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 星期五

我以法的方式爱你们,而非世俗的方式【阿姜查尊者】

我以法的方式爱你们,而非世俗的方式【阿姜查尊者】

般若行路 


阿姜查尊者在其著作《森林中的法语》中开示:

我们住在一个很大的团体里,当你准备要做某件事时,应该先知会领导人。例如在巴蓬寺这里,比丘与比丘尼们都应该先想到我,因为我是这里的住持,是负责领导与劝诫你们的人。如果你们准备要做不确定的事,它可能会造成不安,请先想到我,因为我是负责教导与劝诫你们的人。有个地方可以停靠,包括这座寺院与住处,你们应该想到我。我可以说是这里的创始者,因为是我第一个来到这里,你们都是后来才陆续轻松住进来的。因此如果你们能够想到我的苦心,即使是片刻都好。“这么做对吗?能带来利益吗?”

你们在这里修行应该学习长者们的美德,则修行的过程就能充满和谐与喜悦。你们应该经常想到比丘尼长老们,当你们行动时,则请记得我。我有向你们收取住在这里的租金吗?如果你们去旅馆,一定得付费才能居住,但是在寺院里则不需要。你们应该想到这点,晚上回到自己的寮房时,请好好想一想。我有从你们身上得到什么好处吗?身为一名比丘,我没有分别心。我收留一切想住在这里的人,我的立意良善,我以法的方式爱你们,而非世俗的方式,所以不需要任何争执或害怕被剥削。如果有什么事不对,你们应该前来说清楚。

你们有些人从来没有问过我任何事情,不只是比丘尼,有一些比丘我也从来没有和他们谈过话。我们是一个大团体,因此可能发生这样的事,如果你恰好是其中之一,可能就会比较辛苦。因此你们所有人都必须靠自己,加强自己的修行,尽量照顾好自己。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1年12月30日 星期四

你没有突破障碍,如何能见到阿弥陀佛【净界法师】

你没有突破障碍,如何能见到阿弥陀佛【净界法师】


佛教的因缘观,只有一个观念就是事出必有因,每一件事情一定有原因的,没有一件事情莫名其妙出现的。你今生会投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你今生会从事什么样的职业,你今生你可以享受多大的福报,你的寿命有多久,你今生谁会做你的子女,都一定有道理的,没有一件事情是莫名其妙出生的,这个道理简单的只有两个字就叫业力。

  我们一个人面临两个问题,第一个外面,我们说一个凡夫,临命终的人就是内忧外患,外在有业力的牵动,我们无始劫造了很多生死业力,它不会放过你的,你只要念头一动,被它带走了,它在外面跟你招手,它说来啊,我有很多快乐的果报等你去。

  很多祖师在临终,阿弥陀佛现前之前,它是先现天的果报给你看,你临终的时候看到宫殿,看到很多快乐的资具你心动不动?你想,如果你没有真实的把人生参透,你肯定念头一动就完了,阿弥陀佛连来的机会都没有了,因为你的心跟它感应了。

  所以临命终的时候,是内忧外患,内有妄想颠倒干扰你一念往生的心。所以我们往生的心,临终的时候是很辛苦,好不容易栽培一个往生的善根,内有妄想的干扰你,外有业力的引诱你,糟了!你只要稍微一点差错,一念差池全体残,你今生的修学全部白费了,你来生再一次,但是来生不见得就比今生好。

  诸位你要知道,你今生冲不过去,来生更糟糕了,因为环境更糟了。所以你迟早要解决这个临终正念问题。临终的时候就是怎么样,就是算总帐,腊月三十算帐,你平常欠人家的钱都得还了,不只是今生喔,是过去生所修的善恶业一时都现前,平常打的妄想也现前,当然我们念的佛号也现前,所以这个真妄交攻。

  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栽培了净土的善根,我们对阿弥陀佛的名号有信心,我们对净土的功德有愿力,我们提起佛号的时候,一句佛号信愿具足,但是关键是谁能够突破障碍,谁能够见到阿弥陀佛,关键在这里。诸位,你不要以为你念佛就可以往生,我再讲一次,过去的你不会放过你,你过去的生命留下的问题,难道它会放过你吗?所以你没有突破你的障碍,你怎么见到阿弥陀佛?

