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5日 星期五

安住当下的修行

安住当下的修行 


安住当下不涉及外界的境界,不涉及是在寺院、家里还是禅堂、大街上,也不涉及你是老人、年轻人还是病人、好人……与这些都没有关系。这个当下永远是新鲜活泼的,它既是万法的枢纽,也是我们走向觉悟之门。我们从“当下”这个门走进去是最现实的,永远不会落空的。

在佛教禅观里,安住当下的修行有很系统的内容,比如“四念处”、“八正道”的正念,就是要我们在生活中对外在的每一个情景都保持觉照,然后安住。从心理学角度来观察,安住包括安住当下的修行专注与透视这两点。我们平常做不到安住当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们整天生活在各种概念、思维观念及后天接受的价值观、意识形态里面,我们执着于所看到、听到、想到的一切,而不能做到与事物的真相接触;二是我们心里有太多的情结、情绪与烦恼等。人的一生就像一条河流,往往身不由己地顺着自己的意识、情绪之流漂流下去,不清楚最后会流向何方。所以,安住当下是要在每一个“这个”的一刻,把我们的心凝固、凝聚、凝注起来,相当于“云门三句”中的“截断众流”,在每一个当下自己都要立住、站稳。

安住当下首先是要在社会这个滚滚洪流之中找到自己,不择时间、不择地点地找到自己的心。关于修心的具体操作就是我们学习打坐时的数息、观息及参话头等,把心全力以赴地放在那个上面。所以,偈子的第一句总领安住当下、正念觉照的法门。

安住当下是我们转化当下的开端,但在《净行品》里,转化的工作不是从觉照进入的。可以说修行有两个门,一个门是偏重于从空性智慧进入的;另一个是像《净行品》所讲从慈悲心、大悲心进入的。所以,在第一句之后是“当愿众生”,这个“当愿众生”会把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内容、环节进行转化,赋予它一个意义。

《净行品》是要让我们自己做主,用我们内心的光明、慈悲及与菩提心相应的善愿而赋予我们的生活一个深刻的内涵。就像临济禅师讲的“随处作主,立处皆真”,只有我们做了自己心灵的主人,才能将黑暗、被动的生活因内心意义的开发而变成光明、主动的生活。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