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5日 星期五

瑜伽之树|帕坦伽利的《瑜伽经》

瑜伽之树|帕坦伽利的《瑜伽经》 他

练习者要了解瑜伽的深度是很困难的事。我们都知道,稳定心就是瑜伽。古代伟大的智者和瑜伽修行者在其著作一开始,开宗明义就说出教导的目标,接着清楚订出稳定心的方法,以便达到宁静。约两千五百年前,帕坦伽利写下《瑜伽经》,共分四篇,一百九十六条经文,方法完备,只要依法修行,就能与自我统一。

经书开头的两句是:“心若稳定,真我安居其中。”事情若如此简单,帕坦伽利尽可在此掷笔。可是他接着用一百九十四条经文详述达到这个境界的技术方法。他在开头说:“心若稳定,真我安居其中。”可是心若不稳定、散漫、攀缘外物,真我即随心而去;真我若随心而去,就无法安居其中了。

帕坦伽利在第一章描述心如何受外在声、色的吸引,而产生波动或念头。他根据习者个人的能力以及不同的修行程度,教导各种让心停止波动的方法,使所有的修行人都能达到身、心、灵统一的状态。

未经修炼的心因行为习惯而波动,所以帕坦伽利教导我们专注于宇宙神性,或呼吸,或通过修炼瑜伽而达到解脱的人,或任何与你相投的事物。练习者照着这些瑜伽方法修炼出安定的心。

安定的心能够精辟分析,正确推论,或不受外在世界事物的干扰,既不分析,也不推论,而是保持安静。当经过修炼的头脑安静下来,就出现喜悦的状态,练习者在这个喜悦中体验到存在的本质。

两千多年前,帕坦伽利了解到头脑的重要。他描述头脑的前方部位是分析区;后方是推理区;底部是喜悦的所在(这恰巧和现代医学的发现吻合:脑袋底部的下视丘是快乐和痛苦的中心);顶部则是创造区,或称为创造意识的所在,是存在、自我或自傲的源头,是个体的所在。

帕坦伽利介绍我们驯化头脑的方法,使头脑的四个部位变得顺服,如同手和腿一般的物体,可以保持安静。当它们安静下来,头脑完全没有活动,不再向外攀缘,变得开始向内探索根源。

我们在睡觉时都体验过这种顺服,那时头脑不再运作,像个物体,人也失去自我觉知的能力。瑜伽哲学描述这种状态犹如灵性停滞状态,或灵性荒芜状态,人仿佛走到没有路标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要往嘟个方向走;这也是个平稳、平和的状态。

帕坦伽利警告我们不要被这种安静、平稳网罗住,在它之上还有更高的意识,也就是良心的部位。如果你达到意识的平静而落人它的罗网,就掉人了瑜伽的陷阱里,也就失去了瑜伽的恩典。一旦停驻于此,把这想像为瑜伽的终点,你就失足了。你必须继续修炼,达到帕坦伽利所说的“照见灵魂”。

所以从波动到稳定、从稳定到宁静、从宁静到照见灵魂,这是瑜伽的旅程。你必须以精进和信心来加强智觉,以度过意识的波涛骇浪,并且找到意识动荡的终点。当你达到这个境界,你的意识成熟,也就是智觉成熟,不再摇摆晃荡,这时你与存在的本质成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无种子识三摩地(seedless samadhi)

这是帕坦伽利第一章《三摩地篇》的结论。这一篇是为修行到达某种程度的人而写的。作者清楚阐明,这一章不是写给一般人,而是写给修行达到某种境界、在所有处境下都能维持平稳的人。文中显示,这些经过修炼的灵魂如何能在存在中不断维持那种成熟完善。

第二章是写给尚未修行或刚起步的人。里面谈到身体的烦恼,这些烦恼造成心的波动。身体的病痛会造成心的波动,所以对治身体的烦恼也就是对治心的波动。我之前说过,瑜伽是整合,第二章就在说明什么是整合。

人是由三种实体构成的:因果体,包含灵性;精微体,包含生理、心理和智识;粗钝体,包含人体结构。精微体位在因果体和粗钝体之间,是联结身体与灵魂的桥梁。根据帕坦伽利的说法.这两体联结时,身、心、灵之间的对立就消失了。

我们在第二章一开始读过,“热情”、“自我研习”和“敬奉神”这三个修行原则合起来构成实践瑜伽(《玻伽经》第二箱第1)。当身、心和感官都让冶炼的火焰燃烧干净时《热忱和自我锻炼从燃烧欲望开始),当通过自我研习而了解到真我时,只有到这个时候,人才能敬奉神。他放下自傲,生出谦卑,而唯有谦卑的灵魂才能行虔诚之道。

