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30日 星期六

[糖尿眼】眼痛及飛蚊或已糖尿眼 初期無病徵留意3大高風險原因

【糖尿眼】眼痛及飛蚊或已糖尿眼 初期無病徵留意3大高風險原因
糖尿病是一種與內分泌有關的慢性疾病,還可以影響眼睛。「糖尿眼」,是由於血糖過高,破壞視網膜血管,導致各種病變,情況嚴重可致失明。
那到底糖尿病人有多大機會出現糖尿眼?不同類型的糖尿病人患糖尿眼的機率又有沒有分別?患糖尿眼會出現什麼徵狀和病變?眼科專科醫生李嘉祐撰文為大家詳解糖尿眼,並向高危人士提供預防措施!
撰文:眼科專科醫生李嘉祐
糖尿病會導致各種併發症,可影響身體多種器官,其中糖尿上眼就是其中一種常見併發症。(v2osk/unsplash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全身性疾病,患者有機會在身體不同器官出現併發症,而眼睛是其中最常見受影響的器官。由於長期血糖偏高會損害血管內皮細胞,視網膜血管亦機會受損及出現病變,這稱之為視網膜微細血管病變,俗稱「糖尿眼」。

據香港糖尿聯會資料顯示,現時全港約有七十多萬人患有糖尿病,而長期糖尿病人正是糖尿眼的高危一族。(資料圖片)

20年糖尿病患者三分二「中招」
很多糖尿眼個案都來自於嚴重糖尿病,和患病年期有關,一般患病時間愈久,患病機會就愈高。據估計,患糖尿病達十年或以上的人士中,約有三分一都有糖尿眼;而患糖尿病達二十年或以上的,患糖尿眼的機率更超過三分二。另外,同時患有高血壓的糖尿病患者,糖尿上眼的風險亦會增加約一成。
兩型主要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眼病發情況亦有所不同(按圖):

糖尿眼初期無明顯徵狀
糖尿眼初期並無特別病徵,患者眼睛不會紅、不會痛,視力亦可能正常,但到後期可能會出現眼矇、飛蚊、眼痛、中央視力模糊等情況,而且往往不易受控,並有機會引起其他眼睛問題,嚴重可導致失明。
因應糖尿上眼的嚴重程度,治療方法亦不同。輕微患者可先控制血壓及血糖情況,吸煙者需立即戒煙;至於嚴重患者,則需要針對出現的問題,接受眼内注射、激光治療或其他手術治療。
常見因糖尿眼引起的眼科疾病及其治療方法(按圖):

+7

預防方法:定期驗眼、控制血糖
由於糖尿眼初期病徵不明顯,患者一般較難自行發現,而等到症狀出現時,視力或已被破壞到不可復原。因此,建議高危人士可定期接受眼科檢查,包括放大瞳孔觀察病視網膜,在需要的情况下更可安排眼底光學掃描及血管造影以確定病情。
此外,降低1%糖化血紅素指數,就可減低糖尿上眼風險約30%!因此,預防糖尿上眼的最佳方法就是控制血糖,最好嘗試把糖化血紅素(HbA1c)的指數穩定在6%7%的水平。

