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6日 星期一

香港示威衝突前沿的一名黑衣人:我們的理想和代價

香港示威衝突前沿的一名黑衣人:我們的理想和代價

BBC中文


香港《逃犯條例》修訂爭議觸發持續兩個多月的抗議活動,穿上黑衣、頭盔、眼罩、口罩的示威者多次登上國際頭版,示威者之間以「手足」(伙伴)相稱,警方稱他們為「暴徒」和「蟑螂」。他們擔心被秋後算賬而甚少露臉。「沒有臉孔」的抗爭令外界難以了解運動的全貌。

BBC中文跟隨和採訪一名自稱「吳生」的「黑衣人」數周,試圖了解示威者的訴求、掙扎、期望和憂慮。

受訪者吳生,30歲,是一名在劇場工作的員工,白天如常上班工作,晚上和周末,吳生差不多全部投入抗議活動。

他強調,這是一場「去大台化(沒有公開領袖或組織)」的運動,他不代表所有前線示威者,但他可以成為個案,讓大家一窺這群黑衣人的想法

香港「反送中」示威各方的自白
香港警察支持者:為何要搞亂香港?
雨傘運動後的抗爭者:我們可能是面對真槍實彈的一代
沒組織、沒領袖,香港青年如何成為「抗爭專家」
香港中產示威者,「我有樓,但更要自由
香港警察:不願夾在示威者與政府中間

「勇武派」中的不勇武一族
吳生稱,雖然身在黑衣人群,但自己從來沒有攻擊警察。不是不想做,是不敢做。
「我看到最前面的一群人,最年輕的只有145歲,他們這麼年輕也夠膽走到最前,我背負的包袱令我難以像他們般大無畏地衝上前,但我也不能夠一直躲在後面。」
BBC中文記者多次在衝突最劇烈的示威現場採訪觀察發現,向警員投擲磚頭雜物和放火焚燒雜物的通常是幾十到一百人左右。
更多黑衣人是擔任後援,他們會拆毀道路設施製成防線,傳送物資,手持盾牌凖備應對警方的清場,後援人數目可達幾千至一萬。
他們被「和理非(和平、理性、非暴力)」示威者稱為「勇武派」,但身處在示威現場,他們又會被「勇武派」同伴視做「不夠勇武」。
吳生表示,理解前線示威者的想法,他們對於幾百人被捕、多名同伴受傷感到氣憤,但他堅持,「就算他們不走,我也一定要告訴他們怎麼走比較好,告訴他們我會在後面支持。」

BBC
在採訪期間,因為吳先生與其他人裝扮相似,記者與他多度走失。
吳生觀察了這場運動中示威者的變化。
6日第一次一百萬人遊行(警方稱最高峰有24萬人)後,他看著一些沒有甚麼裝備的示威者遭防暴警察驅散,但他當時覺得,自己只應該盡力救人。
吳生開始買下頭盔、口罩、多件黑衣服和大量醫療用品,多次現身示威現場。
初期的示威衝突,他會與前線示威者一同設置路障和製作紙皮盾牌,試過在最前線為傷者急救,亦當過「救火隊」,即是拿著水瓶、雪糕筒(交通圓錐筒)把催淚彈弄熄。
而隨著衝突升級,示威者「防具」由雨傘及紙皮製盾牌,變成自製木盾和金屬盾,甚至使用氣槍和自製汽油彈。
他說這是應對警方加大打壓力度,「721日晚上在上環,我身邊手足(伙伴)的木盾突然爆開,他整個人傾側了一下,而我看不到哪兒開了槍,那時才意識到,原來出現橡膠子彈時,你無論有什麼防具,都是可以死,那支槍只要抬高一點點,沒有盾牌的我可能頭部或喉嚨中槍,就是這麼近,死亡原來可能這麼接近。」

Getty Images
示威者武器升級令政府和警方擔心。
進入7月,吳生因太辛苦而腰痛,有時不得不放棄上街。他轉而做更多支援角色,在各個Telegram群組之間溝通,協助示威者了解撤離路線及前線所需要的東西。
85日的北角一夜,氣氛緊張,現場幾千名身穿黑衣的示威者,擠滿了數條街道,併發生數十名持棍男子與示威者的互毆。不遠處,警方施放催淚彈驅散包圍北角警署的示威者。
吳生在人群中突然大喊一句,「大家凖備好Gear(裝備),前方已發放催淚彈,但我們人多,有眼罩、口罩便不用害怕。」其他黑衣人根本不知道他是誰,但也立刻戒備起來,連忙配上裝備。
記者跟隨吳生採訪,他單獨一人到觀塘,那兒當時有零星示威者在堵路,他上前勸解該處的黑衣人示威者轉移其他衝突更嚴重的地方,在一輪商討後,約一百名示威者便兵分多路到其他地方。
有香港媒體發現吳生似乎在示威群眾中具備影響力,打算上前採訪他,但吳生拒絶並混在人群中躲開記者追問。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是示威者經常高叫的口號,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認為,這種口號意味示威已經變質,這些行為是挑戰「一國兩制」和國家主權。
但正如許多香港評論人士,以及示威者接受媒體採訪所言,這句口號的本質並非意味這是一場「推翻政權,支持香港獨立」的革命。
吳生說,「我不覺得這場運動中,香港獨立是一個訴求,我們說『光復香港』是把香港本身陰影陰霾掃清,令香港回歸最理想的香港狀態。就算『一國兩制』,高度自治也可以是香港理想狀態。『時代革命』是要把不合時宜的制度和管理者拉倒下來,換上受認可的人去當管理者。」
兩個多月以來,吳生參與了大部分的抗議活動,他坦言感到很疲累。吳生知道家人一直很擔心,但從來沒有對他出街抗議提出反對,而他也會每晚向家裏報平安。
他生於一個不愁物質的家庭,收入可以讓自己租住一個滿意的單位,要移民也是輕而易舉。吳生說,自己現在走出來,是為了香港的未來和下一代。
他說自己不希望到別國做二等公民,也不願留在香港做二等公民。
他指出,過去五年,香港年輕人的無力感很大,這不單是經濟上「買不起樓」的問題,而是「整個世代被打壓」,香港政府推出的利民措施與本土年輕人無關,而一些新勢力試圖走入議會,但因為他們的政治立場先後失去參選權和被褫奪議席。加上每年有來自大陸的新移民來港,他們可以申請公共房屋和領取綜援,在吳生眼中,他們是在搶奪資源。
「為何每天讓150名大陸人來香港?為甚麼要操作我們的選舉和媒體?為何要搞國泰航空公司?為何要搞我們香港本身有地標性的建築物?在我的角度去看,就是很想把我們香港人,變得不像香港人。」
示威者堅持五大訴求:1. 撤回《逃犯條例》修訂;2. 釋放被捕示威者;3. 成立獨立委員會調查警民衝突;4. 取消以暴動定性示威;5. 爭取普選。
林鄭月娥在94日,正式宣佈將會撤回條例,但外界認為這次的讓步已經來得太遲,未能夠緩解局勢。
吳先生認為五大訴求中只有普選,才能夠解決問題核心,否則林鄭月娥下台也解決不了。
中國政府及建制派人士質疑抗議活動有其他政治組織或外界勢力介入,吳生這樣回應,「這場運動99%的人是透過社交媒體自發,我沒收過一塊錢,相反,我投入超過五位數字的錢(港元)去買物資,我不知道有沒有外國勢力,但我認識的人當中,沒有人收到巨款去搞亂香港,反而身邊很多人捐錢和物資。」
「我不能否認,自從香港本土、港獨思潮開始,已經有不同的網上片段教授抗爭,但這些分享的技術,大多是從外國片段引過來,隨著抗爭運動升級,示威者累積了更多經驗去改善自己的防具和鐵馬(鐵欄路障),一開始時,大家浪費很多塑膠帶才做到鐵馬,但現在大家技術愈來愈好,這是從一次又一次的抗爭之中學回來。」

