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9日 星期一

信解行证(惟贤法师 )

信解行证(惟贤法师 ) 



佛教讲修行的道路,离不开信解行证,什么是信解行证呢?
一、信
在佛教四众弟子里边,在家信众约占百分之九十,出家僧众只占百分之十,是少数。出家僧众专门讲修学佛法,就等于专业,这种专业比较单纯化,没有一切累赘,所以僧众是住持正法,居士是护持正法。作为僧众应该住持正法,居士或者广大的群众具有各种能力,很多事情僧众不能做,居士可以做,所以居士作为护法是很恰当,而且很实际,很有力量。我就希望我们在座的大家都作为护法,来护持正法。正法是人天眼目,你们护持正法,也就是使众生的法身慧命得到保护,这个功德是很大的。那么作为这一群力量,比较特殊,是在家修行者。
所以从信仰方面上来讲,信仰三宝、信仰因果、信仰业报,有因必有果,有功就有德,要坚定这个信仰。从信方面来讲,这个信是正信,不是迷信,也不是邪信,而是智慧的信仰、理智的信仰。这样的话,太虚法师讲过,梁启超讲过,欧洲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讲过,所以首先要确立这个观点,建立这个信仰,养成正信,巩固正信。
二、解
从解上来讲,有信必须要有解,从解之中了解基本教理,从而就能够认识到为什么要信,认识到为什么要学,巩固正信,这是解的重要。
我以《维摩诘经》来讲,对于处在家庭来说,应该有个正确的认识。《维摩诘经》上讲:“虽处居家,不堕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虽处居家,不堕三界”,虽然住在家里面,但是在内心来讲,不要有所贪恋,要认识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是并不安乐的,三界如是,家也如是,所以不堕三界。
“示有妻子,常修梵行”,有妻子有儿女,但是要晓得,与家人的聚合都是缘分,缘聚则合,缘尽则散。内心要保持清净,要依照佛法修清静之行,梵行就是清净之行,也就是说不要留恋,不要沾染,要看得清楚。一切都是因缘会合,因缘是有生有灭,有聚有散,要有个正确的观察,这是《维摩诘经》里讲的。
维摩诘经的第二段讲的是什么呢?对于出家的四种鉴别,第一种身出家心也出家;第二种身在家而心出家,等于说我生在尘世,心在山林,那心胸就很清高,很淡泊;第三种身出家而心不出家。第四种就是身不出家心也不出家,这是一般人。所以说出家有出世俗家、出烦恼家、出三界家,真正意义上的出家,应该是出烦恼家、出三界家。出世俗家只能说是形式上离开家庭,穿了一件僧衣,但实际上他心里面没有修养,贪恋红尘,那么就等于没出家。因此,作为在家居士,你只要心里边清静淡泊,看问题清楚明白,有个正确的人生观,也就等于出家。
另外《华严经净行品》里智首菩萨向文殊菩萨提问,他提问的内容有十一个总类,每一个内容里面又有十种问题,实际上是一百一十个问题。这个提问主要就是说,做人怎样才殊胜?怎样才有功德?从这些方面来问的。文殊菩萨在解答中,就包括一百四十一个解答,这一百四十一个解答就包括从在家到出家,包括生活语言到行动,从大到小,从粗到细微都包括在其中。禅宗讲,生活就是道,平常心就是道,现实就是道。
对于智首菩萨的提问,文殊菩萨有一句总的解答:“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你学佛走正道,你要想获得一切功德,就看你的心,要善用其心,这个善字很重要,等于儒家讲的要正心诚意。儒家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格、致、诚、正,是一种修养功夫,不管儒家、道家、佛家都是共同的,不过浅深不同、宽窄不同而已。
文殊菩萨在这里说要善用其心,为什么众生有烦恼痛苦?世界上有争斗?这是什么原因?就是这些人不能善用其心,不能善用其心就恰恰能招来烦恼痛苦,一定要找出这个原因。文殊菩萨解答后,就在一百四十一愿里讲,不管你出家在家,你的行住坐卧、言语说话、动作走路,存心要善,要一切想到别人,想到一切众生,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当愿众生如何,只想到众生,并没有说是愿我怎么样,这就是无我精神。
一百四十一个“当愿”中,开头几个是关于家庭的。
(一)第一首:
菩萨在家,当愿众生,知家性空,免其逼迫。
你处在家,就要善对家庭,要认识到家的组合都是缘,有善缘有恶缘,顺心一点就是善缘,不顺心的就是恶缘,都是因缘组合,有聚有散,有分有离,都是性空的,这个要搞清楚,那么这样子就不会受逼迫,不会走投无路。
唐代有个庞道玄,他的女儿庞灵照,父女俩相当有道行,他女儿每天就以编蔑活(蔑活:指四川的竹器)来维持两个人的生活,而庞道玄有文采,不愿意当官,喜欢过清闲生活,他写有几首偈子,其中有几句:
日在空中行,夜在空中卧,
空空空吟诗,诗空空相合,
莫谓多言空,空是诸佛座。
你们想想这个道理,一切都是观诸法性空,佛的境界就是空性,《华严经》上讲:
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趣,令心所向皆无碍。
心如虚空,其量无边,可以包容森罗万象。这个境界就大啊,在虚空是无挂无碍的。这个庞道玄父女,就是那么的高尚。
“莫谓多言空,空是诸佛座”,你不要说我什么都在讲空,你们要晓得空是如来的宝座,如来能够证悟空性,与空性相契和,就登如来的宝座,能够了解空意就见了法身如来。《华严经》的法界观,就包括一切事物及一切事物的性与相,性就是本体,相就是现象,都包括在法界里面。
你能够观空,就能够见一切如来境界、如来净土,层层无尽。你能够观缘生法、观有,就可以晓得一切器世间、众生世间的“一、多、大、小”,从微尘到整个世界,都看得清清楚楚。其中的佛,有业报佛、理性佛、愿望佛等各种各样的佛,你处处都可以见到,能够了空就是理性佛,理性佛有十种,这个境界大得很。所以对“空”字要有个正确的解释,不是“什么都没得了”而是真空显妙有。了解空就能够证得佛果,了解无我就可以与诸法平等,境界就广大了。
(二)第二首:
孝事父母,当愿众生,善事于佛,护养一切。
把父母当成佛想,一切众生在孝养父母时,要把父母当成佛想。这样子的话,你家中有佛,你要恭敬供养,这是彻底的大孝,希望众生都如是,那就可以普度众生,报众生恩。
(三)第三首:
妻子聚会,当愿众生,冤亲平等,永离贪着。
妻子儿女聚会,其中有冤有亲,冤亲之中你不要有分别执着,亲固然可贵,怨你也要容忍,这就是缘嘛。佛法讲冤亲平等,冤家宜解不宜结,不要结怨,结了怨啊世世生生都解不了,那才不得了。所以要冤亲平等,化冤为亲,这样子就免得贪着,从中受痛苦,受缠绕。
(四)第四首:
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稳。
你在五欲境界之中,要正对这个境界,财色名食睡。那么众生就是留恋于五欲,于五欲之中贪恋不舍就造业受苦。你看现在这个社会,歌舞厅啊、娱乐厅啊、卡拉OK厅等很多,吃的、穿的、听的无不是欲,使人贪恋,但是学佛的在家菩萨、居家的居士啊,你必须要正确对待。就象那个莲花一样,生在污泥之中,保持微妙香洁的品质,不为污泥所染。要有真正的菩萨行,才可以超脱。我如是,希望众生都如是。
“拔除欲箭,究竟安稳”,欲就等于箭一样的,箭一射出来到身上就要致命,丧失法身慧命,就使你不得解脱。能够看清楚欲箭而不沾染,就可以究竟安稳,永远的彻底的都能得到安乐稳定,这才是真正的安乐稳定。
这四段都是说明在家居士应该建立正确的观点和行动,我们学佛如何解?就必须以正法来解决与家庭和工作的问题,平心静气的平等对待一切,才处得好各种关系,只有这样,在家庭中才能够使一家人欢欢喜喜的,在事业中你才能与职工、与群众和睦相处。
三、行
最重要的就是以因果思想,明因识果,修五戒十善之行,结合五戒十善发菩提心,以四无量心,修四摄之行。发扬般若宗的第一代祖师龙树菩萨在《菩提资粮论》里提出菩萨四种真实行,哪四种呢?第一:知性空而求业报;第二:知无我而生慈悲;第三:乐涅槃而行生死;第四:广布施而不求报。
第一、知性空而求业报。菩萨四真实行是很重要的,修学菩萨行要以这个为标准,我们要相信空的道理,但是不要否定因果业报的道理。由真空而妙有,由妙有而真空,这是辩证的统一,不能说“空”是什么都没得了,业报都没得了,那是错误的,所以“知性空而求业报”,那么在因果方面,我们就不能违背,处处要从因上着想,有好因必有好果。
第二、知无我而生慈悲。能够达到了解空的道理,就可以证无我的道理。无我就能达到身心广大,境界广大,视众生平等,他忠于我,我忠于他,你忠于我,我忠于你,平等平等的,相资相助。那么众生在苦痛中,我们就要救拔众生,要有慈悲心,要修四无量心,所以知无我而生慈悲,不能只顾我,要顾众生,一方面无我,一方面要生慈悲。
第三、乐涅槃而行生死。这也是菩萨行,我作为菩萨,希望清静解脱,涅槃就是清静解脱的境界,但是乐住于涅槃、耽住于涅槃,那是小乘思想,大乘菩萨他就不乐住涅槃。在生死之中度脱众生,这是一种无住涅槃,什么叫无住啊?由于大智慧他不染生死,由于大悲心他就不住涅槃,这是莲花精神。度众生成佛,求菩提,证菩提,就在生死中求证,不是在生死之外,另外找个菩提,找个涅槃,这种莲花精神是最现实的,不能忽略这个现实。
第四、广布施而不求报。在行动上要修六度行,六度以布施为首,修财施、法施、无畏施。虽然行布施啊,但是不要执着,能施、所施、施果三轮体空,不求报,这是真正的布施。《金刚经》上讲:“布施者即非布施,是名布施”,行布施你不要执着布施,有执着就不是真布施,没得执着,三轮体空才是真正的布施。
四、证
证就是果了,有了上面的解和行,就能得到什么果呢?身心得到了受用,心胸就广大、安静,智慧高,看得远,自己的身心就可以得到解脱,与平常人不同,等于脱胎换骨。进入因位菩萨境界以后,就与果位菩提相应,彻悟禅师讲:“以佛果地之觉彻我因地之心,以我因地之心证佛果地之觉,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念佛都是种这个因,念一声佛号,这个佛就是果觉的佛,我们念就是因位的念,果觉的佛与因位的佛心相应,因果相应,就可以走入佛位,走入成佛的因位。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就佛教修行次第的“信解行证”,简单讲了一下,希望大家听到以后得到法喜,开启智慧,能很好地处理信仰与家庭事业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悟到法性,证得涅槃,得到解脱!