IMG_2571.jpeg

IMG_2572.jpeg

IMG_2573.jpeg

IMG_2574.jpeg

IMG_2575.jpeg

IMG_2576.jpeg

IMG_2577.jpeg

IMG_2578.jpeg

IMG_2579.jpeg

IMG_2580.jpeg

IMG_2581.jpeg

IMG_2582.jpeg

IMG_2583.jpeg

IMG_2584.jpeg

IMG_2585.jpeg

IMG_2586.jpeg

IMG_2587.jpeg

IMG_2588.jpeg

IMG_2589.jpeg

IMG_2590.jpeg

IMG_2591.jpeg

IMG_2592.jpeg

IMG_2593.jpeg

IMG_2594.jpeg

IMG_2595.jpeg

IMG_2596.jpeg

IMG_2597.jpeg

IMG_2598.jpeg

IMG_2599.jpeg

IMG_2600.jpeg

IMG_2601.jpeg

IMG_2602.jpeg

IMG_2603.jpeg

IMG_2604.jpeg

IMG_2605.jpeg

IMG_2606.jpeg

IMG_2607.jpeg

IMG_2608.jpeg

IMG_2609.jpeg
IMG_2610.jpeg

秋冬清晨或睡夢中病發高危 心口劇痛感氣促或先兆

【心肌梗塞】秋冬清晨或睡夢中病發高危 心口劇痛感氣促或先兆
秋冬季節不僅是流感高峰期,更同時令心臟的負擔增加,甚至導致心血管疾病出現。其中,心肌梗塞就是心臟衰竭、冠心病等之外的常見心臟病,因此大家應保持警覺,在這段時間多加留意心臟有否出現心口痛等不適,若覺心臟健康有異,就應儘快求診。
據衛生防護中心資料,心臟病(泛指各類與心臟有關的疾病)是香港常見致命疾病第三位,而在2018年共有6,088人死於心臟病。(資料圖片)

很多人都知道秋冬日子,人們患有低溫症、日常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的機會會較春夏時間大,不過心臟專科醫生高耀鈞亦提醒,心血管疾病亦容易於秋冬發作,大家應小心提防。
高醫生指,歐美、加拿大等溫差大的地方早已致力進行秋冬期間發生心臟病的研究,並發現心血管疾病易於秋冬季節時病發,而最嚴重的為急性心肌梗塞,而從觀察亦得出,心血管疾病於清晨時分、睡夢間特別容易病發。

為何心臟病易於秋冬病發?

心臟連接身體的血管,將血液營養及氧氣輸送身體各部分,但秋冬的天氣有可能會影響心臟與血管的功能。高醫生說:「當低氣溫時,人們的心跳率會較快,血壓亦會變高,從而增加心臟的負荷,屆時,心臟會增加對氧氣的需要。倘若患者本身已有心血管疾病,血液會難以輸送到心臟,引致心臟缺血,導致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

高醫生亦指出,有部分研究顯示低氣溫使「避免瘀血形成的能力」受損,增加血管內形成血栓的機會,影響供血。

心肌梗塞是什麼?

據病友組織「關心您的心」資料顯示,當供應心臟的血管受到嚴重阻塞時,是可以引致心臟肌肉缺血,令心臟無法獲取氧份,繼而出現心肌壞死的情況。心肌梗塞會誘發嚴重的心律不整,甚至心臟停頓,有性命危險。
心肌梗塞典型徵狀包括(按圖了解):

成因一:高風險因素

患心血管疾病的成因眾多,如果有以下高風險因素,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會增加,不妨多加了解,從而學懂如何控制病情和預防!
什麼是高危因素?(按圖了解)

成因二:擁心血管疾病的病史

曾患或正患心血管疾病,血管會容易閉塞,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病率隨之增加。高醫生列舉,如血管狹窄但未曾做手術,或者血管只是輕微收窄而不需做手術,均會增加發病率。

不少馬拉松、大型長跑活動都於秋冬季舉行,究竟於秋冬季跑步有否令心臟負荷過重?(資料圖片/李澤彤攝)

迷思:於秋冬做運動,使心臟病病發?

有指於秋冬做運動會增加心臟病病發,高醫生則釐清,其實只要保暖得宜,秋冬做運動並不會增加病發機率。他甚至指秋冬做運動誘發低溫症的機率比誘發心病的機率較高。

若自身患心血管疾病,不論任何季節也得須小心。高醫生建議,患者做運動時應注意保暖,不宜穿著過厚衣物,以免影響散熱,而可脫的衣物較為理想;而氣管疾病患者,如哮喘、肺氣腫等患者,如有意在秋冬進行劇烈運動,則在之前應先諮詢醫生。