Getty Images
警方指一名學生購買鐳射筆是藏有攻擊性武器時引發民眾在太空館外抗議。
仇警與運動升級的代價
採訪時,吳生試過與其他示威者,脫下口罩和眼罩,穿著便衣和拖鞋,假扮成街坊到衝突現場,加入不斷責罵警察的行列。他對BBC中文說,非示威者裝束能輕易穿過警方防線,「罵他們罵得好舒暢」。
這種做法難免會換來假扮街坊,被指營造警員在社區不受平民歡迎的場面。吳生承認,很難去計算真假街坊的比例,但身在現場可以控制太過激動的人。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在遊行現場做的研究,示威者的訴求早已超過撤回《逃犯條例》修訂,如今「表達對警方處理示威手法的不滿」最為重要。
「哪裏有壓迫,哪裏有反抗,就是因為警察助紂為虐,幫政府打壓和平的市民,才有更多反抗的力量。我小時候已不是特別喜歡警察,但不至於討厭,我不否認這是很好的職業,但到今時今日我討厭這批人的存在。」
但在香港警方和撐警人士眼中,示威者是違法人士,他們佔據道路,衝擊防線和以雜物和激光筆攻擊警員,威脅警務人員安全。代表底層警員的員佐級協會曾經發聲明,譴責示威者「與蟑螂無異」。警方認為自己一直是以適當武力執法。兩個多月的連串示威活動,數以百計示威者被捕,涉及襲警、非法集會等罪名,幾十人被控最高被判監十年的暴動罪。


香港示威遊行風波已踏入第八周。七月一日,數以百計的示威者衝擊立法會,被視作是「反送中」運動的轉折點。
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吳生多次被警察的速龍小隊追趕,見證同伴被捕,他指出,「仇恨」不是一朝一夕便出現,而是6月中示威活動較為和平的時候,警方武力鎮壓以及政府沒有直接回應,所以令示威者行動升級。之後兩個多月的警民衝突,示威者一直質疑警方違反守則。
包括國際特赦組織在內的人權組織多次指出香港警方執法過份使用武力。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指,香港警方武力違反國際標凖,促請港府徹查。
「其實警察一直都有選擇,不去傷害市民在先,你橡膠子彈先射地面再彈向人不行嗎?胡椒噴霧不是近射很過份嗎?如果你們跟著指引去做,沒人可以挑戰他們,為什麼一定要違規地驅散?驅散就是驅散、拘捕就是拘捕,不可以向大家宣告現在驅散,然後封了所有路,等大家四面楚歌然後狂放催淚彈,逼到大家發瘋到處走。」


視頻回顧721日香港元朗暴力事件
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721日,
元朗一批手持武器的白衣男子在地鐵站無差別追打途人
,警方被拍到與白衣男子拍肩膀和平討論,又以「持棍不是武器」和「警力不足」為由沒有即時執法,結果晚了39分鐘才到達事發地點,元朗襲擊事件被民主派政黨稱為「警黑勾結」,甚至被香港學者形容為「恐怖襲擊」。811日,一名女示威者右眼中彈受傷,血淋淋的場面讓示威者更加憤怒,指控警方過分使用武力,但香港警方一直堅稱,無證據證實少女眼部受傷原因與警方執法有關。831日,警方在太子地鐵站內追捕嫌疑人員時波及普通乘客,警方辯解說,有暴力示威者進入地鐵換裝並混入普通乘客中。但示威者指責警方無差別執法。
「示威者如果真的非法集結、襲警,而你證據充足,你便拉便告了,但同時間,有些違規行為,警方濫權的行為,同時間也一定要被起訴,這是公平性的問題。」


付國豪事件:香港機場示威者「公審」大陸男子的來龍去脈
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示威者對警方的不滿情緒急劇升溫,他們多次包圍警署,在警署門口放火,焚燒雜物和垃圾桶,用大型彈弓向警署投擲磚頭雜物,衝擊警方防線,用長棍擊打警員的盾牌,亦試過包圍攻擊警員。
813日,
示威者癱瘓機場
時,一度攻擊兩名大陸人,包括《環球時報》特約記者付國豪。示威者的做法遭港澳辦形容是「近乎恐怖主義的行徑」,建制派要求民主派對暴力示威予以譴責,但民主派政客強調不「割席(切割)」,僅表示不接受暴力。
吳生認為機場發生的事件是一次課堂,讓示威者反思,「我覺得可以做得更好,反思自己會不會成為我們最討厭的一群,群眾很容易因為急得到成果濫用本身的光環(支持),被情緒帶動到做出一些感觀上比較接受的衝突。」
獨立民間機構香港民意研究所72426日所做的
電話調查
44%的受訪者認為示威者有時或經常過度使用武力。年紀愈大和教育程度愈低的人,更偏向認為示威者過度使用武力。同時61%市民不滿意警隊表現。1429歲受訪者中,只有3%滿意警隊表現。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新聞系李立峰教授、恆生大學社會科學系講師鄧鍵一等學者818日在民間人權陣線發起的「和理非」遊行過程中做了另一項問卷調查,結果發現遊行人士中74.7%的人支持阻礙地鐵、機場運作,52.9%認為可以接受對警察的武力攻擊。
吳生指出,示威者攻擊警察都「大快人心」,其實是恐怖的事情。但他暫時不認為,示威者有做任何事情超越了他的道德底線,「前線示威者只是做我心裏很想做,但不夠膽做的行為。」


811日示威中,防暴警察被拍下在港鐵太古站內近距離開槍,和在葵芳站內發射催淚彈的鏡頭。
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Getty Images
示威者放火焚燒紙皮和垃圾箱,投擲汽油彈,破壞城市的交通燈,這些舉動均沒有引發溫和派示威者的割席。

Getty Images
一名女示威者被警方用布袋彈擊中,成為這場運動另一符號。
「玉石俱焚」的「焦土派」
外界質疑示威者無休止地與警察爆發衝突是否能夠達到其目標,吳先生說,「我覺得武力升級是保護機制,告訴政權我們不會單純挨打,有能力反擊,直到他們覺得管治成本太重無法承擔下去,他們才會有所改變。」
示威者不合作運動不斷升級,試過圍堵各個政府部門,多次在上班繁忙時間阻止地鐵關門,並快閃堵塞重要隧道入口,民間85日發起罷工運動,民主派工會職工盟估計有35萬人參與罷工,導致超過200航班取消,812日,成千上萬示威者進入機場,機場因而取消數以百計的航班。91日,示威者再度升級,破壞機場外圍和多個港鐵站。
這些行動過程中產生不少對罵和衝突,但也有人向示威者表示諒解。
「不合作運動一定有人反對,就算我們示威都沒可能100%每個人都支持,他們覺得賺錢很重要,這只是因為他們未夠生氣,政治的打壓未涉及到他們的生活,有一天影響到他們時,就會加入我們。」吳生的這種想法在示威者人群中較為普遍,但香港親中的建制派支持者卻更加強調和平、穩定的社會環境。