  你净土宗往生是心不贪恋、意不颠倒、正念分明的,我们可以不断烦恼,但是你一定要想办法,让烦恼不干扰你,要沉淀下来,这个就是调伏力,这个就是般若的智慧,如果你不能让你的业力,跟妄想沉淀下来,你就不是业力的对手。

  所以古人说,带业往生,是带种子,带业力的种子,不能带业力的现行,这句话你要听清楚。没有一个人是临终很躁动不安的时候往生的,没有一个人。所有往生的人,临终都是寂静安稳的,这是固定的相貌。如果你看到这个人临终的时候,内心很躁动不安,这个是非常不吉祥,大概不太可能往生,因为你那个生死业力的相状,都现前,轮回的相状都现前,你这个时候,哪是你一个惊慌失措的时候,养兵千日用在一朝。

  临终要往生这个人一定是,不管他遇到什么障碍,他的心一定是非常清楚明了,寂静安稳,安稳寂静,这是共同相貌,然后提起佛号,他要能够不随妄转,我们没有办法做到消业往生,所以我们业力一定会干扰我们,但是你有本事不受它干扰,如印光大师所说的,心常觉照,不随妄转,这是我们的目标。

  我们不可能修到“业尽情空”,业力不干扰你,妄想不干扰你,那你是修到业尽情空,那你不是一般人了,我们一般人能够修到不随妄转就不简单了。

  所以我们做不到祖师的正念,万里晴空,一轮明月,没有任何乌云,做不到的,这不是一生做得到的。我们可以做到虽然有乌云,但是这个乌云不能够遮盖我的光明。
  所以不管我们过去做了什么,我们现在能够做的就是说,现在过去留下了问题,我们现在必须要继承过去,但是重要就是说,你怎么去面对你的过去,能够从过去的业力跟妄想中走出来,我们现在后悔都没有用,关键是我们要解决,我们要怎么样面对未来,一个人要能够面对未来,首先你要先面对你的过去,你没有办法从过去走出来,你就没有未来可言。一个人走不出过去就失去了未来,那走出过去,那只有一个方法,般若波罗蜜,没有其它的方法,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否则你怎么说,你今生短短的几十年的修学,你凭什么能够去解决无量劫来留下的问题,我们经历过这样多的生命,每一期的生命,或多或少都留下很多的颠倒妄想,留下很多生死业力,要以经典来说,我们由生死业力所留下的颠倒妄想,如果有相状的话,尽虚空不能容受,这就是我们的过去,你怎么办,只有靠智慧来面对,你别无选择了。

  所以我们研究智慧以后,我们开始知道怎么去处理过去,当然这智慧不是我们想出来的,是佛陀的传承,经过祖师的开导。如果今天你对佛教的修学,你不是只是希望能够让你的生命离苦得乐而已,你更重要是解决生死问题的时候,你就要注意临终的正念,你要注意临终的正念,你就要去注意,你怎么面对你的过去,所留下的业力跟妄想,因为临终的时候肯定是内外夹攻,外有业力的干扰,内有妄想的障碍。

  这就是我们必须要学习佛法的主要因素,我们怎么面对我们的过去所留下的障碍。好,这个就是,我们已经花了很多时间,来告诉大家,怎么去培养临终的正念。当然刚开始你要先有个目标,我们要从过去跳脱出来,你先有个引导,你前面要先有个方向,你要先发愿,不管你做得到做不到,先要有一个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力。

  你没有目标,你就很容易被过去牵动。所以发愿是第一个,引导力。第二个安住力,你要不随妄转,你心中一定要有个房子住,你要先安住下来,调伏跟安住是分不开的,你没有站稳脚跟,你打不出好的少林寺的招式出来,不可能。
  这就是安住力,然后再调伏力,这三种力量就是我们,其实我们前面讲到发心篇、正见篇,就是告诉大家,如何在无量的妄想当中,打下三个木桩,就是引导力、安住力、调伏力,你三种功德力具足了,那剩下就是你的生活历炼了,慢慢让它增长广大。

  但是起码我们刚开始,先把这样的雏型建立下去,先把这样的一个概念先建立下去。所以理观,它可能是一个薄弱的概念而已,没有错,但是你这个薄弱的概念,经过你修行篇的后面的行门的历炼,它就慢慢的增长广大,它要事修。
  所以理观要有事修来磨炼,但是如果你连理观的雏型都建立不起来,你事修你就是在修福报,因为你没有心地法门,你就是完全在修习善业了,那就糟糕了。所以理观的时候,是一种概念的修学,是一种思想的建立,但是到了理观以后我们开始,下一堂课讲到历炼的事修。好,这就是我们讲到,前面两科的主要的因素。



從我的iPhone傳送

伏藏埋在什么地方?

