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9日 星期二

从六不治开始说起

从六不治开始说起


有的同学常说:“中医有六不治。不信医者,不治。”

大概是想表达:如果你不相信我,我就不给你看病了。原因是患者心不诚,或者缘分没到。是这样吗?

六不治是来源于扁鹊的说法,典籍上可以追溯到《史记》。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

“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故病有六不治:
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
轻身重财,二不治也;
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
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
形赢不能服药,五不治也;
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
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联系上下文意,其所为“不治”,非说“不给治”,而是说“难治”。而且指的患者信巫术而不信医学的,难治

许嘉璐老先生组织的《史记》全译里也是这么说的。






用典用错了还不可怕,重点是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同学们常常引述这句话?

我们把场景还原一下,遇到个人有病,信我我就试试,不信我就不治了。这好像不是医生该干的事。

不论是道家还是佛家,好像都没有这么干事的。

有个对联说:“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度无缘之人。”也常常被引用,但是我在经典里面没找到原文。

反而却常常想起《六祖坛经》里面慧能大师所说:“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这里我们看到,大乘佛教以普度众生的胸怀面对他人,不能因为患者有疑虑就不施治了,而是应该“反求诸己”,自省医术医德,所掌握的医理是否能摄受患者,言行是否能得到患者的认同。

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中的舍,梵文为 upeksha,意思是以平等的心态面对所有人,当然包括信你的人和不信你的人。回向文里也有那么一句:“众生无边誓愿度。”怎么到了治病上,就起了分别心了呢?

《大医精诚》里,药王孙思邈真人先训示了医生应该好好学习(“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接下来又说到:“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这就是平等性智的集中体现。

《楞严经》讲:“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现。”



道家纲领性经典《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所以,再还原一下场景,我们应该这么考虑:

1.患者不信任,自己没什么把握。打住,接下来好好学学这类疾病的病理和治疗方案。
2.患者不信任,自己有把握。好好跟人家讨论一下病理病因和治疗方案,如果患者还是不信任,那就不要强扭了,也不要说什么你不信我,我治不好之类之类的酸话。
3.患者信任,自己没把握。最好不要试试看。
4.患者信任,自己有把握。那就好好治。

人缺乏两种支持,一是真理,但往往因为光线太强而不敢直视;一是安慰剂,因为自己还不够强,所以选择接受一个利于自己且不需要坚强的理由代偿。说不给治的往往是后者,其后遗症是一直弱下去。

最后我想问是谁传播的这种观点?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有两种可能,一是他也不懂,是痴。二是别有用心,是贪。

善护念,诸菩萨。

那个同学就是我。

文源:山海精舍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