在俗世修行的101个忠告:《修行百颂》23--25

在俗世修行的101个忠告:《修行百颂》23--25 


帕当巴桑杰 著 顶果钦哲法王 论释
《修行百颂》
是十一世纪的伟大学者帕当巴桑杰的心灵证言,由顶果钦哲法王加以论释。帕当巴停留在西藏和尼泊尔边境的听瑞地区很长一段时间,拥有无数个弟子。有一天,一个亲近弟子在久违之后,抵达听瑞,看到上师如此年迈而感到非常悲伤,于是他问:「胜者,当你离开这个世间的时候,毫无疑问的,你将从一个净土到另一个净土,但我们将会如何?我们能够信任谁?」面对热泪盈眼眶的弟子,帕当巴教导了修行百颂。

《修行百颂》意义深奥又简明易懂。诚挚认真的修行者将发现,这些偈颂中的所有教导,都是正统佛法修持不可或缺的精髓。

23、如果上师是你的依怙,你将到达任何你想要到达之处,听瑞的人们啊,对上师生起虔敬心,做为踏上道途的盘缠。
上师如同地面,从不离开我们履踏的双足。上师带领我们通往证悟,从不令我们失望。受了大气的撑托,飞机可以迅速地把我们带到步行无法企及之处。藉由虔诚心的支持,上师的加持能够很快地带我们走向证悟。

“法”(Dharma)这个字的其中一个意义是“承托物”。它支持、引导那些怀抱信心、一心向法之人。一个被水势湍急的河流冲走的人,可以被一只强健结实的手拖拉上岸。同样的,只要我们向上师出示信心之环,那么上师的钩子便能够把我们从生死轮回中拖出。

从声闻乘上至大圆满,无论是在佛法的一个阶段,没有一个弟子能够在缺乏真正上师的引导下修持。仰赖一个具德的上师,是在修行道上有所进展,避开所有潜在障碍和误入歧途的最佳方式。因此,虔敬心是我们踏上证悟旅程必须支付的费用---为了抵达目的地,这是我们必须自行提供的“盘缠”。
24、那些富裕之人也会吝啬贪婪, 
听瑞的人们啊,慷慨地施予,不要有所分别。
俗话说:“愈富者,愈吝啬贪婪。”这句话常常是真的。贪欲让你不快乐。它使你投生饿鬼。与其积聚无用的财富,倒不如把财富运用于有益之途。慷慨地对待穷困之人,建造佛塔,供养三宝。你愈是慷慨宽厚,你就愈昌盛繁荣。

