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 星期四

阴虚还是阳虚?一个最准确不误判的方法教给你

阴虚还是阳虚?一个最准确不误判的方法教给你

岐伯有道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有眼睛干涩、头痛、感冒、发烧、咳嗽、咽炎、便秘、肚胀、肝气郁结。或者感觉身子虚,就会很多人自己去买点中药,比如现在的什么人参、枸杞、菊花、胖大海。什么六味地黄丸,人参健脾丸、十全大补丸、逍遥丸、归脾丸。的药吃。但是会发现没什么效果或者还会加重,给人感觉很困惑。

有的人感觉牙疼、嗓子疼就以为是虚火,事实真的如此吗,结论是不尽然。很多时候是阳虚。买下火消炎药基本就不好使。

不管是什么毛病第一步必须判断自己到底是阴虚还是阳虚。否则吃药就没个标准。

关于阴虚阳虚体质的判断的方法很多,但是大多数不准确。中医有没有什么简单又准确的方法呢。答案是:有,脉诊。

望闻问切中医四诊,前三诊比较容易,脉诊最难,但是最关键,由于前三部分是表象,很容易造成误判。而脉诊却是拨云见日,对表象做准确判断的关键。但是感觉脉诊太专业、太难了,没法操作。

其实我们不用去学那么多,有个简单的脉诊方法,一说就会。方法如下:只要摸一摸我们左右手,看看哪个手的脉跳的更有力一些,不用去管他什么浮沉迟数 。

假如左手比右手跳的有力那么肯定是阳虚,如果右手比左手有力那么就是阴虚。比如有人嗓子疼、牙疼或者拉肚子、上火啥的,那么如果是 左手比右手脉有力,那么就是阳虚,那么吃点生姜、大葱、羊肉汤,立刻就能减轻。

反过来如果是右手脉比左手有力那么基本上就是阴虚,那么菊花、枸杞、黄豆、黑豆、西洋参、大黄。泡茶喝,或者是将军蛋、或者吃一个生鸭蛋,一天就好。

如果要更细化一点可以比较左右尺脉力度更加准确,如果左手力弱基本是肾水不足。阴气不足,阴虚也。比如咳嗽气喘,气管炎哮喘,除了肺脉的涩外,一般摸左手尺脉,都弱,何也,金生水。肺气为金,肺气降则化肾水,金气不降肾水便无源头。

故左手尺脉明显比右手弱。哮喘、咳嗽,气管炎。除了是外感的闭塞用麻黄汤,桂枝汤外,如果去用发散药,基本就无效。何也肺气降则补,不降则逆则咳嗽,气喘,胸闷。所以治疗气管炎、哮喘、肺癌等病在调理中气时、要考虑化痰、去寒湿的同时必须降肺气,肺气一降,再去摸左手尺脉明显感觉力度明显了。

如果摸左右尺脉力度差不多,基本这个人没啥大毛病,即便有病,调理一下脾胃、或者疏肝解郁,也就是2、3副药基本解决的事,快速而安全,立竿见影。

人体无绝对的阴虚和阳虚,只有阴阳两虚,只有阴虚多阳虚少,或者阳虚多阴虚少2种情况,所以用药要考虑在补阳气的同时,也要考虑阴气,所以就要做左右手的力度比较。这样用药才不会过偏。即便阴阳误判,也不至于把人给治疗加重。

很多中医把脉就是单纯的局部观察,而不考虑这个,所以每每效果不好,何也没有做整体的比较罢了。至于怎么详细的对比,比如肝癌的脉象对比后续再说。


從我的iPhone傳送

法身是生命的主轴

法身是生命的主轴

原创 普贤行者 海云和上法语 

九、菩萨摩诃萨知一切众生生本无有生,了达受生不可得故,而知因、知缘、知事、知境界、知行、知生、知灭、知言说、知迷惑、知离迷惑、知颠倒、知离颠倒、知杂染、知清净、知生死、知涅槃、知可得、知不可得、知执着、知无执着、知住、知动、知去、知还、知起、知不起、知失坏、知出离、知成熟、知诸根、知调伏,随其所应种种教化,未曾忘失菩萨所行。何以故?菩萨但为利益众生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余所为。是故,菩萨常化众生,身无疲倦,不违一切世间所作。是名:缘起善巧智明。
  缘起善巧智明是从缘起法界来说明的。缘起法界用文义解,是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法,就如种子是因,水土空气阳光是缘,当缘聚合时种子就会发芽,如此称为因缘法。但解门的定义若应用到事相上,就完全错误,我们必须从实修的观点来看。因为这个因缘法,包括十二因缘法的每一部分,它都是行者亲自证得,并非从推理而来的。推理是自我意识、想当然尔的,它就非真理,必须经过实修,将证得的结果呈显出来,才是真理。就如前面所说的七个阶段当中的第四个阶段,证得空性才是,前三的阶段只是知道而已,尚未进入行门,行门是从第四阶段开始,这时候就称为实修。前三阶段只是具足信心与试验,试验必须一再修正,才能与实际状态一致。所以因缘法虽然很简单,然而实证的并不多,这就是缺乏行的功夫,这时,在解门所讲的都非自己生命因素的,那不算了知因缘法。
  从微观分段生死的立场来看,众生是有生有死的,从此身生到此身亡,就是有生有灭。本无生是从宏观的立场来看,众生只是因缘的重新组合而已,众生的生灭只是色身的变化而已,贯穿色身的生命主轴的就无有生,它是不生不灭的,那就是法身。法身是生命的本体,无量的色身是由本体所串联,所以众生的“生”是变易的相,“本无生”是相的本体。
  我们知道色身是分段生死的,这世出生到死亡为一生,死亡后又再出生,如此一再的生生死死。因此过去有无量的生死,未来也有无量生死,现在这一生也会死,死后也会有无量生死。但法身就没有生也没有死,它是生命的主轴,是本来就存在的。因此生死是相的变化,生生死死有不动的本体,它就是真我,而且是永恒不变的,我们要能透过有限的色身,进入到真正永恒的生命。菩萨就能够掌握到众生的生与无生,因此他知道受生不可得故,也就是菩萨了达众生的变化与不变,色身不离本体,本体依色身而存在,二者是融合一体的,这就是了达受生不可得故。

撷自《八十华严——离世间品》


從我的iPhone傳送

“时间和象”是古中医真正的奥秘

“时间和象”是古中医真正的奥秘

五味学苑 

L
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源于古人对自然界和人体的观察和思考,经过数千年的实践和传承,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和方法,用以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中医的精髓在于“象数”,即用象来表达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数来量化和计算事物的变化和关系。时间和象是中医的两大基石,它们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构成了中医的整体观和动态观。

什么是象?

