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4日 星期二

夫妻缘是这样而结成的,如何判断夫妻是否缘尽了?

夫妻缘是这样而结成的,如何判断夫妻是否缘尽了? 


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这意思是,能搭同一班车船的人,他们都是有缘人。而能结成夫妻,则是更深更深的缘。

换言之,夫妻的关系,是各种“缘份”中,最深的一种,只是这些缘当中,有善有恶。

夫妻缘大略来自以下三种缘:


此方有恩于对方的因缘

若有人在相逢的过程中,某方有恩于对方,而使对方大受感动,而受恩者想要报恩偿还,若是如此,当来生他们刚好是男与女时,就会因为过去这个善因而结成夫妻。

譬如;有次你溺水了,但却没有人愿意拯救你,而只有一人奋不顾身的救你,不管有没有救活,你还是很感恩他。为了偿还这个救命之恩,未来世的你,愿以牛马角色偿还这个恩惠。类似这种情形,都是报恩所成的夫妻缘。

在各种夫妻缘中,就是这种夫妻缘最能幸福美满,因为有一方的深层意识中,就是无怨无悔的奉献,因此双方都能幸福快乐。

但是,这种夫妻不保证不吵架或不离婚,若是个性不合的话,还是会有相处的摩擦问题。

此方欠债于对方的因缘(有方要来讨债)

意即,另一方是来讨债的。到底是讨什么债呢?

此债有两种;一是金钱债,二是感情债。当然也有此两者之外的债。


以下举例说明这两种夫妻债的成因:

譬如;过去世的你是男性,你为了性满足,而欺骗女方感情,让她爱上你了。而你欲望得逞后,就索然开溜离去。而女方被你感情欺骗,心理当然会有不甘,若是如此的话,未来世的你(男性),还会遇上这个女人。当她遇到你时,她就会紧紧抓住你,再也不让你跑掉。像这样就是感情债所结成的夫妻。

又譬如,在男女交往时,各种场合的开销总是男方出钱。若有女人,贪图这个享受,其实没有诚心交往。当从男方那里享受了许多的物质之后,就索然离去,在这种情形下,男方当然会很不甘心。若是如此的话,未来世的你(女性),还会遇到这个男性。而这一世的你,刚好也有钱,但是你的许多钱,都会被他花光,或最后都归属男方所有。这就是金钱债所结成的夫妻。

虽然是恶缘而结成夫妻,但是只要今世的相处,能以忍劳任怨,互不计较来相处,还是有机会处的很好。

互相亏欠的因缘

这种互欠的缘,欠来欠去仍以金钱与感情为多,换言之,若有男女交往时,男女双方同时犯了以上的金钱债与感情债时,那今世相逢结成夫妻,正好可以互相偿还。

这也可以说,结成夫妻就是为了打平因果。果报总是不断的给人“关系”以打平所有的不平。因此,当你们结为夫妻时,应该珍惜相处,该还该了的就去做,而不要抱怨对方,不要怨天尤人,以免还不完啊!或是亏欠更深啊!

在各种夫妻缘中,由于双方对于对方都是索求的意念,因此常有计较与纷争。但是,双方只要转个念头,本着心甘情愿的态度来对待对方,这个亏欠就更快结束了。
最佳的夫妻缘

以上是各种夫妻缘的结成因素。若以人的宿命来看,各种善恶夫妻缘还不能代表幸福与否,而恶缘结为夫妻者,就更不用说了。

但是,若双方符合以下三者条件,不管哪种缘的夫妻都是可以是幸福好夫妻。因此,当你在挑选配偶时,这三个因素是很重要的。

一、双方个性相融

二、双方都互相敬重

三、双方都是负责任的人

换言之,外在的条件,荣华富贵与否,都不是幸福与否的指标。

夫妻缘结束了吗?

此外,在现世的夫妻相处中,夫妻吵架是很平常发生的,而在争吵之后,总是会有某方想要离婚,但是,对方可能不肯,若是此种情形,代表彼此的亏欠还没了,这场夫妻缘还没有结束。

若是夫妻相处的场合中,相处平淡,且互不留碍,这代表夫妻的恩债都还清了,因此双方的相处就像朋友,谁也不会留住谁。

在分手的场合中,最能看出夫妻缘是否结束。不管这个分手是死亡的分手,或是出远门,或是出家的分手,或是离婚的分手。如果你们的分手时,难分难舍,痛哭流涕,这代表这场夫妻恩惠还没还清,夫妻缘还没了。

如果分手时,含有怨恨不满或不甘心,这代表你们的“债”也还没还清,来世相逢还是会继续结为夫妻。

如果分手时,就像朋友,没有怨恨,也许是几分哀伤或难过,但还不至于要留人,这代表你们的夫妻恩债终于可以了结了。

夫妻是业障吗?

