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4日 星期一

世界到底是谁创造的?

世界到底是谁创造的?

原创: 慈诚罗珠堪布 

《修心八颂 》 详解  


第八颂
愿我所行此一切,
不为八法念垢染,
了知诸法皆如幻,
解脱贪执之束缚。

01

这是告诉我们,上面提到过的所有修法,都不能有世间八法的污染。有了世间八法的污染,我们的菩提心会受到破坏,这样的修行根本不是解脱法,而会变成世间法。世间法的最后结果,充其量是在下一世获得人、天的福报,其他什么都不可能获得。

世间八法是指什么呢?

第一个是利。
第二个是衰。利就是利乐,比如世间人羡慕的发财、健康、长寿等等。衰就是衰败,也即与利相反的结果—体弱多病、寿命短促、贫困拮据等等。如果为了消除这些衰损而修行,我们的修行就受到了世间八法中第二法的污染。
第三个是誉。
第四个是毁,也即名誉与毁谤。有些人虽然不贪钱财,却很希望有名声,为了自己的名声能大一点儿,或是因为害怕遇到毁谤而去修行、做善事等等。这种学佛,就带有世间八法的污染。
第五个是称。
第六个是讥。当面的赞扬与挖苦、讽刺,分别为称与讥。第七是乐。
第八是苦,也即世间的快乐与痛苦。

现在很多没有受过佛法正规教育的居士,虽然非常虔诚,却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佛法,他们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些人间的福报。

02

世间八法的来源,就是自私心。而大乘佛法的要求却是,即使你付出了再多,也不能考虑自己的回报。虽然我们也需要健康长寿,但我们的生存目的却不是健康长寿,而是为了利益众生。

如果每做一件事都想我今天给这个众生带来了幸福,我应该会在今生得到回报,或者下一世享受人天的福报,说不定还能往生极乐世界,诸如此类,有了这些希求回报的成分,就不是大乘佛法。

无论在任何一个地方,哪怕做了一点儿利益众生的事情,除了对众生有一些帮助的必要之外,第一不能宣传,第二不能考虑回报。为众生做有益的事,是我们的义务、工作,是我们应该做的,有什么了不起?凭什么贪求回报?

没有世间八法,才会有出离心。在出离心的基础上,还要了知一切都是如梦如幻。

03
如梦如幻是什么意思呢?

虽然从外表上看,外面的器世界,里面的有情世界,是实实在在的,很多哲学家也认为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很多人将物质定义为“客观存在的事物”,然而,从佛教的角度来说,无论是精神世界,还是物质世界,没有什么客观存在的东西,一切都是表面上的存在。

我们不能因此而将佛教看作是唯心主义的,因为佛教已经超越了唯心主义,佛教既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唯心、唯物都是西方哲学的主张,东方的很多文化都无法纳入其中。我们不能将全世界的所有观点,都硬性地归纳为唯心或唯物。

为什么佛法既不是唯心,也不是唯物呢?佛法的世俗谛概念,既承认物质世界,也承认精神世界。它不认为物质第一性或意识第一性,物质、精神都是需要的。而在胜义谛的概念当中,精神世界不存在,物质世界也同样不存在,一切都是幻觉。

量子物理的出现,已经基本上证明了物质世界的不存在。世界虽然是一个虚幻的世界,但它却设计得非常精确。

04

为什么说这个世界设计得非常精确呢?

因为,即使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很表面、很皮毛的世界,都是精妙无比、神奇非凡的,当进入物质世界的更深层以后,世界就显得更奇妙了。

很多西方物理学家终其一生进行研究和探索,最终得出结论:肯定有一个人在安排这个精巧的世界,如果没有一个人的安排,这么巧妙的世界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存在。所以,他们在年老之后,都开始相信上帝了。

实际上,世界并不是上帝的安排,而是我们自己的业力所创造的。因为我们把这个世界设计得天衣无缝,所以它才能欺骗所有的众生。

现在有一个很好的比喻可以说明这一点,就是网络游戏。我没有玩过电子游戏,但你们很多人知道,网络游戏是一个虚幻的模拟世界,其中的所有情节都不是真实的,但对某些人来说,这个虚拟的世界似乎已经成了真实的世界,他们已经深深地陷入网络的世界当中而无法自拔,我听说还有为此自杀的。为了一个虚幻的东西,竟然愿意舍弃自己的生命,很多人会感到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就是一个庞大的虚拟世界,网络里的虚幻世界,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就像梦境中的梦境一样,但凡夫众生却会执著这个世界,不惜为此牺牲一切,然而,却并不会有人嘲笑他的无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