因此,帕坦伽利既没有轻忽实践之道或智识之道,也没有轻忽虔诚之道。这三条道路他都看重,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由三方面组成的:手脚用来实践,头脑用来思想,心用来敬奉。每一个人都必须依这三条路而行,没有哪一条比较高或比较低,每一条都有它特别的实践方式。

《瑜伽经》的第二章叫《修炼篇》,谈论修炼。帕坦伽利描述了各种修行方法,个人可依自己的修行程度来奉行,它们就是瑜伽八分支:持戒、内修、体式、呼吸控制、收摄、心灵中、禅定、三摩地。这些先前逐一讨论过。

第三章叫《成果篇》,谈论瑜伽修行的丰富效果,由于这些瑜伽力量的诱惑,可能会干扰进化中的灵魂的和谐。帕坦伽利描述了修炼瑜伽可能会得到的能力,举出三十五种可能会经验到的效果,它们也是修行正确的指标。

修行若是得法,就会经验到这些效果;若是完全没有经验到这些效果,就表示修行不得法。不过这些来自瑜伽的好处、珍赐也是陷阱,所以帕坦伽利也教导不执着。糟糕的是,这些效果有时被形容成特异功能,其实根本不是。

这些效果是因为修行瑜伽自然而然得到的灵敏力,但修行人可能因为这些成就而偏离正道,就像要逃离风的人反而被卷入了风暴。为了不要卷入那些看似特异功能的风暴,帕坦伽利教导我们:单单观察自己有没有那些特质,然后继续深入修炼瑜伽。

这些能力和珍赐是修行人的陷阱,正如物质世界的快乐和慰藉是常人的陷阱一样。帕坦伽利解释,犹如常人为去除烦恼而奋战,瑜伽修行者得到这些能力时也必须与之奋战,因为它们可能会变成心理上的烦恼。这些能力看起来像是特异功能,其实不是,仅仅是极巧妙的自然能力。

当修行人发展出灵敏力和智识时,就会经验到这种灵敏力的效果,这些能力是正常的。虽然对还没有发展出这种灵敏力的常人来说,它们看起来是超能力,可是当你得到那种灵敏力时,这些能力对你来说是正常的。不过你得小心,因为这前所未有的经验会成为诱惑,就像独身的人会受到女人的诱惑。

这些刚刚经验到的能力会是你的陷阱,使你偏离瑜伽真正的目标。这就是为什么你必须发展不执着。当克服了痛苦与心的波动,修行人获得灵性上的能力和珍赐,这些也必须一一克服。唯有这些都克服了,才是纯净的灵性。当灵魂从身、心、能力以及成功的自傲等等束缚当中解脱出来,达到“单独”(aloneness)的境界,这时身、心有如被隔离了,而灵魂得到自由。这就是帕坦伽利第四章的主题:完全解脱。

瑜伽经 —— 三摩地篇 18

瑜伽经 —— 三摩地篇 18 


第十八句:VIRAMA  PRATYAYABHYASA  PURVAH  SAMSKARASESONYAH
<坚定不移、持久的练习可以终止心灵的变化,仅留下印象,这是另一种三摩地(阿善普拉尼亚塔三摩地)>


VIRAMA:完全终止
PRATYAYA:坚信的
ABHYASA  PURVAH:借由练习
SAMSKARASESHAH:仅留下印象
ANYAH:其他的



在显著的沉思冥想里潜藏的种子仍然会进入意识心灵里,在适当时机将你带进世俗的体验里。这就是为什么你必须先经过四个阶段的练习,然后再进入“不显著的沉思冥想”(Asamprajnatah  Samadhi,阿善普拉尼亚塔三摩地)。在此境界,连“自我”的感觉都不存在了,过去印象的种子再也无法萌芽而有所伤害(影响)了。

在这个境界里,只有意识存在,没有别的。一旦达到这个境界,个人就得到完全的解脱了,不再进入这个世界被抛掷来、抛掷去。虽然那时候你还在这个世上,却与这个世界无关。达到这个境界,世界对你来说只是个影子,而你已经完全自由了。这是我们所说的“一个解脱的人”。不是指离开这个世界或死去,而是“一个活在这个世上而得到解脱的人”(Jivanmukta,吉凡木克塔)。