在佛教常说,结婚是业障,这主要是针对修行的解脱而言。在夫妻缘的过去因上,因为有着恩怨情仇没有了结,因此此生结为夫妻,而在恩怨情仇未打平之前,双方总是互相牵系着,互相留碍,而造成修行上的障碍。但是,如果你们希望赶快结束这场夫妻缘,这是双方的理性可以改善的,只要你们以理性思考,以利他为前提去决定事情,这种互相留碍是可以避免的。

此外,若是你们的夫妻缘尚未结束,而你想要修行的话,建议,你可以利用这种夫妻的相处去了解人性,这里面仍然有许多的智慧而你必须要知道的,而这些人性问题,在他处是很难学习到的。

男人与女人,也各有优缺点,而在夫妻场合中,也正是你学习对方优点的时刻,这也是他处很难学习到的。

男女的特色大不相同,譬如男女的欲求与价值观不同,喜好或心理的需求不同等等,都有待你在夫妻相处中去发觉它,若能如此观照的话,这也是修行了。

夫妻缘尽管是解脱的绊脚石,但是,若你能善于利用此场合探索人性,这对于你的智慧开发,何尝不是“垫脚石”

“花开见佛性”——莲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

“花开见佛性”——莲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 



莲花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也可以说莲花就是佛的象征。

走进佛教寺庙,随处可看到莲花形象。大雄宝殿中,佛祖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西方三圣的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也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状。寺庙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美好的莲花图案。

莲花代表圣洁、美好。在佛教故事中,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美丽清亮的大眼睛。悉达多太子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之一,便是池中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

佛教中,以莲为喻的词语数不胜数。佛座称为“莲座”或“莲台”;西方极乐世界,比作清净不染的莲花境界,故称“莲邦”;《阿弥陀经》描写西方极乐世界如是:“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莲花大如车轮。”故称佛国为“莲花国”;佛教庙宇称为“莲刹”。“刹”为梵语,即净土之意,以莲花为往生之所托,故称“莲刹”;念佛之人称结“莲胎”,比喻住在莲花之内,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称为“莲眼”,以青莲花比喻佛眼之好妙;胸中之八叶心莲花称为“莲宫”,即心中的莲花般的境界;释迦牟尼的手称为“莲花手”;僧尼受戒称“莲花戒”;僧尼之袈裟称“莲花衣,谓清净无杂之义;五智中的妙观察智称为”“莲花智”;称善于说法者为“舌上生莲”;谓苦行而得乐为 “归宅生莲”;佛经《妙法莲花经》简称《法华经》,都是以莲花为喻,象征教义的纯洁高雅;东晋东林寺慧远大师创立的我国最早的佛教结社称为“莲社”;佛教净土宗主张以修行来达到西方的莲花净土,故又称“莲宗”。
佛教为什么如此推崇莲花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佛教产生于印度,印度地方气候炎热。荷花盛开于夏,给人们带来凉爽和美的享受。在印度文学作品中,莲花都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大度的象征。如《莲花王子的故事》,便将道德高尚、善良、正直、奉行为王十法的好国花比作莲花。故事说莲花王子为了拯救百姓的饥荒,跳进恒河之中,变成一条大赤鱼,告诉百姓割他的肉吃,他的肉割了以后又生起来,这样坚持了十二年,他用自己的肉供养全国百姓,度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灾荒。《鹿母莲花夫人故事》说鹿母莲花夫人每走一步,脚后立即现出一朵美丽的莲花,她一胎生下五百个童男,个个都是俊美的大力士、保卫国家的英雄,因此鹿母莲花夫人成了能多生美男的象征。

二、是莲花的品格和特性与佛教教义相吻合。佛教是着重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能从苦海中摆脱出来,其解脱的途径是:苦海——修行——彼岸(净土)。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这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
佛教教义之一,是慈悲众生。修到很高层次的觉者(菩萨以上境界),会自然生出对众生的慈悲。慈悲,是指“无缘之慈,同体之悲”。慈心是希望、帮助他人得到快乐;悲行是希望、帮助他人拔除痛苦。对众生,不计善恶、不分人畜,都慈悲善待。对种种恶行,都容忍和宽宥,用慈悲心去帮助、感化作恶之人,使之向善,结出善果;还要身处污浊的尘世而不为其污染。用以表达这种美好思想情操的就是莲花。

