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這是日本電影《記我的母親》,在2012年上映,在香港很少人談論,看後相信很多人都會大哭一遍,當中夾有「佛教中的寃親債主的觀念,人一生在償還他人或給人償還關係中了結,一切最終歸零」,這是漢傳佛教顯宗,對眾生安排一種演繹,密宗不太強調人生存是一借貸關係,但在日本佛教可能還深受這觀念影響,我告訴大家,只是應對佛法「開始」的理解,但不應是「究竟覺悟」的詮釋,詮釋「究竟」是怎樣?你真修行後就會知,就會有自己的結論!
這電影藉得讚揚的地方,是它刻劃了「人間的情感,有情眾生在「八苦」中度過,最後而有所覺悟!是不可多得的詮釋!人間,是不是只有「借貸」關係?還有其他「德性的確立」,「究竟真理」是如何運作?佛法是否完全否定「神」的存在?還是只否「客體存在的神」?什麼是「心、佛、眾生」(華嚴經語)本無差別,是什麼真正意思?有心追求佛法的人要思考清楚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