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什么是一佛乘?
净界法师

什么是一佛乘?
净界法师
好,这个地方做总结以后,我们看最后一个,结归一佛乘。
我们前面讲到了五乘的差别法门,摄受了五种根机,现在佛陀讲完五乘,本来是圆满了,为什么要加一佛乘呢?
首先我们解释什么叫做一佛乘?
这个一,它不是一个名词,它是一个动词,也就是说它不是一个数目,它所表达的是一种道理,是一种融会贯通的意思。
当我们没有读到《法华经》,不知道什么叫一佛乘操作的时候,我们会认为这五个法门是各自独立的,人乘就不是天乘,天乘就不是声闻,乃至于缘觉就不是菩萨,我们会认为这五个法门,是各自独立的。
但是事实上,佛陀讲完这个五乘法门以后,佛陀到晚年讲《法华经》的时候,他最后一个收尾,他说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这五个法门,什么叫做融会贯通呢?
这有两层意思:
第一个,这五个法门,次第分明,每一个法门真的是有它的次第,它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它是由上而下,它是次第分明的。
第二个,它前后是贯通的,它不是你想像的完全没有关系的,它的确是可以把它贯穿起来。
所以从一个前后次第分明,跟前后的贯通,我们就知道这个一,就像是一个绳子,把前面五颗大小不同的念珠,把它贯穿起来。菩萨也需要修人天乘,菩萨也需要修四谛、十二因缘,只要适合你的,对你就是妙法。
你只要能够掌握那个念珠那条线,这五个法门,的确是可以融会贯通的,它不是一个次第那么鲜明的,那么对立的。
怎么样把这个五个法门,能够巧妙的运用,融会贯通到你的内心世界呢?这个就是我们今天要说明的,就是一佛乘的思想。
怎么样来善巧,巧妙维护一心,怎么去取舍我们要的东西,然后把这五个法门,透过一条线,把它从头到尾贯穿起来,这个就是这一科的主题。
好,我们把它念一遍:
如来应世,化导众生,为应众生差别之根机,而开示五乘之解脱法门,此中有通有别,言别者,谓五乘法门各有其差别的教、理、行、果。言通者,谓五乘法门,一一皆是趣入佛道之方便。此即《法华经》所谓为实施权、开权显实之理,其中要义,略述如下:
好的,我们看看佛陀出世,当然目的是说法,佛陀说哪些法呢?说了五乘的法门,其它没有说了,佛陀讲的这些所有一百多部的大藏经,其实就在讲什么呢?就在讲五乘的解脱法门。
但是这个五乘的法门呢,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观察:
第一个是它的差别相。从五乘的修学过程来说,它的确有它的独立性,它有所依止的教理,有依止的修行的过程,跟它最后所达到的结果,这个是从过程来说,五乘的确各有各的特色。但是从它的目标来说,一一皆是趣入佛道的方便。
所以五乘简单的说只有一句话,用目标来引导过程,你的目标是成佛,你就算你布施持戒,乃至于你去扫地,看起来是如此微弱的善业,它也变成成佛的资粮。你的心地法门的操作,你的安住力引导力只要正确,你不管用什么方法来调伏你自己,统统成佛。
所以目标是会引导你的过程的,这就是《法华经》所说的,为实施权跟开权显实两个道理。你把这个为实施权,实跟权这两个关键弄清楚了,你就知道什么是一佛乘。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为实施权,实是一种真实的功德,从佛法的角度,就是你最后最终的目标,当然这个目标就是成佛;那权,就是这个过程,你用什么方法来调伏自己,来引导自己这个就是权了。
那么实跟权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净界法师 佛法修学概要 249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2019年8月1日 星期四
一佛乘之为实施权
一佛乘之为实施权
净界法师

一佛乘之为实施权
净界法师
我们先看看佛陀是用什么方式,来为实施权,为了真实而施设权法,我们看这一段《法华经》的开示:
《法华经》云:过去无数劫,无量灭度佛,百千万亿种,其数不可量。如是诸世尊,种种缘譬喻,无数方便力,演说诸法相,是诸世尊等,皆说一乘法,化无量众生,令入于佛道。又诸大圣主,知一切世间,天人群生类,深心之所欲,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
好的,我们来看看什么叫为实施权,先看看佛陀当初是怎么个做法。释迦牟尼佛在为实施权之前,他引用过去佛,就是说,不是我现在这样做,其实过去就是这样做了。说在过去无数劫当中,不是只有我释迦牟尼佛来到世间,曾经有无量无边的佛,来到世间说法,乃至于灭度。
那么这么多的百千万亿中的佛,其实数目是不可称量的,这些佛到底做了些什么事呢?他们以种种的因缘譬喻,种种的方便力来演说种种的法相。比方说佛陀讲,知道这个人容易造罪业,佛陀安立了三皈、五戒的法相,这个人喜欢贪恋娑婆世界的感情,佛陀说了四谛、十二因缘,苦集灭道的法相,佛陀安立了很多很多的相状,来调伏我们、引导我们。
这个相状是什么目的呢?我们看最后这句话很重要了,看一百页,佛陀在整个讲经的过程当中,创造了五戒的相状,四谛、十二因缘的相状,乃至于六度的相状,那么这个相状到底为了什么呢?皆说一乘法,化无量众生,令入于佛道。其实佛陀的目的是要我们能够融会贯通而趋向于佛道,这个很重要喔。
在经典上说,佛陀自己成佛了,他自己成佛了来到世间,如果他给众生的,只是一个人天的果报,只是一个二乘的涅槃,那么佛陀则堕入悭贪,说你成佛了,结果你送给众生的只有人天的快乐只有二乘的涅槃,那你这个佛陀的心不平等,则诸佛堕入悭贪,这就是佛教跟基督教不一样的地方。
基督教没有人敢说,他以后有一天变成上帝,不敢这样讲,但是从佛陀的内心世界,从佛的内心世界,他来到世间,他是希望能够让一切众生成佛的,这个是很重要。就是说我们先不讲佛陀说了什么,我们先知道佛陀来到人世间,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的内心世界是怎么想的?他只有一个想法,怎么样让一切有情成佛。
所以佛陀没有悭贪,佛陀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给众生,佛陀的内心本来是这样想的,但是佛陀既然这样想,就直接讲大乘法就好了,为什么您要讲三皈、五戒、四谛、十二因缘,这些方便法门是怎么来的呢?
既然您要我们成佛,那您就应该只讲大乘法,但是为什么会开出这些方便法门呢?这个地方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佛陀虽然是想要从契理的角度,他希望一切众生成佛,但是从现实面来看,一切世间天人这些众生,他内心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深心之所欲,他各有各的希望,不是每一个人都想成佛,这问题在这里。
佛陀只能够期望大家成佛,但是佛陀不能强迫众生成佛。你根本没有做佛的根机,你根本没有做佛的准备,那是不是这些人,就应该放弃了呢?你放弃了他去学外道更惨。所以佛陀怎么办呢?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佛陀只好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就开方便门先进来再说。
先以欲钩牵,先满足你的希望,你跟他讲到净土去,他心不甘情不愿,他说我的人世间还没有享受够,那没事,你先保住人天,慢慢慢慢的,你在人生中受到痛苦了、你知道怕了你再来往生。所以佛教的多元化就是说,它有一个原则性的目标,但是它在目标当中,它也施设很多的阶梯让你来过渡,这就是为什么佛法有契理性跟契机性。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佛陀必须以不同的,异就是不同的方便,来帮助我们成佛,这样讲就是为实施权,实就是佛陀内心的本意,权就是众生的根机是这样子的,佛陀必须要面对现实。所以佛陀只好在一佛乘,开出了五乘,这个五乘它的缘起论就有不同。
所以你有时候会觉得佛陀的话,没有一次把它讲圆满,不是佛陀不讲圆满,因为他的根机就是这种根机。比方说佛陀对人天乘的根机,佛陀告诉你,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业感缘起。你问佛陀说人生的真理是什么?业力,这就是真理。你把断恶修善做好了,你就是佛弟子了,因为你的根机是这么回事,讲太高了你又排斥。
所以业感缘起,佛陀在讲人天乘法的时候,他结果不谈空性更不谈真如,反正你就知道你从什么地方来?你从业力而来;你将往哪里而去呢?你就往业力而去,你如果善业强就往善业而去,如果罪业重就往罪业而去。
所以你人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经常的注意你的业力就够了。人天乘,有一种人他的水平更高了,他知道人世间快乐中夹杂痛苦,饶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他对人生的体悟更深了,佛陀就讲空性,无常无我,无常故苦,苦即无我。
所以佛陀在二乘法当中,处处消归空性,他不谈假观,也不讲功德庄严。他说你这个人,只要把生死轮回处理掉,你就是第一阿罗汉,第一波罗蜜了。佛陀在二乘经典里面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赞叹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偏空涅槃的殊胜,二乘人起大欢喜开始修学,成就阿罗汉果达到他的目的,这个是第二种人,追求解脱道的。
佛陀对一乘已经善根准备好的人,讲大乘法门。说,弟子们,你一开始就要把目标设定好,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佛陀讲真如法性,告诉你,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你本来就有佛性,你本来就有权利把它开发出来,你流转生死是不应该的,是冤枉的。
所以因地当中就安住空性,调伏爱取,导归净土最后圆成佛道,这种人根机够,佛陀讲出他内心的实话出来。
所以你会觉得经典里面处处矛盾,其实没有矛盾,因为佛陀应众生的机而说法。所以这个佛陀说法,你要看他两个角度:第一个随智说,一个随情说。
佛陀讲的话是从他自己理智的智慧讲出来的,佛陀先不考虑众生的根机,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这是佛陀随智说,这个是真实法。佛陀有时候随情说,把众生的根机的因缘考虑进来的时候,佛陀说,没关系了,你五戒持好就不错了,随情说。这就是佛教为什么那么多经典,就在这里,因为要随情说。
那如果从理智来说,佛陀只要一两本经,《法华经》《楞严经》够了,这两本经够了,多一点再多一个净土,导归净土。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佛陀有些话是他真实的本意,有些话是不得已讲出来的。现在你要把它挑出来,哪一句话是佛陀的本意,哪些的话是不得已的、考虑众生的因缘的。
所以佛陀只好把自己真实的意义,掩盖起来,然后为实施权,那么这是第一个情况,这个是先讲讲古代的佛是怎么做的,那这样做的理由就是,因为众生他本来就有很多希望,各有各的深心之所欲,所以只好先顺从众生的根机,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等到因缘成熟以后,佛陀要做第二件事情,尤其是一个佛陀即将灭度的时候,他一定要讲《法华经》,他一个佛陀不讲《法华经》,他没有做出这样的交代,我们就不知道佛陀讲这么多话,到底他前后的关系是什么?
在《法华经》上说,有些法佛陀是不说的,比方说这个来到这个世间,都是大乘种性,他就不讲二乘种性了,二乘法他就不说了。有些众生他没有人天种性的,他人天法就不说了。但是十方诸佛一定要讲《法华经》,因为他没有做出《法华经》的交代,我们就不知道佛陀您讲这么多法,到底它有什么关系?它怎么贯穿?你要用目标,用你的心力来带动法力,你的心是趋向于佛道,你修一切法都是趋向佛道。
——净界法师 佛法修学概要 250
净界法师