香港《逃犯條例》修訂抗議進入「遍地開花」階段,示威者周一(85日)發起罷工、罷課、罷市的「三罷」行動,並在七個地區發起集會。集會後不久示威者與警察在多處發生衝突。
The 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影響民生打擊香港經濟嚇唬不了年輕示威者,包括吳先生在內,許多示威者認為打擊經濟反而是爭取與中港政府談判的籌碼,這種想法引來不少觀察人士及商界憂慮。
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指,示威者是押上700萬人的穩定生活,「玉石俱焚的做法把香港推向一條不歸路」。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香港經濟面臨「非常嚴峻的處境,面對非常大的下行壓力」,過去兩個月,不少店鋪生意受影響,間歇性被迫停業,警告香港如果下一季經濟出現按季負增長,香港技術上進入衰退。港府推出191億港元的紓困措施,希望「撐企業,保就業」。
吳先生說,「如果香港政治制度被破壞,經濟也會被拖垮,那不如犧牲一陣子的經濟,去換取社會和制度公義,之後再復原,其實我們是最受影響的一個世代,我願意用我的將來做賭注,去換取香港將來更加好的政制發展。」

AFP
示威者在地鐵發起不合作運動引起乘客不滿。
面對港澳辦及中聯辦表明中國有力量迅速平息可能出現的動亂等強硬措辭,甚至說「出現恐怖主義的苗頭」,
網上連登討論區的網民均「不以為然」
。有些示威者甚至笑言,「解放軍來我帶路」。

吳生說,「我真的從來不怕解放軍,大不了大家回家,梳洗一下吃個飯,等看香港倒下,等看香港死,等看中共死,這是『焦土派』的想法。我不會認為要做很多行為引解放軍進來,解放軍進來受傷害最大的不是抗爭者,而是中國。如果有人死,殺手不是我,是政府。我不想看到這個最差情況,但不能因為有這個可能就自己去噤聲。」

分析認為,這種「焦土派」心理的出現,是因為示威者認為沒有什麼可以再輸而自我犧牲,不少示威者表明有被捕甚至犧牲的心理凖備。但他們犧牲的可能是牽連所有香港人和整個香港的前途。
吳生說,「他們如果默許政府破壞我們的話,他們也一樣有這樣的代價,政制受到破壞,同樣會帶來經濟崩潰。」
如果按照香港法律,吳生和一眾示威者至少涉嫌犯了非法集結的罪名。
他對BBC中文說,自己很害怕被捕,他和其他示威者一旦坐牢不像部分政客般能夠換取政治資本,換來的可能是案底以及青春,許多示威者是懷著恐懼走到前線,「可以看到這個政府是如何把年輕人逼到牆角」。
「我們這個世代已經用很沉重的代價去爭取權利和自由,我們真的賭香港未來,去爭取權利和自由,」他說,「如果我罷工罷到沒辦法生活,我會對大家說對不起,我撐不下去要上班,或是我身體撐不住,我就不再出來,我無悔,因為我已盡力去做。」

2019年9月7日 星期六

當北京也看到香港深層次結構矛盾

當北京也看到香港深層次結構矛盾

《逃犯條例》修訂風波的成因錯綜複雜,《香港01》一直強調,社會各界不應耽於其表象,以情緒化的方式互相對抗,任由大家生活的地方在仇恨氛圍籠罩下陷入難以消止的內耗,而是應該直面盤根錯節的深層次社會結構矛盾,以「在大破中求大立」的精神全面推動社會改革,建設經濟多元健康發展、人人分享成果、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這也是構築公平正義的社會的根本基礎。唯有如此,香港人在這個暑假裏經歷的磨難才不會白費。

要促成改變,必須要先有正確的認識。最近一段時間,「解決深層次結構矛盾」日益成為社會不同階層為這場風波謀劃出路時的共同話語,這是極為正面的現象。同樣積極的信號是,內地官方輿論也開始意識到這是「香港病」的病根。《新華社》94日發表文章《沉重的底色與扭曲的方向——香港修例風波背後的一些社會深層根源》,詳細拆解了港人切身感受的種種生存困境,包括:經濟結構與社會資源分配的嚴重失衡,如何導致青年看不見未來;嚴重扭曲的樓市,如何使得佔香港人口多數的中產階層戴着「高收入」的光環,卻與基層一起艱苦度日;社會整體又如何在無日無之的政治鬥爭中不斷磋砣。

這應該是中央輿論裏第一次完全不用「外國勢力」、「反中亂港」、「四大漢奸」這些帶着強烈意識形態色彩、香港人極為「陌生」的角度解讀反修例風波,而是直接探討香港問題的關鍵內因,支持特區政府撇除「小政府、大市場」的陳規陋習。我們一直認為,中央與香港社會均必須以務實理性態度看待香港回歸以來面對的種種困難,對症下藥,方能使彼此均珍重的「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新華社》這篇文章可貴之處是嚴肅看待反修例風波的深層原因,不像以往那樣大耍官腔,只懂得空談口號叫喊着堅持「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全面支持特首依法施政」,等等。

中央與香港社會必須以務實理性的態度看待回歸以來香港面對的種種困境,方能讓「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美聯社)

香港人要的是「實餡」,而不是美麗但空洞的聲音。這篇文章帶給香港的啟示是,當中央也意識到香港真正的問題所在時,林鄭政府是否有足夠的高度及識見,認清街頭衝突甚至底下所潛藏的根本成因,改變管治思維,大刀闊斧觸碰既得利益結構?

當然,這依然是《新華社》的文章,在結尾它還是要政治正確一番,但這一次對香港泛民主派的批評算是「蜻蜓點水」。我們當然同意民主選舉並不能解決香港的深層次困局,但我們支持香港積極發展普選,如果它能夠成為社會改革的制度支撐,絕對有利於改革的深化。當然,如果泛民只是在那裏空喊民主口號,卻無法認識社會轉型的意義,無法提出解決問題的綱領,泛民和為批而批的官腔不就是一丘之貉,五十步笑百步嗎?

當中央也意識到並明言香港的真正矛盾在於其深層次結構問題,特區政府的一眾高官還可以視若無睹、繼續不作為下去嗎?(美聯社)

01周報社論】治理人才欠奉 談何良好管治
01周報社論】積極擁抱一國兩制 香港未來出路所在
為香港四股關鍵力量上一堂寓言課

以下為《新華社》文章全文:
2019年夏天,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波席捲香港。一個初衷是向台灣移交殺人犯的「修例」法案為何能引發如此巨大的動盪?

