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密宗的优点

密宗的优点 

慈诚罗珠堪布
(接昨天) 
2、加行道
资粮道结束以后,就是加行道。资粮道和加行道的区别在于,资粮道主要以积累资粮和闻思为主,虽然大资粮道的时候会修四禅八定,根机好的利根修行人在大资粮道的时候,可以通过禅定的力量,到十方诸佛菩萨的刹土当中亲聆佛的教言。但只有到了加行道的时候,才真正是以修行为主,同时也要兼顾闻思。不仅是加行道,哪怕在菩萨的三地,都会有闻思,但此时主要是修行。

很多显宗经典讲过,加行道包括四个阶段:暖位、顶位、忍位、世第一法位。

第一,暖位。“暖”是一种比喻,意思是说,证悟空性的智慧,能够驱除所有的无明黑暗,就像一把火。如果一地菩萨的智慧是火焰,则加行道的时候已经体会到了这种空性,虽然还不是火,但已经离火很近,可以感觉到火的温暖。从证悟的角度来说,加行道的时候,已经比较接近于一地菩萨的境界,有真实的证悟空性的感受,所以叫暖位。

暖位虽然证悟了人无我与法无我所有的空性,但在修行的时候,对外界,也即内心以外的物质空性的证悟更为明显、清晰。一般大圆满初步的证悟,也属于加行道的暖位。但证悟大圆满有很多的层次,有些利根在证悟的当下,不需要经过其它阶段,直接就成佛或登地了,但这种情况非常少。

禅宗的明心见性也应该有很多层次,不排除有直接证悟一地的可能,但一般初步的证悟,也应该是加行道,而不是成佛或登地。包括初步证悟大手印、中观等等都是一样,都应该属于暖位。

我们不能以为,证悟了就是成佛了,从此万事大吉,再不需要修行了。其实,证悟以后,才是真正的开始修行了。在证悟之前,所有的修行就好比走路闭着眼睛,根本不知道眼前是怎样的一条路。不管佛经讲得再好,中观讲得再细,自己都没有什么体会。证悟以后,才算睁开了眼睛,看到了要走的路,但只是在这条路上刚刚走了一步,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加行道时候的体会,不是听龙树菩萨、佛陀、上师讲的体会,而是自己已经有了亲身的感受、见解和体悟,所以像睁开双眼,看到眼前的路一样确定无疑。麦彭仁波切在《定解宝灯论》当中也说过一句话:证悟的时候,就像直接看眼前的虚空,正在思维的念头也是空性。这不是理论、推理,而是要觉悟、体会到,这叫初步的证悟。在初步证悟以后,若能精进修行,其进步的速度将远远胜出显宗加行道的修行人,因为密宗是一条快捷的路。

从证悟见解的角度而言,初步的证悟者已经达到了加行道。但从禅定与神通、神变等其他功德的角度来说,他们还没有达到加行道的境界。但修显宗法门达到加行道境界的人成就的速度,却没有刚刚证悟大圆满或大手印的人快,虽然其禅定的力量,可能已经超过了刚刚证悟大圆满的人。因为大圆满的修行人不一定会修四禅八定,甚至连一禅的境界都没有达到,但仍然可以证悟,这是密宗的优点

看见即疗愈 看见即转化


看见即疗愈 看见即转化

那是一幅长满紫色、橙色线条的画纸,右侧停着一只仿佛被黏住的深紫色蝴蝶。70双眼睛正盯着看,企图发现一些端倪。

拱形玻璃屋顶,暖黄的灯光,我们在极美丽的天堂书屋,来一场即兴艺术创作和心理解读的沙龙。出题的人是来自印度的阿育韦达整体疗法专家迪帕克博士,他说,请任意选择一种情绪,用画笔去表达自己对那种情绪的感受,什么都可以画,什么颜色都可以用,不必事先规划是画一朵花还是画一个头像,在这里不比拼绘画技巧,只单纯去表达那种情绪带来的意象。请随意写一首诗,以“我恨你”作为第一句。


然后,这幅画被选中作为参与解读的作品之一。

你们从这幅画上看到了什么?迪帕克博士问大家。

众说纷纭。有人说看见了蝴蝶、树、哭泣的脸、还有的看见了鱼网。

慢慢地,回答开始延伸,有人说作者很挣扎,希望得到快乐,有人说看到了混乱。

博士在身后的白板上写下了五颜六色的回复,然后,郑重地说:

我们只去观察,不给出自己的意见和评判。

全场静寂了一会儿,然后,回答不太一样了,说长头发,湖水的倒影,心脏和血管;还有山,感觉很热。

所有这些都是什么呢?博士问。

“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对于这幅画的解读。

“当我们看这幅画的时候,我们会在记忆中寻找对应的内容,我们看到的其实是自己头脑心智的状态,这也是为什么每幅画对于每个观者来说都不一样。那么,如果我们忘掉记忆,也不附加任何我们自己的东西,就是去看这幅画,试着感受它,不用语言。试着感受画家想要说什么,又隐藏了什么。可以试试吗?”