伏藏埋在什么地方?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不成为烦恼之对治的窍诀,如同病人只拿着药袋,无有实义
凡是不能作为烦恼对治的窍诀,即使再高深,也没有意义,就像药囊装药却未服用,疾病永远不能痊愈一般。

听了再多的窍诀,却不能成为烦恼的对治,贪嗔痴疑慢毫发未损,这些窍诀也没有意义,就像一个病人背着装满各种妙药的药囊,却不服用妙药,又怎能治好自己的疾患呢?

常言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就像儿童教育要从三岁做起,三岁决定了人的一生一样,初学佛法的人,就像两三岁的孩子,早期习惯的培养与引导非常重要。这时候我们必须将学到的知识现学现用。养成好习惯以后,学到的东西才能用得上。如果坏习惯已经养成,就积习难改了。
另外一种教育方式,是把佛法当成学问或文化去研究,一直都在学,却一直都没有修。比如,将《入行论》从头到尾背得滚瓜烂熟,记得一清二楚,却一句都没有用,一个偈子都没有修,只是把所学的东西,当成衡量别人长短的尺子,吹毛求疵地去查找、挖掘别人的毛病,却根本不观察自己的过失。因为所学甚多,看别人的缺点就更容易,任何的不如法,都逃不出他们“博学多才”的眼睛。这种学习方式的结果,就是掌握了大量佛教知识,却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始终没有进步,最终成为法油子。

这种情况目前在家人中比较少,藏族出家人当中有。因为出家人学得多,整天都在背书、辩论,如果一直不修行,尽在学习方面用功,就会走上这条路,这非常没有意义,我们千万不能走这条路。在家人本来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就不是很多,如果不能学以致用,全部的所学,都变成观察别人的工具,那是最大的失败!

我们曾经反复强调,要将佛法用于生活,这也是如今很多法师与佛教徒的口头禅。但怎样用到生活当中?除了将修行所得的戒定慧用于生活以外,不会有别的东西可以用于生活。戒定慧是通过修行获得的,如果没有修行,就不会有戒定慧,更不可能融入到生活当中。
比如,一个生意人受戒以后,就可以将戒律运用于生活,不撒谎、不欺骗、不伤害他人等等。同样,无论是官员、老师、医生还是商人,都尽量地利他,就是慈悲心落实到生活当中的一种表现。如果没有慈悲心,是不会做这些事情的。即使做了,也只是做给别人看而已,实际上不是帮助别人,不是扶贫和献爱心,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自己,还是爱自己。此时的外在行为,只是充当了“自我”的生力军,是一种对自己更有利的手段而已。
就像先要有钱,之后才能投资一样,佛法融入生活,前提是自己要有佛法,之后才能融入。很多人以为,佛法融入生活的意思,就是不需要闭关修行,只是在生活当中实践佛法的理念。虽然在生活中实践佛法理念并没有错,佛陀也告诉我们,大乘佛教不能脱离世间、脱离生活。如果有能力,发了菩提心的人应该去帮助所有人解决痛苦,如果有别人需要的东西,就应该给予,这就是六度的核心。但这样做的前提,是自己要有智慧和慈悲,否则不可能有能力帮助他人,也不可能愿意无条件地帮助他人。

所以,我们不需要学太多,只学自己修行需要的那部分即可。比如,如果要修四无量心,就先学好慈无量心,之后修持慈无量心,修好以后,再把慈无量心落实到社会,落实到世间,落实到生活当中。然后,再进一步去学悲无量心,也是按照学、修、用的次第。学修过程中,要目标专注,不要学太多东西。如果在学悲无量心的时候,又学中观,又学因明,可一个法都没有修,一个法都没有用,最终学不学都是一样的。