大眾應定期檢查

心臟病一向突如其來,大眾只要對它意識增加,便可及時預防及控制病情,即使冬天到來亦未必會病發。高醫生建議大家應定期體檢,檢視自己是否有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或其他心血管疾病。
另外,在秋冬季,大眾亦應保持身體溫暖以保護心臟,減低心肌梗塞出現。最簡單的預防妙法便是多穿保暖衣物,亦可使用暖爐令室溫暖和、睡覺時使用暖氈等。

IMG_2547.jpeg

IMG_2548.jpeg

IMG_2549.jpeg

IMG_2550.jpeg

IMG_2551.jpeg

IMG_2552.jpeg

IMG_2553.jpeg

IMG_2554.jpeg

IMG_2555.jpeg

IMG_2556.jpeg

IMG_2557.jpeg

IMG_2558.jpeg

IMG_2559.jpeg

IMG_2560.jpeg

IMG_2561.jpeg

IMG_2562.jpeg

IMG_2563.jpeg

IMG_2564.jpeg

IMG_2565.jpeg

IMG_2566.jpeg

IMG_2567.jpeg

IMG_2568.jpeg

IMG_2569.jpeg
IMG_2570.jpeg

不運動沒減肥也變瘦?  突然體重下降4個常見病因

不運動沒減肥也變瘦? 突然體重下降4個常見病因
許多人都喜歡偏瘦的身材,但若是在沒有刻意減重的情況下持續變瘦,就要當心恐為健康警訊!台灣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生表示,莫名爆瘦在醫學上稱為「非自願性體重下降」,若半年內體重下降逾5%,建議應積極就診檢查為佳。
體重是判斷健康狀況的指標之一,體重過重會增加慢性病、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因此不少衛教宣導都一再呼籲民眾應維持適當的體重。然而,若是在沒有刻意節食、增加運動量的情況下,體重卻在短時間內明顯下降時,就應該要提高警覺是否健康出了問題!

柳朋馳醫生表示,體重會隨著個人的飲食習慣與健康狀態而出現小幅波動,這屬於正常的現象,但若莫名的體重下降值得注意了!柳醫生進一步說明,若半年內莫名變瘦幅度超過5%,在臨床上就算是有意義的體重減輕,稱為「非自願性體重下降」,可能是生理疾病或情緒障礙所引起,建議應該積極就診檢查。
按圖看清非自願性體重下降常見的病因:

1. 生理疾病:例如像是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心臟疾病、癌症等都可能會造成體重下降的狀況,提醒民眾可藉由健康檢查或積極就診以找出潛在可能的病因。
2. 心理疾病:例如像是失智、憂鬱症、焦慮症、睡眠障礙等都可能造成體重下降。

3. 藥物影響:藥物濫用、酒精成癮也可能是造成體重直落的原因,另外,部分癲癇用藥、含有毛地黃或利尿劑的藥物,或是長期使用瀉劑等藥物時,都可能因藥物副作用造成食慾不振、吸收不良而導致體重減輕。

4. 自然老化:年長者身體機能退化也可能是體重變輕的原因,像是因味覺、嗅覺退化而導致食慾不振、減少進食;或是因為腸胃功能退化,導致消化、吸收能力大不如前,也會導致營養攝取不足而出現體重減輕的現象。

然而,柳朋馳醫生也表示,除了上述原因外,也有部分民眾體重大幅減輕卻找不到明確的原因,建議此類狀況者仍宜隨時留心、提高警覺,並持續每36個月回診追蹤,以免錯失治療良機。非自願性體重下降問題,建議諮詢「家醫科、精神科、新陳代謝科」。

長期憤怒可致焦慮、抑鬱 控制憤怒靠「情緒紅綠燈」

長期憤怒可致焦慮、抑鬱 控制憤怒靠「情緒紅綠燈」
近月社會衝突頻生,相信香港人的心情一定非常低落。每天看著令人心酸的新聞畫面,除了傷心,亦難免產生憤怒的情緒。正如悲傷一樣,憤怒的情緒也需要出口,否則長期抑壓或胡亂發洩有機會傷害自己及他人。社會愈是混亂,情緒控制(EQ)愈顯得重要,如果你發現自己不懂得處理憤怒,不妨參考「情緒紅綠燈」的三個步驟,學習調整情緒。
把怒氣發洩在他人或東西上,如破壞東西、打人、傷自己、酗酒等,不但不能有效舒緩情緒,還可能增加憤怒和使用暴力/高危動作的機會。(GettyyImages/VCG