一佛乘之为实施权
净界法师
我们先看看佛陀是用什么方式,来为实施权,为了真实而施设权法,我们看这一段《法华经》的开示:
《法华经》云:过去无数劫,无量灭度佛,百千万亿种,其数不可量。如是诸世尊,种种缘譬喻,无数方便力,演说诸法相,是诸世尊等,皆说一乘法,化无量众生,令入于佛道。又诸大圣主,知一切世间,天人群生类,深心之所欲,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
好的,我们来看看什么叫为实施权,先看看佛陀当初是怎么个做法。释迦牟尼佛在为实施权之前,他引用过去佛,就是说,不是我现在这样做,其实过去就是这样做了。说在过去无数劫当中,不是只有我释迦牟尼佛来到世间,曾经有无量无边的佛,来到世间说法,乃至于灭度。
那么这么多的百千万亿中的佛,其实数目是不可称量的,这些佛到底做了些什么事呢?他们以种种的因缘譬喻,种种的方便力来演说种种的法相。比方说佛陀讲,知道这个人容易造罪业,佛陀安立了三皈、五戒的法相,这个人喜欢贪恋娑婆世界的感情,佛陀说了四谛、十二因缘,苦集灭道的法相,佛陀安立了很多很多的相状,来调伏我们、引导我们。
这个相状是什么目的呢?我们看最后这句话很重要了,看一百页,佛陀在整个讲经的过程当中,创造了五戒的相状,四谛、十二因缘的相状,乃至于六度的相状,那么这个相状到底为了什么呢?皆说一乘法,化无量众生,令入于佛道。其实佛陀的目的是要我们能够融会贯通而趋向于佛道,这个很重要喔。
在经典上说,佛陀自己成佛了,他自己成佛了来到世间,如果他给众生的,只是一个人天的果报,只是一个二乘的涅槃,那么佛陀则堕入悭贪,说你成佛了,结果你送给众生的只有人天的快乐只有二乘的涅槃,那你这个佛陀的心不平等,则诸佛堕入悭贪,这就是佛教跟基督教不一样的地方。
基督教没有人敢说,他以后有一天变成上帝,不敢这样讲,但是从佛陀的内心世界,从佛的内心世界,他来到世间,他是希望能够让一切众生成佛的,这个是很重要。就是说我们先不讲佛陀说了什么,我们先知道佛陀来到人世间,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的内心世界是怎么想的?他只有一个想法,怎么样让一切有情成佛。
所以佛陀没有悭贪,佛陀要把自己最好的东西给众生,佛陀的内心本来是这样想的,但是佛陀既然这样想,就直接讲大乘法就好了,为什么您要讲三皈、五戒、四谛、十二因缘,这些方便法门是怎么来的呢?
既然您要我们成佛,那您就应该只讲大乘法,但是为什么会开出这些方便法门呢?这个地方有一个很重要的理由,佛陀虽然是想要从契理的角度,他希望一切众生成佛,但是从现实面来看,一切世间天人这些众生,他内心有一个严重的问题,深心之所欲,他各有各的希望,不是每一个人都想成佛,这问题在这里。
佛陀只能够期望大家成佛,但是佛陀不能强迫众生成佛。你根本没有做佛的根机,你根本没有做佛的准备,那是不是这些人,就应该放弃了呢?你放弃了他去学外道更惨。所以佛陀怎么办呢?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佛陀只好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就开方便门先进来再说。
先以欲钩牵,先满足你的希望,你跟他讲到净土去,他心不甘情不愿,他说我的人世间还没有享受够,那没事,你先保住人天,慢慢慢慢的,你在人生中受到痛苦了、你知道怕了你再来往生。所以佛教的多元化就是说,它有一个原则性的目标,但是它在目标当中,它也施设很多的阶梯让你来过渡,这就是为什么佛法有契理性跟契机性。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说,佛陀必须以不同的,异就是不同的方便,来帮助我们成佛,这样讲就是为实施权,实就是佛陀内心的本意,权就是众生的根机是这样子的,佛陀必须要面对现实。所以佛陀只好在一佛乘,开出了五乘,这个五乘它的缘起论就有不同。
所以你有时候会觉得佛陀的话,没有一次把它讲圆满,不是佛陀不讲圆满,因为他的根机就是这种根机。比方说佛陀对人天乘的根机,佛陀告诉你,万般皆是业,半点不由人,业感缘起。你问佛陀说人生的真理是什么?业力,这就是真理。你把断恶修善做好了,你就是佛弟子了,因为你的根机是这么回事,讲太高了你又排斥。
所以业感缘起,佛陀在讲人天乘法的时候,他结果不谈空性更不谈真如,反正你就知道你从什么地方来?你从业力而来;你将往哪里而去呢?你就往业力而去,你如果善业强就往善业而去,如果罪业重就往罪业而去。
所以你人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经常的注意你的业力就够了。人天乘,有一种人他的水平更高了,他知道人世间快乐中夹杂痛苦,饶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他对人生的体悟更深了,佛陀就讲空性,无常无我,无常故苦,苦即无我。
所以佛陀在二乘法当中,处处消归空性,他不谈假观,也不讲功德庄严。他说你这个人,只要把生死轮回处理掉,你就是第一阿罗汉,第一波罗蜜了。佛陀在二乘经典里面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赞叹苦空无常无我,赞叹偏空涅槃的殊胜,二乘人起大欢喜开始修学,成就阿罗汉果达到他的目的,这个是第二种人,追求解脱道的。
佛陀对一乘已经善根准备好的人,讲大乘法门。说,弟子们,你一开始就要把目标设定好,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佛陀讲真如法性,告诉你,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成之佛,其体无别;你本来就有佛性,你本来就有权利把它开发出来,你流转生死是不应该的,是冤枉的。
所以因地当中就安住空性,调伏爱取,导归净土最后圆成佛道,这种人根机够,佛陀讲出他内心的实话出来。
所以你会觉得经典里面处处矛盾,其实没有矛盾,因为佛陀应众生的机而说法。所以这个佛陀说法,你要看他两个角度:第一个随智说,一个随情说。
佛陀讲的话是从他自己理智的智慧讲出来的,佛陀先不考虑众生的根机,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这是佛陀随智说,这个是真实法。佛陀有时候随情说,把众生的根机的因缘考虑进来的时候,佛陀说,没关系了,你五戒持好就不错了,随情说。这就是佛教为什么那么多经典,就在这里,因为要随情说。
那如果从理智来说,佛陀只要一两本经,《法华经》《楞严经》够了,这两本经够了,多一点再多一个净土,导归净土。所以我们可以知道,佛陀有些话是他真实的本意,有些话是不得已讲出来的。现在你要把它挑出来,哪一句话是佛陀的本意,哪些的话是不得已的、考虑众生的因缘的。
所以佛陀只好把自己真实的意义,掩盖起来,然后为实施权,那么这是第一个情况,这个是先讲讲古代的佛是怎么做的,那这样做的理由就是,因为众生他本来就有很多希望,各有各的深心之所欲,所以只好先顺从众生的根机,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等到因缘成熟以后,佛陀要做第二件事情,尤其是一个佛陀即将灭度的时候,他一定要讲《法华经》,他一个佛陀不讲《法华经》,他没有做出这样的交代,我们就不知道佛陀讲这么多话,到底他前后的关系是什么?
在《法华经》上说,有些法佛陀是不说的,比方说这个来到这个世间,都是大乘种性,他就不讲二乘种性了,二乘法他就不说了。有些众生他没有人天种性的,他人天法就不说了。但是十方诸佛一定要讲《法华经》,因为他没有做出《法华经》的交代,我们就不知道佛陀您讲这么多法,到底它有什么关系?它怎么贯穿?你要用目标,用你的心力来带动法力,你的心是趋向于佛道,你修一切法都是趋向佛道。
——净界法师 佛法修学概要 250
为何你总被诸事缠身?发人深省!
为何你总被诸事缠身?发人深省!
秋阳创巴仁波切