吹開喧囂的政治泡沫,修例風波的背後有着一些香港深層次的社會矛盾和問題。這些經濟民生方面的矛盾成因複雜、長期未能解決,積累成巨大的社會問題。
很多青年眼中,未來缺乏亮色

都說青年人代表未來,但在很多香港青年眼中,未來缺乏亮色。

已滿35歲的司機小鄺酷愛摩托車,每到周末都會駕駛着大功率摩托車在郊野狂奔,這時候的他豪氣勃發。但一談起未來,情緒就低落下來。「未來,我們有未來嗎?」沒有房子,與家人擠住在一起,談了多年的女友無法結婚,生兒育女的念頭早已沒有了。租房?30平方米房子月租金動輒八九千港元,小鄺每月進項不過1.5萬港元左右,如何能租?至於攢首付買房,更是想也不要想。你攢錢的速度絕對比不過房價上漲的速度。

對比一下香港房價上漲幅度和收入上漲幅度,可以看得很清楚:目前,香港不同區域、房型價格不等,但絕大多數都在每平方米20萬港元以上。而月收入呢?一位市民向記者表示:「20年前,大學畢業生就拿一萬港元了,20年過去,漲到一萬二、一萬三,這20年,物價漲了多少?算上通脹,大學畢業生實際是貶值的。」

按國際勞工組織2018年的資料,從2008年到2017年,內地的實質薪資成長率達8.2%、澳門1.6%、韓國1.2%,台灣的實質薪資成長僅0.2%,香港甚至落後於台灣,只有0.1%。而從2004年至2018年,香港房價漲了4.4倍。
正是房價高漲、薪金收入停滯,導致香港自有住房比例下降,從2003年至今,香港的住房自有率從53%下降到48.9%。這個數據的背後,是財富更加集中,是多少青年自有住房夢破滅。
像小鄺一樣,假如只活在當下,不考慮房子,吃喝、逛街、郊遊倒也不愁,只是「千萬不要去想未來」。

中產的「墜落」焦慮
中產階層一向被認為是中堅力量,是社會的穩定器。但在香港,這個穩定器正在失靈,擔憂向下墜落的「中產焦慮」在香港尤為突出。

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張炳良對此有個概括叫「中產階層的基層化」,何意?「就是說,這個階層的教育水準、文化認同是中產,但實際生活已經達不到中產階層的水準,與基層趨同」。
在香港,2018年月薪中位數為1.75萬港元,公務員和教師中位數2.84萬港元,論整體收入已經相當高。但張炳良透露,他做局長時做過公務員住房的小調查,驚訝地發現,不少人買不了房子,有的甚至住在劏房(指一個住房單位被切割成多個很小的居住空間)中。

就香港而言,房產,是富人的財富,是中產昂貴的門票。沒有退路的香港中產,為了獲得這張門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包括極高的負債、透支性的消費以及束縛性的職業生涯。所謂香港中產,就像在房子這個通道裏的沙子,隨着房價波動,在有產和無產兩端之間來回顛倒。

持續增長的高房價,將香港社會撕裂成有房者與無房者兩大對立面。沒「上車」(擁有住房)的想「上車」,「上車」的立刻變成高房價的維護者。正是各種不同利益主體的複雜糾葛,讓香港特區政府左右為難,動輒得咎。近來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為應對土地供應不足而推出的東大嶼山填海計劃,作為一計解決房屋問題的長遠方略,卻遭到了很多人的無端質疑。

上升通道狹窄,「啞鈴型」社會成型

作為一個高度現代化的資本主義社會,香港仍有數量不少的窮人。香港社會貧富差距大、階層固化的背後,是產業的高度單一和空心化。
根據統計,2016年,香港顯示貧富差距的基尼係數為0.539,已大大超過危險警戒線的0.4,與部分拉美國家持平。儘管特區政府為解決貧富差距做出了不少努力,但社會福利水平與香港經濟發展水平還是很不相稱。
在健康的社會裏,青年和基層人士通常可以通過就業、教育等途徑實現向上流動。但香港的社會階層卻基本固化,例如,位居富豪榜前列的人士多年未曾變化,基本都是地產商及其家族。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很複雜,而產業空心化是青年上升通道日漸狹窄的主因之一。

20世紀70年代香港有將近一半的勞動者是產業工人,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香港金融、航運、商貿物流、服務業興起,管理、行政、技術、金融及專業人才吸納眾多勞動力,跨入中產階層。但在隨後的產業升級中,在原有商貿、航運之外,只發展了金融、旅遊等服務業。

「科創產業沒能發展起來是香港的一大痛點,」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說,「香港金融業佔到了GDP的約19%,但只提供約6%的就業。」金融業創造財富的能力驚人,但只能吸收少數本土精英青年人,大部分本地青年沒有能力從事高端服務業,何況許多香港金融從業者更是來自海外的人才。

對於當前的局面,特區政府曾嘗試採取多種手段予以改變,但科技創新產業幾次努力,幾次夭折。這其中,反對派曾出於政治目的進行過種種無端阻撓,比如特區政府為推動創新科技發展而成立的創科局,反對派為反而反,不顧社會一再呼籲停止政治虛耗的呼聲,在立法會百般阻撓,生生拖了三年。
這直接導致香港製造業產值時至今日僅佔香港GDP1%左右,吸納勞動力寥寥無幾。

政治爭拗持續,難題更難消解
高房價、貧富差距、青年難以向上流動。這些社會問題早已暴露,回歸22年來,歷屆特區政府也都做出過不同程度的努力。但迄今為止,收效甚微,民怨難以消解。這是修例風波一經煽動就爆發的重要原因。

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教授田飛龍說:「回歸以來,由於多種原因,特區政府確實沒能更多地通過政策保障、民生保障合理地去解決香港的社會民生問題,導致香港有很強的內生動力將經濟民生議題政治化。」

不可否認,有些民怨確實是特區政府政策上缺乏遠見所導致的。但香港深層次矛盾之所以難以化解,既有政治架構上的互相牽制,造成施政困難;也有政府舉措失當,還有長期以來自由市場理念下,教條式執行「小政府、大市場」的理念帶來不作為的問題,而最主要的是,反對派不斷製造和挑起政治爭拗,罔顧經濟民生大局,人為製造了各種困難。

這些因素盤根錯節,再加上各種利益集團各求所好,別有用心者趁機攪局,結果問題不斷在討論,措施遲遲不能出台,時間流逝,矛盾積重難返。
典型莫過於提高房屋供應量。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提出了每年增加8.5萬套住房的計劃,但亞洲金融危機衝擊下房價大跌,計劃只能取消。

考慮加大土地供應量,隨之而來的是無休止的爭議。很多人以為香港「人多地少」,但香港超過1100平方公里土地中,實際的土地開發程度為24.3%,住宅用地僅佔6.9%。在未開發的75.7%的土地中,劃做郊野公園的就佔42%,就算為環保考慮不開發,還有300多平方公里可用。但爭議多年,開發仍遙遙無期。
特別是這些年來,反對派為爭奪管治權,人為製造政治爭拗,大大增加施政成本。比如在2010年,一位香港老太受反對派所攛掇哄騙,提出港珠澳大橋影響環保的司法覆核,儘管政府官司打贏,但僅此一項,工程延宕一年多,造價增加65億港元。其他類似經濟、民生動議,不管是政策還是撥款,反對派都要使盡解數,製造各種阻撓,把立法會當政治秀場,絕不會考慮多數市民和香港社會發展的需要。