有人说很浪漫,有人说看起来很自然,有人说美丽。

看起来这一次的回复更接近画的真实状态了。迪帕克博士说,的确,这幅画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美丽,而在它美感的后面有一种悲伤,这种难过或者悲伤,是画者试图要隐藏起来的。因此,画完这幅画之后,作者会有很轻松的感觉,而每一次看它,都会觉得舒服、释放。我看到画者在那里频频点头。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博士一再强调,“我们每个人也都是艺术家,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解读艺术。尽管是自己在作画,但在这个过程中,作者依然可以看着自己的画,看见情绪,和它保持一个距离。从而,画画的过程就成了一个疗愈的过程,消融的过程,”


看见。我脑子里出现了这个词。为什么他可以看见而我看不见,为什么我们第一反应就是给出自以为的判断?是不是因为我们的脑子已经存储了许多知识和见解,偏见与判断,让我们无法很直接去看见眼前的一幅图景呢?

看见,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词,却意味深长。阿凡达中最神奇的一句话是I see you. 事实是,若把生活比作一间屋子,我们看见的往往只是一个小小角落,我们的“看”和旧日的记忆、已知牢牢锁在一起,以至于新东西无法进入我们的视野。我们常常只能看见已经发生的“果”,难能看见因。我想,眼中有因果脉络,心中才有湖海江河。

接下来的画、诗和故事也是一样。迪帕克博士先引导大家自己去观察画上有什么,去听诗人的语言表达,然后全身心去感受作品当中蕴含的情绪,一点点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和试图隐藏的。有人把这个过程称为静心,我突然领悟:原来静心就是思想和记忆不干扰感知的状态啊。

我第一次听博士讲艺术治疗的课程。有人问说艺术治疗不应该是专业学艺术的人才能更好驾驭的吗?然而并不是这样。艺术是什么?博士这样回复:艺术不是某个专业技艺形成的专业作品,而是一个和内心交流的过程:我们的语言太有限了,但是我们的感受和理解远远超越语言。当某个作品和我们的内心发生了关系,我们从中咂摸到的滋味、产生的无法表达的感受,就称为艺术。

博士用吃苹果举例,当我们吃了一口苹果,我们很清楚苹果带给我们的味道,却很难用语言去形容这滋味;当我们看到一幅画,内在有些东西受到了触动,那个内在的流动就是艺术。这种流动是非常自然的、直觉性的存在于我们心灵中的东西。各种情绪,如忧伤、害怕、憎恨、愤怒……都是我们的头脑意识和深层记忆,当艺术作品帮助我们观察到了自己的头脑意识时,这些意识就发生改变了。这就是一个艺术的过程。

所以,无论我们是不是所谓的艺术家,我们都可以,也都应该去重视表达。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隐藏自己的情绪,害怕自己的某些念头和想法,然而回避没有用,它们依然在头脑的某个角落。所以,艺术创作是主动把它们翻出来,让它们晒晒太阳的过程。看见即疗愈,看见即转化。

通过艺术表达,我们得以看到自己的情绪和心智状态,从而把它们消融。艺术表达是一件非常自由的事,不要设定任何条条框框,每个人都是艺术家,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疗愈师。


生活在尘世间,我们关心的事真的很多,工作、关系、环境,美食、娱乐,还有各种生活方式,然而,所有这背后的驱动力——我们的心灵/心智——我们对此知之甚少,甚至并不关心,只是按照惯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活着。何时才能够对心灵有足够细微的体察呢?

