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白芍降至15克,病情反弹,乃放手提到40克,症状消失
中医书友会
I导读:白芍可柔肝止痛,如芍药甘草汤。但若只强调白芍镇痛,抹掉其柔肝降火、养阴凉血的功效,则以偏概全。且寒性疼痛,白芍不适宜,盲目投之,影响阴转阳化。
白芍临床勿拘泥“痛”字
作者/张志远
古方由于当时药物发现较少,受到限制,往往一药多治。像《伤寒论》《金匮要略》治身痛、腹痛、缓解痉挛,常投白芍,无论寒、热所致,善加该药,如真武汤、芍药甘草汤、当归芍药散。均能发挥“安息香酸”的作用,在二书中得到体现,外界抓住这一特点,强调白芍主攻方向属于镇痛。
脱离实践,将它的柔肝降火、养阴凉血一笔抹掉,是以偏概全;所含成分代替临床辨证,不禁令人大笑。
四逆散、逍遥丸之用白芍,就为非专门止痛例子。既然突出定痛,桂枝汤、黄连阿胶汤、土瓜根散、甘遂半夏汤也有白芍,将怎样解释?中医疗效应以实际运用为依归,“成分医疗”只可参考,不是依据。
1956年吾在山东省中医院遇一妇女,患更年期综合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烦躁、焦虑、失眠、坐卧不安,脉象弦数,大便二日一行,表现轻度精神分裂,天津医院印象脏躁、神经官能症。
老朽开了四逆散,以白芍挂帅,枳壳、柴胡居次,加入香附、山栀子、郁金、小量大黄,减去甘草,含白芍30克、柴胡15克、枳壳15克、香附10克、山栀子15克、郁金15克、大黄6克,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饮下。
连服十天,病情逐渐稳定;把白芍降至15克,又显示反弹,乃放手提到40克,共18帖,症状消失,基本治愈。从头至尾,白芍的应用,没有涉及“痛”字。
南方友人介绍经验,寒邪疼痛,且勿滥用,尽管有桂枝加芍药汤例,不足为法;与炮附子、吴茱萸相伴,才可组方;盲目投之,加重病情,影响阴转阳化,延长疗程。张锡纯先生喜开本品滋肠利尿,师之者少。
從我的iPhone傳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