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2日 星期二

对《伤寒论》方证动态演变的思考

对《伤寒论》方证动态演变的思考

艾御享堂 

太阳经是人体循行路线最长,穴位最多,阳气量最大的一条经脉。其上连风府与督脉相通,下络腰肾与肾相连。督脉是人体阳脉之海,肾为人体先天之本,内藏元阴元阳,这是太阳主表的重要基础。太阳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如果这道屏障被撕开缺口,邪气就会进入体内,遍传其它任何五经,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在脏或在腑、或单因素发病、或与其它邪气胶结发病,形成各种复杂的问题,所以太阳病篇篇幅最大,就是这个原因,这是医圣向我们传达的一个重要信息。

人体是一盘棋,六经也是一盘棋,因此,方证也是一盘棋,所有的方证是浑然一体的,不是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它们之间有一个内线的联系,每个方证都是医圣为整盘棋局安排的棋子,随着个体体质的不同,正邪交争的变化,病情会向不同方向和深度演变,相应的,就会有不同的方证来对应,以将其就地解决,从而截断病情的发展。

首先看太阳伤寒表实证,即麻黄汤证的演变路线图:

1、向阳明方向演变:由纯表寒的麻黄汤证开始,渐渐入里化热,见到寒多热少的桂枝二越婢一汤证和大青龙汤证;继续入里,见到寒少热多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当表寒消失,邪气完全入里后就形成了纯粹的阳明里热证,继续演变:

1.如果这个“热”偏于在上焦,热郁胸膈,就会形成栀子豉汤证。兼有胃逆、水饮的,变成栀子生姜豉汤证;兼有轻度中气虚的,变成栀子甘草豉汤证;兼有胃实者,变成“心烦腹满,卧起不安”的栀子厚朴汤证,同时,枳实栀子豉汤证的位置也在这里;兼有太阴脾寒的,变成栀子干姜汤证;如果脾寒进一步加重,郁热消失,病情就完全进入了太阴,变成理中汤证。

2.如果“热”偏于在中焦,就会出现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參汤证、竹叶石膏汤证。

3.如果“热”偏于在下焦,就会出现水热互结膀胱的猪苓汤证;热在肠腑的白头翁汤证。热伤肾阴,导致心火独亢,水火不济,就会出现黄连阿胶汤证。

当“热”与“气”相结或与有形的病理产物相结时,疾病就会从阳明里热向阳明里实发展:

1.与“气”相结,形成热痞,出现大黄黄连泻心汤证;如果兼有肾阳虚,就形成了附子泻心汤证。

2.与“水”相结,形成水热互结的大陷胸丸证和大陷胸汤证。

3.与“痰”相结,形成小陷胸汤证。

4.与“糟粕”相结,形成调胃承气汤证、小承气汤证、大承气汤证、麻子仁丸证、蜜煎方证。

5.与“血”相结,形成桃核承气汤证、抵挡汤证、抵挡丸证。

2、向少阴方向演变:

1.向手少阴心演变,会见到“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的小建中汤证以及“伤寒,心动悸 脉结代”的炙甘草汤证。这种情况见于虚人感冒,病人偏重于手少阴心的亏虚,一旦感受风寒邪气,很快就会伤及手少阴心的气血,出现心脏失养的里虚表现,本着“虚人伤寒建其中”的原则,当先治里虚,后解表邪。

2.向足少阴肾演变:当病人偏于足少阴肾亏虚时,风寒邪气会朝着这个方向深入,见到太少两感的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和麻黄附子甘草汤证;如果,少阴里虚寒特别严重,此时尽管太阳有邪滞留,也要先急顾少阴阳气,扶阳保命,用四逆汤类方(四逆汤 四逆加人参汤 白通汤 白通加猪胆汁汤 通脉四逆汤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茯苓四逆汤 干姜附子汤等)。待元阳恢复,再转手用桂枝汤解除表邪,即医圣告诫我们的“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太阳风寒表实证还常常会和内里因素结合,以合病的方式表现出来:

1.与少阳胆腑湿热相合,出现麻黄连轺赤小豆汤证;如果继续向里发展,表邪消失,纯粹转变为胆腑湿热郁结的黄疸,就会出现栀子柏皮汤证;如果胆腑湿热同时兼有阳明里实,则变为茵陈蒿汤证。