听迪帕克博士的课很多次了,每一次都有新的体会和领悟。对心灵的了解是一个长期而日渐精微的过程,至少这次我学到了,多尝试用艺术形式去自我了解和自我疗愈。这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 End 





把五加行修好了,还是比较容易证悟的

把五加行修好了,还是比较容易证悟的 

慈诚罗珠堪布

(接昨天) 
2、加行道
(接昨天)在《现观庄严论》当中,针对加行道的本质是什么这一问题,有非常多的争论。最后的结论是,加行道的本质还不是智慧,还属于八识当中的第六意识。是第六意识在证悟空性,而不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更不是末那识,因为我执不可能证悟空性,它不但不是智慧,而且是和智慧对立的愚昧,是要被推翻的对象。当然,证悟空性的,也不是阿赖耶识。

此时的意识还没有转化为智慧,哪怕闻思修所得的智慧,都不是真正的智慧,其本体还是意识,所以是有漏的、无常的、有执着的幻觉。证悟占的比例多,执着就少一些,实际上也是有执着的,甚至还会执着在证悟当中。

第六意识首先是执着一切,创造了所有的烦恼。之后意识经过闻思修行,又可以证悟空性,断除烦恼。意识怎么能证悟空性呢?意识实际上无法直接证悟空性,但它可以用间接的方法,变成类似于空性的感觉,实际上只是一种念头而已。因为是念头,所以也是无常有漏的。有时候念头变成贪心,有时候念头变成嗔恨心、菩提心、出离心。此时,就变成了类似于证悟空性智慧这样的念头。为什么叫类似呢?因为虽然有空性的感受,但空性的感受非常模糊。真正的证悟,就像六祖惠能大师在证悟以后写的那首偈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其中所表达的意思,与大圆满、大中观完全一样。其中的第一句和第三句话非常重要,包含了所有层次的证悟境界。

阿底峡尊者当年也讲过:一天产生了一百个念头,那就去寻找一百次。每一次寻找的时候,就有一次的不可得,每一个不可得,都是法界、法性、如来藏,这就是证悟。想达到这样的证悟,前提是什么?阿底峡尊者讲得很简单,就是七支供。广一点、圆满一点的七支供,就是五加行,所以五加行是必须要修的,还要反复地修。

过去的很多大圆满成就者,都修了许多遍加行,只有具备坚韧的毅力,最后才可以证悟。我们虽然没有这么多时间,但也一定要修一遍非常完整、标准的加行,否则今生就没有证悟的机会了。如果五加行全部修好了,还是比较容易证悟的。


顶尖的法位

顶尖的法位 

 慈诚罗珠堪布
(接昨天)第二,顶位。顶,也即顶尖。虽然加行道还没有修完,但在进入此阶段以后,永远不会再产生不相信因果、轮回等等的邪见,邪见永远不会断除这种人的善根。在超越断灭善根方面,已经达到了顶尖,善根永远都不会断,所以叫顶位。

第三,忍位。忍什么呢?无论是对空性、大空性、远离一切执着一切戏论的空性、大圆满、大手印,以及密宗所说的一切都是佛的显现、佛的坛城等等,都能接受,不会有疑问、质疑,也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因为已经开始亲身体会到这些境界了,所以叫忍。

进入此阶段以后,永远都不会再堕恶趣。修到忍位后期以后,大乘修行人永远都不会退转到小乘,永远都不会发心成就声缘阿罗汉的果位,一定会沿着大乘解脱道最终走向成佛。

前三个阶段的修行境界基本上一样,只是对外境的体会有比较模糊、清晰、非常清晰的区别,境界的深度也在不断增长。到忍位的时候,不仅是对外界,而且对内在的心也证悟了空性。虽然三个阶段都一起证悟了诸法无我,但修的时候重点还是有点不一样。就像看图片,虽然整幅图片都看到了,但看得最清晰的,还是眼睛专注的那一部分。若要记住图片的全貌,还是需要再去看一看。同理,证悟的时候,虽然内在、外在所有的空性都证悟了,但修的时候还是有一个过程。首先是外在的证悟会比较清楚,内心更清晰的证悟会慢一点。忍位时对内在精神的证悟,已经达到了中等的清晰,还不是很清晰。但对外在世界的证悟,已经很清晰了。

第四,世第一法位,也即世间第一、世间法中最殊胜的果位。此处的世间法,不是没有出离心的那种世间法,而是指一地以下的境界。为什么说世第一法位是所有世间法当中最殊胜的呢?因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产生过无漏的智慧,如今依靠有漏的修行善根,将于第二瞬间产生见道的无漏智慧,这是需要强有力的善根才能产生的,所以称为世间第一。这已经是凡夫修行的最顶尖,过了以后就不是凡夫,而是菩萨一地的见道圣者了。