香港多位政界人士對這種什麼事都幹不成的所謂「民主」深惡痛絕,在與記者的談話中,反復提及「千萬不要搞這種民主」。

誰將答對第二次考題
修例風波中,反對派借着香港近年來出現的封閉、排外思潮,拼命把內地形容成洪水猛獸。

黃晞華,一個29歲的香港青年,對社會上某些人把對特區政府施政的不滿延伸到中央、延伸到內地十分痛心。

他忘不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帶給港人的驕傲,也忘不了汶川地震時血濃於水的兩地深情。對於香港社會現存的某些情緒和碰撞,他從更廣闊的視野看待:「這些衝突和矛盾,我個人認為是在融合期必然發生的,是兩個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價值觀融合的時候必然面對的。」

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梁海明,對反中亂港分子挑動排斥內地嗤之以鼻:「香港產業空心化、市場規模有限,有自我『造血』的能力嗎?很多香港人眼睛只知道往西方看,但是回頭看看,看看祖國的發展,會發現更有發展機遇。」
香港經濟學會顧問劉佩瓊說:「封閉並不能帶來發展機會,現在的年輕人不理解,如果香港真的和內地隔開,會更糟糕,面對目前的經濟困境,香港需要和內地的連接更加密切、更有效,現在出現的相反的思潮實際上在把香港推向深淵。」

對祖國的發展有沒有信心?歷史老人曾經在1997年出過一次同樣的考題。在回歸前夕,一批心存疑慮的香港人,慌慌張張遠走他鄉。但最後的事實證明,他們做了人生中最為錯誤的選擇,錯過了和祖國一起發展的良機。

歷史將再一次證明,熱愛自己的祖國不僅僅是正義和正確之舉,更是遠見和明智之舉。希望20年以後,今天的香港青年會驕傲地回答: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2019年9月6日 星期五

戴口罩的獨裁者

轉自屈頴妍blog

一如所料,因為教育官員的不作為,把開學日的罷課炸彈丟到前線教育工作者手上,於是,出現了第一個被起底被文革式批鬥的校長,相信,這類欺凌將會繼續有來。
大埔孔教學院大成何郭佩珍中學梁秋雲校長因為敢於擔起教育大任,不當一個取悅學生的校長,結果,學校被圍堵、講話被偷錄、更被咒罵「人渣、教畜」。
或者,我們先看看梁校長做過什麼?說了什麼?
9月2日開學日,有學生要求罷課,梁校長安排罷課同學留在演講室,於是引起學生不滿。網上流傳一段學生偷錄的錄音,顯示一把疑似校長的聲音這樣說:
「你來到學校,有沒有權選擇哪個老師教?選擇入哪一班?這從來都不是自由選擇。正如現在罷課,學校安排一個位置給你,你說不可以,我要選擇另一處,對不起,那不是你的自由。學生從來都沒有絕對的自由,如果你覺得你一定要有自由,你唯一的自由,就是不做這裏的學生。」
無懈可擊的一番話,說得理直氣壯,可是,卻被扭曲成「依附權貴、打壓學生」,之後,有聲稱「大埔街坊及舊生」的人來到學校圍堵校長,上演他們最拿手的禁錮事件,阻止校長離去。
一校之長都沒有話事權、都沒有安排學生在哪裏活動的自由,這班所謂「為香港未來」的人倡議的,到底是哪門子的民主?
你在自己的家,幹什麼是你的自由;但你進入一個群體,就永遠不會有絕對自由。什麼時候上下課沒有自由,哪個老師做班主任沒有自由,上課坐哪個位沒有自由,幾時考試沒有自由,幾時放假也沒有自由……因為,校長也有管理學校的自由,老師也有他們教學的自由,你要自由地罷課,那不罷課同學不受干擾的自由又哪裏去了?
這次暴亂最恐怖的地方,就是一班舉着民主旗幟的人,行的卻是獨裁路,非友、即敵,那種敵,甚至要把你及你的家人置諸死地,永不超生。
黑社會有條底線:禍不及家人,但黑衣人從來沒底線,還高呼:禍必及家人。他們為了爭取自己的自由民主人權,剝奪別人的自由民主人權,甚至說話權、生存權,那種卑劣、那種失格,世間罕有。
反對派常嘲笑朝鮮,其實,他們才值得嘲笑。因為在香港,你沒得罪人都可以活得很慘。你看看,香港人一穿上黑衣戴上口罩個個都是大獨裁者。
原載:大公報
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232109/2019/0904/344725.html
原圖:文匯報

一切從「合理武力」説起!-「反送中」迷思系列12

一切從「合理武力」説起!-「反送中」迷思系列12

前幾天政府已回應了第一大訴求,就是完全「撤回」「送中」條例,正正式式同社會有了一個交代,也要相信除了香港人的疑慮,理論上所謂「反送中運動」應該可以完全結束了,但事實不是這樣,還有四大訴求還未能滿足這些「黑衣人」,尤其是第二大訴求中,「要設立特別調查委員會」,去調查警方在運動中的作為,矛頭是就完全是指向警察的反暴動作,我想問:一個社會發生「暴動」,當地警察不是使用「合理武力」(reasonable force)去制止「非法暴力行為」(illegal violence)還可以用什麼方法?

大家要知道,任何一個社會的警察去使用「合理武力」,其實都是有警察守則要遵守的(code of practice),甚至是有上司監管而行使的,在嚴格訓練的前提下使用武力,對付罪犯,暴力分子,殺人犯,是全球「法定權力」的(Delegated legal authority),也是按警務處長獲授權的法定權力執行,這就是所謂執法了,所謂「執法」,其實就是不可以濫用武力去懲治罪犯,近年更加就有一個所謂叫做「警監會」,邀請了政府官僚系統以外的專業人士或社會可信賴的人士去參加,去確保其公正性,這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制度,去確保警察在使用「合理武力」的時候不會被濫用,這顯示到一個社會信任的問題,一個社會若缺乏了互信的程度,很多東西都不能運作了,人與人之間互相猜疑,組織與組織之間互相猜疑,甚至到國家層面之間互相猜疑,這就造成了紛爭或戰爭了,要回到和平有秩序的社會,就是要有互信,互相去恪守承諾,社會才可以下去。否則,社會在一切猜疑警察「濫暴」的情況下,每天都嚷着「警察濫用暴力」,但就沒有真憑實據,沒有「事實」作為指控的基礎,這就是「愚民」了!