不要令憤怒情緒失控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情況都有機會令人感到憤怒,例如工作時被上司責備、與同事意見不合;人際關係出現問題,例如與家人爭執、被朋友出賣、與另一半分手;遇上沒有禮貌的人、看見不公義的事發生等等。
人人都試過「嬲」,憤怒的時候會出現心跳加速、面紅、呼吸急促、頭痛等生理現象,你可能會大叫、踢牆、大哭、說髒話,甚至打人來宣洩情緒。究竟在哪些情況下需要留意自己是否失控?醫管局憤怒管理工作小組有一個憤怒情緒小測試,若你在任何一項問題給予「是」的答案,便代表你要開始留意自己的憤怒情緒及處理憤怒的方法。

試做以下的憤怒情緒小測試,看看你是否為一個常被憤怒主導情緒的人:


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憤怒已到達一個難以控制的地步,如長時間持續憤怒,即事件過了但情緒依然無法平伏,甚至影響睡眠和食慾,或是憤怒的情緒太強烈,令身體感不適,如心跳加快、呼吸急速、肌肉收緊、面紅耳熱,思緒不能集中、不能有效地思考問題,做出衝動的行為及不當處理憤怒的方法等,那便應學習處理憤怒的正確方法,或找專業人士提供協助。

小心情緒帶來的負面影響

憤怒不是壞事,但不當地處理憤怒的,卻可能會對身心及生活帶來負面影響,包括情緒問題、言語和行為暴力、健康問題、破壞關係、法律/財政問題等。
憤怒或帶來的負面影響(按圖了解):

另外,憤怒並不等於暴力,就算大家的憤怒情緒已達頂點,亦應提醒自己用冷靜、理性及不傷害別人和自己的方法去處理情緒和事件。
以下是一個情緒紅綠燈,當中的步驟可以幫助我們處理憤怒。(按圖了解)

膽固醇過高可以單靠飲食、運動,以及吃健康食品來控制?

【高血脂症】何謂壞膽固醇?醫生教你控制方法 破解4大錯誤迷思
高血脂症對人體造成最主要的影響就是「動脈硬化」,動脈硬化若發生在腦部會造成腦中風、發生在心臟會造成心肌梗塞、發生在四肢則會造成周邊動脈阻塞,所以,高血脂症的影響觸及全身器官,應是需要被關注的全民健康議題!
台灣雙和醫院心臟內科邱淳志醫生表示,許多高血脂症患者在自行停藥後,原本已控制的膽固醇就可能會再次回升,而當膽固醇超標時,將造成體內的血管慢性發炎,容易形成血管內的血栓,進而增加急性腦中風或是心肌梗塞的機會,所以不建議隨意自行停藥。而有些高血脂患者則希望透過改變生活型態、適度運動,來降低膽固醇指數,然而此方法並非適用所有人,若經由非藥物的方式仍無法有效控制膽固醇數值時,應透過藥物治療,且高血脂症亦屬慢性病的一種,應該遵從醫囑規則服藥控制,停藥前應該先與醫生討論為宜。

膽固醇過高,併發症很多!(照護線上授權使用)

何謂壞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LDL
邱淳志醫生解釋道,低密度膽固醇屬於膽固醇的一種,低密度膽固醇的作用主要是把膽固醇從肝臟運到全身細胞之中運用。當低密度膽固醇過高時,就有點類似垃圾車,把這些過剩的膽固醇全部運送到血管壁堆積,造成血管狹窄。垃圾車對身體來說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數量過多的時候,血管會被塞入過多的膽固醇造成動脈硬化影響血管健康。

