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東美説五重唯识
方东美(1899-1977),现当代著名哲学家,新儒学八大家之一。名珣,字德怀,后改字东美,曾用笔名方东英,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方东美以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为学术主旨,始终能以开放的胸襟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思想流派,并力图贯穿古今,统摄诸家之学。他曾自我评价,从家庭传统来说他是一个儒家,从气质上说他是一个道家,从宗教启示上说他是一个佛教徒,从教养上说他是西方的。他把原始儒家、原始道家、大乘佛学、新儒学看成中国哲学的四大传统。
五重唯识观的主要思想内容
五重唯识观在窥基大师的「大乘法苑义林章」中有详细的说明。
其第一重是「遣虚存实识」,认为心外的诸境,都是遍计所执为虚妄非有的,所以要遮遣;所存者又是什么呢?是以心内诸法,为依他起与圆成实为实,要留存。其实第八识为杂染根本,你纵然把前五识化成第六识,第六识化成第七识,第七识是个我执,然后再转到第八识,而第八识所藏的又是杂染的根本,藏了许多污秽种子在里头,所以这遣虚存实的实,是ㄧ个要不得的实;
第二种是「舍滥留纯识」,在所留存实的依他、圆成之中,识有八种,去分别识相时便有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四种。这里面相分是所缘的境,后三分是能缘的心,由于所缘相分系滥于心外的妄境,所以要舍彼而不取,仅留后三分的纯识。但是你把前面许多识变的层次辗转递变,转到第八识时,第八识本身是ㄧ个杂染根本,所以所留的纯识,还是杂染的根本;
第三重是「摄末归本识」,相分是识内所取的境,见分是识内所生的作用。这二者都是从识的自体分所引起,自体分为本,见相二分为末,所以离识的自体分就没有见相的末,因此,摄末归本就是要把流转识的后一段,溯流还原,回到第七识,第七识的根本是我执、我爱、我痴、我慢的中心,一切的贪、瞋、痴都集中在那(第七识)里面,然后再缘着第八识,其结果便将一切贪、瞋、痴、我慢、我爱、一切坏处都回缴到第八识去收藏起来,还是变成ㄧ个杂染的根本仓库;
第四重是「隐劣显胜识」,在八识的自体分中又各有心王与心所,心王如胜之为王,应当是「决定藏论」里面的第九识,心所如劣为臣,这是隐劣法的心所,而彰显胜法的心王,但是当第八识还没有转灭以前,你得不到心王的第九识,你的一切还是要缴回到第八识,第八识还靠不上真如,只能靠到藏识,所以第四重唯识没有多大用处;
第五重「遣相证性识」是最重要,对于留在自体分的心王,是依他起性的事相,这个事相的实性是我法二空后所遣而成的圆成实性,也就是依他性的事相是空、要舍遣,才能证得圆成实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