莲生于污泥之中,犹如人生在浊尘的世界,会受到许多邪恶污秽的侵扰。佛教要求人们不要受世间邪恶污秽的侵扰和影响。像莲花一样“出污泥而不染”,开出洁美的鲜花,是最美好的象征。佛经常将莲性比佛性。《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户罗波罗蜜下》说:“比如莲花,出自污泥,色虽鲜好,出处不净。” 《从四十二章经》说:“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污染。”拯救世界的大梵天王也是坐在千叶金色妙宝莲花上出生。佛、菩萨也都端坐莲台上,或手执莲花,表达佛出自尘世而洁净不染的境界。

人要修到出自尘浊而不为污染的境界,不是易事,需要很高的觉悟和定力,这就需要不断修持去充实佛性,修去魔性。
莲花,也代表一种智慧的境界,即所谓“开悟”。《无量寿轨》说:“是菩萨作是思维,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觉悟莲花,清净世界不染烦恼。”《大藏经图像·白宝口抄》云:“论凡夫心如合莲花,圣人心似开莲花。问:‘何故众生心性譬莲花乎?’答:‘《秘藏记》云:莲花部吾自身中,有净菩提心清净之理,此理虽经六道四生界死泥中流转,而不染不垢,乃名莲花部。’《疏十二》云:‘观莲花不观余花耶?’此亦有意,如世莲花处污泥之中,生处虽说恶,而莲花体性清净,妙色无比,不为诸垢所染。凡夫变复如是,虽种种不尽三毒过患无量无边,亦此莲花三昧甚深,果实皆生其中,即是如来平等大慧之光也。”

佛教说“花开见佛性”。这花即指莲花,花开即指修者达到一定智慧的境界。比喻人有了莲的心境,就会显现佛性




佛教故事】清净庄严的清洁工

【佛教故事】清净庄严的清洁工 


凡夫只看到别人外在的污点,却看不到自己内心的垃圾。
  
  有一天,佛陀出去托钵时,看到一位贫妇,她是清扫街道的工人,身上很脏,穿的衣服又破烂。当她看到佛陀走过来,立即自惭形秽地躲到一处角落。
  
  佛陀便走到角落把她找出来,慈悲地问她:「妳为何要逃避我呢?有很多人一看到我,或听到我的名字就很欢喜,急于想亲近我。为何妳看到我,却跑得远远的呢?」
  
  贫妇回道:「佛陀,我敬仰您!但我是一个低贱的人,身上又这么脏,怕污秽了您的清净,所以才不敢接近您。」
  
  佛陀说:「在我的心目中,没有脏的人,也没有卑贱的人。妳回去沐浴更衣,再来听我说法吧!」
  
  贫妇非常高兴地跪下,向佛陀磕头说:「佛陀啊!我真的可以跟其它人一样去听您讲经吗?」
  
  佛陀说:「蠢动含灵,没有所谓的高下分别,妳尽管来吧!」
  
  在一旁的人,看到佛陀接近一个穿着褴褛的贫妇,很不以为然;觉得佛陀这么做,有辱身分。
  
  佛陀就说:「我说的清净并不是指形态,而是指心的清净。今天街道上能这么干净,是从何而来的呢?是因为有这些清扫工人啊!她的身上虽脏,但是她的心比你们清净。第一,她没有骄慢;其次,她无所求又有一分谦虚的心。」
  
  佛陀接着又说:「你们自以为是社会上有地位的长者,所以骄慢自负,对人起分别心。因此,你们的心地一点也不清净。」
  
  佛陀刚说完,对面走来一位容光焕发、穿着端庄的庄严妇人。佛陀问大家:「你们看看她是谁?」
  
  众人一看,原来她就是那位清扫街道的贫妇。佛陀因此说:「现在她与你们又有什么差别呢?」

修行人应如何对待痛苦 ?

【佛学问答】修行人应如何对待痛苦 


问:修行人应如何对待痛苦?
索达吉堪布答:许多人一提到“痛苦”,唯恐避之不及,却不知它也有功德的一面:痛苦能挫败你的优越感,打消你的傲气十足;能让你对其他受苦众生心生悲悯;能让你慢慢看清事情的真相,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故痛苦也并非一无是处,关键看你懂不懂从中提炼“养分”。
大乘佛教中,有一种方法,可以将痛苦转为道用。像藏地大德米拉日巴尊者,正是因为伯父、姑母的迫害,他才有了后来那么高的成就——由于他们强夺了他的一切财产,他为了报复才去学诛法,回来杀了很多人。造了如此罪业之后,他从内心深处生起极大后悔,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大的恶人。为了忏悔,他经历种种苦行,最后获得了无上的证悟,成为历史上了不起的大成就者。
所以,我们也没必要天天求平安、求快乐,而应当求把痛苦、不顺、逆境转为道用的方法。有了这个以后,你遭遇再大的磨难,也能将其转化为成功。
巴尔扎克也说过:“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回向的巨大力量能使众生从无间地狱解脱


 索达吉堪布 

回向给众生带来利益的事例,古往今来在高僧大德的传记中比比皆是,佛经中也不胜枚举。

佛陀在广严城的时候,那里的信众准备在第二天迎请佛陀,供养午斋。

当天晚上,有五百饿鬼来到佛陀面前请求:“明日供养您的善根,可不可以回向给我们?”

