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慈悲观
在佛教伦理学中,慈悲是其核心理念之一,它通过自我与他者的观照,通过生命与空性的相映,用爱与善良的温情覆盖了整个世界,实现着佛教普度一切有情的终极关怀。所以有学者说,如果把基督教看做是爱的宗教,那么佛教则是慈悲的宗教。慈悲即是佛教的根本特征。当然慈悲这一观念也是一直处于更新的过程,有从根本佛教到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再至大乘佛教的演进。
慈悲是佛教思想的重要范畴,既是佛道门户、诸佛心念,亦是修道者内证外化的主要法门。在今天的语境中,慈悲已是一个完整的概念或词汇。其实慈与悲本为二个独立的概念,最早佛教只强调慈,稍后才以慈悲并称。慈是友情,或亲爱的意念;悲则是指哀怜、同情。慈悲就是要友善地对待众生,于苦难者施以同情、恤悯。南传佛教把慈悲解释为:慈是带给利益与安乐的愿望,而悲是除去不利益与苦的愿望。在大乘佛教中同样继承了这一解释。《大智度论》卷二十中明确界定:“慈名爱念众生,常求安稳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愍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也就是说,慈爱众生并给予安稳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遭受轮回,并拔除其苦,称为悲。一般以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中对“慈悲”的定义最为经典:“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天亲菩萨在《十地经论》卷二中也有同样的表述:“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与乐为慈,拔苦即悲,因此慈悲的含义就简称为“与乐拔苦”。
据中村元先生《慈悲》一书考证,慈悲含义也有不同的解释,如《大般涅槃经》卷十五就说:“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去除不利于众生的因缘,就是大慈,给予众生无量欢喜安乐说是大悲。后来中国净土宗的昙鸾祖师也依从这种说法,他在《往生论注》中说:“拔苦曰慈,与乐曰悲。依慈故拔一切众生苦,依悲故远离无安众生心。”同样将消除众生的苦恼视为慈,令众生安稳无忧为悲。
在释见湛的硕士论文《佛教的慈悲观》中,更将这一问题的解释作了推进,指出隋代三论宗创立者吉藏在《维摩经义疏》卷五中,针对《大智度论》与《大般涅槃经》对慈悲含义的不同解释,认为“利他行体为慈,利他用为悲”。从体用关系上对慈悲作了诠释,并将慈悲概括为“有所饶益,欢喜无悔”。只要令众生得欢喜,就是真正的慈悲。隋代净影寺慧远《大般涅槃经义记》卷五中认为“慈悲是相辅相成的,慈心与乐,悲心除苦,若不与乐,苦则不去;反过来说,若去除苦,乐事得生”。他还在《大乘义章》卷十四中明确将慈悲心作了区分:“慈悲心法虽然是一个,但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会有四种分类。一是从其功能来说,慈能给予快乐,悲能免除痛苦;二是从对治过患上来说,悲能抑止加害他人的恶念,慈能息灭内心的贪著欲念,此外,悲能除去微细的嗔念,慈能遣除粗重的嗔念;三是从所缘境界来说,悲心的生起源于受苦的众生,慈心的生起则缘于无乐的众生;四是从所得果报来说,悲心成就得生无色界空处天,慈心成就得生色界遍净天”。再后来的华严宗三祖法藏法师在《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中更是将慈和悲作了广义与狭义的区分,认为“此二有通有别”,慈与悲从广义上说其实皆具“与乐拔苦”的深义在;从狭义说,二者各具殊胜之处。
虽然就慈悲的确切含义,在佛教史有从不同层面与角度观照的多种诠释,但龙树菩萨“慈为与乐、悲以拔苦”。的界定基本成为大众认同的通行说法。
慈悲是佛道的根本,所谓“三世诸世尊,大悲为根本。”从佛的本质来说,诸佛如来以慈悲为体性,《大般涅槃经》说:“若无大悲者,是则不名佛。”就是说没有了慈悲心,佛也就不是佛了,一切诸如来皆从大悲之母中生。《观无量寿经》更直接说:“诸佛心者,大慈悲是。”从另一角度说,如果没有慈悲心,众生也无成佛之可能。唐代释道世在《法苑珠林》中就说:“菩萨兴行救济为先,诸佛出世大悲为本”佛出世一大因缘,就在于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所以体恤众生是佛陀的悲愿。想当初佛陀在菩提树下静坐,夜睹明星,初成正觉,叹言: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众生与佛本具同等的智慧,然而众生却向外求佛,迷失本性,于六道之中,来来往往,受诸苦痛。佛陀的使命就在于,让众生捡回失去的心,找到回家的路。佛门中有一个公案就是讲明世人这一妄想分别、向外驰求的习气。唐朝有一位药山禅师,宗门兴盛,道风远播。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翱听说后,对药山禅师的道行很向往,数次派人请禅师进城供养,均被禅师拒绝。所以亲自来参访药山禅师。当他见到禅师时,坐在面前读经的不过是一个老气横秋的老头,与心目中道貌凛然的高僧形象相差太远了。李翱随口就说:“见面不如闻名。”
禅师平和的回答:“大人,你怎么贵耳贱曰呢?”“闻”是耳朵闻,耳朵听到药山禅师是有道的高僧,所以觉得耳朵所听到的很珍贵;今天见到以后却说“见面不如闻名”,反倒看轻了自己的眼睛。李刺史听到药山禅师这两句话,好像有所契悟,就谦虚、恭敬地请教禅师:“请问道在哪里?什么才是道?“禅师以手指上指下,问:“懂吗?”李翱说:“我还是不明白道在哪里?”禅师看到桌前有一个装了水的净水瓶,就回答:“云在青天水存瓶。”李翱一听就明白了,随即向禅师顶礼,于是作了一首偈形容禅师:“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道"就在己身,“法”就在平常日用中。佛陀的使命就在于广演一切正法,令众生永离妄想执著,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大智慧。这就是佛法慈悲意义的根本所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