象,是指事物的外在形态、特征、状态、现象等,是事物的表象和映像。中医用象来描述人体的各个方面,如舌象、脉象、脏象、证象、药象等,以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如天象、地象、气象、物象等。象是中医认识事物的基础,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类比等方法,中医可以从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指导诊断和治疗。

什么是数?

数,是指事物的数量、度量、比例、顺序、关系等,是事物的数理和运算。中医用数来量化和计算象的变化和关系,如阴阳、五行、、五运、六气、干支、河洛等,以及各种数术和技法,如骨度、脉度、气度、营卫度、脏腑度等。数是中医掌握事物的工具,通过运用、推演、变通、调和等方法,中医可以从数中控制和调节象的变化和关系,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



时间和象的关系

时间和象是密不可分的,时间是象的标尺,象是时间的内容。时间是事物变化的尺度和顺序,象是事物变化的形式和内容。时间决定了象的变化规律和节律,象反映了时间的变化状态和特征。中医认为,时间是由天地之气所构成的,天地之气又分为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等,这些都是中医用来描述时间的数。象是由万物之气所构成的,万物之气又分为气、血、津液、精、神等,这些都是中医用来描述象的数。时间和象的数之间有着相互对应、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关系,这就是中医的“天人相应”“气机运行”的原理。

时间和象的应用

时间和象是中医的应用的核心,中医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类比等方法,从时间和象中发现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规律和方法。中医根据时间的变化,分为、五运、六气、干支等,以此来判断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和人体的气机变化,从而制定相应的养生、治疗和预防的原则和措施。中医根据象的变化,分为舌象、脉象、脏象、证象、药象等,以此来判断人体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势等,从而制定相应的辨证、施治和调理的方案和方法。中医还根据时间和象的关系,分为阴阳、五行、、五运、六气等,以此来判断时间和象的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等,从而制定相应的调和、补益、清热、化痰、解表等的手段和技巧。



时间和象的奥秘

时间和象是中医的奥秘,它们蕴含了中医的智慧和精髓,也是中医的难点和高点。时间和象的学习和掌握,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和方法,也需要有一定的天赋和灵感。时间和象的运用和发挥,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技巧,也需要有一定的创新和变通。时间和象的研究和发展,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也需要有一定的传承和创造。时间和象的奥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窥见和领悟的,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不断的思考和实践,不断的总结和提高,才能逐渐的揭开和掌握。


從我的iPhone傳送

修习笔记 | 米拉日巴尊者开示:一心一意修上师瑜伽,修行肯定会很成功

修习笔记 | 米拉日巴尊者开示:一心一意修上师瑜伽,修行肯定会很成功

迁徙Tibet


米拉日巴尊者的行住坐卧都能转为道用来修行,所以,他的生活方式与我们完全不同。我们的生活中有实执、有贪著,还要造恶业,很难与道相应。所以,这个时候应该多修上师瑜伽,当上师瑜伽修得比较圆满时,一切不离上师之相,不论在山上在城里,在车里在街上,在哪里都能将一切视作上师的加持与显现,这样修下去,修行自然会增上,生活也很快乐。

在这种修行人面前,除了上师的加持及赐予的悉地以外,不会有任何魔障。但有些人在依止上师时,因为不懂这样去修持,像上面说的,好的时候认为是上师加持,稍不如意时就担心:“是不是上师不高兴?是不是上师舍弃了我?”甚至会疑虑:“是不是上师故意诅咒我?” 我认识的一个居士就是这样,她依止了很多上师,但同时也有很多顾虑,经常怕上师不高兴。后来我开导她说:“上师又不是一个小女孩,你不用担心。”她把这句话记住了。



几年以后她对我说,在她听我传过的所有法中,这一句话对她是最管用的。她本来有很多担心,但一想到这句话,心里就宽敞多了。 其实真正的上师,怎么会有嫉妒、心胸又窄、动不动就不高兴呢?不会这样。以前我刚开始依止法王时,也常常心存忐忑:“太亲近上师的话,上师会不会烦?还是不去吧。但不去的话,上师会不会想为什么我一直不去他那儿?” 不过,想来想去心也定了,既然上师是诸佛菩萨的化现,只要我尽心尽力地行持,上师也不会那么“小气”。当时我也安慰自己说:“上师又不是小姑娘。”当然,“小姑娘”也不一定都很计较,只不过人们经常这么说而已。

因此,修行时尽量去掉这些不必要的顾虑,只要你将一切视作上师的显现,一心一意修上师瑜伽,修行肯定会很成功。上师瑜伽不仅要入座修持,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中,也应当时时修持。比如,不论你要去哪里,行走时就将上师(或整个皈依境,或坛城)观想在右肩上方的虚空中,作为右绕的对境。
这样一来,你走了多远,每一步也都成了转绕的步伐,功德非常大。因此,修行境界好一点的人,不一定非得关起门来闭关、坐禅,即使是发心、做事,甚至是行走于大城市的街道上,也还是可以观修。安坐时,你应该将上师观想在头顶的虚空中(如前所述的明观方法),作为祈祷的对境。这时候,你可以静静地观修,比如观想上师放光赐予加持等;即使在和别人交谈,也可以将自己的言语观成对上师的祈祷文……