我们应该没有分别地慷慨对待所有的人---穷者、病者、老者、来自远方的旅人--不要因为对方是朋友或陌生人、我们有求于对方或无求于对方而有所分别。在布施时,不要炫耀招摇,不要有所偏袒,也不期待获得任何回报。
25、拥有权势的人也会行事邪恶,听瑞的人们啊,扬弃追求地位与权势的所有欲望。
国家领袖为了建立权威而从事许多恶行,并且也要为以他们的名义所犯下的罪行担负起责任。他们将面临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军队领袖最终将尝到因其命令所造成士兵阵亡的业果。

建立在如此多罪行上的权势,究竟有什么利益?何必汲汲追求权势、财富、升迁和社会地位等不长久、只会招致痛苦的事物?“觉悟的状态”是一个我们永远不会从其上落下的地位。

【正见】学佛第一要知见正(元音老人)

【正见】学佛第一要知见正(元音老人) 



学佛第一要知见正,我们学佛为的什么?先把目标订正,然后再计划怎样下手,学些什么,怎么来修行,庶几能证得个预期的结果。古德说:‘因地不正,果招迂曲。’就是学佛初步的因—‘为什么来学佛’先要搞清楚,不清楚,将来结果就不得圆满,非但修行时要走弯路,还有误人歧途的危险。所以知见正是学佛的第一要事。
我们上次已经讲了很多,怎样修行能明心见性,见性之后怎样保护,进一步怎么放任。但是,大家对这点还是不甚理解,所以有人给不修正法的人说些相似神奇的话,一拉就拉过去了。现在这个时代,魔法横行,不知道有多少邪恶的人使用种种花样来骗人,榨取钱财,引人入邪路。所以知见第一要正,免得上当受骗,非常重要。今天我们还是要再讲知见正的重要。
就知见讲来,有很多不同的知见,今天我们就藉“禅”刊这篇文章“禅和密的关系”,扼要地和大家讲一讲:禅宗与密宗的见地如何,修的方法是否相同,证的结果是不是一样。在佛法五种知见外有一种凡夫见,凡夫见就是著一切事物都是实有,一切东西都实实在在有。所以向外追取、求得、贪得无厌,因而造业受报,生死不了,这是凡夫知见。我们学佛就要把这个知见去掉。
在佛法讲来,有五种知见:
第一种是人天乘。知道有因果,要做好事,不做坏事,帮助别人,牺牲自己。但是不知道怎么学佛,不知道怎么修法。这个就是人天乘。它能够保持人身不失,还可以升天,在天道享福。
第二种是罗汉见。他们也知道因果,但是偏空了,不知道妙有。假如一切都空无所有,还成什么世界?还要修什么佛法?佛教讲的不是空无所有的空,而是无可取、不可得的空,是妙有真空,不是偏空。所谓空者,是指佛性无相可见,看不见,摸不著,所以是空。但是它不是空无所有,它有灵性在,一切作用都是它起的。我们能看见东西、听见声音、工作、走路等等,都是佛性所起的作用,一切色相都是佛性所显现的幻相。我们的身体、眼睛、耳朵等失去佛性就不能起作用,同样宇宙万有离开佛性也无从显现。
譬如我们一口气不来了,这个身体就像木头一样没有知觉了,眼睛不能看,耳朵不能听,嘴巴不能讲,手足不能动,大脑不能思维,世界也就无从建设了。所以现在能讲、能看、能闻、能做都是佛性的功能,所以它是妙有真空,不是偏空。二乘不知此理,只空人我,即只知这个身体不可得,所以能了分段生死,反过来执法相,认为法我是有的。法我就是认佛性的地水火风四大种性为我,认为有法可修,有菩提可证,有生死可了。所以二乘是偏空而不知妙有,著在法上,这就是偏空智。
第三种是外道见。是带异计而修者。所谓异计,就是执断执常。有的说,人死了之后一定是有的,有的是冥谛,像木头一样,不知道了,那不对;有的说没有,死了就完了。所以就争论。计常,就是常有;计断,就是没有。所以外道见就是心外取法带异计而修。
第四种是菩萨知见。就是依深明因果和我法二空之理修行者,就是知道人我不可得,法我也不可得。如上所说,法我是我们佛性中最根本的元素,即地、水、火、风四大种性。种性就像稻种、麦种,种下去可以长出稻子、麦子来一样。我们的世界和一切东西都是由佛性四大种性地水火风生成的。假如执牢这个种性是真实的我,还是执著,法我不空,不能成道。须进一步达我法二空,就是人们的身体及一切现象不可得,本性的地水火风四大种性也不可得。才能了两种生死而成道。一著相即有一个东西梗在你心中了,就遮蔽了心光,不能圆明朗照了。所以这个也要空掉,才能真正成佛,这就是菩萨知见。
第五种是佛知见。若能明白我们自己就是佛,一切众生都是佛,不仅我一个人是佛,大家都是佛,以这种知见来修法,就是佛知见。我们学佛、修法第一要树立这种佛知见,认清我们大家都和佛一样具有无漏智性,本来清净,原无烦恼。此心是佛,不是用个什么法修成佛。只因为我们不明白,看外面东西以为是真的,就像凡夫知见一样的,认为外面一切东西都是实实在在地有,贪得无厌地追求。如果我们明白大家都具有佛性,不迷于外相,一切放下,返本还原,就成佛了。佛不是修成的,是本来现成的,所以叫作本性天真佛,本来如此。
只是我们迷于外相,走错了路,贪取无厌,造业受报,才落到六道轮回,生死不了。佛看我们可怜,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却不知道,在这里浑浑噩噩造业受报,枉受生死轮回之苦,因而出世现身说法。叫我们大家梦醒,不要执著。我们能放下就成佛,所以很快、很便当,不是没有希望。大家不要疑惑:‘唉呀,我没有希望啊,我们的业障重啊,不能成佛啊。’那是错误见解。所以第一要知见正。
显教里面这么讲,密教里也这么讲。它也说几个知见。
第一个是凡夫知见。认为一切都有,执著不舍不放。
第二是外道见。计断计常,就是执著。计常者,就是有个东西可得,我有阳神,这个是永远存在的。它不知道这个阳神也是我们第七识所生起的,还是假象,不是我们的天真佛性,所以这个阳神还是有寿限的。从前吕纯阳祖师见黄龙禅师,他以为自己炼成阳神永远不死了,没想到黄龙禅师说,你‘纵饶百万劫,依旧落空亡’。顶多你活得比常人时间长,但是百万劫之后你还是归于无有。因为有生必有灭,没有灭哪有生,这是辩证法,既然已经生出来了,将来必定要灭亡。而我们的佛性呢,是本来天真,不生不灭,不是什么时候生出来的,所以说无始以来,本来就是如此。
第三种是声闻见,即罗汉见。就是说偏空之理,不知道佛性之妙有。
第四种是唯识见。唯识是什么,就是我们中国的法相宗,就是玄奘法师到印度取经取来的“成唯识论”,是法相宗最要紧的一部经论。其中讲三种性,一是遍计所执性,二是依他起性,三是圆成实性。
什么是依他起呢?就是一切事物皆是依靠别的东西而生起的。譬如这个杯子,本来没有,是瓷土放到窑里面去烧,烧成杯子。桌子本来也没有,是木头做成的。佛经里叫做因缘所生,就是关系条件聚合起来而生的,所以叫做依他起性。从依他起性来看,一切东西都没有自体、都是依靠别的东西合起来的。东西既然本来没有,就不著相了,就进到圆成实性,就见到本性了。假使著相,不知依他起的假相,认为这一切都是实有,去追求,那就是遍计所执性。就是普遍执牢,认为实有,这就是妄想。所以第一种是妄见,第二种就是知道一切东西本来没有实体,都是虚幻不实的,不执著。不执著就是放下,就证到本性—圆成实性了。