关于五道十地的详细内容,在《现观庄严论》和《入行论》里面讲过,有兴趣的人可以参看。


修行的下手处——永远是自己错

修行的下手处——永远是自己错 



你有没有发现:
如果你有洁癖,你可能会发现你常置身于很脏的环境中;如果你自命清高,可能坐禅时,你边上的人,正好就是邋里邋遢的人;如果你特别吝啬,可能会遇到老有人找你要钱……
为什么我们感召这样的外境?是因我们有召感外境的内心世界。会有什么样的外境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与你的内心世界是息息相关的……
丨修行人应具备的正见丨
修行人应该具备的一个正见:凡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己错。
很多人不能真正接受、理解,当然更难做到。
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有道理,自己是对的。从这个自己出发,遇到问题就会抱怨外部的环境,怨天尤人,把责任推到外境上。
当我们把责任推到外境上的时候,把这个自我就保护了下来,认为自我就不需要改变,不需要动手术了。
要改变的是别人、是外面的世界,要改变的是你面对的世界。那么,这种生活态度,会充满责备、充满抱怨、充满斗争、充满争论。
佛教里面讲争,喜欢用另外一个字,左边一个言字旁,右边一个斗争的争 —— 诤。
这个「诤」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你的心落在了是非、有无、来去、对错、你我……等等之中,落在了二元对立之中。
一旦你落在了二元对立之中,你的心就不寂静,心里边不寂静,就是内心的「诤」。兴许你不讲话,你不跟别人用口舌去辩论,但是内心是有诤的。
大家还记得《金刚经》里面的话吗?「无诤三昧」,佛陀说须菩提证得了无诤三昧。
须菩提是解空第一,所以无诤三昧就是真正解空的人,他的内心安住在寂静之中。
在这个寂静中,没有二元对立。那么,要进入无诤三昧这个境界,从哪里下手,怎么修呢?
其实,现在讲的,就是一个修行无诤三昧的口诀。要你超越二元对立,这很抽象,很多人不理解,话本身就有点文气,有点学术味道。
但是让你学会面对一切问题,坚持一个正见:永远是自己错。让你这样去做,这就清楚了,就有可操作性。
你可能说,不是说要超越二元对立吗?怎么还有对和错呢?你现在很难做到没有对错,所谓超越二元对立也不是绝对没有对错。
现在你先认定,任何问题之前,永远是我们自己错。外境没有错,外境永远是对的,心错了,我们自己错了。
只是为什么说是我们自己错了呢?以佛学来理解,也有好多种理解。有一种说法,这是以前造的业,现在受报。这叫深信因果。
 丨深信因果丨
深信因果,让你能够坦然接受降临到你身上的不公,降临到你身上的痛苦,做还债想。
你想,我现在在还债,可能你欠了别人一百万,你现在只是还他十块,还了十块债也少了呀,再还十块又减少了,总有一天会还完的,还完就是解脱。
做正面的观察,你就能够有勇气去接受和面对那种处境。这是永远是自己错的第一种观察。
第二种观察,为什么我们会感召这样的外境呢?前面讲的因果,稍微抽象了点。
再具体一点讲,为什么我们会感召这样的外境,乃是因为我们有召感外境的内心世界。会有什么样的外境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与你的内心世界是息息相关的,「此有故彼有」。
这个内心世界包括了你的语言、行为的习惯;你的性格;你的心理活动;你的各种喜好;你待人做事的方式。
所以,「此有故彼有」这个此有,就是我们的内心世界、主观的方面。彼有,就是我们面临的处境。
是先有此,后有彼。不是先有彼后有此。但彼此有时候会同时出现。
修行时间长的人,对于我们的心和外境之间的感应关系,会有很多体会。我们的心跟外面的境界,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应呢?
有时候你会体验到,你怕什么,然后就会遇到什么,你担心什么,然后就会遇到什么。
这种感应很有意思。这种感应关系很复杂,有很多种模式,这是其中的模式。
你的内心在意什么,你就会感召什么。这在意包括:爱、恨、想要、想排斥、担心、讨厌……「在意」是生活中的话,相当于我们的心有一种执著。
有时候你越在意什么,就越出现什么。
如果你有某一方面的特长——我们都有很多特长,这种特长也是你主观方面的情况,也会感召外面的情境过来。
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大家都有长处都有短处,其实短处有时也是长处,长处未必就是长处,长处也会变成短处。
我自己曾概括过几句话,来描述这种感召,你们看看有没有道理。
「善于泳者死于水」,善于游泳的人,一般会死在水里;
「善于武者死于斗」,通常有武功的人、以武力而自恃的人会死于斗狠之中;
「善辩者死于口舌」,有的人特别善于辩论,觉得别人都说不过他,这里说的死未必是人死掉,相当于栽跟头。他可能就会在别人的口舌、诬蔑、诬陷等,会在这上面栽跟头。
这种规律还有很多,你们可以在生活中观察。
纪晓岚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里就记载过这样一个真人真事,说在他们家乡,有一个人武功相当了得,轻功很好,有一条河不是很宽,那人一蹦就到河对岸,易如反掌。
一天,有人让他给表演一下,他轻而易举地从这边跳过去,在河对岸落脚的时候,岸边的土是松的,一下掉到很急的河水里面淹死了。
他有别人没有的长处,但最后让他栽跟头的也是这个长处。这讲到我们的心和外境的感召。
丨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丨
作为修行人,要不断地反观我的内心世界还有哪一些在意,只要内心世界还有在意,那就是苦。让你受苦的因就会感召苦的外境。
你只有把内心世界的这些在意,乃至于一些语言行为的习惯,把它们都能够放下,你才有可能不被外面的苦境所压迫。
不管面对什么外境,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是一个非常乐观、积极、可行的人生观。
比较前面所讲的——总是在客观环境里去找原因,这显然是更加积极,而不是消极;更加主动而不是被动;更加有希望而不是无奈。
为什么说有希望呢?你开始改变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生活的世界改变了,和你遇到的人都改变了。
有的人说,永远是我的错吗?很多事明明不是我的错,比如今天在街上小偷把我的钱偷了,难道那是我的错吗?那是小偷的错呀。
其实,这里讲的问题是:别人是对还是错那是他的事,你是对还是错才是你自己的事。你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事情上。
【禅者Changer说】:
时时刻刻谨记「一切皆因果」,当遇到逆境,便知一定是自己哪里做错了,才有此恶缘,仔细反思,一定改过;如遇顺境,当思这应该是自己以前做了什么善事,才有这样的善缘,仔细回想,加倍努力,继续行善!
人世间,最难管理的就是我们这颗心,最高的管理学就是管好自己的心。当你学佛,踏上这条修行之路的那一刻起,修好你这颗心,管好你这颗心,便是你一生的功课。
当你懈怠了,把这颗懈怠的心修正过来;当你烦恼了,把这颗烦恼的心修正过来;当你生气了,把这颗生气的心修正过来...有那么一天,当你把自己这颗心修好,管好的时候,你不再是心的奴隶,而是自己这颗心的主人。

