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医的“痰”
原创 艾永昌 艾御享堂
中医学认为,痰是人体水液代谢出现故障的产物,它的产生主要与肺、脾、肾有关,其中又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正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为生痰之本”。
脾为生痰之源:脾脏最怕受困,一是气困,二是湿困。脾脏相当于全身气机的中央枢纽,负责水谷的转输。如果思虑过重,耗伤元气,则生气不布,困厄脾阳;如久居湿地,外湿内侵,则津液转输不利,困厄脾阳。脾阳困厄,则水湿凝滞成痰,痰湿以已,上输于肺。同时,脾亦受痰湿之困,愈加重气困,两因相缠,则脾愈虚,痰愈盛。
如气困重于湿困:应首选补中益气汤。
如湿困重于气困:应首选二陈汤。
脾生之痰,痰色白稠厚易出,仿佛有从咽喉滑入口中之感,不需用力咳出,常称此为湿痰嗽。
肺为贮痰之器。肺主呼吸,调节气的出入和升降。当邪气侵袭肺时,容易导致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痰虽从肺出,但中医认为,咳痰,非肺之象,而是水行不利之象。咳嗽即为风不调之象,咳痰即为水不调之象,均非肺之独病,而是与其它脏腑密切相关。
肾为生痰之本。因为脾阳根于肾阳,肾阳充足是脾阳健旺的根本。而脾阳健旺是正气内存的根本,正气内存则是邪不可干的保证。所以,在健旺脾阳的同时,要考虑是否存在肾阳不足之象。
中医将痰分成三类:气郁之痰、脾虚之痰和血痰。气郁之痰是平时理解的脂肪瘤,主要由于情志不舒而成。脾虚之痰,主要是由于脾阳困厄而成。
血痰的成因则主要源于高脂血,是由血脂堆积而生成的痰。这三种痰也可以相互转化。
中医学中的“痰”包括“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有形之痰指咳吐而出的痰液。无形之痰则往往由“头目眩晕、恶心呕吐、心悸气短、神昏或癫狂等症状表现出来。
“有形之痰”主要有寒痰、热痰、湿痰及燥痰等。寒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欢喝热的,舌苔薄白。热痰:痰黄黏稠,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寒发高热数天后转化而来,病人怕热喜欢喝凉的,舌红苔黄。湿痰: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有身体沉重、容易累或大便稀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燥痰:痰黏稠不易咳出,病人感觉口鼻咽燥,舌苔薄黄。
典型案例:
男,38岁。自述:2018年初突发感冒,夜里呼吸困难,次日连续高烧不退。X片诊断为患肺结核,对症治疗症状缓解。但随后出现脸色发黑,半夜冷汗湿透衣襟,手脚心炙热,扁桃体肿大。
去看中医,按阴虚论治。服药后感觉好像下了火,但又出现脸色青白,浑身燥热,却又怕风怕冷,口干舌燥,要不停地喝温水才舒服,最严重时曾两个月连续烧坏了4只电水壶。
进入冬季,火热感没了,开始浑身发冷,做恶梦,咽喉气管不舒服。去做了中医艾灸,灸后咽喉消肿了,可身体虚得稍一运动就吃力,感觉肝区有痛。
刻诊:患者身体健壮,手脚凉,却感觉内里发热。眠纳可,便常。舌黯,体胖,苔白厚。脉沉弦而细数。
中医诊断:津亏瘀阻。
治则:行气通阳益阴。
案例分析:
这是一个无形之痰的病例。患者肺痨起病,迁延日久而致阴虚液耗,中医阴虚论治没有错,误在过投了寒凉沉降之品。过投寒凉必致阳益虚,终至阴盛格阳,使虚阳上越。患者正值壮年,曾有过度手淫,肾阳不足则肝肾阴虚。水不涵木则木火刑金,金水不足,子病及母,故口燥咽干。因脾肾阳虚,故怕风畏冷,舌胖苔白皆为脾肾阳虚之象。久病则郁,郁则气机不畅,故本例行气通阳益阴是治疗总则。
拟方:制附子30g、黄芪60g、白术30g、麦冬30g、生石膏15g、半夏25g、厚朴20g、茯苓20g、干姜20g、桂枝15g、芍药15g、苏子15g、炙甘草15g。 5剂,水煎早晚分服。
注意事项:情绪心志调整。 忌口:生冷辛辣食物。
服药次日,患者打来电话告知:药喝下后不到30分钟,津液瞬间出现,困扰4年之久的口干舌燥感觉没了。手脚也开始有了温度,内里感觉不那么热了,咽喉气管不舒服一扫而光。
2剂服完,患者自我感觉判若两人,所有症状云消雾散。所谓一剂知,二剂已。嘱其后3剂照常服下,以期疗效巩固。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