第五种是中观见。就是一切东西本来没有,是真空妙有,缘起性空,一切事物都是关系条件结台起来而有,本体是无有的。
第六种是俱生知见。即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是佛。不要藐视自己,认为我是薄地凡夫,不是佛,有卑劣之见。要大胆承当,我就是佛。因为承当得起,我是佛,所以我的行为就要符合佛的等级,真能一切放得下,妙用起得起,坦坦荡荡,潇洒自在。所以我们承认是佛就要有妙行来相继相应,把我们从前所有的执著恶习都消光,恢复我们的本性,这就是我们的大智慧。
最后一种就是大圆满知见。大圆满知见就是所有一切妙有就是我的性所显现,性就是相,相就是性,性相不二。即空即有,有就是空,空就是有,一切有都是我的妙性显现。所以不是在相之外去见性,也不是在性之外取相,相都是我们的妙性所显现的。譬如造房子,造房前先要工程师设计图样,设计图样的时候要通过大脑,要思维怎么样建造,算好要多少材料,这一切都要经过大脑。大脑的功用怎么起来的?就是靠我们的佛性起作用,一个人心脏不跳已经死了,而大脑没坏,这大脑为什么不能起作用呢?是因为佛性离开身体了,它就不起作用了。
就像电灯,电网电线拉好之后,没通电,电灯就不亮,通电之后电灯才亮起来。佛性等于是电,所有这一切作用都是佛性的作用,一切相都是佛性所创造、所显现、所看见的。所以一切相就是我自己,我就是一切相,这就是大圆满知见。即有即空,非空而非有,非有而非空。你说空,明明有三千大千世界,森罗万象;你说有,一切相都不可得,都是镜子里的影子。因为我们的佛性就是大圆镜智,朗照大千十方世界。因此,有佛性就有一切相,这些相就是我们心的妙用,性的显现。佛性本身无相可见,但它能现一切,所以相就是我们的本性。这是大圆满知见。
我们现在把知见立正,知道我们不是空无所有。禅宗说要知道妙有,是指我们的佛性是有的,佛性虽然无相可见,但它能起一切妙用,现一切假象。认识这个假象就是我的性所显现的,不去执著这个假象,这样用功就快了。因为既不著空又不著有,就可以证道了,所以知见第一要正。不是空得什么都没有,偏到空里去了,把什么都丢光了,那又错误了。从前希腊的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研究哲学,也发现一切都不可得,所以大智慧的人都知道事相是空不可得。但他偏空了,不知道妙有,所有东西都不要了。
晚上在阴沟筒里睡觉,房子也不要了,裤袋上挂一个杯子,到河里舀点水喝。一天看到小孩子在外面玩,两个手捧水喝,他看到了,哦,杯子也不用了,把杯子也丢掉了,喝水用手捧著喝。太偏空了。所以外道见不是计常就是执断。现在很多做气功的人都是执有,执著有气,在精气神上著有、著常见,而不知道这是假象,不是真的。这个精气神,外道说是三宝,其实根本在我们的佛性上,没有佛性就生不起精气神,精气神就是我们的佛性所发起的。所以要认识根本。
我们学佛,第一要把知见立正。我们的佛性是非空非有,你说有,它无相可得,你说空,它有妙用,显现一切相,起一切作用,它能说能听,能做事能走路。非空非有,两面不著,中间也不立,两面没有就没有中间了,有两面就有中间。以这种知见学佛,就自然能证到圆满的结果,就成佛。所以知见非常重要,今天再与诸位把知见提一提,认识这个真正的知见,不要偏空,认为一切都没有,更不能执有,认为一切都是有,赶快去追求,贪得无厌,这样更不对。
所以我们既不偏空,又不著有,一切事随缘应用,今天有多少就受用多少,不去和别人攀比。我们的大错误就是和人比较。唉呀,别人有花园洋房了,我没有,我想办法弄个花园洋房,人家进出有轿车,我没有,我也想办法弄。弄不到就不惜做坏事,杀人放火都来了,所以造业受报了,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一切随缘,有就用,没有也不去求。一切都是假象,各人有各人的因缘,因为我们每人所造的事业都不同。像现在各人所做的工作事业都不同,所造事业不同,所得结果当然不同。有的人收入很多,他的受用比较好一些,有的人收入很少,受用就比较差一些,不可能拉平。
什么缘故?因为过去世造业不同。过去世是因,这一世是果,过去造的因不同,这世受的果也不同了,这世我们又做事又造业了,我们往往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欺负别人,打倒别人,自己可以往上窜,做坏事了。所以做事业当中,有时做好事,有时做坏事,人就是善恶夹著的。假如没有恶就升天了,就不在人道里了。六道轮回,有善有恶的入人道,纯善无恶的升天,纯恶的贪嗔痴俱全的下地狱,嗔心特别重的入修罗道,贪心特别重的入饿鬼道,愚痴特别重的入畜生道,一切唯心造,都是自己创造的,自作自受,不是由谁来支配的。
学佛成道,这是我们的大福德。芸芸众生,能有多少人信佛?很少。信佛的人比不信佛的人已经少了,但真正信的、深信因果的有多少呢?更少。许多信佛的都是在烧烧香,拜拜佛,求佛加被,获取福报,这样的信佛不算是真信佛。要明白自己是佛,要明白一切众生都是佛,从而用功,把自己执著贪嗔痴的妄心、妄想、妄念消光,圆成佛道,才是真信佛。所以我们现在真信佛,是不可限量的大福德,这样才能出六道轮回。今天大家来学佛,来修道,这是大福德,所以要把大家指引到正路上去。就是认识到我们都是佛,众生都是佛,只要我们放下,就能够成佛,所以非常重要。
讲到我们修法,我们现在传的是心中心法,心中心法是密宗里的上乘佛法。上次我们也讲过,密部里有九乘次第,有外三乘,内三乘,密三乘。这心中心法属于密三乘中顶尖的法,即最后一个无比相应大圆满法,就是与红教的大圆满相应的法。诸位可能有疑问,大圆满是红教中最高的佛法,而心中心不属于红教的大圆满,怎么会相应呢?现在来解释一下。红教大圆满法分二部,一部是‘彻却’,汉文译义就是‘立断’,妄念一起当下就把它斩断,不随之流浪,使真心现前;后一部是‘脱嘎’,译文为‘顿超’,修之能超出三界,了断生死轮回:心中心法修的就是立断顿超。它是无相密,以一个咒、六个手印来修持,直下见性,不要修什么相来过渡。有相法须修成相后,把相化空,才能见到本性。须走很多弯路,不能立断顿超。
我人本性是无相可见、摸不著、闻不到的。大家一下子无从下手,因而西藏密宗要走很多弯路,先要做磕大头等四加行,再做前行观想,把相观起来,有个著手处,才能进一步修见性法。大圆满‘彻却’先也要修气脉明点,在气上下手,观脉管,三脉七轮(三脉—中脉、左脉、右脉;七轮—顶轮、眉间轮、喉轮、心轮、脐轮、丹田轮、海底轮)观好后,再把这个相观空,这叫大圆满彻却前行,就是修行前的方便。