为什么要强调实修

要知道,知识和体会是截然不同的。通过闻思所得到的智慧,是储存在意识层面的;而证悟的体会,却与我们的感官与意识没有关系,它是储存在智慧层面的。最终的证悟,已经完全超越了所有的意识。随着年纪的增长,闻思所得的智慧会慢慢消失。比如,五年前自己的五部大论学得非常好,不但背得滚瓜烂熟,和师兄之间的辩论也无往不胜。但五年、十年过去以后,可能五部大论中的一个论典都背不了,五部大论中复杂的思维逻辑也忘得一干二净,和当初不学没有太大区别,这就是闻思的缺陷和不足。而修出来的体会,哪怕是人身难得、寿命无常与菩提心等意识范围内的亲身体悟与感受,却永远不会忘记。
打个比方,一个是长时间地研究蜂蜜的来历、成分、营养价值等知识,另一个是直接去品尝蜂蜜的甜味,过了十年八年以后,有可能知识都忘掉了,可蜂蜜的甜味却不会忘记。
在死亡的时候,意识全部会归零。下一世投生的时候,一切又从零开始,然后又复归于零。意识是变化无常的,即使今生学得好,来世也可能淡化到几乎为零的程度。然而,证悟是如来藏的作用,如来藏与意识的活动和变化没有关系。所以,明心见性以后,即使换了一个身体和形式,也不会遗忘。
莲花生大师的伏藏埋在什么地方?不是埋在阿赖耶识中,也不是埋在第六意识中。否则在经历这么多的生生死死之后,即使伟大的伏藏大师也会忘掉,所以必须埋在证悟的境界当中。如果是一个标准的伏藏大师,那起码要是一个开悟的人,否则无法将伏藏品埋在他的如来藏当中。我们平时以为,伏藏都是埋在湖泊、岩石等中的,其实这只是一种符号,依靠这些符号,可以激活、唤醒伏藏师内心的伏藏。当他们一看到这些符号,立即就能想起当年莲花生大师所埋的伏藏内容。
所以,最妥当的次第,是先闻思,再修行。从知识转换到体会,从体会进入到证悟。未得一地前,还有可能退转。但证悟一地以后,永远都不会退转,其道理也在于此。学习固然很重要,但不能在学习中原地踏步。学习的同时,必须要修,必须要用。现学现用,才是最佳的学修方式。



從我的iPhone傳送

怎样去湿气最好?中医告诉你:祛湿气最好的9大中成药

怎样去湿气最好?中医告诉你:祛湿气最好的9大中成药



                                                                 很多人都知道,如果是湿气特别的厉害,也是非常的危险的,这个时候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可以排除湿气,不然也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可能会引起一些各种各样的病变,大家就应该来看一下到底有哪9种中草药就可以排除的。

1、香连丸
香连丸主要的功效是清热化湿,特别适合对于吹空调引起的湿气入侵,或者空气湿气太重引起的湿气重,对饮食不净导致的细菌性大肠湿热引起的痢疾有很好的功效。它主要有黄连和木香制成,这二种中药都需要祛湿的功效。

2、平胃散

平胃散主要针对脾胃湿气,适合食欲不佳,反酸,口淡无味、四肢无力的人群,它主要有苍术、厚朴、陈橘皮、甘草组成,对除湿有很好的功效。

3、清热祛湿颗粒

清热祛湿颗粒不仅可以去除体内湿气,还可以去除体内的热毒,特别是炎热的夏天,空调房内待久了很容易疲惫、食欲不佳,体内火气重湿气也重,此时服用清热祛湿颗粒可以一次解决这两个身体症状,是除湿效果最好的中成药。

4、藿香正气丸

藿香正气丸适合暑湿感冒的症状,它没有清热的功效,但是针对于环境湿热引起的各种湿气重的症状有很好的作用,对湿热引起的肠胃不适、痢疾、呕吐等症状有治疗作用。

5、附子理中丸

附子理中丸属于健脾祛湿的中成药,适合于手足不温、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等病症,只要由附子(制)、党参、白术(炒)、干姜、甘草这些重要组成。
6、参苓白术丸

参苓白术丸具有良好的祛湿效果,它具有健脾益气化湿的功效,而中医讲究脾虚的人容易生湿气,湿重则泄泻,参苓白术丸针对脾虚引起的湿气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它是除湿最快最好的中成药。

7、木香顺气丸

木香顺气丸是中医常用的一种中成药,它适合于体内有湿气的人群,这类人群常见打嗝、恶心、肚子胀气、嗳气等症状,它由枳壳(炒)、苍术(炒)、、木香、砂仁、醋香附、槟榔、甘草、陈皮、厚朴、青皮(炒)、生姜组成,对脾胃不和引起的胸膈痞闷也有很好的功效。