2.与肠腑湿热相合,出现葛根芩连汤证;如果表邪消失,邪气完全进入肠腑,则变成白头翁汤证。


3.兼有太阳经脉不利的“项背强紧紧”,出现葛根汤证;兼有阳明胃逆者,变为葛根加半夏汤证。

4.与太阴水饮相合,出现外寒 里水,寒水射肺的小青龙汤证;兼有阳明里热者,变为小青龙加石膏汤证;兼有少阴里虚寒者,变为小青龙加附子汤证。

5.与肺热 脾寒相合,出现麻黄升麻汤证。

6.与阳明胃热 气逆及太阴里虚寒相合,出现黄连汤证。

太阳中风表虚证,即桂枝汤证的演变:

1.向太阴方向深入,会出现太阴中风的桂枝人参汤证;再深入,完全进入太阴,则转变为理中汤证。

2.向少阴方向深入,出现桂枝加附子汤证;当完全深入到少阴,就会出现四逆汤类方方证。

3.向阳明方向深入,兼有阳明里热者,出现瓜蒌桂枝汤证;兼有阳明里实者,出现桂枝加芍药汤证、桂枝加大黄汤证。

4.兼有太阳经脉不利,伴见“项背强紧紧”,出现桂枝加葛根汤证。

5.太阳病誤下,邪气半陷胸膈,出现中风兼喘的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如果全部陷入胸隔,就会出现“脉促胸满”的桂枝去芍药汤证;兼有心阳虚,出现“微恶寒”者,变为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若病情继续发展,深入下焦,伤及肾阳,则转变为四逆汤证。

如果重点在于损伤心阳,出现“心下悸,欲得按,其人叉手自冒心”者,为桂枝甘草汤证;心悸严重的变为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又兼有痰饮水湿扰心者,变为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

太阳伤寒表实证不得用桂枝汤,太阳中风表虚证不得用麻黄汤,如果病人处在一个中间状态,既有小寒不解,又有营卫之气的不足,单用麻黄汤或桂枝汤都不合适,这时就会出现桂枝麻黄各半汤证和桂枝二麻黄一汤证,即麻黄汤和桂枝汤合方减量,以对应这种情况。

少阳病和厥阴病属于“半病”的范畴,前者偏于阳,主要调达人体半表半里的枢机,以柴胡剂为主;后者偏于阴,主要调达人体半上半下的枢机,以三泻心汤为主。

1.少阳病以小柴胡汤证为核心,如果向太阳方向发展,会出现柴胡桂枝汤证;向太阴方向发展,会出现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再深入,就会变为太阴病,出现理中汤证;向阳明里实方向发展,会出现柴胡加芒硝汤证和大柴胡汤证;向少阴阳郁方向发展,出现四逆散证;向手厥阴心包方向发展,出现神志症状,变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如果少阳胆腑郁热凸显,则变为黄芩汤证,兼有胃逆 水饮者,变为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

2.厥阴病:太阴里虚寒及水饮与阳明里热相结,出现半夏泻心汤证;如果,水饮偏重,同时又有表寒束缚,则变为生姜泻心汤证;如果,太阴里虚寒问题突出,变为甘草泻心汤证。而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是组成三泻心汤的结构基础。

当疾病进入太阴,会出现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1.太阴里实证:如三物白散证、瓜蒂散证。

2.太阴里虚寒证:如甘草干姜汤证、理中汤证、桃花汤证、赤石脂禹余粮汤证。

3.太阴津血不足证:如芍药甘草汤证、小建中汤证。

4.太阴水饮证:包括肺水的葶苈大枣泻肺汤证、胸水的十枣汤证、胃水的茯苓甘草汤证、脾水的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膀胱水的五苓散证、肾水的真武汤证、肠水的己椒苈黄丸证、下肢水的牡蛎泽泻散证、表水的大青龙汤证 小青龙汤证 越婢汤证。以及脾虚水停,水邪阻遏太阳经气,水邪阻遏太阳腑气,出现“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的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还有脐下水停,欲攻冲上逆的茯苓桂枝大枣甘草汤证。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