根据传统,减少多余之事归根结底是要减少无意义的闲谈、保姆心态和娱乐心态。你让自己投入各种各样的计划和活动。你让自己与世界亲密无间,这样你就不必持守戒律,也不必专注于正念了。你从A跳到B,再跳到Z,你说开始就开始,翻过不想要的页面,想要的也总是在那里。你不喜欢茶,就喝咖啡,你不喜欢咖啡,就转而喝可乐。假如你不喜欢可乐,还可以喝苏格兰威士忌或龙舌兰。
你总是让自己沉浸在无休止的忙碌之中。有时候你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只是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应该去做点什么,但你却无法着手做任何事:「...我想要钱还是想买新衣服?我需要什么?」 你感觉自己需要些什么……需要陪伴吗?……没人知道你需要什么。
这就好像去书店,你不知道自己该读杂志还是小说,还是该买那本——你们叫什么?——花花公子或者另外一本——叫什么名字来的?你让自己忙于各种事情。通常人们可以做的事无穷无尽,一生就这样被填满了,人们在这方面的问题很严重。
事实上,就在这间屋子里你坐着的地方,当下的你就是这样。你会开始选择去看你想看的颜色:看白色还是看黑色,看紫色还是看绿色,或者是看花色。你总是在做选择。同时你在各种幻想中徘徊:你的未来,想吃的食物,亲朋好友身上的怪癖,各种新鲜有趣的事,比如性、烹饪美食或者买衣服。你什么都想,你所想的内容无穷无尽。
和境况亲密无间时,你会被诸事缠身。根据小乘的原则,你必须减少你所做的事。当你和世界太过亲密、太过熟悉时,事情就变得没完没了。你会在掌握一切之后想方设法去和你闻所未闻、从未想过的事情更加亲密地接触。
你会通过阅读了解各式各样的事物,你会去问朋友;你获取新事物的方式无有限量,但最终这会让你想要自行了断。
最后,你终于拥有一切——如果你十分擅长和世界亲密无间地相处——你就会搜集到大量收藏品,这会让你抓狂。你会走向自取灭亡的境地,因为这一切实在太多了:你不可能把所有的事做完,而你甚至无法好好去做任何一件事。这就是物质主义的根本问题。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秋阳创巴仁波切

根据传统,减少多余之事归根结底是要减少无意义的闲谈、保姆心态和娱乐心态。你让自己投入各种各样的计划和活动。你让自己与世界亲密无间,这样你就不必持守戒律,也不必专注于正念了。你从A跳到B,再跳到Z,你说开始就开始,翻过不想要的页面,想要的也总是在那里。你不喜欢茶,就喝咖啡,你不喜欢咖啡,就转而喝可乐。假如你不喜欢可乐,还可以喝苏格兰威士忌或龙舌兰。
你总是让自己沉浸在无休止的忙碌之中。有时候你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你只是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应该去做点什么,但你却无法着手做任何事:「...我想要钱还是想买新衣服?我需要什么?」 你感觉自己需要些什么……需要陪伴吗?……没人知道你需要什么。
这就好像去书店,你不知道自己该读杂志还是小说,还是该买那本——你们叫什么?——花花公子或者另外一本——叫什么名字来的?你让自己忙于各种事情。通常人们可以做的事无穷无尽,一生就这样被填满了,人们在这方面的问题很严重。
事实上,就在这间屋子里你坐着的地方,当下的你就是这样。你会开始选择去看你想看的颜色:看白色还是看黑色,看紫色还是看绿色,或者是看花色。你总是在做选择。同时你在各种幻想中徘徊:你的未来,想吃的食物,亲朋好友身上的怪癖,各种新鲜有趣的事,比如性、烹饪美食或者买衣服。你什么都想,你所想的内容无穷无尽。
和境况亲密无间时,你会被诸事缠身。根据小乘的原则,你必须减少你所做的事。当你和世界太过亲密、太过熟悉时,事情就变得没完没了。你会在掌握一切之后想方设法去和你闻所未闻、从未想过的事情更加亲密地接触。
你会通过阅读了解各式各样的事物,你会去问朋友;你获取新事物的方式无有限量,但最终这会让你想要自行了断。
最后,你终于拥有一切——如果你十分擅长和世界亲密无间地相处——你就会搜集到大量收藏品,这会让你抓狂。你会走向自取灭亡的境地,因为这一切实在太多了:你不可能把所有的事做完,而你甚至无法好好去做任何一件事。这就是物质主义的根本问题。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教你认清“妄念”本身的规律
教你认清“妄念”本身的规律
普巴扎西仁波切

现前很多人都在修行禅定,但是大多数人在行持禅定之时把剖析调伏妄念、粗直视调伏妄念、细直视调伏妄念和安住调伏妄念等调伏妄念的次第道完全搁置一旁。当你如是修行的时候,就说明你对何谓妄念之规律,如何调伏妄念还不是很了解。
很多人认为,当妄念生起时,知道顺着他而漂泊是轮回之因,因此便生起第二念不跟随着妄念而行走,而后继续把心自然安住,此时妄念也消失了,这就叫解脱。这叫解脱吗?这可不叫解脱而是妄念之规律。因为不需要你亲自去观察妄念,这个妄念也会自动消失。
比如我们吃中饭的时候,就不会想到要吃早餐了,因为临近中午,吃早餐的念头已经消失,变为要吃午饭了。又比如说,你一边喝水,同时又要吃一个水果,当你喝水的时候想的是喝水,而第二念想到水果的时候,前面喝水的念就消失了。难道是后面想吃水果的念消尽前面喝水的念吗?当然不是。这是妄念本身之规律。我们总不能说因为生起贪心后紧接着又生起了嗔恨心,因此是嗔恨心的力量消尽了贪心?当然不能这么说,因为这本身就是妄念之规律。
所谓妄念本身的规律,就是我们生起一个妄念,在第二个妄念生起来时,前面一个妄念就会消失,而后又会生起下一个妄念,后念生起,前念又将消尽,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妄念的规律。
当过去的妄念消失,未来妄念没有产生之间,中途还会有一个空隙,有人就认为,延长这个空隙的时间,就是出世间实相。但没有修过禅定的人,他也可以感受到这么一个阶段,如果树立这样的状态为禅定的话,那我们往昔在没有进入禅定之前,不就已经在一刹那之中证悟到出世间禅定了吗?既然都证悟了,现前还有什么必要继续修行出世间禅定呢?所以,这样的状态可不是禅定,他只不过是时间长短不等的无念状态而已。因此我们以后修学禅定之上一定要细致一点。
当然,在我们现前修学过程中,有相定和无相定本身就是一种寂止,这种寂止我们也并没有排斥他是一种过失,因为他是行持更高见解的阶梯,但我们也不能把他作为我们修行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因为他还不是实相之见解。
所以我们在修行禅定的过程中必须得细致一些,因为修学禅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我们不懂得这些理趣,就会对我们禅定见解的增长造成极大的障碍。
普巴扎西仁波切

现前很多人都在修行禅定,但是大多数人在行持禅定之时把剖析调伏妄念、粗直视调伏妄念、细直视调伏妄念和安住调伏妄念等调伏妄念的次第道完全搁置一旁。当你如是修行的时候,就说明你对何谓妄念之规律,如何调伏妄念还不是很了解。
很多人认为,当妄念生起时,知道顺着他而漂泊是轮回之因,因此便生起第二念不跟随着妄念而行走,而后继续把心自然安住,此时妄念也消失了,这就叫解脱。这叫解脱吗?这可不叫解脱而是妄念之规律。因为不需要你亲自去观察妄念,这个妄念也会自动消失。
比如我们吃中饭的时候,就不会想到要吃早餐了,因为临近中午,吃早餐的念头已经消失,变为要吃午饭了。又比如说,你一边喝水,同时又要吃一个水果,当你喝水的时候想的是喝水,而第二念想到水果的时候,前面喝水的念就消失了。难道是后面想吃水果的念消尽前面喝水的念吗?当然不是。这是妄念本身之规律。我们总不能说因为生起贪心后紧接着又生起了嗔恨心,因此是嗔恨心的力量消尽了贪心?当然不能这么说,因为这本身就是妄念之规律。
所谓妄念本身的规律,就是我们生起一个妄念,在第二个妄念生起来时,前面一个妄念就会消失,而后又会生起下一个妄念,后念生起,前念又将消尽,如此循环往复,这就是妄念的规律。
当过去的妄念消失,未来妄念没有产生之间,中途还会有一个空隙,有人就认为,延长这个空隙的时间,就是出世间实相。但没有修过禅定的人,他也可以感受到这么一个阶段,如果树立这样的状态为禅定的话,那我们往昔在没有进入禅定之前,不就已经在一刹那之中证悟到出世间禅定了吗?既然都证悟了,现前还有什么必要继续修行出世间禅定呢?所以,这样的状态可不是禅定,他只不过是时间长短不等的无念状态而已。因此我们以后修学禅定之上一定要细致一点。
当然,在我们现前修学过程中,有相定和无相定本身就是一种寂止,这种寂止我们也并没有排斥他是一种过失,因为他是行持更高见解的阶梯,但我们也不能把他作为我们修行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因为他还不是实相之见解。
所以我们在修行禅定的过程中必须得细致一些,因为修学禅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我们不懂得这些理趣,就会对我们禅定见解的增长造成极大的障碍。
关于“广游”的忠告:踏破鞋子,不如坐破垫子!
关于“广游”的忠告:踏破鞋子,不如坐破垫子!
索达吉堪布

“踏破鞋子不如坐破垫子。”这是我时常自勉的一句话。很多修行人,都以当行游僧为乐,为了参学、为了朝圣,今天到这个寺庙挂单,明天到那个圣山拜访,忙得不亦乐乎。对此举动,我实在不以为然。
华智仁波切说过一段话:为了旅游而朝拜神山,为了快乐而去往寂地,表面上看来是修行,其实不然。
身为修行人,在未通达真如境界前,应以修心为己任,不要象浮萍一样四处飘荡。日日被境风所吹,心随外境而四处晃荡,将宝贵的大好光阴白白空过,一旦老病忽至,后悔已经晚亦。
即使想广游,也宜神游而不必劳身。书中自有三千乾坤,一部华严,权作游访旅程,身在方丈之中,遍游华藏世界。无边刹海,任心驰骋,远胜过徒劳身心的奔波。还可避免劳命伤财、顶风冒雨,偶尔还会遭遇山石塌方、强盗野兽袭击,甚至丧失生命等危险。您不妨试试。
真心修行的人们,可否思考一下我的忠言?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索达吉堪布

