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3日 星期一

“一两茯苓一两金”,巧妙运用,脾虚、水肿、失眠、痰饮都能调理

“一两茯苓一两金”,巧妙运用,脾虚、水肿、失眠、痰饮都能调理



金兰中医说 

以下文章来源于金兰医学社 ,作者周浅

金兰医学社
.
惟愿世人少生病,哪怕药架上灰尘!我们致力于中医全球化传承与发展!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关注我们
经常会听到身边的人发出这样的疑问,“我感觉体内有湿气,究竟吃什么中药可以帮助除湿啊?

”其实具有除湿利水功效的药物,在中医里还真不少见,比如超市中常见的薏苡仁、赤小豆以及茯苓等,这些都是很常见的能除湿气的药物,但在医家中,最受欢迎的利水药物,可能就非它莫属了,这味中药就是茯苓。

提到茯苓,其实很多人并不会感到陌生,毕竟它在生活中非常常见,也有着“一两茯苓一两金”的说法,它作为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药材,对我们身体健康往往也有诸多好处,经常会有人用茯苓泡水喝或者用茯苓煮粥,以此来达到很好的养生作用。

而关于茯苓,在民间其实还有这样的一个故事: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辙,年少时身体十分虚弱,而且经常受到疾病的侵扰,不是恶心呕吐,就是感冒发烧,三天两头就需要吃药,但都是疗效甚微,年过三十,旧疾未愈又添新病,身体也是每况日下,越来越差。

苏辙心想,求医不如求自己,于是便开始自学医书,久而久之,便对《神农本草经》中的数百味药物,了解得一清二楚。其中,他发现茯苓这味中药,药性平和,就像原著中提到的那样“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正好对应自己的病症,于是便选了一些茯苓,坚持天天服用。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苏辙以前那些十分难缠的顽疾,竟都奇迹般的消失了,身体也一天一天的强壮了起来,后来,他也将这段经历写进了自己的著作里,流传至今。

除了苏辙外,其他人也对茯苓这一中药称赞有加,那么,茯苓究竟有着怎样的功效,值得让众多医家如此推崇呢?关于茯苓的疗效,这4点,不妨了解一下。


1.脾虚泄泻
体内湿邪的形成其实是与脾脏息息相关的,脾是气血生化之源,一旦出现脾虚症状,那么整个身体就会变得气血不足,体弱多病,进而导致脾虚湿盛,出现泄泻。

而本药就能健脾渗湿而止泻,尤其是因脾虚弱引起的泄泻,用此药就会有良好地治疗效果,比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收录的参苓白术散,就是将茯苓和山药、白术、薏苡仁等药物合用,进而发挥渗湿止泻的效果。
而且,茯苓的药性味甘,入脾经,同样可以起到健脾补中的作用,可以和其他的药物配伍,治疗患者出现的脾胃虚弱、食少倦怠、以及便溏腹泻等病症。

2.水肿
此药是用来治疗水肿病症的要药,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茯苓药性甘淡,甘能补,淡能渗,药性平和,既可以祛邪,也可以扶正,利水的同时而不伤及正气,通常被用来治疗寒热虚实引起的各种水肿。

张仲景《伤寒论》中最著名的利水药方,就是五苓散,将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桂枝,这五味药同用,治疗水湿内停引起的水肿和小便不利。

3.痰饮
湿气聚集则痰生,当我们体内的水湿没得到及时的治疗时,便会形成痰湿,最终出现痰饮病症,痰饮为有形的阴邪,会导致气机不畅,筋脉不通。

所以,一些痰饮患者会出现头目眩晕表现,如果痰饮积聚在肠胃,也会影响肠胃的不和,进而出现呕吐情况。本药善于渗泄水湿,让湿邪无所聚,痰无由生。

4.失眠
本药益心脾而宁心安神,经常用来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的心悸和失眠病症,经常和补血养血的药物同用,例如当归、黄芪等,增强补气血,安心神的功效。



從我的iPhone傳送

缺乏修行,累世都无法洞见心要。

缺乏修行,累世都无法洞见心要。

阿姜查尊者 

若认定戒律只是种传统,那么,即使老师告诉我们实相,我们的修行还是会有缺陷。我们可能研究教法并能背诵,但若真的想了解它们,就一定得修行。缺乏修行,会成为一种障碍,使我们累世都无法洞见佛教的心要。