总之,不论你坐着做什么,上师始终在自己的头顶上安住。享用饮食时,将上师观想在喉间,作为饮食献新的供养处。这里观想的要点,就是显而无自性。不是以实执的方式,一定要观想在喉咙里具体某个部位,你只要很恭敬地想一下,在喉间、饮食的献新部分、供养上师,这样就可以了。



对密宗生起次第稍有了解的人知道,所有观想都应该去掉实执,不是有个特别坚固的东西,“就在那个位置”、“他就坐在什么上面”……不需要这样考虑很多。其实,当你明观上师的时候,不论观在头顶、喉间还是心间,随着意识的刹那刹那转变,上师莲师也会自在显现。因为莲花生大士无处不在,你观在哪儿,他就在哪儿。只是我们不观想而已,不观想的话,上师以及上师的加持,的确离我们很遥远。

因此,对任何一个修行人而言,与上师、本尊及诸佛菩萨相应的方法,就是靠观想。如果你能常常观想、时时忆念,那佛菩萨也就住在你的面前,恒时保佑你、守护你,刹那也不曾离开。否则,只是口头上念一念,心里从来不忆念、不观想,那除了种点善根以外,你所希求的加持或悉地,是很难现前的。躺下时,要将上师观想在心间,作为所知入瓶的摄要。

“所知入瓶”是大圆满的术语,是说将一切万法就像融入宝瓶一般,融入自己心间的明点,最后明点也融入法界。此时就将上师观在心间,作为这一修法的摄要,在这样的境界中入眠。不过,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观。

如果觉得把上师观在心间不好观,就观在头顶,观想上师在你头顶的光圈中安坐,这样也可以。敬摘录 《前行广释》


從我的iPhone傳送

学佛要智信,不要迷信(下)

学佛要智信,不要迷信(下)

阿知·仁增坚赞 阿知事业林 



(接上文)
师:信心分三种,清净信、欲乐信和胜解信。如果是深深地了解了,然后产生的信心,这叫胜解信,这个信心是非常不容易变化的。不然的话,一会儿觉得太了不起了,过一会儿又觉得也不怎么样,这个信心是很容易变化的,所以要理解清净信、欲乐信和胜解信。
我们看书的时候也要这么来看,这个字、这个词的内涵是什么。如果我们永远是在名词的字面上理解的话,永远都成长不了,因为名词是这样说的,但它的含义有可能是另外一个。
佛说的我一定要相信——也不是这样的,佛说的也有了义和不了义两种。什么叫了义?佛怎么说,我们就可以怎么做,这叫了义法。还有一个不了义法——佛是这么说的,但我不能这么做,因为佛说的和他的含义不一样。佛是这么说的,但他的含义是另外一个。这样的话呢,如果他说的话和含义是两码事,这就叫不了义法。如果因为是佛说的,我就一定要全部相信,这也是一种迷信。
如果像前面一样思维分析之后产生的信心叫智信——智慧的信心。如果是没有根据、没有理由,只是因为说话的人是某某就相信,这个叫迷信。迷信是什么?就是非常盲目的信心,没啥根据,迷迷糊糊地就相信了,这个叫迷信。好,这个说到这儿,还有什么疑问吗?
弟子E:我想知道的是芭蕉树被一层一层剥掉之后,是没有了树的概念了吗?
师:假如说这么一棵芭蕉树,我原本认为这个芭蕉树是存在的,但是一层一层被剥掉皮之后,它不是树吧?
弟子E:对,不是。
师:除了这些皮以外有一个芭蕉树吗?树皮全部剥掉以后,这个芭蕉树的概念就没有了。为什么佛陀用芭蕉树来比喻呢?印度是热带地区,到处都长芭蕉,所以用芭蕉树来比喻,佛陀是从他所处的环境来讲的。
弟子E:那我可能没太细分过。


從我的iPhone傳送

世间的一切,都不可靠。

世间的一切,都不可靠。

慧律法師

在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可以依靠的!包括你的老公、老婆、你的房地产、你的美貌、你的家庭,它随时随地都会毁灭,随时随地都会消失。离妄,妄就是生灭,绝相,为什么?相是缘起、是生灭,这个相包括色声香味触,包括色、空(虚空),色是有形相的,虚空是无形相的。
所以,虚空是意识心所幻化出来的,离妄绝相,包括虚空相都不可着。照体独立,为什么叫照体独立?十方三世一切佛就是告诉我们:我们的本性如来藏性,都是独立存在,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就是讲这个,我们的本性。照体独立,独立的意思就是不受牵制,不随境转,独立,什么你都动不了他,什么都不会迷茫。就是微密观照,好好的了悟那一颗真心。