在近日的學生中,每個區都瀰漫着拖手年運動,口號是喊着「沒有暴徒,只有暴政」,我想問:香港的「暴政」在哪裏?香港學生有九年免費教育,一毛錢也不用就有書讀,有東西學習,這是「暴政」?香港市民發生不愉快事件或劫案時,一打999電話,警察在限時內必然會到現場幫你排難解紛,或最追截劫匪,保護社會大眾的財產及生命安全,這又是「暴政」?若香港警察沒有「合理武力」這種工具,我們的生命及財產能獲得保障嗎?我們看看香港警察若沒有這種工具,我們的生命及財產能獲得保障嗎?我們看看有沒有「暴徒」?黑衣人手執「燃燒蛋」,拆毁鐵欄上的鉄枝,長竹、磚頭,彈义、仿冒槍、TATP 炸葯,完完全全是「殺傷力武器」(offensive weapon),警方能用赤手空拳去處理這種暴力行為嗎?我們作為社會大眾,是否應該公平一點,這是100%「暴徒」,不是什麼「義士」,請勿用一些浪漫及激情的字眼,去麻醉一些莘莘學子,他們只有10來歲,完全未收過「邏輯訓練」,法律訓練,更加不懂得什麼是「事實」與「判斷的分別」(Fact and value distinction),他們只是受了「政治口號的煽惑」,任何概念含糊的口號,都可以美化成很很壯烈的犧牲,這就是閲歷分別的差異,香港所謂讀得好書的書生,口裏滿是理想,但閲歷欠奉,這些所謂中學老師及校長,30年都活在虛幻當中,我說「虛幻」是指他們的腦裏面的覌念,完全與現實是脫節的,「離地」的,所謂什麼「違法達義」的概念,就是有這些法律講師戴耀廷鼓吹及植根,完完全全破壞了香港的「守法傳統」,這些人為了自己的所謂「人生意義」,卻成了香港的「千古罪人」,這種罪行是不可以饒恕的,他們幾個人沒有政治力量去反對香港政府,就用千方百計去鼓吹反對中國政府反對香港政府的口號,他們的行為完全是自私的,可悲的,這批人連年青中學生也不放過,慢慢鼓勵他們想「暴動戰場」上去死,完全沒有考慮過他們的將來,有機會會判刑事罪行,坐監,前途盡毀!

有一個立法會議員張超雄罷課學生面前說,「我們的社會個沒有前途了,還讀書做什麼?」直接了當地把「罷課合理化」!這種人的心態,其實是很恐怖的,他們將自己的政治觀念,完全覆蓋在一批中學生的思想裏,自己的看法,就等同這裏學生的未來一生的看法,並完完全全剝削了他們有機會接受教育的機會,及尊重別人的判斷,這是很可恥的!

香港人對警察濫用暴力的恐懼,其實是來自泛民派一貫以來用的「民主抗共」的意識形態而來的,他們由始以來都認為共產黨看待警察是作為鎮壓民眾的工具,所以到了今天仍然用這款眼鏡去看待警察的功能,其實警察是專業的社會治安維持者,並不是以他們眼中的鎮壓民眾工具,大陸政府多年來已從香港警隊學習,反而泛民派的眼光就是很落後,完全停留在50年代對警察的認知,他們對共產黨理解警察的一套,中國政府其實已經行過了幾十年,香港民選議員還是如斯落後,口口聲聲針對警察,其實應該說是美國的中情局人員落後,因為他們是這次策動「仇警」的始𠋀者,他們其實在很多國家都用過了這一套,就是先針對警察,用其「濫用暴力」作為切入點,因為他們知道民眾是沒有法律知識作為背景,指控警察「濫用暴力」是很容易奏效的,民眾很少學過「合理武力」(reasonable force)這些概念,因為出來抗爭抗議,肢體衝突是難免,情緒激動也是很難免,針對警察部的批評,口號中帶有「濫用暴力」的字眼,若長期在示威者在腦海中留下「印記」,「洗䐉」就會變得成功了!一天喊超過五十次,不信也變得「相信」了,人的記憶其實是很脆弱的,重複又重複的字眼,就變成了自己意識的一部份了,因此也成為自己的信念了,以後做事就按這信念去做,你說恐不恐怖?這其實是催眠的效應!保險公司經常用這一套,一天到晚都喊着加油加油,銷售員明天就會去加油跑單,管理人員也會加油管控銷售員,這就是商業上管理的閲歷了。

2019年9月5日 星期四

第七意识不转变,第八识是不能转变的!

第七意识不转变,第八识是不能转变的!
净界法师

第七意识不转变,第八识是不能转变的!
  真如法性跟阿赖耶识。我们看这个阿赖耶识它受熏,这表示阿赖耶识是会刹那刹那生灭的,叫受熏。

  你今天阿赖耶识跟昨天阿赖耶识不一样。怎么说呢?

  你今天又做了一堂五堂功课了,又拜忏又听闻佛法,你阿赖耶识那个无漏的智慧的种子又增长了势力。

  阿赖耶识是一种生灭相的,我们慢慢慢慢修,你修我空观、法空观,当然修行是第六意识修行了,阿赖耶识不能修行。第六意识修我空观法空观的时候,你这个时候那个我空,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知无生。你思惟这个清净的法语,用这样的真理来照我们这一念心,这个时候你就能够对治阿赖耶识的生灭相。这个时候阿赖耶识的势力就慢慢慢慢被你对治掉了,它就能够从生灭转成不生灭,就跟二空真如理相应,就变成大圆镜智了。
  其实这个阿赖耶识,第八识的生灭还跟第七识有关,我们待会会讲到。因为第七意识执它为我,就使令它变成阿赖耶了,所以你第八识要转成法性,要第七意识对它的执着要松脱一点,但是第七意识咬住第八识的时候,它自己又不能松脱,还非得要靠第六意识修观,修我空观法空观,把这个第七意识的执着把它给解放掉。第七意识一解放的时候,第八识它就转变了,它们的相互关系是这样子的。
  第八识本身是无覆无记,它本身是没有错的,它也不会起我执法执,但是,问题是它非常的冤枉,它交了一个坏朋友,就是第七意识。第七意识就老是盯着它看,恒审思量我相随,这个时候就把第八识转成阿赖耶了。要到八地以后第八识才解脱阿赖耶的束缚,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这个时候第七意识不转变,第八识是不能转变的。
  但第七意识,谁转变第七意识呢?就是第六意识修我空、法空观,来转变第七意识。第七意识他这个人冷静下来的时候,第八识就转变了,就从这样的一个生灭相,转成不生灭的法性相应了,是这样子的。
--摘自《八识规矩颂讲记》(主讲:净界法师,编辑、校对:吴旭东 )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第七识跟第八识如何去区别?

第七识跟第八识如何去区别?
净界法师

第七识跟第八识如何去区别?
第七跟第八都经常在一起的。第七识跟第八识是这样,唯识的经论,以《摄大乘论》来说,就没有把第七跟第八分开,没有分开。他们认为第七、第八就是一个识,叫作意。但这个意能够恒审思量,也能够保存无量的种子。
到了玄奘大师这个法脉,才把这个第七、第八分开。
所以第七第八可以看得出来,在过去的传承,有些唯识的学者认为第七、第八是一个东西,就是一个识。但这样有什么缺点呢?
问题在第七意识的恒审思量,我们刚刚一路学过来,知道阿赖耶识性惟无覆五遍行,他没有我执法执的这样的分别,所以把第七、第八分开有一个好处,让我们知道,我们的果报的本身,阿赖耶本身,它本身是没有过错的,错在那一念的无明,就是第七意识那个了别性。

那么本体没有过错,本体没有染污,给我们一个修行人一个很大的信心,你要返妄归真变成可能。这懂吗?所以从第七跟第八开展出第八识有它的好处,就是把这个界限划分清楚。

这个无明,《宗镜录》说这个第七意识于诸识中独得意名,在有漏中作无明主。无明主是谁?有漏中作无明主就是第七意识。
所以说这个生命体,这个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个无明到底是谁?就是第七意识。第七意识一发动以后,当然它影响到第六意识了,它是第六意识的根。它以自我为中心发动业力,有业力再把第八识给创造出来,熏习阿赖耶识。所以第八识是不覆盖真如的,它没有错,是这样子的。
--摘自《八识规矩颂讲记》(主讲:净界法师,编辑、校对:吴旭东 )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因缘没有成熟,我们就选择安忍!