因此,修行就如大皮箱的钥匙,若手上有正确的钥匙——禅修之匙,则无论锁有多紧,当拿起钥匙打开它时,锁就会应声而开。若我们没有钥匙,就无法开锁,将永远不知道箱子里有什么。

事实上,有两种知识。觉知「法」的人,不会只凭记忆说话,他或她说的是实相。世间人通常只凭记忆说话,更糟的是通常是夸张地说话。例如有两个人久未谋面,有天他们在火车上不期而遇。「哦,真巧」,其中一个人说:「我正想找你!」

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彼此完全没有想到对方,只是一时兴奋才如此说。因此,那变成谎言,是的,那是无心之过。这是不知不觉的谎言,是种微细的烦恼,它经常会发生。

因此关于心,空经法师遵从沙弥的指示:吐气、吸气,清楚觉知每个呼吸,直到他看见内在的骗子——自己心中的谎言为止。他看见烦恼浮现,就如从蚁丘出来的蜥蜴,他看见它们,并在它们出现时,认出他们的真实本质。他注意到心如何在前一刻构设一件事,然后到了下一刻又变成另外一件。

思想是「有为法」,是必须依赖因缘而生的法,而非「无为法」。调伏的心、完全清醒的心,不会再构设心境。这样的心洞见圣谛,无须再攀附外缘,觉知圣谛就是觉知实相。攀缘的心试着回避这实相,说「那很好」或「这很漂亮」,若心中有「佛」,就不再受骗,因为我们知道心的实相。心无法再创造染污的心境,因它清楚觉知一切心境都是无常、苦与无我的,若执著它们就会衍生痛苦。



從我的iPhone傳送

让事物就只是它们自己吧!

让事物就只是它们自己吧!


阿姜查尊者 

 
就是如此这般!你不执着,你放下,无论是任何的“感觉黏着”,我们都从中分离开来,因为我们知道,每一样感觉仅仅就是感觉。它并不会特别地前来困扰我们,我们可能会认为是它打扰了我们,但事实上,并不是那样子的。如果我们能进一步去深思有关这个感觉,它就只是那样子。如果我们放下,那么形色就只是形色,音声就只是音声,香也只是香,味也只是味,触也只是触,而心也只是心罢了。

这就好像油和水一样,如果你将它们一起放在一个瓶子里,由于自然特性的不同,它们不会相混合。油和水是不同的,一样的道理,一位有智慧的人和一位愚痴无明的人是不相同的。佛陀与色、声、香、味、触、 法同生活,但因他是已经觉悟的一位,所以他能不被它们所转。因为他了解,心就是心,想就是想,他没有将它们混淆在一起。
心只是心,想和感觉只是想和感觉:让事物就只是它们自己吧!让色只是色,让声只是声,让想只是想,我们何须费事的去执着它们呢?如果我们能以这种方式去思考和感觉,那么,这就是出离和不黏着了。我们的“想”和“感觉”将会在一边,而我们的“心”会在另一边,就好像油和水一般—它们在同一个瓶子里,然而它们却是分开的。
佛陀以及他已觉悟的弟子们,和寻常的、没有开悟的人们生活在一起。他们不单与这些人同住,也教导这些普普通通、未开悟、无知的人如何成圣开悟,成为智者。他们能够这样子做到,因为他们知道如何去修行,知道“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正如我说明过的。

因此,就依你禅坐的修行去做,不要费心去怀疑它。倘若我们离家去剃度,并非是逃了去迷失在无明当中,也不是由于怯懦和恐惧,而是为了训练自我,做自己的主人。如果我们能如此理解,那么我们便能遵循佛法,而佛法将会变得愈来愈清晰。一个了解法的人,能了解他自己,一个了解他自己的人,必能了解法。事实上,法无所不在,我们并不须要逃避到其他某个地方。透过智慧、透过智力、透过技能来代替逃避吧,但不要透过无明去逃避。若你希求宁静,那么让它成为智慧的宁静,那样就够了。

无论何时,我们见到法,那便有了正道正路。杂染只是杂染,心只是心。无论何时,我们能分开、分离出来,这些事情就会只是这些事情,一如它们的本然,那么,它们就仅是我们的对象客体而已了。当我们在正道上时,我们是完满的,当我们完满时,任何时刻便都是开阔而自由的。



從我的iPhone傳送