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6日 星期六

乘愿再来,也不见得是很顺

乘愿再来,也不见得是很顺

原创 普贤行者 海云和上法语

尽知一切心念,尽觉悟流转还灭”是讲因果,明法品里头的法有多少你看,三世间、三宝、因果都出来了。一个行者有了成就以后,不可能入灭。我跟各位讲的入灭的意思是你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假如是这样,那叫灭尽定,这个地方不是。这个地方是指你成就以后,你知一切众生心念,了解一切众生的“流转还灭”,那你就要再出世间了。但是大家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圣者,这些行者成就以后我们叫做圣者,他再到人间来,他也不是不受苦难的,你要记得这个原则,但是这些苦难对他来讲是没有逼迫的。

他不是没有苦难,但是苦难对他不会造成逼迫,因为他的因果已经是清净的,现到这个世间来有两种原因,有一种是还报,以前所造的业现在会现前,但是现前他已经没有苦乐受,顺境来他也这样,逆境来他也这样,他无所谓,但是他在这个世间会尽其所能完成世间的建设而不会逃避责任。在他为世间尽力的时候,他也未必都圆满,不是他都会圆满的,因为众生的福报够不够还是个问题。就我所知道的,这些出家众里面,这些想要度众生的人,我想在台湾就不下一千个,那有多少人讲经得,讲一讲,最后就夭折了,有些人想弘法利生,弄到一半就夭折了,你说他修的不好吗?那也未必,是众生的福报跟因缘不同。

他会尽力的去做,但不见得会完成,假如这些不顺意的事对他会造成逼迫感的话,很显然他不是再来人。这些已成就的人再来这个世间是叫做再来人,不是过来人。过来人是指这辈子修行有成就的,还不死的那些人。修行已经成就了,而又死掉了,那个就是入灭了。有成就又不死的,在这边混的,想要渡众生,弘范三界的,那个叫过来人,他已经走过来了。入灭以后他还再来的,那叫再来人,他不是这辈子来修的,他是前辈子已经修好了,这辈子只是来逛逛而已,了一些未了的缘,这是一个。

第二种是乘愿再来,这些人他办饶益众生的事业,通常会成就。了缘的不一定要成就,我再来这里就是要给人家揍三下死翘翘再回去的,他被揍三下就死翘翘了,还有什么成就?他唯一的成就是还这一报而已。乘愿再来就不一样,他乘这个愿再来,就是要在这个世间完成这个事业。但是你要知道,乘愿再来的人要成就,也不见得会很顺,他只是要把他完成而已。他借着这个事业的完成,他可能历尽风霜,遭受种种的痛苦、逼迫与折磨,使他的生命再成长,让这个世界更庄严。尤其在娑婆世界里头,假如这些乘愿再来的圣者办事情都那么顺利,那你想想看,这个世界会不会疯狂啊?那大家都疯狂的去修行,成就了下辈子再来就好了,不是。这个世间有这个需要他会来,那么来了,他会很投入,他还是会跟着这个世间的四大定律:生理、心理、物理、社会定律,他会依据世间的标准来,按照这四个原则。

物理定律,东西往下丢它就往下掉,它不会往上跑,地心引力的物理定律,它一定跟这个一样。生理,生老病死他也会有。心理,大家的生住异灭他也会有。社会,各种规范,他也要受各种规范,时间空间的定律,我们的观念通通一样,他来到这个世间就接受这种共同的规范。吃饭也要吃,买东西也要给钱,他不能够说我从阿弥陀佛那边回来,现在我跟你买东西,你不能要钱,哪有这种道理?

既然是这样的话,他显然也有挫折,也有困难。但在这种情况下,他生命的成长比我们可观,我们有很多东西你不懂得成长,因为你会受到逼迫,而他不会。我们挫折失败一样,生病也一样,但是他透过这些,他的心灵年龄会更成熟,他的生命改造工程会更圆满。所以这些诸佛菩萨会一来再来,原因在这里。

成就的菩萨们来这个世间,真的是浩浩荡荡,给我们带来多少的福报,但是我们不知道,我们还要把他羞辱一番,忤逆一番,不这样子不能称心如意。我告诉各位,菩萨被我们羞辱,我们是最顺利的,因为我们对他任何的攻击,他都不会反驳。“是非以不辨为清楚,山门以无事为清净”,你要吵他,他就把门关起来,你要骂我,我就把嘴闭起来,你要打我,我就把头低下来,那你要欺负他不是很容易吗?

这些人他们在做的就不一样,他跟我们凡夫不同,因为他是再来人。所以我们要知道,修行有成就的人,他不是我们想象的心死了,寂灭,不是,他们的生命中拥有一团火花,非常茂盛、非常旺盛的火花,那一团火球在他心里头一直的酝酿,一直运作着,他不会让他静下来。而他的这个动不一定为了利己,他是为了利益众生,这个才是真正的愿。

“尽示现一切国土”,刚才是庄严一切世界,现在国土出现了。再来“尽证得如来智慧”,国土出现,如来智慧出现,在因果上面,又讲知道一切心念的流转还灭,众生世间他都清清楚楚。他在十句话里面所安排的语言模式,你看多么严密,从因到果,三世间的因,三世间的果,通通来了,这种语言模式的表达法,是不是重重无尽?短短十句话,能够这样子“是则能净愿波罗蜜”,所以各位想想看,我们应该怎么发愿?他是三世间、佛法僧三宝、因果,僧宝的行,三世间果报的兑现,是多么的清楚啊。

撷自《八十华严——明法品》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