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肢冷如冰,持续十年之久,这种情况不应温阳,当用叶天士“利湿通阳”法见奇效
中医书友会
I导读:痰热、湿热所致阳气不通,如用温阳则湿热胶结愈发难解,要先清利湿热才能通阳。这种寒热错杂要和另一种作鉴别,我们之前发过一篇文章讲有的黄腻苔为什么可用附子,是因为这种病人阳虚不能布津,郁而化热。这两种一个阳气不通在后,一个阳虚为先,要仔细辨别!
—本文约1581字,预计阅读4分钟—
利湿通阳刍议
作者/舒应德
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中有句名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验之临床,诚非虚言。
利小便为治湿之要法。“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利小便通阳即利湿通阳,乃专为湿热而设也。盖湿为阴邪,粘滞重着,易阻遏气机,伤人阳气;湿与热合,胶结难解,令阳气闭郁不达,必见肢厥,即宜此法也。
陈光淞说:
“热处湿中,湿蕴热外,湿热胶结,遂成蒙蔽,斯时不开,则热无由达,开之以温则又助其热。然通阳之法不远于温,今温药既不可用,故曰通阳最难,唯有河间分消宣化之法,通利小便,使三焦弥漫之湿,得达膀胱以去,而阴霾湿浊之气既消,则热邪自透,阳气得通矣。”
对叶氏之论,解释可谓精当。然温运通阳为人所共知习用,利湿通阳则鲜用寡谈。试看下一病例:
- 病案
伍××,男,38岁。工人,1976年10月10日就诊。
自述手足厥冷十余年,伴小便短黄,面目四肢轻度浮肿,每逢阴雨加剧。经西医各项检查,未能确诊。服西药无效,常服理中汤、四逆汤、附子汤、肾气丸等补火、温阳、祛寒之剂,亦无效果。即使盛夏,手足亦冷如冰条。
就诊前廿余日,又见背心冷痛,项强不舒,胃脘痞痛,烧心反酸,大便微溏不爽等症。舌质微红,苔黄滑薄腻,脉濡而滑,两关略洪。辗转数医,已服桂枝加葛根,甚则加苍术、附片等数剂,症仍少愈。
手足厥冷,阳气不能敷布之故也;厥面兼浮肿尿黄,显系湿郁气机而令阳气不能布达。
无怪乎温阳、补火、祛寒之剂屡服无功,反致积热于胃,炼湿为痰,痰热结胸而脘痛泛酸;胃阳阻遏,经输之气不通而背痛项强,与风寒客于太阳经脉自有天壤之别,桂葛岂能奏效!
治当先去其痰热之标,再以利湿通阳治本。
处方:小陷胸汤加味
即以小陷胸汤加味:蒌仁18克、蒌壳18克、法夏10克、粉葛30克、煅瓦楞30克、黄连10克。水煎服。
三剂,背冷项强随胸脘症状消失而愈。尿黄,微肿,四肢厥冷如故。脉弦细而濡。继以三仁汤淡渗利湿。
处方:三仁汤
杏仁10克、白蔻6克、苡仁18克、厚朴10克、法夏6克、通草6克、滑石24克、竹叶10克。水煎服。
三剂,肢冷明显减轻,浮肿消,但见口渴舌红。此“湿去热孤”之象也。易以黄芩滑石汤两解湿热:
处方:黄芩滑石汤
黄芩12克、滑石24克、茯苓12克、猪苓10克、腹皮10克、白蔻6克、通草6克。水煎服。
三剂,渴愈,诸症随减,手足稍暖,遂以二方轮服。前后继续服药近两月,手足温和,小便清利,浮肿全消,告愈。终以参苓白术散甘淡实脾,以善其后。
- 按
脾主四肢,四肢为诸阳之本。脾主湿而又恶湿,故湿邪多留连脾胃。湿为阴邪,易遏郁阳气。脾阳被遏,不达于四末而肢厥,其厥冷之状竟与阳虚肢厥无异。
然其兼症、舌脉不同,尤以小便清利与否为其鉴别要点。
本例患者肢冷如冰,且持续达十年之久,病者以此为苦,医者本此为治。然多本于“寒者温之”之常法,未究其病之缘由也。而本例是正体现了湿热之邪为患缠绵难愈的特点并验明邪深厥深之理也。
湿遏阳郁,非阳气不足治之以温,乃违其“勿实实”之戒也。既阳为湿邪所遏,清利其湿,阳自得通。诸淡渗利湿之方于此最合。
如宣化利湿之三仁汤、湿热两解之黄芩滑石汤、辛凉甘淡之薏苡竹叶散、温运渗利之四苓加木瓜厚朴草果汤、通窍之宣清导浊汤等,均可随其宜而施之。
诸淡渗利湿之药,如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大腹皮、滑石等,亦可随症参用之。
利湿通阳不失为有效治则,但仅为湿热而设,若误用于寒盛火衰、血虚寒滞等所致之厥,必损肾耗阴,伤正助邪。反之,湿邪阻闭之厥舍利湿通阳而用他法,亦徒劳无功。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