“踏破鞋子不如坐破垫子。”这是我时常自勉的一句话。很多修行人,都以当行游僧为乐,为了参学、为了朝圣,今天到这个寺庙挂单,明天到那个圣山拜访,忙得不亦乐乎。对此举动,我实在不以为然。
华智仁波切说过一段话:为了旅游而朝拜神山,为了快乐而去往寂地,表面上看来是修行,其实不然。
身为修行人,在未通达真如境界前,应以修心为己任,不要象浮萍一样四处飘荡。日日被境风所吹,心随外境而四处晃荡,将宝贵的大好光阴白白空过,一旦老病忽至,后悔已经晚亦。
即使想广游,也宜神游而不必劳身。书中自有三千乾坤,一部华严,权作游访旅程,身在方丈之中,遍游华藏世界。无边刹海,任心驰骋,远胜过徒劳身心的奔波。还可避免劳命伤财、顶风冒雨,偶尔还会遭遇山石塌方、强盗野兽袭击,甚至丧失生命等危险。您不妨试试。
真心修行的人们,可否思考一下我的忠言?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别往自己的心里装垃圾
别往自己的心里装垃圾
洛桑陀美上师

我们的心仿佛是一个空的宝瓶,但是里面装什么,取决于我们自己,往里面装慈悲、宽容、欢喜等宝藏,那么我们的心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宝瓶,如果往里面装垃圾,我们的心就变成了一个垃圾桶。
我想每个人都不愿意自己的心成为垃圾桶,可我们却习惯把垃圾装在心里,什么是垃圾了?就是能够引发烦恼及负面情绪的一切所见、所闻造成心里所想所忆。一切垃圾起源于外境,残留于内心,看到电视、网络中播放的一些不好的现象,使我们从小形成的正义感和道德感无法接受,引发我们的怨恨、愤愤不平,我们听到了自己身边的人,家人、亲属、朋友等受到了伤害,我们也会气愤、担心、忧虑,别人对我们自身伤害时,如诋毁、辱骂等等更会引起我们内心的仇恨和不平,这些引发我们负面情绪的都是垃圾,把这些装在心里,心就会生病,长时间后就会悲观、厌世、冷漠或者抑郁。
其实对于这些外境,我们无力改变什么,并且任何现象都有其原因所在:也就是佛法所讲的因果和缘起。
也许我们并不愿让自己的内心满载负担,但习气所致,我们就是喜欢看是非、听是非或者更甚者拨弄些是非,我们常常愿意什么都管上一管,说上一说,只是我们没有察觉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内心是气愤的,不安的,动荡的。
我们的内心又总是放不下垃圾、倒不空垃圾,造成自己负担、压力的人和事常常去忆念,回想,甚至几年、几十年都念念不忘,那些所见、所闻或者自己亲身经历的,反复出现在脑海里,造成自己内心不快乐,痛苦不堪。
其实我们真正要改变的是自己的内心,自己所遇的外境都是自己内心的招感,我们自己的内心善良、祥和、慈悲,我们就经常遇到友善的人,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帮助我们,也会享受优美宜人的自然环境,如果我们内心充满怨恨,抱怨,我们也会遇到同样的人以同样地方式对待我们,如果我们总想压制别人、欺负别人、伤害别人,有一天,自己也会受到同样地伤害,自己的内心是什么样,会欢喜相应的什么样的人,接触这样的人,有一天这样的人就会伤害到自己。
外境是自己内心的感应,人心善了,就会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心不善,就会人心惶惶,灾难不断。只有自己内心净化了,柔和了,慈悲了,外在我们所遇的境遇才会变好,如何使自己的内心能够净化,赶快倒掉内心的垃圾,不要让它们污染自己的心灵。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洛桑陀美上师

我们的心仿佛是一个空的宝瓶,但是里面装什么,取决于我们自己,往里面装慈悲、宽容、欢喜等宝藏,那么我们的心就会成为名副其实的宝瓶,如果往里面装垃圾,我们的心就变成了一个垃圾桶。
我想每个人都不愿意自己的心成为垃圾桶,可我们却习惯把垃圾装在心里,什么是垃圾了?就是能够引发烦恼及负面情绪的一切所见、所闻造成心里所想所忆。一切垃圾起源于外境,残留于内心,看到电视、网络中播放的一些不好的现象,使我们从小形成的正义感和道德感无法接受,引发我们的怨恨、愤愤不平,我们听到了自己身边的人,家人、亲属、朋友等受到了伤害,我们也会气愤、担心、忧虑,别人对我们自身伤害时,如诋毁、辱骂等等更会引起我们内心的仇恨和不平,这些引发我们负面情绪的都是垃圾,把这些装在心里,心就会生病,长时间后就会悲观、厌世、冷漠或者抑郁。
其实对于这些外境,我们无力改变什么,并且任何现象都有其原因所在:也就是佛法所讲的因果和缘起。
也许我们并不愿让自己的内心满载负担,但习气所致,我们就是喜欢看是非、听是非或者更甚者拨弄些是非,我们常常愿意什么都管上一管,说上一说,只是我们没有察觉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内心是气愤的,不安的,动荡的。
我们的内心又总是放不下垃圾、倒不空垃圾,造成自己负担、压力的人和事常常去忆念,回想,甚至几年、几十年都念念不忘,那些所见、所闻或者自己亲身经历的,反复出现在脑海里,造成自己内心不快乐,痛苦不堪。
其实我们真正要改变的是自己的内心,自己所遇的外境都是自己内心的招感,我们自己的内心善良、祥和、慈悲,我们就经常遇到友善的人,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帮助我们,也会享受优美宜人的自然环境,如果我们内心充满怨恨,抱怨,我们也会遇到同样的人以同样地方式对待我们,如果我们总想压制别人、欺负别人、伤害别人,有一天,自己也会受到同样地伤害,自己的内心是什么样,会欢喜相应的什么样的人,接触这样的人,有一天这样的人就会伤害到自己。
外境是自己内心的感应,人心善了,就会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心不善,就会人心惶惶,灾难不断。只有自己内心净化了,柔和了,慈悲了,外在我们所遇的境遇才会变好,如何使自己的内心能够净化,赶快倒掉内心的垃圾,不要让它们污染自己的心灵。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你必须跟你的身心 世界保持距离
你必须跟你的身心 世界保持距离
净界法师

孔夫子,他有一天带着他的弟子游行在陈蔡之间,陈国跟蔡国之间一个叫作匡地的地方。结果被一个军队围住了,孔夫子跟阳货长得很像,所以大家把他当成阳货。
这个时候军队已经把孔夫子跟他的弟子团团围住,非常危险。但是孔夫子就坐在地上,弦歌不断,他照样弹他的琴,他心不随境转。这个子路很紧张,就跑去跟他的老师说:夫子啊!这是什么时候,您老人家还在弹琴啊?孔夫子说:你坐下,来来来,你坐下,吾与汝道,我跟你讲个道理。
孔夫子说:我一生啊,避穷久矣,我一直在躲避贫穷,我刚开始就在躲避贫穷,但是我还是躲不了贫穷,我一生不得志;那么我一生求通久矣,我追求通达也很久了,但是也没有办法去成就这个做官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孔夫子他一生当中的官运不是很好,反而他的弟子们表现得比较好。但是孔夫子他真正的好处在哪里呢?他能够真实地看破,他说:我自知天命如此。上天要毁灭我的话,我紧张也没用;上天要把我保存下来,我也不需要紧张。所以他五十而知天命,就是说他把人生真正地参透。当然参透的意思不是你否定,你该做什么还做什么,但是心态不同。我们常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夕阳不是昨天的夕阳。
所以,我们应该用一个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工作,而这个出世的精神正是你一种智慧的观照,一种空假中三观的智慧。
我们不能够站在生命的角度来看生命,这是很危险的。你要跳脱到佛性的角度来看生命,你要站在比较高的一个点。
你一天到晚活在你的身心世界,你会搞得你很痛苦的,因为它变化得很厉害,而它没有错。因为你过去造善业也变化得很厉害,它就是如实地把你的业力显现出来嘛!它有什么错呢?人生没有错嘛!而是因为我们对它过分地执取,产生我执法执,所以我们跟着它动,这是不对的。它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你要有这种心理准备。
所以我们叫无住,站在无住的角度来生心,你必须要先脱离你的五蕴身心,站在一个无眼耳鼻舌身意,站在一个无色声香味触法的角度来念佛,你这个念佛才可以成功。
这个就是在《楞严经》当中,它讲出了虚妄的相状,也讲出了真实的心性,但是它告诉我们一个结论:真实的心性在哪里?就在你的虚妄的心中。
所以我们的内心同时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充满了风雨、充满了波浪的地方;一个是风平浪静、没有风雨的地方,看你要站在什么地方。这两个同时存在啊!
你一念的妄动,当下就是风雨交加;你一念的回光返照,当下就是风和日丽。所以真妄是不二的,就在你一念之间——一个是生起智慧的观照,一个是心随境转,颠颠倒倒。
所以我们必须要站在一个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站在一个无色受想行识的角度来念佛。
这个地方是可以找到的,你必须跟你的身心世界保持距离,因为你不能受它干扰的,它就是一个生灭相。它是一个生灭相,因为它是业力所显现的有为法。
好,那么我们从空假中三观就能够知道跟身心世界保持一个不即不离,不能够执着它,但是你也不能够否定它,是这个心态。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净界法师