所以,你要先完全了解本性,然后控制它,之后放在一旁而得到解脱。有的时候,人们会退隐森林或到山洞里试着放弃这个世界,以为如果不退隐就无法解脱。这样的人士无法从本性里得到解脱的。其实它无所遁形,不论到哪里,本性相随。没有其他的方法,除了适当地了解它、运用它,然后超越它。

这就是为什么要练习“显著的沉思冥想”的四个阶段的原因了。那么你就很容易了解不显著的沉思冥想。因为当你了解了本性,你可以略过它,转身看你自己。你了解自己是一个纯洁的自我或真实自我(Purusha),它好像与本性(Prakriti)纠缠不清,而现在终于获得自由。

瑜伽经 —— 三摩地篇 3

瑜伽经 —— 三摩地篇 3 



第三句:TADA  DRASTUH  SVARUPE  VASTHANAM
<于是,看者(真实自我)安住在自己纯洁的本性里>


TADA:于是、那么
DRASTUH:看者(真实自我)
SVARUPE:纯洁的本性(无欲望、无自我、无感情附着、无牵挂)
AVASTHANAM:安住、回归



如果能约束心灵的变化,看者(真实自我)将回归原来真实纯洁的本性。你就是那个真实的看者,你不是身体,也不是心灵,你是觉知者和看者,你将时常看到你的身与心在前面活动。你知道心可以创造思想,它能辨识,它有愿望。看者知道,但是不去介入它。

为了了解内在的平和,你的心必须是安静的;否则,真理会被扭曲。我想,如果以比喻、类推的方式来解释这些,可能比较容易了解。

你是那看者,想要看自己,怎么看呢?就以你的脸部来说,如果我问你是否看过自己的脸,你得说没有,因为要看到是你的脸部(眼睛在脸上),脸部本身是看者或实体自我,在镜子里所看到的只是影像、被看到的物体或对象。

如果镜子起了皱纹、弯曲、凹凸不平,你能看清楚自己的面貌吗?不能,它呈现的是有些可怕的样子——太大、太高或者是有些波浪。你会很担心吗?不会,因为你知道那是镜子的问题,你看到的只是一个扭曲的反射影像。只有当镜子是光滑的、干净的,才能给你真实的反射影像。只有在那个时候,你才能看到脸的真实样子。

同样是的方式,看者或真实的你,反射在心灵上的影像,就是你的镜子。但是,通常你看不到你的真实的一面,因为你的心被涂上了色彩。如果你的心灵肮脏,你说:“我是肮脏的。”如果它被擦拭得发光,你会说:“我好美啊!”亦即你所认为的你是你心灵的反射。如果心灵产生许多波纹,像湖水的表面,你将看到一个被扭曲的反射影像。

如果心灵之湖是浑浊的或被染色的,你看到的自己就是浑浊或是有色彩的。要看真实的反射影像,水必须清澈、宁静,不起一点涟漪。当心灵停止去创造思想或者当心灵完全不需要被修饰时,就如同静止的湖水一样,你就可以看到真实自我了。

听到这种推论,你可能会回过头来问我:“你的意思是否说,看者误解了自己或是忘记了自己?”不是的,看者永远不会误解自己或是忘记自己,而是反射影像的水面被扭曲了,那么看者所显现的也是扭曲的。真实的你永远是一样的,但是,你表现出来的心是被扭曲或扰乱的。为了要使心灵干净与纯洁,你要去感觉或表现你最初始、最真实的纯洁状态

瑜伽经 —— 三摩地篇 15

瑜伽经 —— 三摩地篇 15 他


第十五句:DRSTANUSRAVIKA   VISAYA  VITRSNASYA  VASIKARA  SAMJNA  VAIRAGYAM
<能自我掌控意识,对看到或听到之物不产生欲望,就是不执着>


DRSHTA:已看见
ANUSRAVIKA:已听见
VISHAYA:物体、物件
VITRSNASYA:那个已经脱离欲望的人
VASIKARA:掌控,控制
SAMJNA:意识
VAIRAGYAM:不执着、无感情附着、无牵挂



通常,心会对看到或听到的事物产生牵挂、执着、喜好,主要是因为通过眼睛和耳朵,使得心跑出去寻找东西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在心看到或听到什么事物而被吸引之前,你要先区分这个事物对你是有益还是无益。心不能就这样随意抓它想要的东西。“不执着”不应误解为漠不关心,Vairagya字意是“无色的”,Vai是“没有、无、不”,Raga是“色彩”。