因缘没有成熟,我们就选择安忍!
净界法师

因缘没有成熟,我们就是选择安忍!
我们看看玄奘大师就清楚了,我们从中国两大翻译家,一个玄奘大师,一个罗什大师,这两个过程当中都不是很顺利的。

玄奘大师因为现常、当常的观念,誓游天竺以问惑辩疑,经过八百里的沙河,那草木不生,飞沙走石,就一个人牵着一匹马走过了八百多里的沙河。他到了印度以后,也还不是完全顺境,很多的盗贼威胁他的生命,很多的国王也是障碍他。当然他就是忍,安忍不动,念观世音菩萨,念《般若心经》,哎,事情就过去了。

你看罗什大师也是这样,罗什大师本来是龟兹国的一个国师,后来我们中国这个苻坚趁这个时候篡位了,自称为大秦天王,苻坚。他有一个臣子,晚上夜睹明星,夜睹明星不是开悟,看到龟兹国的上空有一颗闪闪发光的星。这个大臣就跟苻坚大王说,他说龟兹国有一个有道德有智慧的人,这个人要请到我们国家来辅助大王,大王一定能够完成统一的大业。苻坚说好,那就派军队去请来,就请吕光派了七万大军,一下子把龟兹国给打败了,打败以后就强迫地把罗什大师要请到长安城。

但是这个吕光大将军把罗什大师请到青岛凉州的时候,苻坚就被他的部下姚苌给杀死了,杀死以后这吕光就不回去了,就在凉州自立为王,自称凉王。罗什大师在之前就有阿罗汉给他入定观察,说你以后的因缘在中国,你能够在中国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但是对你的损伤很大,对你的道业损伤很大。罗什大师说没关系,能够利益众生,我损伤无所谓。所以他那个时候就知道他的因缘在中国,所以他那个时候也知道他的因缘在长安。

当时吕光把他留在凉州,留了十六年。吕光这个人是完全不学佛的,甚至于对佛法是排斥的,处处地来触恼罗什大师,也不让他讲经,也不让他翻译经典,整天就问他一些世间的事情。因为罗什大师会卜卦,问他事情会怎么样怎么样,问一些世间的事情。罗什大师安忍不动,每天就诵《大品般若经》。在凉州忍了十六年,后来姚苌死掉了,他的儿子姚兴即位,姚兴就派了大军又把吕光给打败了,在这个时候才把罗什大师请到长安。

姚兴好一点,就请他翻译经典。但是姚兴虽然学佛,他也是学得没有很深,世间的习气还是很重。他以强迫的命令送给罗什大师十个宫女,要他一定要接受。你说不接受,不可以,不能不接受。这个时候罗什大师已经收了很多徒弟,他翻译很多经典,但是他收了这个宫女以后,议论纷纷,很多人就讥嫌他,甚至对于他所翻译的经典不信任。这个时候罗什大师被迫在大众当中吞针,就把那个针捣碎了以后吞下去,他说:一个人能够像我这样吞针,你就能够向我学习,接受这些宫女。

我看罗什大师跟玄奘大师的思想都是一样,遇到不如意的境界,它不是以忿、恨、恼的方式来处理,不是,他就是安忍,他知道因缘没有成熟,这个障碍过去了他继续走。就是我们人,走路的时候遇到障碍的时候先不要动,但是也不退转,但是这个事情总会过去,障碍总会过去,过去了继续走。

结果你看,罗什大师在中国终于翻出了《阿弥陀经》、《金刚经》、《法华经》、《维摩经》、《中观论》、《十二门论》、《百论》,那都是很重要的经典!今天罗什大师要不忍,他要在凉州那十六年,他早就退心了:我是要来中国翻译经典的,你把我一耽搁,耽搁了我十六年!所以这个忍力很重要的。

就是说,我们要讲得实在一点,我们这整个菩提道,你说我不要不如意的境,不可能的。这件事是不可能,因为这牵扯到我们个人的业力,也牵扯到众生的共业,问题是我们怎么来处理这些不如意的境界,你用什么样的心情来面对它。
--《八识规矩颂讲记》


從我的 iPhone 傳送

少有人接受的正见:凡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己错!

少有人接受的正见:凡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己错!
明海大和尚


修行人应该具备的一个正见:凡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己错。这一点,其实很多人并不能真正接受、理解,当然更难做到。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有道理,自己是对的。从这个自己出发,遇到问题就会抱怨外部的环境,怨天尤人,把责任推到外境上。当我们把责任推到外境上的时候,把这个自我就保护下来了,自我就不需要改变,不需要动手术了。要改变的是别人,要改变的是外面的世界,要改变的是你面对的世界。

那么,这种生活态度,会充满责备、充满抱怨、充满斗争、充满争论。佛教里面讲争,喜欢用另外一个字,左边一个言字旁,右边一个斗争的争--诤。这个诤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你的心落在了是非、有无、来去、对错、你我……等等之中,落在了二元对立之中。一旦你落在了二元对立之中,你的心就不寂静,心里边不寂静,就是内心的“诤”。兴许你不讲话,你不跟别人用口舌去辩论,但是内心是有诤的。

大家还记得《金刚经》里面的话吗?“无诤三昧”,佛陀说须菩提证得了无诤三昧。须菩提是解空第一,所以无诤三昧就是真正解空的人,他的内心安住在寂静之中。在这个寂静中,没有二元对立。那么,要修行无诤三昧,要进入这个境界,从哪里下手,怎么修呢?其实,我现在讲的这个,就是一个修行无诤三昧的口诀。要你超越二元对立,这很抽象,很多人还不理解呢,话本身就有点文气,有点学术味道。但是让你学会面对一切问题,坚持一个正见:永远是自己错。让你这样去做,这就清楚了,就有可操作性。

你可能说,不是说要超越二元对立吗?怎么还有对和错呢?你现在很难做到没有对错,所谓超越二元对立也不是绝对没有对错。现在你先认定,任何问题之前,永远是我们自己错。外境没有错,外境永远是对的,心错了,我们自己错了。

说我们自己错呢,以佛学来理解,也有好多种理解。有一种说法,这是以前造的业,现在受报。这叫深信因果。深信因果,让你能够坦然接受降临到你身上的不公,降临到你身上的痛苦,作还债想。你想,我现在在还债,可能你欠了别人一百万,你现在只是还他十块,还了十块债也少了呀,再还十块又减少了,总有一天会还完的,还完就是解脱。作正面的观察,你就能够有勇气,去接受和面对那种处境。这是永远是自己错的第一种观察。