孔夫子,他有一天带着他的弟子游行在陈蔡之间,陈国跟蔡国之间一个叫作匡地的地方。结果被一个军队围住了,孔夫子跟阳货长得很像,所以大家把他当成阳货。
这个时候军队已经把孔夫子跟他的弟子团团围住,非常危险。但是孔夫子就坐在地上,弦歌不断,他照样弹他的琴,他心不随境转。这个子路很紧张,就跑去跟他的老师说:夫子啊!这是什么时候,您老人家还在弹琴啊?孔夫子说:你坐下,来来来,你坐下,吾与汝道,我跟你讲个道理。
孔夫子说:我一生啊,避穷久矣,我一直在躲避贫穷,我刚开始就在躲避贫穷,但是我还是躲不了贫穷,我一生不得志;那么我一生求通久矣,我追求通达也很久了,但是也没有办法去成就这个做官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孔夫子他一生当中的官运不是很好,反而他的弟子们表现得比较好。但是孔夫子他真正的好处在哪里呢?他能够真实地看破,他说:我自知天命如此。上天要毁灭我的话,我紧张也没用;上天要把我保存下来,我也不需要紧张。所以他五十而知天命,就是说他把人生真正地参透。当然参透的意思不是你否定,你该做什么还做什么,但是心态不同。我们常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夕阳不是昨天的夕阳。
所以,我们应该用一个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工作,而这个出世的精神正是你一种智慧的观照,一种空假中三观的智慧。
我们不能够站在生命的角度来看生命,这是很危险的。你要跳脱到佛性的角度来看生命,你要站在比较高的一个点。
你一天到晚活在你的身心世界,你会搞得你很痛苦的,因为它变化得很厉害,而它没有错。因为你过去造善业也变化得很厉害,它就是如实地把你的业力显现出来嘛!它有什么错呢?人生没有错嘛!而是因为我们对它过分地执取,产生我执法执,所以我们跟着它动,这是不对的。它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你要有这种心理准备。
所以我们叫无住,站在无住的角度来生心,你必须要先脱离你的五蕴身心,站在一个无眼耳鼻舌身意,站在一个无色声香味触法的角度来念佛,你这个念佛才可以成功。
这个就是在《楞严经》当中,它讲出了虚妄的相状,也讲出了真实的心性,但是它告诉我们一个结论:真实的心性在哪里?就在你的虚妄的心中。
所以我们的内心同时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充满了风雨、充满了波浪的地方;一个是风平浪静、没有风雨的地方,看你要站在什么地方。这两个同时存在啊!
你一念的妄动,当下就是风雨交加;你一念的回光返照,当下就是风和日丽。所以真妄是不二的,就在你一念之间——一个是生起智慧的观照,一个是心随境转,颠颠倒倒。
所以我们必须要站在一个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站在一个无色受想行识的角度来念佛。
这个地方是可以找到的,你必须跟你的身心世界保持距离,因为你不能受它干扰的,它就是一个生灭相。它是一个生灭相,因为它是业力所显现的有为法。
好,那么我们从空假中三观就能够知道跟身心世界保持一个不即不离,不能够执着它,但是你也不能够否定它,是这个心态。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修道要修到“逍遥”,学佛要学到“自在”
修道要修到“逍遥”,学佛要学到“自在”
南怀瑾 先生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学而》篇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人一生没有人了解,虽有学问而没有发展的机会,还是不怨天、不尤人,这种修养是很难。所以君子要做到“坦荡荡”, 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像春风吹拂,清爽舒适;像秋月挥洒,皎洁光华。内心要保持这样的境界,无论得意的时候或艰困的时候,都是很乐观的。但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自然的胸襟开朗,对人也没有仇怨。像包公、赵清献都做到这样的境界,这是“君子坦荡荡”。至于小人呢?“小人长戚戚”,小人心里是永远有事情的,慢慢就变成狭心症了——这是笑话,借用生理的病名来形容心理上的病态,小人永远是蹩住的,不是觉得某人对自己不起,就是觉得这个社会不对,再不然是某件事对自己不利。我们都犯了这个毛病,有时候:“唉!这个社会没得搞的。” 言外之意,我自己是了不起,而这个社会是混蛋。这也是“长戚戚”的一种心理病。心里忧愁、烦闷、痛苦。所以这两句,可以作座右铭,贴在桌旁,随时注意自励,养成坦荡荡的胸襟。--《论语别裁》
古人有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一个人即使活到一百岁,不是忧愁就是病痛,这个人生未免太惨了。通常人的寿命是六七十岁,但计算一下:十五岁以前不懂事,不能算;最后的十五年,老朽不堪,眼看不见,耳听不见,也不能算;中间三四十年,一半在睡觉,又不能算。余下来的日子不过十五年左右,这十五年中,三餐吃饭、大小便又花去许多时间,真正不过活了几年而已。这几年如果真正快乐还好,倘使“不在愁中即病中”,那么在人生哲学上,这笔帐算下来,人活着等于零,够悲惨的!如果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简直活不下去。尤其像孔子,看得见的,忧国、忧家、忧天下;看不见的,还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他既要忧,还要管,如果这样算起来,孔子这一生痛苦得很,实在受不了。果真如此,所谓圣人者,只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而已。慢着!我们且看下面说到他如何面对这种忧患一生的平日生活情况。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这里燕居的“燕”与“晏”相通,在文学上也叫“平居”,就是在家的日常生活,这里说孔子平常在家的生活“申申如也”,很舒展,不是皱起眉头一天到晚在忧愁。他修养好得很,非常爽朗、舒展,“夭夭如也”,而且活泼愉快。所以尽管忧国忧民,他还是能保持爽朗的胸襟,活泼的心情,能够自己挺拔于尘俗之中,是多么的可爱。但是他乐的是人生的平淡,知足无忧,愁的不是为己,为天下苍生。--《论语别裁》
我常常告诉一般同学朋友们,你们修道要修到“逍遥”,学佛要学到“自在”。你看那些信宗教的人,一脸宗教相,装起那个修道的样子,那个死相最讨厌,既不自在又不逍遥。现在用功的重点告诉你,浮游自在,又逍遥又自在。古人有一句话说,我们讲过好多次了,要想长生不老,“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一个人天天要哈哈大笑,一天多笑几次,比你打维他命吃补药都好,一笑,脑神经就松了。你看每一个人走在街上,那个苦瓜相像银行讨债的面孔,一天到晚心里在烦恼,脸上每一个细胞都绷紧了。你这样修能够成道?我第一个不相信!--《我说参同契》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南怀瑾 先生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学而》篇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人一生没有人了解,虽有学问而没有发展的机会,还是不怨天、不尤人,这种修养是很难。所以君子要做到“坦荡荡”, 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像春风吹拂,清爽舒适;像秋月挥洒,皎洁光华。内心要保持这样的境界,无论得意的时候或艰困的时候,都是很乐观的。但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自然的胸襟开朗,对人也没有仇怨。像包公、赵清献都做到这样的境界,这是“君子坦荡荡”。至于小人呢?“小人长戚戚”,小人心里是永远有事情的,慢慢就变成狭心症了——这是笑话,借用生理的病名来形容心理上的病态,小人永远是蹩住的,不是觉得某人对自己不起,就是觉得这个社会不对,再不然是某件事对自己不利。我们都犯了这个毛病,有时候:“唉!这个社会没得搞的。” 言外之意,我自己是了不起,而这个社会是混蛋。这也是“长戚戚”的一种心理病。心里忧愁、烦闷、痛苦。所以这两句,可以作座右铭,贴在桌旁,随时注意自励,养成坦荡荡的胸襟。--《论语别裁》
古人有说:“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一个人即使活到一百岁,不是忧愁就是病痛,这个人生未免太惨了。通常人的寿命是六七十岁,但计算一下:十五岁以前不懂事,不能算;最后的十五年,老朽不堪,眼看不见,耳听不见,也不能算;中间三四十年,一半在睡觉,又不能算。余下来的日子不过十五年左右,这十五年中,三餐吃饭、大小便又花去许多时间,真正不过活了几年而已。这几年如果真正快乐还好,倘使“不在愁中即病中”,那么在人生哲学上,这笔帐算下来,人活着等于零,够悲惨的!如果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就简直活不下去。尤其像孔子,看得见的,忧国、忧家、忧天下;看不见的,还忧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他既要忧,还要管,如果这样算起来,孔子这一生痛苦得很,实在受不了。果真如此,所谓圣人者,只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而已。慢着!我们且看下面说到他如何面对这种忧患一生的平日生活情况。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这里燕居的“燕”与“晏”相通,在文学上也叫“平居”,就是在家的日常生活,这里说孔子平常在家的生活“申申如也”,很舒展,不是皱起眉头一天到晚在忧愁。他修养好得很,非常爽朗、舒展,“夭夭如也”,而且活泼愉快。所以尽管忧国忧民,他还是能保持爽朗的胸襟,活泼的心情,能够自己挺拔于尘俗之中,是多么的可爱。但是他乐的是人生的平淡,知足无忧,愁的不是为己,为天下苍生。--《论语别裁》
我常常告诉一般同学朋友们,你们修道要修到“逍遥”,学佛要学到“自在”。你看那些信宗教的人,一脸宗教相,装起那个修道的样子,那个死相最讨厌,既不自在又不逍遥。现在用功的重点告诉你,浮游自在,又逍遥又自在。古人有一句话说,我们讲过好多次了,要想长生不老,“神仙无别法,只生欢喜不生愁”,一个人天天要哈哈大笑,一天多笑几次,比你打维他命吃补药都好,一笑,脑神经就松了。你看每一个人走在街上,那个苦瓜相像银行讨债的面孔,一天到晚心里在烦恼,脸上每一个细胞都绷紧了。你这样修能够成道?我第一个不相信!--《我说参同契》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第七意识不转变,第八识是不能转变的!
第七意识不转变,第八识是不能转变的!
净界法师

第七意识不转变,第八识是不能转变的!
真如法性跟阿赖耶识。我们看这个阿赖耶识它受熏,这表示阿赖耶识是会刹那刹那生灭的,叫受熏。
你今天阿赖耶识跟昨天阿赖耶识不一样。怎么说呢?
你今天又做了一堂五堂功课了,又拜忏又听闻佛法,你阿赖耶识那个无漏的智慧的种子又增长了势力。
阿赖耶识是一种生灭相的,我们慢慢慢慢修,你修我空观、法空观,当然修行是第六意识修行了,阿赖耶识不能修行。第六意识修我空观法空观的时候,你这个时候那个我空,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你思惟这个清净的法语,用这样的真理来照我们这一念心,这个时候你就能够对治阿赖耶识的生灭相。这个时候阿赖耶识的势力就慢慢慢慢被你对治掉了,它就能够从生灭转成不生灭,就跟二空真如理相应,就变成大圆镜智了。
其实这个阿赖耶识,第八识的生灭还跟第七识有关,我们待会会讲到。因为第七意识执它为我,就使令它变成阿赖耶了,所以你第八识要转成法性,要第七意识对它的执着要松脱一点,但是第七意识咬住第八识的时候,它自己又不能松脱,还非得要靠第六意识修观,修我空观法空观,把这个第七意识的执着把它给解放掉。第七意识一解放的时候,第八识它就转变了,它们的相互关系是这样子的。
第八识本身是无覆无记,它本身是没有错的,它也不会起我执法执,但是,问题是它非常的冤枉,它交了一个坏朋友,就是第七意识。第七意识就老是盯着它看,恒审思量我相随,这个时候就把第八识转成阿赖耶了。要到八地以后第八识才解脱阿赖耶的束缚,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这个时候第七意识不转变,第八识是不能转变的。
但第七意识,谁转变第七意识呢?就是第六意识修我空、法空观,来转变第七意识。第七意识他这个人冷静下来的时候,第八识就转变了,就从这样的一个生灭相,转成不生灭的法性相应了,是这样子的。
--摘自《八识规矩颂讲记》(主讲:净界法师,编辑、校对:吴旭东 )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净界法师