我们用六印一咒,不要观什么脉管,当下把我们的妄心聚在一个咒上,就是念的时候心念耳闻,用心念咒,耳朵听清楚自己念咒的声音,把意根妄想抓住,使妄念不行,当下即能深入禅定。这样修行就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娑婆世界众生六根当中,耳根最灵敏。譬如眼睛能看很多东西,很远都能看见,但是一张纸一隔就看不见了;耳朵不然,隔著大山声音还听得到。又譬如睡著了,拿张纸给他看,他也不能醒,但一喊他就醒了。所以耳根最灵敏,用耳根来修法最好。
“楞严经”说得很清楚,二十五个大师(都是大菩萨),说各自的用功方法,观世音菩萨说从耳根入,最后佛叫文殊菩萨选择,娑婆世界众生用哪一根修法最得当、最快,文殊菩萨选择观世音菩萨耳根法门。因为耳根最利,所以我们现在就用耳根来听自己念咒的声音,把意根抓住,第六意识就不动了。这样修法比大圆满法更直接,更‘立断’。
大家注意:修法时一定要心念耳闻,要如法,绝对不能嘴念咒,而心想别的事情,有口无心,没用处。念佛也是一样,念阿弥陀佛,口念心散乱,思想乱七八糟,佛号念不上,将来西方极乐世界升不到,因为心太乱了。心不清静,佛现身时就看不见了。永明寿大师(永明寿大师既是禅宗大祖师,又是净土宗大祖师,他是法眼宗的徒孙,最后皈心净土,所以是净土宗大祖师)说:‘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亦徒然。’为什么这样说呢?他说心如水也:心水清静了,就像河里的水清静了,天上的月亮影子就显现出来。
阿弥陀佛等于是天上的月亮,我们的心等于是水,水不清静天上的月亮显现不出来,心不清静阿弥陀佛在你心里显不出来,那就见不到阿弥陀佛来接引,就不能往生了。大势至菩萨教导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要以一句弥陀圣号把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抓住,清清静静地念阿弥陀佛,念到一心不乱,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知道六根当中意根是最难摄的,一静下来这个妄想就来了。因为动惯了,不静下来还不知道,有时候心乱了,还不知道,静下来后就容易看见。这是什么缘故?因为水清静了,泥沙沉下来,就看见了,水不清静,就看不见泥沙,所以坐下来就看见了。妄念颠倒,很难掌握住不起妄念,所以要用心念耳闻的办法来抓摄六根,把妄想打断、身心脱落,本来的佛性就显现了。所以,如法修持非常重要,不如法修持就不能见性。
大家修心中心法,修了很多时了,应该有所成就。为什么呢?因为本来是佛,只要肯放下,就能恢复本来,就能见道。修了很多时,为什么还不行呢?就是因为不如法。
第一种不如法的人就是坐坐停停,停停坐坐。今天坐坐,明天说身体不好、事情很忙,就把功夫耽搁下来了,这样修就不行了。譬如烧饭,饭没烧好就拿下来,冷一冷然后再烧,再拿下来,这饭就烧僵了。我们学法修行,犹如逆水行舟,若不用劲撑船,船就被水冲下来了,所以断断续续修行不好。
第二种是没有心念耳闻。耳朵没有在听,而是一面念咒,一面打妄想,‘这个事怎么办?那个事怎么解决?’这就是不如法,妄心就斩不断,斩不断怎么打得开本来呢?怎么见得到本性呢?
第三种重要原因是下座时不观照,忘记了。在座上修法勤勤恳恳,下座后随妄念转,跟著境界跑,等于一曝十寒,功夫因之很难做上。尤其是现在这个动荡的时期,比如大家都做股票,心思都到股票上去了,‘唉呀,我买的股票赚钱了吧,涨价了吧,跌价了吧,折本了吧。’颠颠倒倒地妄想,不观照。用功须时时观照,念头一起就看见,不要跟著跑,要了了觉知这能说、能见、能闻的是我的本性,不为境转才行。这些缺点不改进不能见道。
修法的目的在于打开本来,见到本性。我们修心密只要如法,决定能迅速做到。我们修法,念咒念到不能念时,忽然之间能念之心和所念之咒一时脱落,内而身心、外而世界一齐化空,虚空也粉碎。但非断灭,有个了了灵知在,那就是本性显现。本性显现之后,还有多生累积习气在,还没除光。所以大圆满还须修脱嘎,也就是保护本性,使妄习渐消,觉受增长,和我们说的悟后保任功夫一模一样,要好好地保护本性。正行就不讲有修了,修不修都是两头话,时时观照除自己习气即是。不过大圆满要观光而身化虹光,我们心密修法是宗禅法,不著身相。所以不注重化不化虹光。假如著在身化虹光上,反而被呵为‘宇宙之间一游魂’而不能圆证圣果。
我们本来是佛,所以见性不难。现在可以用禅宗公案直接和大家讲什么是性,指示大家当下见性。禅宗是直接指示大家见性,不用参什么话头的。比如你问师父:‘如何是佛?’师父指示你:‘清谈对面非佛而何!’或对你说:‘你即是佛!’更或唤你一声,你答应了,即对你说:‘即此是!’等等。达摩大师从印度来就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没有人用功处。后来因为人的根性钝了,直接指示不敢或不肯承当,以为这没什么了不起,所以祖师们改为参话头,这是宋朝以后的事。
参话头,起疑情,用疑情挡住妄念,把妄念隔断,从而打开本来,这就多跨一道门,多走一段弯路了。有相密宗要到最后才直接指示什么是本性,叫做开示见宗,见宗就是叫我们明白自己的本性,就是见性,即直接指示你见性。所以最高深的密宗就是禅,禅是无上密,是最高层的密法,禅和密没有两样。把密宗和禅看成两样是错误的,禅就是密,密就是禅。
心中心法一开始就说,以禅为体,以密为用,即藉密咒和手印用一用,藉佛的力量加持,以打开本来,亲证本性。证到本性后,以净土为归,归到一真法界常寂光净土。西方极乐世界有四种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就是尽虚空遍法界都是净土,没有什么方所,没有东南西北方的分别,都是净土。因为我们的法身,就是一真法界,尽虚空遍法界,不分方所,没有垢净。有个清净就不是,没有污秽哪有清净,所以它是一尘不染,一丝不挂,一法不立的。所以不到净土不算究竟,要证到十方都是净土。我们上次也直接指示大家,这个佛性不在别处,就是现在一念断处的离念灵知。
当妄念都放下,一点不起的时候,这时候也不是没有知觉,还是了了分明。这了了分明的灵知,就是我们的佛性。所以见性不难。不要在那儿猜谜,‘噢,悟道了,看见黄的红的绿的东西了。’不相干的,那是见鬼。见性是见无所见,没有一点东西的。譬如现在你们大家把念头一断,什么也不想,一切的现象都在你们的视线之内,但是你们没有著哪样东西哪个人,虽然有许多人很多东西,但见无所见,不知道谁是张三,谁是李四,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无念的灵知,能起见闻觉知的功能,即当人的本性。