佛陀明知故问:“为什么要回向给你们呢?”

那些饿鬼回答:“我们是广严城这些人的父母,以吝啬之业而转生为饿鬼。”佛陀说:“你们明天前来就可以,不来的话,不行!”饿鬼们说:“我们长相这么丑陋,若被亲朋好友看到,实在不好意思。”佛陀说:“如果你们不来,我也没办法回向。”最后饿鬼们只好答应了。

 第二天回向时,五百饿鬼如约前来,广严城的人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佛陀告诉他们:“你们不要害怕,这些饿鬼是你们父母转生的,它们生前为了你而造恶业,如今变成这样的身相,是否能将善根回向给它们?”

 人们回答说:“既然如此,无论如何也要回向给它们。”佛陀回向后,那些饿鬼都转生到三十三天去了。

 所以,回向对众生真的有无量利益。一般来讲,中阴界的很多众生,没有机会行持善法,若看到自己的亲朋好友在人间行持善法,就希望他们能将善根回向自己。所以,我们如果听说人死了,尤其是自己比较熟悉的人,应该马上念《普贤行愿品》、观音心咒来回向,这样他们一定能受益。

 回向是可以实现的,它是有功德、有力量的。

《地藏本愿经》中有一个公案说,很久很久以前,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出世,像法时期有一婆罗门女,善根深厚,信仰佛教极为虔诚。但她有一个邪见较重的母亲,不但不信佛教,反而诽谤僧众、轻毁三宝。婆罗门女想尽一切办法劝母亲,但始终无法转变她的观念。

实后来母亲过世,婆罗门女很伤心,据母亲生前种种,推知她肯定堕入了恶趣。于是婆罗门女变卖家产,供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像,在佛像面前一直虔心祈祷。之后,感得佛陀在空中告诉她,要想知道母亲转生何处,回去诚心念佛号即可。

婆罗门女回去后,一天一夜不断持念佛号,以佛的加持和威力,她看到自己来到地狱,并目睹了各种苦难惨境。有一鬼王名为无毒,前来迎接她。她问这是什么地方,鬼王说:“这是铁围山。”“铁围山不是地狱吗?我怎么会来到这里?我母亲是不是转生到这里了?”鬼王告诉她:“你母亲本来在此受苦,但3天前已经生天了,因为她女儿为她设供修福,供养觉华定自在王如来……”

婆罗门女回到人间后,对因果更加深信不疑,立弘誓愿:“愿我尽未来劫,应有罪苦众生,广设方便,使令解脱!”佛陀告诉大众说,当时的婆罗门女,即当今的地藏菩萨;当时的无毒鬼王,即当今的财首菩萨。

通过这个公案可知,纵然转入无间地狱,为其超度回向,它们也能获得解脱。

如何学会“放下” ?

如何学会“放下” 


                                                          



  人生的一切烦恼,归根到底就是在生活中没有学会放下,使身心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因而生活也变得越来越累,越来越辛苦。“智者无为,愚人自缚”,人通常喜欢给自己的心灵套上枷锁,精神添加压力。所以说“放下”,不仅是一种解脱的心态,更是一种清醒的智慧。不管境遇如何,请放下昨日的辉煌,放下昔日的苦难,放下所有束缚你的包袱。放下了,你就会有顿悟之后的豁然开朗,重负顿释的轻松,云开雾散后的阳光灿烂。

  人往往拥有的越多,烦恼就越多。因为万事万物本来就随着因缘变化而变化,我们却试图牢牢把握让它不变,结果自然没有人能做得到。人生的道路上,很多人都有贪得无厌的心态,俗话说得好:“欲壑难填。”自古以来,人们都有着对金钱、美女、权利等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它犹如滔滔江水,在人们内心深处澎湃,因小失大的事情,使自己遗憾终身,正因为有这样喜贪的毛病,反而失去了太多,结果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只有学会放下,你才能够腾出手来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对于放下,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其实,放下是一种智慧的选择。处事时,该放就放,该断就断,不要因小失大。放下是一种随其自然的心态,人生总是在取舍之间,面对不同的选择,应该学会放下,学会满足,这是智者的心态,是成功的阶梯。人只有放下生活中不必要的东西,才能迈出洒脱的一步,活出自我的风采。