所有的欲望都带有颜色,你将心着上色彩的那一刹那,一个涟漪就形成了,就像把一块石头扔进平静的水里,它会产生水波。当心被一个接着一个的欲望投掷时,心是无法得到休息与和平的,以一个得不到休息的心去练习瑜伽,是没有办法稳住的。

当你想不断地去做一件事情,就不应该被其他的欲望分了心。这就是为什么练习时永远都得不执着、无所牵挂。

任何练习如果不能“无所牵挂、不执着”,是很难完成的。这就是为什么常常听人说:“啊,我练习冥想静坐很多年了,我每天祈祷,早晚都做。”是的,他们是这么做的,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事实,因为我们看着他们每天坐在那儿冥想,或是上教堂、入庙宇。有的时候,他们坐在神龛前,一坐就是好几个钟头。有些人每日念一遍圣经,有些人每天重复念诵《薄伽梵歌》(Ahagavad  Gita),他们甚至不念完就不吃东西。当他们起身的那一瞬间,他们又立刻走到神龛前,又把经文从头念一遍,连一杯水都没有喝。但是,他们依然停留在同一个阶段。原因就是他们的心仍然会因为一些不同的欲望而离开、跑掉。

有多少人站在神龛前,心里却想着自己的事业,或是眼睛四处观望,看看有几位朋友来了?庙宇和教堂常常变成了社交中心。他们已经失去原本来此的目的,因为人们的心都比较容易被世俗的事而非祈祷文所吸引。嘴巴也许像留声机一般,很机械地念着祈祷文,但心早已跑向他处。所以,你无法抓住心,让他静下来,除非它能不受欲望的困扰。当我们的心没有牵挂时,才能冥想静坐。

事实上,你根本就不需要去练习冥想,只要你的心能够脱离自私的欲望,你会发觉你总是轻松自在,永远不会好动、不安静,也永远不会沮丧。所以我们需要练习,也不要让心有所执着。在这二者之间,不让心有执着比较重要。

有人会立刻问道:“如果心没有执着,那你不是失去了所有的动力而变成迟钝的人了吗?”不是的,当我们说没有执着,意思是没有个人的欲望。如果你真的想要贪心,那么就贪心地去服务别人,试着帮助别人减轻痛苦。

一旦你不再执着、不再有牵挂的时候,你就能服务他人了。这样一来,你会越来越快乐。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时候我说无我的人是最自私的人。为什么呢?因为一个无我的人是不愿意失去和平与快乐的。

即使与神在一起的时候,也不要有个人的欲望与执着。很多人在接近神的时候说:“神啊,给我这个,给我那个,让我这次竞选胜利吧。”或者说:“如果您让我通过了这次考试,我会为您点十支蜡烛或烧十炷香。”我们在试着跟神做生意,这只是显示了我们的无知,那些蜡烛或香是神赐给我们的,为什么要我们将蜡烛或香还给他?还说得好像是我们自己创造的一样。欲望的心迷惑了我们,使我们变得无知。有欲望者的分辨能力已完全消失了。他或她的兴趣只是要完成某些事,如此而已。所以,有欲望的人还不懂得等待与思考。

《吠陀经》里说:“欲望的解脱也是一种束缚。”莫克纱贝克秀.班达哈(Mokshabheksho  Bandhaha)说:“你希望能得到解脱,这正好束缚了自己。每个愿望都会束缚你,使你无法停息。想要解脱,就得完全地止欲。”

有没有可能做到没有欲望?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只要心在,它的任务就是产生涟漪、欲望。这好像是矛盾的,但奥妙之处是任何没有个人与自私动机的欲望是不会束缚你的。为什么?因为纯洁无私的欲望是没有任何期待的。所以,不论结果如何,它也不会失望。虽然它没有任何期待,但它自有酬报。

当你让他人快乐时,看到那快乐的脸庞,自己也快乐了。如果你真正有过这种快乐,只是为了给予而给予东西的快乐,你会贪心地一次又一次等待得到快乐的机会。

很多人认为放弃所有的东西,变成无我、无欲,就无欢喜可言。不,不是的,正好相反,你变成了最快乐的人。服务得越多,你得到的快乐就越多,这种人懂得生命的奥妙——丢掉所有东西会有喜悦,给予所有东西会有喜悦。拥有东西,并不会得到永久的快乐,拥有的东西越多,你就会变得越不快乐。

我们没有看到过百万富翁吗?社会地位高的人、议长、总统,他们快乐吗?不,职位越高,麻烦事就越多。只有圣人、放弃要求的人是永远快乐的,因为圣人已经没有东西可失去了——因为你什么都没有,你永远只有自己,这就是秘密。所以说:“要放弃世俗的东西,要不动感情,不要有牵挂执着。”只有放弃了世俗的东西,你就拥有了最重要的神圣财产:平静。