如果我看见张三、李四、茶坏、阳伞等等,那就糟糕了,那是著相了。经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假如你有所见,那就不是真见,所以‘见不能及’,‘见要离见’,要离开自己的见,才是真见。无所见,那就是你们的佛性。所以见相不著相,无所见,就是真见。所以明心见性不难。有人自夸:‘我的佛法好。你们到我这儿来学法六个月,不要,六天,也不要,六个钟头,即教你们见性。’其实,见性一分钟也不要,当下就能教大家明白见性了。但是大家往往在这个地方不敢承当。‘这就是见性啊,恐怕不是吧?假如这就是我的本性,我怎么不发神通呢?’大家都被神通挡住了,迷住了。
他们其实不知道什么是神通。我们说话,大家听话,这不是神通是什么?假如不是神用,这个身体就听不见,说不出。身体就像机器人,不通电这个机器人不能动。现在能说能听,就是佛性的妙用。佛性无所不能,所以叫神,无所不具,所以叫通。佛性样样都能,样样都通,没有阻隔。你一著相就不通了。执著看这个坏子,就不见其余,那你就不通了。你不著,没有挡路牌,一切事物俱在你视线之内,你就通达无碍了。所以一切妙用都是神通。庞居士说,运水与搬柴就是神通妙用。大家时时在神通妙用中而不知道,执著人家不能而自己能,那才是神通,真冤屈死了。其实三明六通也不难,为什么呢?因为道人都是见性在先,除尽旧习,得通在后。宗师称为:‘但得本,不愁末。’刚刚悟道,才明白道理,事相上还透不过去。这时自救不了,多生累积的习气还在,把本性妙用给遮盖住了,要把这个习气除掉,才能发通。这就相当于大圆满法里说的正行。所以于见性之后须进一步用功,时时刻刻断念、保护,一切相都不可得,不要有所住著,自有水到渠成圆证圣果之日。
不要以为这个初悟没用处,将来发大神通成大道就靠这个初悟,因为不明白这个真性,就无从下手用功。要认识这个本性,保护这个本性,才好用功,所以叫做悟后真修。保护自己,就像婴儿刚刚生下来,一切作用不能起,要靠大人保护他。但你不能因婴儿不起作用而说他不是人。他是人,保护他长大就行了,所以说悟道这一点最重要,大家不要轻视这一点。绵密保护,念头一起就把它斩断。有些人弄错了,以为清清楚楚看见这个念头就是了,这大错特错!清清楚楚住著这个念头,是妄上加妄,不是本性,要念头断处了了分明的才是本性。看见念头起这不相干,假如看见念头起,著相,这是凡夫,把这个念头看成是真的,这就走到错误道路上去了。看见念头起,不跟著念头跑,把这个念头斩断才对,千万不要弄错!做保护功夫,保护得愈绵密愈好。
一切色相都是我们真性所显现的影子,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化身。一切东西都是我们的真心变化做作,都是我们的化身。大家要成就法、报、化三身,现在我们一念断处,了了分明的,就是我们的法身;光明朗照一切东西,这就是我们的报身;一切东西都是我们佛性所显现的影子,不执著,不追求,就是我们的化身。法报化三身都具足了,这不当下成佛了吗?!
所以成佛没有难处,不要说成佛很难。大家都是佛,当下都能成就,法报化三身当下都能圆满。不要把成佛推到高不可攀、很复杂、很艰难的道路上去。以卑劣的心理,认为我们都是凡夫,成圣作祖那都是佛菩萨的事,那就错误了。要自肯承当,我就是佛,一切众生都是佛,没有众生不是佛。要时时无住,从而圆成我们的佛格。既然是佛了,就要有佛格,佛不住著一切东西,一切东西都无所爱。做一切事情尽管做,因为我们的佛性是能起一切妙用的,任何事都能做。但是都不执著,都无所得,成佛就成个一切无所得。不要乱去追求神通。以为有神通才是佛,错误!追求神通,非但不得神通,而且会著魔,成魔有份在。佛和魔好比一只手,这里了了分明,不著相,就是佛;那里著相了,就是魔。沾沾自喜,‘噢,我成佛了,我有神通了’,那你不是成佛,你成魔了。因为神通人人本具,不是你一个人有,都是一样,哪有什么稀奇夸张的?所以没有什么沾沾自喜的地方,一切都不可得,无所得,那才真正成佛。真成佛时,佛也不可得。
赵州和尚说的‘佛之一字,我不喜闻’即是此义。所以不可时时住著「我就是佛’这个念头。“圆觉经”说得很清楚:‘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妄想境就是山河大地,草木丛林,这些东西就是我们的妄想所孕积成的,这就是我们不明白真性之用。而明白之后,这些境界都是我们的佛性所显现的,都是我们的法身变化的。但是不可有这个‘了知之心’,住著在成佛之念上。再也不可起真妄虚实之念了。
所以开悟之后,妄想、妄念、妄心,都翻成我的佛性的妙用了。今天再给大家下个注解:妄心、妄想、妄念,著相就是妄。反过来不著相,所有一切思想都是我们佛性的妙用,所有一切思想都是成就一切事物的妙用,都是我们佛性的妙用。佛性要起妙用,不是坐著守住不动,那是黑山背后,坐在鬼窟里面,不能成佛,坐几千万年也不能成佛。因为死在那里不动,不知道怎么叫佛。佛就是现在妙用无边而不著相,能说、能讲、能行、能做一切工作,无所住著,活泼泼的,灵妙真心,这是真佛。
所以大家要注意,善于分别什么是真佛,不要跟邪道走。现在邪魔歪道多得很,到处都是,都来欺骗人,叫人一时很难分辨。但是真的分辨也不难,可以听其言,观其行,看他言行是否一致。若说的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根本就是魔说。还有人做坏事,按个好听的名目,最后还说我是用来锻炼你们的分别和执著心的,自己做坏事还锻炼别人,这真是无耻的自欺欺人之谈。所以我们要慎重看他的行为是否端正,不可单听他的一派狂言而信以为真。
大家要明白,我们修法为的是恢复我们的真性,亲见我们的本性,亲见本性后要时时刻刻在事境上锻炼,除去自己的妄习。千万不可心外取法、在气脉和光明上著眼,须知我们的本性是个大光明藏,不是仅仅看到一点红光,白光,黑光算数的,它是朗照十方的大光明,是十方净土一时显现的大光明,不是现在你们能得到的。现在你们第一须开悟见性,就是明白我们一念断处,了了分明的是佛性。不是念头起处是佛性,更不是亲见念头起是佛性。是看到念头起,不跟他跑,一念断处了了分明的是佛性,这点不要弄错。
还有不著相的念头是起妙用,著相的念头是妄想造业,这里须分别清楚,不可含糊。今天畅晓无误的告诉你们怎么样是见性成佛,怎么样是妄想,怎么样是妙用,给你们指点清楚,不要走到歧途上去。你们有了验证魔正的方法,就不致于走错路头,而受别人欺骗,不然给你们说魔法也不知道。希望你们大家好好用功。净土宗也很好,一心念佛,生净土很好;当下见性成佛,发愿往生净土,能够上品上生更好。所以要一门深入,不要这条路走走,那条路走走,结果是一无所成。大家要一门深入好好用功,修法的时候一定要心念耳闻,下座的时候一定要行住坐卧时时观照,断除自己的妄习。著相就错误,千万不要著相。珍重