從我的iPhone傳送

“强制往生法”是帮助亲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方便


“强制往生法”是帮助亲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方便

奥明宫学馆 

弟子甲:妈妈现在七十多岁了。我偶尔听索达吉上师讲:当人要往生的时候,在他头顶放一个转经轮,身边放一部药师经,类似这样的做法对这个往生的人有帮助,可令他不下三恶道,这是最起码的。我妈妈也这么大年纪了,我经常想要做好准备,妈妈万一真有这一天了,我不懂该怎么办,我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呢?往生极乐世界可能要靠她自己,或者靠助念,这个时候,我第一时间要做什么对妈妈最有利呢? 
上师:以前我们在上师身边,对于这样的戏论法,上师讲的很少。各地虽然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做法,但这些都来自于习惯。主要该做什么呢?一个真正的修行者面对这样的场面,最好在亡者身边提示他多提起一些正念,这是他成办解脱最好的辅助。 
比如,当我在禅院的时候,有个老和尚病情严重,面临死亡。我去见上师(阿秋法王),上师说:“你下去吧,可能不会那么严重吧。”后来就像上师说的一样,他活过来了。那天他病情很严重了,上师告诫我在他耳边多讲解:不要忘记上师,不要忘记上师为你传讲的法。 
这也是一种临终中阴的印证法,对亡者提起正念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当他完全处于迷惑的状态中,这时候突然有个人稍稍提示一下他,他一瞬间就有像醒来一般的感觉。好比一个人到了某个地方,已经完全失去方向了,东南西北不知道该怎么走。这时候,有个人一指方向,他突然就知道应该往那边走,这对他以后的成就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尤其在面临死亡时。 
以前在高原地方都有这样的印证方式,就是在《西藏生死书》中对已经断了气的人的一种印证方式,但是如果在临终之前有人在旁边给他做一些提示意义更广大。但这还需要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亡者前面的引业。在没有进行认证、提示之前,他应该是修过这种法的人,否则在他临终的时候,你无论怎么说,他也听不进去。 
弟子甲:她不懂。 
上师:甚至会觉得很烦。 
弟子甲:妈妈念阿弥陀佛。那我这个时候就提醒妈妈,继续帮她念阿弥陀佛吗?


上师:对,你也可以给她讲解强制往生法,也是一种阿弥陀佛的修法。把一尊阿弥陀佛观想在头顶之上,把自己的心专注在阿弥陀佛的心间,念诵:祈请大觉阿弥陀佛尊,加持往生西方极乐刹;祈请大觉阿弥陀佛尊,加持往生西方极乐刹……最少念一百零八遍。期间,把自己的心专注在阿弥陀佛的心间,就在这样一心不乱的前提之下念诵,意义非常广大。这个强制往生法也叫迁转法,就是(在自己临终时)把自己的神识迁转到西方极乐世界。尤其在面临死亡的时候,即便口中念不出来这两句话,只要能把自己的心专注在阿弥陀佛的心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特定的,这是一个善的满业。 
但是,前面必须得有引业的基础。一个长期这样训练的人在临终的时候,只要有人给他稍稍做一些印证:你现前应该把阿弥陀佛观想在头顶之上,无论是生与死都不能忘记这种修法。此时如果他一瞬间想起阿弥陀佛,把心专注在阿弥陀佛的心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特定的。即便以后为他做多少善行,可能没有比这个(强制往生法)更殊胜的。 
弟子甲:哦,就是在最后的时候提醒她。 
上师:对,现在就要开始修这个法! 
弟子甲:让她修阿弥陀佛。 
上师:对,强制往生法。 
弟子乙:她如果是躺在那儿坐不起来…… 
弟子甲:她已经坐不起来了。 
上师:那还是一样的,一样的。 
弟子乙:还是观在头顶上? 
上师:对对对。 
弟子甲:那我就告诉她:妈妈你现在念阿弥陀佛,然后我坐在这里就给她念这个强制往生法。 
上师:对对对,每天不要间断念一百零八遍(强制往生法)。以前喇嘛仁波切(阿秋法王)无论在哪里,都会让所有的信众每天念诵一百零八遍强制往生法,可以这么去修。

关于强制往生法,很多人心目中对强制往生法的理解还是有点偏差,认为往生法就是人要死的时候做的一件事情,对我们年轻人来说并不那么重要。但实际上,往生法只是一个名称。真正的往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转识成智,就是把我们的神识转变到阿弥陀佛的心间而成办解脱。用另一种说法,转识成智就是把我们的意识转变成智慧。意识转变成智慧,意识有限制性的,智慧是无限的。从寿命的角度来说,强制往生法会令自己寿命更长,而不会让自己的寿命更短。很多人在理解方面还是有一些偏差,理解不足,所以才导致:一说到往生法,很多人都想到是老年人修的法,年轻人应该多修一些长寿佛、文殊菩萨,或者莲花生大师、观世音菩萨等等。说到阿弥陀佛,尤其是说到往生法,就认为是面临死亡时该修的法,实际上真不知道这个道理。 
无论我们做什么都是为了转识成智,比如,我们修学莲花生大师是为了遣除一切违缘,违缘的根源是什么?就是意识。当意识转变成智慧,一切违缘也就消尽了,那还不是转识成智嘛? 
我们修文殊菩萨的目的是为了增长智慧,智慧无法增长的最大原因是什么呢?就是由于我们太笨拙、太愚钝。意识本身的特点就是很愚钝,它并不智慧。那么,把这种没有智慧的意识转变成圆满智慧就是往生,也叫转识成智,修文殊菩萨也是一个道理。 
还有修财神佛的。现在很多年轻人如果在修财神佛和往生二法当中选择,很多人都会选择财神佛。但实际上他并不懂,两者之间其实是一致的,修财神佛也是转识成智。我们今天福报浅薄的原因首先是业及烦恼沉重,也就是意识太重,根源还是在意识。我们修财神佛的目的就是为了把福报浅薄的意识转变成福报圆满的智慧,还是转识成智,这和往生有什么区别呢?只是另一种名称而已。实际上,一切修法都是沿着这个方向(转识成智)在走。这样一来,无论谁在修什么样的法,都是一模一样的。年轻人对往生法有些偏见以及偏差思想,这些都说明他们对法的理解不透彻。 
因此,无论什么样的人,平常都要坚持修强制往生法,意义非常广大。强制往生法就是强行让自己的意识转变成智慧的一个殊胜之法。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个法仪轨少、观想简单,尤其适合那些心比较散乱的修行者。