  忧虑来自内心,一切的烦恼都来源于自身。人生路上会遭遇到许多不幸,挫折,失败,打击,痛苦,孤独等,当你放下这一切时,心灵就会得到解脱,该放不放,必是大患。同时放下不等于放弃,只有懂得衡量事物间的利弊得失,不过于强求自己,不过于委屈自己。一味地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但会迷失自我,也会徒增烦恼。可见放下是为了更好地选择。

  我们不快乐的原因,就在于我们不知如何放下。我们常常会因为一些事而烦恼,带着烦恼去忙碌,必然会因为分心和消极情绪而影响我们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事实上,我们担忧的问题通常并不会像我们担忧的那样发生或带来不利影响。既然如此,又何必让这些困扰着自己呢?何不放下,全心地投入到生活与工作中,不为这些因素影响呢?

  佛教中所说的“放下”,不是说什么都不要,而是说究竟要什么,要多少,这才是最重要的。正如利奥?罗斯顿说过:“你的身躯很庞大,但是你的生命需要的仅仅是一颗心脏。多余的脂肪会压迫人的心脏,多余的财富会拖累人的心灵,多余的追逐、多余的幻想只会增加一个人生命的负担。”而人生苦短,必须学会放下,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快乐。

  在人生路途上,我们要放弃沉重的欲望,放下过度的需求,舍弃不必要的执着,还自己一片纯净的天空。修习佛道的人如果不能放下七情六欲,就无法修习到博大精深的境界。只有懂得放下自我,才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谛。佛教有一个故事,说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两手各拿了一大朵花前来献佛,佛陀大声地对婆罗门说:“放下!”婆罗门听从指教,将左手拿的那个花朵放下,佛陀又说:“放下!”婆罗门将右手的花朵也放下了,佛陀又说:“放下!”这个婆罗门无奈地回答:“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再放下了,为何还要我放下?”佛陀听了他的话说:“我的本意并不是让你放下手中的花朵,而是让你放下六根、六尘和六识。只有当你将这些都放下时,才能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

  “当断不断,反被其乱。”我们应该保留生命中最纯粹、最有价值的部分,放弃累赘,调整心态,这样才是最好的选择。在当今社会,想要找一个理想的职位并不容易,除了与整个客观环境有关外,也与许多求职者心态不稳有关,即好高骛远、自命清高,大事做不好,小事不愿做,满腹牢骚,虚度了许多好时光,人生短短数十年,转眼即逝,一旦选准了目标就要追求。但是,当目标不适合自己时,应果断豁达地放弃,懂得以理性来面对一切,这样才能够柳暗花明。懂得放下执着,才能获得新生力量,才会赢得更多的回报。放下是另一种方式的拥有,学会了放下,就是成全了自己的幸福。曾有人说:“世事愚人,追逐功名迷本性。云山忘我,抛开得失现天真。”



  其实禅宗里有很多公案,都是讲教人放下的例子:如禅宗二祖慧可,为断臂求法,请达摩祖师给他安心。达摩说:“把心拿来,我给你安。”这就是教他把心放下,所以慧可才开悟。另一个是当年六祖慧能受传五祖衣钵向南去后被慧明等弟子追赶,当慧明要抢回衣钵时,才醒悟到不是为衣钵而来,而是为法而来,这时六祖才出来为他开示说:“不思善,不思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意思是叫他抛弃人我,把善恶念头都放下,这样才能获得心灵的解脱。

  其实,人世纷繁,法事俗务,名利地位,私心欲念,声色犬马,该放下的就得放下,什么都抓在手里,其实是累赘。不少功成名就之人,或捐资济世,或甘于淡泊,既能入世,又能出世,勇于并舍得“放下”;他们在“放下”的同时,其实已获得了意外的幸福,这种幸福或许是无形的,却是隽永的,更高层次的。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是什么,就是人的欲望,贪,嗔,痴,如果能放下这些念头就能成就佛果。

  一般来说,心胸狭窄的人总是喜欢为难别人,他们不愿意帮助别人,也不宽容或原谅别人。有时乘人之危,抓住别人的把柄不放,洋洋自得。其实,将个人的恩怨放下,宽容别人,不难为别人是一种美德。但有些人并不注重这种美德。这种美德能够感化人,提升人们之间互助亲善关系,使社会形成一种宽厚、达观的向善风气,小人就不会产生,阴暗的东西就会少一些,当自己有了不幸的时候,也容易得到他人的帮助。

