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5日 星期五

排尿时头晕甚,昏厥在厕所!这个病可怎么治?

排尿时头晕甚,昏厥在厕所!这个病可怎么治?

中医学苑 

本文摘自学苑出版社《金匮名医验案精选》,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肾 气 丸


【方药】
干地黄八两(24克) 山药 山茱萸各四两(各12克) 泽泻 牡丹皮 茯苓各三两(各9克) 桂枝 附子(炮)各一两(各3克)
【用法】
上方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现代用法:研末,炼蜜为丸,每服6~9克,日服二次,温开水送下。或作汤剂,水煎服)。
【原文】
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十五)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十七)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消渴小便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三)
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十九)
【解说】
本方主治肾气(阳)亏损,命门之火不足之证。命门真阳,有肾间动气之号,《难经·八难》称此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若命门火衰,真阳不足,则变生诸症,不可胜数。夫阴阳互根,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故方中以干地黄、山茱萸、山药滋阴以济阳,正如张景岳所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辅以少量桂枝、附子温补肾中之阳,意在微微生火,使肾阴得化而令肾气徐徐而生,犹春日迟迟,太虚盈暖,阳光雨露,万物戴泽,此《内经》所谓“少火生气”之意,正如《医宗金鉴》所说:“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其目的则在于“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方中用茯苓、泽泻、丹皮者,意在补中寓泻,使补而不腻,以利肾气鼓生。本方补阴助阳,水火并补,大生肾气,凡肾之精气不足之证,皆可运用。

运用

五、淋证
俞长荣医案:胡某某,男,41岁,教员。1975年11月26日初诊。3个月来小便淋急,次数多而量少,夜睡尤甚(每夜解溲10余次),排尿时阴茎微痛,心烦,腰酸,舌淡,脉沉细而缓。
处方:熟地、淮山药各15克、枸杞、丹皮、茯苓、泽泻各9克,附子6克,肉桂心3克(另冲)。
1剂甫毕,小便次数显减(每夜仅2~3次),排尿无痛感。因肉桂不易买到,嘱改服金匮肾气丸而收功。
[《辽宁中医杂志》1980,(10):24]
按语:
小便淋痛多由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或肾阴亏损,虚火扰及尿窍所致。属肾阴阳两虚型的比较少见。本例因肾阴虚,龙雷之火上炎,故觉心烦;扰及尿道故小便淋急作痛;肾阳虚膀胱气化失调,故小便频;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痛。故治以金匮肾气丸而收效显著。

六、遗尿
朱士伏医案:张某,男,59岁。患脑血栓右侧偏瘫3个月,近1个月来小便失禁,一有尿意即尿床,伴四肢欠温、面色㿠白、纳少、嗜卧、大便溏,舌淡,脉迟。用肾气丸增损:
熟地黄30g,山药30g,山萸肉10g,泽泻10g,丹皮6g,熟附块10g,白茯苓10g,桑螵蛸10g。
7剂后尿急已能自控。后服肾气丸8个月,二便正常,偏瘫亦复。
[《国医论坛》1994,(4):9]
按语:
老年遗尿,乃肾气不充,下元虚冷,膀胱失约,不能制约水道。肾气丸补肾壮阳,助膀胱气化,使膀胱固摄有权,开合有度。

七、排尿晕厥
张明医案:江某某,男,60岁。1987年7月15日初诊。患者7年来经常头晕,每排尿时头晕甚,常在小便末昏厥于地,不省人事,少时自苏,醒后感倦怠乏力。曾在某医院确诊为排尿性晕厥,服健脑丸等不效。1月前因劳累过度,致上症频发,伴耳鸣,乏力,小便清长频数。诊见面色㿠白,舌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肾阳亏虚,髓海不足。治宜温阳填精。金匮肾气丸主之:
附子10g,桂枝6g,熟地30g,山药15g,山茱萸15g,茯苓10g,泽泻10g,丹皮10g。
服3剂,头晕大减,晕厥次数减少,守方继服20剂,排尿时再无晕厥,诸症尽除。
[《中医杂志》1995,(7):410]
按语:
肾主水液,司二便,藏精生髓,而脑为髓海,若肾阳亏虚,髓海不足,清阳不升,上下俱虚,气机不相顺接,则发眩晕昏厥。治疗抓住病机,以金匮肾气丸甘温益气,填精益髓,鼓舞肾阳,使阳充精盛,故诸症得除。

十二、多唾
郑秀岭医案:孟某某,女,21岁。5年来每多唾涎,初未以为病,近唾涎日渐增多,片刻即唾涎盈口,唾于地则成一滩。面色㿠白,畏寒怕冷,腰痛不适,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苔滑,无力。
处方:熟地、萸肉、泽泻、丹皮、藿香、佩兰、益智仁各10克,附片、肉桂各6克,淮山药15克,茯苓12克。
3剂后,唾涎大减,又3剂,唾涎症告愈,面色红润,腰痛畏寒皆瘥,1月后随访未再复发。
[《浙江中医杂志》1986,(1):21]
按语:
唾涎一症,在临床较为少见。《素问》:“唾属水精,肾所主也,故肾为唾。”《灵枢》:“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廉泉,舌下窍也。是肾为水精,从下而上,液虽有五,肾实主之。”肾主水液,肾阳不足,水无所主,升降失常,水气上逆,故唾涎增多。本方中附子、肉桂、熟地、萸肉、山药等温补肾阳,藿香、佩兰芳香辟浊,益智仁补肾摄涎,故能有效。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