根據許多跨國的研究結果,對心肌梗塞或中風等高危險群而言,若能把血中低密度膽固醇降得比較低,便能降低未來復發的機率。後來更進一步發現,針對之前沒有發病過的高危險族群,若能降低血中的低密度膽固醇數值,未來發生心肌梗塞與中風的機會也會降低。

所以,根據實證醫學的觀點,當我們能控制低密度膽固醇不超標,可以減少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機會。至於數值要控制到多低,根據每人狀況不同,標準會因人而異。若為一般高血壓或糖尿病沒有其他風險因子的病人,希望低密度膽固醇控制低於130 mg/dl;如果曾經中風、罹患慢性腎臟病的患者,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的建議是降到低於100 mg/dl;如果曾經發生過心肌梗塞或是心臟血管有阻塞的患者,目前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的建議是把低密度膽固醇降到低於70 mg/dl

最新2019年歐洲心臟學會發布的高血脂症治療指引,將某些極度高風險的病人壞膽固醇建議值由原先的70mg/dL下修至55mg/dL,顯示膽固醇數值降低的重要性。
如何控制壞膽固醇?
面對膽固醇過高,治療方式分為「非藥物」及「藥物」兩種方式。(按圖了解更多)

「非藥物的方式就是飲食均衡、規律運動、維持理想體重等健康的生活行態,讓低密度膽固醇下降。」邱淳志醫生表示,「藥物治療是使用口服藥,這類的藥物主要是在肝臟促進低密度膽固醇的代謝。服用口服藥的時候,有些人會出現肌肉痠痛的狀況。」

怎麼辦?我每天都有規則服藥,為什麼壞膽固醇還是降不下來?

治療過程中,部分患者可能會遇到每天都有規則服藥,飲食也很節制,但是壞膽固醇還是居高不下的狀況。邱淳志醫生說明道,因為每個人體內膽固醇代謝的狀況不太一樣,除了飲食攝取之外,另一部分的膽固醇是由身體製造的,當合併有其他代謝疾病,像是糖尿病、甲狀腺問題、腎臟功能不好,這些患者體內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的濃度就會很高。還有一部分患者是與遺傳有關,家族成員都有膽固醇偏高狀況,即使規則用藥,膽固醇指數仍不容易降下來。這時就要考慮增加口服藥物劑量或合併使用新型降血脂藥物PCSK9抑制劑針劑治療,以及改變生活型態、增加運動量、調整飲食,才有機會進一步降低膽固醇指數。

若於一年內曾發生過心肌梗塞或中風的患者,就屬於「高危險族群」,我們需要更積極地降低患者的膽固醇,以避免復發,所以可以考慮使用PCSK9抑制劑針劑合併治療或單獨治療來幫助降低膽固醇。高危險族群最好趕緊把壞膽固醇降到低於70 mg/dl以下,才算達標。若患者罹有心血管疾病合併糖尿病,根據2017台灣高風險病人血脂異常臨床治療指引,可以考慮把壞膽固醇降低到55 mg/dl以下。
邱淳志醫生表示,PCSK9抑制劑針劑的作用是幫助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回收到細胞內,不再於血管中遊走,能有效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膽固醇的數值,無論原本是否有服用降血脂藥,針劑的使用可以讓壞膽固醇濃度降低50%以上,最高可達到60%左右的降幅,幫助患者達到治療目標。

針對PCSK9抑制劑針劑臨床使用,一般會建議合併口服藥物,口服藥的劑量有機會可以減少。有些對口服藥物過敏或無法忍受副作用的病人,才會單純使用針劑來降低血脂。針劑目前主要作為口服藥物的輔助,加強治療效果。和傳統口服藥物比較,針劑較少產生肌肉痠痛、肝臟功能受損等副作用。

部分患者可能會遇到每天都有規則服藥,飲食也很節制,但是壞膽固醇還是居高不下的狀況。(Laurynas MereckasUnsplash

哪些人為高血脂症的高危險族群?是否有家族遺傳可能性?
邱淳志醫生指出,高血脂的高危險族群包括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慢性腎臟病等病患。有些高血脂症有家族遺傳的可能性,很多高血脂症的病人,可能家族裡成員的膽固醇都有偏高的狀況;比較嚴重的狀況像同合子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Homozygous FH,HoFH)相當罕見,目前為政府公告之罕見疾病,患者的膽固醇濃度是一般人的4-6倍,低密度膽固醇可能高達500-1200 mg/dL,會大量增加動脈粥狀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關於高血脂症常見的四大錯誤迷思

迷思一:血脂高,但身體沒有不舒服,就可以不接受治療或者停藥?