8、保济丸

保济丸祛湿吗,它的主要功效是祛湿、和中、解表,适用于暑湿感冒的症状,因暑湿引起的发热头疼,腹泻腹痛、肠胃不适、恶心呕吐的症状服用保济丸可以有效缓解。

9、健脾丸


健脾丸书与健脾祛湿的中成药,同时也是有名的导滞药,如果舌苔湿气重,白苔多,四肢无力的湿气重患者十分适合健脾丸,服用后食欲有明显改善,舌苔也会正常。

湿气特别的严重也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记得可以通过一些中成药物的方式来改善的,必须应该选择一些正确的方式,生活中多加运动多喝水都是非常好的,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所以可以通过一些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就可以改变身体的健康。



從我的iPhone傳送

白血病:服用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神仙粥”方治好了|临证问道录

 

原创 脉问 

主持人说|

今天又到了“入门•经典•临床”栏目。陈修园说:入门正则始终皆正,可见中医不可入错门。千百年来,中医的发展模式均离不开“读经典、做临床”的范式。今天开始“入门•经典•临床”栏目推送“临证问道录”中医章回体文章,把读医案所得,和临证所思,结合起来,以章回体形式写出来。精诚大医漫漫长路,有我们陪您一路同行。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脉问的“临证问道录”第三十八回。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证    问    道    录
临证问道录

第三十八回
神仙粥灵妙,救白血病呕吐断食
精气态养慎,凭阳元神却病回生

江湖上老柳,巴山人,为人侠义豪爽,经营药事。凡亲友乡里,有难必帮。一日来云,同族一侄,突然疲惫不堪,面黄消瘦,绝望意乱,食寝难安,时而呕恶,时而腹泻,被医院检查诊断为“白血病”,收进肿瘤病房接受化疗,问余可有何办法?


余细问病情,建议难证当守脾胃中土,安定心志。权用半夏泻心汤配异功散,据证加人参黄芪三仙红曲之类。观其食饮睡眠,精神气力,再行进退。
月后柳来,云服药后渐开胃口,每日汤粥营养,少吃多餐,精神气力转好,睡眠亦趋安神。
然随着几次化疗后,食欲衰颓,恶心呕吐不止,多为涎沫。精神亦日差一日,气短困乏,声低息促,面色晦黄。家人担心,想尽办法熬汤做菜,依然是米水不进。
前方坚守中土,意为保护胃气,以为生机。不意化疗药性,来势凶猛。控制呕吐,恢复饮食,已是刻不容缓。
余思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之间 ,新华社报道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神仙粥”方,为山药一斤,蒸熟去皮,鸡头实(芡实)半斤,煮熟去壳捣末,入粳米半升,慢火熬粥,空心食之。
余曾治一肝硬化腹水,呕吐不止,米食不进,按“神仙粥”方熬制,少量频频喂食,得以复其胃气,渐得饮食,度过难关。此后又以此方,运用于肝硬化蛋白倒置、肝肾功能异常久不恢复,食欲衰败、久病脾胃虚弱,难以康复等病例,取得效果。
乃嘱老柳,令病人家属按方熬粥,频频小口喂之,至三日,呕吐见缓,已有欲进食,一周则想吃软饭、汤面,精神趋好,能与人言谈交流。
 


旬日后,老柳邀余以家属身份同去肿瘤病房,余觉勉为其难,奈不过老柳直率脾气,到病房主任办公室见过科主任。主任说病人的“白血病”,已属晚期,治疗有一定难度,目前虽然度过了饮食关,精神略有好转,但控制癌细胞的扩散,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肺部的细菌感染已经有合并霉菌感染的情况,控制霉菌感染比治疗细菌感染难度更大,费用甚至要几十万,可能超过化疗药。
老柳说,主任,能不能考虑结合中医呢?
主任决然摇头,中医完全不能治疗肿瘤,是药三分毒,不要节外生枝了。
老柳说,前面的剧烈咳嗽、胸闷,呕吐、不能进食,气短乏力,话都不想说,都是服了中药才得到改善。
主任说,哦,中医可能会缓解一下症状,治这种病,不行的。是哪位医生开的中药呢?
老柳指余,这位老伯就是同仁堂老中医,侄儿一直都在服他开的方子。
主任说,中医是国宝嘛,比如说《本草纲目》。
余云,中医也要取长补短,几十年的医院工作,也不断向西医前辈、同事请教,更好的服务病人。主任说的霉菌感染关,想是可能在中医方面结合的,《内经》《伤寒》《金匮》以及温病学说,都有丰富的理论和方药可用。
主任说,我们不排斥中医,但还是要坚持化疗、抗炎、抗霉菌的治疗方案。
 