從我的iPhone傳送

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

修忏之后的奇妙变化。

修忏之后的奇妙变化。

凈界法師

我们不要讲的太广泛了,就讲你的生命体好了,你这个五蕴身心,扣着你的生命体。我们的生命体有各式各样的生命体,有男人的生命体,有女人的生命体,有天人有三恶道,有各式各样的身心世界。这个身心世界当然是不断变化,像流水一样,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整个变化的因缘主要是以一念的心来决定的,所以蕅益大师说,一念的迷生死浩然,一念的悟轮回顿息。我们生命的苦乐,整个变化的因素,是一念心性的迷悟来决定的,是这个意思。
一念心性的迷悟,来决定我们的快乐和痛苦。如果我们曾经修过忏,你会有这种感觉,你曾经很认真的拜忏,这个拜忏,内心当然就是思维过去的罪业,内心当中曾经累积了过去杀盗淫妄的罪业,这个罪业在我们心中,使令我们感到不安、恐怖、痛苦,当然这个罪业也有花报,会让你有很多很多的病痛,很多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出现。我们修忏的时候,你不断的忏悔,诃责自己,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这时候你的所观境,是观察你过去所造的罪业,然后你内心当中是用诃责的心情来诃责,慢慢的...慢慢的...你就会感觉到你的内心会有变化,你内心当中,从最初的躁动的心情,慢慢的那个恶念的相续,会被你诃责的因缘停下来,内心先表现一种寂静清凉的境界出现,同时你发觉,当你的内心变化以后,你整个外在的环境也开始变化,你的病痛也有一些贵人出现,帮你治好,你过去的一些逆境也自然的消失掉;
那么你会想,我在修忏之前跟修忏之后,生命体产生这么大的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呢?就是这句话,一切诸法皆由心生,因为你修忏之前,那个所谓的“你”,跟修忏以后那个“你”,内心的状态不同,所以它表现出来的生命现像也就不同,就是这个意思,这个是整个大乘佛法的一个根本思想,就是我们讲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從我的iPhone傳送

中医张胜兵医案—残胃癌吞咽苦难,7天中药让症状好转,高血压糖尿病恢复正常!

中医张胜兵医案—残胃癌吞咽苦难,7天中药让症状好转,高血压糖尿病恢复正常!

原创 张胜兵中医 


01
残胃癌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最常见的肿瘤,占肿瘤相关死亡原因的第四位,首选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还会辅助放化疗。
残胃癌指的是良性疾病行胃切除术后5年以上或胃癌行胃切除术后10年以上,残胃出现的新发癌。
下面介绍一个中医治疗残胃癌的经典病例,该患者在仅吃7天药后就跟换了一个人似得,打嗝症状大大缓解。

02
临床案例
这是一位六十多岁的男性患者,他的病情有点复杂,病史也有点复杂。
1988年患者二十多岁的时候做了胃小弯大切手术,残胃壁明显增厚。健康生活了近二十年,到了2006至2007年,患者四十多岁,查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至今以药物维持。
我们都知道高血压是很容易脑梗、中风的,前两天讲的另一个高血压病案里面有提到过。这位患者在2017年,也就是五十多岁的时候,患了脑梗,当时在医院治疗后好转,右侧半身留有轻度的中风后遗症
又过了四年,2021年6月,患者开始出现呃逆症状,打嗝比较严重,吃饭吞咽困难,饭后打嗝更明显。可能是病得久了,对身体的健康情况比较注意,他觉得自己的情况不对,于是就到某医院进行治疗,经检查为低分化胃腺癌
三十多年前的胃部疾病,当时以为已经治好了,可是伤害已经造成,西医手术治标不治本,再加上三十多年来也没有好好调理过,结果到了六十来岁各种疾病都找上来的时候,还确诊了胃癌,可以说是一身病了。


诊断


西医当时给的诊断是残胃癌,我给出的中医诊断噎膈病
精神萎靡明显就是气虚的表现。
面色晄白,则是阳气亏虚的表现。
嗝声不断,自述吃东西难以下咽,食入即吐,则是由于气机阻滞。
形体消瘦,大便干,则说明阴虚。
舌体胖大,说明脾虚生湿。
舌下瘀阻说明有淤血。
脉滑涩也说明了脾虚生湿,湿聚凝成痰,痰淤互结。
左关属肝胆,左关小豆说明气机郁滞。
所以证型为痰气交阻,脾虚痰凝,气滞血瘀,气阴两虚治疗方法开郁化痰,润燥降气,理气化瘀,气阴两补
弄清楚了病名证型,也有了治则,处方也不难开,我用启膈散沙参麦冬汤加减来给患者治疗。


03
具体治疗经过
具体方药如下:
沙参10克、丹参10克、浙贝母15克、砂仁3克、柿蒂3克、郁金10克、灵芝30克、炒五仙各10克、太子参10克、炒酸枣仁30克、茯神15克、合欢皮15克、车前子10克、玄参15克、元胡10克、人参10克、西洋参10克、铁皮石斛10克、乌药10克、山药10克、益智仁10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生地15克、麦冬15克、玫瑰花10克、红花10克。7剂,水煎服,日一剂,早中晚三次温服。
同时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配制丸药一个疗程,配合水药治疗。
二诊:患者吃了七付药以后复诊,打嗝明显好转,只是偶尔还会有打嗝,睡眠大好,饭量明显增加,夜尿明显减少,一夜只有2~3次,精神状态转佳,再来我处笑呵呵地和工作人员打招呼,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自吃中药开始,停了降压药和降糖药,而血压和血糖竟然全部正常了。现唯有大便稍干,双腿有点麻,活动以后减轻。
在上方基础上玄参加到30克,加黄芪30克、鸡血藤15克、川芎10克。