索达吉堪布揭示禅修“金字塔能”的奥秘

索达吉堪布揭示禅修“金字塔能”的奥秘 

 索达吉堪布 

  禅修可以安心,除了内在的专注外,还跟它的坐势有关。

  坐禅时,身体的外形酷似金字塔状,上尖下宽,你们把释迦牟尼佛的像与金字塔一对比就会看到,佛身与塔身相似。而这种金字塔形,科学界也认为,是能聚集特殊能量的。

  考古学家证实,埃及金字塔有4700年的历史,而位于波斯尼亚的“月亮金字塔”已经存在了12000年。这些在建筑学里都是奇迹,即便是水泥建筑的寿命,通常也只有50年到100年。

  埃及金字塔是谁造的?公元前2000多年的时候,谁造的?有人说是人造的,也有人说是外星人造的,说法很多。

  但不管怎样,和金字塔本身的古老一样,在塔内保存的物件也是寿命极长,可以说,它的储存效果远远超过了其它建筑物。不仅是金字塔,就连金字塔模型也是如此,多次的科学实验都证明:在模型里存放的鲜花长时间不会枯萎,食品不易腐烂,人进去也能保持活力,伤口迅速愈合……

  这种不可思议的能量,人们称之为“金字塔能”。为了利用这种能量,还有人制造了许多金字塔形的构造物,甚至是大型建筑。奥地利就有这样一座酒店。

  这个能量来自哪里?

  科学家们也很难解释。不过,他们一致认为,这种塔形本身有聚集宇宙波的能力。也就是说,它可以采集宇宙精华。常打坐的人有体会,一入座,你会感受到一种宁静。宁静的原因,一方面是心里专注,一方面就是打坐时身体的姿势是金字塔形。而你一进入这种状态,自然“天人合一”,宇宙能量直接就融入你的身心。

  解释禅修为何能给人带来力量,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要是用佛教词句,显宗的也好、密宗的也好,怎么说对你们都有点陌生,但借用科学的理解,可能就不太抽象了。

别拿刀刺向自己的心

别拿刀刺向自己的心 



 一个人应该舍弃愤怒,不要常常发脾气。一个人也应该拔除傲慢,不要在智慧里面夹杂着傲慢,这个傲慢最可怕的就是发生在有才干的人,有才干的人、会读书的人。
像我去看医生,我讲两句,他就会说:到底是我是医生还是你是医生啊?医生书读多、有经验,你多讲两句,他就认为你挑战他的权威,那个医生一般对自己的权威,他是不容许挑战的;那些博士啊、学者,世间的这个份量、地位,或者是政治的领导者,这要叫他不傲慢,这太难了,太难了!
叫他谦冲自牧,几乎不可能!只要在世间,你有稍微小小的成就的,都不会认错的,永远不会认错的,他怎么会接受一般人的建议呢?
所以,一个人应当舍弃愤怒,拔除傲慢,超越所有的束缚。意思就是说:当你舍弃愤怒,拔除傲慢,你就会超越所有的束缚。学佛不就为了这个而来吗?就是超越所有的束缚,让我们活得更自在。
佛陀说:不执著心灵和物质的人,内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安静,就是安宁,而不受外在的影响。不执著心灵,边“心灵”就是意识心,《楞严经》讲叫做心识分别,意识心所产生的执著、分别和颠倒,就要完全放下。
所以,不执著意识心所产生的心灵压力,这些执着会产生心灵的压力,这些种种的分别会产生心灵的分裂、强烈的分裂,心灵的分裂,会产生一个精神分裂症的人。
所以,佛陀告诉我们:强烈的心灵的执著,就像一把利刃,“刃”就是刀子,刺向自己的心,执著愈深,那一把刀子剌得愈深,愈拔不起来!我们的心灵其实在滴血,我们自己不知道。

无争的快乐

 《涅槃经》云:“修一善心,破百种恶,如少金刚能坏须弥,亦如少火能烧一切,如少毒药能害众生,少善亦尔,能破大恶。”

《无量寿经》说:“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人啊!心简单,事情就简单,世界也变简单,快乐才会在身边。带着几分放松的心情,踏着小路,看着路边的花草树木,掸落一身尘埃,摘几把新茶,晒干了,泡水喝着,知道无争的快乐、幸福!