窃以为,中西医没有必要辩论,唯有以疗效造福病家,才是实事求是。
果然不出主任所料,柳侄再生咳嗽,初为呛咳,咳出多为涎沫,少许白痰。继而咳而兼哮,喉间如水鸡声,胸闷,咳而胸膺牵扯作痛。哮咳阵发,昼夜不宁。病房用抗炎、抗真菌药多日未能控制。
老柳来说,这样下去,真不是个事。还是请您老出个良方吧。
余思,即按主任所说肺部霉菌感染,亦还当以经典辨证论治。病证至此,正如《金匮》“咳而上气,喉中水气声”,乃寒饮阻肺,痰结咽喉,则哮咳如水鸡声;寒饮阻滞于胸,则胸闷牵痛。急予射干麻黄汤,温肺化饮,宣肺散寒,以望平其哮咳,复其肺气。
柳侄才服三剂,咳嗽大减,喉间哮声亦明显缓解。胸闷疼痛见轻,夜寐渐安。方中加百部、百合、白芨,再三剂,咳嗽已轻微,喉间水鸡声消除,唯胸闷、气短,乏味少食。与自拟生金宁肺汤。


肺系诸疾,外而感受风寒、戾气,内而久病、慢病伤及脾胃中土,气机升降出入阻隔失利;痰湿痰浊阻遏胸阳,阴霾笼罩,肺气上不得宣发,下不得肃降,呼吸受滯,气机被遏,变生咳嗽、哮喘、胸痹、痰饮诸病。病程之中,又可能因气机表里升降失利,出现寒包火,寒热错杂种种变证。此例肺部炎性感染合并真菌感染,不出其中。
余自拟生金宁肺汤,以培土生金,化痰祛湿之参苓白术散,合于调和营卫,燮理肝脾之桂枝汤,加百合、百部、白芨以化痰宁肺,金荞麦、葎草补肺搜痰,桑黄、松针层孔菌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力,渐缓化疗毒副作用。在不同类型哮喘,肺部结节、肺结核、矽肺等病患中,又秉承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原则,观其脉证,随证治之。
此例以上述生金宁肺汤及其加味,扶正祛邪,缓治求愈。
余郑重其事对老柳说,侄儿此病,服药有希望,但重在养慎,如《金匮》所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杵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藏府,即医治之”。三到五年之间,只能修养,不宜外出劳工。否则,邪风饮冷,劳累耗气,房事耗精,饮酒、气郁伤肝,皆可能前功尽弃,毁于一旦。老柳说,我一定转告侄儿,好生听您的话,养病三五年。
二月后,老柳语余,侄儿坚持服药,精神状态日趋好转,食量恢复,睡眠安好,上周复查,肺部炎性感染和真菌感染基本吸收,便办理了出院。
二年多以后,遇老柳,谈及其侄,谓侄儿出院后,感觉身体与正常无异,又到成都华西复查,不料医生看了检查报告,说不符合“白血病”。让病人回家修养。如此结论,令病家惊诧,余思前番肿瘤病房诊断治疗,也惑然不知其所以。想起余经治某儿长期高热,经医学院附院及儿科医院诊为“淋巴癌”,余予一方即退热,而后无反复,病房医生即解除“淋巴癌”诊断,是现有医学的局限,还是人类对生命的认知还处于不断探索,不断发现的过程?
如此半年,侄儿不愿沉溺整日无所事事,吃吃睡睡之中,想起住院期间昂贵费用,借资未还,又赴外地工地打工。遇到工程紧张,昼夜加班,一月多即病倒,送当地医院几天,不幸离世。
余谓老柳,农民工不避寒暑,饥饱不节,劳苦奔波,委实不易。侄儿抱病之身,戴疾之体,又哪里经得起常人难以想象之苦累?古训说,“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余算是又增了一分领悟。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