04
方解
针对痰气互结的呃逆,加入丹参、郁金、砂仁理气化痰解郁,沙参、贝母、茯苓润燥化痰。
针对睡眠不佳,加入炒酸枣仁、茯神、合欢皮15克安神解郁。
针对阴虚,加入西洋参、铁皮石斛、太子参、玄参、生地、麦冬润燥滋阴。
针对脾胃亏虚,加入炒白术、茯苓、炒五仙健脾开胃。
针对气机郁滞,加入陈皮、玄参、玫瑰花理气止痛。
针对血瘀,加入红花活血化瘀。
针对阳气虚,加入灵芝、人参、益智仁、乌药、山药温阳益气。
整个方子除了患者的噎膈,还调理了患者的体虚,补气的同时也兼顾了患者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情况,多方兼顾,繁而不杂。
有些人以我喜欢用大方而诟病,其实皆因患者病情需要而设也。患者病情复杂,病机繁复,如不知变通变化,完全按教科书上的分型按图索骥,死守教条怎么可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呢?
中医是灵活的,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对于急性的、单一病症、病情简单的,也许只用一方一剂即可收功,甚至可以覆杯而愈;而对于慢性的、复杂的病症、病机繁多的,唯有面面俱到缓缓图之,不可期短朝见效,更不可能一朝即痊。
我开的这个大方子也收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患者从开始吃我给他开的中药起,就停了降压药和降糖药,就吃了七付药,来复诊的时候,患者打嗝明显好转只是偶尔还会有打嗝,睡眠大好,饭量明显增加,夜尿明显减少,一夜只有2-3次,精神状态转佳,进了诊所笑呵呵地和工作人员打招呼,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更出乎我的意料的是,患者测了血压和血糖,发现它们竟然全部正常了!
这么明显的好转,大大增加了患者和家属的治疗信心,对中医也更加信任。好的开始就成功了一半,相信在医患的配合下,后续的治疗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开方服药请找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切勿自行抓药服药!】


從我的iPhone傳送

学佛要智信,不要迷信(中)

学佛要智信,不要迷信(中)

阿知·仁增坚赞 阿知事业林 


(接上文)
师:我们用量子力学的观点来说的话,鼻子有没有呢?鼻子也是完全无法存在的,是不是?
佛陀说“空性如芭蕉树一般”。我们从小学空性的时候就是用芭蕉树这个例子,但是我们藏地不长芭蕉树,所以我没见过。后来我去了海南,专门去农村采了一棵芭蕉树。然后我自己就剥这个芭蕉树,剥一层皮又是一层皮,剥一层皮又是一层皮,全部剥完了啥都没有了,它没有核心的东西,是不是?如果用芭蕉树这样的分析方法,鼻子的皮肤是不是鼻子?
弟子B:不是。
师:鼻子的肉是不是鼻子?
弟子B:不是。
师:鼻子的血是不是鼻子?
弟子B:不是。
师:鼻涕是不是鼻子?
弟子B:不是。
师:鼻子的神经是不是鼻子?
弟子B:不是。
师:鼻子里面的血管是不是鼻子?
弟子B:不是。
师:骨头是不是鼻子?
弟子B:不是。
师:骨髓是不是鼻子?
弟子B:不是。
师:这些都拆分了之后有没有独立的一个鼻子呀?
弟子B:没有。
师:然后,把这些东西和合起来了,是不是鼻子呀?
弟子们:不是。
师:为什么?
弟子B:只是把它称为鼻子。
师:对,把这些和合起来以后,我们给它贴个标签叫鼻子而已,其实它不是鼻子。假如说这一束花,每一种花都不是鼻子的话,这些花合起来也不是鼻子,是不是?一样的,我们的血肉都不是鼻子,合起来也不可能是鼻子,只是把它叫鼻子而已,是不是?这个“鼻子”完全是假名安立而来的,我们叫它鼻子而已,是不是?这个可以叫现相。
现相是什么呢?跟做梦一样。假如说你做梦飞到北京了,在梦里你还是需要买票,过安检,然后飞机起飞、降落等等。但实际上你在床上没动过,翻身都可能没翻过。实际上梦里感受到的一切都不存在,但是你在梦里的感觉来说,一切都是存在的,是不是?就这么虚假,但我误认为是真实的,这个叫现相。现相全是虚伪的,假的。
实相不是假的。什么叫实相呢?我们把这些都拆分了,完全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鼻子,所以观音菩萨说没有鼻子,这就是从实相的角度来说的。实相是不会变化的,现相是我们一拆分就变了,是不是?
我们从小到大,父母教的或者老师教的,这个叫鼻子,然后我们就无条件地这么承认了,这么认为了,这叫人云亦云,是不是?
弟子D:约定俗成。
师:除了这个以外没啥根据呀,是不是?没啥根据,没啥道理,但是我们还是这么一直认为下去,其实这完全是虚伪的,完全是假的。
我们没有学佛的时候,或者学佛以后没有这么详细分析的话,认为鼻子完全是实有呀,因为我也摸得着,也看得见,我们有很多很多的理由,这些理由都不可靠,但我们还是这么认为,是不是?
这么分析之后,会知道观音菩萨说得太对了,这时候我对观音菩萨所说的话相信,就是有充分理由的,不是因为他是菩萨我就相信他。我不相信自己,是因为我的理由仅是人云亦云,除了这以外没有啥理由,所以我不相信自己。这样分析之后产生的确信叫胜解信。
(未完待续)


從我的iPhone傳送

当你做这些,烦恼便为道用。

当你做这些,烦恼便为道用。

莲花生大士

“要断舍多少(烦恼)或多久之后,行者才会变成熟练的能手呢?”措嘉问道。

莲师:当你不执着烦恼与感官欢愉,并且能将之视为幻相,如此,即使烦恼真的生起时,你也不需要厌抑烦恼,因为他们不会再有所危害了。而当烦恼未生起的时候,你也不会有造作烦恼或欢愉的欲望,因为你已远离了期待。

当你可以这么做时,烦恼便是被以为道用了。试图以烦恼为道用,然而却仍执着于实有,就像苍蝇困陷蜂蜜中一样。


從我的iPhone傳送

“相”会结束,“心”不会结束!

“相”会结束,“心”不会结束!