第七意识不转变,第八识是不能转变的!
真如法性跟阿赖耶识。我们看这个阿赖耶识它受熏,这表示阿赖耶识是会刹那刹那生灭的,叫受熏。
你今天阿赖耶识跟昨天阿赖耶识不一样。怎么说呢?
你今天又做了一堂五堂功课了,又拜忏又听闻佛法,你阿赖耶识那个无漏的智慧的种子又增长了势力。
阿赖耶识是一种生灭相的,我们慢慢慢慢修,你修我空观、法空观,当然修行是第六意识修行了,阿赖耶识不能修行。第六意识修我空观法空观的时候,你这个时候那个我空,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你思惟这个清净的法语,用这样的真理来照我们这一念心,这个时候你就能够对治阿赖耶识的生灭相。这个时候阿赖耶识的势力就慢慢慢慢被你对治掉了,它就能够从生灭转成不生灭,就跟二空真如理相应,就变成大圆镜智了。
其实这个阿赖耶识,第八识的生灭还跟第七识有关,我们待会会讲到。因为第七意识执它为我,就使令它变成阿赖耶了,所以你第八识要转成法性,要第七意识对它的执着要松脱一点,但是第七意识咬住第八识的时候,它自己又不能松脱,还非得要靠第六意识修观,修我空观法空观,把这个第七意识的执着把它给解放掉。第七意识一解放的时候,第八识它就转变了,它们的相互关系是这样子的。
第八识本身是无覆无记,它本身是没有错的,它也不会起我执法执,但是,问题是它非常的冤枉,它交了一个坏朋友,就是第七意识。第七意识就老是盯着它看,恒审思量我相随,这个时候就把第八识转成阿赖耶了。要到八地以后第八识才解脱阿赖耶的束缚,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这个时候第七意识不转变,第八识是不能转变的。
但第七意识,谁转变第七意识呢?就是第六意识修我空、法空观,来转变第七意识。第七意识他这个人冷静下来的时候,第八识就转变了,就从这样的一个生灭相,转成不生灭的法性相应了,是这样子的。
--摘自《八识规矩颂讲记》(主讲:净界法师,编辑、校对:吴旭东 )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第七识跟第八识如何去区别?
第七识跟第八识如何去区别?
净界法师

第七识跟第八识如何去区别?
第七跟第八都经常在一起的。第七识跟第八识是这样,唯识的经论,以《摄大乘论》来说,就没有把第七跟第八分开,没有分开。他们认为第七、第八就是一个识,叫作意。但这个意能够恒审思量,也能够保存无量的种子。
到了玄奘大师这个法脉,才把这个第七、第八分开。
所以第七第八可以看得出来,在过去的传承,有些唯识的学者认为第七、第八是一个东西,就是一个识。但这样有什么缺点呢?
问题在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我们刚刚一路学过来,知道阿赖耶识性惟无覆五遍行,他没有我执法执的这样的分别,所以把第七、第八分开有一个好处,让我们知道,我们的果报的本身,阿赖耶本身,它本身是没有过错的,错在那一念的无明,就是第七意识那个了别性。
那么本体没有过错,本体没有染污,给我们一个修行人一个很大的信心,你要返妄归真变成可能。这懂吗?所以从第七跟第八开展出第八识有它的好处,就是把这个界限划分清楚。
这个无明,《宗镜录》说这个第七意识于诸识中独得意名,在有漏中作无明主。无明主是谁?有漏中作无明主就是第七意识。
所以说这个生命体,这个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个无明到底是谁?就是第七意识。第七意识一发动以后,当然它影响到第六意识了,它是第六意识的根。它以自我为中心发动业力,有业力再把第八识给创造出来,熏习阿赖耶识。所以第八识是不覆盖真如的,它没有错,是这样子的。
--摘自《八识规矩颂讲记》(主讲:净界法师,编辑、校对:吴旭东 )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净界法师

第七识跟第八识如何去区别?
第七跟第八都经常在一起的。第七识跟第八识是这样,唯识的经论,以《摄大乘论》来说,就没有把第七跟第八分开,没有分开。他们认为第七、第八就是一个识,叫作意。但这个意能够恒审思量,也能够保存无量的种子。
到了玄奘大师这个法脉,才把这个第七、第八分开。
所以第七第八可以看得出来,在过去的传承,有些唯识的学者认为第七、第八是一个东西,就是一个识。但这样有什么缺点呢?
问题在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我们刚刚一路学过来,知道阿赖耶识性惟无覆五遍行,他没有我执法执的这样的分别,所以把第七、第八分开有一个好处,让我们知道,我们的果报的本身,阿赖耶本身,它本身是没有过错的,错在那一念的无明,就是第七意识那个了别性。
那么本体没有过错,本体没有染污,给我们一个修行人一个很大的信心,你要返妄归真变成可能。这懂吗?所以从第七跟第八开展出第八识有它的好处,就是把这个界限划分清楚。
这个无明,《宗镜录》说这个第七意识于诸识中独得意名,在有漏中作无明主。无明主是谁?有漏中作无明主就是第七意识。
所以说这个生命体,这个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个无明到底是谁?就是第七意识。第七意识一发动以后,当然它影响到第六意识了,它是第六意识的根。它以自我为中心发动业力,有业力再把第八识给创造出来,熏习阿赖耶识。所以第八识是不覆盖真如的,它没有错,是这样子的。
--摘自《八识规矩颂讲记》(主讲:净界法师,编辑、校对:吴旭东 )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因缘没有成熟,我们就选择安忍!
因缘没有成熟,我们就选择安忍!
净界法师

因缘没有成熟,我们就是选择安忍!
我们看看玄奘大师就清楚了,我们从中国两大翻译家,一个玄奘大师,一个罗什大师,这两个过程当中都不是很顺利的。
玄奘大师因为现常、当常的观念,誓游天竺以问惑辩疑,经过八百里的沙河,那草木不生,飞沙走石,就一个人牵着一匹马走过了八百多里的沙河。他到了印度以后,也还不是完全顺境,很多的盗贼威胁他的生命,很多的国王也是障碍他。当然他就是忍,安忍不动,念观世音菩萨,念《般若心经》,哎,事情就过去了。
你看罗什大师也是这样,罗什大师本来是龟兹国的一个国师,后来我们中国这个苻坚趁这个时候篡位了,自称为大秦天王,苻坚。他有一个臣子,晚上夜睹明星,夜睹明星不是开悟,看到龟兹国的上空有一颗闪闪发光的星。这个大臣就跟苻坚大王说,他说龟兹国有一个有道德有智慧的人,这个人要请到我们国家来辅助大王,大王一定能够完成统一的大业。苻坚说好,那就派军队去请来,就请吕光派了七万大军,一下子把龟兹国给打败了,打败以后就强迫地把罗什大师要请到长安城。
但是这个吕光大将军把罗什大师请到青岛凉州的时候,苻坚就被他的部下姚苌给杀死了,杀死以后这吕光就不回去了,就在凉州自立为王,自称凉王。罗什大师在之前就有阿罗汉给他入定观察,说你以后的因缘在中国,你能够在中国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但是对你的损伤很大,对你的道业损伤很大。罗什大师说没关系,能够利益众生,我损伤无所谓。所以他那个时候就知道他的因缘在中国,所以他那个时候也知道他的因缘在长安。
当时吕光把他留在凉州,留了十六年。吕光这个人是完全不学佛的,甚至于对佛法是排斥的,处处地来触恼罗什大师,也不让他讲经,也不让他翻译经典,整天就问他一些世间的事情。因为罗什大师会卜卦,问他事情会怎么样怎么样,问一些世间的事情。罗什大师安忍不动,每天就诵《大品般若经》。在凉州忍了十六年,后来姚苌死掉了,他的儿子姚兴即位,姚兴就派了大军又把吕光给打败了,在这个时候才把罗什大师请到长安。
姚兴好一点,就请他翻译经典。但是姚兴虽然学佛,他也是学得没有很深,世间的习气还是很重。他以强迫的命令送给罗什大师十个宫女,要他一定要接受。你说不接受,不可以,不能不接受。这个时候罗什大师已经收了很多徒弟,他翻译很多经典,但是他收了这个宫女以后,议论纷纷,很多人就讥嫌他,甚至对于他所翻译的经典不信任。这个时候罗什大师被迫在大众当中吞针,就把那个针捣碎了以后吞下去,他说:一个人能够像我这样吞针,你就能够向我学习,接受这些宫女。
我看罗什大师跟玄奘大师的思想都是一样,遇到不如意的境界,它不是以忿、恨、恼的方式来处理,不是,他就是安忍,他知道因缘没有成熟,这个障碍过去了他继续走。就是我们人,走路的时候遇到障碍的时候先不要动,但是也不退转,但是这个事情总会过去,障碍总会过去,过去了继续走。
结果你看,罗什大师在中国终于翻出了《阿弥陀经》、《金刚经》、《法华经》、《维摩经》、《中观论》、《十二门论》、《百论》,那都是很重要的经典!今天罗什大师要不忍,他要在凉州那十六年,他早就退心了:我是要来中国翻译经典的,你把我一耽搁,耽搁了我十六年!所以这个忍力很重要的。
就是说,我们要讲得实在一点,我们这整个菩提道,你说我不要不如意的境,不可能的。这件事是不可能,因为这牵扯到我们个人的业力,也牵扯到众生的共业,问题是我们怎么来处理这些不如意的境界,你用什么样的心情来面对它。
--《八识规矩颂讲记》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净界法师