公案| 花雨不沾衣

公案| 花雨不沾衣 


佛教把没有削发出家,在世俗家庭中仍然能够遵守戒律、皈心佛法的人叫做居士。维摩诘是佛教中一位极其著名的在家居士。他智慧无双,擅长辩论。他在毗耶离城卧病,想借此与佛的弟子们探讨佛法。佛陀派弟子们前去探视,众弟子都因为曾经在辩论中输给过维摩诘,怕不能完成使命,而不敢前去。后来文殊菩萨应命前往,还有许多菩萨率领弟子随行。
文殊菩萨与维摩诘居士探讨佛法,如联珠贯玉,众人听了,无不如醉如迷。
当时在维摩诘的丈室中,有一位天女,看见了这种情景,便现出身形,用天花纷纷抛向听法者的身上。
美丽的花雨从天而降,构成了一幅绚丽的图景。
说来也怪,当花瓣飘到诸菩萨的身上时,纷纷滑落;而当花瓣飘到各位弟子的身上时,便黏着在那里。
各位弟子见状,运起神力,想让花从身上落下。可不论他们怎么用力,花瓣仍牢牢粘在身上,怎么也甩不脱。天女问众弟子:“为什么要将花去掉呢?”
众弟子说:“这花粘在身上,与佛教的戒律不符,所以想办法把它抖落。”
天女说:“不要这样说。花的本身并没有符合不符合教义的区别,之所以认为它不符合教义,是因为你自己生起了分别想。你看大菩萨们,他们并不把花看做是花,所以花雨不沾衣。而你们心中生起分别,产生了畏惧之情,这便是黏着啊。有了黏着的念头,怎么能去掉黏着的花呢?”
我们之所以迷惑、颠倒,本有的自性之所以不能显现,之所以烦恼,而不得解脱,就在于我们的分别心和执著心。如果我们能时时刻刻淡化我们的分别心及执著心,不去向外求,那么我们的本心就会显露。

【因果】贫贱富贵的前因与因果的三世性(净善法师)


【因果】贫贱富贵的前因与因果的三世性(净善法师) 



贫贱富贵各有因,这是前生修来的。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尊贵的人?又有下贱的人?是什么原因使他就尊贵了?什么原因令他就下贱了?有五种道路,令人走到下贱这一种的果报上。

这五种的路是:
(一)骄慢。谈到这骄慢,对外面的人骄慢,这是一般人常有的;但这种的骄慢,是甚至对于自己的父母也骄慢,不恭敬父母。

(二)刚强。不敬师长,对师长不恭敬,没有一种诚敬的心。师长教化他,他也不听,这是刚强众生。

(三)放逸。就是不守规矩,不守规矩还不算呢,而且还不恭敬三宝,所以就去做下贱人。下贱是包括贫穷在里面,要是富有就不会下贱,因为他贫穷,所以就下贱了,因此常说贫穷下贱。

(四)偷盗。因为在前生欢喜偷东西,以偷东西为乐的生活。没有钱了,他就去偷,或者偷人家钱财、偷人家珠宝,偷来就把它卖了。卖了,就可以够维持一个时期的生活,可以什么事情也不做,每天吃、喝、嫖、赌、抽。吃,欢喜吃东西;喝,欢喜喝酒;嫖,就是找女人去;赌,是赌钱;抽,是抽鸦片,中国人叫大烟。偷了钱,他就不用做工;而这个钱用完了,再去偷;偷回来,就又不用做工了,就这样以偷盗来维持他的生活。这是第四个令他贫穷下贱的因素。

(五)负债。就是向人家借钱,逃避不偿还。做人啊,不要说多,就是一文钱也不能落到虚空,不能借了不还的。钱虽然是假的,可是你不能说,是假的就随便乱用,可要用它来做真事,一点都不可以马虎的。譬如说向人家借钱不还,你就逃到一边去了,以为这是便宜事。这不是便宜事,你负债逃避不偿还,等来生也就贫穷下贱了;因为你借人家的钱不还,自己将来就会受贫穷下贱的果报。

有以上这五种原因,受果报的时候,就会作下贱人,或者给人家做奴隶,或做婢使的人,很不自由的。也就是你这个身体给人做奴隶,你自己不能随便作主,不能想到什么地方去,就到什么地方,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你要听主人的指挥。

贫贱有这五种因缘,尊贵也有几种的因缘:

(一)要普遍做布施,施惠普广。惠,是恩惠,对任何人都布施,都有一种慈悲心,很普遍地,广大地对一切人慈悲。

(二)要恭敬父母师长。不能说父亲生了我,我非常地仇恨他:为什么你要生我?真是混帐!自己骂自己的父母。或者对自己的师父生出一种心:“你这个师父,让我一点自由都没有,什么都要听你的话,这个太不公平了!”对师父有种种不满意。面对师父的时候又叩头,又顶礼;背着师父就乱讲起来了,这叫不恭敬父母师长。这是不生尊贵家的一个理由,你看厉害不厉害!你不要管我这个师父好不好,你不能讲的;你一讲,就有罪过,将来你就不会出生在尊贵之家。前面讲的是不恭敬父母师长,所以有贫贱的果报;这个就要恭敬父母师长,才能生尊贵家。

(三)要恭敬礼拜三宝。前面是不恭敬三宝,不礼拜三宝;这里是要恭敬三宝,要礼拜三宝和一切的长者。

(四)要忍辱,没有嗔恨心,还要柔和谦下。谁骂你一顿,你要欢欢喜喜,一点烦恼都没有,要忍耐;有人打你,更要修忍辱行,没有瞋恨心,不发脾气。所以要得到好的果报,那都是不容易的。然后又要柔和谦下,对任何人都很和气,很客气。

(五)是博闻经律,多多听经,多多闻法,多多学习戒律。有这五种的原因,所以做尊贵人。尊贵人既有钱,又有势力,但并不是说有钱有势,这就好了,这都是宿世修来的福报。这五种尊贵的原因,要是单有一种,就不会生到贫穷下贱的家庭去;要是完全有这五种原因,那就更好。

所以为什么有人就那么好?那么尊贵?这个富贵的人家,都是有德行,才能富贵;没有德行的人,就贫穷下贱,这是因为毁谤三宝,才会这样。所以你要是生尊贵家,这都是有德行的人,是前生修来的,不是今生这么简单就得到这种的福报。这样的人,也不须经历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的苦;因为他有上列五种原因,所以就可以直接投生到尊贵的家庭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