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8日 星期二

虚云老和尚:"修慧必须明理,修福莫如惜福。"

虚云老和尚:"修慧必须明理,修福莫如惜福。"



绍云老和尚 

你们有大福报,遇到如此殊胜的道场,引导进入选佛场。发一个真正了生死的恳切心,要为生死大事着想。“生不知何来,死不知何去”打七的目的就是解决这个大事,解决了就不枉出家最初的心,禅七要把外缘放下,一心一意的参,在这里下死功夫,如此用功,方能见本性。

楞严会上,文殊菩萨选择圆通时讲:“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念佛、看话头、诵经都是方便法。方便的目的就是楔入我们本有的自性,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讲的很明白:“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由此可见念佛也能开悟,但是你要专攻一门。你今天念佛、明天持咒、后天诵经,那就搞得不能归一,不能归一就做不到净念相继,妄想心就收不拢。妄想心收不拢怎么能定下来,怎么能得三摩地?你把这个理搞明白了,你就晓得用功办道这件事情,应该从哪里下手了。

虚老在世的时候,经常讲这两句话:“修慧必须明理,修福莫如惜福。”你修慧,想开悟、了生死不明白道理不行。理就是路啊,路搞不清楚,乱跑,路跑错了你怎能了生死啊。所以,念佛、参禅下手不一样,到了究竟的时候都是殊途同归,你不要执著。

还有人说:我看这个话头,有时候妄想没有了,但是话头也不见了,就这么空空荡荡的、还很舒服,这叫不叫功夫?我说:这个不能算真正的功夫,叫做无记境界。你的话头不在,念佛的佛号也不在,你就感到身心自在,似乎没有妄想,认为这是个好现象、好境界。殊不知,你这时候的觉照不强,如果你的觉照念一增加,念头一提,向内一反观,你就发现:你的细微妄想像水中的气泡一样,一个、一个不停地向上翻。到这个境界,就等于你是个清官,管住这个妄想。你若认为这个境界舒服,没有妄想、身心也很自在、腿子也不疼,贪着这一境界你就麻烦了,就不能进步了。

在这时候,前面的妄想过去了,后面的妄想还没来,在中间空空荡荡的时候,你冷冷静静地、平心静气地把这一句话头再提起来,在这时候提和你妄想翻腾的时候提不一样,你试试看。如果念佛,这时候把一句佛号提起来也和平常不一样。提起来以后,你就要全副精力盯着当下这一念,不让妄想、昏沉、无记把这一念打失了。我们之所以不能证得三昧,是因为我们盯不住这一念,顶多二十分钟妄想就来了,又把这一念打失了。打失还好,自己要觉察啊!古人说:“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就是要觉悟,不要被妄想转了,老是在妄想里面转不出来,那就麻烦了。说的都是空话,参!

--上绍下云老和尚二祖寺禅七开示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