  人的一生,要历经千万门坎,打开的大门并不完全适合我们的躯体,有时甚至还有人为的障碍,我们会经常碰壁,或不得不伏地而行。因此,要学会低头,不逞匹夫之勇,胳膊拧不过大腿,该低头时就低头,巧妙地穿过人生荆棘,这既是人生进步的一种策略和智慧,也是人生立身处世中不可缺少的风度,同时,这也更是一种修养。

  现实生活是残酷的,很多人都会碰到不尽如人意的事情。有时候,你必须面对现实,学会低头示弱,说得俗点,也就是该低头时就要低头。要放下所谓的“面子”和“尊严”。低头是一种智慧和勇气。要知道,敢于碰硬,被视为有“骨气”。若一味地有“骨气”,到头来,不但会被拒之门外,而且还会被“门框”撞得头破血流,元气大伤,有些人会因此而一败涂地。正如我们去旅游时穿过山洞时该低头就低头,该弯腰就弯腰,低头更好走路,弯下腰来避免磕碰,走得过去又一胜境,这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境界。

  我们都是常人,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不管昨天你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已成为历史,不能成为最终的决定因素。因此,不要沉溺于过去,把过去的一切都放下,卸下心头的包袱,才能更好地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净慧长老: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净慧长老: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净慧长老 
                                                         


  下面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禅宗开悟的层次,古人把它叫作“三关”。最早提出三关的是北宋时期的黄龙慧南禅师,他是临济宗五家七派里边黄龙派的创始人。他还有一个同门的师弟,就是杨岐方会禅师,杨岐方会创立了杨岐派。关于三关的问题最早是由黄龙提出来的。据语录上记载,黄龙禅师提出三关后,当时经他勘问、能够真正参透这个三关、令他满意的学人几乎是没有。因此,他的三关话头便在丛林里慢慢地成为禅宗的用功基准。他所说的三关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就是,在与学人问答勘辩的过程中,他忽然向学人提出一个问题“人人尽有生缘处,哪个是上座生缘处?”这是第一关。第二句话就是“我手何似佛手?”我的手跟佛手怎么样?像不像佛的手。第三句话是“我脚何似驴脚?”我的脚和毛驴的脚相不相似?我们这些初学佛法的人听到这些话真是叫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天上一句、地下一句,一时佛,一时畜类。所以说,黄龙祖师门风高峻,学人莫知深浅。也因为这个原因,他的这一派只传了几代,就没有传下去。

  黄龙祖师的禅法是接引上上根机的人。关于这三句话,每一句话黄龙祖师都有一个颂,这里不全部讲,我只说说最后的一个总颂。从这个颂里边,我们可以多少能够揣摩出一点三关的意思来:

  生缘断处伸驴脚,驴脚伸时佛手开。
  报道五湖参学者,三关一一透将来。

  “生缘断处伸驴脚”,这当中包含有两关。“驴脚伸时佛手开”,这句话暗含着第三关。下面两句话是说,你要参禅,必须把这三关都弄透了才行,所以说“报道五湖参学者,三关一一透将来”。黄龙祖师的气概真是气吞山河,当时在他的门下能够真正契入三关的纳子很少。这是关于三关说法的最早来源。

  自黄龙禅师以后七八百年以来,关于三关之说有各种各样的讲法。有些禅师甚至说三关根本不存在,他们说,一悟永悟,一悟就悟彻底了,哪里还会有什么次第呢?有次第就不是禅,而是教。但是清朝的雍正皇帝却肯定有三关。雍正自诩是一个大彻大悟的皇帝,三百年来,禅门祖师大德还没有人怀疑过他,大家还是很佩服他的。他在位时以皇帝的身份,从见地上对禅门进行了一番比较大的整顿。他写了一本书,叫做《拣魔辨异录》,专门针对三峰法藏禅师一派之言论而辨之。他还有一本语录,叫《圆明居士语录》,他自称圆明居士。他还特地把历代禅师的语录做了一个选编,叫作《御选语录》,历代那么多禅师语录,入选的语录只有十二家,再加上历代禅师的公案或语要。