慧律 法師

⭕ 我们内心里面的伤痛不能愈合,是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个世间如梦如幻,只是因缘所生的,它是生灭的,它一定会败坏的,那我们执著这个相留下来的影子,相已经结束了,心结束不了!意识是很可怕的东西,也是很可爱的东西,相结束,心不结束的,心不会结束的。诸位,我们的肉体结束,你的善根也不会结束的,你这个善根深厚的今天,你也不会结束的,就知道,存在这世间的假相,像生命当中的流失,但是那个意识,是坚持百千万劫的,不会消失的,这个叫做种下的种子。
⭕ 尖酸刻薄的人,一定没有福报。如果你布施了很多钱,可是,你尖酸刻薄,就不是一个很有福报的人。要想迈入佛道,要培养两种:一个是福,一个是慧,诸位!免费的福、不必花钱的福:身口意清净,福报就到,免费的!不必花钱,福报就到。我守口如瓶,一句都不讲,不攻击、不伤害、不批评,这总可以吧!这个福报就到。你人缘具足,将来碰到困难,人人都想帮助你。


從我的iPhone傳送

普巴扎西仁波切:恒念无常方能生死自在

普巴扎西仁波切:恒念无常方能生死自在

养心读书会 

恩师:但要是这样,像前面所讲解的这些条件当然不能缺少。今天倒好说,无论怎么样都行。但有一天可不行,这就是死亡!死亡离我们有多遥远?谁都不知道,真不知道!无常太恐惧了,随时都会降临到我们身边。哪怕我们这一辈子健健康康,再过50年,即便你有多么健康也要离开这个世界,这是特定的!50年,细致想想好像很遥远,但又想想也不遥远啊!如同之前一般,2018年即将结束,迎来2019年之际,每个人都在准备怎么样迎接这个春节,但现前不仅已经过完春节,甚至2019年的一半也已经过去。
有时候真是这样:如果一直等待着一个结果也不太好,应该能享受每一时刻,每一秒钟都要去欣赏。我平常也有这种感觉:冬天我的身体是很不好的,在高原地方就不用说了,因为上面本来就缺氧。甚至在汉地,天气一冷,可能是由于我这个并发症,到了冬天真得难受,一直期待着“若要是有一个春天的话,我的身体可能会好”。那时候,真得有一点点期待春天的感觉。但现前不仅春天已经迎来,而且已经开始进入夏天了。“这个春天我真得过了吗?”有时候我还在反想这件事情。时间就走得这么快!
我相信你们的感觉可能也是这样:天呐!夏天又到了中旬,再过几个月又要进入秋天了。难道2019年就这样过去了吗?就是如此!之后等待我们的就是要离开这个世界,压根不属于这个地球上的人。这就是我们后面的结果。
这两天陆续听到很多人都说:昨天,一个好端端的人突然得病,今天早上就去世了,所以连他们的家人都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现象等等。这些时时都在发生!这好像在讲他人的故事,但有一天就会呈现在我们每个人身边。这也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抓住重点的主要原因。如果人可以长时间居留在世上,即使不那么严格、严肃去对待一切事情也值得的,但实际并不是这样。所以这方面真得需要多去思考一些。
我今天所说的这一系列,不是凭空的、凭一本书而所宣讲的,平常我自己就是这么思考的。我也说过:我以前在SS身边,外道教三百六十个门派直至九乘之地的一切法,曾在导师身边真学过不少。外道教难道还需要学吗?因为要体现内道教的法,必须要了解外道教,才能体现出内道教,所以曾经也学过。
但即便学过那么多的教言,可能我这个根机是否太低劣?我就不知道。当自己在修学过程中,还是感觉到:以我这种条件来说,没有四厌离法的陪伴,哪怕你讲解多大的空性,虽然不能说和自己完全没有关系,但是还是做不了。所以,在我的感觉里,提供我们精进修法的助力就是四厌离法。平常我也是这么去想的,也教诫某一位修行者要这么去思维。平常能从这方面去思考一些,我想决定会好的!
举个例子:你今天在大街上玩的时候,所谓的修法已经完全抛到脑后,想都没想!突然走着走着,走到一个街边。汉地的习惯:要是有人死去,在门外面可能放一个花圈,就意味着里面死了一个人。当一看见这个情景,突然知道里面是死了一个人,“嗡嘛呢呗美吽”,你可能会念两句观世音菩萨心咒,这就是无常的功德!
因为那时候的无常,不是想到自己会无常,而是看到有人去世,心已经向往着佛法,开始念诵观世音菩萨心咒。离开这个环境以后,又没有了这个无常观,所以你的嘴也开始停止念咒,甚至聊得都是一些与世间有关的事情。这就是四厌离法的功劳,看见他人的情景你也会想到法。若是自己长时间从四厌离法的角度思考,你的心永远向往着佛法,修行永远不会间断,这就是四厌离法的功德!
这不需要我说“我以前是这么做的,应该有功效。”我想你们自己可以去思考。我说过“自己是自己最好的老师!”所以就知道讲四厌离法可不是因为导师自己喜欢四厌离法。在高原地方,有些导师叫“颇瓦S师”,什么意思呢?他到哪里都是修往生法、讲往生法。在高原地方,颇瓦就是迁转、往生的意思,所以叫“颇瓦喇嘛”;有些叫“Guan顶S师”,因为他到哪里都Guan顶;有些叫“观音心咒S师”,因为他在哪里都讲观音心咒。可能你们会认为,这个导师可否叫“四厌离法的S师”?因为天天讲解四厌离法。当然也可以这么说,但也不是单一的讲四厌离法,因为它是我们整个修行的基础,没有它的陪伴,恐怕什么都做不了。这是切切实实的事情,你们自己多去思考一下。没有其陪伴,修行真的会闲下来,越来越不想修行。但是,真正在四厌离法的面前,没有一个不想修行的人。