因缘没有成熟,我们就是选择安忍!
我们看看玄奘大师就清楚了,我们从中国两大翻译家,一个玄奘大师,一个罗什大师,这两个过程当中都不是很顺利的。
玄奘大师因为现常、当常的观念,誓游天竺以问惑辩疑,经过八百里的沙河,那草木不生,飞沙走石,就一个人牵着一匹马走过了八百多里的沙河。他到了印度以后,也还不是完全顺境,很多的盗贼威胁他的生命,很多的国王也是障碍他。当然他就是忍,安忍不动,念观世音菩萨,念《般若心经》,哎,事情就过去了。
你看罗什大师也是这样,罗什大师本来是龟兹国的一个国师,后来我们中国这个苻坚趁这个时候篡位了,自称为大秦天王,苻坚。他有一个臣子,晚上夜睹明星,夜睹明星不是开悟,看到龟兹国的上空有一颗闪闪发光的星。这个大臣就跟苻坚大王说,他说龟兹国有一个有道德有智慧的人,这个人要请到我们国家来辅助大王,大王一定能够完成统一的大业。苻坚说好,那就派军队去请来,就请吕光派了七万大军,一下子把龟兹国给打败了,打败以后就强迫地把罗什大师要请到长安城。
但是这个吕光大将军把罗什大师请到青岛凉州的时候,苻坚就被他的部下姚苌给杀死了,杀死以后这吕光就不回去了,就在凉州自立为王,自称凉王。罗什大师在之前就有阿罗汉给他入定观察,说你以后的因缘在中国,你能够在中国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但是对你的损伤很大,对你的道业损伤很大。罗什大师说没关系,能够利益众生,我损伤无所谓。所以他那个时候就知道他的因缘在中国,所以他那个时候也知道他的因缘在长安。
当时吕光把他留在凉州,留了十六年。吕光这个人是完全不学佛的,甚至于对佛法是排斥的,处处地来触恼罗什大师,也不让他讲经,也不让他翻译经典,整天就问他一些世间的事情。因为罗什大师会卜卦,问他事情会怎么样怎么样,问一些世间的事情。罗什大师安忍不动,每天就诵《大品般若经》。在凉州忍了十六年,后来姚苌死掉了,他的儿子姚兴即位,姚兴就派了大军又把吕光给打败了,在这个时候才把罗什大师请到长安。
姚兴好一点,就请他翻译经典。但是姚兴虽然学佛,他也是学得没有很深,世间的习气还是很重。他以强迫的命令送给罗什大师十个宫女,要他一定要接受。你说不接受,不可以,不能不接受。这个时候罗什大师已经收了很多徒弟,他翻译很多经典,但是他收了这个宫女以后,议论纷纷,很多人就讥嫌他,甚至对于他所翻译的经典不信任。这个时候罗什大师被迫在大众当中吞针,就把那个针捣碎了以后吞下去,他说:一个人能够像我这样吞针,你就能够向我学习,接受这些宫女。
我看罗什大师跟玄奘大师的思想都是一样,遇到不如意的境界,它不是以忿、恨、恼的方式来处理,不是,他就是安忍,他知道因缘没有成熟,这个障碍过去了他继续走。就是我们人,走路的时候遇到障碍的时候先不要动,但是也不退转,但是这个事情总会过去,障碍总会过去,过去了继续走。
结果你看,罗什大师在中国终于翻出了《阿弥陀经》、《金刚经》、《法华经》、《维摩经》、《中观论》、《十二门论》、《百论》,那都是很重要的经典!今天罗什大师要不忍,他要在凉州那十六年,他早就退心了:我是要来中国翻译经典的,你把我一耽搁,耽搁了我十六年!所以这个忍力很重要的。
就是说,我们要讲得实在一点,我们这整个菩提道,你说我不要不如意的境,不可能的。这件事是不可能,因为这牵扯到我们个人的业力,也牵扯到众生的共业,问题是我们怎么来处理这些不如意的境界,你用什么样的心情来面对它。
--《八识规矩颂讲记》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修行人要忍辱以积大德!
修行人要忍辱以积大德!
净界法师

修行人要忍辱以积大德!
既然这件事情是不可避免,不如意的境界是不可避免,你怎么办?
我永远记得忏公师父有一次,前几年我们学院办学有一点障碍,我去找他,那个时候很沮丧。忏公师父在斋堂,跟我讲一句话,他说:你呀,要忍辱以积大德。这句话在我的心中,永远存在我的心中,一直的盘旋,忍辱以积大德。说我们,你今生要积集广大的功德,你自己有很高的戒定慧,有很大的慈悲心,有很大的善巧,这个是一个很大的因缘,但是还不是完全这样子就可以。你说你有能力可以完成很大的自利利他的功德,但是你生活在这个现实的环境,人跟人的接触,你跟环境的接触,你没有忍辱,还没办法积大德的,是不可以的。这句话对我的影响是很深,这句话,我自己也觉得这句话很受用,所以我愿意把这句话送给大家:忍辱以积大德!
就是说,我们一定会面对不如意的境界,你有两个选择:
你第一个选择就是过去的老毛病,随着毛病走,就是忿、恨、恼,就是把这个事情弄砸了,你自己有障碍,别人也有障碍,搞得两方面都有障碍,这是一个方式。
第二个方式就是:忍,忍辱,内心当中能够安忍。当然你忍的时候,你加一点无我观会好一点,把这个自我拿掉。就是人与人之间,人跟境界一接触的时候,你把心中那个自我的分别,那个我,我不可得,把那个我拿掉以后,你就能够安忍不动。安忍不动,这个不如意的境界也不可能恒常存在,它会过去。暴风雨总会过去,太阳总要出来,这个时候你就顺利过关了。所以这个地方是很重要,忍辱以积大德,这句话是很重要的。这个是讲到忿、恨、恼,这个都是面对不如意的境界所发动的三个心所。
--摘自《八识规矩颂讲记》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净界法师

修行人要忍辱以积大德!
既然这件事情是不可避免,不如意的境界是不可避免,你怎么办?
我永远记得忏公师父有一次,前几年我们学院办学有一点障碍,我去找他,那个时候很沮丧。忏公师父在斋堂,跟我讲一句话,他说:你呀,要忍辱以积大德。这句话在我的心中,永远存在我的心中,一直的盘旋,忍辱以积大德。说我们,你今生要积集广大的功德,你自己有很高的戒定慧,有很大的慈悲心,有很大的善巧,这个是一个很大的因缘,但是还不是完全这样子就可以。你说你有能力可以完成很大的自利利他的功德,但是你生活在这个现实的环境,人跟人的接触,你跟环境的接触,你没有忍辱,还没办法积大德的,是不可以的。这句话对我的影响是很深,这句话,我自己也觉得这句话很受用,所以我愿意把这句话送给大家:忍辱以积大德!
就是说,我们一定会面对不如意的境界,你有两个选择:
你第一个选择就是过去的老毛病,随着毛病走,就是忿、恨、恼,就是把这个事情弄砸了,你自己有障碍,别人也有障碍,搞得两方面都有障碍,这是一个方式。
第二个方式就是:忍,忍辱,内心当中能够安忍。当然你忍的时候,你加一点无我观会好一点,把这个自我拿掉。就是人与人之间,人跟境界一接触的时候,你把心中那个自我的分别,那个我,我不可得,把那个我拿掉以后,你就能够安忍不动。安忍不动,这个不如意的境界也不可能恒常存在,它会过去。暴风雨总会过去,太阳总要出来,这个时候你就顺利过关了。所以这个地方是很重要,忍辱以积大德,这句话是很重要的。这个是讲到忿、恨、恼,这个都是面对不如意的境界所发动的三个心所。
--摘自《八识规矩颂讲记》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少有人接受的正见:凡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己错!
少有人接受的正见:凡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己错!
明海大和尚

修行人应该具备的一个正见:凡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己错。这一点,其实很多人并不能真正接受、理解,当然更难做到。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有道理,自己是对的。从这个自己出发,遇到问题就会抱怨外部的环境,怨天尤人,把责任推到外境上。当我们把责任推到外境上的时候,把这个自我就保护下来了,自我就不需要改变,不需要动手术了。要改变的是别人,要改变的是外面的世界,要改变的是你面对的世界。
那么,这种生活态度,会充满责备、充满抱怨、充满斗争、充满争论。佛教里面讲争,喜欢用另外一个字,左边一个言字旁,右边一个斗争的争--诤。这个诤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你的心落在了是非、有无、来去、对错、你我……等等之中,落在了二元对立之中。一旦你落在了二元对立之中,你的心就不寂静,心里边不寂静,就是内心的“诤”。兴许你不讲话,你不跟别人用口舌去辩论,但是内心是有诤的。
大家还记得《金刚经》里面的话吗?“无诤三昧”,佛陀说须菩提证得了无诤三昧。须菩提是解空第一,所以无诤三昧就是真正解空的人,他的内心安住在寂静之中。在这个寂静中,没有二元对立。那么,要修行无诤三昧,要进入这个境界,从哪里下手,怎么修呢?其实,我现在讲的这个,就是一个修行无诤三昧的口诀。要你超越二元对立,这很抽象,很多人还不理解呢,话本身就有点文气,有点学术味道。但是让你学会面对一切问题,坚持一个正见:永远是自己错。让你这样去做,这就清楚了,就有可操作性。
你可能说,不是说要超越二元对立吗?怎么还有对和错呢?你现在很难做到没有对错,所谓超越二元对立也不是绝对没有对错。现在你先认定,任何问题之前,永远是我们自己错。外境没有错,外境永远是对的,心错了,我们自己错了。
说我们自己错呢,以佛学来理解,也有好多种理解。有一种说法,这是以前造的业,现在受报。这叫深信因果。深信因果,让你能够坦然接受降临到你身上的不公,降临到你身上的痛苦,作还债想。你想,我现在在还债,可能你欠了别人一百万,你现在只是还他十块,还了十块债也少了呀,再还十块又减少了,总有一天会还完的,还完就是解脱。作正面的观察,你就能够有勇气,去接受和面对那种处境。这是永远是自己错的第一种观察。
第二种观察,为什么我们会感召这样的外境呢?前面讲的因果,稍微抽象了点。再具体一点讲,为什么我们会感召这样的外境,乃是因为我们有召感外境的内心世界。会有什么样的外境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与你的内心世界是息息相关的,此有故彼有。这个内心世界包括了你的语言、行为的习惯;包括了你的性格;包括了你的心理活动;包括了你的各种喜好;包括了你待人做事的方式。所以,此有故彼有。这个此有,就是我们的内心世界、主观的方面。彼有,就是我们面临的境界。是先有此,后有彼。不是先有彼后有此。但彼此有时候同时出现。
修行时间长的人,对于我们的心和外境之间的感应关系,会有很多体会。我们的心跟外面的境界,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应呢?有时候你会体验到,你怕什么,然后就会遇到什么,你担心什么,然后就会遇到什么。这种感应很有意思。这种感应关系很复杂,有很多种模式,这是其中的模式。简单地讲,你的内心在意什么,你就会感召什么。这在意,包括爱,恨,想要,想排斥,担心,讨厌……等等。