从另一方面来看,不执着的好处是可以把工作做得完美。如同下面这个例子。

有一天,我收到一个学生寄来的信,他也开了一家“莲花学员瑜伽中心”,一位瑜伽老师拜访他的瑜伽中心,问道:“你的学生没有向你要求更多的东西吗?在我们班上,如果每一堂课我不教些新的东西,他们会说:‘什么?我们付钱给你,这个昨天就学过了,你今天还是教我们同样的东西,我们为什么还要多付钱?除非你教我们一些新东西,否则我们不会再付钱给你的,’所以,我小心地安排我的课程,每天都加一些新东西,这样我就可以多收一点钱了。但是,在你这里,我看到你一直教同样的东西,而学生却不断增加,也没有失望的样子。”

于是,我的孩子说:“我们不是卖瑜伽的,我们只是为快乐而教学,学生想奉献多少,就奉献多少,在这里我们不谈生意,只用心去工作。也许在你的情况里,因为你期望得到钱,所以你想要每一次都教一些新东西,以赚更多的钱,吸引更多的学生。”

事实如此,在我们另外一个哈达瑜伽教室里,也发生了同样的事。多年以来,课程都大同小异,学生们每次来,也都奉献了一些,从来不会感到厌倦。尽管他们可以在家练习同样的东西,但他们仍然来上课,因为在这里他们不会感觉到商业的磁场,而能感觉到瑜伽的磁场,这是他们不愿意失去的。

在我的演讲中,不会引用许多经文,或是来时讲些新东西。如果我将过去演讲的录音带倒转,会是一次又一次同样的理念。

也许人们会说:“大师从来都没说些新东西,同样的大师,同样的内容,为什么他们还是一遍又一遍地聆听呢?”我很高兴,他们到哪儿都很快乐。所以,他们让我快乐,我也让他们快乐。我们只是共度一点点快乐的时光,如此而已。我们只是借瑜伽之名,谈些事情或做些事情。

对,这就是奥秘之处,在一起有快乐,如此而已。这就是脱俗的生活,从不期待什么,我们只是聚在一起,他们不会觉得损失了一些金钱,而我们也不觉得我赚了他们的钱。我们就像一家人。我们共同分享我们的金钱、能量和理念。我们这一生还要什么呢?这就是瑜伽。

所以,当我们的心不再束缚于个人的欲望,我们的工作就会做得很好,而且感觉快乐,我们的生命就会变得有意义。

如果我们的心不再自私,且都愿意牺牲,那么这个世界就变成天堂了,一个和平、极乐的住所,此生所有的东西都愿给予,牺牲乃生命之戒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景仰、敬爱那些为人类付出生命的人。

为什么我们朝拜耶稣和十字架?因为十字架的意义就是牺牲,耶稣牺牲了他自己,我们朝拜他的品德;我们不是感恩这块木头,而是它代表的牺牲意义。耶稣为人类牺牲生命,就是这个牺牲才让所有的先知、哲人、圣人都敬拜他如超凡的人或是神 。

不只是圣人,而是自然界所有之物——树、鸟、物,它们都是为他人而活。为什么燃烧的蜡烛会融化掉?为了给予光亮。为什么一炷香会烧成灰?为了给予香气。树为什么成长?为了给予绿叶、花卉和果实。

在这个世界上,是否有任何有觉知或无觉知的东西是为自己而活?没有!如果整个大自然都能牺牲,为什么唯独我们人类要过自私的生活?我们就是要给予,给予,给予。该给我们的东西,不需要担心,它自然会来 的。

当然,在这儿,我们也会想知道:“如果我过着牺牲的生活,我吃什么?我穿什么?我如何能拥有一栋自己的屋子呢?”你可以拥有这所有的东西来装备你自己,好为别人服务。你一定要有一张床来休息,这样,第二天早上你又能精神奕奕地为别人服务了。你得吃,这样你才有能量踢别人服务。所以,你做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准备替别人服务。就是冥想静坐的练习,也不只是为自己的和平而坐,而是有了和平的心,你就可以再社会上好好地服务人群了。有了这个念头,你才能冥想静坐、禅定行修。这样一来,你的瑜伽冥想练习,也会变成一种无私的行为。这就是我们所说:“即使是神,也不会有所牵挂执着。”这个“不执着、无牵挂”,就能全然改变你的生命,让你成为快乐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