我平常也在举很多例子:有些对佛法感兴趣,但平常无论怎么讲解仍是很懈怠的人,当有一天遇到这样的事情,他可以抛弃世间所有的一切,这就是无常的力量!多去思考一些,这对我们以下的修行决定有好处。曾经有多少人已经离开这个世界,就单纯从我们这个房间里面往昔来过多少人,现前已经不在世上。我每次都是这样告诫每位修行者,当然有些听得进去,在如是修行的状态之中离开这个世界;有些还是这么讲解,但没听从导师的教言,时时都处于懈怠之中离开这个世界,这样的人比比皆是。
但是,现前我们变成哪一个样子,一切取决于自己的手掌心。你想把自己变成什么,就会变成什么。但要记住,当无常真正降临到身边的时候,尽管你现前可能会顾及到自己的家人这样、那样,但面对无常之时,不是我们今天变成无情无义的意思,就是让我们还是多重视一些修法。因为当面对无常的时候,你身边的这个亲人有多么亲,他也无法给你赐予一丝毫之快乐!这是特定的事情,帮不了你一点点。这时候,一切都得靠自己独自一人去面对。所以修行本来就是有情有义的!当然,单纯站在世间有情有义的角度,我们并不是说完全变成无情无义的,你的有情有义一直可以保存,但是修行还是要作为重点,因为达到临终之时,谁都没有一丝毫之办法。
这两天我也看到很多儿女,在父母去世的这一瞬间,对他们的打击是很大的。但即便有多大的打击,他也没有办法再挽回这一切啊!让父母不要去世,做不到的!尤其是即将面临死亡这一瞬间,只有流尽自己所有的眼泪,除此以外没有一丝毫之办法。又能做什么呢?!等两天我们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亦是如此!今天可能放不下这个、放不下那个,临终之时不仅仅要放下这个,甚至全世界,包括你的身体在内,都要放在这个地球上。
这两天也陆续有很多去世的人。我今天告诫他们:天气太热了,虽然佛教有“三天不动”的习惯,但是由于在汉地,除非家里有一个让整个房间变成零度的仪器,否则身体决定会发臭。只能拉到殡仪馆放进冰箱里头,没办法!想起一个刚刚活生生的人,要拉到火葬场放进冰箱里,儿女心中决定是另一番滋味。即便如此,又能做什么呢?刚刚说过,在面对死亡的时候,只有自己孤独面对这件事情之外,谁也帮不了你!哪怕心已经被这个痛苦砸碎,也无法挽回或者拯救你当时的心态,只有自己孤独去面对。
所以,还是现前多可怜可怜自己,因为临终之时谁都帮不了你。今天我们都说很痛苦、很烦恼,但今天的这些痛苦与无常、临终之时相比,什么都不是痛苦。因为不管怎么说,你现前还拥有这个身体、还拥有现前也是无始以来做的业,也拥有相对的自由。到达无常之时,可能会进入另一般的空间当中,连这个自由都没有啊!所以现前你还是很富有,哪怕缺乏这方面,另一方面你还具备。但临终之时,所以一切都得放下!
比如说:我现前缺少一个碗,但是我还有一个盆、一个盘子或者是一双筷子和一个勺。但是当面临死亡之时,全都不是你的喽!一个都不属于你啦!那时候才叫做痛苦!所以,当面临死亡之前,不要让自己遭受太多太大的痛苦。因此,还是需要好好修行着走!不要等待着临终之时,再开始呼唤天、呼唤地,呼唤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来不及了!
细致想想,今天我们可能都没有在乎这方面的事情,因为认为死亡离自己很遥远。假如今天就要面临死亡,可能很多年轻人会想:“我现前这么年轻,为什么现前就得该走?”那么什么时候,谁应该是要走的人?谁应该不是要走的人?我相信,即便你到了已经快走不动的地步,你还是想:“我还是要居留在这个世上,为什么轮到我要离开这个世界?”人的贪欲就是这样以,从这些方面就越来越知道:修行对我们有多么重要!但要记住,有一天决定不会像今天一般!
为了防止临终不遭受太多的痛苦,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不要把修行搁置一旁!我相信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忠告,也是历代传承祖师的忠告!我们每天早上没完没了地讲解各式各样的教言,也就是为了这个!所以,平常真得多去做做,免得临终之时再产生太多的痛苦。当自己到达终点的时候,无论你年龄大小,哪怕全世界的医王都降临到你的身边,也无法挽救你的性命,这都知道、都知道!所以,还是往这方面多去思考一下,好好修!好好修!
还有什么问题呢?修行真是这样,它是一件非常客观的事情。我们平常不往这方面想的时候,总觉得这些都是信佛教,这些都不是信佛教。有时候我觉得人真得很愚昧。什么叫信和不信呢?世上哪一个不信“自己获得幸福”呢?都信这个,但为什么佛教和世间还有一个信与不信呢?都是太愚昧的原因造成的。
因为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说“我不喜欢快快乐乐的离开这个世界”。我们现前能不能做到如同莲花生大师和布玛木扎一般——叫“无死虹光身”,因为完全没有死亡。莲花生大师直接带着自己的身体进入到魔界,去超度一切魔鬼。如今融入到魔王的身躯当中,在度化魔界众生。布玛木扎身体完全没有消失,现在就在五台山度化着众生。若能做到这一点,当然没得说。但即便像历代传承祖师一般,需要放弃这个身体,但是在面对死亡的时候,都是带着非常平静的心态。因为他们完全已经知道什么叫“了脱生死。”
我想没有一个不喜欢这个的。佛教不单纯是为了某一个时刻,也是为了今生呐!为了在现实生活当中让自己更加快乐,临终的时候了脱生死,未来解脱,这是佛教的全部!不需要靠三种不同的法去创造三个条件,而是在修行一个当中创造、成办三个条件。
所以,我想没有一个不喜欢这个的。但由于人太愚痴的缘故,所以认为不是这样的。但是当遇到死亡时,又没有一个不痛苦者!有时候就这么烦恼。(Z0709)


從我的iPhone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