“在意”是生活中的话,相当于我们的心有一种执著。有时候你越在意什么,就越出现什么。如果你有洁癖,你可能会发现你经常置身于很脏的环境中;如果你很自命清高,可能坐禅时,在你边上的人,正好就是邋里邋遢的人,咳嗽呀,擤鼻涕呀,放屁呀;如果你特别吝啬,可能会遇到老有人找你要钱。还有啊,有的时候,你由于某一方面的特长——我们都有很多特长,这种特长也是你主观方面的情况,也会感召外面的情境过来。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大家都有长处都有短处,其实短处有时也是长处,长处未必就是长处,长处也会变成短处… …
作为修行人,要不断地反观我的内心世界还有哪一些在意,只要内心世界还有在意,那就是苦。让你受苦的因就会感召苦的外境。你只有把内心世界的这些在意,乃至于一些语言行为的习惯,把它们都能够放下,你才有可能不被外面的苦境所压迫。
不管面对什么外境,在你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恰恰是一个非常乐观、非常积极、非常可行的人生观。比较前面所讲的——总是在客观环境里去找原因,这显然是更加积极,而不是消极;更加主动而不是被动;更加有希望而不是无奈。为什么说有希望呢?你开始改变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生活的世界改变了,你遇到的人改变了… …
以佛教的三世因果来观察,基本上我们的世界,就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不能怨天也不能尤人。这种思维方式,是修行人应当具备的。要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观察自己,观察自己的生活,改善自己。一个学佛的人,只有从这里下手,才能体验到佛法的真理在自己身上的显现。你一点点地做,你会发现,遇到的人也变了,遇到的事也变了,总而言之,你命运的路线好像在改变。
其实,这就是佛法最重要的真理——唯识无境。没有一个什么客观存在的境,都是你心识的变现。如果你能体证到这一点的话,你就不得了了,你的修行可以说有了立足之地,可以稳步向前… ...
在《金刚经》里释迦牟尼佛讲,他过去世做忍辱仙人的时候,被歌利王节节肢解,全无嗔心,他达到了无诤三昧,真正做到了忍辱波罗蜜。波罗蜜就是圆满,忍辱的圆满就是如如不动,心境如如。这种境界很崇高,这么崇高的境界,也可以从前面我说的——永远是自己错——从这里下手去修。因为我们每天在生活中,在家人不用说,即使出家人在寺院里面仍然有是非,仍然可能跟同寮的人有矛盾,仍然每天去分别眼前的各种境界,如果从这里开始修行,我相信能够契入超越二元对立的无诤三昧。这才是我们修行的方向。
我们如果落在辩论中,落在非要搞清楚究竟谁对谁错,非要跟他闹个明白——你落在这里面,你就落在世间法里面。落在世间法里面,就没完没了,就苦海无边!
明海大和尚

修行人应该具备的一个正见:凡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己错。这一点,其实很多人并不能真正接受、理解,当然更难做到。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有道理,自己是对的。从这个自己出发,遇到问题就会抱怨外部的环境,怨天尤人,把责任推到外境上。当我们把责任推到外境上的时候,把这个自我就保护下来了,自我就不需要改变,不需要动手术了。要改变的是别人,要改变的是外面的世界,要改变的是你面对的世界。
那么,这种生活态度,会充满责备、充满抱怨、充满斗争、充满争论。佛教里面讲争,喜欢用另外一个字,左边一个言字旁,右边一个斗争的争--诤。这个诤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你的心落在了是非、有无、来去、对错、你我……等等之中,落在了二元对立之中。一旦你落在了二元对立之中,你的心就不寂静,心里边不寂静,就是内心的“诤”。兴许你不讲话,你不跟别人用口舌去辩论,但是内心是有诤的。
大家还记得《金刚经》里面的话吗?“无诤三昧”,佛陀说须菩提证得了无诤三昧。须菩提是解空第一,所以无诤三昧就是真正解空的人,他的内心安住在寂静之中。在这个寂静中,没有二元对立。那么,要修行无诤三昧,要进入这个境界,从哪里下手,怎么修呢?其实,我现在讲的这个,就是一个修行无诤三昧的口诀。要你超越二元对立,这很抽象,很多人还不理解呢,话本身就有点文气,有点学术味道。但是让你学会面对一切问题,坚持一个正见:永远是自己错。让你这样去做,这就清楚了,就有可操作性。
你可能说,不是说要超越二元对立吗?怎么还有对和错呢?你现在很难做到没有对错,所谓超越二元对立也不是绝对没有对错。现在你先认定,任何问题之前,永远是我们自己错。外境没有错,外境永远是对的,心错了,我们自己错了。
说我们自己错呢,以佛学来理解,也有好多种理解。有一种说法,这是以前造的业,现在受报。这叫深信因果。深信因果,让你能够坦然接受降临到你身上的不公,降临到你身上的痛苦,作还债想。你想,我现在在还债,可能你欠了别人一百万,你现在只是还他十块,还了十块债也少了呀,再还十块又减少了,总有一天会还完的,还完就是解脱。作正面的观察,你就能够有勇气,去接受和面对那种处境。这是永远是自己错的第一种观察。
第二种观察,为什么我们会感召这样的外境呢?前面讲的因果,稍微抽象了点。再具体一点讲,为什么我们会感召这样的外境,乃是因为我们有召感外境的内心世界。会有什么样的外境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与你的内心世界是息息相关的,此有故彼有。这个内心世界包括了你的语言、行为的习惯;包括了你的性格;包括了你的心理活动;包括了你的各种喜好;包括了你待人做事的方式。所以,此有故彼有。这个此有,就是我们的内心世界、主观的方面。彼有,就是我们面临的境界。是先有此,后有彼。不是先有彼后有此。但彼此有时候同时出现。
修行时间长的人,对于我们的心和外境之间的感应关系,会有很多体会。我们的心跟外面的境界,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应呢?有时候你会体验到,你怕什么,然后就会遇到什么,你担心什么,然后就会遇到什么。这种感应很有意思。这种感应关系很复杂,有很多种模式,这是其中的模式。简单地讲,你的内心在意什么,你就会感召什么。这在意,包括爱,恨,想要,想排斥,担心,讨厌……等等。

“在意”是生活中的话,相当于我们的心有一种执著。有时候你越在意什么,就越出现什么。如果你有洁癖,你可能会发现你经常置身于很脏的环境中;如果你很自命清高,可能坐禅时,在你边上的人,正好就是邋里邋遢的人,咳嗽呀,擤鼻涕呀,放屁呀;如果你特别吝啬,可能会遇到老有人找你要钱。还有啊,有的时候,你由于某一方面的特长——我们都有很多特长,这种特长也是你主观方面的情况,也会感召外面的情境过来。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大家都有长处都有短处,其实短处有时也是长处,长处未必就是长处,长处也会变成短处… …
作为修行人,要不断地反观我的内心世界还有哪一些在意,只要内心世界还有在意,那就是苦。让你受苦的因就会感召苦的外境。你只有把内心世界的这些在意,乃至于一些语言行为的习惯,把它们都能够放下,你才有可能不被外面的苦境所压迫。
不管面对什么外境,在你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恰恰是一个非常乐观、非常积极、非常可行的人生观。比较前面所讲的——总是在客观环境里去找原因,这显然是更加积极,而不是消极;更加主动而不是被动;更加有希望而不是无奈。为什么说有希望呢?你开始改变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生活的世界改变了,你遇到的人改变了… …
以佛教的三世因果来观察,基本上我们的世界,就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不能怨天也不能尤人。这种思维方式,是修行人应当具备的。要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观察自己,观察自己的生活,改善自己。一个学佛的人,只有从这里下手,才能体验到佛法的真理在自己身上的显现。你一点点地做,你会发现,遇到的人也变了,遇到的事也变了,总而言之,你命运的路线好像在改变。
其实,这就是佛法最重要的真理——唯识无境。没有一个什么客观存在的境,都是你心识的变现。如果你能体证到这一点的话,你就不得了了,你的修行可以说有了立足之地,可以稳步向前… ...
在《金刚经》里释迦牟尼佛讲,他过去世做忍辱仙人的时候,被歌利王节节肢解,全无嗔心,他达到了无诤三昧,真正做到了忍辱波罗蜜。波罗蜜就是圆满,忍辱的圆满就是如如不动,心境如如。这种境界很崇高,这么崇高的境界,也可以从前面我说的——永远是自己错——从这里下手去修。因为我们每天在生活中,在家人不用说,即使出家人在寺院里面仍然有是非,仍然可能跟同寮的人有矛盾,仍然每天去分别眼前的各种境界,如果从这里开始修行,我相信能够契入超越二元对立的无诤三昧。这才是我们修行的方向。
我们如果落在辩论中,落在非要搞清楚究竟谁对谁错,非要跟他闹个明白——你落在这里面,你就落在世间法里面。落在世间法里面,就没完没了,就苦海无边!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