,这又会反过来加强我们的慈悲与觉察。其实,正念的内涵超越了技术的范畴,也绝不仅仅只是减压的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活在当下的艺术。

正如卡巴金教授在其第一本专著《多灾多难的人生》中所强调的正念的七种态度:
1.不评判(Non-Judgmental): 不对自己情绪、想法、身体感觉等现象做好或坏的价值评判,只是纯粹的觉察

2.耐心(Patience):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况保持耐心,有耐性地与他们和平共处

3.初学之心(Beginner’sMind):常保持一个初学者之心,保持好奇,开放,以赤子之心面对每一个现象的发生

4.信任(Trust):相信自然的安排,相信生命的智慧与能力能带来最适合的安排

5.无为(Non-Doing):只是无为地觉察当下发生的一切身心现象;不强求(Non-Striving):不强求想要的目的

6.接受现状(Acceptance):愿意如实地观照当下的身心种种现象

7.放下(Let it go):放下种种的好恶分别心,只是分分秒秒地觉察每个当下发生的身心现象



正見

正見(註:原文稱阿姜查與正見,小乘修行)

佛法的修习违逆我们的习气,真理违反我们的欲望。因此,在修行当中会有困难存在。有些事我们以为是错,却可能是正确的;同样地,我们认为是正确的,也许就是错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心处于无明当中,无法看清真理! 我们什么也不懂,因此被人们的妄语所愚弄;他们将对的说成错的,将错的说成对的,而我们也相信了;这是因为我们还不是自己的主人,我们的情绪在不断地欺骗我们。我们不应该拿这颗心和它的观念来当我们的导引,因为它并不了解真理。

  有些人完全不听别人的话,这并非有智慧之人的方法。一位听取佛法的人,不管他喜欢不喜欢,都必须倾听;不过不是盲目地相信或不相信;他必须保持客观、不主观,而不是轻率大意。他只是听,而后思维,正确的结果会因此而生。

  一位有智慧的人在他相信所闻之前,应该思考并了解前因后果。纵使老师说的是实情,也不要只是相信它,因为我自己本身还没真正了解这些话的真实性。

  我们大家都一样,包括我自己在内。我比你们修行得早,过去也遇到过不少不实的话,比如说:“这种修行实在困难,实在艰辛!”为什么修行会是困难的呢?只因为我们的想法错误,我们有不正确的见解!

  以前,我和很多比丘共住,但我觉得不太对劲,便远离群众、比丘和沙弥,跑到森林、深山里去。我总以为他们不像我,并没有和我一样用功精进,他们太懒散了;这个人如何,那个人又是如何……,真是令我苦恼不已。这就是促使我不断逃避的原因。但是,不管自个一人或与他人共住,我仍然得不到平静。独处时,我不快乐,与大团体一起时,我也不快乐。我认为这种不快乐是由于道友,由于心情,由于居住环境、食物、天气,由于这,由于那……我不断地找寻某种事物来适合自己的心。

   我曾是个苦行僧,我到处行脚,事情仍然不对,于是我开始思索:“我该怎么做才对?我能做什么呢?”跟很多人共住时我不满意,与少数人住时也不满意,是什么原因呢?我就是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不知足?因为我见解不正,如此而已!因为我仍执著错误的法。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快乐,心里会想着:“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如此不断反复。我责怪别人,责怪天气太热、太冷,责怪一切!就像疯狗遇着什么都咬:“因为它疯了。只要是我们的心像这样子的话,修行就永远定不下来。” 

  有一次,佛陀看见一只野狗从他驻留的森林里跑出来。它停了一会儿,然后跑进森林中的草丛里,而后又出来;接着它跑进一个树洞后又出来;不久,窜进一个洞穴中,又跑了出来。站了一分钟,下一分钟便跑,接着躺下,然后跳起来……。原来那只狼狗长了疥癣!当它站着的时候,疥癣会侵入它的皮肤,所以拼命跑;跑着仍觉得不舒服,所以停了下来;站着也不舒服,所以躺了下来。一会儿跳起来,冲进树丛里,又钻人树洞中,就是安定不下。

   佛陀说:“比丘们,今天下午你们有没有看见那只狼狗?站着苦,跑着也苦,坐下来苦,躺下来也苦;在草丛时,在树洞或洞穴时,它都苦。站着使它不舒服,又说坐不好,而跑也不是;它怪树、怪树丛、怪洞穴都不好。事实上,问题跟这些都无关,而是它身上的疥癣!”

  我们就如那只狼狗一样!我们的不满足是由于错误的知见!我们不训练对感官的约制,我们责怪外在带给我们痛苦。无论我们住在泰国、美国或英国,我们都不满足。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内心里仍存有错误的知见,就是那样!不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都不快乐。

  但是,就像那只狼狗,等疥癣治好后,无论它走到哪里,都将感到轻松愉快;我们也是如此,我常常这样反省,也时常这样地教导你们,因为这点非常重要!一旦我们对自己种种情绪的真相了解之后,我们就能达到真正的快乐了。无论是冷或是热,与多数人或少数人共住,我们都能知足;快乐不是凭借着和我们相处的人有多少,而是来自“正见”。如果我们拥有正见,那么我们无论行往何处,我们都会是快乐的。

  但我们大多数人的见解都不正确,就如同一只住在粪便里的蛆!蛆住在肮脏的地方,吃的也是肮脏的,不过,这一切对蛆来说,却是无比舒适;假如你拿一根树枝将它从那堆粪便里驱赶出来,它会奋力挣扎地爬回它的家。同样地,当老师教我们要有正见时,我们反抗他的教导——他的教导使我们觉得很不舒服,于是就溜回我们的“粪堆”;因为唯有如此我们才会觉得舒适。我们都是如此!如果我们没有见到我们一切妄想的有害后果,那么我们便无法远离它们。修行不容易,因此,我们必须听从老师的教导;修行只是如此而已。

  如果我们拥有“正见”,无论走到哪儿,都会是快乐的;我已经修行且看清了这些事。这几天有很多比丘、沙弥和居士来见我,如果我仍然不解,如果我仍然没有正见,我早就完蛋了!出家人正确的居所——清凉之地,正是“正见”本身。除此之外,我们不应再寻求其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