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腸上皮化生是西醫學的疾病診斷名稱,而建立於二千年前的中醫學相應地如何認識及治療呢?
首先須瞭解慢性胃炎腸上皮化生有些什麼臨床表現。此類患者臨床上一般表現上腹胃脘區脹滿,疼痛,噯氣,噁心,早飽,食慾不振,疲倦消瘦;以上症狀無須一一具備,有些患者只有一至兩樣症狀;甚至有些患者是無臨床症狀的,但追問病史,多少曾經有胃腸不適史。
根據慢性胃炎腸上皮化生患者的臨床表現,中醫診斷屬於「胃痞」、「胃痛」、「噯氣」等範疇。中醫認為此類患者由於外感邪氣、飲食不節、情志失調以及素體脾虛(及稟賦特異)導致脾胃氣機失調及濕熱蘊結中焦,日久血瘀濕毒內結而成。
中醫學治療的核心思想是整體觀念及辨證施治。通過望、聞、問、切四診搜集患者的臨床資料,從而得出一個證,每次就診的證是可能會變化的。並且須根據因時、因地、因人三因制宜,選擇不同的治療藥物。
慢性胃炎腸上皮化生的中醫治療,就是通過中醫辨證施治與辨病相結合,因香港地區的地理特點,四季天時的不同變化,以及每位患者的不同臨床表現,醫者慎密選擇合適的中藥辨證治療。
我們之前的一項臨床研究表明,中醫藥治療慢性胃炎是有優勢的。尤其對於西醫學認為是「瓶頸」的「腸上皮化生」,不但從本治療臨床症狀(可治癒及不依賴藥物來控制臨床症狀,總體改變患者精神、體力等生活質量),而且可逆轉或治癒腸上皮化生(中醫文獻研究約是40-50%)。
但俗話說的好,胃病是「三分治療七分養」。醫者能給予的是治療藥物及精神疏導;但須通過患者具體實行。一是醫從性,即有否堅持治療,以及有否按治療要求進行起居、精神及飲食宜忌的調攝;二是患者有否進行適當的飲食療法(藥膳)的配合。三是即使腸上皮化生治癒也應注意養胃,防止症狀反覆。
臨證時患者通常最關心如何調攝配合,現做一概括性說明。首先,患者應多注意起居調攝。他們可參照四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特點,順應四季和晝夜的更替規律來調攝起居:春宜晚睡早起,緩緩散步,無拘無束,以應生髮之氣;夏宜晚睡早起,戒鬱少怒,以應長養之氣;秋宜早睡早起,安定志意,以應收斂之氣;冬宜早睡晚起,靜秘神志,避寒就溫,以應潛藏之氣。但不要熬夜(晚睡不要超過午夜十二時)。患者也要不妄勞作,生活有節,並且勞逸結合,身體鍛煉不要太過。
其次是有關情志調攝:建議患者通過節制法、疏泄法、轉移法和情志制約法,達到七情平和,肝氣舒暢,氣機運化正常。最後是有關飲食宜忌:規律飲食,定時定量;溫度適宜,細嚼慢嚥;忌咖啡、茶、非甾體類消炎藥(類固醇、消炎退熱類藥);避食物中生冷、寒涼之品;避免肥甘辛辣醃製腥發之品,以及結合中醫飲食療法及藥膳。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臨床部高級講師張學斌博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