  他在这个语录的总序中讲到三关的问题。他把历代以来的关于三关的各种不同的见解一一加以总结、概括,他一再强调,在禅宗的修行过程中确实存在“三关”。在他看来,“前后际断,彻见本来”,就是初关。所谓“前后际断”,意思就是说,前一念和后一念之间会出现一个断层和空白,这中间没有任何念头。从修行用功的角度来讲,前后际中断的距离越长,你的功夫就越深,在这前后际断的中间,并不是说你什么都不知道,而是还有一片觉照的光明,只是不起心念而已。在这种前后际断的过程当中,你的无漏慧就有可能现前,有了无漏慧,你就能够明心见性。如果用功在前后际断境界出现时能打破无明壳子,见性了,这个境界就是初关。过了初关以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一切法法住法位,也就是说能够真正亲证缘起法,这就是重关。过了重关,然后便是途中即家舍,家舍即途中。意思是说途中与家舍已经没有了分别。如果说家舍是理,途中是事,那么,家舍即途中、途中即家舍就是即事即理,即理即事,事理不二,也就是寂照不二。照,就是智慧,寂,就是定。照即寂,寂即照,就是定慧不二。到这个阶段,就能任运自在。这就是透了末后牢关。这是雍正对三关的一个概括。



  近代有一位融熙法师,他是老和尚的大弟子,俗姓汤,名瑛,人称汤瑛居士。他60岁左右出家,年轻的时候他曾经出过家,后来又舍戒从事社会文化工作。这个人的文学修养很好,写得一笔好字,老和尚很器重他。在老和尚的法汇中,有多处提到汤瑛居士、融熙法师。他把《起信论》的体相用三大和禅宗的初关、重关、末后牢关相配合,他说,能够证得真如的体大,就是透了初关,破了本参;能够证得真如的相大,就是破了重关;能够证得真如的用大,就是破了末后牢关。他把体相用和禅宗的三关这样来配合,应该说是有他的心得体会的。

  近代还有一位参禅的居士,他用三句话来概括三关,他说,大死一回是初关,彻见本来是重关,洞明法相是末后牢关。应该说这些讲法都是有见地、有修行作基础的。但是有一位自称既通易、又通禅、并且在修行方面很有见地很有成就的居士——陈健民,这个人在海外是一位极有影响的居士,大陆也出版了他的著作,他的整套著作大概有二十几本,叫做《曲肱斋全集》。他认为,这些讲法都是在用教理来解释禅宗三关,这和禅宗三关的本来意思并不一定吻合。他自己提出一种看法,他说,禅宗用功不只是三关,应该说有四个层次。第一层境界就是得个入处;第二层境界就是知个出处;第三层境界是得个了处;第四层境界是知个用处。他概括为四个字:入、出、了、用。他说,修行必须有这四个层次。他通过把禅宗的1700则公案一一地按照这四个层次排队,对号入座,他发现,自古以来真正透了三关的禅师并不多。当然,陈先生所说的入、出、了、用这四个层次自有他的道理,但是,他有很多观点是从密宗的角度来讲的,与我们显教有所不同,他的有些观点学禅宗的人也不会完全赞同。

  介绍了这么多,三关的意思究竟如何去界定呢?在这里,我想根据修行的次第、证果的次第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显教中讲,修行分见道位、修道位、无学位。见道位者破本参,就是初关;修道位者就是重关;无学位者就是末后牢关。就小乘来说,初果是见道位,二果三果是修道位,四果是无学位。就大乘而言,初地菩萨是见道位,初地到七地是修道位,八地以上一直到金刚后心,是无学位。当然,如果用这样一个标准来衡量三关,那要透三关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古来的祖师又说,“大众熏修须胜进,十地顿超无难事”。所以也不要把它看成是一件绝对做不到的事情。既要看到它有难度,所以我们要精进勇猛地去修行,同时也要看到这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不要被这个高深的境界所吓倒。



印光大师:青少年为何要严戒色欲?

印光大师:青少年为何要严戒色印光大师?



人在少年时期,血气未定,一定要严戒色欲。
但古代圣贤并非只强调青少年时期要注意,在人生的整个阶段都要慎重色欲。
《礼记》说,古时平民百姓,不是到了五十岁还没有生儿子的话就不会娶妾。由此可知,古人一般不娶二房。又说,男子到三十岁方才娶妻。古人的不贪色,可想而知。又说,诸侯不娶自己境内的女子为妻。
古人不因贪美色而夺人之妻,这也可想而知。古时的帝王在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的日子都闭关修行,古人重视清心寡欲也可想而知。可是孔子,对这些一概不说,却特别提出:人在少年时期,血气未定,应当严格戒除色欲,可见他非常重视青少年的这个问题,也非常畏惧这个问题万一处理不好,对个人乃至民族的延续十分不利。因为少年时期,和草木刚开始生长萌芽以及虫类正在潜伏冬眠的状态一样。当草木刚萌芽时,就去折断幼苗,那是没有不干枯的;当虫类在冬眠期间,去挖掘它 蛰伏的洞穴,虫类没有不死亡的。圣人提醒少年之人,要他们竭力控制色欲的念头,目的是让他们知道利害关系而能够自我珍惜,从而保护正在发育成长的稚嫩身体。若少年时期,能够对色欲一关,把 得固,截得断,则成年之后,由于精神没有受到亏损,则能浩气充塞天地,能精神饱满地经国治世,建功立业,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伟大事业。这些高尚的道德,广博 的学问,都是仰仗于少年之时严戒色欲打好的基础呀!退一步说,即使不能有多大作为,也必定会尽享自然寿命,不会半途夭折。青少年们,要好好思考这个问题啊!
色欲一事,乃举世人之通病不特中下之人,被色所迷。即上根之人,若不战兢自持,干惕在念,则亦难免不被所迷。试观古今来多少出格豪杰,固足为圣为贤。祗由打 不破此关,反为下愚不肖。兼复永堕恶道者,盖难胜数。楞严经云,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

