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31日 星期日

What we are reading:絕

What we are reading:絕 

2,766

1
■《The Sixth Extinction: An Unnatural History》
Barbara為Kinohi送上他最喜愛的零食。吃完後,Barbara的手,溫柔地在Kinohi的生殖器附近撫摸,但他似乎心不在焉……
Kinohi是一隻雄性夏威夷烏鴉,牠的野生同類十年前已絕種,全世界只剩下大約一百隻在各地動物園和研究所飼養。這些沒有在自然環境長大的烏鴉,不太知道自己是烏鴉,連傳宗接代的「性趣」也失去,科學家如Barbara為了幫牠們保存一絲血脈,趁交配季節頻頻替牠「打手槍」配種。在美國另一保育基地,工作人員在餵一隻蘇門答臘犀牛女吃蘋果,分散牠的注意力,讓科學家把超聲波鏡頭塞進牠的肛門,檢查犀牛女有否懷孕。
你可能覺得以上景象有點嘔心,科學家也不會特別享受這類差事,只是逼不得已。
地球歷史上,曾經歷五次大規模絕種,原因包括全球變冷、巨型火山爆發、隕石撞地球等,但正在我們眼前發生的第六次,是首次由一種生物──人類引起:大規模破壞物種極豐富的熱帶雨林;把真菌病毒帶到新生境,幾年間把原本數目龐大的中美洲青蛙和北美蝙蝠滅絕;澳洲大堡礁受海水碳酸化威脅,上萬種海洋生物陪葬;還有人類親手行兇,去到甚麼地方,都把原居民(不論是尼安德圖人或大海雀)趕盡殺絕的歷史。據科學家估計,若不扭轉趨勢,至本世紀末,一半物種會消失。
只要稍為留意時事的人,都大抵聽過上述訊息。不過,如史太林所說:一個人死了是個慘劇,一百萬人死了則是個統計數字。用宏觀角度宣揚環保,始終太離地;令普通人上心,要用故事。就像戈爾那套奧斯卡最佳電影《絕望真相》,觀眾對當中的統計數字圖表如水過鴨背(亦不為意情況早已變得更壞),但大多會記得那隻困在碎浮冰上、無助的北極熊。《The Sixth Extinction: An Unnatural History》這本書成功之處,正是用歷史和科學穿插的一堆小故事來講大意義。
有些科學家像毛澤東般堅信「人定勝天」,主張用科技對抗暖化,例如向大氣層噴氧化硫以阻隔太陽光。我非常擔心這類想法,因為地球生態和氣候極端複雜,而且環環相扣,任何非天然做法都可能有始料不及後果。譬如上世紀初,澳洲農夫為控制破壞農作物的甲蟲,引入原產南美的有毒蔗蟾蜍,以為一物治一物,但蔗蟾蜍迅速繁殖,捕殺昆蟲兼毒死其他動物,成為澳洲最大生態災難;甲蟲呢?依舊肆虐。類似的嚴重問題已在美洲、夏威夷等原本與世隔絕的地方多次發生。
你或會說:青蛙、蝙蝠、北極熊,與我何干?但人類正在拿全世界做一個史無前例的實驗,若果偶然創造出一種無藥可醫的病毒,真那麼難想像嗎?別忘記,恐龍在絕種前,曾是演化的優勝者,地球的霸主。

姚崢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