第二种观察,为什么我们会感召这样的外境呢?前面讲的因果,稍微抽象了点。再具体一点讲,为什么我们会感召这样的外境,乃是因为我们有召感外境的内心世界。会有什么样的外境出现在你的生活中,与你的内心世界是息息相关的,此有故彼有。这个内心世界包括了你的语言、行为的习惯;包括了你的性格;包括了你的心理活动;包括了你的各种喜好;包括了你待人做事的方式。所以,此有故彼有。这个此有,就是我们的内心世界、主观的方面。彼有,就是我们面临的境界。是先有此,后有彼。不是先有彼后有此。但彼此有时候同时出现。

修行时间长的人,对于我们的心和外境之间的感应关系,会有很多体会。我们的心跟外面的境界,会有一种什么样的感应呢?有时候你会体验到,你怕什么,然后就会遇到什么,你担心什么,然后就会遇到什么。这种感应很有意思。这种感应关系很复杂,有很多种模式,这是其中的模式。简单地讲,你的内心在意什么,你就会感召什么。这在意,包括爱,恨,想要,想排斥,担心,讨厌……等等。


“在意”是生活中的话,相当于我们的心有一种执著。有时候你越在意什么,就越出现什么。如果你有洁癖,你可能会发现你经常置身于很脏的环境中;如果你很自命清高,可能坐禅时,在你边上的人,正好就是邋里邋遢的人,咳嗽呀,擤鼻涕呀,放屁呀;如果你特别吝啬,可能会遇到老有人找你要钱。还有啊,有的时候,你由于某一方面的特长——我们都有很多特长,这种特长也是你主观方面的情况,也会感召外面的情境过来。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大家都有长处都有短处,其实短处有时也是长处,长处未必就是长处,长处也会变成短处… … 

作为修行人,要不断地反观我的内心世界还有哪一些在意,只要内心世界还有在意,那就是苦。让你受苦的因就会感召苦的外境。你只有把内心世界的这些在意,乃至于一些语言行为的习惯,把它们都能够放下,你才有可能不被外面的苦境所压迫。

不管面对什么外境,在你自己身上找原因,这恰恰是一个非常乐观、非常积极、非常可行的人生观。比较前面所讲的——总是在客观环境里去找原因,这显然是更加积极,而不是消极;更加主动而不是被动;更加有希望而不是无奈。为什么说有希望呢?你开始改变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生活的世界改变了,你遇到的人改变了… … 

以佛教的三世因果来观察,基本上我们的世界,就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不能怨天也不能尤人。这种思维方式,是修行人应当具备的。要用这种思维方式去观察自己,观察自己的生活,改善自己。一个学佛的人,只有从这里下手,才能体验到佛法的真理在自己身上的显现。你一点点地做,你会发现,遇到的人也变了,遇到的事也变了,总而言之,你命运的路线好像在改变。

其实,这就是佛法最重要的真理——唯识无境。没有一个什么客观存在的境,都是你心识的变现。如果你能体证到这一点的话,你就不得了了,你的修行可以说有了立足之地,可以稳步向前… ...

在《金刚经》里释迦牟尼佛讲,他过去世做忍辱仙人的时候,被歌利王节节肢解,全无嗔心,他达到了无诤三昧,真正做到了忍辱波罗蜜。波罗蜜就是圆满,忍辱的圆满就是如如不动,心境如如。这种境界很崇高,这么崇高的境界,也可以从前面我说的——永远是自己错——从这里下手去修。因为我们每天在生活中,在家人不用说,即使出家人在寺院里面仍然有是非,仍然可能跟同寮的人有矛盾,仍然每天去分别眼前的各种境界,如果从这里开始修行,我相信能够契入超越二元对立的无诤三昧。这才是我们修行的方向。

我们如果落在辩论中,落在非要搞清楚究竟谁对谁错,非要跟他闹个明白——你落在这里面,你就落在世间法里面。落在世间法里面,就没完没了,就苦海无边!

先学吃亏,比你去做广大的善业更重要!

先学吃亏,比你去做广大的善业更重要!
净界法师

忏公师父常常讲一个观念,他说:“我们修行人有三个重点:解门、行门、性格。”这当中他认为性格是最重要,一个人有天大的解门,天大的行门,性格不好都不行。老人家说,这所谓的性格是什么呢?什么是一个人美好的性格呢?只有三个字:学吃亏。

“学吃亏”这三个字,我体验了很久,现在有一点心得。我觉得“吃亏”这个道理非常好,我现在很喜欢吃亏,我很希望我付出很多,但是我得到很少,我觉得这个对我非常好。刚开始对于这样的遭遇不是很满意,但是我觉得在我生命当中,我希望我的吃亏的因缘要越多越好,因为学吃亏的好处实在太多了,太多……

简单讲出两个。诸位!如果你在一个常住住,你付出的很少,结果你得到的很多,你觉得这种因缘好不好?对啊!你在耗损能量嘛!你付出的很少,得到很多,那你在耗损你前生的福报,你今生福报越来越少了。那差额是从哪里来的?绝对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那表示你生命在退步当中。
反过来,你对常住付出很多,但是没有人知道,没有人把你当一回事,非常好!你的生命在进步当中,你这个人前途不可限量!不可限量!你不一定有美好的过去,你可能也没有一个暂时的现在,但是你肯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如果你着眼未来的话,你应该学吃亏,这第一点。
第二个,从学吃亏当中增加我们的菩提心,培养一个内在的德行。一个菩萨什么事都斤斤计较,你很难把菩萨道做好。某种程度来说,行菩萨道路是很多障碍的,要靠一点愿力来支持,而这种愿力就是说你愿意代众生受苦的那种学吃亏的心情。往往是这种心情,使你产生了突破。
我们刚开始是发学吃亏的心,来帮助众生,结果这种心态帮助了我们自己,是这样子的。诸位懂这意思吗?你学吃亏你不一定帮助别人,因为帮助别人,对方得不得度那要看很多复杂的因缘,但是肯定是帮助了你,对你肯定有好处。
你们以后去学菩萨戒,菩萨戒有摄律仪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三大部分。摄律仪戒、摄善法戒这是断恶这一部分。当然菩萨对治的是嗔部分,贪、嗔都有,嗔比较重;摄善法戒,菩萨是很重视这个六波罗蜜,特别是智慧的学习;摄众生戒这一部分的戒,你把它读完以后,只有三个字:学吃亏。你度化众生就是学吃亏——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那么你就是从这样的心态当中,你慢慢成就广大的功德庄严。
我讲实在话,你心态不改变,你不可能进步,因为它是根本。所有的善业跑哪里去了?诸位想想看,你所做的善业还是安住在你的心中嘛,在你的心中酝酿!如果你的心量狭小,你怎么培养广大的功德,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说一切唯心造。
所以,我希望我们先调整自己的心态,比你去做广大的善业这件事更重要!你有美好的心态,你才有美好的状态。所以在这个地方,自他交换就是说你要相信我们去帮助众生比帮助自己更重要,心态的改变你的生命就完全不同。


從我的 iPhone 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