佛教徒的任務和目標

佛教徒的任務和目標

一、剿灭嗔恨,当务之急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贪、嗔、痴烦恼随时可见,无所不在。身为大乘初学者的我们,也经常会像非佛教徒一样,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的结果不要说度化众生,反而会给佛教抹黑。特别是嗔恨心,其危害尤其严重,不但会摧毁自己的善根,也会让别人对佛教徒,甚至对佛教生起不好的看法。

《入行论》当中讲得非常清楚,一刹那的强烈嗔恨,可以完全从根本上毁掉过去几百万年、几千万年当中积累的绝大多数善根。就像一刹那的慈悲心或菩提心,也可以积累不可思议的功德与资粮一样。

大乘佛教认为,所有烦恼当中,最严重的是嗔恨心,因为大乘佛教的基础和出发点,就是慈悲心。与慈悲心直接对立的,就是嗔恨心。大乘菩萨戒中讲,只要对任何一个人彻底放弃慈悲心,有了嗔恨心,菩萨戒的根本戒都破掉了,更无法发菩提心。所有烦恼中,嗔恨心是最严重的。嗔恨心的过患,实在是罄竹难书。

大家都看到过,文殊菩萨等很多佛菩萨手里都持着宝剑、枪支等武器。这些武器不是用来制服任何生命,而是用来杀灭贪嗔痴烦恼的。学修任何法,就是为了面对、控制、断除烦恼。这是佛教徒的任务和目标。衡量修行好坏的标准,不是看谁念的咒语更多,谁做的功德更大,更不是看谁发财、健康、工作顺利,而是看烦恼有没有减少。比如,当有人污辱我们的人格,或者是欺负、殴打我们的时候,看看我们的嗔恨心是不是跟以前一样。如果是一样,那我们的学佛就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当然,在没有证悟空性之前,还谈不上彻底断除烦恼,只能适当地控制。