做完健康檢查,病友看到血脂指數的紅字,可能會想說:「我又沒有不舒服,應該沒關係吧!」這樣的觀念其實是有危險的,因為高血脂是影響全身的慢性疾病,長期高血脂會影響血管的健康,引發動脈硬化,導致腦部,心臟以及其他器官的傷害。
因此,即使病友們覺得目前自己沒有不舒服,還是得考慮治療。降低膽固醇是一個長期保護血管的方式,最好要和醫生合作以生活型態調整加上藥物積極的達到治療目標,而不是不管它,在身體埋下未來健康的未爆彈。
邱淳志醫生提醒道,心血管疾病有年輕化的趨勢,並不會因為年輕就不會生病,所以要及早治療這些危險因子,預防才是最好的治療。

迷思二:膽固醇降太低,會不會有副作用?

據目前最新的臨床研究,某些壞膽固醇降得很低的患者,並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副作用。同時,根據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的研究發現,將病人的膽固醇降到跟新生兒的水平一樣時可以降低約1/3的心臟病發作,中風及其他致死性心臟病的風險。

另外有些先天遺傳基因缺陷的人,體內缺乏一種蛋白質PCSK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ilisin/kexin type 9),PCSK9與膽固醇的代謝有關。天生缺乏PCSK9的人,血中的膽固醇維持在很低的濃度,和一般人比較,這些膽固醇偏低的人未來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會低很多,且他們並沒有因為膽固醇偏低造成內分泌的問題,一樣能結婚生子,並不會因為膽固醇過低就影響身體的機能。因為我們所謂的膽固醇降低,其實是血液中的膽固醇降低,不代表身體裡面不存在膽固醇,只是膽固醇被移到細胞裡運用,而不是留在血管中造成動脈硬化。

邱淳志醫生指出,高血脂的高危險族群包括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慢性腎臟病等病患。(Ali YahyaUnsplash

迷思三:美國修改飲食建議,不限制蛋黃的攝取,所以就能肆無忌憚地吃?

修改飲食建議不代表「吃東西就可以肆無忌憚」。邱淳志醫生進一步說明,體內膽固醇一部分來自飲食攝取,大部分是身體裡面自己合成。雖然日常飲食不是影響血中膽固醇最主要的因素,但假如吃了太多對健康有不良影響的食物,像是反式脂肪、紅肉、高溫油炸及燒烤的食物等等,不僅會影響膽固醇數值,像是血糖上升和其他的食品添加物也會增加其他疾病發生的危險。所以,別以為美國不限制蛋黃攝取後,飲食上就能不受限制地一直吃,平時還是要依照國民健康署的每日飲食指南的建議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以原型食物為主,避免過度加工的食品。

迷思四:膽固醇過高可以單靠飲食、運動,以及吃健康食品來控制?

很多病友在調整生活型態、吃健康食品之後,會發現膽固醇下降幅度仍有限。畢竟如果健康食品的降脂效果很好,它就會被當成「藥物」而不是「健康食品」。如經生活型態調整後膽固醇控制如未能達標,最好還是要根據醫生建議,適時服用藥物來改善自己的血脂狀況。患者常詢問的「紅麴」,因紅麴菌素的結構類似他汀類藥物,通常不建議與降血脂藥物合併使用,以免產生交互作用及增加肌肉痠痛與無力等副作用的風險。

邱淳志醫生提醒,服用健康食品要特別留意,應先和醫生溝通和了解,以免花了錢,沒有促進健康,反而增加非預期的副作用,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