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其所能服务大众,而自己不会觉得能力不足
原创 普贤行者 海云和上法语
“欲以无量刹众生、置一毛端不迫隘、悉知无人无有我、菩萨以此初发心。”
这个“无人无我”境界是很好,那无法无天更好,对不对。是没有错,我们知道佛陀说他没讲过一个字,讲了四十九年怎么会没讲一个字?佛陀也说他没度过一个人,没有错,他度一大堆,我们都是他度的,对不对,不然怎么成为三宝弟子,成为佛弟子了。他就是“悉知无人无有我”,虽然你看他讲经弘法五十年了,这个叫“欲以无量刹众生、置一毛端不迫隘”。
你看这两句跟前面两句,“悉以难思诸佛刹、悉置掌中而不动”这个语言模式是一样的,以大入小,以多入一。无量众生,无量刹的众生,每一个佛刹的众生都无量多,有那么多的佛刹,那么多的众生,把他摆在一个毛端上面。毛端有多大知道吗,回去拔一根头发,拿放大镜看看,那个毛端有多大。那么多的众生就摆在那个毛端上面,而毛端不会觉得太小,众生不会觉得太挤,这功夫好不好,相上是这样看。这表示以他一个人,你我他这样一个微小的人,尽其所能服务大众,而自己不会觉得能力不足。
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常常觉得:唉呀,我不行我不行,说不行的人你去死好了,怎么会你不行呢,你不要太在意自己。我们尽力的去做,一直做,这样就好了。因为我们知道无人无有我,你能不能这样子尽其所能,没有其他的顾虑,不要考虑太多。我要帮助他,唉呀,给他这么好的经本,他要是不修呢,那不是太可惜了吗?那给他小本的就好,是不是?不是。我们印大本和小本,小本是他携带方便,大本是家里做功课方便。他现在刚学佛,学的不伦不类,他不可能携带出去外面做功课,是不是这样?所以你就给他大本的,让他在佛堂上做功课,或者在家里书桌上做功课,所以应该给他大本的才正确。我看他这样子不太有兴趣,小本的就可以,那你的动机根本就弄颠倒了,那你就迫隘了,你就有人又有我。
我们无人无有我,只有那件事,我要利益众生,把法给他,他不修无所谓,只要他从我手上接过这个法,那就功德无量了,这样就好了嘛。你不要一直要衡量这个人,唉唷,那个一本那么多钱,他拿去不诵怎么办。不读诵怎么办,他就都跑来了,怎么拿回去不会读诵,对不对。所以这里面就牵涉到,你在弘法的时候,有没有尽到责任。你想到说,他拿了这个东西回去,这是十方的,他要是糟蹋了太可惜。那你就开示他因果观念,你就转法轮了嘛。但你不要恐吓他,你就把真理性告诉他,这样就好了,这是大众发心的,要给我们精进用功的。那他一想,对啊,我又不做,我带回去干吗?不做,那就不要拿,不过常回来,这边吃饭免费的,你吃一餐饭,生生世世都要做佛弟子,在吃饭的时候你就告诉他这一点,你吃了,好吃,下辈子就要皈依佛门了,这辈子不皈依不要紧,“先以利益勾,后令入佛智”。他说,糟糕,刚才喝了茶,现在又吃了饭又吃水果,还有糖果还有蛋糕,那吃还不吃?吃了以后就生生世世当佛弟子,不吃又可惜,好吧,吃了以后再讲吧。
善巧方便利众生,这样做就好了,你不要一直管“他怎么样,我怎么样”,不要管。尽管我们教化很多众生,他回去以后,还把我们骂一顿,散播是非流言很多。你不要管他,你讲你该讲的,你做你该做的,那就好了。嘴巴长在他脸上,你管他怎么讲,不要太在意人我之间。在意的是我们在这个法上,你怎么走?从我这么样一个人的力量,我就这样的尽力。不管什么样人,高的,低的,不管他层次、不管他的水平、他的背景,我们都一样,平等心。你不要他来就先跟他算一算,我看他一脸苦瓜,我看他最近不好,跟他讲太多也没用,他也不能发心,到时候给五十块,全家六十人要消灾,那就麻烦了,你不要想那么多。这个人来,我就跟他讲,那他不听我就没办法了。你不要想那么多,一看,喔,这个人很有福相,耳朵比弥勒佛大,下面两颗好像芒果那么大,那个耳朵那么大福报很大,我这个跟他讲,请他发心,看他出五千万还出一亿,大头病,不能用这样看众生。只要人,他能来,愿意来,我们都一定教化他,平等心。
这个时候你就发现,无人无我是什么。你只有法就告诉他,或许我们讲的并不好,无所谓,今年讲不好,明年就讲很好了。所以我跟各位讲,你在佛门中福报是很大的,每一个人来都是什么,都是免费的教材,对不对。有的人来很恭敬,有的人来踢馆的,有的来打擂台的,都不要紧,但是这些人来你才能成长。他又没有说,我来打擂台,一次要五千块你先包过来,我再跟你打,没有啊,他都不收费的,那我们还不高兴吗?他来一趟我们就成长一遍,我们又翻一番,你又成长了。
所以在与众生相处的时候,我们才发现真正成长的最好空间。你不要以为说每一个来了,都很恭敬,都礼佛三拜,跟你多恭敬,讲多好话,红包包多少,那是极乐世界才有,这里没有。这里一个来跟你说,师父好,就有两个瞪着你,你们在做什么,好像调查局来的,你不用怕,这个都是促使我们生命成长的一个基本因,以众生来发心。
撷自《八十华严—十住品》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