学佛的方向非常重要。如果身为佛教徒,却不闻思修行,只是搞些形式上的活动,开法会、超度、火供、荟供、磕头、烧头香、烧高香、灌顶等等,哪怕非常虔诚,也会失去学佛的真正意义。虽然正规的灌顶非常有用,但如果只有这些,却没有实质性的闻、思、修,佛陀的思想、佛陀的正法就无法弘扬起来,学佛者最终的目的,只会是为了自己健康、长寿、发财、工作顺利、儿女考上大学、有好的工件等等,这样就得不到修法的实际效果,也无法真正走解脱道。所谓的佛法,就失去了真正的核心价值。

识破妖女的微笑

识破妖女的微笑 

 索达吉堪布 

无边无际难以忍受的轮回痛苦大海中,虽然暂时呈现了少许安乐,但这些安乐实际上都在引诱迷惑我们的心,就像是妖女的微笑不能相信。在本师传中,释迦牟尼佛在往世曾是一位商主,他到了一个罗刹洲,彼洲上的许多妖女就使用各种伎俩和欲妙来引诱他,那些妖女暂时显得快乐姝丽,但其本性却都是痛苦和诱惑欺骗。

这些暂时的快乐不仅是痛苦的本性,而且也在刹那刹那地变化,犹如闪电,这就是无常。我们今天所拥有的财产,明天是否还继续存在呢?如今身体健康强壮,将来是否仍然无病快乐,如是等等,这一切都是难以预料的,所以,可谓“诸法如闪电”。


人们贪著世间法,如何享受也不会满足,犹如小孩贪吃甜美的糖果,再三地咀嚼也是尝不够。然而,世间上所有的法不管再美妙,也都不存在任何的可靠性。比如,梵天的财富在世间上属于最为上等精粹,但这些财物以及他们所享受的妙欲也不会永恒,不值得信赖,也没有任何实义。

世间上的这些法不管如何千姿百态地显现,其实都是空性,我们怎么会对之生起贪心呢?有如是的贪心,便会有如是痛苦的因。所以华智仁波切说:“当生贪心的时候,立刻就要舍弃它。”《佛子行》中也讲,引起贪心的这个事物,必须马上抛弃。

对于一棵芭蕉树,当我们以理智逐渐分析它时,就会发现它里面为空心,没有一丝一毫的精华实义。如是我们深入细致地观察轮回中的一切诸法,也会发现它们如同芭蕉树,所以在整个轮回中都不存在一个可靠的法。


通过这样观察,得到定解时,自然就不会对善妙的事物生起贪心,对低劣粗鄙的事物也不会产生厌恶之心,对一切法就不会产生粗大的分别念和执著,相反我们会去希求无变的大乐,即原始的自然本智。

暂时的轮回并没有任何东西值得追求,真正值得我们希求的是永恒不变的殊胜智慧。因此我们一生当中所做的各种琐事,全都是徒劳无益。比如我们搞建筑做生意等世间法就是毫无意义,口中言说各种不如法的语言也没有任何意义,然后心里面产生的烦恼分别念——贪嗔等心也全都是痛苦的因。对于这些身口意的一切世间琐事,我们应该全部舍弃,从此以后,身体应该作顶礼、转绕等善法,口应该念诵经咒,心中应该生起清净心、大悲心,观修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
——摘录自自我教言

有了嗔心就不容易生起慈悲心

有了嗔心就不容易生起慈悲心 

慈诚罗珠堪布

《如何面对嗔恨心》



学佛的方向非常重要。如果身为佛教徒,却不闻思修行,只是搞些形式上的活动,开法会、超度、火供、荟供、磕头、烧头香、烧高香、灌顶等等,哪怕非常虔诚,也会失去学佛的真正意义。虽然正规的灌顶非常有用,但如果只有这些,却没有实质性的闻、思、修,佛陀的思想、佛陀的正法就无法弘扬起来,学佛者最终的目的,只会是为了自己健康、长寿、发财、工作顺利、儿女考上大学、有好的工件等等,这样就得不到修法的实际效果,也无法真正走解脱道。所谓的佛法,就失去了真正的核心价值。

二、嗔恨心的分类

嗔恨心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对有情众生的嗔恨心;第二种,是对无情物的嗔恨心;第三种,是对鬼神等非人的嗔恨心或恐惧。

三、控制嗔恨心的方法

控制嗔恨心的方法有两种:

(一),世俗谛的方法;

第一,理解

第二,感恩

(二)胜义谛的方法

1,对有情众生的嗔恨心:

第一步,觉知

第二步,消失

第三步,觉悟   

2,对无情物的嗔恨心   

3,对鬼神等非人的嗔恨心或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