学道之人,本为出离生死。苟不痛除此病,则生死断难出离,即念佛门,虽则带业往生。然若淫习固结,则便与佛隔,难于感应道交矣。欲绝此祸,莫如见一切女人, 皆作亲想,怨想,不净想。亲想者。见老者作母想,长者作姊想,少者作妹想,幼者作女想,欲心纵盛,断不敢于母姊妹女边起不正念。
视一切女人,总是吾之母姊妹女。则理制于欲,欲无由发矣。怨想者,凡见美女,便起爱心。由此爱心(“以贪爱故,广造诸业”),便堕恶道。长劫受苦,不能出 离。如是则所谓美丽娇媚者,比劫贼虎狼、毒蛇恶蝎,砒霜鸩毒,烈百千倍。于此极大怨家,尚犹恋恋著念,岂非迷中倍人。不净者,美貌动人,只外面一层薄皮 耳。若揭去此皮,则不忍见矣。骨肉脓血,屎尿毛发,淋漓狼藉,了无一物可令人爱。
但以薄皮所蒙。则妄生爱恋。华瓶盛粪,人不把玩。今此美人之薄皮,不异华瓶。皮内所容,比粪更秽。何得爱其外皮,而忘其里之种种秽物,漫起妄想乎哉。苟不战兢干惕,痛除此习。则唯见其姿质美丽,致爱箭入骨,不能自拔。平素如此,致其没后不入女腹,不可得也。入人女腹犹可。入畜女腹,则将奈何。试一思及,心神 惊怖。然欲于见境不染心,须于未见境时,常作上三种想,则见境自可不随境转。否则纵不见境,意地仍复缠绵,终被淫欲习气所缚。固宜认真涤除恶业习气,方可有自由分(清净解脱)。

要修无相的功德

要修无相的功德 

 宣化上人
把妄心停下来,现出真心来修道,就有无量功德。
在禅堂里是选佛的地方,是种功德福田的地方,所谓:
 
若人静坐一须臾,
胜造恒沙七宝塔。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在外边所造的塔寺,是有形有相的功德。
  
在《金刚经》上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若能静坐片刻的时间,就有永不磨灭的功德。有人说:“那外边的功德我不做了,我来修内边的功德。”这种思想也是不对的。我们两种都要做,既要修功,又要修德,到功德圆满的时候,福慧具足,就是两足尊了。
 
当知外边所造的寺庙,经过长时间,都会变坏;所建的塔,经过劫火,也会被烧空的。唯独静坐能把自性中的佛法僧三宝修行成功,这是无漏的功德,不怕风雨,不怕劫火,永远存在,所以无相功德胜于有相功德千万倍。
  
在禅堂里,把妄心停下来,现出真心来修道,就有无量功德,否则就无功德。所以才说:“你能静坐片刻的时间,就胜过造恒河沙数那样多的七宝塔,比那功德还要大。”
 
各位来参加打禅七,都是有善根,才遇到这种因缘,共同来参禅。现在要把心清净下来,不可心猿意马,时刻不安静,总想向外跑。那就与道不相应,浪费了七天的光阴,一无所得,辜负当初的发心。要设法控制妄念,令心静下来,所谓:
 
心清水现月,
意定天无云。
   
因为这种原因,我们明年(一九八二年)准备举行十个禅七,静坐七十天。今时今日,在全世界可以说找不到
连续打十个禅七的道场了。

万佛圣城要将末法改变为正法,所以我们拼命修行,用功办道。如果有人想实实在在修行,只有到万佛圣城来,才有机会真正修行。在外边修行,不过在皮毛上打转,敷衍了事。名义上说是打禅七,实际上时间有所不同。万佛圣城打禅七,从早上二点半钟开始行香,到夜里十二点才休息,中间只有一小时的养息香,这是我们打禅七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